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堡革命旧址简介

更新时间:2023-09-11 13:37: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家堡革命旧址

一、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

马家堡革命旧址地处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城以东20公里处的职田镇马家堡村,当时的马家堡村仅有十几户人家,人们住着冬暖夏凉的窑洞,冬种夏收,民风淳朴,但由于地主土豪的压迫,劳苦大众的日子过的并不宽裕。1937年的春夏之交,由于关中特区机关和随后到来的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及鲁迅师范学校的进驻,使这个小村庄顿时沸腾了起来。

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战初期,马家堡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关中特区、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党政军机关所在地,是关中地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1937年4月,关中特区机关从淳化桃渠塬迁驻马家堡村,习仲勋同志任中共关中特委书记。1937年9月关中特区更名为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关中特区和分区机关在马家堡工作生活了整整三年时间,在此期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生活过,一直到1940年关中特区机关由于国民党军队的侵占,随迁驻阳坡头村。 二、景区建设:

2009年,为了抢救保护革命遗存,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守护我们的家园,守护老一辈无产阶级的丰功伟绩,县委县政府决定建设马家堡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内容分三大块,分别是:旧址维修、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陈列布展。整个景区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以北方特有的小四合院以及陕西特有的“房子半边盖”的建筑特色为

基调,对整个景区的房屋进行落架维修,秉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保存了它原有的历史风貌。整个景区共有9院112间,除了革命遗存外,还有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乡土建筑,有冬暖夏凉、别具一格的地坑窑院,可以让您更深刻、更具体的感受到上世纪初叶,黄土高原上的民俗文化。 三、陈列布展

旧址内主要展示了关中特区的主要组织机构(关中特委旧址、关中特委各部门办公旧址、关中特区机要处旧址、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关中特区司令部旧址、张仲良旧居)以及当时主要领导人在群众家里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充分的说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教育新一代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整个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气势恢宏“不出头”式的牌楼(如图1),让您瞬间感觉到上世纪的风土人情,伴着浓浓的传统建筑气息,您已经踏上了进入马家堡革命旧址的步行街,亲眼目睹着陕西八大怪之一的“房子半边盖”和陕西的农村风情。走完步行街,便是景区的中心广场,随即便会看到一幅以花岗岩为材质,高4.5米,长18米的浮雕,整块浮雕以三面红旗为背景,象征着红一、二、四方面军,整块浮雕的寓意是:在关中特委书记习仲勋的带领下,关中军民欢迎主力红军进驻关中各地的历史一瞬,浮雕上可以看出人民大众载歌载舞的热闹场景(如图2)。

浮雕旁边的一排排的房屋(如图3)就是当年的革命遗存,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整个景区共展出888888块展板,马灯4个,

八仙桌共10套,炕桌一个,老式衣柜3个,19尊硅像。充分的恢复了关中特区机关当年在群众家里办公与群众和睦相处并与反革命派顽强斗争的历史原貌。就是在这个地方,特委书记习仲勋领导了关中地区的革命斗争和分区的各项建设,巩固扩大了苏区,建立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还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取得了反摩擦的胜利。 四、主要内容及看点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11月中共中央重新调整了西北苏区的行政区划,将西北苏区划分为陕北、陕甘两省,并决定设立关中、神府和三边3个特区,隶属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1936年1月,陕甘边区南区改称关中特区。下辖淳耀、赤水、永红、新正、新宁5县(1937年4月,由于县制区域太小,永红县制撤销所辖区域仍归新正县管辖)。同时,在陕甘边区南区党政军组织的基础上,成立了关中特区党政军组织。

关中特区东西南三面与国民党统治区相接壤(如图4关中特区辖区图),形成一个囊行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被称为苏区的南大门。地域冬至耀县柳塬,西至彬县泾河,南至淳化官庄,北至宁县盘克塬,东西长100公里,南北宽75公里,总面积7500平方公里,人口约12万,包括了今天的旬邑、淳化、耀县、宜君、铜川及甘肃的正宁、宁县等大部分地区。1937年4月,特区机关迁驻旬邑马家堡,习仲勋1936年1月赴关中特区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达6年

之久。

景区第一个院落展出的是当年习仲勋同志的办公室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昏暗的房间,办公室不足10平方米,生活起居的地方既昏暗又简陋,旁边都是群众住的地方。现在我们将整个院落陈列了习仲勋同志的革命生涯展,共6个展室,从建国前到建国后,精彩的人生,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精神鼓舞着每一位新世纪的接班人。 第二个院落是关中特委各部门的办公旧址,当时关中特委下设组织、宣传、军事、统战、社会、妇女6个部门,由此可见,当时的组织机构已经相当健全了。

第三个院落原为关中特区机要处,我们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将他改为革命先辈硅像馆,馆中陈列了18位革命先辈的硅像,他们分别是在关中特区战斗过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烈士。分别有:陕甘游击队总指挥谢子长、副总指挥刘志丹、关中特委书记习仲勋,当年的习仲勋年仅23岁,大家都亲切的管他叫“娃娃领袖”、西北革命根据地、西北红军的创建者之一汪峰、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崔维峻、崔廷儒、黄子文、宁克齐、吕振邦、程双印以及民兵英雄杜德林和旬邑七烈士:许才升、吕佑乾、吕凤岐、王浪波、王廷壁、程国柱、程永盛。值得一提的是在旬邑七烈士的展厅里,重现了当年旬邑起义的七位主要领导人在一户人家策划旬邑起义的场景。旬邑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在陕西革命史上上却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旬邑农民起义冲破了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它高举革命大旗,用革命的武装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撼动了国民党在旬邑县的统治

基础,为之后的革命斗争指明了道路、积累了经验。特别是许才升等起义领导人在敌人屠刀下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表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鼓舞着旬邑人民革命的斗志。革命先辈硅像馆的每一尊硅像都是按照1:1的比例,以硅胶为材质,逼真而又生动的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烈士当年英姿飒爽的精神风貌,鼓舞着后人奋发图强、为国争光、蒸蒸日上的决心。 第三个院落是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的旧址,1936年1月,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在原陕甘边南区苏维埃政府的基础上成立,主席秦善秀、副主席习仲勋、张邦英,隶属陕甘省苏维埃政府领导,下辖淳耀、赤水、新正、新宁5个县的苏维埃政府。3月,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暂时撤销,但所辖的各县苏维埃政府仍继续坚持斗争。9月,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恢复(属未设主席),隶属陕北省苏维埃政府领导。12月,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改属新成立的陕甘省苏维埃政府领导。1937年4月,陕甘省苏维埃政府再次撤销,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划归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主席霍伟德,副主席封正宝。9月,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改属陕甘边区政府领导。10月,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改为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第四个院落是关中特区司令部旧址,1936年1月关中特区司令部成立,司令员江华,政委贾拓夫,隶属中共陕甘省委领导,下辖淳耀第六支队、第八支队、第九支队,赤水独立三营、第十二支队、第十三支队,永红保卫队,新正武工队、独立二营,宁县第一支队,新宁第十八支队、第十九支队、第二十支队、第二十一支队、独立一营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64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