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幼儿园_大班音乐欣赏《小精灵的魔法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

更新时间:2023-04-19 03: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班音乐欣赏《小精灵的魔法汤》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ABA的曲式结构,感受欢快、流畅的乐曲风格。

2.运用肢体表达乐曲的旋律特点。

3.借助故事情境加以想象,体验倾听、辨析、表现音乐的乐趣。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ABA的曲式结构,感受欢快、流畅的乐曲风格。

活动难点:运用肢体表达乐曲的旋律特点。

活动准备

1.装水的矿泉水瓶每人两个(其中一个盖子里面放有颜色,一个盖子里没有颜色)。

2.教学ppt

3.魔术师衣服、魔法布

4.《加速度圆舞曲》音乐(节选)

5.音乐图谱、黑色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精灵图片并播放小精灵打招呼语音,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

二、初步欣赏音乐,借助故事情境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

(一)播放音乐,欣赏并表达倾听音乐后的感受。

师:今天小精灵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小精灵可能在干什么?你听了音乐后有什么感受?

(二)教师讲述故事,并跟随音乐表演魔法,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理解音乐的旋律特点。

1.教师讲故事。

在一个大森林里,住着一位能干的小精灵,小精灵可神奇了,会变魔法呢!她最喜欢调制魔法汤,用这个魔法汤来做什么呢?原来,这个汤是用来帮助别人实现愿望的,小精灵每天都在家搅啊、搅啊、搅啊,然后还往里边放入很多的魔法(做抓、放的动作)。小精灵就这样开始变魔法喽!

2.表演魔法,引导幼儿理解点、搅拌、抓放、晃等动作。

提问:刚才小精灵是怎么变魔法的?都做了什么动作?(请幼儿回忆并根据教师提示做点、搅拌、抓放、晃的动作)你们发现了什么?(水变了颜色)刚才小精灵是怎么把它给变出来的?

引导幼儿回忆变魔法的过程,并做点、搅拌、抓放、晃的动作。

三、再次完整欣赏音乐,借助图谱帮助幼儿了解ABA的曲式结构及旋律特点。

(一)出示不完整图谱,引导幼儿了解图谱的含义。

师:小精灵制作魔法汤有独门秘方,我们应该先把秘方找出来。

出示只有“点”和“眼睛”的图谱,提问:

点和眼睛代表什么呢?

小结:点代表点住,不让魔法逃跑;眼睛代表看,看看有没有变化;看之前有晃的动作。

(二)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发现ABA的曲式特点。

1.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听边将图谱补充完整。

师:小精灵太调皮了,它把制作的秘方藏在了音乐里,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吧!

提问: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新秘方?每次搅拌完后放了几次?搅拌的速度应该是怎样的?图谱分为几部分?它们有什么特点?有没有一样或者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搅拌——由慢到快;晃——短波浪代表晃两下,长波浪代表使劲晃;图谱一、三段旋律一样,第二段不一样,像这样的曲式结构叫做ABA结构。

3.请幼儿听音乐随图谱变“魔法汤”,进一步感知乐曲的旋律特点。

启发幼儿说一说:搅拌的时候速度一样快吗?(引导幼儿感知乐句的渐快渐强)在什么时候放魔法?(重音、音乐较强时)

四、游戏:小精灵的魔法汤

1.使用无颜料的瓶子进行第一次游戏。

师:怎么没有成功呢?是不是秘方搞错了?

指出幼儿动作与乐曲不协调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2.使用有颜料的瓶子进行第二次游戏。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听到的这首好听的音乐是著名的作曲大师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加速度圆舞曲》,小朋友们回到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再来认真欣赏哦!下面让我们拿着魔法汤,一起去为更多的小朋友实现愿望吧!

大班音乐欣赏《小精灵的魔法汤》学情分析

由于在中班和大班上学期时,幼儿经常在音乐区潜移默化地接受多首世界名曲的熏陶,也有过多次音乐欣赏课的活动经验,因此大班下学期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可以把握音乐中蕴含的诸多要素,包括音乐中的运动和张力、音乐中的情感以及音乐中的形象和情节。他们的内心世界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并有想象的能力。根据对幼儿已有知识基础的分析和把握,我作了如下准备:经验准备:在音乐区经常为幼儿播放世界名曲,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音乐熏陶。

物质准备:

1.装水的矿泉水瓶每人两个(其中一个盖子里面放有颜色,一个盖子里没有颜色)。

2.教学ppt

3.魔术师衣服、魔法布

4.《加速度圆舞曲》音乐(节选)

5.音乐图谱、黑色记号笔

大班音乐欣赏《小精灵的魔法汤》教材分析

一、活动价值与意义

《小精灵的魔法汤》是《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大班下学期主题活动《超级变身》中的一个音乐欣赏活动,乐曲选自约翰·施特劳斯的《加速度圆舞曲》中的第一小圆舞曲,是典型的ABA 三段体的曲式结构。A段的音乐不断由弱变强,由慢到快,B段音乐格外轻松活泼,最后回到A段。整首乐曲欢快流畅,有很强的流动感,让人情不自禁地想翩翩起舞,非常适合幼儿欣赏感知和创造性表现。本活动旨在借助有趣的故事形象和神秘的故事情节,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艺术素养,并能对乐曲进行创意地表达表现。

二、教学理论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活动,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音乐表现。因此我选择了《小精灵的魔法汤》这一活动,以“小精灵制作魔法汤”为线索贯穿始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故事情境,由于大班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好奇心强,因而本活动也能够牢牢抓住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乐于参加音乐活动、主动模仿并在感知和理解乐曲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趣味性,提高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目标与活动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ABA的曲式结构,感受欢快、流畅的乐曲风格。

2.能运用肢体表达乐曲的旋律特点。

3.借助故事情境加以想象,体验倾听、辨析、表现音乐的乐趣。

活动重点:了解ABA的曲式结构,感受欢快、流畅的乐曲风格。

活动难点:能运用肢体表达乐曲的旋律特点。

四、教学策略

本活动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法。

活动中,我通过创设“小精灵制作魔法汤”的故事情境,激发幼儿参

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幼儿主动投入到整个活动中,并用肢体来表达音乐的旋律特点,感受音乐的魅力。

2.图谱教学法。

活动中,我通过出示不完整的音乐图谱,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音乐后将图谱补充完整,并借助图谱再次欣赏和表现,帮助幼儿更加细致地感知和体验乐曲的旋律和ABA的曲式结构。

3.启发提问法。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通过一些启发性的提问,如“小精灵是怎么变

魔法的?它都做了什么动作?这个动作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它的魔

法汤有什么秘方”等,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愿望,帮助幼儿饶有兴趣地反复倾听感受乐曲,并学会运用肢体表达乐曲的旋律特点。

4.猜测讨论法。

活动中,我让幼儿猜测魔法成功的秘方,极大地调动起了幼儿的积

极性,在幼儿第一次变魔法时,我故意设计魔法失败,引导幼儿进一步猜测和讨论魔法失败的原因,让幼儿再次练习和巩固用肢体表达乐曲的旋律特点,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大班音乐欣赏《小精灵的魔法汤》课后反思

在组织活动的过程,我通过创设“小精灵制作魔法汤”的故事情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幼儿主动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并积极用肢体来表达音乐的旋律特点,同时,我通过出示不完整的音乐图谱,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音乐后将图谱补充完整,并借助图谱再次欣赏和表现,帮助幼儿更加细致地感知和体验乐曲的旋律和ABA的曲式结构,很好地完成了活动的重难点目标。活动中,我让幼儿猜测魔法成功的秘方,这极大地调动起了幼儿的积极性,在幼儿第一次玩游戏时,我又故意设计魔法失败,引导幼儿进一步猜测和讨论魔法失败的原因,让幼儿对再次制作魔法汤更加充满好奇。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一直保持非常积极的状态和高涨的兴趣,乐于参与其中。

对本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我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小精灵出

现、变魔法以及魔法成功时语气可以再神秘一些、表情再丰富一些,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小精灵制作魔法汤的神秘。在细节方面,我将孩子们第一次变魔法的瓶子放置在各自的小椅子下,孩子们在活动的时候容易因为将瓶子踢到而分散注意力,这里我可以将瓶子放置在小椅子后面,以免影响到他们的前期活动。

本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要上好一堂课并非易事,需要教师认真的去分析教材,设计好每个环节,还要想到孩子在活动中的突发状况、回应策略、课前的教具准备以及种种细节问题等等,这就需要老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平时多看,多问,多学,多研究、多写,课后及时反思,以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54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