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角经济区构建中 安康角色思考

更新时间:2024-03-04 06: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三角”经济区构建中 安康角色思考

作者:陈文斌

笔者有幸参与了省财政厅牵头的《西三角”经济区构想中的财税政策》子课题调研,受此启发,现就安康融入“西三角”经济区的特殊意义和相关应对策略等提出浅见。

一、“西三角”经济区的提出及可行性

(一)“西三角”经济区的提出及陕西方面呼应

2009年3月6日,重庆市原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了构建“西三角”经济区的设想,将重庆经济圈、成都一小时经济圈和西安的关中经济圈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经济区,打造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后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此提议立即得到了吴邦国委员长和国家发改委张平主任等中央高层的首肯。

有关专家认为,重庆市在这一时期提出构建“西三角”的设想用意很深,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十周年在即,国家正在研究制定新的发展政策,“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进入了密集启动阶段,这一设想的提出有可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此推动西部大开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延续和升级。

陕西省主要领导的态度十分积极和务实。2009年6月25日,省长袁纯清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发布会上表示,“西三角”这个概念将西南和西北两个板块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板块,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西部大开发的整体效应和辐射作用,对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副省长洪峰在5月14日陕南突破发展第四次工作座谈会讲到:“陕南突破发展,还要注意用战略思维提早谋划,找准自己在陕川渝加强区域合作,形成西三角经济区中的联结带位臵和粘合剂作用,在

产业发展上要有一个大的市场定位和效益评估,在空间布局上要谋划大交通、大物流,在城镇化建设、产业园区设臵、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也要站在西三角经济区发展的高度去抢占先机,占领市场。”

三省市发改委已经联合草拟了《构建“西三角”经济区基本思路》、《“西三角”经济区综合交通规划》,成渝高铁、西成客运专线、西渝高铁已经开工或列入了国家的规划。

(二)构建“西三角”经济区的可行性分析 1、构建“西三角”经济区的有利因素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整理,知名学者和官员较为趋同的认识是:

(1)从“西三角”经济区核心城市的各自需要出发

对于重庆,可以扩展经济纵深,实现产业升级,将以万州为核心的渝东北“一翼”推入发展快车道,借势吸纳四川的水电产能;对四川而言,能够打通北大门,为自己的休闲观光等产业拓宽市场;对于陕西,可解决西安南下的交通问题,从而为陕北的能源、关中的制造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特别是打开“陕煤南运”的长江航道。

(2)从“西三角”经济区与三大经济区的能力比较出发 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就必须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进行能力上的比较,虽然目前“西三角”与三大经济区有全方位的差距,但随着未来经济产业转移和国家重视西部地区的发展,“西三角”经济区政策优势、区位地理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将会综合展现出来,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巨大增长级。

(3)从防止三大核心城市同层次重复建设出发

从目前三大核心城市的发展战略上看,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同构性和同质性,三地希望借构建“西三角”经济区的契机,建立统一开发、竞争有序、产业互补、错位发展的区域一体化格局。

“西三角”经济区能否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或者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取决于中央决策层对以下几个问题的关注程度:

(1)西部出现一个强大经济引擎的需要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占国土面积七成以上的西部一直没有形成东南沿海那样的经济增长极,这对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来说,无疑是经济布局和经济实践中的一大缺憾。无论是用经济学中的经济圈理论、增长极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来论证,还是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证,西部大开发需要打造出引擎和龙头。例如,美国东西南北分别有大纽约、芝加哥、休斯顿、底特律四大城市群。鉴于目前西部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具备这种实力,只有联合构建“西三角”经济区,才能形成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第四极”。

(2)中国经济转型的需要

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沿海三大增长极都面对险阻,受资源、环境、成本等影响,外向型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内需消费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点,以内需产业为主的“西三角”经济区正倍受青睐。中国经济将会出现西部大陆战略与海洋战略相互支撑的局面,国家也需要西部大开发从“打基础”向“求突破”方向转化。

(3)国家战略安全的需要

“西三角”经济区纵跨西南西北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区,对于拉动经济区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4)解决西部突出问题的需要

有利于全国区域经济中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解决西部城市化率低,城乡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尤其是秦巴山区和毗邻的三峡库区、长江上游地区是中国生态环境的关键区域,在打造“西三角”经济区过程中,对未来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独特意义。

2、构建“西三角”经济区的制约因素

构建“西三角”经济区并不完全是和谐的声音,有以下不确定性因素:

一是潜在竞争对手的强势冲击。现在已浮出水面的“第四极”,分别是由东营市、淮坊市为主导的“黄三角经济区”;由厦门市、福州市主导的“海西经济区”;由广西北海市主导的“北部湾经济区”以及“西三角经济区”。最近,南京、合肥、南昌3个省会城市也提出了打造宁合昌“新三角”经济区。

二是“西三角”经济区内部利益协调机制尚未建立。“西三角”经济区的建立要求三个核心城市在发展战略定位上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在省市际间对各自行政范围内的次级和三级城市发展规划进行取舍,这种涉及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可能会导致各方面意见分歧的显性化。

三是“西三角”经济区的驱动力不足。有关专家分析,由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已经批准,对陕西而言,构建“西三角”经济区仅仅是融入陕南这个滞后区域;对成渝而言,正在加紧成渝经济区规划国家层面的获批,“西三角”经济的提出,务虚大于务实。

据此,有人认为,“西三角”经济区目前条件尚不具备,应该先把成渝和关中天水两大经济区发展好,然后再实施整合,比较理想的

是国家在“十三五”或“十四五”规划期间完成两大经济区的实质性构建。

二、安康融入“西三角”经济区的特殊意义

安康在地缘上与重庆、四川、湖北相毗邻,在“西三角”经济区中位于西安与重庆经济轴带的中心,是关中天水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相融合的前沿阵地。在地图直线距离上,安康距西安近200公里,距重庆400多公里,距成都不到500公里,由于地理位臵的特殊性,几乎所有的专家认为,安康将会是这一经济区中受益列在前5位的城市,安康在“西三角”经济区中具有独特的利益诉求:

(一)有利于结束“边缘化”的窘境

由于主客观原因,尤其是工业基础薄弱,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安康在陕西处于较为落后的局面。加之国家和陕西省对于“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安康乃至整个陕南的发展。尽管省上加大了对陕南突破发展的支持力度,随着关中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陕北煤油气产业的飞速崛起,陕南三市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一度处于下降趋势,2009年,安康经济增速虽首次跃居全省第二,但经济总量仅为全省的3.36%,远低于人口和面积的比重。关中天水经济区获批后,安康在全省区域经济布局中位于更为尴尬的境地,由于缺少开发平台支撑和系统性的政策覆盖,边缘化的趋势进一步明显。

“西三角”经济区的构建对陕南有极大的刺激作用,可以使安康成为其中心腹地,彻底改变安康既不属于关中经济区,又不属于成渝经济区,和谁都近,和谁都靠不上的游离局面。只要安康的经济战略布局率先调整到这一大格局下同步思维,努力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

成渝经济区的粘合剂,这一构建过程必将会成为安康突破发展的助推器。

(二)有利于巩固区域交通枢纽地位

西安、重庆、成都三大城市整合起来,形成数小时经济圈,首当其冲是贯通秦巴屏障,打通交通动脉。例如,正在规划以及陆续启动的襄渝、兰渝、沪汉蓉铁路复线、安康-张家界铁路、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包头-西安-重庆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安康均是绕不开的节点,使得秦巴山区自然屏障对经济发展的限制大大降低,多层次立体的区域交通网络进一步加强了区域内各城市单元的经济联系,为安康融入“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层提供客观保障。

综合评估,重庆市在未来“西三角”经济区中可能会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安康—岚皋—城口、安康—镇坪—巫溪高速公路的实质性进展,对拉近安康与重庆的距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三峡工程竣工后,重庆及其所属万州将成为深水良港,途经安康至万州是陕甘乃至广大远离江海的西部地区理想的“出海走廊”,在西部地区和华东地区乃至世界各地通过长江航运联系过程中,安康在这一各家必争的黄金水道中是重要的中转地带,例如,通过争取修建陕西紫阳县至四川省达州罗江的高速公路,尽早打通与万州的快捷联系至关重要,能够进一步强化安康的交通枢纽地区,对于提升安康水运和航空能力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安康现有的产业体系,融入“西三角经济”区后机遇远远大于挑战,在参与经济区内产业分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向核心城市输出劳务,加快绿色产业和新型业态兴起等方面大有可为。

清洁能源与新型材料产业。安康力争建成水火核生物质并举的能源基地,近期全面完成汉江干流梯级水电开发,实现水电装机300万千瓦。建成石泉火电厂,新增火电装机400万千瓦,通过加快旬阳火电厂和核电项目建设,预期将形成1500万千瓦以上的装机容量,这一要素与其它资源禀赋衔接起来,既可以作为“西三角”的能源基地,也可以重点发展新型材料、装备制造和其他载能工业,特别是运用循环经济理念统领的新型材料产业,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新型材料,将会针对西安航空航天科技制造、重庆机械制造、成都电子科技等产业的旺盛需求而拓宽市场。

富硒产业。安康是“西三角”经济区最大的富硒带,具有不可替代性,突出生猪、茶业、魔芋、矿泉水等富硒产业,通过加强富硒产业的组织和规划,依靠“西三角”经济区这一大平台的推介,走安全化、卫生化、便捷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逐次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高地、区域品牌,富硒食品产业的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现代物流产业。安康利用区域交通枢纽地位打造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的条件业已成熟,按照“西三角”经济区构建进程,打造秦巴腹地输入物流的重要分拨配送中心、“西三角”经济区原材料供应中心、“西三角”经济区的物资交换中心,同时,高起点地引进和培育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真正发挥交通条件通达后,安康在西安、重庆、成都、武汉等城市群的交汇作用。

安康丝绸、生物制药、生态旅游产业。单从经济规模、技术含量、业态层次等方面比较,三大产业在“西三角”经济区内无优势可言。例如,仅四川南充市丝绸产值超过100亿,安康市2008年4.8亿;川药、渝药均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众多上市公司,安康市2008年药业

仅8.8亿;成都从生态旅游起步,经历了休闲观光产业的升级,如今正在打造融旅游产业、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物流配送、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安康市生态旅游产业尚处于明晰定位阶段。但是,三大产业可以通过整合、吸纳等方式,汲取他们作强作大产业的体制机制性成果,重点发展与三大核心城市相关联的前向、接续、配套产业,力促产业结构性嬗变。

(四)有利于满足正当的政策要求

每一个经济区建立,国家在财税、金融、土地、投资等方面都有优惠政策扶持,并根据这一经济区的特殊禀赋进行功能定位和产业倾斜,配套相关支撑体系和导向性的投入。例如,2009年6月,国家正式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商洛一区三县列入规划范围,由于这些县区也属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涉及的水源保护地区,国家专门出台了“对因水源保护造成的地方财政减收增支,中央和省级财政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给予一定的补助”、“部分公益性项目的国债转贷资金逐步转为拨款”等政策,这也是安康长期呼吁过的政策诉求,市委书记刘建明在2009年的两会上有“不让老百姓当生态贫民”振聋发聩的观点。重庆四川位于长江上游的生态保护区,正在争取开征生态税等政策,安康融入“西三角”经济区后也会得到普适政策。

西安的科技整合政策、重庆的库区移民政策、成都的统筹城乡改革政策,安康也有可能量身适用,在“西三角”经济区政策框架内最大限度地争取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制度要件。

三、安康在“西三角”经济区的角色定位

由于国家尚未对“西三角”经济区范围做出明确界定,现有范围既有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庆代表团提出的47个城市之

说,也有后来不断要求增加融入城市的61城市之说。本文按照省财政厅课题组提供的研究范围进行对比分析,曾对安康市与其他25个主要城市基本情况(土地面积、人口、行政区划)、2008年度主要经济指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三次产业结构比)以及主导产业状况对比分析(省略)的基础上,从区位空间优势和特色产业上作如下角色定位:

(一)空间定位

安康作为“西三角”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安康是不争的“西三角”经济区腹地,是关中天水、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连接点,襄渝、阳安、西康三条铁路在此交汇,国道316横贯东西,210纵贯南北,未来打通秦巴屏障的交通布局中,安康是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的节点,安康届时处在关中2小时、重庆和成都半日经济圈以内,加之安康机场的迁建,6座梯级水电站库区形成后汉江航运能力提升,安康立体运输功能齐备,是陕西继西安之后的第二大交通枢纽,作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名至实归。

形成物流中心的基本条件就是交通和区位优势,区位因素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现代物流中心发展的影响,因为优越的区位条件为物流分拨提供了方便通道,交通的枢纽地位又可聚集更多的物流资源。安康正在着手编制物流产业发展规划,采用适宜的发展模式,形成富有效率的物流网络,为安康建成“西三角”经济区腹地最大的物流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西安、重庆、成都是“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安康积极争取作为西三角的次核心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关中天水经

济区和成渝经济区之间的秦巴连接地带,分布着陕南的汉中、安康、商洛和川北的广元、巴中、达州共6个地级市,这也是“西三角”经济区内经济最滞后的地带,在这一地带中,安康的综合实力强于商洛、巴中,与广元不相上下,未来的综合交通能力不逊于汉中和达州,尤其是在“西三角”经济区向江汉经济区的辐射中得天独厚,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涵养范围和影响力最大,是秦巴地带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综合上述因素,安康应当仁不让地打造“西三角”经济区次核心城市。

(二)产业定位

安康作为“西三角”经济区的清洁能源基地、新型材料基地、以中国硒谷引领的绿色特色产业基地

安康是“西三角经济区”内未来唯一具备水火核生物质并举的清洁能源产业,作为“西三角”经济区的清洁能源基地,具有可靠的输变电和调峰能力,能够为“西三角”经济区内相关城市提供质量稳定的电源。

安康是以秦岭褶皱系为主体的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按照已经通过评审的《安康新型材料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运用循环经济理念统领,以各类矿产品采选、冶炼、加工为主,延伸矿产业下游链条,建设新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硅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四大材料体系,能够作为“西三角”经济区内装备制造业和有关加工业的新型材料基地。

绿色特色产业是以富硒食品为引领的畜、茶、蚕、果等绿色产业,生态旅游、生物制药、蚕丝绸业包含其中。由于主体功能区定位的限制,确保“一江清水供北京”的战略需要,也基于陕南优越的自然生

态条件,绿色产业被省市列为陕南和安康市发展的主导产业。将这一区域的绿色产业基地上升为国家级基地,是“西三角”经济区构建中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体现。

四、安康融入“西三角”经济区的策略和建议

“西三角”经济区无论是否得到国家批准,区域内各城市间形成的默契和日益攀升的人文氛围,为安康实施区域合作拓宽了空间。

(一)实施北联、南扩、东进的区域合作策略。利用地缘优势,密切合作关系,率先促成安康与周边区域的大开放格局。

以北联为先,利用关中天水经济区行政流的主导在陕西,促成关中天水经济区生产要素流入安康,今后应把争取省上对陕南突破发展的有限资金投入,转变为关中天水经济区企业、技术、科技、人才等要素与安康的紧密联结。

以南扩为要,重庆有可能成为“西三角”经济区的龙头,其主导产业与安康并无根本冲突,积极寻求与重庆装备制造和信息产业的合作。同时,安康打造区域物流中心,与重庆及万州未来形成的深水良港的出海通道有重大的关系,大做直辖市文章,提前谋划携手合作事宜。

以东进为谋,安康与湖北以汉江为纽带,形成沿江的轴线经济通道。湖北丹江口市借南水北调契机,打造“中国水都”的定位对安康有很大的启示,在水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策划方面,安康可以与之互补发展,同时,及早为“西三角”经济区寻求东部市场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二)与三大核心城市形成错位发展的策略。安康与西安、重庆、成都三大城市的经济联系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可能接受三大核心城市

辐射出现积极的“扩散效应”,也有可能出现对安康发展不利的“回流效应”,即各生产要素从安康不发达区域向三大核心城市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因此,融入“西三角”经济区必须要有所侧重、错位发展。

“挽西安”-随着西康高速通车,与西安形成了快速便捷的交通通道,延长、有色、陕旅、陕煤、陕重汽、陕医投等一批企业已经在安康有较大项目落地。进一步借安康月河产业带的形成,运用飞地等政策,促进高级生产要素的流入与重组,使安康与西安形成更为切实的利益纽带。

“傍重庆”-重庆是三大核心城市中公认的制造业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特别是汽车产业,产业链条环环相扣,上下产业链完全打通,闭合程度做到了完整统一,安康的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绿色产业应该谋求与重庆的产业进行对接,成为其产业链条延伸和配套的基地,依靠重庆直辖市的体制优势,在产业融合中提高吸纳政策和机制的能力。

“瞄成都”-成都很多产业与安康有同构性,“西三角”经济区大部分四川城市的产业呈现多元,主要是单一的产业支撑不了整个城市的发展,其食品、旅游、建材等产业已经趋向高级化,值得安康学习和借鉴,特别是成都作为国家城乡统筹一体化示范区,其“三集中”的范例为产业化、城镇化施放了能量,值得在月河川道推广,为安康产业环境变化提供软性要素。

一是建议安康市正面传递响应构建“西三角”经济区的态度。特别是为大交通、大物流的布局占据舆论制高点。加强与“西三角”经济区各城市联动,共同呼吁并促成“西三角”经济区的建立。与重庆

市及万州区建立多层次的合作关系,为未来区域物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的定位创造有利条件,形成有利于安康和万州双向发展的经济流和信息流。

二是建议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启动工作认真研究安康发展的外部环境。研究安康在国际国内背景下的发展问题,把安康在“西三角”经济区大格局下发展问题作为重要课题。研究安康与西安、重庆、成都三大城市产业合作问题,研究安康在秦巴地带发挥独特作用的问题,紧盯相关城市的产业定位和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减少未来项目规划中的同构性,在有利中求大利,在不利中找有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05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