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部分 欧美上编导论

更新时间:2023-12-06 19:19:01 阅读量:4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部分欧美上编

导论

1.古希腊文学与希伯来文学在欧洲文学的发展长河中是如何发生冲突又互有补充的? 答:古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流,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它们在欧洲文学漫长的历史流变过程中呈矛盾冲突与互补融合之势,欧洲近现代文学的人文观念和艺术精神的基本内核,主要来自于这两大传统。 (1)古希腊文学倡导自由,希伯来文学倡导理性,造成了二者的冲突

1.1古希腊文学的文化内质呈“神——原欲——人”三位一体的结构框架,体现的是一种世俗人本意识,其人性取向是自然原欲。希伯来文学的文化内质呈“神——理性——人”三位一体的机构框架,体现的是一种宗教人本意识,其文化内质是宗教理性型的。

1.2希伯来——基督教文学重视人的精神与灵魂,重视对彼岸世界的追求,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这些是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之文化价值观念的主导倾向。这种尊重理性、群体本位、崇尚自我牺牲和忍让博爱的宗教人本意识,是后世西方文学之文化内核的又一层面。

1.3当人们把《圣经》作为希伯来民族的神话与史诗去理解时,却很难看到希腊神话与史诗中那充溢灵性与原始欲望的神、英雄与人。在那里,有的是神化的人,而非古希腊式人化的神;是人向神的提升,人的主体性的萎缩,而非希腊式的神向人的下滑,人的主体性的高扬。

1.4中世纪晚期,世俗教会把基督教精神推向极端,宗教人本意识蜕变为神本意识,原始基督教对人性本质的理性追求走向了对人性的扼杀,于是,一些人文主义者就借用古希腊——罗马文化向它发起了攻击。古希腊文学所属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希伯来文学所属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形成冲撞之势,文艺复兴也就成了西方文化的大转型时期。以人为本和以神为本,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冲突的焦点,这种冲突实质上也就是原欲与理性、肉体与灵魂的冲突。文艺复兴将一度极端化了的人、神关系,也即原欲与理性、个体与客体的关系做了调整,从而有了“人”的觉醒与解放。

(2)二者此消彼长,又相互吸收,共同成为西方文学的基础

文艺复兴中既有两种文学所属的两种文化对立与冲突的一面,同时又有融合与互补的一面。具体表现为:

2.1人文主义吸收了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因为原始基督教和《圣经》本身所倡导的仁爱、忍让、宽恕等博爱思想,体现的是宗教人本意识,这正是两种异质文化融合的契合点。希伯来——基督教的这种宗教人本精神为人为主义所汲取,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中也拥有了人人平等、仁慈宽容等基督教观念。

2.2综观欧洲文学,每一次的文学思潮都是二者的共同发展与调和冲突。古希腊崇尚自由,古罗马文学要求克制,中世纪的宗教文学强调禁欲,人文文学以自由为突破口,宣扬人的价值,又经历了启蒙文学,古典文学,浪漫主义

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乃至现代派,其实都是二者相互交融的结果,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哪种文学占主流而已。

2.3西方文学崇尚自由,这和古希腊文学有密切的关系,但同时又有浓厚的宗教意识,理性的见证等等,这就源于希伯来文化。

总之,古希腊文学与希伯来文学所属的两种文化各自都有其发乎人性、合乎人性的积极作用,又有其违背人性、危害人性的消极作用。它们当中任何单一的文化范式都不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反映,因而也不是人类发展所需要的最合理的文化模式,只有两者的互补融合才是正确的选择。在以后的文化发展中,两种文学所属的文化依旧在冲突和融合中此消彼长,互相制约,共同拓展人性的深度,挖掘人性的内涵。 2.欧洲文学如何体现人的观念? 答:欧洲文学对人的观念的体现:

(1)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欧洲近现代文学的人文观念和艺术精神的基本内核,主要来自于这两大传统。

1.1古希腊——罗马文学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实现,强调人在自己的对立物——自然与社会——面前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人智),蕴含着一种放纵原欲、个体本位、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价值的世俗人本意识。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又一源头,它重视对人的精神、理性本质的追求,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蕴含着一种尊重理性、群体本位、肯定超现实之生命价值的宗教人本意识。

1.2理性与原欲是人性中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原欲型的希腊——罗马文学和理性的希伯来文学,因各自蕴含着人性中既对立又统一的双重内涵而成为既对立又互补的异质文化范畴。

1.3古希腊——罗马文学体现了原始初民无穷的生命活力;而希伯来文学既抑制人的原始生命力,又表现出对人的理性本质的追寻,既有人的主体性的萎缩,又有人对自我理解的进步与升华。

(2)文艺复兴是西方社会重新选择文化模式的时期 此时,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在经过了冲撞与融合之后生成了新文化。

2.1人文主义文学对“人”的理解,最深刻和最主要的并不是薄伽丘和拉伯雷“人欲的天然合理”与“为所欲为”式的原欲放纵,而是世俗人本意识和宗教人本意识的融合。人文主义文学中的“人”与上帝有着千丝万缕之关系。

2.2 17世纪的欧洲强调理性与秩序。君主专制的兴盛是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权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在政治领域的延续。17世纪古典主义肯定理性,这里“理性”是“政治”的代名词,也即政治理性。

2.3古典主义文学通过对王权的歌颂,表现了对“人间上帝”的崇拜,体现了“人”的观念的世俗化。因此,古典主义文学中的“人”比人文主义文学中的“人”更疏远了上帝,也显得更理性与成熟。

(3) 18世纪启蒙时代被称为“理性的时代” 启蒙的总体精神是理性主义,因此,作为启蒙运动之产物的启蒙文学也和古典主义文学一样强调理性。

3.1 18世纪启蒙文学也强调理性,但它的“理性”在肯定笛卡尔“我思

故我在”所强调的自我意识和理性思维之外,又从自然法则的高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自由的社会法则,肯定人的自我情感的天然合理性。这既是对中世纪宗教理性(神性)的更彻底的否定,又是对抑制自我情感的古典主义理性精神的一种调节。

3.2启蒙文学肯定理性的力量也就是肯定个体的人的力量、人的尊严,张扬理性也即张扬人的个性,这表现了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对人与上帝、人与王权、人与世界之关系的新理解。

(4)浪漫主义文学孕育了现代文化基因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文化价值观念总体上属于近代范畴,但已孕育了现代文化基因。

4.1浪漫主义文学表现了对人的自由生命的热切向往,“回归自然”的境界乃人的自由观念与生命意志之寄托。

4.2浪漫主义文学在自由精神的鼓舞下张扬个性、肯定自我,揭示了人的丰富而纤弱的情感世界,塑造了充满扩张的“自我”,表达了现代人要求摆脱传统文明的个性主义愿望,使西方文学中“人”的形象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主体意识。

4.3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人”充溢着被文明压制下的人的自然欲求和生命意志;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带有非理性色彩。

(5)现实主义作家力图通过文学创作警告世人

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力图通过文学创作细致地展示物化社会的现实,深入地解剖物欲驱动下人的心灵世界的千奇百怪,从而警告世人:不要在物面前失去人的自尊和人的天性。

5.1在现实主义文学中,人总是既被物化又反抗物化,他们犹如处在物质世界“炼狱”之中,在经受心灵的磨难之后,有的向“天堂”飞升,有的则向“地狱”沉落,人性处在高扬与失落的十字路口。在这些“人”身上,既有强烈的自然欲望和生命意识,追求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又始终受制于道德理性的规律,灵魂深处蕴积着灵与肉、善与恶的冲突而生的心理张力。

5.2在自然主义文学中,为现实主义作家所疑虑的人的“动物性”被看成既定的科学事实,生物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被用来解释人的私欲、“恶”以及永恒的破坏力产生与存在的原因,以前文学中那高贵的“人”的形象,从神圣的理性殿堂跌入到动物王国。

(6)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显示了西方文学在“人”的观念上的新发展 20世纪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把传统文学业已表现的理智与情感、理性与本能欲望、灵与肉、善与恶等二元对立的母题推向深入甚至走向极端,蕴含的是一种非理性人本意识,表现出对传统的以理性为核心的人本意识的一种反拨,也显示了西方文学在“人”的观念上的新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20世纪的作家都是非理性的崇拜者。值得人们重视的是,20世纪50年代后的许多作家又热心追求一种更高意义上的“理性”与“上帝”,表现出西方文学中“人”的观念的又一新趋向。这是传统人本意识在更高意义上的回归。回归,并不是回到历史的起点,而是走向一个包容了起点的新境界,一个前所未有并将作为起点的终点。西方文学“人”的母题,正是这种意义上进行着递进式循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6pt.html

微信扫码分享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部分 欧美上编导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