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机电专业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3-12-20 18: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机电专业考试考什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涟水职教中心 谢观权
机电专业期中试卷
《电工基础》试卷
时间:120分钟 分值:150分 制卷人:谢观权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频率为50HZ的正弦交流电,当U=220V,?u0=60°,I=10A,?i0=-30°时,它们的表达式为u= V,i= A,u与i的相位差为 。
2、RLC串联电路中,电路端电压U=20V,ω=100rad/s,R=10Ω,L=2H,调节电
容C使电路发生谐振,此时C= μF,电容两端的电压为 V。
3、在RLC并联电路中,已知XL>XC,在电路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调小XL,直到XL=XC,则电路中的总电流I将变 ,电阻消耗的功率将 ,电感的电流IL变 ,电容的电流将变 ,电路的功率因数变为 。
4、某二端网络,输入电压u=1002sin(ωt-30°)V,电流i=2sin(ωt-90°)A,该电路的复阻抗Z= ,则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是 ,电路的功率因数是 ,电路消耗的有功功率P= ,无功功率Q= ,电源输出的视在功率S= 。
5、一个电感线圈接在100V的直流电源上,电流为25A,若把它接到U=220V的工频交流电源上时电流为40A,则线圈的电阻R= ,电感L= 。
6、一个容量为20μF的电容,接在电压为u=2202sin(314t-30°)V的电源上,则流过电容的电流I= ,i= 。
1
涟水职教中心 谢观权
二、选择题(每题正确答案仅一个,将其答案题入表格中,否则不得分每题3分,共36
分) 题 号 1 答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 )。
A、电阻、电感和电容; B、有效值、频率和初相; C、电流、电压和相位差; D、瞬时值、最大值和有效值。 2、要使RLC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增大,采用的方法是( ) A、在线圈中插入铁心; B、增加线圈的匝数; C、增加电容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D、增加电容两极板间的距离。
3、如图1所示电路,交流电压表V0、V1的读数分别是10V,8V,则V2的读数是( )
A、2V B、6V C、10V D、4V
L~V0RV1LR~CV2 图1 图2
4、如图2,所示电路中,电阻、电感和电容两端的电压都是100V,则电路的端电压是( )
A、100V B、300V C、200V D、1002V
5、在RLC串联电路中,已知关联参考方向下,总电流超前电压45°,UL=12V,UR=10V,则UC为( )
A、12V B、22V C、6V D、2V
6、RLC并联电路原处于容性状态,若调节电源频率f使其发生谐振,则应使f值( )
A、增大 B、减小 C、经试探决定增大 D、经试探决定减小
2
涟水职教中心 谢观权
?7、与i=52sin(ωt-36.9°)对应的相量I=( )
A、(4+j3)A B、(4-j3)A C、(3-j4)A D、(3+j4)A 8、某电路的复阻抗Z=50∠45°Ω,则该电路性质为( ) A、感性 B、容性 C、阻性 D、不能确定
9、在某一频率下,测得RC串联正弦交流电路的复阻抗应是( ) A、Z=6 Ω B、Z=(6+j4) Ω C、Z=j4 Ω D、Z=(6-j4)Ω 10、如图3所示电路,开关S闭合和断开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读数保持不变,则XL与XC的大小关系是( )
A、XC=XL B、XC=2XL C、XL=2XC D、不能确定
AXCVXLRSL+uL-+us0.5F1Ω+u2- -
图3 图4
11、如图4所示电路中,us的相量为U=2∠0°V,已知ω=2rad/s,则电感电压uL相量超前u2的相位角为( )
A、45° B、-45° C、90° D、135° 12、加在容抗为100Ω的纯电容两端的电压uc=100sin(ωt-流应是( ) A、ic=2sin(?t+
.?)V,则通过它的电3??)A B、ic=2sin(?t+)A 36??C、ic=sin(?t+)A D、ic=sin(?t+)A
36三、 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将其答案填入
表格中,否则不得分) 题 号 1 答案 2 3 4 5 6 7 8 9 10 1、在RLC并联谐振电路中,IL=IC但两者方向相反。( )
2、只有同频率的几个正弦量的相量,才可以画在同一个相量上进行分析。 ( )
3
涟水职教中心 谢观权
3、10A直流电和最大值为12A的正弦交流电,分别流过阻值相同的电阻,在相等的时间内,10A的直流电发出的热最多。 ( )
4、正弦交流电流i1=2sin(100t+60°)A和i2=4sin(300t+30°)A的相位差φ是30°。( )
5、L-C并联谐振电路谐振时其阻抗最大,为|Z0|=
L。( ) RC6、电感性负载并联一只适当数值的电容器后,可使线路中的总电流减小。 ( ) 7、一只额定电压为220V的白炽灯,可以接在最大值为311V的交流电源上。( )
8、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越高,则电路的通频带也就越宽。( ) 9、两阻抗串联时,总电路的视在功率S=S1+S2。( ) 10、电容具有隔直通交的作用。( )
四、计算题:(54分)
1、在RLC串联电路中,R=6Ω,L=25.8mH,C=199μF,电源电压u=102sin314tV,求:(1)电路中的总电流i;(2)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3)判断电路的性质。(10分)
4
涟水职教中心 谢观权
2、电路如图(2)所示,已知电源电压U=120V,频率f=50HZ,容抗XC=48Ω。开关合上或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均为4A。求:R和L的值。(10′)
3、如图6,已知
LSRC~A
图2 U??C=1∠0°V,求总电压U。(8分)
2Ω2ΩU2ΩUC2Ω
图6 5
涟水职教中心 谢观权
4、今有40W的日光灯一只,接在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的电源上,已知日光灯的灯管(视为纯电阻)和镇流器(视为纯电感)串联组成,灯管两端电压为110V。试问:(1)画出该日光灯实用接线图并说明镇流器的作用,(2)求镇流器的感抗XL和电感L ,(3)电路的功率因数cosφ,(4)若将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8,则在接线图上如何联接,且需并联多大的电容? (12分)
5、如图7所示电路,已知Z1=10+j10Ω,Z2=-j10Ω,电源电压u=2002sinωtV,求:(1)I1、I2、I;(2)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 (3)画出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图。(14分)
II1UZ1I2Z2???
图7
6
涟水职教中心 谢观权
4、今有40W的日光灯一只,接在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的电源上,已知日光灯的灯管(视为纯电阻)和镇流器(视为纯电感)串联组成,灯管两端电压为110V。试问:(1)画出该日光灯实用接线图并说明镇流器的作用,(2)求镇流器的感抗XL和电感L ,(3)电路的功率因数cosφ,(4)若将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8,则在接线图上如何联接,且需并联多大的电容? (12分)
5、如图7所示电路,已知Z1=10+j10Ω,Z2=-j10Ω,电源电压u=2002sinωtV,求:(1)I1、I2、I;(2)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 (3)画出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图。(14分)
II1UZ1I2Z2???
图7
6
正在阅读:
高二机电专业月考试卷12-20
园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04-29
植物景观配置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01-12
农村土地确权01-08
201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图文01-15
NCR取款机读卡器说明05-27
多项选择题A07-09
2018年公司招聘计划书06-25
郑州市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带答案(2014-2017)09-17
爱作文300字07-10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考试卷
- 高二
- 机电
- 专业
- OA办公助手使用说明 - 图文
- 动物学试卷13
- Oracle公司介绍及IDM案例
- SVN与JIRA集成配置 - 图文
- C语言程序设计试题及答案
- 四轮驱动系统对操作性和牵引性能的改善
- Unit 2 critical thinking
- 互通式立交匝道设计要点
- 餐厅推广方案
- 2016年山东省市安网上考试答案合集
- 最新水平一:二年级第一学期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
-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会计报表的比率分析法
- 茶叶生物化学
- 蚂蚁子和蟋蟀的故事
- 初中英语主谓一致的用法及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 八 修井事故处理 36页
- 《第一次》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 蒋震机电工程学院2015年下半年学生工作计划
- 100%低地板轻轨车车下电缆布置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