常见质量通病防治

更新时间:2024-01-13 00: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常见质量通病防治

1 砌体结构裂缝防治 1.1 产生部位

1.1.1 砖砌体填充墙与混凝土框架柱接触处产生竖向裂缝。 1.1.2 房屋底层窗台墙上出现竖向裂缝。

1.1.3 在错层砖砌墙体上出现水平或竖向裂缝。 1.1.4 顶层墙体产生水平或斜向裂缝。

1.2 酿成原因

1.2.1 砌体材料由于膨胀系数不同、收缩量比不均匀、伸缩变量不同,受温差影响而引起的裂缝。

1.2.2 房屋底层窗台墙上出现的上宽下窄竖向裂缝,一般是由于窗间墙与窗台墙荷载差异、窗间墙沉降、灰缝压缩不一而在窗口边产生剪力,而在窗台墙中间产生拉力造成的。

1.2.3 房屋两楼层标高不一时,由于屋面或楼板胀缩或其他因素而产生推挤,形成在楼板错层处出现水平裂缝或在纵墙上出现竖向裂缝。

1.2.4 顶层墙体因温差产生变形,或屋面、楼板设置伸缩缝而墙身未相应设置,以致墙体被拉裂产生斜向裂缝,或在女儿墙根部产生水平方向裂缝。 1.2.5 设计及其他原因

1.3 设计方面

1.3.1 住宅工程地基应按变形控制设计,并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地基变形计算,采用天然和复合地基的住宅工程平均沉降计算值不大于150mm。

1.3.2 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应设置变形缝,当有其它可靠措施时,可在规范范围内适当放宽。

1.3.3 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0mm,纵筋不少于4φ10,箍筋φ6@200;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房屋两端顶层砌体沿高度方向应设置间隔不大于1.3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φ8。 1.3.4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 1.3.5 顶层圈梁高度不宜超过240mm。顶层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 1.3.6 主体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结筋必须预埋。 1.3.7 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或耐碱玻璃网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顶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

1.3.8 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宜采用专用砌筑砂浆砌筑。 1.3.9 顶层框架填充墙不宜采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当采用上述材料时,墙面应采取满铺钢丝网粉刷等必要的措施。

1.3.10 外墙应采用保温砂浆、复合保温材料等外墙外保温措施。

1

1.3.11 屋面应进行保温设计,其传热阻不得小于1.26 ㎡.K / W。

1.3.12 在屋面结构层或保温层与女儿墙之间留设温度缝,并用柔性密封材料填嵌。

1.4 施工技术措施

1.4.1 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

1.4.2 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品停放期宜为45d(不应小于28d),上墙含水率宜为5%~8%。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并不得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

1.4.3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15d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1.4.4 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

1.4.5 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60d后再抹灰,并不得少于30d。 1.4.6 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

1.4.7 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得折弯压入砖缝。

1.4.8 采用粉煤灰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的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15mm×15mm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再用1:3水泥砂浆嵌实。

1.4.9 屋面应严格控制檐头处的保温层厚度。顶层砌体砌完后应及时做好隔热层。

2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 2.1 酿成原因

2.1.1 混凝土拌合物水灰比过大。水泥用量大,混凝土凝结产生收缩裂纹。 2.1.2 拌合物坍落度太大,浇筑层过厚,导致素浆上浮、表面龟裂。 2.1.3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太薄,导致顺筋方向开裂。

2.1.4 碳化收缩在构件表面出现,呈花纹状,无规律性裂纹。 2.1.5 设计及其他原因

2.2 设计方面

2.2.1 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

2.2.2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以下简称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一般不应小于120㎜(厨房、浴厕、阳台板不得小于100㎜)。

2.2.3 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的单元中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直径不宜小于8mm。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不应少于7φ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得小于1.5m。

2.2.4 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处、大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直径不应小于6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截面积的0.15%。

2.2.5 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积不宜大于240mm×240mm,与楼板同时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高度应不大于300mm。

2

2.2.6 现浇板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 2.2.7 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宜在楼板中部设置后浇带。后浇带两边应设置加强钢筋。

2.3 施工技术措施

2.3.1 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

2.3.2 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

2.3.3 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15%。

2.3.4 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mm,其它住宅不应大于150mm。

2.3.5 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移位。

2.3.6 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2.3.7 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

2.3.8 现浇板浇筑后,应在12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2.3.9 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2.3.10 现浇板的板底宜采用免粉刷措施。

2.3.11 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

2.3.12 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为700~1000mm。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主体结构浇筑60d后进行,浇筑时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3 楼地面渗漏防治 3.1 酿成原因

3.1.1 由于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地面坡度不一致,标高控制不准,导致积水或倒泛水。

3.1.2 隔离层做法不当、收头节点封闭不严,或侧墙防水层过低,导致渗漏。 3.1.3 地漏埋设不当导致渗漏。

3.1.4 立管四周渗漏(泛水收头不严密、套管环隙没填塞,套管低等)。 3.1.5 设计及其他原因

3

3.2 设计方面

3.2.1 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

3.2.2 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它房间地面低 20~30mm。

3.3 施工技术措施 3.3.1 选用的隔离层(防水)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 3.3.2 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

3.3.3 隔离(防水、潮)层与墙、地漏、管道和其他设施结合处的铺贴必须结合紧密。套(立)管的泛水高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套管高度40~50mm,杯口处应采用密封材料填塞。 3.3.4 管道安装前,楼板板厚范围内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应先做毛化处理,再均匀涂一层 401 塑料胶,然后用筛洗的中粗砂喷洒均匀。

3.3.5 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进行24h蓄水试验。

3.3.6 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

3.3.7 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mm。

3.3.8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 20~30 mm。

3.3.9 烟道根部向上300mm的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

3.3.10 卫生间墙面防水砂浆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

3.3.11在铺设找平层前,应对地漏与楼板之间进行密封处理,并在地漏四周预留出深8~10mm小沟槽,采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裹住地漏。

3.3.12穿越地面各构造层的立管和套管与楼板之间应进行密封处理。在管四周预留出深8~10mm的沟槽,采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裹住管口。

3.3.13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找平层上,地漏、立管及套管四周铺设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隔离层时,与地漏、立管及管连接的找平层表面应洁净、干燥,其含水率不应大于9%,并应涂刷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必须与防水卷材性能匹配或与卷材刷同类材料的底子油。铺设找平层后,涂刷基层处理剂的时间及其配合比均应通过试验确定。

4 外墙渗漏防治 4.1 酿成原因

4.1.1 砌体的砌筑砂浆不饱满、灰缝空缝;室内装饰面的材质质地松散;饰面抹灰厚度不均匀,抹灰易发生裂缝和脱壳,分格条底灰不密实有砂眼,造成墙身渗水。脚手眼及其他孔洞堵塞不当。

4.1.2 填充墙与剪力墙(柱)交接处开裂渗漏。 4.1.3 外墙窗及窗框边开裂渗漏。

4.2 (针对4.1.1条之施工技术措施)

4

4.2.1 外墙粉刷应使用含泥量低于2%、细度模量不小于2.5的中粗砂。 4.2.2 外墙涂料在使用前,应进行抽样检测。

4.2.3 抹灰工程不得使用过期水泥,其凝结时间和安定性须合格。

4.2.4 外墙洞眼应按规范留置,采用半砖、防水砂浆二次堵砌,表面采用1:3防水砂浆粉严,小圆孔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二次填塞密实。孔洞填塞应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

4.2.5 外墙粉刷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或界面剂抹砂浆进行毛化处理,并应进行喷水养护。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应进行局部凿除(凿除时不得露出钢筋),再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4.2.6 粉刷前应清除墙面污物,并提前1d浇水湿润。

4.2.7 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的处理应符合墙体防裂措施的要求。

4.2.8 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严禁一遍成活,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6~10mm。外墙粉刷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设置在混凝土梁、柱中部。 4.2.9 外粉刷必须设置分格缝。

4.2.10 外墙涂料找平腻子的厚度不应大于1mm。

4.2.11 外墙面砖嵌缝必须采用勾缝条抽压出浆至密实。

4.2.12 窗台、窗眉、阳台、雨蓬、腰线和挑檐等处粉刷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滴水线粉刷应密实、顺直,不得出现排水不畅的现象。

4.2.13 粘贴面砖的外墙面用防水砂浆刮糙时,门窗洞口四周墙面刮糙底层与糙面层必须位置错开。

4.3 (针对4.1.2条之施工技术措施)

4.3.1 填充墙体拉结筋应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设置。 4.3.2 填充墙体所用材料在施工前应浇水湿润。

4.3.3 填充墙与剪力墙交接处砌筑饱满,勾缝应密实。砌筑砂浆饱满度应不低于80%,不得有瞎缝、丢缝、开裂及勾嵌不实现象。

4.3.4 填充墙上部倾斜部分应待其下部沉降稳定后再行砌筑,严禁一次砌筑至顶。

4.3.5 室外装饰时在填充墙与剪力墙及梁交接处加钉20㎝宽钢丝网,以防止因两者收缩率不同而拉裂。

5 门窗渗漏防治 5.1 酿成原因

5.1.1 外层推拉门窗下框的轨道根部没有设置排水孔,外窗台没有设排水坡。使下框槽内积水排不出去,酿成渗水。

5.1.2 在金属门窗横竖框的结合节点处没有注防水密封胶,导致水密性差,向室内渗水。

5.1.3 室外窗台板高于室内窗台板,或室外窗台板排水不通畅。

5.2 设计方面

5.2.1 门窗设计应明确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三项性能指标。7层及7层以上外窗的抗风压性能和气密性能不宜低于4级、水密性能不宜低于3级;1~6层外窗的抗风压性能和气密性能不宜低于3级、水密性能不低于2级;其性能等级划分应符合GB/T7106(7107、7108)-2002的规定。

5

5.2.2 门窗拼樘料必须进行抗风压变形验算,拼樘料与门窗框之间的拼接应为插接,插接深度不小于10mm。

5.2.3 塑钢门窗型材必须使用与其相匹配的衬钢,衬钢厚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并作防腐处理。

5.3 施工技术措施

5.3.1 门窗安装前应进行三项性能的见证取样检测,安装完毕后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验。

5.3.2 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防水砂浆刮糙处理,然后实施外框固定。固定后的外框与墙体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间隙。

5.3.3 门窗安装应采用镀锌铁片连接固定,镀锌铁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点间距:转角处180mm,框边处不大于500mm。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5.3.4 推拉门窗外层门窗下框的轨道两端应预留泄水孔,使框内的积水及时排出。横竖框相交处的节点缝应注硅酮密封胶(防水密封胶)封严,防止推拉门窗槽口内积水渗入室内。

5.3.5 安装窗框时应严格控制下框与窗台板的间隙。一般不小于50mm,可先用水泥砂浆嵌实,并按外窗台尺寸找坡,使外窗台泛水坡形成外低内高的顺水坡,以利于排水。排水坡的坡根与下框节点处预留缩缝不小于5mm,用硅酮密封胶封闭,并切忌使密封胶掩埋框边,以免槽口积水无法排出。

5.3.6 外窗台必须低于室内窗台板,室外窗台必须设置顺水坡,防止室外窗台积水或者倒泛水,泄水要通畅。

5.3.7 门窗框四周与结构的间隙,按规定嵌缝后,必须注上一层防水胶。

6 屋面渗漏防治 6.1 卷材防水屋面渗漏

卷材防水屋面主要有: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其主要质量缺陷是:渗漏、卷材防水层粘结不牢、起泡、开裂、收头翘曲、开口等。 6.1.1 酿成原因

6.1.1.1 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的有关规定。

6.1.1.2 卷材铺贴在含水率较大的基层上,又未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6.1.1.3 沥青胶结材料熬制的温度低,没有达到充分脱水。 6.1.1.4 卷材表面存有浮性的滑石粉或有灰尘。

6.1.1.5 因温度变化,屋面板产生胀缩,引起板端翘曲;此外,卷材材质量差、老化或在低温条件下产生冷脆,也降低韧性和延伸度。 6.1.1.6 搭接太小,卷材收缩后接头开裂、翘曲;或因卷材老化龟裂、起泡破裂,使卷材开裂,而导致屋面防水层渗漏。

6.1.1.7 防水层未作保护层或保护层处理不当,以致卷材与胶结材料发生龟裂、发脆甚至破坏。

6.1.2施工措施

6.1.2.1 防水层所选用的卷材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技术标准和相应技术规范的在关规定。

6

6.1.2.3 灌板缝:层面结构层为装配式楼板时,应将板缝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后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灌板缝,并振捣密实。若缝中有配线线管时应将管吊起,防止外实内空或上实下空。

基层必须干净、干燥;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时,在水泥砂浆抹平收水后应二次压光,使表面压实平整,排水坡度符合要求,并经充分养护,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最好的办法,应在一定温度下洒水养护,直至满足上述要求为止。 6.1.2.4 目前卷材屋面防水层的基层,多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而基层受洒水养护及雨水的影响,要达到干燥不容易。因此,可采取湿铺法及排气屋面的施工方法:

1 湿铺法:当水泥砂浆凝固并可以在上进行操作时,立即满涂一层冷底子油,既可减少找平层水分的迅速蒸发具有养护作用,又可避免屋面基层浸水。冷底子油干后形成薄膜,不仅大大增加卷材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力,还可减少产生气泡,这是可以加快工期又能保证施工质量的施工技术措施。 2 排气屋面

1)有保温层屋面,可以留槽排气,在找平层上留出与保温层气槽纵横交通的沟槽,槽上口宽20~30mm,下口稍有缩尺以利取条,槽口上盖单边点铺的200~300mm干卷材条,然后再满铺第一层卷材。

2)无保温层的屋面卷材,可采用空铺、花铺、条铺等方式,接头搭接宽度要加至100mm。

3)排气孔既要防雨水,又要易于铺设卷材(如用木材等制作)。 6.1.2.5 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处理应按下述要求进行:

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立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的连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水落口、檐口、天沟、檐沟、屋脊等),均做成圆弧;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应做成略低的凹坑。 6.1.2.6 基层清理应符合下述要求:

铺设屋面隔汽层和防水层前,基层必须洁净、干燥。 采用基层处理剂时,其配制与施工应符合下述规定:

基层处理剂的选择应与卷材的材性相容:基层处理剂可采取喷涂法或涂刷法施工。喷、涂应均匀一致。当喷、涂二遍时,第二遍喷、涂应在第一遍干燥后进行。待最后一遍喷、涂干燥后,方可铺贴卷材;喷、涂基层处理剂前,应用毛刷对屋面的节点、周边、转角等处先行涂刷。 6.1.2.7 卷材铺设技术要求 1 铺设方向

1) 屋面坡度≤3%,卷材宜平行屋脊铺置。

2) 3%<屋面坡度≤15%,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置。

3) 屋面坡度>15%有受震动屋面,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于屋脊铺置,高聚物改性沥青(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于屋脊铺置。 4) 对于任何坡度屋面,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2 卷材节点

1)屋面防水层施工时,应事先做好节点、附加层和排水比较集中部位的处理。 2)从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铺卷材。

3)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和檐沟方向铺置,尽量减少搭接。 3 卷材搭接技术要求 1)搭接方法:

7

(1)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 (2)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

(3)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 2)密封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不卷材的接缝,应选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 3)叠层铺设

叠层铺设的各层卷材,在天沟与屋面的连接处,应采取叉接法搭接,搭接缝应错开;接缝宜在屋面或天沟侧面,不宜留在沟底。 6.1.2.8 沥青防水卷材铺贴 1 配制沥青玛蒂脂

热玛蒂脂的加热温度不应高于2400°C,使用温度不宜低于1900°C,并应经常检查。当不能用完时应与新熬的材料分批混合使用,必要时还应做性能检验。 2 粘贴时玛蒂脂涂抹厚度

1)每层热玛蒂脂厚度宜为1~1.5mm。 2)每层冷玛蒂脂厚度为0.1~1.0mm。

3) 面层厚度:热玛蒂脂:2~3mm,冷玛蒂脂:1~1.5mm。

无论是热玛蒂脂还是冷玛蒂脂均应涂刮均匀,不得过厚或堆积。 3 细部节点及收头处理应符合下述要求: 1)水落口杯应牢固地固定在承重结构上。当采用铸铁制品时所有零件均应除锈,并涂防锈涂料。

2)天沟、檐沟铺贴卷材应从沟底开始。过沟底过宽,卷材需纵向搭接时,搭接缝应用密封材料封口。

3)伸出屋面管道周围的找平层应做成圆锥台,管道与找平层间应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箍紧,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4 排汽屋面施工预控要点:

1)排汽道应纵横贯通,不得堵塞。铺贴卷材时应避免玛蒂脂流入排汽道。 2)采用条粘、点粘、空铺第一层卷材,或第一层为打孔卷材时,在檐口、屋脊和屋面的转角处及突出屋面的连接处,卷材应满涂玛蒂脂,涂满的宽度不得小于800mm。当采用热玛蒂脂时,应涂刷冷底子油。 5 卷材铺贴预控要点:

1)卷材铺贴前应保持干燥,表面的撒布料应预先清扫干净,并避免操作卷材。 2)在无保温层的装配式屋面上,为避免结构变形将卷材防水层拉裂,应沿屋面板的端缝先单边点粘一层卷材,每边的宽度不应小于100mm,或采取其他能增大防水层延伸变形的措施,然后再铺贴屋面卷材。

3)不同胎体和性能的卷材共同使用时,高性能的卷材应放在面层。 4)铺贴卷材时,应随刮涂玛蒂脂随铺贴卷材,并应将卷材展平压实。 6 保护层施工预控要点:

1)卷材铺贴切经检验合格后,应将防水层表面清扫干净。

2)用绿豆砂作保护层时,应将清洁的绿豆沙预热至1000°C左右,随刮涂热玛蒂脂随铺撒热绿豆砂;绿豆砂应铺撒均匀并加以滚压使其与玛蒂脂粘结牢固;未粘牢的绿豆砂应清除。

3)用云母或蛭石作保护层时,应筛去粉料;铺设时,应随刮涂冷玛蒂脂随撒铺云母或蛭石;撒铺应均匀,不得露底,待溶剂基本发挥后,再将多余的云母或蛭

8

石清除。

4)用水泥砂浆作保护层时,表面应抹平压光,并应设分格缝,分格面积为1 ㎡。 5)作块材材料作保护层时,宜留设分格缝,分格面积不宜大于100 ㎡,分格缝宽度不宜小于20mm。

6)用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时,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表面抹平压光,并留设分格缝,分格面积不宜大于36 ㎡。

7)刚性保护层与女儿墙之间应预留宽度为30mm的空隙并嵌填密封材料。

8)水泥砂浆、块材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设置的隔离层应平整,使之能起以完全隔离的作用。

6.1.2.9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贴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可以冷粘,可以热熔,还可以自粘。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严禁在雨天、雪天和5级风及其以上条件下施工;气温低于0°C不宜施工;热熔法气温低于-10°C时不宜施工。施工中,若中途下雨,应做好已铺卷材周边的保护工作。

1 冷粘法铺贴预控要点:

1)胶粘剂涂刷应均匀、不漏底、不堆积。空铺法、条粘法、点粘法应按规定的位置与面积涂刷胶粘剂。

2)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 3)铺贴卷材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并用辊压粘贴牢固。

4)铺贴卷材时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褶。搭接部位的接缝应满涂胶粘剂,辊压粘结牢固,对溢出有胶结剂应立即刮平并将接头封口;也可采用热熔法接缝。

5)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得小于10mm。 2 热熔法铺贴预控要点:

1)火焰加热器的喷嘴距卷材面的距离应适中;幅宽内加热应均匀,加热以卷材一面熔融至光亮黑色为度,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

2)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滚铺进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使之平展,不得皱褶,并应辊压粘结牢固。

3)搭接缝部位宜以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为度,一经溢出应随即刮封接口。 4)采用条贴法时,每幅卷材的每边粘贴宽度不应小于150mm。 3 自粘法铺贴预控要点:

1)铺粘前,基层表面应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应及时铺贴。

2)铺贴时,应将自粘胶底面隔离纸完全撕净,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并辊压粘结牢固。

3)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应准确,不得扭曲、皱褶。搭接部位宜采用热风焊枪加热,加热后随即粘贴牢固,自粘胶溢出即应刮平封口。 4)铺粘后即应将接缝口用密封材料封严,密封材料宽度不应小于10mm。 5)铺贴立面、大坡面卷材时,应加热后粘贴牢固。 4 保护层施工预控要点: 采用浅色涂料作保护层时,应待卷材铺贴完成,并经检验合格,清扫干净后涂刷。涂层应与卷材粘结牢固、厚薄均匀,不得漏涂。 6.1.2.10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铺粘: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铺贴时,立面卷材收头应将上口用密封材料封固。它可以冷

9

粘,也可以热风焊接,还可以自粘。 1 冷粘法

1)基层胶粘剂可涂刷在基层,或涂刷在基层和卷材底面。涂刷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采取空铺法、条粘法、点粘法时应按规定的位置与面积涂刷胶粘剂。 2)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

3)铺贴卷材不得皱褶,也不得用力拉伸卷材,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辊压粘贴牢固。

4)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

5)卷材铺好压粘后,应将搭接部位的结合面清除干净,并应采用与卷材配套的接缝专用胶粘剂,在搭接缝粘合面上涂刷均匀,不露底、不堆积。根据专用胶粘剂性能,应控制胶粘剂涂刷粘合的间隔时间,并排除接缝间的空气,辊压粘结牢固。

6)接缝口应采用密封材料封严,其密封材料宽度不应小于10mm。 2 热风焊接

1)焊接前,卷材铺放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焊接缝的结合面就清扫干净。 2)焊接时应先焊长边搭接缝,后焊短边搭接缝。

3 自粘法施工预控要点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法相同。

4 保护层做法预控要点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保护层做法相同。

6.2 涂膜防水屋面渗漏

防水涂膜主要有沥青防水涂膜、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和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其主要质量缺陷有:涂膜与基层结合不牢、细部节点密闭性不严,涂膜防水层开裂、渗漏等。 6.2.1 酿成原因

6.2.1.1 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 6.2.1.2 涂膜防水层的厚度过薄和收头处密闭不严。

6.2.1.3 基层找平层酥松、起砂、起皮、清理不净,导致涂膜防水层与基层结合不牢。

6.2.1.4 细部构造不符合要求,涂膜防水层节点处理不合理,未做附加层,酿成开裂和翘曲而产生渗漏。

6.2.1.5 涂膜防水层的施工工艺错误,涂布的搭接宽度小于规范规定。涂膜因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产生变形收缩,使搭接处开裂。

6.2.2 施工措施

6.2.2.1 涂膜防水屋面所用涂料和胎体增强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应技术标准及规范的有关规定。

6.2.2.2 防水涂料和胎体增强材料的贮存运输、保管和复验应按下述要求进行: 1 防水涂料包装容器必须密封,容器表面应有明显标志,标明涂料名称、生产厂名、生产日期和产品有效期。

2 水乳型涂料贮运和保管环境温度不得低于0°C。

3 溶剂型涂料贮运和保管环境温度不宜低于0°C,并不得日晒、碰撞和渗漏;保管环境应干燥、通风、远离火源;仓库内应有消防设施。 4 胎体增强材料贮运、保管环境应干燥、通风,并远离火源。

5 防水涂料和胎体增强材料进场后应抽样复验。复验数量和内容为:

10

1)同一规格、品种的防水涂料,每10t为一批,不足10t者按一批进行抽检;胎体增强材料,每3000㎡为一批,不足3000㎡者按一批进行抽检。

2)防水涂料应检验延伸或断裂延伸率、固体含量、柔性、不透水性和而热度;胎体增强材料应检验接力和延伸率。 6.2.2.3 应控制好涂膜防水层厚度。

6.2.2.4 控制好基层和找平层的施工质量,具体控制要点如下:

1 当屋面结构层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板缝内应浇灌细石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灌缝的细石混凝土中宜掺微膨胀剂。宽度大于40mm的板缝或上窄下宽的板逢中,应加设构造钢筋。板端缝应进行柔性密封处理。非保温屋面的板缝上应预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

2 找平层表面应压实平整,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时,水泥砂浆抹平收水后应二次压光,充分养护,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 6.2.2.5 应控制好防水涂料涂布方向、搭接宽度和涂布方法。

6.2.2.6 细部必须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施工,具体应控制好以下几点: 1 天沟(檐沟)、檐口、泛水变形缝等部位,均应加铺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 2 水落口周围与屋面交接处,应作密封处理,并应加铺两层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

3 涂膜伸入水落口的深度不得小于50mm。

4 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 6.2.2.7 沥青基防水涂膜施工预控要点: 1 涂膜施工前应严格做好以下两点:

1)屋面板缝应清理干净,细石混凝土应浇捣密实;板端缝中填嵌的密封材料应粘结牢固、封闭严密;抹找平层时,应注意使分格缝与板端缝对齐,并且均匀、顺直,最后要用密封材料填嵌;板端缝部位空铺的附加层,每边距板缝边缘不得小于80mm。

2)基层处理剂应涂刷均匀,完全覆盖,待干燥后方可进行涂膜施工。 2 涂膜施工应满足以下作业:

1)非雨天施工,故应预计涂膜固化前无雨。 2)风力小于5级。

3)气温在5°C~35°C。 4)屋面基层表面干燥。

3 沥青基防水涂膜施工时应控制以下几点:

1)涂层至少两层以上;若涂层中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应边涂边铺胎体,并应刮平以排除气泡,合涂膜粘结牢固。

2)如果在胎体上涂布涂料,应使涂料浸透胎体,并且涂布均匀、平整,满涂胎体,不得有胎体外露现象。

3)施工顺序宜先作节点、附加层等细部,然后再进行大面积涂布;在屋面转角及立面的涂层,应薄涂多遍,不得流淌或堆积。 4 保护层施工应控制以下几点:

1)当采用细砂、云母或蛭石等材料作保护层时,应筛去粉料,用料必须保持洁净。

2)铺撒保护层时,应在涂刮最后一道涂料时,边涂边涂布,撒布要均匀,不得露底。并当涂料干燥后,将多余的撒布材料清除。

3)采用砂浆,块材或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时,详见沥青防水层的保护层作法。

11

6.2.2.8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施工预控要点: 高聚物改性沥青涂料分为溶剂性和水乳型。

1 涂料涂布前应预控的内容详见沥青基防水涂膜施工预控要点之1;当采用溶剂型涂料时,屋面基层应干燥。

2 作业条件除溶剂型涂料施工环境气温宜为-5°C~35°C外;水乳型涂料施工环境气温宜为5°C~35°C。其余与沥青基防水涂膜施工预控要点之2相同。 3 涂布涂料时预控要点与沥青基防水涂膜施工预控要点之3相同,最上层涂层涂刷不应少于两遍,其厚度不应小于1mm。

4 保护层施工预控要点与沥青基防水涂膜施工预控要点之4相同;如果涂料系水乳型,采用撒布材料作保护层时,撒布后应进行辊压粘牢。 6.2.2.9 合成高分子涂膜施工预控要点: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施工可采用涂刮,也可采用喷涂。

1 涂料涂布前应控制的内容详见沥青基防水涂膜施工预控要点之1。 2 作业条件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相同。

3 涂布涂料时预控要点除执行沥青基防水涂膜施工预控要要点之3外,还应预控以下内容:

1)当采用涂刮施涂时,每道涂刮的推进方向宜与前一道相互垂直。

2)多组分涂料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拌合均匀;配制后应及时使用。配料时可加入适量的缓凝剂或促凝剂来调节固化时间,但不得混入已固化的涂料。

3)在涂层中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位于胎体下面的涂层厚度不宜小于1mm,最上层应涂刷二道。

4保护层施工预控要点: 如采用浅色涂料作保护层时,应在涂膜固化后进行。采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时,详见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作法。

6.3 刚性防水屋面渗漏

刚性防水屋面包括普通细石混凝土防水、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和块体刚性防水。 刚性防水屋面主要质量缺陷:一是屋面出现结构裂缝、温度裂缝和施工裂缝导致渗漏;二是细部构造不合乎要求。 6.3.1 酿成原因

6.3.1.1 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

6.3.1.2 天气情况不具备作业条件,硬性施工。 6.3.1.3 由于屋面板拼缝的宽度过大,或者瞎缝。浇缝细石混凝土捣固的密实度差或承重层变形,导致出现结构裂缝。

6.3.1.4 因为混凝土内部的水泥水化反应,水化热较高,造成内外温差过大引起胀缩不均而开裂,或者由于外部温度的气温变化而引起收缩性结构裂缝。 6.3.1.5 施工时不按规范要求操作出现裂缝。

6.3.1.6 由于不按施工规范的要求操作,导致分格缝、檐(天)沟、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等防水细部构造不符合要求。

6.3.2 施工措施

6.3.2.1 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材料:

1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当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应采取减小泌水性的措施;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32.5,并不得使用火山灰

12

质水泥。

2 防水层内配置的钢筋宜采用冷拔低碳钢丝。

3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5mm,含泥量不应大于1%;细骨料应采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2%。

4 拌合用水量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 膨胀剂、减水剂、防水剂等外加剂,应根据不同品种的适用范围及技术要求进行选择。

6 块体刚性防水层使用的块材应无裂纹、无石灰颗粒、无灰浆泥面、无缺棱掉角,质地密实和表面平整。

6.3.2.2 材料保管和运输应按下述要求进行: 1 水泥贮存时应防止受潮,存放期不得超过三个月;当超过存放期限时应重新检验确定水泥标号。

2 外加剂应分类保管,不得混杂,并应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处。运输时应避免雨淋、日晒和受潮。

6.3.2.3 气候应具备以下条件方可施工: 1 气温宜为5°C~35°C。 2 避免负温度和烈日暴晒。

6.3.2.4 刚性防水屋面一般共性要求:

1 有松散材料保温层的屋面以及受较大震动或冲击的建筑屋面不宜采用刚性防水。

2 刚性防水屋面的结构层宜为整体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当屋面结构层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应用细石混凝土灌缝,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灌缝的细石混凝土宜掺微膨胀剂。当屋面板板缝宽度大于40mm或上窄下宽时,板缝内应设置构造钢筋;板端缝应进行密封处理。

3 刚性防水层与山墙、女儿墙以及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均应做柔性密封处理。 4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与基层间宜设置隔离层。 5 防水层的细石混凝土宜掺膨胀剂、减水剂、防水剂等外加剂,并应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

6 刚性防水层内严禁埋设管线。

6.3.2.5 普通细石混凝土防水施工预控要点: 1 各种材料配比必须按下述要求进行: 1)水灰比不应大于0.55,每m3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30kg;含砂率宜为35%~40%;灰砂比应为1:2~1:2.5。

2)掺入减水剂或防水剂时,应准确计量,投料顺序依次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并且搅拌均匀。

2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中应配制直径为φ4~φ6,间距为100~200mm的双向钢筋片。钢筋网片应放置在混凝土中的上部。钢筋网片在分格缝处应断开,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

3 分格缝截面宜做成上宽下窄。分格条安装位置应准确;防水层的分格缝应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并应与板缝对齐。起条时不得损坏分格缝处的混凝土。分格缝嵌缝密封处理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

4 搅拌时间: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就少于2min。 5 运输: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漏浆和离析。

13

6 每个分格板块的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成,不得留施工逢;抹压时不得在表面洒水、加水泥浆或撒干水泥;混凝土收水后应进行二次压光。

7 混凝土浇筑12~24h后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养护初期屋面不得上人。

8 防水层的节点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预留孔洞和预埋件位置应准确;安装管件后,其周围应按设计要求嵌填密实。

6.3.2.6 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施工预控要点:

用膨胀剂拌制补偿收缩混凝土时,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自由膨胀率应为0.05%~0.1%。搅拌投料时,应按配合比准确称量,膨胀剂应与水泥同时加入,混凝土连续搅拌时间不就少于3min。此外,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水灰比、每m3混凝土最小用量、含砂率、灰砂比,分格缝、节点施工浇筑和养护均与普通细石混凝土防水施工预控要点相同。 6.3.2.7 块体刚性防水施工预控要点:

1 块体刚性应用1:3水泥砂浆铺设。水泥砂浆中防水剂的掺量应准确,并就用机械搅拌均匀,且应随拌随用。

2 铺抹底层水泥砂浆防水层时应均匀连续作业,不得留施工缝。块体之间的缝宽应为12~15mm;座浆厚度不应小于25mm;面层抹1:2水泥砂浆,其厚度为12mm。 3 当块材为粘土砖进铺砌前应浸水湿透;铺砌时应起先平砌并与板缝垂直,不得采用人字形铺设,且宜连续进行铺砌;缝内挤浆高度宜为块材厚度的1/2~1/3。当铺砌必须间断时,块材侧面的残浆应清除干净。 4 块材铺设后,在铺砌砂浆终凝前不得上人踩踏。

5 面层施工时块材之间的缝隙应用水泥砂浆灌满填实;面层水泥砂浆应二次压光,抹平压实。

6 面层施工完成12~24h后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养护初期屋面不得上人。

7 防水层的节点施工预控点与普通细石混凝土防水节点施工相同。

6.4屋面找平层的质量缺陷

屋面找平层的主要质量缺陷是整体水泥砂浆找平层强度低、起砂、裂缝、积水。 6.5.1 酿成原因

6.5.1.1 整体水泥砂浆找平层不留置分格缝,导致卷材屋面产生无规则的开裂。 6.5.1.2 突出屋面构造物的根部作成直角,影响防水层铺设。 6.5.1.3 屋面积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找平层没按规定放坡。

6.5.1.4 用于找平层的砂浆配合比不正确,砂浆强度低,导致起砂。

6.5.2施工措施

6.5.2.1 严格控制找平层砂浆配合比、水泥的强度和安定性,以及砂子的含泥量。调整砂浆的水灰比,确保找平层的强度,防止起砂。 6.5.2.2 整体水泥砂浆找平层上必须留置分格缝。

6.5.2.3 分格缝的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缝宽约为20mm(如兼作排气道时,应适当加宽并应与保温层相通),如果是预制结构,要注意时分格缝留置在预制板支承边的拼缝处,屋面转角处以及突出屋面的交接处等。

6.5.2.4 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女儿墙、立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连接处以及在基层的转角处,(水落口、檐口、天沟、檐沟、屋脊等)施工时均应

14

精心做成半径为100~150mm的圆弧形或钝角。排水的水落口周围应做成略低的凹坑。

6.5.2.5 找坡

1 屋面(含天沟、檐沟)找平层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如设计无要求进,天沟的纵向坡度不宜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其坡向严禁朝向变形缝和防火墙。

3 施工时,应根据设计要求,测定标高、定点、找坡、然后拉挂屋脊线、分水线、排水坡度线,并且贴灰饼,冲筋、以控制找平层的标高和坡度。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7q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