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学生情绪 提高学习效率

更新时间:2023-12-02 01:2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调节学生情绪 提高学习效率

宝坻一中 王河

同样是讲、说、演,艺术表演家比教师更成功、更具有魅力,更能吸引他们的听众,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二、张弛有致的节奏。能激发听众的激情,引发兴趣,提高效果,这是很值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鉴。

一、 理论依据

1. 情绪可影响和调节认知过程

情绪心理学指出:情绪始终跟需要、机体的活动感觉知觉关联着。在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的过程中,情绪就象一种酶,对信息加工起组织与协调作用,它能促使或阻止加工和记忆、推理操作和问题解决,在紧张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反应迅速,思维感知、理解、记忆能力可得到良好的发挥,表现为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教学高潮出现,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适当的紧张促使这种情绪状态的出现和保持。而心境低沉或郁闷时,则会思路阻窒、操作迟缓、无创造性可言,当抵触情绪出现时,甚至可以中断思维加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情绪过度紧张或过渡松弛,因此最佳的情绪状态是张驰相间,有如波涛一浪催一浪,形成一个又一个小高潮,并全力推向大高潮。

2.情绪具有可调性

根据本米诺夫理论,E= —N(In —Ia),其中情绪(E)等于需要(N)与必要情景信息(In)减去可得情景信息(Ia)的乘积,就是说情绪随情景的变迁、需求的变化而增强或减弱。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启动情绪反应,如设置悬念、激化矛盾、顺势引导等等。

3.情绪具有可读性,是心理活动的反映

心理学指出,情绪可以通过表情渠道达到人们的互相了解,并彼此激发共鸣,互相感染,在治学过程中所出现的疑问、猜想、困惑、期待、惊讶、欢喜、争议、沉思、成功等等心理活动都与喜、乐、忧、思、愁、恐、惊等等情绪对应。故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随时观察学生的情绪反应,了解心理活动,掌握学习动态,并随时改变引导方式,力争达到高激情境界。

二、创设跌宕起伏的情节,张驰有致的节奏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在教学的主导作用必然决定了教师集“编、导、演”于一身,能否形成跌宕

1

起伏的情节,张驰有致的情绪氛围,就要看教师能否编出好“剧本”和如何演好“戏”。

1、编好“剧本”

周密设计教学结构,一步步地创设阐述问题与传授知识的和谐氛围,必然会把学生带入最佳情绪境界。

好的设计有以下特点:结构组织合理,节奏和谐完美,整个环节有机结合,流畅有致。对课始、课中、课尾乔作安排,力求达到这样三个境界:开头引人入胜,中间波澜起伏,结尾语音不觉。一堂课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如何过渡,中间如何活动如何总结,怎样饥饿书都要有周密的安排,劳逸结合,张驰有致,跌宕起伏,就会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是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下提高感知效果和学习质量。

① 开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可以使教师走上讲台,通过新颖的别致富有情趣或幽默的导语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撩拨学生的好奇心,立即进入紧张、于亏得情绪中,开头要好,犯法很多,如直观岩石,激情倒入,股市倒入,巧设悬疑,欲擒故纵,联系实际等方法

② 课中,优秀的教师在成功的导语后,总是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失时机的精心制造小高潮,并权力推向大高潮,已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在内容设置上应有助由此,又详有略,有轻有重,有起有伏,做到突出重点,街跑难点,明晰一点,抓住基础,掌握关键,对重点有响鼓重敲,对难点要蚕食突破对一点要审查推敲,对基础要重夯实打,对关键要浓墨重彩,而堆肥主干的辅助性知识则可以轻描淡写,颠倒机制,做到有起有伏,取得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效果。

③ 课尾,一堂充实的课不仅哟友好的开端,要有好的内容,而且要有充实的结束,善始善终,会大大提高教学功效,经验证明,把最重要的最趣味的东西放在课的结尾,学生的注意力越容易被情节吸引,越会给学生留些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完成最后一个情绪高潮,有效的促进学生讲学形成系统,加速转化和升华。常见的结尾方式有总结式,对比式,拓展式,悬念式和回味式。

2、演好戏

教师的表演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体现可通过设置悬念,激化矛盾设置思考情境,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调节活跃学生情绪。通过教学速度的快慢,语音的轻重控制教学节奏。

悬念就象评书中的扣子,能够最有效地调动和控制学生情绪,念设置的好,就能

2

把握全局,促使学生的心理活动积极有效地进行和发展。不仅要设计总悬念,就是每一个段落也都要设置悬念。悬念,通过一处处地设置悬念,挑起矛盾,使学生置于有疑、有猜、有惑、有思的状态,再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一层层地揭示问题,解决矛盾,又处于有惊、有讶、有欢、有喜、有司的成功情绪状态,就这样反复交叉,一环扣一环地抓住学生的心理,形成波澜起伏,张驰有致的教学效果。

速度的快慢也能使学生的情绪一张一弛,快慢要因文而定,当快则快,快则如炮发连珠,当慢则慢,慢则悠悠然,慢条斯理。只要把握住,快仍使学生跟上进度,慢不使学生注意力涣散,情绪低沉,通过多次的重复交叉,做到扬抑抑,有波有澜,进而如高山流水,进而似小溪涓涓,使节奏快慢、缓急,错落有致,牢牢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出高昂的情绪氛围。

教师的感情投入,是影响情绪、改善学习效率的又一砝码。教学时总是包含着情绪的交流和渗透,这种交流和渗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可能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表情或一句话中足以影响学生的情绪的发展的健康与否,因此教师在这些方面必须认真对待尽可能通过激情去感染人。

总之,一堂课要有足够的张和起,这样才能有高潮,才能使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由张必存驰,绷的太紧会断弦,张得太久,学生的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引起疲劳,还应当有适当的驰与伏,应适当的设计一些弱节拍,慢节奏,使学生得到适当的休整,为下一次的张和起积蓄力量。

三.实例及评析 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 教学过程

1、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Vt = V0 + at S =V0 + 1/2 at Vt2 –V02 =2as

这既是复习上节重点又暗含为本节总结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伏笔 2、引入课题:向下落的物体 自由落体:(暂时不作说明)

自由落体运动(也暂时不作说明)设置问题:轻重不同的物体那一个落得快?然

2

3

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减价额(是有少数正确,但是大多数会从生活常识中推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然后肯定地告诉学生在公元前4世纪,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就提出了看法。

问:真的是这样吗?(此为张起,学生表示出兴趣,有疑问)

提出伽利略的反驳:设有两个是亏,大石块下落的速度为8m/s,小石块下落的速度为4m/s,将它们连在一起,结论1:快的会由于被慢的拖着而减速,整个系统的速度小于8m/s,结论2:两个石块拴在一起要比打石块重,重的会更快,速度会大于8m/s(此处两起,学生兴趣较浓,注意力集中)

介绍比萨斜塔实验的传说

再用纸片、纸团演示(此为张起) 问造成谬误的原因是什么?(再起) 学生必然会回答出是空气阻力造成的。

正式给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物体中有中立作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强调:(1)从静止开始:V0=0

(2)只在重力作用下 进行实例分析

出示毛钱管,做实验,让学生观察,得到自由下落得体下落的快慢完全相同的结论(驰伏)

问:那么它的具体规律是什么呢?(张起)

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问:它的加速度如何?引入重力加速度

结论: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称为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做重力加速度。

符号:g , 大小: g =9.8 m/s2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和重力方向相同)

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运动规律:将V0 = 0 ,a = g 代入即可得出

Vt = gt

h = 1/ 2 gt2 自由落体运动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运动

4

做好小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是什么?

布置课后思考:如何利用一个空易拉罐测楼房高度?需要测什么?(由h = 1/ 2 gt2

知道需测 t )需要忽略什么?(忽略空气阻力)如何做?(罐内装上沙或注入水)

四、效果对比

经过我们二人几年的实践对比,我们取得了一系列实验数据,发现了情绪与学习效率的曲线图,得到了预期得效果,证明了实验的成功性。

通过实践降低了学习难度,消除厌学情绪,大大激发了实验班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的知识同对比班比较学的更深更广,运用的更灵活,学的更主动,使教与学达到了良好的统一。

因此我们认为:通过科学的教学进程以跌宕起伏的情节,张弛有致的节奏,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劳逸结合激发出轻松愉快的情绪,更好的提高学习兴趣、开发心智。

0 《运动学》考试成绩对比曲线

成绩

人数 实验班 对比班 0

课堂知识掌握对比曲线

情绪

对比班 效率 实验班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4v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