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更新时间:2024-06-04 10: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中美贸易摩擦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学 院:专 业: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日 期:
中美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2015年3月12日
目 录
摘要 ................................................................... 3 一 绪 论 ................................................................................................................................................. 3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3 (二)相关理论分析 .................................................................................................................. 4 二 中美双边产品贸易结构分析 ...................................................................................................... 6
(一)中美双边贸易现状 ......................................................................................................... 6 (二)美国贸易产品结构 ......................................................................................................... 7 (三)中国贸易产品结构 ......................................................................................................... 7 (四)中美贸易产品结构比较 ................................................................................................ 8 三 中美贸易产品结构变化对中美贸易关系的影响及建议 .................................................... 8
(一)美国对中国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的抑制导致的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 .................. 8 (二)中美贸易产品结构变化导致的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 .................. 9 (三)优化中美贸易产品结构的建议 ................................... 10 参考文献: ............................................................ 12
2
中美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专业名称 作者姓名
[摘 要]目前,中美关系正处于中美两国建交以来最成熟和最稳定的发展时期,而中美贸易关系长期以来在中美关系中发挥着稳定器、压舵石的作用。中美经贸合作是两国双赢、共赢的选择。据中方统计,2010 年中美贸易额达到 3865.15 亿美元,中美互为对方重要的贸易伙伴国。随着中美贸易的发展,对于中美贸易结构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一国的贸易结构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内产业发展状况以及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中美出口货物贸易结构已经实现了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和由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重大转变,中美贸易产品(货物)结构正逐渐优化,中国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中国目前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接下来实现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是贸易结构优化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中美贸易 贸易结构 货物
一 绪 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自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流量就在不断攀升[1]。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内经济也带着强劲势头向前发展。即便是在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依然保持着9.6%GDP增长率,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和全球经济的中流砥柱。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美国同中国之间的贸易结合度也在日益加强,而中国带给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在逐年递增。2007年,中国取代了日本,成为美国对外贸易中的最大逆差国。在这些不断增加的负值背后,亦隐藏着两国间持续升温的贸易摩擦。作为对世界经济有巨大影响的两个经济体,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而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2]。作为经济增长重要推动力的对外贸易不仅在美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同样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分别获得了持续、较快地增长和发展。美国的制度创新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合理调控促进了信息技术和相应的产业革命,
3
推动美国经济实现了自 1991年 3月到2001 年3月共 120个月的持续增长,在 1992~2000 年期间,美国 GDP 的实际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 2.5%~4.5%之间。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化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资本投入数量的增加,积极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了自 1991 年以来持续的高速增长,在 1991~2004 年期间,中国 GDP 的年增长率始终维持在 7.1%~14.2%之间[3]。根据美国统计,1991~2004 年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 19.7%,中国自美国进口总额的年均增长率达到 14.1%;同时中国对美国出口实现了由以轻纺产品为主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在中国自美国的进口商品中机电产品所占比重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中美贸易特别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结构得到了优化[4]。
因此分析比较中美两国的对外贸易产品结构特点,找出我国与美国的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中的异同点,有利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改进以及国内相应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 相关理论分析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一书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又称绝对成本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Cost)。他认为,一个国家应当生产和出口本国与别国相比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与别国相比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以促进国际分工和贸易,并从中获利。在绝对优势条件下,对外贸易可引起一国国民价值的增加[5]。这里所说的绝对优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某种商品的国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于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商品的国别价值低于它的国际价值。只要生产率高的国家没有因竞争而被迫吧它们的商品出售价格降到与商品的国别价值相等的程度,那么高于国别价值而低于国际价值的那个“差额”,就作为超额价值或超额利润为这个国家所有,国别价值通过商品的国家交换的确是增加了[6]。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观点,在《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又称相对成本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 )。他认为,一个国家不一定要专门生产本国与别国相比具有绝对优势,即劳动成本绝对低的产品,而只要专门生产本国与别国相比
4
具有相对优势,即劳动成本相对低的产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且同样能从中获利。在比较优势条件下,对外贸易也可引起一国国民价值的增加[7]。这里所说的比较优势,是指在绝对优势或绝对劣势的基础上,一国生产的商品序列的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之间比率的差距。按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的确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经济效益[8]。就我国来说,通过国际分工和实现国内专业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花费等量的劳动可获得更多的财富或使用价值;通过出口可以带动出口企业的发展,而出口企业的发展的乘数效应具有可以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起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作用。
瑞典经济学家伊利·赫克歇尔(Eli Filip Heckscher)和伯尔蒂尔·俄林(Bertil Gotthard Ohlin)凝聚了斯密和李嘉图的研究成果,于 20 世纪 30 年代共同创立了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9]。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拥有的生产资源。在古典经济学中,对生产有重要影响的生产资源是土地、资本和劳动,成为生产要素。他们认为,由于不同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不同的资本和劳动数量,而不同的国家所拥有的这两种资源的相对数量也不一样,因此,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充裕的国家必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即生产成本相对低,而劳动充裕的国家必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即生产成本相对低
[10]
。每个国家都应当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较为充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密
集地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各国应当充分利用其现有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彼此生产本国具有优势的商品,互相交换,对于双方来说,都可以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都可以从中获利。若长期维持这种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发展中国家将永远低于低位次状态和依附地位。从理论上说,发展中国家高度依存发达国家的市场则不可避免,发展中国家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也无从谈起[11]。在诸多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对国际贸易结构影响最大的当属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在研究中引入了国家间的国际竞争问题,以新的理论研究视角,开拓了国际贸易研究的视野。
竞争优势理论是迈克尔·波特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表的竞争三部曲(《竞争战略》1980 年、《竞争优势》1985 年、《国家竞争优势》1990 年)中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阐述了“竞
5
争力问题”,向传统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他指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未必具有竞争优势,他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从全球范围和长远角度考虑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12]。
竞争优势理论也并非完美无缺,同样存在一些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竞争优势理论对优势产业的选择是基于已经存在的产业,是对已经结构化或未完全结构化的现有产业进行选择,这样使得企业在所选择的产业中获得领先或竞争优势地位是相当困难的。另外,在一个已经结构化的产业中,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是十分有限的。因为产业结构化程度越高,产业内的竞争就越激烈,企业的选择余地就越小,并且边际产出呈现递减状态[14]。此外,波特的竞争理论还过多地强调企业和市场的作用,对政府在当代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当然,这些不足之处并不妨碍竞争优势理论在国家选择参与国际分工和构建本国出口商品结构中的应用。
二 中美双边产品贸易结构分析
(一) 中美双边贸易现状
自中美建交以来,中美贸易额逐年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美贸易更是迅猛发展。2001年中国向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再次给两国发展贸易经济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中美两国的经贸合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美双边贸易额增长迅速,在双方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迅速扩大两国的贸易紧密程度也不断增加。由于彼此经济发展的特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的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带来了一个很大特点就是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给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发展空间[13]。
近年来,中美贸易产品结构不平衡现象越来越明显。中国对美国的原材料进口依赖较大,制造业出口多为加工贸易,贸易产品结构的稳定性较差。中美贸易产品结构不平衡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使部分制成品对外依存度较高,中美贸易摩擦也在加剧。据统计,1993 年中美贸易第一次由逆差转为顺差,顺差为62.78亿
6
美元,此后年年顺差,到2008 年已达1708.6亿美元( 当年中外贸易顺差为2954亿美元) 。即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2009 年,中美贸易顺差仍达1434. 1亿美元。在中美贸易顺差快速发展的同时,现行中美贸易产品结构对中国的影响较大。 (二)美国贸易产品结构
近年来,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美国对中国贸易的逆差与美国的货物贸易结构有很大的联系。美国产品贸易除1973、1975年外,从1971年起,30多年来连年逆差而且逆差额还在逐年扩大。美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几十年来都是以工业制成品尤其是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价值产品为主,而进口则以工业物资和原材料为主。且进口量最大的是工业物资和原材料;消费品则居第二位,资本货物仅列第三。进出口排名差异说明了美国是高科技产业居主导的制造业产业结构—进口大量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制成各类技术含量更高的机械设备再出口[1]。 (三)中国贸易产品结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货物产品贸易进出口总额在不断扩大,货物贸易结构也由贸易逆差转为贸易顺差,并且贸易顺差在逐步扩大。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在1980年是384.1亿美元,贸易逆差19亿美元;2000年进出口额为4742.9亿美元,贸易顺差241.1亿美元,而到2006年贸易顺差已达到1774.8亿美元。据我国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年度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 (1)出口商品
首先,从初级产品的出口来看:我国的初级产品出口结构在不断优化:1980年我国初级产品中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出口总值为29.85亿美元,矿物燃料、润滑油等出口额为42.8亿美元,分别占当年初级产品出口总额的32.75%和46.96%; 2000年食品及活动物出口额为122.82亿美元,矿物燃料、润滑油的出口额为78.55亿美元,分别占48.24%和30.85%。到2006年我国初级产品出口中食品及活动物占比为48.6%,矿物燃料和润滑油的出口占比为33.58%。其次,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看:1980年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产品及其制品在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中占比
7
最大,占44.41%;2000年机械、运输设备和杂项制品彻底取代了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的出口主导地位,分别占当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的36.92%和38.56%。到2009年机械、运输设备的出口额为4563.43亿美元,杂项制品出口额为2380.1亿美元,分别占49.82%和25.98%。由此可见,我国的外贸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降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上升。 (2)进口商品结构
从我国进口初级产品的情况来看:1980年,非食用原料、食品及活动物分别占据初级产品进口的第一、第二位,分别占51.07%和42.06%;到2000年,占据初级产品进口首位的变为矿物燃料、润滑油,其次是非食用原料,分别占44.15%和42.79%。在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中,机械及运输设备仍是进口的重要部分,轻纺制品、橡胶产品和矿产品的进口比重明显下降。 (四)中美贸易产品结构比较
对中美产品贸易结构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贸易的总体结构有优化趋势,并且越来越紧密地融入到国际分工网络体系。然而,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优势,我国的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还必须依赖进口。因此,我国还必须致力于高科技产业的科研开发,更加优化我国的产品贸易结构。
三 中美贸易产品结构变化对中美贸易关系的影响及建议
(一)美国对中国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的抑制导致的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
美国对中国在高技术产品方面出口的抑制也是导致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国拥有着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拥有支持本国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丰富资本和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这方面两国的发展需求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根据这种情况,两国本应该遵循比较优势的贸易理论,中国向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则向中国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样两国
8
各取所需,彼此都能从中获益。然而,从中美两国开展贸易以来,美国就对中国实行抑制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除个别年份,中美两国的抑制政策有所放松之外,这种抑制政策几乎从未间断过。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美国因为担心中国过于强大而对中国实行了更加严厉的抑制政策,这就出现了美国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不往中国出口,还大量的从中国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只进口,限制出口的贸易方式,这种贸易方式必然会引起中美之间贸易不的平衡。 (二)中美贸易产品结构变化导致的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
中美贸易逆差问题,主要指的是中美贸易中中国处于顺差美国长期处于逆差的状态所导致的问题。由来已久,一般认为是从 1993 年开始的,因为在这一年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数据都显示了出了美国的贸易逆差状况。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两国政治高层互访频率增加,经贸关系愈加紧密,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中,中美两国之间的谈判增强了彼此的之间的了解,两国的贸易迅猛发展。中美两国都是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中美两国的贸易就没有遭受挫折,虽然数据上显示着两国的贸易总额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态,但是这并不代表两国的贸易发展道理就是一帆风顺的,其中,贸易不平衡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中美两国贸易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美两国贸易的发展速度与发展程度。按照中国方面的统计数据显示,我们现在所说的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最早出现在1993年,当时中方顺差62亿美元,随着两国贸易的不断发展,这一贸易不平衡问题并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到 2010年中方对美贸易顺差已经增加到1712.6亿美元,增长非常快。然而美国的数据显示,中国出现顺差,美国出现逆差的时间更早,出现于1983年。当时美方的逆差额为 3 亿美元,到2010年,其逆差额已经达到了2730.63亿美元,增长速度非常快。起初,中美贸易逆差额比较小,但是到1988年起中国就被列入了美国前十位贸易逆差国的名单,之后更是逐年变化,1989年直接从第九位上升到第六位,1990 年再度攀升到第三位。1990年,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逆差国,略输于于日本。但是在 2000 年之后,中国逐渐的超过的了日本,最终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而后这种现象并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明显。如此巨大的贸易差额往往成为美国对中国
9
采取制裁措施的直接原因。
(三)优化中美贸易产品结构的建议
1.继续实施比较优势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施比较优势战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地位的迅速上升,国内相关学者认为,今后中国应该放弃实施比较优势的战略,转而实施赶超战略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就中国目前还是人口大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分工合作,仍然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取得经济持续增长以及促进就业的基础。
2.积极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使其成为我国未来出口的战略产品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高科技的应用可以降低产品的能源消耗和自然资源消耗,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佳配置。因此,我们在对商品结构进行合理化调整的同时,要放眼未来,利用技术进步促使要素效率提高和要素禀赋合理改进,从而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48]。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一批诸如航天设施、光纤通信、微电子、生物工程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项目,并使之成为我国未来出口的战略产品,成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力量,彻底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
3.充分利用国内外能源、原材料资源
我国虽然是人口与资源大国,但能源及相当一部分原材料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能源、原材料的短缺状况将进一步加剧,高耗能、大量使用原材料的工业产品的比较优势将进一步降低。在我国目前贸易顺差比较大、外汇储备比较充裕的条件下,对能源、矿业等主要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工业产品,可适度减少国内生产,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供需缺口[49]。另一方面,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认识与把握我国在能源、原材料资源禀赋上的劣势。通过不断优化和调整能源的结构,提高能源、原材料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我国的工业和对外贸易向效益型过度。
4.“绿色环保”理念应贯穿于出口商品的各个环节
10
当前,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外贸易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在全球化不断发展,当非关税壁垒被逐渐取消,关税壁垒被逐渐降低,各国纷纷拿出“绿色贸易壁垒”以环境保护为由来达到保护本国工业、增加本国产品竞争优势的目的[50]。这对我国扩大出口极为不利,因此,应采取积极措施,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于中国出口商品的各个环节,防止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的不利影响,同时也是中国出口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5.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培育自己的品牌产品
出口贸易机构的改善一定是对生产技术和人力资源持续投资和开发的结果,同时也是与有效的激励机制分不开的。要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积极实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制度创新方面,积极推进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外贸公司要向大公司、大集团发展,实现专业化和多元化、工贸结合、贸技结合,努力扩大我国的商品出口。在技术创新方面,要不断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加科技含量,积极研制和开发新产品。同时转变经营方式,通过培育自己的品牌产品,提高产品品质和声誉,提高附加值,变粗放型经营方式为集约化经营。
6.美国应放松对华出口的限制
美国很多高技术产品都是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但由于美国长期实行对华出口限制政策,直接导致了很多美国高技术产品失去对华出口机会,这是中美贸易逆差中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中国改革开发的进一步深化,美国企业在这一市场的利益前景是可观的。美国政府应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以大国风范和负责任的态度促进双边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放松对华出口限制,在贸易增长中实现自身的多方面利益。
11
参考文献:
[1] 张颖.中美贸易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8,556:18-20. [2] 梁晨.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D].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3. [3] 栾婷婷.中美货物贸易商品结构比较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 [4] 陈传成.中美货物贸易结构变化及其对中美贸易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5] 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思·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六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9.P189
[6] 张曙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9. P3
[7] Feder,G : On Ex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 , Journal Developing Economics 12 , no.1( March/April),1983,p.59-73.
[8] Balassa,B: Export and Economic Growth : Further Evidenc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5 ,no.2(June),1978,p.181-189.
[9] 李辉文.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 [10]Michael E Porter ,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
[11]汪素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结构与竞争力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5(4).
[12]陈佳贵、张金昌.实现利润优势--中美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的比较[J].国际贸易,2002(5).
[13]王晓丹.中美贸易产品结构不平衡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1(2).
[14]李启琳.近十年来中美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变化[J].国际贸易,2002(5). [15]王领.中美贸易发展状况及特征分析[J].商业研究,2008(374).
12
正在阅读:
中美贸易产品结构分析06-04
2018届二轮 动力学四大模型之四——连接体 专题卷 (全国通用)06-16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数学卷(解析版)09-05
小学生体育测试评分标准表01-20
2014年度基本公卫生考核的通知06-06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012-26
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检测试卷103-21
烟草育苗大棚施工组织设计11-18
2012.03国税业务考试试卷及答案05-1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中美贸易
- 结构
- 分析
- 产品
- 以“爱”营造氛围,用“心”管理班级
- 第六章 数列第一讲(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
- “时代的歌中之歌”
-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课后答案
- 市政道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典模板
- 正副班主任主要工作分工表
- 电磁场与电磁波例题详解
- 党的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350单选+其他无答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练习题
- 中级会计资格单项选择题(2015-02-26)
- 基于单片机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开题报告
- 毕业论文定稿-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存问题及优化策略 - 百
- 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自考)
- 11.2.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 THGQC-1 80C51实验指导书
- DNAPL文献综述
- JAVA复习题
- 2016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试题
- 2012学年七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煤矿职业卫生专篇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