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更新时间:2023-09-13 23:26: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一、 实习时间:

2010年6月25日星期五 二、 天气:

三、 实习地点:

云南昆明筇竹寺、花红洞 四、 实习地概况:

(1) 花红洞、筇竹寺位于昆明西山区,距昆明市区大概12km。(2)花红洞、筇竹

寺位于干湿季分明的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春暖和,少雨干燥,夏秋凉爽多雨湿润,四季如春,年均温12.5℃左右,7月均温16.5℃左右,1月均温15.4℃左右,年雨量665mm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77%。(3)地带性植被为半湿润长绿阔、针叶林。现状植被有原生半湿润长绿阔叶林,分布于筇竹寺附近的箐沟和山坡上;人工植被多为云南松,柏树;次生植被灌草丛;农业植被水稻、玉米、土豆、蔬菜等。

五、 实习目的与要求:

(1) 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土壤的五大成土因素的掌握:

(2) 学会分析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发生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分布规

律,实地了解花红村的地形及土地的情况;

(3) 初步掌握野外调查研究和鉴定土壤类型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4) 了解溶洞的形成原因;

(5) 对沉积岩有进一步的了解;

(6) 认识土壤剖面,并能对其进行简单的划分层次,对土层的基本性质有一定

的了解。

六、 实习内容:

(1) 来到花红洞外,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了土壤的五大成土因素,以及结合实地情

况介绍了当地的地形成因。加深了对此的了解。之后我们就花红洞的山顶、山腰、山脚、盆地里采土样。通过土色对比卡判断出四个样品的颜色,以及运用了指示剂测出了土壤样品的PH值、

(2) 进入了花红洞,听老师介绍了溶洞的成因,发展。并对其进行了观察,采取

了石样进行了盐酸反应。

(3) 紧接着来到了筇竹寺和花红洞之间的路边,听老师讲解了沉积岩的成因及一

些性质,用途。包括了砂岩、页岩、角砾岩、砾岩等岩石的相关成因,以及如何区分它们,并对其进行了盐酸反应。

(4) 在筇竹寺后山挖了土壤剖面,对其划分了层次,从厚度、土色、坚硬度、PH、

湿度、根系数量、盐酸反应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观察、测定、分析。

(5) 观察了山上的植被,并判断了其成土因素。

七、 实习结果:

(1)土样分析结果: 地点 山顶 山腰 山脚 盆地 (2) 花红洞内的岩石能进行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了解了溶洞的成因:喀斯特地貌是指石灰岩受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形成各种地貌:石芽 石沟 石林 溶洞 地下河等。地表水在运动过程中对所经过的沉积物或岩石有着重要的侵蚀作用,既包括水动力作用下的碎屑物搬运,又包括水对岩石或沉积物的化学溶蚀作用,还包括碎屑物在搬运过程中的磨蚀作用。喀斯特地貌就是地下水对碳酸盐岩侵蚀作用的结果。在水流作用下,形成了各种奇观。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还可形成石柱或石笋。

(3) 砾岩、角砾岩

由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重新固定或由生物遗体堆积而成,有层次性,通常含有生物化石。砾沿的磨圆度较差,而且含有石灰岩、粘土岩类等容易溶解或易破碎的岩石所形成的砾沿。可发生盐酸反应。砾岩的成分、结构排列方位,砾岩体的形态反映陆源区母岩成分、剥蚀和沉积速度、搬运距离、水流方向和盆地边界等自然条件。角砾岩易风化,产物含砂砾多,养分匮乏。

(4) 土壤剖面如附表:

八、 结果分析

淡棕 暗红棕 棕色 灰黄棕 颜色 5.5 6.0 6.5 6.5 PH

到了红花村,老师开始给我们讲解了这里的地形,以及成土原因让我们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接着我们来到了红花洞外,因为施工我们不能进入里面,老师的讲解让我们了解了溶洞的成因,并告诉我们这里是喀斯特地貌,让我们知道了喀斯特地貌是指石灰岩受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形成各种地貌:石芽 石沟 石林 溶洞 地下河等。地表水在运动过程中对所经过的沉积物或岩石有着重要的侵蚀作用,既包括水动力作用下的碎屑物搬运,又包括水对岩石或沉积物的化学溶蚀作用,还包括碎屑物在搬运过程中的磨蚀作用。喀斯特地貌就是地下水对碳酸盐岩侵蚀作用的结果。在水流作用下,形成了各种奇观。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还可形成石柱或石笋。接着我们对红花洞的山顶,山腰,山脚和附近田地的土壤进行了采样和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土壤类型的认知,后来老师给我们讲授了砾岩、角砾岩的形成,它们由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重新固定或由生物遗体堆积而成,有层次性,通常含有生物化石。砾沿的磨圆度较差,而且含有石灰岩、粘土岩类等容易溶解或易破碎的岩石所形成的砾沿。可发生盐酸反应。砾岩的成分、结构排列方位,砾岩体的形态反映陆源区母岩成分、剥蚀和沉积速度、搬运距离、水流方向和盆地边界等自然条件。角砾岩易风化,产物含砂砾多,养分匮乏。我们到了筇竹寺的后山,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土层的分布,形成,厚度、土色、坚硬度、PH、湿度、根系数量、盐酸反应等方面的知识,同学们进行了操作和分析。通过这次土壤肥料学实习,让我们对平时课本上抽象的知识有了具体的认知,并且深入的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4d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