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第一轮总复习几点教学心得(林达彬)

更新时间:2024-03-17 18: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三物理第一轮总复习几点教学心得

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 林达彬

物理第一轮复习正在有序的进行,结合往年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几点心得,与同行交流探讨。 一、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不强求一步到位

受考纲要求及考试说明的引导以及复习资料的影响,我们会担心很多问题学生学得不到位,而学生能力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我们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不要强求一步到位。很多前后知识的内容是相互影响的,如多数学生一开始会认为:加速度大小不变则速度大小也不变,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 加速度最小时速度最大等,各种运动形式学完后学生就会悟懂许多。

再如下面这道习题: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 )

A.无摩擦力

B.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支持力为(M + m)g D.支持力小于(M + m)g

v m θ 图1

F M

本题正确答案为BD,重复多次测试,大多程度较好的学生仍会错选为AC,这主要受到一个基本问题的影响,即物体在斜面上自由匀速下滑时,斜面体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地面的支持力仍为(M + m)g。学生必须在反复纠错的体验以后,才能真正悟出其中的本质所在。 二、要多重视建立物理图形的立体结构模型

在平时的教学中常用一些简化的图形表示一些物理情景,结果造成学生明显的思维定势,如:

(1)平面常用一条直线表示,结果学生往往认为水平方向只有向左或向右。

(2)斜面常用一个三角形表示,如果画成如图2右图所示图形,则很多学生的思维将受干扰。图3中抛物线①和抛物线②是一样的,与抛物线③则是不同的。

(3)水平面上的匀速圆周运动示意图常用如图4左图所示,如果画成图4右图所示,很多学生也会不习惯。如求水滴从雨伞边缘甩出后落地点到雨伞中心的水平距离,多数学生就因为无法准确把握各点的空间关系而错解问题。

(3)平行板电容器实际结构应该如图5右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也不一定要水平放置。

二、要细心甄别资料上的题目是否“偏”或“怪”

图 5 图 4 图 3

① 图 2

③ ② 由于复习资料的试题较杂,或者我们本身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并不深入,我们会不小心在一些问题上纠缠太多时间。复习资料中的有些题目是超纲的,如人船模型、三维空间的共点力的平衡等问题;也有些是

偏题怪题,如电扇叶片转动时的定时摄像等问题;有一些类型题是基本不考的,如导体棒转动切割磁感线、较复杂的静电平衡、单纯的电路计算、等效单摆或钟摆存在误差如何调整(定量计算)等问题; 三、一些要点要增大分析力度

一些传统问题要展开讲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如:皮带上的传动问题,可以展开几个类型进

行分析:

①初速度为零的物体放在水平传动的皮带上;②初速度不为零的物体放在水平传动的皮带上; ③初速度为零的物体放在斜面传动的皮带上;④初速度不为零的物体放在斜面传动的皮带上;

应尽量引导学生弄清楚的几个关键问题

①物体相对皮带静止的运动状态与力学状态 ②物体被传动过程中应分为几个什么性质的运动过程 ③如何求算物体在皮带上传动的时间 ④如何求算每种情形下转化为系统的内能 ⑤如何求算外界动力所做的功 四、“好题”要多变换形式给学生训练

能力是实践中锻炼中形成的,不是“听”出来的;

复习课的容量不能以教师所讲的题数来衡量,而应看课堂上学生的有效思维量 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要包办代替;

看复习课的任务是否完成,不仅要看课是否讲完,重要是看学生是否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

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弹性 势能为Ep,则碰前A

A.

Ep m

B.

2Ep m

C.2Ep m

D.22Ep m

( C )

本题正确答案为C,是一道很好的中档型试题,它恰到好处地考查了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把握能力。 类似问题,如图6,轻弹簧的两端与两物块(质量分别为m1、m2)连在一起,m1=1kg,m2=2kg,将m1、m2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自然伸长时,m1静止在A点,m2靠墙,现用水平力F推m1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后静止,此过程中力F做功为4.5J。当F撤去后,求:在m1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A)

A.1.5 J B.2J C.2.5J D.3 J 拓展:

①m1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3m/s) ②m2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2m/s)

③m1在越过A点后速度最小时弹簧的弹性势能?(2.25J)

图 6

m2 m1 A

五、要多花心思关注学生如何学习

我们经常感叹已经讲了很多,学生还是不会,事实上我们可能只注重如何讲而忽略学生如何学,或者说根本不去关注他们是否清楚我们的讲授意图。学生做过大量的试题,我们要舍得花上一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做好几个环节:(1)对试题进行归类。如:万有引力与天体的运动专题中,有关稳定轨道运动参量、恒星质量、轨道半径的确定、变轨问题分析、同步卫星的有关常识、双星问题、星球上的动力学等问题。(2)对解题思路方法的归纳。如:共点力的平衡专题中,有关力的分解与合成技巧,三力平衡——合成或分解,四力及以上力的平衡———正交分解。数学求算方法——三力平衡问题,已知角度——三角函数法、已知边长——相似三角形法、正交分解——三角函数法等。

(3)对相似或相关问题进行区分比较。如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带电微粒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偏转等。再如:水平面上子弹穿木块问题,水平面光滑和粗糙应分别如何处理。(4)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关键点,如动量守恒定律运用的专题中,关于相互作用系统的确定、两车相撞,车上的物体是否参与运动、两冰车上的小孩互相抛球、相互作用过程的选取、守恒条件的分析、速度矢量方向在守恒式中的表示(包括已知方向的表示与未知方向的表示)(5)对解题过程的反思或拓展。 六、要重视理解一些 “结论”的“缘由” 如,(1)轻质量的物体为何受到的合外力总为零,与运动状态无关?

例1(2004年,全国卷Ⅱ,吉林等八省,理综)如图7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到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D )

A.L2>L1 ① B.L4>L3 C.L1>L3 ③ D.L2=L4

例2 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降落伞,下面吊一个很轻........

F F ④ 图 7

② F F F 的弹簧称,弹簧秤下面挂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降落伞在下降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为30N,则此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为(g取10m/s2)(B)

A、20N B、30N C、40N D、50N

例3 如图8所示,质量忽略不计的小环P套在光滑的水平横杆上,通过一细绳与一小球连接。现把小......球拉至水平位置而后释放,在小球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水平方向的速度越来越大,竖直方向的速度也越来越大 B、小球的水平方向的速度越来越大,竖直方向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小球的水平方向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竖直方向的速度也先增大后减小 D、小球的水平方向的速度始终为零,竖直方向的速度越来越大

本题正确应选D,极易错选为B。学生主要是把握不住小环P的质量忽略不计时细绳拉力应始终为零。

(2)物体在瞬间碰撞中的位移为何可以忽略不计?如图9,学生要能清楚地把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子弹与木块结合获得共速,而后两者一起压缩弹簧,而不是子弹边进入木块边随木块压缩弹簧。

(3)两物体短时间相互作用时,与作用物体有牵连的物体为什么认为没有参与相互作用?

例:光滑平直轨道上有一节车厢M,车顶右边缘有一小钢球P,车厢和小钢球一起以某一初速度v0作匀速运动,某时刻正好与一质量为车厢质量一半、原来

静止在平直轨道上的平板车m相挂接,车顶与平板车表面的高度差h为1.8m,如图10所示,已知小钢球落在平板车上的落点距车厢右边缘的水平距离为2.4m处,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初速度v0的大小。(12m/s)

(4)物块在光滑曲面系统相互作用中的一对内力(弹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图 11 v0 图 10 图 9 v0 P M h m 图 8

v0 P Q (5)如图11,物体滑上置于光滑地面的圆弧滑块后达到最高点(没离开圆弧滑块)时与圆弧滑块共速的。

七、不能忽视一些技能的训练

我们会过多注重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对往往会缺乏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如: 1、解题规范要求不严——学生书写凌乱、画图随意,教师示范不够;

2、繁琐的数学计算极少进行强化训练;如07年高考理综第24题是需要考生花一定的数学功夫的。 3、细致的作图像课堂训练极少;如成正比关系、平抛运动的轨迹、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等图像如何作图才合理。

4、课后实验题训练偏少;

5、对几种典型静电场的电场线、等势面以及几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的立体分布认识严重不足。 八、通过物理问题与数学知识的结合体验学习乐趣

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最终离不开数学知识,因此在平时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增长许多数学知识,从而增强了他们研究物理的兴趣。如,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是正弦或余弦曲线,根据正、余弦曲线的简单数学特点就能很方便求出简谐运动的一些运动问题,如从质点经过平衡位置算起完成A/2(A为振幅)所花的时间,或经过T/8所走的路程。简谐横波的波动图像也是正、余弦曲线,也可以从中解决许多问题。再如圆周、抛物线等几何特点、三角函数的一些简单知识等。

在电场的复习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如图12,abcde是半径为r的圆的内接正五边形,在顶点abcd处各固有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在e处固定有电荷量为-3Q的点电荷,求放置在圆心O处的点电荷-q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

按常规思路,有一部分学生做出第一种解答:先分别求出ab处的电荷对-q的作用力、cd处的电荷对QqQq

-q的作用力,再求出它们的合力为4k2 cos360cos720 ,所以点电荷-q所受电场力的大小F=3k2

rrQqQq

+4k2 cos360cos720 。另一部分学生做出第二种解答:先求出ad处的电荷对-q的作用力为F1=2k2cos720 ,

rrQq

方向沿Oe方向,接下来求出bc的电荷对-q的作用力为F2=2k2cos360 ,方向沿eO方向,e处电荷对-q

r3QqQq

的作用力为F3=k2 ,方向沿eO方向,这样点电荷-q所受电场力的大小表达形式为F= F3+ F2-F1=3k2

rrQq

+2k2 (cos360-cos720) 。可是cos360cos720、cos360-cos720值等于多少呢?学生都认为无法推算。后来,

r有学生对本题给出较为巧妙的解答,如果把e处的电荷不是-3Q,而是+Q的话,则O处的-q受到的电场力QqQq

应为零,说明abcd处的电荷对-q的总作用力为k2 ,方向沿eO方向,所以-q所受总的电场力大小F=4k2 。

rr11

由此说明刚才的第一、第二种解答中,cos360cos720值应为 ,cos360-cos720值应为 ,学生发现了这个

4211

结论很高兴,便进行数学证明,结论的确是cos360cos720= ,cos360-cos720= 。学生通过物理问题的研

42究能发现并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将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总之,第一轮复习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我们不断去摸索,去探讨。

+Q b 图 12

+Q a e -3Q +Q d c +Q O -q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5d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