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中小城市管理现状及对策

更新时间:2024-05-30 22: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我国中小城市管理现状及对策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小城市管理工作日益得到重视。实现城市化、构建和谐社会则必须加强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如何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一直是城市政府的努力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小城市管理现状和问题,并浅谈相应的对策,提供部分个人意见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优化城市管理环境。

关键词:城市管理 行政执法 现状及问题 对策 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是建立在现代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为城市活动和发展提供科学、民主、法制的保障和有效的控制,运用现代管理手段,以实现最大综合效益的政府行为。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提高中小城市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城市管理是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小城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中小城市环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极高的无形资产。中小城市管理搞好了,可以为国家经济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可以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因此,提高中小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市环境,把环境效益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发展中小城市经济社会的客观存在要求。

(二)高水平的中小城市管理体现了当代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城市管理水平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城市管理是对城市的规划、公用设施、经济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客观调控与管理,在社会文明进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管理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和载体,培养广大市民的卫生、环保、交通、法律、社会公德等现代文明意识,使他们的文明素质与现代化的城市相适应,从而营造出具有良好道德风尚,具有科学、健康、文明、进步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这是当代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三)高水平的城市管理放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城市环境对于人的精神状态、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把城市搞得亮一些、美一些、绿一些、干净一些、整齐一些、通畅一些,这既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所企盼的。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强化整体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

二、新形式下的中小城市管理现状分析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将使中小城市管理面临严峻考验,比如:在实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如何应对外资企业和外来投资者;如何调整行政执法人才结构、引进精通外语翻译兼执法人员以及配备中外文对照的城市管理法律文本和警示标语牌;如何面对外资企业和外国公民参与城市公共设施投资与经营管理等。

(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挑战。面对中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都市圈的大幅扩容,市区人口将越来越多。因此,城市管理必须考虑加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调整行政区划、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城市规划工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立快速高效的交通体系;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完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问题,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第 1 页 共 7 页

(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中小城市管理带来了新挑战。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成分、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势必带来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由此给中小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城市管理氛围尚未形成的情况下,执法队伍在执法中遇到的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等问题,困扰着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三、中小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境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政策性、群众性、流动性较强,涉及面广、难度大、矛盾多,情况复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些年来,有关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城市管理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已深入人心,城市管理的水平也大大提升,城市管理不但有组织、有体制,而且建管并重、重在管理、标本兼治、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管罚分离、堵疏结合、市民参与等机制逐步形成,另外城市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也有很大的拓展,从党政机关到社区层面均有涉及,城市管理纳入的服务视线不断扩大。但是在新的形势下,中小城市城市管理工作中还还存在着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城市管理的理念需要开拓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建设,一个高品位的城市更离不开城市管理,“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这个观点虽被大家所认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还有“重建轻管”,“重硬忽软”的思想。因此,在社会经济现代化迅速发展,在对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理解贯彻中,建立新的城市管理理念,探索和引进科学管理城市的方式已成为城市管理的迫切之需。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要重视并强化城市管理的理念,要树立向管理出成效、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

(二)城市管理的环境较差。

1、中小城市基础设施相对条件较差,品位难提高。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后我国才真正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至九十年代末才进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中小城市政府也才有财力投入城市建设,中小城市也才真正开始改变面貌。但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大多数中小城市的公共设施很脆弱,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脏乱差的问题依然很突出。旧城、老城多,现代化建筑少;缺乏总体规划;居民住宅破旧;人口稠密,街巷狭窄;道路不畅,坑凹不平;人车拥挤,卫生状况差,无公共设施等等。短时期内很难改变状况,管理难度大,城市的品位也很难提高。

2、中小城市管理的对象文明程度相对不高,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严重。近些年来,虽然中小城市人口得到大幅度扩充,但居民大多是从农民转化而来,农村意识较浓,城市意识不强。他们主要靠做生意搞经营谋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差。一些老城里人同样缺乏城市管理意识、大局意识,利己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严重,惟利是图、我行我素,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对城管工作或是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或是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有的甚至故意毁损城市设施等等。如:故意弄死行道树、踩踏绿化苗木、毁损护栏,偷盗路灯杆线,毁损环卫设施,砸碎橱窗玻璃,推倒交通护栏等。

3、中小城市脏乱严重。一是居民生活垃圾不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倾倒脏。一些市民生活垃圾不愿袋装,也不论早中晚随时想倒就倒、想倒哪里就倒哪里。比如,早晨环卫工人才把街道扫净,一些商店开门时就把室内的垃圾扫出门外,有的临街居民,晚上竟然从住宿楼上将袋装垃圾抛下街面。二是沿街小吃店占道经营、洗刷餐具,油污、炉灶烟尘脏。三是中小城市建设工地不能封闭作业,渣土运输沿路抛撒,车辆污染路面脏。四是车辆乱,中小城市内有出租小汽

第 2 页 共 7 页

车、面包车、货运卡车、人力三轮车、货运大小三轮车,私人摩托车,机关用车,还有无站可进或不愿进站的经营面的车。另外还有大量的自行车,由于城内没有停车场,这些车辆全部停在街道和人行道上,又不按规矩摆放,既侵占路面又造成城内道路拥挤、秩序混乱。五是摊点乱。许多下岗工人和进城农民把占道摆摊当作谋生的方式,便出现了“找门路、占马路、想就业、摆摊点”的状况。有些有门面的经营户未经前置许可或根本无经营场所,但相关部门都核发了营业执照,造成他们“合法”的出店占道经营。如沿街的修车、洗车,农机销售、建材销售、焊接加工和无后堂、无下水道的饮食小吃店。六是杂物占道乱。一些沿街居民在自己门前画地为营,认为是自己家的场地想怎么就怎么,因此,霸占人行道拉围墙堆杂物恣意侵占。七是招牌广告乱。沿街商店门头招牌缺乏统一规范管理大小、前后、高低都不整齐,有了门头招牌还要搞落地灯箱。八是乱搭建。各类电话亭、售货亭、遮阳蓬、挡雨棚等比比皆是。九是乱挖撬。刚修好的街道、人行道彩砖被单位或私人随意挖掘。十是中小城市“牛皮癣”严重。什么招聘、办证、行医、辅导等等在中小城市墙壁、电线杆上随处可见,哪里干净他就往哪里涂,清除不尽。

(三)城市管理的管理对象复杂。 中小城市是正在茁壮成长的城市,因此,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比重逐步增多,人口流量大,进城农民多等问题存在,在这些人群中相当一部分依法经营意识较差,善于与城市管理员“捉迷藏”,想尽一切办法“钻空子”。而且失业人员(含下岗工人)和进城农工以及孤寡残等弱势群体较多,他们大多从事简单商品买卖活动,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由于受习惯思维影响,往往对城市的管理不理解、不支持,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还有部分居民趋利而为,导致违法建设、随意改变房屋用途和墙体结构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城区内乱摆乱卖屡禁不止问题突出。这些现象和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上某些弱势群体一无资金开设门店,二无专业技能从事固定职业,经常流落城区占道经营造成的,所以城管工作难度大大增加。这种现象也反映出城市功能需要完善,如果各类市场、停车场等设施比较完备,就可以使那些为生计所迫的占道摊贩、乱停乱放的各类车辆“有场可进”、“有市可归”。

(四)城市管理的法制建设不够健全。 根据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原则,中小城市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就形成完善的体系而言,仍有一定的距离,尚需付出很大的努力,尤其是部分法律、法规由于受到管理体制和部门利益的制约而难以出台,这不但造成法律、法规滞后于现实管理的需要,而且还造成管理的混乱,从而导致大量的管理活动缺乏应有的法律支持,城市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被严重削弱。例如,在城市主要道路沿街建筑立面管理上,对沿街建筑产权主体没有限定性自行维护修缮的责任规定,更没有相关处罚条款;在城市“牛皮癣”方面,罚款对身无分文的外来人员无法实施;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方面没有其他约束机制。现行的有关城市管理法规虽然较多,但城市管理目前仍没有一部独立完备的法律法规。有些城市管理法规缺乏可操作性的处罚规定,立法空白或立法不配套明显存在。没有了明确的法律、法规,处罚时就没有相关的依法行依据,城管执法无所适从。

(五)城市管理的执法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城管管的是穷人,工商管的是富人,公安管的是犯人。我觉得很有道理,城市管理中矛盾最突出的就是与穷人,或者说是弱势群体之间的冲突。如小摊贩、马路菜场

第 3 页 共 7 页

的菜农以及小餐饮店经营者。不能说他们的素质差,穷人摆摊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罚款、没收商品等行为势必会直接危及到个人及其家庭的生存,当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权受到威胁时,不管何等高素质的人都会采取不理性的行为,这是弱势群体的生存权与城市环境品位权之间矛盾的反映,这种矛盾冲突的产生势必影响到执法对象对执法工作的抵制和抗拒,也势必会导致执法环境的恶化。目前仍有不少执法工作人员不熟悉相关法规,方法简单粗暴,缺乏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稍有不慎易与管理对象发生争吵,酿成恶性事件。

四、提高中小城市管理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城市管理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肩负着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公安交通、工商行政和市容环卫等职能,面临着点多、面广、线长和工作量大的局面,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随着中小城市化进程加快,必须树立“人本主义”理念,建立服务型城管,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一)树立现代化的城市管理观念。

1、坚持\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城市管理要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是遵循\人性化\原则。所谓\人性化\就是要充分尊重人的存在和价值,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包括现实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现实的需要已由过去的\水电路房\四大瓶颈转变为绿化、环卫等方面的滞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则应大力加强环境建设,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二是追求\人格化\品质。所谓\人格化\,就是把城市赋予具有吸引力的人文色彩和特色风范,从而产生独到的人格魅力。三是发挥人的创造性。人是环境建设的主体,必须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环境建设中的活力\因子\,成为我们美好家园的风景线。

2、坚持“依法治市、以德治市”的基本方针。“依法治市”的基本方针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城市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一是要彻底解决城管综合执法的合法地位问题。二是要坚持\严管重罚\的原则。三是不断强化执法手段,加大执法力度。“以德治市”的基本方针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用优良的作风感染群众,用优秀的品德鼓舞群众,用优质的服务方便群众。一要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法理念。执法中要讲究执法艺术,针对管理对象的在社会各阶层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对下岗职工、进城农民、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更要注意方式方法区别对待。二要尊重和保障人权。执法中既要坚持原则严格管理,也要换位思考,多为管理对象着想,运用疏堵结合、管理与教育并重的方式,尊重其人格、维护其权益、体恤其需求、顾及其感受,通过实行柔性管理,来体现人文关怀,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

3、坚持\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的工作思路。城市就象一本书,有的粗俗浅薄,有的博大精深,之所以给人的感受不同,就在于文化内涵的多寡、城市品位的高下。城市管理工作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一是提升城市个性品位。发挥城市的特色和优势,展示其文化色彩,使其发挥独特个性。二是提升城市经济品位,构筑区域性的科教、文化、商贸、信息中心,明确经济发展的侧重点和主攻方向,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实施高科技和优秀文化带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三是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做到给排水、供电、通讯、道路交通、自身建筑等多系

第 4 页 共 7 页

统并举,实现层次递进、功能升级、协调发展,从而不断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四是提升城市管理品位。增强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理顺综合执法、行政管理等体制,引导市政、环卫、园林走社会化、市场化的路子,形成相互协调、运转自如、精简高效的管理格局。

4、坚持\由突击型到长效型、由粗放型到精细型\的历史转变。城市管理应当由过去被动迎检,突击执法转向经常性、规范化的管理,由过去粗线条、低层次、低水平徘徊的局面转向从细微着手,注重塑造精品的高级阶段。一是要运用综合手段来管理。在运用行政手段的同时,要同时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真正实现标本兼治。比如处理乱摆乱卖问题,在驱赶、取缔的同时,要出台配套招商政策加快相关市场的建设,引导马路市场归市经营,马路摊担归店经营,从根本上解决严重影响市容的顽症。二是要逐步延伸推进。城市管理要上新台阶,上新水平,必须由主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由公共地域向居民小区、单位庭院延伸、由城区向城郊结合部延伸、由重点时段管理向全天候管理延伸、由市容管理向综合管理延伸。在地域上,应当整治一片、巩固一片,然后逐步推进,最终实现城市的每一角落都没有脏乱差的容身之地,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抓,不断巩固和扩大成果。在时间上,由现在的着力抓违章现象出现较多或特定的重点时段的管理到全天候24小时的监控跟踪管理。在内容上,通过巩固市容管理的基础上,推进对环保、静态交通等多面、综合性管理。

5、坚持\管理现代化、城市现代化\的目标取向。我国正处在大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无论国际还是国内,说到底就是环境竞争,环境是金钱、是品牌、是生产力,哪个城市环境好,人就往那去,资金就往那里流,各种物质就往那里聚集。因此,城市管理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发展生产力,通过管理现代化,促进城市的现代化。一是要创新管理观念,打造服务型城市管理。二是创新作业方式,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高新技术,使传统的市政、环卫、园林等的作业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三是创新管理手段。要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充分运用遥感、宽带网、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真正把城市管理的水平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6、大力发展中小城市经济,依靠改革和发展经济来解决城管难的问题。大力发展经济,依靠改革和发展来解决问题是根本之策。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决定着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因此,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围绕政府工作,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搞好服务,改善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政府才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城市建设,改造旧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城管装备,提高城市品位。只有发展经济,下岗职工、进城农民才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不把占道摆摊当作生活唯一出路。才能改变“找门路、占马路、想就业、摆摊点”的状况,减轻城市管理的压力,促进城市管理

(二)建立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

1、改革现行城管执法体制,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根据国家《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规定,从1996年开始至今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在23个省、自治区的79个城市和3个直辖市相继开展,可以效仿其他城市,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负责集中行使市容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城市规划、城市绿化、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等方面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有效地解决了分散执法,效率不高的弊端。

2、统一管理模式,强化城市管理法制建设。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

第 5 页 共 7 页

的城市管理构成模式,明确市、区、街三级管理的职责与职权。市与城区两级政府都有责任管理城市,市与城区两级政府都设市政管理局机构,市设综合执法支队,各城区设立综合执法大队,形成“以市为中心、以区为重点、以街道为基础”的城市管理体系。保证政府机构的设置、机构间的职责划分等都有相关法律、制度加以约束。

3、统一执法队伍。注重执法队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统一执法身份、统一执法职能、统一执法牌证、统一执法程序、统一执法服装。

(三)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切实依法行政。现代文明城市需要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来管理,这支队伍应受到良好的训练,行为规范体现城市的风貌,代表城市管理的素质。其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合法、公正、公开。

1、推行执法公示制。要根据自身工作职能和权限要求,向社会公开办案程序、办案时限、处理依据、处理标准和处理结果。

2、推行执法责任制。按照职责分工,明确规定各执法岗位的权限、范围、程序以及相对应的责任,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履行职责,不失职;遵循权限,不越权;符合法定目的,不滥用职权;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避免行政失当。同时,实行执法过错追究制,在行使职权过程中,一旦行为侵犯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合法权益,要敢于承担相关责任,并对有故意和重大过失者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3、推行执法承诺制。要从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向社会公开承诺。在公正执法方面,要做到“四个严格”:即严格执行法律规定,不乱罚款;严格案件集体审定,杜绝关系案、人情案;严格案件督查,防止漏查行为的发生;严格办案程序,实行规范执法。在文明办案方面,实行挂牌着装上岗,要做到语言文明、服务热情、行为文雅、诚实守信、礼貌周到。在办事效率方面,实行首问负责制和接警、立案报批限时制;同时制订鼓励诚信实践活动的内容、目标、制度及奖惩措施,广泛开展“文明诚信,公正执法,争做人民满意城管卫士”活动,彻底解决执法不规范、不公正、推诿扯皮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行为。

(四)营造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执法”也只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毕竟现在很多让城市管理工作者为难的破坏城市环境的现象和行为主要还是因经济、文化条件和城市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故意违法的人和事在任何时候和地方都是少数的。因此,城市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如何采取一些更具有人性化和人情味的管理操作方法来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

1、加强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并力争建设得更多更快更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便利,充分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消除影响城市环境行为产生的根源。

2、根据城市的区域功能、交通流量等因素,在城市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下,为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应考虑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提供部分场地及次要街道并加强行政管理手段,让部分弱势群体有谋生之希望,真正体现为广大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教育和监督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经营行为,使其树立自觉爱护城市环境卫生的意识,以引导的方式逐步规范和提升城市的品味。

3、加强文明城市建设宣传、对城市管理相关法规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向单位、市民广泛宣传,使文明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活动的开展,广泛吸引群众,使群众自发自觉参与到城市的管理中来,共建美好家园。

第 6 页 共 7 页

4、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使各单位、市民主动参与城管工作,协助城管工作。城市管理部门既是城市文明窗口的管理者,更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要主动贴近群众,经常到各单位、门店和居民当中征求意见,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想法,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要加强与横向、纵向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和协调,集中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工作生活环境。

[结语]

我国中小城市管理的问题在于缺乏真正从群众间自发自觉的意识的唤醒。文明不应该是规范出来的,而应该靠一个社会的自然向前发展的文明意识的萌发,法律法规只能起到规范人们的具体行为,而无法干预到人们文明意识的形成与存在。想要真正解决我国中小城市管理的问题,就应从提高全民素质开始,增强人们保护城市生活环境意识,此为治本之策。相信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执法环境的优化,城市管理问题终究会被解决,我们的城市家园也一定会更加美丽、文明。

[谢辞]

对撰写本文中给予帮助和辅导的*老师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马彦琳、刘建平主编.《现代城市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

[2]潘小娟主编.市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倪鹏飞.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中国城市经济,1999,4

[4]华晨.城市竞争——影响城市发展和规划的双刃剑.城市规划,2002(26),1

[5]叶南客,李芸著.战略与目标——城市管理系统与操作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6]沈建法.城市政治经济学与城市管治.城市规划,2000,11

[7]孙金平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2005-11-14 [8]佚名 《中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 2006-5-10

第 7 页 共 7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4z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