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临床执业医师考前冲刺模拟习题(生物化学一)

更新时间:2024-03-02 03: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www.jinzhangedu.com

2018临床执业医师考前冲刺模拟习题(一)

5、变性后的蛋白质,其主要特点是 A.分子量降低 B.溶解度增加 C.一级结构破坏 D.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E.生物学活性丧失

6、关于tRNA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5’端是-CCA

B.tRNA是由103核苷酸组成 C.tRNA的二级结构是二叶草型 D.tRNA富有稀有碱基和核苷 E.在其DHU环中有反密码子

7、下列有关DNA变性的叙述哪一项正确 A.磷酸二酯键断裂 B.OD280不变

C.Tm大,表示T=A含量多,而G=C含量少 D.DNA分子的双链间氢键断裂而解链 E.OD260减小

8、下列有关RNA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RNA分子也有双螺旋结构 B.tRNA是分子量最小的RNA C.胸腺嘧啶是RNA的特有碱基 D.rRNA参与核蛋白体的组成

E.mRNA是生物合成多肽链的直接模板

9、下列有关DNA二级结构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双螺旋中的两条DNA链的方向相反 B.双螺旋以左手方式盘绕为主 C.碱基A与T配对,C与G配对 D.双螺旋的直径大约为2nm E.双螺旋每周含有10对碱基

10、关于关键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催化活性在酶体系中最低 B.常为酶体系中间反应的酶 C.多催化可逆反应

D.该酶活性调节不改变整个反应体系的反应速度 E.反应体系起始物常可调节关键酶 11、常见酶催化基团有 A.羧基、羰基、醛基、酮基

www.jinzhangedu.com

B.羧基、羟基、氨基、巯基 C.羧基、羰基、酮基、酰基 D.亚氨基、羧基、巯基、羟基 E.羟基、羰基、羧基、醛基

12、有关结合酶概念正确的是 A.酶蛋白决定反应性质

B.辅酶与酶蛋白结合才具有酶活性 C.辅酶决定酶的专一性 D.酶与辅酶多以共价键结合

E.体内大多数脂溶性维生素转变为辅酶 13、磺胺药抑菌机制不正确是 A.增加二氢叶酸合成酶活性 B.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C.磺胺药与对氨基苯甲酸具有类似结构 D.磺胺药属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E.药物可致四氢叶酸合成障碍

14、有关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项错误 A.酶活性中心只能是酶表面的一个区域 B.酶与底物通过非共价键结合 C.活性中心可适于底物分子结构 D.底物分子可诱导活性中心构象变化

E.底物的分子远大于酶分子,易生成中间产物 15、下列有关酶催化反应的特点中错误的 A.酶反应在37℃条件下最高 B.具有高度催化能力 C.具有高度稳定性

D.酶催化作用是受调控的 E.具有高度专一性

16、下列有关Km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B.Km值是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C.它与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有关

D.Km值最大的底物,是酶的最适底物

E.同一酶作用于不同底物,则有不同的Km值 17、下列有关Vmax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Vmax是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度 B.竞争性抑制时Vm减少 C.非竞争抑制时Vm增加 D.反竞争抑制时Vm增加 E.Vm与底物浓度无关

www.jinzhangedu.com

18、糖蛋白的多肽链骨架上共价连接了一些寡糖链,其中常见的单糖有7种,下列单糖中不常见的单糖是 A.葡萄糖 B.半乳糖 C.果糖 D.甘露糖 E.岩藻糖

19、下述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组成中辅酶,不包括哪种 A.TPP B.FAD C.NAD D.HSCoA E.NADP

20、酵解过程中可被别构调节的限速酶是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6-磷酸果糖-1-激酶 C.乳酸脱氢酶 D.醛缩酶

E.磷酸已糖异构酶

21、空腹13小时,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靠 A.肌糖原分解 B.肝糖原分解 C.酮体转变成糖 D.糖异生作用

E.组织中葡萄糖的利用

22、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及分解各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 A.6-磷酸葡萄糖 B.1-磷酸葡萄糖 C.1-6二磷酸果糖 D.6-磷酸果糖 E.3-磷酸甘油醛

5、【答案】E 【解析】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 主要特点为:(1)生物活性丧失;(2)某些理化性质的改变;(3)生物化学性质的改变。 6、【答案】D

【解析】从5'末端起的第二个环是反密码环,其环中部的三个碱基可以与mRNA中的密码碱基互补,构成反密码子;tRNA中含有大量的稀有碱基,如甲基化的嘌呤(mG,mA),二氢尿嘧啶(DHU)等,3'末端均有相同的CCA-OH结构,是氨基酸结合的部位。

www.jinzhangedu.com

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是90个左右的核苷酸组成,tRNA的二级结构是三叶草型,tRNA的反密码子是在反密码环上,而不是在DHU环中。 7、【答案】D 【解析】由于DNA变性引起的光吸收增加称增色效应,也就是变性后DNA溶液的紫外吸收作用增强的效应。

DNA分子中碱基间电子的相互作用是紫外吸收的结构基础,但双螺旋结构有序堆积的碱基又\束缚\了这种作用。变性DNA的双链解开,碱基中电子的相互作用更有利于紫外吸收,故而产生增色效应。 8、【答案】C

【解析】RNA含有四种基本碱基,即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 9、【答案】B

【解析】DNA双链左右螺旋都有,但是以右手螺旋结构为主。 10、【答案】A

【解析】代谢途径中决定反应的速度和方向的酶称为关键酶。它有三个特点: 它催化的反应速度最慢,所以又称限速酶。其活性决定代谢的总速度。 它常常催化单向反应,其活性能决定代谢的方向。 它常常受多种效应剂的调节。

它常常催化一系列反应中的最独特的第一个反应。 11、【答案】B

【解析】记忆型题;常见酶催化基团有:羧基、羟基、氨基、巯基。 12、【答案】B

【解析】结合酶的催化活性,除蛋白质部分(酶蛋白)外,还需要非蛋白质的物质,即所谓酶的辅助因子(两者结合成的复合物称作全酶,对于结合酶来说,辅酶或辅基上的一部分结构往往是活性中心的组成成分。 13、【答案】A

【解析】磺胺药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当前者浓度在体内远大于后者时,可在二氢叶酸合成中取代对氨基苯甲酸,阻断二氢叶酸的合成。以致细菌不能利用对氨苯甲酸合成叶酸,导致核蛋白不能合成。而达到抑菌和杀菌的目的。而不是增加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所以A不是正确的。 14、【答案】E

底物的分子远大于酶分子(正确),易生成中间产物(错误)。 15、【答案】C 【解析】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其性质极不稳定,因受环境影响。其余几项为酶促反应的特点,最适温度为37度,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通过降低活化能来实现),受调控,具有高度专一性。 16、【答案】D 【解析】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可用米氏方程来表示,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不同的酶Km值不同,同一种酶与不同底物反应Km值也不同,Km值可近似的反应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大小:Km值大,表明亲和力小;Km值小,表明亲合力大。

Km值可近似的反应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大小,因此同一酶作用于不同底物,有不同的Km值。 17、【答案】A

【解析】当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度的增加与底物浓度的增加成正比(一级反应);此后,随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度的增加量逐渐减少(混合级反应);最后,当底物浓度增加到

www.jinzhangedu.com

一定量时,反应速度达到一最大值,不再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零级反应)。 竞争性抑制通过增加底物浓度可以逆转的一种酶抑制类型。一个竞争性抑制剂通常与正常的底物或配体竞争同一个蛋白质的结合部位。这种抑制使得Km增大,而Vmax不变。

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不仅与游离酶结合,也可以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使得Vmax变小,但Km不变。

反竞争性抑制: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而不与游离酶结合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使得Vmax,Km都变小,但Vmax/Km比值不变。 18、【答案】C

【解析】C不常见,组成糖蛋白糖链的单糖有7种: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N-乙酰氨基半乳糖,N-乙酰葡萄糖胺,岩藻糖和N-乙酰神经氨酸。 19、【答案】E

【解析】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是由三种酶组成的多酶复合体,它包括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及二氢硫辛酸脱氢酶。以乙酰转移酶为核心,周围排列着丙酮酸脱氢酶及二氢硫辛酸脱氢酶。参与的辅酶有TPP,硫辛酸,FAD,NAD+,辅酶A在多酶复合体中进行着紧密相连的连锁反应过程,反应迅速完成,催化效率高,使丙酮酸脱羧和脱氢生成乙酰辅酶

+

A及NADH+H。 20、【答案】B 【解析】别构调节:酶分子的非催化部位与某些化合物可逆地非共价结合后发生构象的改变,进而改变酶活性状态,称为酶的别构调节。

磷酸果糖激酶Ⅰ是糖酵解途径中的限速酶之一,它是一个别构酶,柠檬酸是其别构抑制物。 21、【答案】D

【解析】在空腹或者饥饿时候,肝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只能维持8~12小时,此后机体完全依靠糖异生途径维持血糖。 22、【答案】A

【解析】6-磷酸葡萄糖处于代谢的分支点,它可进入以下的代谢途径: (1)糖酵解:糖酵解的第一步是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

(2)糖异生:6-磷酸葡萄糖可以在葡萄糖-6-磷酸酶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

(3)糖原合成:6-磷酸葡萄糖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的作用下转化为1-磷酸葡萄糖,进而合成糖原。

(4)磷酸戊糖途径:6-磷酸葡萄糖可以进入磷酸戊糖途径,产生NADPH,并转化为磷酸戊糖。

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4d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