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典与文化-第一章-第一节-阅读材料

更新时间:2023-12-22 13:2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佛教经典与文化-第一章-佛教略史(第一节 印度) 阅读材料 1、《佛说普曜经卷第一·所现象品第三》

佛告比丘。于时菩萨为大天众敷演经法。劝助开化咸令悦豫。问诸天子。以何形貌降神母胎。或有言曰。儒童之形。或有言曰。释梵之形。或曰。……彼有梵天。名曰强威。本从仙道中来。没生天上。于无上正真之道。而不退转。报诸天子言。吾察梵志典籍所载。叹说菩萨应降神母胎。又问。以何形往。答曰。象形第一。六牙白象头首微妙。威神巍巍形像姝好。梵典所载其为然矣。缘是显示三十二相。所以者何。世有三兽。一兔。二马。三白象。兔之渡水趣自渡耳。马虽差猛。犹不知水之深浅也。白象之渡尽其源底。声闻缘觉其犹兔马。虽度生死不达法本。菩萨大乘譬若白象。解畅三界十二缘起。了之本无。救护一切莫不蒙济。如是比丘。于是菩萨处兜术天。普观天下。意欲降体白净王宫。尔时王宫先现八瑞。……

2、“初转法轮”(“三转法轮”)

第一次称“示转”:

“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次称“劝转”:

“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第三次称“证转”:

“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3、《三宝歌》

人天长夜,宇宙黯暗,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逼,谁济以安宁?大

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佗耶!佛佗耶!昭朗万有,任席众生,功德莫能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二谛总持,三学增上,恢恢法界身;净得既圆,染患斯寂,荡荡涅磐城!众缘性空唯识现,南无达摩耶!达摩耶!理无不彰,蔽无不解,焕乎其大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绩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注:本首歌作于1930年。由弘一大师谱曲,太虚大师依曲作词。《三宝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现代梵呗,同时也是对古代梵呗的一次划时代的革新。在重大的佛教活动上,都会先唱《三宝歌》,该歌已经成为中国佛教的教歌。]

1

《六祖坛经· 忏悔品第六》(选读):

“……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

4、“佛”

A《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选读)

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

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B 《景德传灯录》宋代 释道元 撰(选读)

景德传灯录卷第六

越州大珠慧海禅师……初至江西参马祖。祖问曰。从何处来。曰越州大云寺来。祖曰。来此拟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师遂礼拜问曰。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师于言下自识本心不由知觉。踊跃礼谢。师事六载。后以受业师年老遽归奉养。乃晦迹藏用外示痴讷。自撰顿悟入道要门论一卷。……

5、“十四无记”——

“无记” 是“不加以评论、判断”的意思。

《杂阿含经》卷三十四记载了佛陀对外道的十四个问题不置可否,不作出正面回答的故事。

1 世间常,2 世间无常,3 世间常亦无常,4 世间非常非无常,//

5 世间有边,6 世间无边,7 世间亦有边亦无边,8 世间非有边非无边,// 9 如来死后有,10 如来死后无,11 如来死后亦有亦非有,12 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

13 命身一,14 命身异。 ————————————

附:《六度集经》(选读)

[二:萨波达王本生(“割肉贸鸽”);四:菩萨本生(“舍身饲虎”);八二:那赖梵志本生]

《六度集经》布施度无极章第一

(《萨波达王本生》) 昔者菩萨为大国王。号萨波达。布施众生恣其所索。愍济厄难常有悲怆。天帝释睹王慈惠德被十方。天神鬼龙佥然而曰。天帝尊位初

2

无常人。戒具行高慈惠福隆。命尽神迁则为天帝。惧夺己位。欲往试之以照真伪。帝命边王曰。今彼人王慈润滂霈福德巍巍。恐于志求夺吾帝位。尔化为鸽疾之王所。佯恐怖求哀彼王。彼王仁惠必受尔归。吾当寻后从王索尔。王终不还。必当市肉。以当其处。吾诡不止。王意清真。许终不违。会自割身肉以当其重也。若其秤肉随而自重。肉尽身痛其必悔矣。意有悔者所志不成。

释即化为鹰。边王化为鸽。鸽疾飞趣于王足下。恐怖而云。大王哀我。吾命穷矣。王曰。莫恐莫恐吾今活汝。鹰寻后至。向王说曰。吾鸽尔来。鸽是吾食。愿王相还。王曰。鸽来以命相归。已受其归。吾言守信终始无违。尔苟得肉吾自足尔令重百倍。鹰曰。吾唯欲鸽不用余肉。希王当相惠而夺吾食乎。王曰。已受彼归信重天地。何心违之乎。当以何物令汝置鸽欢喜去矣。鹰曰。若王慈惠必济众生者。割王肌肉令与鸽等。吾欣而受之。王曰。大善。即自割髀肉秤之令与鸽重等。鸽踰自重自割如斯。身肉都尽未与重等。身疮之痛其为无量。王以慈忍心愿鸽活。又命近臣曰。尔疾杀我秤髓令与鸽重等。吾奉诸佛受正真之重戒。济众生之危厄。虽有众邪之恼。犹若微风。焉能动太山乎。鹰照王怀守道不移慈惠难齐。各复本身。帝释边王稽首于地曰。大王。欲何志尚恼苦若兹。人王曰。吾不志天帝释及飞行皇帝之位。吾睹众生没于盲冥。不睹三尊不闻佛教。恣心于凶祸之行。投身于无择之狱。睹斯愚惑。为之恻怆。誓愿求佛。拔济众生之困厄令得泥洹。天帝惊曰。愚谓大王欲夺吾位。故相扰耳。将何敕诲。王曰。使吾身疮愈复如旧。令吾志尚布施济众行高踰今。天帝即使天医神药传身。疮愈色力踰前。身疮斯须豁然都愈。释却稽首。遶王三匝欢喜而去。自是之后。布施踰前。菩萨慈惠度无极行布施如是。

(《菩萨本生》) 昔者菩萨。时为逝心。恒处山泽。专精念道不犯诸恶。食果饮水不畜微余。慈念众生愚痴自衰。每睹危厄没命济之。行索果蓏。道逢乳虎。虎乳之後。疲困乏食。饥馑心荒。欲还食子。菩萨睹之怆然心悲。哀念众生处世忧苦其为无量。母子相吞其痛难言。哽咽流泪。回身四顾。索可以食虎以济子命都无所见。内自惟曰。夫虎肉食之类也。深重思惟。吾建志学道但为众生没在重苦欲以济之。令得去祸身命永安耳。吾後老死。身会弃捐。不如慈惠济众成德。即自以首投虎口中。以头与者。欲令疾死不觉其痛耳。虎母子俱全。

诸佛叹德。上圣齐功。天龙善神有道志者。靡不怆然。进行或得沟港.频来.不还.应真.缘一觉。有发无上正真道意者。以斯猛志。跨诸菩萨九劫之前。誓於五浊为天人师。度诸逆恶令伪顺道。菩萨慈惠度无极行布施如是

禅度无极章第五 (《那赖梵志本生》)昔有两菩萨。志清行净。内寂无欲。表如天金。去秽浊之群处山泽。凿石为室。闲居靖志。菅衣草席。食果饮泉。清净无为。志若虚空。四禅备悉得五通智。一能彻视无遐不睹。二能洞听无微不闻。三能腾飞出入无间。四能通知十方众生心中所念。五能自知无数劫来宿命所更。梵释仙圣。诸天龙鬼。靡不稽首。处山泽六十余年。悲念众生展转愚冥。不睹为恶後有重殃。约情弃欲敬奉三尊。福至响应。必获其荣。二梵志者一名题耆罗。二名那赖。题耆夜兴诵经疲极卧出。那赖时亦诵经。误蹈题耆罗首。题耆即兴而曰。谁蹈吾首者。明旦日出一竿。破尔之首为七分善乎。那赖曰。

误蹈尔耳。祝誓何重。凡器不行之类。尚有相触。岂况於人共处。终年而不误失乎 言常诚。明旦日出。吾首必为七分矣。吾当制日不令其出。遂尔不出。

3

五日之间。举国幽冥。炬烛相寻。众官不修。君民惶惑。会群寮请道士。王曰。日之不出。其咎安在。道士之中有五通者曰。山中道士。两有微诤。故制日令不出耳。王曰。其诤有缘乎。道士具以本未为王说之。王曰。奈之何。答曰。王率群寮民无巨细。驰诣于彼稽首和解。彼必慈和。王即有诏如道士令。诣于山泽叩头曰。国丰民宁二尊之润。而今不和率土失所。其咎在我。黎民无过。愿赦之。那赖曰。王勤晓彼意。彼意解者吾放日矣。 王之题耆罗所。宣那赖旨。王即曰。令彼以泥涂其首放日。泥首即破为七分。那赖无为。王臣黎民靡不欣怿。两道士为王广陈治国。当以四等无盖之慈。劝奉五戒载十善而行。王及臣民。佥然受戒。王还国有诏曰。人无尊卑带五戒十善经。以为国政。自斯之後。王润逮草木。忠臣诚且清让。父法母仪室家各尚。守道贞信。家有孝子。众佑曰。两菩萨睹其国主不知三尊。臣民愦愦邪见自蔽。犹冥中闭目行。愍其徒死不睹佛经。故为斯变欲其睹明也。佛告诸比丘。那赖者吾身是。题耆罗者弥勒是。菩萨禅度无极一心如是。 ————

基本概念:

1、早期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与小乘、显教与密教;

2、佛、如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慈悲;六度及《六度集经》; 3、初转法轮(三转法轮);三宝、四众(比丘、居士)、六道众生、菩萨;塔、寺;佛教的基本节日(佛诞日、盂兰盆节、成道日、涅槃日等);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1p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