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物流

更新时间:2023-10-11 22: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应急物流

——走在时代前台

应急物流

——走在时代前台

一、应急物流的引入

应急物流最初是与军事活动紧密相连的,美国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较为先进。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流形式,应急物流对于重大事故、突发性灾害等有效控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其研究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在我国,应急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冲突的应急储备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足之处。2008 年南方雪灾及汶川大地震,2009年玉树地震以及舟曲泥石流等诸多事件让中国经历了一次次严峻考验。面对这些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更应该深刻思考应急物流的价值。

二、应急物流的概念、特点及发生原因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应急物流的概念,最初由欧忠文 等人于 2003 年提出,指以提供重大疫情、严重自然灾害、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它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等要素构成,但又有着一定的区别。如表1所示。

与普通物流比较分析可得,应急物流具有以下特点:

①突发性。由突发事件引起,最显著的特点是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应急物流对时效性的要求非常高,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安全、最有效的方式把应急货物

送往突发事件发生地。 ②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源自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由于无法准确预测突发事件的持续时间、影响范围等,使得应急物流也具有不确定性。如 2008 年南方雪灾发生初期,政府对铁路、高速公路何时能够正常运营,滞留旅客的数量等都无法准确把握。

③ 非常规性。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省去许多中间环节,整个物流系统看上去十分紧凑,具有很明显的非常规性。如2008 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迅速成立了应急指挥机构,确保救灾物资能够及时、准确送达目的地。

④弱经济性。只考虑物流的效率,甚至有时会成为纯粹的消费行为。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在做应急物流的运作流程时必须认真思考,做必要的设计,这样才能在灾难来临时既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又把物流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其运作规律如图1所示:

基于应急物流的特点及其运作规律,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的差异性。如表2所示:

应急物流的发生原因

应急物流需求不仅产生自“天灾”,也来自“人祸”。主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1.自然灾害。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较多的国家之一,经常发生地震、台风、滑坡、泥石流、交通事故,火灾、水灾、旱灾以及其他自然灾害,这些灾害一旦出现,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应急物流需求。其实,中国的相关组织一直都有减灾防灾的预案,因此进行了大量的救灾物资储存。1998年长江及2003年淮河、黄河的大洪水,2003年甘肃、内蒙、云南的地震,人们至今还记忆犹新,抗击自然灾害产生了大量的应急物流需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然灾害产生的应急物流需求每年给社会造成的额外物流成本目前无法估计,应是中国支出的最大的应急物流成本。

2.决策失误。由于决策所需的信息不完备以及决策者的素质限制等原因,任何决策者都无法确保所有决策均正确无误,但一旦决策错误,就会造成物资上的损失,这些损失往往在物流系统中体现出来。比如,空调企业如果对天气预测失误,预期可以大量销售的空调因为天气转凉而大量堆积于仓库,或者预期气温不会升高,结果产量不足导致紧急追加生产和紧急调运,这都会增加应急物流成本。最近这些年都出现过厂家因为应急而用飞机运送空调的例子。决策不能确保不失误,但失误以后要确保有预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地降低应急物流成本。

3.国际环境复杂。随着中国的强大,中国的国际环境变得更加复杂,2002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50%,石油、钢铁等重要能源和原材料成为世界的主要进口国,以石油和钢铁为原材料的企业的供应链变得非常复杂和冗长,中国与欧洲的进出口商品几乎100%都是通过海运,走苏伊士运河和马六甲海峡,而这些咽喉要道经常遭到武装劫匪和恐怖分子的袭击,从国外到中国的海上、陆上和空中物流通道常常受到战争的威胁和干扰,1993年中国货轮“银河号”在公海被美强行检查,这些都对中国的国际物流形成了很大的威胁,起码是延长了进口原料向中国境内的制造商、分销商的交货期,增加了交货成本和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成本,这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很多风险。只要中国进一步强大,这种风险就会加剧。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使中国认识到依靠中东地区供给石油的战略需要进行调整,而日本与中国在俄罗斯远东石油输油管道建设上的竞争已经公开演化成为一场体现在物流领域里面的政治、经济竞争,因此,建立中国的石油应急物流体系应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中国的外向型企业的供应链物流系统也将变得脆弱起来,建立应急物流系统对它们显得格外重要。

4.消费者权益保护。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向商家退货现在更加自由和方便,汽车、家电等产品如果有质量问题,厂商必须召回,这在国外已经为法律所规定,中国现在还没有,但此类法律正在制定中。北京市从2003年4月1日起在全市实施《电子市场质量管理通用规范》,规范要求,各商户应回收国家公示召回商品,并实行先行赔付制。三菱帕杰罗、本田CRV、尼康数码相机在中国都有过召回的纪录,当然这些跨国公司都有良好的召回物流系统。但中国的本土企业在面临产品召回时,可能会不知所措,相当多的企业根本就没有建立处理这样的应急物流需求的应急物流处理机制。一旦发生这样的召回事件,其应急物流成本一定会吞噬掉这些产品的销售利润。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厂商必须建立处理紧急退货、召回等事件的应急物流系统。

除了以上4个原因以外,还有来自第三方的原因可以导致厂商出现应急物流需求,比如因道路建设断路而绕行使在途时间延长、交货期延长,因信息传递错误而导致货到而不能及时提取等,影响工期和市场销售。

三、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应急物流研究起步较晚,许多环节发展不够完善。下面我们将从物流运作各功能环节入手,分析我国发展现状。

3.1 组织环节

我国应急保障工作滞后,其保障机制具有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不计物流运作成本和代价高昂的特点。危机一旦发生,各级政府领导就会成立相应的处理领导小组,以危机的及时处理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这种运作机制是一把 “双刃剑” 。一方面,我国应急物流是以行政强制力为基础,统一组织指挥应急物流保障活动。这样的机制使得整个物流流程更加紧凑,同时物流活动表现出极强的军事化色彩,确保救灾物资迅速准确到位。另一方面,我国没有正规化、法制化的应急保障机制,全国人民就会齐上阵,使得整个社会秩序紊乱,应急物流保障社会成本变高,效率变低,同时遗留的问题也比较多。

3.2 采购环节

应急货物采购时一般都存在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由于时间紧迫,部门筛选比较匆忙导致应急物流信息不对称,难以制定出科学的采购方案。

3.3 储备环节

首先我国应急物流布局不合理。目前我国仅在沈阳、天津、武汉、南宁、成都、西安等 10 个城市设立了中央急救资储备库 。这样的应急物资仓库显然不足,且仓库基本集中在中东部,很难对西部重大灾害实施快速响应。其次我国应急物流储备明显不足。随着社会工业化进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致使农民越来越依赖外部资源,而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商业基本是小商品店,自己不存货,一旦受灾,根本无法满足当地生活所需,农民会处于危险境地。

3.4 运输环节

我国现行应急物流缺乏专业队伍和专业设备,导致运输组织衔接不畅。应急物流作为新兴行业,其专业性很强,面临任务都是急难险重的,需专业人士负责。在我国,一般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就会出动部队,远远达不到专业性要求。同时,我们缺乏专用设备。目前国内应急救灾的设备,通常是有什么用什么。如在抗雪灾中,破冰时甚至出动了装甲车。虽然此举比较巧妙,但装甲车本职并不在此。如果前期建设中有一些应急物流专有设备,则出现冰雪封路时,直接调用即可。

3.5 配送环节

纵观历年来我国应急物资发放情况,均是通过政府工作人员、救灾部队分发给群众。效率不高、分发面窄,效果差强人意。另外,我国应急物流配送体系不太健全,配送方式欠灵活,交通运输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国内尚没有任何法规性文件对于应急条件下交通铁路的维护和抢修、临时场(站)建设等方面的领导体制、相关设备的征用、预案的制定、实施的程序、补偿和抚恤、经费保障以及平时演练等方面进行规范,导致了应急物流交通运输保障“无法可依”。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地区多以铁路和公路作为物资输送的主要形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物流运载的区域差别相当大。运输工具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应急物流的运输保障效率。

3.6 信息环节

我国现行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难以满足应对紧急状态的要求。如地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6n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