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1-22 20: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当代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本科

一、填空题

1、 《“锻炼锻炼”》中两个落后的劳动妇女的名字分别是(小腿疼)和(吃不饱)。

2、(赵树理)在195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 3、1962年,西戎的短篇小说《赖大嫂》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论。 4、马多寿是赵树理的小说《三里湾》中的人物。 5、小飞蛾是赵树理的小说《登记》中的人物。

6、马烽、西戎解放前曾合写过长篇章回体小说《吕梁英雄传》。 7、短篇小说集《我的第一个上级》的作者是(马烽)。 8、短篇小说《山地回忆》的作者是( 孙犁 )。

9、孙犁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风云初记 》。 10、蒋俗儿是孙犁的小说《风云初记 》中的人物。 11、《芸斋小说》的作者是( 孙犁 )。

12、妞儿是孙犁的短篇小说《 山地回忆 》中的人物。 13、小满儿是孙犁的小说《 铁木前传 》中的人物。 14、( 茅盾 )称誉茹志鹃的小说风格是“清新俊逸”。

15、( 茹志鹃 )在五六十年代被人称为写“家务事,儿女情”的作家。

16、茹志鹃的小说《 剪辑错了的故事 》在新时期曾开反思文学风气之先。 17、“双百”方针是由( 毛泽东 )在( 1956 )年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来的。

18、1956年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 )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申明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9、( 何直(秦兆阳) )在“百花”时期率先质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表著名论文《 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

20、陆文夫的小说成名作是《 小巷深处 》。 21、宗璞的小说成名作是《 红豆 》。

22、“百花文学”在新时期曾结集为《 重放的鲜花 》公开出版。 23、柳青在解放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种谷记 》。 24、徐改霞是长篇小说《 创业史 》中的人物。 25、柳青建国后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是《狠透铁 》。

26、周立波写“土改”的长篇小说是《暴风骤雨》,写“合作化”的长篇小说是《山乡巨变》。 27、“写中间人物”是(邵荃麟 )在1962年的“大连会议”上正式提出来的创作口号。 28、邓秀梅是长篇小说《 山乡巨变 》中的人物。

29、多卷本长篇小说《红旗谱》包括《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三部。 30、冯兰池是长篇小说《 红旗谱 》中的反面人物形象。

31、知侠在五十年代创作的一部家喻户晓的长篇小说是《 铁道游击队 》。 32、杜鹏程以延安保卫战为题材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保卫延安 》。 33、吴强以淮海战役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红日 》。 34、少剑波是长篇小说《 林海雪原 》中的人物。 35、长篇小说《三家巷》的作者是(欧阳山 )。

36、长篇小说《红岩》的作者是( 罗广斌 )和( 杨益言 )。

37、《青春之歌》中,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被林道静舍弃的人是(余永泽 )。 38、“十七年”时期,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 青春之歌 》。 39、杨沫在建国后出版的一部中篇小说是《苇塘纪事 》。

40、《青春之歌》是一部带有作者( 自叙传 )色彩的长篇小说。

41、郭小川于1949年随军南下,期间与陈笑雨、张铁夫合作,以(马铁丁 )为笔名写作《思想杂谈》。 42、郭小川建国后发表组诗《致青年公民》,在青年中引起轰动。

43、郭小川在“文革”后期创作的两篇政治抒情诗是《团泊洼的秋天》和《秋歌》。 44、贺敬之和丁毅共同执笔创作的新歌剧《白毛女》,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 45、政治抒情长诗《雷锋之歌》的作者是( 贺敬之 )。 46、贺敬之建国后创作的第一首政治抒情诗是《 回延安 》。 47、闻捷的诗集《 天山牧歌 》给当代诗坛吹来了一股边疆风情。 48、诗人(李季 )因为《玉门诗抄》而被称誉为“石油诗人”。 49、郭沫若建国后写的第一首颂诗是《新华颂 》。

50、( 杨朔 )、(秦牧 )、( 刘白羽 )的散文创作在“十七年”时期享有崇高的声誉,被时人誉为“当代散文三大家”。

51、杨朔写抗美援朝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三千里江山 》。 52、文艺随笔集《艺海拾贝》的作者是( 秦牧 )。 53、散文《社稷坛抒情》的作者是( 秦牧 )。

54、( 秦牧 )因为从事多种文体写作,故被人称誉为“一颗繁花树”。 55、(刘白羽 )的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56、中篇小说《无敌三勇士》的作者是( 刘白羽 )。 57、散文集《红玛瑙集》的作者是( 刘白羽 )。 58、散文集《东风第一枝》的作者是( 杨朔 )。

59、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第一个剧本是《 方珍珠 》,这是他的创作道路上的转型之作。

60、1951年,老舍发表话剧《 龙须沟 》,这不仅是老舍的代表剧作之一,同时揭开了我国话剧史的新篇章。 61、常四爷是老舍话剧《 茶馆 》中的人物形象。 62、《茶馆》中的茶馆老板叫( 王利发 )。

63、程疯子是老舍话剧《 龙须沟 》中的人物形象。

64、 建国初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老舍 )。 65、话剧《关汉卿》的作者是( 田汉 )。 66、朱帘秀是话剧《 关汉卿 》中的人物。 67、话剧《蔡文姬》的作者是( 郭沫若 )。

68、曹禺建国后创作的一部知识分子题材的话剧是《 明朗的天 》。 69、( 刘心武 )的短篇小说《 班主任 》是新时期文学的开端之作。 70、新时期文学的第一股潮流是( 伤痕文学 )。 71、伤痕文学的得名是源于卢新华的短篇小说《 伤痕 》。 72、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的作者是( 张贤亮 )。 73、短篇小说《我是谁》的作者是( 宗璞 )。

74、古华的长篇小说《 芙蓉镇 》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75、( 从维熙 )在新时期文坛上以“大墙文学”著称。 76、长篇小说《将军吟》的作者是( 莫应丰 )。 77、短篇小说《春之声》的作者是( 王蒙 )。 78、张思远是王蒙的中篇小说《蝴蝶》中的主人公。

79、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的男主人公名叫( 倪吾诚 )。 80、张贤亮在新时期的短篇小说成名作是《灵与肉》。

81、钟雨是张洁的小说《 爱,是不能忘记的 》中的女主人公。

82、( 张洁 )是迄今为止唯一位两度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83、在新时期文坛上,( 王蒙 )的小说被誉为“东方意识流”小说。

84、蒋子龙的小说《 乔厂长上任记 》的发表,标志着改革小说拉开序幕。 85、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的作者是(张贤亮 )。 86、冯幺爸是何士光的著名小说《 乡场上 》中的人物。 87、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的作者是( 高晓声 )。 88、路遥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 人生 》。

89、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90、贾平凹的长篇小说《 浮躁 》荣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91、贾平凹进入九十年代引起争议的长篇小说是《 废都 》。

92、韩少功的文章《 文学的根 》被认为是寻根文学兴起的重要的理论宣言之一。 93、拉美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给中国寻根文学的兴起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94、韩少功的长篇小说《 马桥词典 》是一部新型的词典体小说。

95、王安忆的成名作是( 雯雯 )系列小说。 96、“三恋”的作者是( 王安忆 )。 97、《棋王》的主人公是( 王一生 )。

98、《最后一个渔佬儿》的作者是( 李杭育 )。 99、捞渣是小说《 小鲍庄 》中的人物。 100、( 李杭育 )以创作“葛川江系列”小说而著称。 101、邓友梅的短篇小说成名作是《 在悬崖上 》。 102、(冯骥才 )的小说代表作是《三寸金莲》。 103、那五是( 邓友梅 )塑造的小说人物形象。 104、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的作者是( 莫言 )。 105、(贾平凹 )的小说中经常出现一个名叫“商州”的地方。 106、汪曾祺在大学时期曾经师从( 沈从文 )学习小说写作。 107、长篇小说《心灵史》的作者是(张承志 )。

108、陈忠实的长篇小说《 白鹿原 》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109、(马原 )是新时期第一个在小说创作中常是“元小说”技法的作家。 110、《褐色的鸟群》的作者是(格非 )。

111、新时期先锋小说家中,把小说写作变成“语言游戏”的作家是( 孙甘露 )。 112、新时期的中国先锋小说不仅具有现代主义色彩,而且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 113、长篇先锋小说《敌人》的作者是( 格非 )。

114、在先锋小说家中,最热衷于死亡叙述的作家是( 余华 )。 115、余华的长篇小说《 活着 》被张艺谋执导拍摄了一部同名影片。

116、余华在创作长篇小说《 在细雨中呼喊 》的过程中初次意识到了原来人物也有自己的声音和意志。 117、余华的小说《 古典爱情 》是对爱情小说的戏仿和消解。 118、福贵是余华的小说《活着 》中的主人公。

119、余华的小说《 现实一种 》讲述了一个暴力复仇的循环的故事。 120、余华的小说《 一九八六年 》的主人公是一个对自己施加五刑的“疯子”。 121、余华在新世纪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兄弟 》。 122、池莉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 烦恼人生 》。 123、方方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 风景 》。 124、中篇小说《单位》的作者是( 刘震云 )。

125、中篇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作者是( 刘恒 )。 126、七哥是小说《 风景 》中的人物。

127、印家厚是小说《 烦恼人生 》中的人物。 128、中篇小说《祖父在父亲心中》的作者是( 方方 )。

129、影片《菊豆》是根据刘恒的中篇小说《 伏羲伏羲 》改编拍摄的。 130、短篇小说《狗日的粮食》的作者是( 刘恒 )。

131、莫言的中篇小说《 红高粱》被视为新时期最早的新历史小说文本之一。

132、叶兆言的《 夜泊秦淮 》系列小说是九十年代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133、长篇小说《米》的作者是( 苏童 )。

134、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的作者是(刘震云 )。

135、刘恒的新历史主义长篇小说代表作是《 苍河白日梦 》。

136、刘震云的长篇小说《故乡相处流传》中让曹操与袁绍等三国英雄人物在当代社会中轮回现身。 137、颂莲是苏童的小说《 妻妾成群 》中的人物。 138、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的作者是( 林白 )。 139、长篇小说《私人生活》的作者是(陈染 )。

140、朱凉和七叶是林白的中篇小说《 回廊之椅 》中的人物。 141、黛二小姐是陈染的中篇小说《 无处告别 》中的人物。 142、舒婷称誉( 顾城 )为“童话诗人”。

143、朦胧诗被主流文坛承认的标志是北岛的诗作《回答》在1979年的《诗刊》上发表。 144、朦胧诗的得名源于章明的一篇批评文章《 令人气闷的朦胧 》。 145、谢冕的文章《 在新的崛起面前 》是最早为朦胧诗辩护的文章之一。 146、《致橡树》的作者是( 舒婷 )。

147、《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的作者是(顾城 )。

148、“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出自顾城的诗《 一代人 》。 149、《纪念碑》的诗作者是( 江河 )。 150、《大雁塔》的诗作者是( 杨炼 )。 151、诗作《亚洲铜》的作者是( 海子 )。

152、诗作《帕斯捷尔纳克》的作者是( 王家新 )。 153、组诗《女人》的作者是( 翟永明 )。

154、组诗《独身女人的卧室》的作者是( 伊蕾 )。 155、诗集《给一只乌鸦命名》的作者是( 于坚 )。

156、新时期之初,散文(广义的概念)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文体是( 报告文学 )。 157、(贾平凹 )的《商州三录》是八十年代较早出现的“大散文”。

158、新时期散文创作领域以写西藏之旅长篇散文著称的作者是( 马丽华 )。 159、《干校六记》的作者是( 杨绛 )。 160、《怀念萧珊》的作者是( 巴金 )。 161、《牛棚小品》的作者是( 丁玲 )。

162、余秋雨的第一本散文集是《 文化苦旅 》。 163、《 随想录 》被称誉为“一部讲真话的大书”。

164、高行健的论著《现代小说技巧初探 》是新时期最早的“现代派”文论之一。 165、小说集《有只鸽子叫红唇儿》的作者是(高行健 )。 166、( 高行健 )荣获200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167、黑子是高行健的话剧《 绝对信号 》中的人物。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下列人物形象中,不是出自赵树理小说中的是( D )。

A、小腿疼 B 、糊涂涂 C、小飞蛾 D、赖大嫂

2、下列小说作品中,作者是马烽的是( B )。

A、《赖大嫂》 B、《三年早知道》 C、《互作鉴定》 D、《登记》

3、孙犁建国后发表的中篇小说是(B )。

A、《荷花淀》 B、《铁木前传》 C、《山地回忆》 D、《风云初记》 4、以下小说中,作者是孙犁的是( B )。

A、《春暖时节》 B、《山地回忆》 C、《登记》 D《赖大嫂》 5、孙犁在晚年写得最多的一种文体是( C )。

A、小说 B、诗歌 C、散文 D、戏剧 6、下列小说中,作者是茹志鹃的有( ABC )。

A、《春暖时节》 B、《如愿》 C、《百合花》 D、《山地回忆》 7、“百花”时期的著名文学批评家有( ABCD )。

A、秦兆阳 B、巴人 C、钱谷融 D、钟惦棐

C、《论人情》 D、《电影的锣鼓》 8、下列篇目中,作者是巴人的有( AC )。

A、《况钟的笔》 B、《“废名论”存疑》 C、《论人情》 D、《电影的锣鼓》 9、以下小说中,作者是刘绍棠的有( AB )。

A、《田野落霞》 B、《西苑草》 C、《小巷深处》 D、《美丽》 10、下列小说中,属于反对官僚主义倾向的有( ABCD )。

A、《灰色的帆篷》 B、《科长》 C、《改选》 D、《沉默》 11、下列小说,属于“合作化小说”的有( BC )。

A、《暴风骤雨》 B、《山乡巨变》 C、《创业史》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2、下列小说人物中,属于“中间人物”的有( ABC )。

A、盛佑亭 B、马多寿 C、梁三老汉 D、梁生宝 13、下列作家中,属于“陕西作家群”的有( ABC )。

A、柳青 B、王汶石 C、杜鹏程 D、马烽 14、下列小说中,属于周立波创作的有( AB )。

A、《暴风骤雨》 B、《山乡巨变》 C、《艳阳天》 D、《风雷》 15、“高大泉”是浩然的小说《 B 》中的英雄人物形象。

A、《艳阳天》 B、《金光大道》 C、《创业史》 D、《三里湾》 16、下列长篇小说中,属于写抗日战争题材的有( ABC )。

A、《风云初记》 B、《铁道游击队》 C、《烈火金刚》 D、《铜墙铁壁》 17、下列人物中,出自《红旗谱》的有( ABC )。

A、运涛 B、朱老巩 C、严志和 D、少剑波 18、下列人物中,出自《红岩》的有( ABC )。

A、江姐 B、许云峰 C、徐鹏飞 D、张灵甫 19、下列长篇小说中,作者是梁斌的是( ABCD )。

A、《烽烟图》 B、《播火记》 C、《红旗谱》 D、《翻身记事》

20、《青春之歌》中,最后帮助林道静成长为坚定、成熟的无产阶级战士的“爱人同志”是(A、余永泽 B、卢嘉川 C、江华 D、戴愉

)。 C

21、下列人物中,出自《青春之歌》的有( ABCD )。

A、林红 B、戴愉 C、王晓燕 D、余永泽

22、《青春之歌》出版以后,为作者杨沫和作品辩护的著名评论家有( ABC )。 A、茅盾 B、何其芳 C、马铁丁 D、郭开 23、郭小川创作的叙事诗有( ABCD )。

A、《白雪的赞歌》 B、《深深的山谷》 C、《严厉的爱》 D、《一个和八个》 24、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中偏重于“宏大抒情”的诗作有( ACD )。

A、《放声歌唱》 B、《致青年公民》 C、《雷锋之歌》 D、《十年颂歌》 25、以下诗作中,属于贺敬之创作的有( ABCD )。

A、《回延安》 B、《桂林山水歌》 C、《雷锋之歌》 D、《西去列车的窗口》 26、以下诗集中,作者是李瑛的是( B )。

A、《江南曲》 B、《红柳集》 C、《去远方》 D、《骑马挂抢走天下》 27、下列散文作家中,以“诗美”见长的是( A )。

A、杨朔 B、刘白羽 C、吴伯箫 D、秦牧 28、以下散文作品中,作者是秦牧的有( AB )。

A、《古战场春晓》 B、《社稷坛抒情》 C、《海市》 D、《长江三日》 29、三幕话剧《茶馆》描写的三个时代是( ABD )。

A、戊戌变法 B、军阀混战 C、抗日战争 D、抗战胜利后到解放前夕 30、下列剧本中,作者是老舍的有(ABCD)。

A、《女店员》 B、《方珍珠》 C、《龙须沟》 D、《西望长安》 31、下列人物中,出自话剧《关汉卿》的有( ACD )。

A、赛帘秀 B、常四爷 C、叶和甫 D、朱帘秀 32、田汉在建国后创作的剧本有( CD )。

A、《获虎之夜》 B、《丽人行》 C、《关汉卿》 D、《谢瑶环》 33、新时期文学的开端之作是( B )。

A、《伤痕》 B、《班主任》 C、《在小河边上》 D、《雪落黄河静无声》 34、下列小说中,作者是刘心武的有( ABCD )。

A、《如意》 B、《我爱每一片绿叶》 C、《班主任》 D、《醒来吧,弟弟》 35、下列人物中,出自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的有( AD )。 A、谢惠敏 B、邢老汉 C、许秀云 D、宋宝琦 36、下列人物中,出自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的有( AB )。 A、倪吾诚 B、姜静珍 C、张思远 D、魏天贵 37、下列小说中,作者是张贤亮的有( ABC )。

A、《河的子孙》 B、《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C、《习惯死亡》 D、《蝴蝶》 38、下列小说中,作者是张炜的有( AB )。

A、《秋天的思索》 B、《秋天的愤怒》 C、《春之声》 D、《开拓者》 39、下列人物中,出自《平凡的世界》的有( BD )。

A、高加林 B、孙少安 C、刘巧珍 D、田润叶 40、下列作品中,作者是贾平凹的有( ABCD )。

A、《商州三录》 B、《爱的踪迹》 C、《浮躁》 D、《高老庄》

41、王安忆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 AB )。

A、《长恨歌》 B、《纪实与虚构》 C、《小鲍庄》 D、《荒山之恋》 42、具有道家文化色彩的寻根小说名作是( B )。

A、《爸爸爸》 B、《棋王》 C、《小鲍庄》 D、《最后一个渔佬儿》 43、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上,擅写“京味小说”的作家有( AB )。 A、邓友梅 B、老舍 C、冯骥才 D、周作人 44、白音宝力格是小说《 A 》中的人物。

A、《黑骏马》 B、《北方的河》 C、《神鞭》 D、《金牧场》 45、下列小说作品中,作者是汪曾祺的有( AB )。

A、《受戒》 B、《大淖记事》 C、《九座宫殿》 D、《三寸金莲》 46、莫言的小说代表作有( ABC )。

A、《透明的红萝卜》 B、《红高粱》 C、《檀香刑》 D、《金牧场》

47、( C )的小说在新时期以善于制造“叙述圈套”而著称。 A、孙甘露 B、洪峰 C、马原 D、苏童 48、新时期先锋小说写作具有( ABCD )等特征。

A、虚无主义 B、形式主义 C、神秘主义 D、非理性主义 49、下列小说中,作者是格非的有( ABC )。

A、《迷舟》 B、《褐色鸟群》 C、《青黄》 D、《虚构》 50、余华的小说《 》中的人物大部分都用数字符号来代替。(B)

A、《一九八六年》 B、《世事如烟》 C、《现实一种》 D、《河边的错误》 51、下列小说人物中,出自《活着》的有( BCD )。 A、许三观 B、福贵 C、家珍 D、凤霞

52、新写实小说是作为对( AD )两种小说潮流的艺术反拨而出现的。 A、寻根小说 B、伤痕小说 C、反思小说 D、先锋小说 53、刘震云以小林作为主人公的小说有( AD )。

A、《单位》 B、《官人》 C、《官场》 D、《一地鸡毛》 54、新写实小说家群体中,( A)受精神分析学的影响较深。 A、刘恒 B、刘震云 C、方方 D、池莉

55、著名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根据苏童的小说《 A 》改编拍摄的。 A、《妻妾成群》 B、《红粉》 C、《妇女乐园》 D、《温故一九四二》 56、下列作家中,以塑造女性人物著称的是( C )。

A、刘恒 B、刘震云 C、苏童 D、莫言 57、下列新时期小说家中,以“故乡系列”闻名的是( B )。 A、刘恒 B、刘震云 C、方方 D、苏童 58、多米是长篇小说《 B 》的主人公。

A、《私人生活》 B、《一个人的战争》

C、《守望空心岁月》 D、《妇女闲聊录》

59、下列小说中,作者是陈染的有( ABC )。

A、《与往事干杯》 B、《破开》 C、《纸片儿》 D、《子弹穿透苹果》 60、新时期之初,为朦胧诗辩护的“三个崛起”论的提出者是( ACD )。

A、谢冕 B、章明 C、孙绍振 D、徐敬亚 61、朦胧诗人群体中,诗作具有“史诗”倾向的诗人有( BC )。

A、北岛 B、江河 C、杨炼 D、梁小斌 62、下列诗作中,作者是顾城的有(ABCD )。

A、《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B、《远和近》 C、《生命幻想曲》 D、《一代人》 63、诗集《太阳城札记》的作者是( C )。

A、顾城 B、江河 C、北岛 D、梁小斌 64、诗集《黑眼睛》的作者是( B )。

A、北岛 B、顾城 C、江河 D、杨炼 65、下列诗人中,以“知识分子写作”自居的有( AB )。

A、西川 B、王家新 C、韩东 D、于坚 66、新时期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意识的诗人有( ABCD )。 A、伊蕾 B、翟永明 C、海男 D、唐亚平 67、韩东早期诗歌代表作有( AB )。

A、《有关大雁塔》 B、《你见过大海》

C、《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D、《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68、九十年代最早倡导“大散文”并发表宣言的作家是( D )。 A、余秋雨 B、史铁生 C、巴金 D、贾平凹 69、新时期之初,在散文领域取得较大成就的老作家有( ABCD )。 A、孙犁 B、巴金 C、杨绛 D、汪曾祺 70、下列散文中,出自余秋雨手笔的有( ABD )。

A、《抱愧山西》 B、《家住龙华》 C、《游牧长城》 D、《白发苏州》 71、新时期最早投身实验话剧探索,并具有明确的理论自觉的话剧作家是( C )。 A、沙叶新 B、苏叔阳 C、高行健 D、李龙云 72、高行健的话剧中,具有复调特征的是( B )。

A、《绝对信号》 B、《野人》 C、《车站》 D、《等待戈多》

三、名词解释

1、双百方针 : 毛泽东于1956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后经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在专题报告中作了详细深入的阐发。双百方针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研工作领域里的表现”,文艺工作者在坚持为工农兵服务的前提下,在创作方法、文艺题材和艺术风格等方面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双百方针的提出为我国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并迅速得到了全国文艺理论和创作界的热烈响应。

2、“中间人物”: 邵荃麟在60年代初提出来的一种文学创作主张。他指出,强调写先进人物和英雄人物是应该的,因为他们反映了时代精神,但整个创作现状来看,反映中间状态的人物比较少。两头小,中间大,好的,坏的人物都比较少,中间状态的人物是大多数。文艺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中间人物,所以应该注意写中间状态的人物。 3、陕西作家群: 陕西作家群以柳青、王汶石、杜鹏程为代表,其中,柳青和杜鹏程以长篇小说名世,而王汶石以短篇小说创作见长。柳青的《创业史》和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分别代表十七年时期现实农村题材和革命战争题材长篇小说所达到的较高的成就。相对于赵树理所代表的山西作家群来讲,柳青等更坚定地实行表现新英雄人物的决心,更重视先进人物的创造,更富于浪漫的理想色彩,具有更大的概括时代精神和历史本质的雄心。

4、“三红一创”: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和柳青的《创业史》,被时人称为“三红一创”,它们是“红色经典”的代表作。前三种是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后一种为农业合作化题材的长篇小说。 5、新辞赋体:这种诗体是郭小川在六十年代,重新回到“政治抒情诗”创作后,经过对“楼梯式”诗体的艺术改造所创造的一种新的政治抒情诗体,这种诗体将“楼梯式”的成梯形排列的诗行“还原”为散文式的长句,外形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即各节的行数相等,行的字数相等),尤其注重节和节之间、行和行之间排比和对称,使得诗体在外形上显得规范整饬,类似于20年代的新格律诗。但是他的内在散文的长句却自由灵动,活泼多变。他广泛地吸收了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辞赋体的艺术营养,是对中国古代辞赋体所作的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转化。这是郭小川在十年代对“政治抒情诗”艺术作出的一个新的贡献。他的这种“新辞赋体”的代表作品是《甘蔗林——青纱帐》、《厦门风姿》、《乡村大道》等,虽然规模体制不如“楼梯式”那样宏大,却更有文采,更有形象性和音乐的流动美感。 6、新情歌模式: 闻捷在诗集《天山牧歌》中创造的一种抒情模式,把集体的劳动和个人的爱情结合起来进行歌颂,歌

颂了少数民族劳动人民的幸福生活,歌颂了无产阶级的人情美和人性美,也歌颂了祖国的壮美河山。因强烈的边疆风情而广受欢迎。《苹果树下》、《葡萄成熟了》、《舞会结束以后》、《追求》、《爱情》等都是其中的名篇。

7、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的第一股文学潮流。它得名于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刘心武的短篇

小说《班主任》为伤痕文学的开端之作。这股文学思潮是在文革结束后的拨乱反正的政治背景下出现的。文革结束后,一大批揭露批判文革和四人帮的极左路线与封建法西斯专制主义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它们纷纷揭露“文革”极左路线给民众所带来的心灵创伤。如宗璞的《我是谁?》,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陈国凯的《我该怎么办?》,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郑义的《枫》,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伤痕文学”在思想上开启了人道主义的回归浪潮,在艺术上以强烈的现实精神和批判色彩促进了现实主义的回归,但由于主观控诉色彩过于强烈,导致了作品思想比较平面化和艺术表现方式的单一化。

8、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是指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出现的对建国三十多年来社会发展中的迂回曲折、明进暗退的远因前缘进行冷静思索、重新审视的创作潮流。它兴起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伤痕文学”方兴未艾之际,主要以“反思小说”著称,当时早期的主要小说代表作品有: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刘真的《黑旗》、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等。之后许多作家都“加入”到这一创作潮流之中,比如张贤亮、王蒙、张洁、铁凝、张一弓、李国文、高晓声等。这些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从“文革”前追溯至50年代或者更远,其触及的主要内容范围也更为广泛。反思文学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上都是对“伤痕文学”的一种深化和发展。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和实行,改革文学的兴起,反思文学作为一股创作潮流逐渐减弱,但是反思作为一种思考品质却依旧留存在了作家们的创作之中。 9、“陈奂生系列”:指的是高晓声在八十年代以来创作的以陈奂生为主人公形象的一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战术》、《陈奂生出国》等,以此反映了农民陈奂生的人生历程。陈奂生的身上带有明显的阿Q气,陈奂生所生活的时代虽然已经改变,但新的时代下的国民性却并非完美,陈奂生们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他们的性格里残留的封建主义君权思想、忠恕观念等陈腐的东西是他们身上所蕴含的悲剧性根源。陈奂生们的悲剧在于:“他们生活在做主人的时代,却不是做主人的材料。”

10、寻根文学:是80年代初期开始萌生,并且在八十年代中期正式形成的一股强大的小说创作潮流,这是继“伤痕”、“反思”、“改革”文学之后的又一股文学创作潮流,寻根文学的兴起和壮大与文学理论家的推动和作家的创作密切相关,“文学寻根”的理论口号和寻根文学的实践创作互相推动。1984年底的“杭州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寻根文学”的口号。会后,韩少功的《文学的根》,郑万隆的《我的根》,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等文相继发表。与前相比,寻根小说创作将艺术视野从政治生活转向了对文化的关注,特别是表现出对于传统的眷顾,作家们也倾向于把现实的社会变革同我们民族的历史、民族的命运、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文化传统联系起来,力求对当代生活作出更复杂、更深刻的观照和表达。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有阿城的《棋王》,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等。寻根小说创作扩大了文学表现题材领域,尤其是文化视角的拓展更丰富了文学表现的维度,对于现代派艺术手法的借鉴和运用更加圆熟,从而也扩展了当代文学的艺术视野。但是对于“根”的静止的、非历史的理解,这导致一些作家一味地沉迷于古、俗、粗、野之中,表现出贵远贱近、向虚背实的倾向。

11、“异乡异闻系列”:作者是郑万隆。郑万隆注重探讨特殊地域中某种民间文化性格形成的特殊性,因此他的寻根小说十分注重描写具有特殊性格的人物和孕育这些人物的特殊的生存环境。在他的“异乡异闻”系列(以《老棒子酒馆》为代表)中,人物生存和活动的世界是一个汉族淘金者和鄂伦春族猎人杂居的“异乡”。在这个边远、荒野的山村,人们为着生存和实现他们的全部做人的欲望,需要付出异乎寻常人的力量和代价,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养成了他们异乎寻常人的性格,造就了他们异乎寻常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这些“异人”、“异事”,作者向人们展示了这个特殊生存环境中人们“在创造物质的同时怎样创造了他们自己”,从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深入揭示了人的本质力量和某种特殊地域的特殊文化性格形成的全部奥秘。

12、“元小说”:“元小说”(meta-fiction),又被译为“超小说”或“后设小说”。指的就是有意暴露叙述行为或者虚构性的小说。英国小说家兼批评家戴维.洛奇简洁地概括为:“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元小说的是随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的时兴而流行的。元小说在中国先锋小说作家的创作

中被大量运用,马原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3、“故乡”系列:刘震云的“故乡系列”指的是他的三部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中篇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头人》等。其中《故乡天下黄花》是一部乡村政治斗争史:孙家、李家两大户为争夺村长的交椅,代代相争,机关算尽,付出了许多生命代价。《故乡相处流传》是一部具有强烈荒诞意味的野史,揭示了统治者和百姓的捉弄、利用与被捉弄、被利用的历史真相。《故乡天下黄花》的写实风格与《故乡相处流传》的荒诞风格相去甚远,却都旨在批判家族政治和愚民政策,因而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温故一九四二》以1942年河南大灾为背景,写灾荒的惊心动魄,人吃人,官员却相互扯皮,延误救灾。作品带有强烈的纪实色彩。长达二百万字的长篇小说《故乡面和花朵》则通过写梦、写历史,渲染人性的疯狂、历史的荒诞,进一步强化了批判和无奈的主题。刘震云的“故乡系列”通过迥然不同于正史的叙事方式,揭开了历史的另一副面孔,敞开了被以往历史遮蔽的暗角。 14、私人化写作:又称“个人化写作”,就其广义而言,指的是那种疏离了统一的思想规范和艺术规范,以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自主创作为特征的一种写作方式。这种写作方式是对长期以来遵从一种统一规范的“集体化写作”或“群体化写作”方式的反动。就其狭义而言,是特指90年代兴起的以表现女性的身体隐私和生活隐私为特征的女性创作,是对这一创作现象的命名。这一命名源于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以及其他女作家类似的作品的讨论

15、朦胧诗:是文革结束之后,大约在1980年前后出现的一股诗歌创作潮流,其前身是文革时候的“地下诗歌”,并且在精神性上直接呼应着小说领域内呼唤人性、人道主义的伤痕文学创作。1979年《诗刊》发表的北岛的《回答》可以看作是朦胧诗兴起的标志。除了北岛之外,朦胧诗的代表作家主要还有:舒婷、顾城、江河、杨炼、梁小斌等。朦胧诗的作者是十年动乱中成长起来的一批青年,无论在诗歌内涵还是在艺术观念和艺术手法上,他们的创作都具有相当的超越性。在精神内涵上,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寻求人的自我价值,追求心灵的自由;在艺术上追求朦胧之美,以简洁的暗示代替过去的直接显现,手法上也吸取了西方现代派的艺术特点。朦胧诗出现之后,其影响迅速扩展,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80年代中期,朦胧诗群体也开始分化组合,朦胧诗作为一个诗歌创作潮流被更新的更具有探索和革新渴望的诗歌创作潮流——后新诗潮——所代替。

16、“第三代”诗人:自称站在民间立场、倡导平民意识的“第三代诗人”,是由若干个民间诗歌社团汇合而成的诗人群体,其中集结了“他们”、“非非”、“莽汉”、“海上”等诗社的代表性诗人韩东、于坚、伊沙、杨黎、周佑伦、李亚伟、王寅、孟浪等。这批诗人以激进的方式宣布与朦胧诗决裂,摒弃朦胧诗的英雄主义、人道主义、理想主义等精神,主张反英雄、反崇高、反优美,甚至反“诗”,即颠覆传统的诗歌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因此他们执意在第三代诗人和后朦胧诗人之间划出一道清晰的鸿沟:第三代诗人把由日常语言证实的个人生命的经验、体验、写作中的天才和原创力放在第一位,而在“后朦胧”那里,则是“首先是知识分子,其次才是诗人。”这种区分明确地表现出第三代诗人“反文化”的姿态。他们割断抒情言志的诗歌传统,主张用语言直接直陈事物或描摹感官印象,而回避情感和价值判断。这也就是第三代诗人鼓吹的所谓“诗到语言为止”和坚持诗歌的“民间立场”。其诗风相当芜杂,较为一致的方面是直白的陈述和口语化的表达,这恰好与后朦胧诗的深邃、隐奥形成鲜明的对照。

17、“民间写作”: “民间写作”是和 “知识分子写作”相对立的一种诗歌写作立场。民间写作的代表人物于坚、韩东等人坚决的排斥“知识分子写作”的精英立场和追求超越性价值的姿态,他们不仅主张诗歌写作应该摆脱政治压力、体制束缚,而且主张摆脱一切意识形态干预、思想文化霸权和伦理禁忌。于坚是民间写作的理论代表,他鄙夷“知识分子写作”,认为“那是对诗歌精神的彻底背叛”。在诗歌精神内容方面,他们摒弃英雄主义、人道主义、理想主义等精神,主张书写日常经验,反崇高、反浪漫、反间接经验,比如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于坚的《对一只乌鸦的命名》等;而在诗歌艺术上,更注重突出诗歌语言的口语化等艺术特征,比如于坚的《尚义街六号》等。其实,韩东、于坚等人提出的“民间写作”并非一个严格的理论概念,提倡者之间也存在着侧重点的差异,而“民间”本身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18、文化散文:“文化散文”肇端于八十年代中期的文化寻根文学思潮,在九十年代蔚为大观。一般来说,“文化散文”(“大散文”、“学者散文”)是指那种在创作中注重作品的文化含量,往往取材于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自然事物和人文景观,或者通过一些景物人事探究一种历史文化精神的散文。“文化散文”多以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和对人类生命本体意义的求索为主要内容,以文化氛围的宏大和思想的恣肆为特征,创作上往往呈现出博大、深邃、沉雄、阳刚的气概。主要代表散文作家有余秋雨、贾平凹、王英琦、周涛、马丽华、张中行等。

在真正的爱情的基础上出发,为女主人公的爱情辩护。尽管存在争议,但是这篇小说却是对人性回归主题的一个鲜明表达。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真挚感人的情感、委婉曲折的结构,塑造了一段令人感动的爱情。(2)《方舟》讲的是三个女人的情感和生活故事。三个女人都是有一定知识背景的职业女性。她们曾经是中学时候的同学,共同经历了生活的坎坷和艰辛,命运又一次让她们走到了一起,她们或者离婚或者分居。坎坷的人生道路之后,又都在离婚或者夫妻分居后住进同一套公寓房。于是,这里便成了她们的“诺亚方舟”,她们企求在这里摆脱痛苦和不幸。但是女性的命运是无可摆脱的,她们对于旧的生活的摆脱和决裂,是以一种新的生活态度来树立起新的希望和理想的,所以说,她们的反抗是意味着女性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觉醒。而且,她们对于自身价值实现的追求,说明她们的觉醒是带有鲜明的女性性别自我意识的。

8、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试论路遥小说创作中文化意识的嬗变。

答: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路遥小说创作中文化意识的嬗变:(1)高加林的人生选择是和他的爱情选择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刘巧珍代表着传统的农业文明,代表着古典的道德伦理文化中的积极品质,那么,黄亚萍就代表着现代的城市文明,代表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中国逐步确立的现代价值观念,如个性解放,自由恋爱等。这意味着,在高加林的人生选择中隐含着一种文化心理冲突,即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痛苦的抉择。(2)《平凡的世界》更多的是从积极的建设性的方面去描写在新一代的中国农民身上正在生长着的新的精神品质和传统的美德在他们身上所发生的创造性转化,这里已经没有了《人生》里所包含的那种道德和历史的矛盾与悖论,所以主人公身上也不会产生高加林那样的让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分裂因素。虽然作品也向我们展示了感情的冲突、不幸、心灵的伤害和痛苦,但作者却同时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同情、关怀和爱护、奉献和牺牲,以及发自内心深处的美好友谊和真挚爱情,来化解这些不幸和痛苦,使得作品笼罩在一种富有道德色彩的和谐和明净的日常生活氛围中,不幸和痛苦也成了这种道德光辉的衬托和铺垫,作品因此总体上显示的是中国农村社会的道德伦理传统对于生活的历史进程的巨大推动力量。尤其是孙家兄弟的人生追求更典型的体现了农民在改革的时代所获得的思想的自觉和道德的升华。而作品中的亲情、爱情、友情的描写是最为感人的部分,所以说《平凡的世界》是对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的一种全面回归。 9、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试论寻根小说的文化价值立场的复杂性。

要点:寻根小说的文化价值立场的复杂性:(1)综述寻根小说思潮的代表作家作品。(2)批判立场的寻根小说,如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等。(3)回归立场的寻根小说,如阿城的《棋王》,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小说等。(4)挽歌立场的寻根小说,如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小说等。 10、试论新时期先锋小说的基本特征。

答: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带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双重特点。它质疑传统的人道主义、消解主体神话、通过抹平个性和自我来颠覆启蒙主义的理想原则,呈现出反讽的、冷漠的、拒绝感情投入的美学情态。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非连续性、分裂性、不稳定性、非中心性、反整体性等,中国的先锋小说也带有这种“后学”特征:在哲学层面是反中心、非理性、反整体性;在文化层面是反体制、反传统;在美学层面是反规范、反阐释,在文本层面是反体裁、元小说等等。更为具体的来说主要表现在:(1)、精神特征:虚无主义。无论是马原和余华对于真实的怀疑,还是格非对于神秘主义推崇,他们显现出来的是一种共同的虚无主义倾向。先锋小说的虚无主义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反智性思潮”,在虚无主义者看来,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科学理性都不能保证人们关于世界的真实地把握,自我和世界、主观和客观、思维和对象的统一永远都是一种幻想,世界的真实或本质对于人来说,永远只是一片混沌、一片虚无,任何关于世界真实性的说明,如果不是出于意识形态的欺骗,那就是出于善意的虚构。先锋小说所做的就是解构各种意识形态和知识体系对于真实性所做的种种承诺,以及他们所虚构的种种神话。这就是先锋小说的虚无主义。先锋小说在精神价值上的反叛和颠覆式的虚无主义实际上指向的是人道主义和科学理性,也就是 “五四”和新时期所高扬的人文立场和价值信念,这也是先锋小说的虚无主义精神意向的历史品格和文化性格。(2)、艺术特征:技术主义。如果说先锋小说在精神取向上是趋于虚无主义的话,那么在艺术取向或者说文本操作层面则是技术主义的。所谓“技术主义”是指先锋小说家对于小说的艺术结构、叙述方式、内在的组织原则和逻辑关联、语词和句式的运用等技术构成层面有相当自觉的意识,并能通过娴熟的运用来制造和达到预期的效果。先锋小说家力图通过创造出某种小说的形式,来创造一种新的思考和生活的方式,换句话说,世界是怎样的取决于人们构造世界的方式,这样也就把一个本体论的问题转变成一个构成论的问题。技术主义的核心就是充分利用小说的技巧、手法来表现世界的构成性,至于世界的本体或终极是什

么,这在先锋小说家那里是一个被悬置起来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不可知的、难以表述的问题。同时,这种展示构成性的技术主义也使得小说的技巧和手法不再是表述内容的形式,而是成为了内容本身。先锋小说的技术主义操作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余华的“反文体”写作、格非的“记忆迷宫”、孙甘露的“语言游戏”等,当然最为典型的还是马原为代表的“元小说”的“叙述圈套”。

11、以林白和陈染小说为例,谈谈九十年代“私人化写作”的基本特点。

答:九十年代“私人化写作”的基本特点:第一,从内容上说,“私人化写作”表达的是一种私人经验(意识与无意识),而不是公共经验或群体意识。比如同性恋、弑父情结或恋父情结、恋母情结、自恋情结等。第二,从写作方式上说,私人化写作(尤其是女性主义写作)经常采用一种“新回忆录”或“新传记式”叙述。特点是追随私人下意识流动而展开的“琐碎式”叙述。但这里所谓“琐碎”是相对于那种依附于宏大主题与精神再生之上的首尾一贯、有中心指向的事件叙述或心理描写而言,它是以私人隐秘经验的跳跃式流动为叙述展开的依据,叙述自由、散漫、零乱,视点游移不定。第三,从作者角色上说,私人化写作的作者是一个小写的“我”(私人),而不是大写的“我”(群体、人民或公众代言人)。小写的“我”只是私人经验的表达者与私人欲望的倾诉者,而不是大众生活的导师、启蒙者、领导者。第四,从写作动机上说,私人写作的驱动力是个人的心理需要,尤其是无意识与隐秘欲望。无关乎国家、民族、群体、人类,也无关乎拯救人类,拯救社会等崇高使命。以上论点必须联系陈染和林白的小说创作来谈。 12、试论朦胧诗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要点:朦胧诗的思想和艺术特色:首先是思想特征:(1)回归自我。(2)关注现实和反思历史。(3)书写生命个体的深层体验。其次是艺术特色:(1)表现自我。(2)意象主义。必须联系诗人诗作来论述。 13、试论巴金《随想录》的思想艺术特征。

要点:巴金《随想录》的思想艺术特征:首先,思想内涵方面:第一,讲真话,抒真情,袒露赤子之心,勇敢探求真理。第二,强烈的反思意识,以及深刻的反思角度。第三,严格的自剖,将笔端批判的锋芒伸向了自己。 其次,艺术特征方面:第一,艺术上追求朴实无华和浑然天成。第二,形式新颖,不拘格套,笔法灵活,挥洒自如。第三,语言清新自然,于简单中现内涵。

14、试论余秋雨文化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

要点:余秋雨文化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首先,文化蕴含方面:第一,追索文化生成的奥秘。第二,感叹文化的历史兴衰。第三,对文化缔造者的由衷的礼赞。第四,对文化人的命运的深切关注。第五,发掘一城一池的文化蕴含。其次,艺术特点方面:第一,重文化的感悟而不重过程和细节的描叙。第二,重文化的联想而不重事实的考据。第三,重理性的阐发而不重资料的引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7g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