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概论

更新时间:2024-06-29 04: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网络传播概论

名词解释: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它是一套协议的结合,用于定义设备接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通俗的说,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证数据安全、正确地传送到目的地,而IP负责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搜索引擎:为满足大众信息检索需求的搜索技术,分为网络蜘蛛型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和基于人工分类目录的搜索引擎(分类目录)。谷歌、百度是前者的代表,雅虎是后者的代表。

社会化搜索:通过整合用户力量,来补充及其搜索的不足。人肉搜索也可以被看作一种社会化搜索。社会化搜索引擎主要指基于人们的社交网络、针对社会化媒体中用户生产的内容进行搜索的技术。

Web2.0:指允许用户广泛参与网站内容建设和交互的技术,网络不仅是“可读”的,也变得“可写”,整体指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的互联网应用模式。相比Web1.0,Web2.0具有强烈的交互性、个性化等特征。与此相关的技术有RSS、博客、维基、SNS、微博、微信等。Web2.0是一种用户参与的架构,这既指网站内容建设,也指网站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建设。Web2.0的指向试图将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Web2.0的应用还是一种社会纽带,是个体吸纳与整合社会能量的接收器,也是个体能量放大为社会能量的转换器。

自媒体:在网络技术特别是Web2.0技术环境下,不从属于专业媒体的个体或组织通过各种网络手段进行自主的信息传播的新形式。

UGC(UCC):用户生成内容,不仅可以使信息生产的成本转移到用户,从而减轻网站的负担,而且用户生产的内容更具个性化,更能满足常委需求。同时它也有助于用户人际关系的形成,因此更容易产生黏着力。

社会化媒体: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平台。主要特征有内容生产与社会相结合;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社会化媒体常常能产生大众传播的效果,“社会化”意味着依赖于人们关系的集成,要在人们的社会互动基础上产生较大规模的社会聚合。社会化媒体不仅为普通人提供了社交的平台,带来了丰富的内容资源,它也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社会化媒体也促进了公民新闻和自媒体的繁荣,对专业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与传播格局带来了重大打击。

AR:增强现实技术,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集成在一起的技术。通过数字技术模拟某些实体信息(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信息等)将其与现实世界叠加在一起,并形成与人的互动。 VR: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数字技术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与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进行实时互动,从而获得亲临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 MR

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物联网也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云计算:将庞大的计算处理任务自动拆分成多个较小的子任务,然后把这些任务分配给由多部网络服务器所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极为复杂的信息处理,实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的网络服务。云计算的目标是将网络中的服务器作为一种共享的资源,用户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这些资源。云计算可以将许多过去需要依赖个人终端完成的工作转移到网络中,由网络提供的各种基础设施来完成,终端本身的性能要求由此下降。云计算也可以完成物联网中海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任务,这也是物联网开发、服务模式开发的前提。

个性化算法:搜索引擎算法的升级,它把个性作为算法中的核心变量,凸显了个人偏好的意义。个性化算法在未来还会进一步优化,对用户需求的解毒能力与匹配精确度还会不断提高,但是个性化推荐不能成为未来唯一的新闻分发模式。个性化算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人们在信息消费中付出的成本,但是它是以“小灶”的方式对用户进行填食,可能会使人们产生消化疲劳和厌食。即使用户并不抗拒,个性化算法也可能带来美国学者桑斯坦所说的信息茧房效应,即人们只听他们选择和能取悦他们的东西。

媒介融合: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浦尔教授在1983年出版的著作《自由的技术》中提出,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媒体的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各种媒体之间界限的模糊、功能的交叉、市场的汇聚。媒介融合包括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平台与市场融合、机构融合以及产业融合。

融合性新闻(融媒体新闻):涉及在一个报道内的多媒体手段融合;涉及各种媒体平台的报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也就是将不同形式的报道在多个平台上用不同方式分发,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形成一个合理的报道体系。

中央厨房模式:通过一个集中的平台来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在统一调度下进行信息的采集、生产与分发。

LBS:基于位置的服务,指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信网络或外部定位方式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在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LBS技术的普遍应用意味着移动互联网介意向不同位置的人们提供不同的信息和服务,可以跟踪人们的行动轨迹理解人们在不同位置的需求,把每一个位置作为向其提供个性服务的重要依据。

场景:主要指基于特定时间、空间和行为及心理的环境氛围,可以分为共性化场景(一般人群中具有需求共性和行为共性的场景,基本要素包括空间与环境、时间、行为共性)和个性化场景(与个人特征和特定环境相关的场景,构成要素包括空间情境、用户实时状态与需求、用户生活惯性、社交氛围)两个方向。场景可以视作移动传播中一种新的时空描述维度,是移动产品的一个新的构成要素。场景分析的最终目标是要提供特定场景下的适配信息或服务。与场景时代行管的五种要素: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

大数据:基于相当大的量级的数据进行数据收集、分析、挖掘与应用的技术。大数据与社会化媒体、移动传播、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紧密相关。大数据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互联网是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大数据的特点:多样性(variety)、体量(volume)、速度(velocity)和价值(value)。

语义网:能根据语义进行判断的网络,能理解人类语言的智能网络,可以使人与电脑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样轻松。语义网将使人类从搜索相关网页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将是网络传播的一个必然方向。

自然用户界面:即以人类自然的交流方式与机器互动的人工界面,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与人机交互技术,是智能化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基础。这意味着人与终端的交互将越来越人性化。这方面的主要技术包括语音交互技术、手势或体感交互技术、面部识别交互技术、视线交互技术。

分布式新闻:多种主体在自组织模式下共同参与一个话题的报道。分布式新闻模式是信息与知识生产领域的共享模式,各种主体的资源发现与整合、报道任务的分配与报道过程的协同是发展的核心。分布式新闻意味着新闻生产进一步去中心化。

互联网+: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媒体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总体目标是促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

长尾理论: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库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一书中认为,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热门产品,不在传统需求曲线的主体部分,而在于过去被视为“失败者”的那些产品,也就是需求曲线中那条无穷长的尾巴。非主流的、个性化的产品需求累积起来也能产生与主体一样的销售业绩,网络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这些非主流需求和相应的满足方式。因此长尾理论被认为特别适合网络经济。

“微内容”:个人的、非公共的内容,与意义重大的“巨内容”相对。网络语境下,“微内容”指的是由网民提供的各种内容,虽然只反映了网民局部的、个性化的需求,但是集合起来仍然具有重大价值。

体验经济:1999年美国经济学家派恩和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提出,体验经济中消费只是过程,消费者成为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后,体验记忆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脑中,消费者会愿意为体验消费,因为体验不可复制、美好难得、转瞬即逝。体验经济的特性包括游戏化-娱乐性、人性化-互动参与性。

共享经济:利用移动互联网将闲置的或未充分使用的资源等就近向需求者提供及时服务,互联网平台对供需进行资源组织和调度管理,形成事实上的产品品牌。平台上的服务供应方以独立承包商身份向需求方提供服务,平台收取服务佣金。共享经济的特点是在需求与服务或资源之间提供实时的、高效率的匹配和连接,资源的提供者与需求的满足者可以随时发生角色互换。共享经济产生的基础是用户的“盈余”。

网络社会: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提出,指一种更具广泛意义的社会结构,新经济带来的与信息化、全球化相平行的一种社会结构。

流动空间: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提出,空间的流动是网络社会的主要特征。流动空间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即流动空间的第一个物质支持,是由电子交流的回路构成的;第二个层次,由其节点和枢纽构成;第三个层次,是占支配地位的管理精英的空间组织。

网络空间:1984年威廉·吉布森在其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中首次使用,指由以下所有或部分要素创建或组成的物理或非物理的领域,这些要素包括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网络及其软件支持、计算机数据、内容数据、流量数据以及用户。网络空间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机器系统与人的系统的结合。

拟剧理论: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深入分析了人们在社交中的表演行为。在日常交往和生活中,人人都是表演者:在特定的情境、不同的舞台上认识到别人对我们行为的期待以及我们对他人思想、感情和行动的期待,不断根据自己身处的舞台以及交往的对象调整自己的行为。人们的表演区域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人们正在进行表演的地方,后台则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的、不想观众看到的地方。

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戈夫曼提出。指个人试图影响他人对自己印象的现象与过程,也就是对自我形象的管理。网络中手段包括:头像与昵称设置、角色设定与扮演、自我披露策略、交流手段选择、情绪表达与控制。

虚拟社区:网络中出现的社区被称作虚拟社区。虚拟社区虽然依赖于网络这样一种虚拟空间,地域上的共同性已不是主要特征,意识、行为及利益的共同性是其重要特点。虚拟社区依赖于用户的兴趣、关系、幻想、交易的需要。网络社区泛指网络中具有一定稳定关系、互动频繁并对个体产生持续影响的社区聚合。

社群经济:将社群作为服务对象或营销场所;挖掘粉丝社群的价值;集合社群成员力量来进行共同创造或经营活动。

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指向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口与相关服务的机构,ISP分为IAP和ICP。IAP即互联网接入商,以提供网络接入服务为主,包括专线、拨号、无线等方式,并提供网上信息增值服务和市场推广。ICP即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以提供各类网络信息为主,并围绕内容开展各种服务,包括综合性网站、专业网站、搜索引擎类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社区型网站等。

“六度分隔”理论:1929年匈牙利作家卡林地在小说《链条》中提出这一猜想,20c60s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通过明信片邮寄证实了这一猜想。六度分隔理论表明,只要处于现代人际社会中,任何两个个体之间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结识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关系的紧密性,也被称为“小世界理论”。“六度分隔”理论也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纽带”关系,这种关系虽然是弱联系,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

公民新闻:指没有专业媒体背景的普通公众通过各种媒介传播自己所搜集或撰写的新闻信息,或主动参与媒体的新闻生产过程的行为及现象。公民新闻是个人中心对过去机构中心的冲击,以多中心的方式削弱了传统的传播中心的影响力。

网络媒体的演变?

1、 从复制到创新:网络新闻业务形态的变化 (1) 定时-及时-实时-全时:网络新闻时间观的发展 (2) 粘贴-整合-解读:网络新闻编辑方向的发展 (3) 单媒体-多媒体-融媒体:网络新闻手段的丰富 (4) 单向-互动-共动:网络新闻受众观的变化 2、 从单一到多维:网络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 (1) 整合类平台:多元聚合+人工分发 (2) 搜索引擎:多源搜索+算法调度 (3) 社会化媒体:人际网络+大众传播 (4) 个性化推荐平台:革新分析+算法匹配 (5) 视频和VR/AR平台:临场体验+社交传播 (6) 服务类平台:生活场景+新闻推送

3、 从“大众门户”到“个人门户”:网络新闻传播模式的变革

(1) 大众门户模式:网站通过内容来聚集用户;网站是传播的控制者;网站提供的是无差异

化的服务;网站内容的传播效果测量手段有限;整个互联网传播呈现出越来越浓重的“中心化”倾向

(2) 个人门户模式:每一个节点成为一个传播中心;关系成为传播渠道;社交和分享成为传

播动力;个性化信息服务得以实现;传播路径易于观测;传播是多层级的;整个传播格局呈现出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局面。

服务平台具有向新闻渠道延伸的可能性的原因? 1、 服务类平台具有较大的用户规模和较强的用户黏性。

2、 服务类平台所掌握的用户数据,有助于深入理解用户。基于一般消费行为来推测用户的新闻

阅读需求有一定的可行性。

3、 服务类平台常常对应着用户的各种场景化应用,与此场景相关的新闻推送可以得到用户更好

的认同。

4、 从未来发展看,服务类平台更容易将人的社交、物的数据及环境数据结合在一起成为新型用

户平台。

网络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

1、 从独立向融合发展的业务形态和生产机制:媒介融合等等 2、 从凝固到游移的价值坐标

(1) 新闻价值要素权重的重新赋值:网络时代受众对于新闻价值的衡量及权重的赋值处在游

移中。

(2) 质量判定坐标的迁移:用户对专业媒体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准确度或干预社会现实的能力

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从内容到产品、从受众到用户的思维转变 4、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体制改革 (1) 媒体内部的开放与重组 (2) 媒体间的开放与合作 (3) 传媒业的开放与跨界合作

互联网的未来走向以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1、 移动互联网重新定义大众传播

(1) 从黄金时段到碎片时间:移动互联网改变的时间观

(2) 从“广播”到“LBS”:移动互联网改变的空间观:信息消费空间(大空间-微空间);新闻生

产空间(媒体空间-现场空间)

(3) 场景:移动时空描述的新维度 2、 大数据驱动媒体生产方式变革

(1) 新闻业务:预测性新闻的增加;深度报道模式的改变;个性化新闻与信息服务水平的提

(2) 提升用户分析水平:对于整体用户的全样本、跨平台分析;对于群体用户的细分化分析;

对于个体用户的精准性分析

(3) 媒体:影响媒体盈利模式;跨界合作需求进一步凸显 3、 智能化媒体时代即将到来

(1) 智能化媒体的技术基础:社会化媒体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

物联网、VR/AR技术、语义网

(2) 智能化媒体的特征:万物皆媒、人机合一、自我进化;用户分析和匹配的场景化、智能

化和精确化,新闻生产的机器化、智能化和分布式,新闻传播的泛在化、智能化和新闻体验的临场化,互动反馈的传感化与智能化。

(3) 智能化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新模式:个性化新闻(个性化推送、对话式呈现、定制化信

息生产)、机器新闻写作、传感器新闻、临场化新闻、分布式新闻

(4) 智能化媒体时代人的价值:人应该有更高的能力对算法进行评判,及时发现与弥补算法

中可能存在的陷阱与漏洞。算法常见陷阱是会带来偏见与歧视;算法并不是总是带来客观公正的结果,其中可能隐藏着人的干预造成的信息不公正、不均衡;机器算法之下的拟态环境未必会更接近真实社会;作为算法底层基础的数据质量无法保证。新闻业必须坚持以公共化信息平衡个性化信息。算法只是未来信息生产与分发的方式之一,人应该超越算法,保持自身对现实世界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增强对信息的价值判断、真伪判断的能力,提高媒介素养;人的力量将更多地向意见性信息生产倾斜。有公共价值的意见的产生,是建立在人的判断与分析能力基础上的,即使机器可以帮助媒体更好地描绘现实世界的图景,对这些图景的解释还是依赖于人。机器进入新闻的智能化生产领域,会在一定程度上将人从那些简单重复的信息生产中解放出来,促使人重新思考自己在传媒业中的核心价值,将自己的弱项交给机器,而强化自己的强项。

4、 互联网推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融合 (1) 虚拟化生存及互动逐步走向“现实化” (2) 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同一化 (3) 现实世界的虚拟化还原

网络的多重属性? 一、技术平台属性 二、传播媒介属性

1、 网络传播的复合性:传播形态与形式的复合性;传播手段的多媒体融合;传播功能的多重性;

“公共话语空间”与“私人话语空间”的统一性

2、 网络传播的连通性:网络结构的连通性;网络信息的连通性;传播者与受众的连通性;受众

之间的连通性

3、 网络传播的开放性:传播格局的开放性;传播过程的开放性 4、 网络传播的多级性 5、 网络传播的网状化 三、经营平台属性

1、 传统经济——网络经济的基础:网络经营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经营的轨道;网络经营平台实

际上是以各种传统产业为支撑的 2、 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 3、 体验经济——网络经济的增值方向 4、 共享经济——网络经济的再升级 5、 数据经济——网络经济的未来方向

四、虚拟社会属性 1、 作为虚拟社会的网络 2、 与现实日益交融的网络

3、 从卡斯特的“网络社会”到互联网社会 4、 网络空间:从赛博空间到第五大空间

互联网社会的主要特点?

1、 互联网社会中的基本节点:拥有多重虚拟角色、可自我定位的个体 2、 互联网社会中的枢纽:网络服务平台

3、 互联网社会空间特征:解除物理空间约束的“流动空间” 4、 互联网社会的互动:形式多样、结构多元的中介性互动 5、 互联网社会生态单元:群体 6、 互联网社会权力结构:开放流动

7、 互联网社会治理机制:以自组织式自治为基础

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和动力?

1、 特点:技术和平台依赖性;交流对象的广泛性与可控性;交流手段的可选择性;传播情境的

虚拟性。

2、 动力:社会支持与社会交换(社会交换理论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视为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行

为,并认为个人之间的交换行为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础之一);情绪调节;自我认知。

网络中人际传播对于大众传播的意义?

1、 人际传播网络日益成为大众传播的桥梁,或者说是“基础设施”。

2、 网络人际传播在意见、态度的传播方面具有强大的力量,在社会舆论、社会动员方面作用越

来越重要。

3、 人际传播网络也是流行文化传播、病毒式营销等的重要渠道。

影响网络中群体传播的主要因素:社区结构模式:圈式结构→链式结构;成员关系;群体承诺与群体认同;群体心理。

网络中大众传播的特点:传播主体的多元性;传播过程的复杂性;传播手段的复合性;受众的高能动性与传播的互动性;传播效果的开放性。

网站传播的特点:技术上的相对复杂性;特定网站中传播主体的单一性与高控制权;传播受众的相对不确定性;可互动性。

网络论坛的作用?

1、 对网民:自我表现;社会互动;社会报偿(社会归属和社会资本获取)——自我表现与表达、

获得社会归属感、获得环境认知、获得社会认同。

2、 对网站:培育用户粘性;了解与研究网民;构建网站品牌。

3、 对社会:公共信息的传播渠道;民意表达与社会记录的重要渠道;公共服务的平台;群体的

培育空间;网络文化的孕育地。

4、 WEB2.0时代论坛的价值:对于不愿失去多年培养起来的社区号召力和关系资源的用户来说,

论坛依旧有自己的价值;当人们需要淡化个体中心或超越个人关系网络而围绕内容这个中心进行交流时,论坛仍有优势;当人们需要针对某些话题进行大规模的封闭讨论时,论坛仍是一种理想的交流平台;在专业领域,论坛仍有很大影响力;论坛名人卷入相对较少,可以提供更平等的交流环境。

即时通信传播的功能:个体交流;信息共享;人脉资源积累;个人信息与情绪披露。

即时通信传播的特点:点对点的交流结构;同步的交流时效;交流的可控性;丰富、可切换的交流手段。

即时通信传播的社会影响:

1、 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与社会人群的分化:即时通信交流形成的交际圈带来了人群分化;作为

文化符号的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带来人群分化。

2、 即时通信传播与舆论形成:基于人际交流的信息与态度传递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3、 即时通信传播与社会动员:社会动员发起机制的民间性;社会动员网络的扁平性;社会动员

的人情基础;社会动员过程的隐蔽性;社会动员的高效率。

博客的传播特点:个体构成传播中心;内容自由度较高;传播手段相对单一;传播节奏自由;私人话语空间与公共话语空间界限的模糊。

博客的社会意义:公民新闻、个人出版等推动去中心化传播;博客构建新的知识生产与传播体系;博客促进个体与社会间的能量交换;博客民间记录成为官方历史记录的补充;博客推动多元文化发展;博客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形成交互作用。 博客用户的使用与满足分析:

1、 博客作者:内在的根本心理需求(自我形象塑造和印象管理);对博客平台的直接使用需求

(自我表达、历史记录、自我推介、个人信息传播、公共信息整合、知识整合与分享、公共

服务、娱乐诉求);对社会报偿的需求。

2、 博客阅读者:寻找社会归属感、环境认知、自我表达、自我投射、自我推介、信息或知识获

取及娱乐诉求、他人对自己的认同以及相应的社会资源。

SNS用户的使用与满足分析:社会关系拓展是基础需求;展示与控制是基本社交策略;互动是多重表演可能;曝光过度是风险;社交质量与生活质量是不确定的报偿。

微博的社会意义:公共信息传播;公共沟通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储存大量公共知识;社会动员。

微博的传播特点:内容微型化;传播移动化;交流结构开放性;传播碎片化;信息传播与社交有机结合。

微博用户的使用与满足分析:公共信息获取;自我表达与记录;社会关系与社会资本;信息与知识的积累、归档。

微信平台的主要价值?

1、 社交平台:不仅有点对点的交流方式;即时通信功能;能够迎合人们多样化的社交需求;空

间和场景的意义大大增强。

2、 媒体:以公众号为基础的媒体化探索;反映社会生态、舆论动向方面有自己的价值。 3、 营销及服务平台 4、 移动互联网入口 5、 互联网连接器

微信公众平台及其传播特点

1、 微信公众平台中用户的阅读倾向:提高生活质量、修身养性

2、 公众平台的传播特点:顺应懒用户的信息推送模式;明确的落点与完美到达率带来的诱惑;

信息超载时代的“减法”思维;三种信息圈的关联效应。

3、 局限性:有限的推送次数与媒体时效性的冲突;用户黏性难以维系;点开率有限;表现形式

受限;系统相对封闭;深度阅读与移动阅读间的冲突;覆水难收的发布机制;获得粉丝的难度相对较大。

网络时代新闻生态的变化? 1、 主题拓展对网络新闻生态的影响

(1) 网络新闻生产与主体的拓展:非媒体化的专业化新闻生产力量;业余或专业化的“自媒体”;

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的各种机构、组织和企业;技术性的信息采集、整合工具或平台。

(2) 多元参与对专业媒体的影响:延伸了专业媒体的触角;生产的“碎片”成为专业媒体信息

的补充;“全民投票”的信息筛选机制挑战了专业媒体把关人地位。

2、 分发平台拓展对网络新闻生态的影响:多元化平台不仅给用户提供了不同的选择,也给内容

的生产者带来新的可能。他们生产的内容可以通过多重途径到达用户,且能产生更好地匹配效果。与此同时也意味着传统媒体在新闻分发平台中的话语权将越来越小。新闻分发平台将日益独立鱼新闻内容的生产机构。 3、 相关管理政策对网络新闻生态的影响 4、 未来网络新闻生产系统的重构 (1) 从人到机器:生产者的拓展

(2) 用户数据、物联网数据:新闻资源的扩张(用户数据是反映社会情状的一种重要信息;

用户产生的各种数据是用户场景、需求分析的主要依据,是个性化信息生产与服务的基础)

(3) 从内部到“云端”:新闻信息处理系统的转移(专业媒体的生产者可以摆脱内部系统的资源

限制,在更广泛的时空里完成报道;掌握着数据资源、算法优势的技术公司,逐渐从新闻的分发向新闻生产的核心技术领域渗透)

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困境?

1、 网络媒体中导致虚假新闻的陷阱

(1) 来源:信息来源难辨——多源求证,分清信息的第一发布者

(2) 时间:旧闻随时可能被翻出来当做新闻;时间的压力会带来不实新闻,尤其是在突发事

件发生后;网络传播的实时、全时特点某些时候与获得事实全貌及真相所需要的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矛盾;特殊时间点的陷阱,例如愚人节。

(3) 专业:专业领域知识的缺乏 (4) 情绪、情感或认知框架 (5) 炒作

2、 社会化媒体传播与个性化新闻带来的困境 (1) 后真相

(2) 信息茧房与回声室效应

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把关机制:信息生产与发布环节的把关(选择信息的内容和发布方式);信息扩散环节的把关;信息循环环节的把关。

群体智慧形成的原因?

1、 社会网络铺垫了群体智慧的基础:社会网络的对等性、开放性为个体的自由参与提供了基础,

为信息与智慧的自由流动提供了多种“路由”。 2、 个体间的互补产生了群体智慧 3、 群体互动有助于激发利他行为

4、 自组织机制使群体聚合从混沌走向智慧

群体极化的原因:群体心理、信息的遮蔽、匿名效应

社会化媒体传播中标题制作的特点:细节化、内容提要化、夹叙夹议化、标点符号的重度使用、价值观外露

数据新闻及可视化目标下的数据处理流程? 1、 数据的收集: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数据。

2、 数据的清洗:去除人为的错误以及对数据格式进行转换以便进行相应处理。 3、 了解数据的背景:收集者、时间地点、情况、收集方法、背景数据等。 4、 数据的结合:将两个不同系列的数据结合起来往往可以发现更多深层问题。

社会化媒体对传媒业变革的推动?

1、 社会化媒体成为媒介融合的催化剂:媒介融合的基础是多重媒体平台的互联和产品的互通,

这不仅是传输渠道的连通,也不仅是内容与服务在多个终端、平台的简单重复,更多的是各种渠道与终端中的内容的自由流动、相互激发,是多种服务的有机联合、相互补充。社交是一个重要的连接器和触发器。

2、 “社交化”大众传播呼吁媒体传播“语态”变革

3、 社会化媒体改写传媒业市场:社会化媒体成为信息消费入口;关系产品成为传媒市场的支柱

产品

专业媒体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

1、 业务延伸:利用社会化媒体发现新闻线索;核实新闻;进行实时报道;拓展报道;扩大报道

影响。

2、 业务融合:多种媒体手段的融合;PGC与UGC内容的融合;台前内容与幕后内容的融合;

社会化媒体与媒体网站的融合。 3、 用户资源的整合、管理和利用

4、 新传播手段与思维的试验田 5、 传播效果评估的新指标 6、 媒体品牌的重塑空间

政府机构的社会媒体应用?

一、公共管理者面临的公共传播环境变化 1、 社会化媒体对意见环境的影响

(1) 社会化媒体成为网络舆论形成的主渠道

(2) 社会化媒体是网络舆情的主要承载空间(舆情:社情民意,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社会公

众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志和要求的综合性反映)

(3) 社会化媒体舆情、舆论不是敌情,是社会风向标 (4) 应用好社会化媒体有助于两个意见场的打通

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提出两个“舆论场”的观点,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一个是新闻媒体助理营造的舆论场。两个舆论场的提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意见环境中穿线的“割裂”的现实状况。官方意见场代表了管理者以及他们通过媒体传达的声音,而民间意见场更多地传递了公众的声音。要打通两个已建成,需要沟通、对话。在理解差异及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更多地疏通两者间信息与意见交换的通道,在可能的情况下谋求和创造共识。 2、 社会化媒体中新兴公共领域出现的可能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应该具备三个要素:公共领域需要一个论坛,对尽可能多的人开放,人们可以在其间表达和交流多种多样的社会经验;在公共领域中各种论点和意见能够通过理性的讨论来展开交锋;系统地和批判地检验政府的政策是这种公众领域的首要任务。

对于管理者而言,意识到社会化媒体中公共领域的存在,尊重公共领域里的批评性意见,是应对社会化媒体时代挑战的一个重要方面。 3、 社会化媒体中新的话语权力格局 (1) 意见领袖个体权利被强化 (2) 草根话语权力转化的机会增多 (3) 主流话语权力优势被削弱 4、 社会化媒体中的社会动员

二、社会化媒体对政府机构的意义:政府机构的“自媒体”、民意的“瞭望台”、持续的“对话”渠道、

新思维下的“服务”平台、形象塑造的“舞台”、特殊时刻的社会动员与协调

三、政府机构应用社会化媒体的原则:主动说话坦诚交流、姿态放低、语态亲民、注重关系营造、

坚守职责防止错位、保证信息质量、学会认错与道歉

网络传播效果形成的复杂性:多种传播形态与多种传播途径的交织形成了复杂的传播结构;信息在再传播过程中的失真现象;网络本身的传播情境的多样性。

议程融合:麦库姆斯和肖在20c末提出。媒介设置的议程具有一种聚集社会群体的功能,这是由于人们都有一种对于“群体归属感”的需要。他们将人们利用媒介的进程分为六个阶段,人们具有一种加入社群的需要,这时他们已经掌握的有关社群的信息量的多少将决定他们的媒介使用行为,在寻找信息时他们会产生对“定向”的需要,这种需要导致他们去利用大众传统媒体、人际传统媒体或其他媒介,而对于媒介的使用促使产生了议程设置的第一个层次或第二个层次。议程设置的第一个层次指的是媒介议程影响某些对象的显著性,从而影响人们的关注对象及人们对事物的重要程度的判断。议程设置的第二个层次指的是媒介议程影响人们对某一对象的某些属性的判断,从而影响人们思考问题的框架,这是由信息本身的结构来影响的。议程融合理论之处人们是通过融入议程的方式来加入群体的,说明人们对大众媒介所设置的议程并不是被动的,而是根据自己对于社群归属感的需求来积极地进行选择,反映了媒介在进行社会整合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议程融合理论的另一个贡献是它并不是把大众传媒视作议程设置的唯一主题,而是把人际传播等其他媒介也列入了议程设置的主体中。

网络中是否存在议程设置?

1、 网络的传播结构可以使某些信息的传播快速扩散,议程设置假说认为人们对某些议题的关注

程度主要取决于这些议题被报道的频率与强度。

2、 网络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是共同起作用的,而在议程设置方面,群

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对大众传播是一个有力的补充。

3、 网络中的信息传播与相关的意见传播是相互交织的,意见传播不仅促进了信息的扩散,也有

助于提高信息的受瞩目度。

4、 利用互动技术,传播者、报道对象与受众可以建立直接联系。传播者与当事人的影响会被更

直接的传递给受众,对于提高一个事件的受关注程度也是有利的。

网络议程设置的特点?

1、 议程设置主体的多元化与受众地位的上升

(1) 除了作为大众传播者的网站外,还包括其他传播渠道中的组织、群体或个体,甚至某些

时候个性化推送算法也会起到一定作用。

(2) 自下而上的网民的自我设置和选择作用将越来越强。 2、 网络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能动作用:放大、削弱、重构

3、 网络中“纵”“横”议程的交织(纵向-贯穿所有人群、横向-只适合于特定人群)

4、 网络议程设置作用范围的有限性 5、 网络议程设置的全球化趋向

网络中是否存在“沉默的螺旋”?

1、 从大众传播角度看,大众传统媒体对舆论的单向影响力和主导意见气候形成的能力可能受到

削弱。在网络大众传播空间,发言匿名且人们的关系随机不稳定,个体对这些空间的依赖程度不高,如果产生认知失调,可以通过转换空间来逃离环境。从众心理产生的机会较少,“沉默的螺旋”发生的概率较小。

2、 在大量的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的空间,环境带来的从众心理有时会十分明显。社

区中的“正反馈”效应也使得优势意见更容易形成。网络意见的发布结构也会对个体产生一定的作用。

3、 网络传播的连通性,有可能使群体传播等空间产生的意见走向扩散到其他传播渠道从而影响

整个网络。因此,网络中的“沉默的螺旋”可能是在某些社区中形成,最后扩散到整个网络。

网络中“沉默的螺旋”的形成机制? 1、 网络中意见气候的形成

(1) 局部性优势意见的形成(群体传播、人际传播) ① 简单而强烈的价值判断,或者极端的意见 ② 优势意见常常具有共鸣性

③ 优势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蓄积或折射着以往相关事件中累积的公众态度 ④ 基于传统道德规范的意见更容易成为优势意见 (2) 局部性优势意见在网络中的扩散 (3) 网络总体意见气候的形成

2、 网络中环境压力对个体发挥作用的条件

(1) 个人因素与环境压力的关系:个人的判断感、个体既有态度倾向的牢固程度、相关行动

的风险程度与成本大小

(2) 交流情境因素与环境压力的关系:个体对交流情境的依赖感与归属感、交流情境的特质、

交流情境中的权力结构、交流情境中的意见发布结构

网络文化的特质:开放性、多元性、分权性、集群性、参与性 网络文化的发展动因?

1、 个人诉求:网络文化的原动力

2、 用户互动:网络文化的助推力(用户互动放大个体行为影响、用户互动聚合个体行为能量、

用户互动孕育群体文化、用户互动促进文化产品传播、用户互动造就网络文化精神) 3、 主流文化:网络文化的初试标靶

4、 技术-经济-政治:网络文化的外部力学系统

网络文化是否会改写大众文化:网络的确让受众从被动地接受开始转向积极地参与、交流,用户也成为一种文化的生产者。从表面上看,用户生产的文化更为多元,多数时候其商业属性并不突出,这与传统媒体时代商业动力下机械复制的大众文化可能胡有所不同。但是用户的文化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在大众文化的惯性和阴影下进行的,虽然有丰富多彩的外壳,但从它对人的个性抑制方面看,目前的网络文化似乎并没有本质的变化。网络或许会在一定意义上丰富“大众文化”,但是至少从目前来看,并没有在本质上颠覆或改写大众文化,没有动摇大众文化的根基。

传媒人论坛(http://www.chuanmeiren.cn/bbs/)会员livarss原创分享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47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