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二版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更新时间:2024-01-24 06: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NO.1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1932年英国经济学家莱昂内尔·罗宾斯发表了《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这篇著名的论文之后,经济学这一名称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上都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区别开了。在这篇论文中,罗宾斯第一次正式地( ),并且罗宾斯关于经济学的这一定义几十年来被经济学界所广泛采用。 B、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科学 2、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间的关系是( )。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在实行固定汇率的情况下,外汇对基础货币的影响通常表现为( )。 A、外币的过度供给时,出售本币 4、自由竞争最根本的前提是( )。 B、资本的统治 5、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 )。 B、劳动和劳动力

6、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在预付资本中所占的比重成( )变化,与固定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成( )变化。 C、反方向 正方向 7、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成本价格)是指生产商品( )。 C、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8、垄断统治形成后,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 )。 A、垄断与竞争并存并使竞争更加激烈和复杂

9、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存在着推动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就是( )的更新。 D、固定资本

10、生产国际化,各国企业按照( )原则,在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中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和劳务活动,获取参与国际分工、扩大生产与贸易的机会,从而带动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C、比较利益

1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性地继承( )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A、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12、从50年代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 )经济体制。 A、高度集中的计划

13、以下属于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共有的是( )。 D、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14、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存在着( )。 A、私营经济

15、根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是( )。 D、农业经济—二元经济—现代经济增长

16、改革道路的选择和形成的核心问题是( )。 B、改革的性质和目标

17、以下四种改革方式的称谓中,与其他三种不同的一个是( )。 B、渐进式改革

18、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时,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 )的关系。 A、独立自主

19、之所以说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剥削,是因为( )。 A、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20、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2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一种以( )为基础的剥削制度。 A、生产资料私有制

22、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研究是从商品和商品经济开始的,其依据中不正确的是( )。

D、商品是一切财富的代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影响利润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 )。 A、剩余价值率 B、资本的有机构成

C、资本周转速度 D、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 2、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分别是( )。

A、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 B、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 C、商业及商人的产生

3、信用货币作为能够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凭证,具有双重性质( )。 A、体现债权债务关系的信用凭证 C、以信用为基础的货币符号 4、我国今后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这一目标的重点环节是( )。 A、抓农业龙头企业,使之成为联系市场和农民的中介

B、大力发展“公司+合作组织+农户”模式,以代替“公司+农户”模式

C、发挥各地资源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和骨干农产品,建设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商品基地,形成专业化的批量生产

5、以下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B、科学社会主义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

C、科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和动力规律的深刻分析 E、科学社会主义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 6、以下属于建国初期传统计划经济中国家行政手段的是( )。

A、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对国有企业实行统收统支,产品统一调拨

B、在价格上,国家对农产品实行垄断低价,对工业品特别是加工工业产品实行垄断高价

C、资金分配上实行供给制

D、生产管理上实行以实物指标为主的指令性计划 E、在收入分配上实行带有平均主义色彩的分配方式

7、所有制这一范畴所表示的是狭义的生产关系,而不是广义的生产关系,即它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A、生产资料的归属 B、生产资料的控制 D、剩余劳动的占有

8、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满足的条件( )。 A、对人有用

B、是人类劳动的产品 D、为交换或出售而生产

9、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下列几个因素( )。 A、流通中待售商品的数量 C、商品的价格水平 E、货币的流通速度

三、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答案:此观点是正确的。

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是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是价值形式的交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产生新的价值。

但是,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因为一方面,资本家需要把货币投入流通,用以购买劳动力商品,这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需要在流通领域出售,剩余价值才能够得以实现。

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2、国家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安全并不是相互排斥的。

答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安全二者有联系,但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扩大对外开放与维护金融安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首先,对外开放的扩大要求建立一个健全和健康的经济体制及金融体制。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对健全和健康的金融体制的要求会越来越迫切,而健全透明的金融体系的建立又会使金融体系的发展更加健康和更加稳定,金融安全得到维护。 第二,亚洲金融危机的实践说明,经济开放必须与国家维护金融安全的能力相适应。特别是金融方面的对外开放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力求做到使金融开放与国内经济实力、金融监管的手段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

第三,我们还应在加快健全和完善金融体制、加强金融监管方面花大力气,下大工夫。我们既要坚持金融领域中的改革,同时将金融银行部门的制度规范化建设放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地位。要打击金融领域中的违法犯罪活动,要保持利用外资的适度规模和合理结构。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对经济的监督和管理,中国的改革开放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实施这一基本国策当然是以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为前提的,失去国家经济安全,对外开放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不能把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理解为不加任何限制地、无条件地开放国内一切领域和市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外开放不考虑本国的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安全是一国根本利益之所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就是确保本国的根本利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国际地位。

要指出的是,国家经济安全从最根本上说,要依靠本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来保证,靠本国资本和技术建立起来的企业和产业来支撑。因此对外开放中,政府不仅要对外资的进入进行合理有效地控制和正确的政策引导,以趋利避害,对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产业部门进行必要的保护,更应注意大力发展民族经济,特别是要提高受保护部门的竞争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四、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垄断资本主义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答案:垄断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而来,其最基本的经济特征和经济实质就是垄断。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形成垄断。

(1)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形成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这次工业革命产生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导致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兴起,大大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程度和企业规模,为生产和资本的迅速集中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和信用机制为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提供了有力的杠杆。 自由竞争中,大资本处于有利地位。能够更好地利用先进技术和方法,扩大生产规模。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企业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同时有利于企业间的生产联合和资本集中

(3)生产和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垄断。

可能性:自由竞争下,“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优胜劣汰,使得一个部门的全部或大部分经营活动集中到几个或十几个大企业中,为达成垄断协议提供了可能性。 必要性: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成本和交易成本都很大,使得相互之间的妥协和联合成为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

(4)资本主义垄断资本的形成,大体经历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萌芽阶段;70至90年代的广泛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形成阶段。

2、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案:中国渐进式改革和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激进式改革在改革的性质和目标上存在着的根本差别。然而,对于改革道路的选择和形成来说,性质和目标问题恰恰是一个核心问题。改革的方式是内生于改革目标的,离开了改革的目标和性质,改革的成本、收益和方式方法的选择也就失去了意义。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性质在于,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的经济改革具有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改革道路的选择上必然强调连续性、稳定性和渐进性,必然要在改革中寻求传统与现代、计划与市场、自由与秩序、稳定与变革、局部与整体、改革与发展、国有与非国有的结合,归根结底,要在工业化、市场化与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之间的平衡和协调、稳定与发展中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而苏东激进式改革则是对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根本否定,是在彻底推倒原有的宪法制度的基础上引入西方资本主义的宪法制度,因而,它的方式必然是激进的、全面的、整体性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新的私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必然会出现制度的断层,从而也就无法避免经济和政治秩序的混乱和生产的停滞与下降。这是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的根本区别所在。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分工的内在矛盾?

答案:分工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为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矛盾。劳动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之间的矛盾是分工条件下生产力体系的基本矛盾。

分工首先使不同劳动部门和不同劳动者之间相互分离和相对独立,使他们的劳动具有了个体性质。劳动的个体性表现为:(1)每一个人的劳动都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不同劳动者在经济利益上是相互独立的,在我的劳动和你的劳动,我的劳动产品和你的劳动产品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界限。(2)每一个劳动都是在独立的状态下进行的,他们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在自己意志的控制下,自主地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等问题。

分工使不同劳动部门和不同劳动者相互分离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同部门和不同劳动者之间的相互依赖,使每一个人的个别劳动具有了社会性。劳动的社会性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分工造成了不同生产部门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全面的相互依赖,每一个劳动者生产的产品都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他人或社会的需要。比如,工业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和食物;生产部门为非生产部门提供物质产品,非生产部门为生产部门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生产资料部门为消费资料部门提供物质设备,消费资料部门为生产资料部门提供消费品,等等。(2)从工厂内部分工看,由于实行劳动分工,每个劳动者都只能承担某种产品生产的一个环节或一道工序,工厂所出产的纱、布、金属制品,都是许多工人的共同产品,都必须顺次经过他们的手,然后才变为成品。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这是我做的,这是我的产品。在这种结合劳动的过程中,每个劳动者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都只是一个特殊的器官,执行一种特殊的职能。从而造成了各个局部的操作环节和局部的工人之间的全面的相互依赖。

在分工生产中,每一个人的劳动同时具有个体性和社会性两种属性,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但是,这两种属性之间又存在着矛盾。从社会分工看,个别劳动能否通过交换被社会所承认,从而转化为社会总劳动的一个部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一旦这种转化不能成功,个别劳动就不能被社会所承认,也就是说,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这种劳动就是无效劳动,就是一种浪费。从工厂内部分工来看,劳动的个体化导致了生产的专业化,提高了单个劳动者的劳动效率;另一方面导致了劳动者劳动能力的片面化和劳动活动的单调化,造成了劳动者个人的畸形发展,制约了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分工所包含的这些内在矛盾是支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矛盾。

2、试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组成内容?

答案: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总结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括了以下一些基本理论。

(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我们党提出了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这一判断表明,①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这样既坚定了社会主义方向,又使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我们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提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以及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的性质、任务、动力、战略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

(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根本问题作了新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突出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确立了科学的标准;另一方面,突出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中共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本质有了进一步深入的认识,从基本经济制度的角度对社会主义作出了新的定义。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中共十六大进一步阐明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和要求。

(3)关于经济改革的理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走形成了一套关于改革的目标、方式、评价标准和具体内容的改革理论。中国改革的性质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改革的方式上强调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在判断改革成效的标准上,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中共十六大进一步提出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改革。

(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经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济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经济改革中的核心问题。邓小平在提出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和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中共十五大和十六大进—步发展了这一理论,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新的体制。这些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总结,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共十六大进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在对外开放中,我们认识到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在大胆借鉴和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经验的同时,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把力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把引进、开放与创新、利用外资与自身积累结合起来,使对外开放更健康地发展。 (6)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政策,如: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工作的首位,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出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根据这一思想,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等。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这一理论不是凝固不变的,它要不断反映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深化和完善。

NO.2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马克思在《资本论》诞生之前研读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学文献,写下了一系列经济学手稿,其中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本形成的著作是( )。 A、《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2、斯密在对“看不见的手”的分析中提到:“……他常常是通过追求个人利益无意中为社会增加了福利,而且比他在有意为社会增加福利的时候干的更加有效”这句话向我们表明了( )。 A、市场调节的有效性

3、价格标准是由货币的( )职能派生出来的。 A、价值尺度 4、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 C、资本流通中等价交换与价值增值的矛盾 5、劳动力商品最主要的特征是( )。 B、劳动力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6、在购买阶段,资本家手中的货币同一般消费者手中的货币有质的差别,这种差别就在于他所购买的是生产资料和( ),即生产所需的物质要素,为( )的生产准备条件。 B、劳动力 剩余价值 7、生产价格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 C、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8、从资本积累的规律看,资本的有机构成具有( )的趋势。 B、不断提高

9、经济全球化趋势必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国家主权,同主权国家发生矛盾。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超越可概括为两种主要形式,即主权销蚀和主权转移。主权销蚀是( )( ),主权转移是( )( )。 D、无形的、自觉的、有形的、非自觉的

10、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以后,还必须经过一个过渡时期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在过渡时期,无产阶级的最初任务是( )。 D、大力发展生产力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11、兰格模式中,中央计划当局采取( )得出“均衡价格”体系。 A、试错法

12、对于改革道路的选择和形成来说,改革的方式是内生于( )的。A、改革目标 13、按劳分配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是( )。

C、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决定的

14、在从农业经济向二元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首先获得发展的是( )。 D、需要资本投入较少、以农业为积累资源的轻工业部门

15、西方经济学家之所以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是因为( )。

A、市场的自发调节能够保证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竞争秩序,限制这种自发作用则会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破坏市场竞争秩序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而且这种发展从总体上看呈加速趋势。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革命,分别是( )。 A、农业化 B、工业化 D、信息化

2、信用货币,是指能够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凭证,一般包括( )等。 A、期票 B、汇票 C、银行券 D、支票 3、剩余价值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B、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生产剩余价值

C、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D、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趋势 E、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仍然发挥作用 4、以下属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特点的有( )。 A、连续性 B、稳定性 C、渐进性 5、农业现代化是指( )。

A、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 B、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 C、用现代管理手段经营农业 D、用现代思想观念指导农业 E、用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替代劳动力密集型农业 三、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是三种不同的、独立的资本。 答案:错误。

从产业资本循环的全过程可以看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并不是三种不同的、独立的资本,而是同一产业资本在运动过程中所采取的三种不同的形式,并通过这些不同的形式完成不同的具体职能,最终实现价值增殖。从资本循环过程本身来看,它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有机统一。其中购买阶段和售卖阶段属于流通过程,生产阶段是生产过程。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整个资本的循环以三个阶段的相互转化为前提,只要其中的某一阶段发生了中断,资本的运动就会受到影响,资本增殖的目标也不能如期实现。

2、加入WTO,中国的发展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加入WTO,使中国发展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总的来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机遇大于挑战,符合我国发展的根本利益。我国加入WTO,可以通过正式成员的资格,享受多边谈判的成果;可以通过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维护自身权益;可以通过开放国内市场,吸收境外投资,并获得进入其他国家市场的机会;可以通过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公正、平等地解决遇到的贸易争端;可以通过市场的相互开放,拓展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这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在国际竞争和综合国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力的较量中掌握主动。

四、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相比性质有何不同?

答案: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商品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有机体的细胞,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一切经济规律得以展开和发生作用的基础。对剩余劳动的占有采取了等价交换的形式。而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只是一种局部现象,对剩余劳动的占有是以超经济强制为基础的。第二,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条件,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它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这与以占有使用价值为目的的小商品生产有着本质的不同。 2、试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在中国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我们知道,我国的社会主义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脱胎而来的,建国初期经济极端落后,现代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国内国际的阶级斗争非常尖锐。极低的生产力水平和人均国民收入严重制约着国内资金积累能力的提高,当时的历史环境也不允许我们通过大规模的引进外资来弥补国内资本积累的不足。在这种条件下,为了在较短时期内缩短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摆脱国内外面临的种种困境,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加速资金积累,集中国内有限资源,加快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集中的计划经济正是当时这种粗放型发展阶段的产物。借助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对国有企业实行统收统支,产品统一调拨;在价格上,国家对农产品实行垄断低价,对工业品特别是加工工业产品实行垄断高价,资金分配上实行供给制,生产管理上实行以实物指标为主的指令性计划,在收入分配上实行带有平均主义色彩的分配方式。依靠这些行政性手段,国家强制集中和动员社会的有限资源,集中投入到工业化过程之中,在较短时期内建立了国民经济比较完整的基础,大大推进了工业化进程。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还与以下一些特殊的条件有关:

(一)中国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比较的落后的基础上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传统。

(二)在建国初期,中国既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经验,又缺乏成熟和具体的理论,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照搬苏联的模式。

(三)由于面临着资本主义的封锁和包围,因而存着盲目冒进、急于求成的情绪,易于导致唯意志主义和对行政方法的迷信。

(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长期盛行对领袖人物及其思想盲目崇拜的倾向,这种倾向不适当地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加以绝对化,妨碍了人们对于这些理论的科学认识和发展与创新。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马克思在阐明剩余价值理论的同时,建立了工资理论。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工资形成的基础。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因此劳动力价值的决定构成了工资的基础。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此外,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包含一个历史的、道德的因素。劳动力的价值构成工资的基础,它的变动是工资变动的基础。

(2)马克思工资理论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说明了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劳动力价值或价格采取工资的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3)工资的形式。资本主义工资形式,包括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确定的,因此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马克思分析了计件工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资的一些特点,说明了它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4)马克思工资理论,揭示了工资运动的趋势和工资量的变动规律,说明了资本主义工资制度是建立在雇佣劳动制度基础上的,只有消灭雇佣劳动制度,才能消灭资本主义工资制度。

2、论述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之间的关系。

答案:市场失灵,意味着需要一定形式的政府调节。

第一、市场失灵的分析,政府调节范围应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1)从宏观方面来看,政府调节旨在实现宏观经济的平衡,以克服市场在宏观方面的失灵;(2)对微观领域进行调节的必要性,源于市场在微观领域存在失灵,这包括上述所讲的经济的外部性、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生产上无效率、有害物品的交易等。宏观经济领域和微观经济领域的调节虽然都是基于市场失灵,但这两方面产生的具体原因、调节的目的、对象和方式是不同的。 第二、府干预也会发生失灵。(1)在西方国家由于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战后相当长时期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然而,国家干预的强化特别是其管制范围的扩大和对竞争的限制,引起资源配置的扭曲,出现了严重的政府失灵。(2)政府失灵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也同样存在。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指令性计划计划取代了市场,导致效率低下,资源配置适当,引起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而且由于决策失误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

第三、不同国家引起政府失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类,一是制度和体制方面引起的,二是由政府对市场的不当替代引起的,三是政府自身的局限引起的。从第一个方面来看,尽管国家都是以公共管理者的身份出现的,但国家反映的是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要求,政府偏好并不一定是社会偏好。而一定经济制度总要通过一定的体制来体现,政府在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职能会由于体制结构的不同有所不同。制度的不完善和体制方面存在的缺陷不可避免地导致政府失灵。

从第二个方面来看,政府和市场都进行资源的配置再配置,但二者进行资源配置机制是不同的。市场是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配置资源的;政府则是借助于超然的社会权力配置资源的,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一致的情况下,市场价格机制能够有效配置资源,而当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时,政府能够从社会角度决定资源合理配置。因此,政府是市场的不当替代将导致政府失灵。

从第三个方面看,政府决策也会由于信息不充分而失误,不完全市场也会引起政府失灵。同时,由于政府不具有市场经济其他主体的一些特征,如缺乏经济约束和激励等,这也会导致政府活动的低效率。此外,政府部门可能产生的官僚主义、寻租行为、道德风险等都会导致政府失灵。

由上可见,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但政府干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政府干预也会失灵。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是如何在发挥政府调节作用纠正市场失灵的同时克服政府的失灵。

NO.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把人类的社会经济形态划分为( )形态。 A、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现代资产阶级的和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 2、价值是( )。 C、商品的本质因素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 A、可用观念的货币 4、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特征是( )。 C、资本国际化 5、把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B、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6、在产业资本循环的各个阶段中,所谓的“惊险的跳跃”是指( )。 C、售卖阶段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7、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 )。 B、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8、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 B、生产价格 9、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动的,所以,世界的经济秩序主要体现了( )的利益和要求。 D、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0、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是( )。 C、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1、过去一个世纪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是( )。 D、如何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市场经济

12、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道路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初步寻找到了一条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与( )结合起来的具体途径。 C、市场经济

13、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是主体。这是( )。 B、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14、基础工业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 A、以资金集约为基础 15、金融危机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D、由于国内经济发展波动造成的货币大幅度贬值,汇率大幅度波动的货币危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资本主义至今为止,经历了( )发展阶段。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指出,“摆在我们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资本论》序言这样说:“我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在《反杜林论》恩格斯专门讨论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他这样说:“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在同一节中,恩格斯还说,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列宁认为,“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就是专门研究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的”。 从以上这些论述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A、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B、政治经济学研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C、政治经济学重点研究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D、政治经济学研究一定社会制度下的资源配置方式 E、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是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组成是( )。 A、国际贸易中建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世界银行

4、国有大企业主要实行股份制或公司化改造,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 )是国有大企业改革的主导性思路。

A、股份化 B、公司化 D、法人化

5、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模型的缺陷主要有( )。

A、忽视了城市劳动力的失业状况,并不是所有农村劳动力在城市都能就业

B、该模型只是描述了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展过程,而忽视了农业部门自身的作用 C、仅把传统部门看作为完全被动的单纯剩余劳动力的提供者

D、以两个部门的实际收入差距解释城乡劳动力和人口迁移,却不能解释广泛存在的高迁移率与高失业率并存的现象

E、这一模型以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基础,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为依据,从而存在一些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的理论假设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三、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固定资本由于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的价值损失叫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 答案:错。

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由于被使用或因自然力的作用造成的固定资本物质上的损耗,又叫物质损耗或油性损耗;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由于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的价值损失,又叫精神损耗或无形损耗。根据劳动生产率提高所造成的不同影响,无形损耗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生产完全不同类的劳动资料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造成原有的固定资本价值的下降:另一种则是由于出现了更为廉价的替代品,从而引起了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损。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根本性差别。 答案:错误。

从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存在根本性差别。这表现在无论哪种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在决策结构上实行分散决策;在信息结构上通过价格体系进行横向信息传递;在动力结构上以微观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及由此形成的竞争作为动力源;在分配结构上按提供的生产要素的多少和生产要素的价格进行收入分配;在协调方式上市场自由调节与宏观间接调控相接。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不是一种可以脱离开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基本制度而独立存在一种技术性工具,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市场机制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除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在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基础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要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四、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试述如何理解威廉·配第的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答案: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创造者。这是不以社会形态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人类要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各种使用价值,必须从事各种形式的具体劳动。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我们说“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创造者”,并不是说物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凭空创造出来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也就是人们以特定的劳动方式来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以适应自身的特定需要的过程。离开了土地、矿藏和其他自然物质,具体劳动创造不出任何使用价值。因此,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英国学者威廉·配第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名言。

2、如何理解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并不能保证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的统一性,从而保证宏观经济的动态平衡性?

答案:在货币经济中,国民经济的运动由于货币因素的加入而变成两个相对独立的运动过程,即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既有其统一性,也有其相对独立性。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的统一性,决定了宏观经济平衡的可能性;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宏观经济失衡的可能性。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并不能保证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的统一性,从而保证宏观经济的动态平衡性。这首先是因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使统一的商品买卖过程被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这包含着买卖脱节甚至是危机的可能性;且货币危机本身包含着货币危机的可能性。其次是因为,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货币经济不同于实物经济,储蓄与投资过程分离开来,由于决定储蓄与决定投资的因素是不同的,市场并不能保证事前意义上或计划意义上的储蓄等于投资,因此难以保证宏观经济的平衡和稳定。再次,储蓄并不能自然而然的转移到相同收益的投资领域中去,货币、非货币的金融工具和中介机构影响到储蓄和投资的形成以及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到实际经济的均衡与稳定。抽象货币经济的特有性质和运动的特殊规律,不能等同于实物经济,正是货币经济的特殊性质和运动的特殊性,使得在宏观经济领域也出现市场失灵,表现为通货膨胀或紧缩、失业、经济波动、国际收支不平衡等等。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货币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答案:货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必须从货币经济自身的特点来认识。货币经济并不是覆盖着货币面纱的实物经济,而是同实物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货币既影响商品的实现过程,而且直接影响资本积累和资源的配置过程进而影响经济发展进程。

其一、从货币对商品的实现过程的影响看,货币运动虽然是以商品运动为基础的,但它能够能动地影响商品流通。从商品流通过程看,商品首先必须卖出去转化为货币,耗费在商品生产上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否则商品生产者就会陷入亏损甚至破产的境地。 马克思把它为“商品的惊险跳跃”。而能否实现商品到货币的转化和货币到商品的转化,不仅取决于商品本身,而且取决于货币运动。正常的货币流通是实现这种转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从宏观上看,货币运动能否与商品运动相协调,不仅影响商品流通的时间和流通的费用,而且影响着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制约着社会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

货币的出现使得商品买卖在时空上分离开来,一方面打破了财富在实物形式上积累的局限;另一方面,打破了产品交换的时间、空间和个人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社会化发展。货币化的发展不仅为生产和交换的社会化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而且为之提供了第一推动力。

其二、从货币对积累过程和资源配置的影响看,货币的产生促进了储蓄与投资的分离,积极地影响储蓄和投资、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首先,从储蓄的形成和分配看,货币能够积极地影响储蓄形成和分配过程。在没有货币的情况下,储蓄决策与投资决策的主体是同一的,但由于储蓄能力和投资能力、投资机会的分布并不是对称的,对储蓄资源的有效利用造成限制。货币的引入使储蓄决策与投资决策发生分离,资本积累过程变成为储蓄和投资两个过程。储蓄者和投资者的异位使得储蓄得以在广泛的范围内按照预期收益率产生的投资机会进行分配再分配,从而有助于提高储蓄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率。

其次,从投资方面看,在没有货币的情况下,储蓄决定着投资;货币出现后,储蓄决策与投资决策分离,储蓄者想要进行的储蓄与投资者想要进行的储蓄并不一定相等。因此,货币经济条件下,政府能够利用货币政策积极影响投资过程。

再次,在货币经济中,由于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的分离,整个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都借助于货币形式来实现,货币的变动必然对经济变量产生影响。现实经济中货币的变动会通过一定的机制和途径影响实际经济活动。 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 答案:

理解一个社会的分配制度,一定要以该社会的生产条件分配状况为基础。生产条件包括主观生产条件(即劳动能力)和客观生产条件(即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的分配和劳动能力的禀赋,共同决定着由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分配状况。因此,无论在何种性质的社会条件下,我们都要从这两个方面来理解收入分配方式,并以此来判断分配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一、对公平的理解

公平是与价值判断相联系的,它不完全是一个主观的范畴,而是一个历史的产物。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包含着历史的规定性。正确理解公平,关键是要看,用来评价公平的价值标准是如何引申出来的。

不同性质的经济条件下,公平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1)公有制经济中的公平问题

在公有制经济中,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任何人不可能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获得个人的利益。个人能向社会提供的,只有他的劳动。于是劳动成了他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的唯一依据。在劳动标准下,人们获得收入的方式是平等的。但平等并不等于公平。因为,人与人之间还存在劳动能力的差别。如果忽略了这个差别而一味地追求分配的平等,那就是不公平的。因此,确切地说,公有制下的公平的分配,应该是承认劳动差别的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可见,公有制下的公平并不是否定差别,而是否定劳动量标准之外的差别,否定任何凭借其他生产要素获得收益的行为。

(2)非公有制中的公平问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当前,非公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正日益提高。

在非公有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除了劳动能力禀赋不同外,还存在生产资料占有的数量和质量的差别,我们称这种差别为“劳动积累”的差别。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了生产过程,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收入分配过程就要承认这个事实,并在分配中体现这个事实。

因此,在非公有经济中,劳动标准不再是公平的标准。而应该遵循“投入与回报的对等”原则。也就是说,任何人的任何一笔收入,都要与其实际的投入对等,非公有经济,反对的是“没有付出的收入”。比如靠继承获得的财产。 二、对效率的理解

效率是一个“投入产出”的概念,它是与具体的经济行为相联系的。经济效率的大小,关键在于经济中各方面之间的摩擦程度。如果制度与体制、人与规则、规则与现实之间存在很大的摩擦,则效率就会低下。而所有这些方面之间的匹配与否,是具有历史性的。一切都会随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等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高效率是相对的,不存在始终高效的机制,收入分配领域也是如此。

分配的公平是促进分配效率的基础。只有在公平原则下,人们才能够具有长期而稳定的预期,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公平的分配规则,必将引起经济、政治上的摩擦和冲突,效率无从谈起。

一般而言,市场机制是能够保证效率的。因为它既有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内在机制,又有激烈的外部竞争机制,内忧外患决定了这种机制的活力。我们说,个人收入多少,取决于生产条件的分配。在生产条件也由市场分配的条件下,生产条件的分配过程,事实上同时也就是收入分配的过程。在各种市场机制都很完善的情况下,公平的分配原则本身就是保证分配效率的最佳原则。

但是,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的缺陷,比如信息不完全、竞争不完全、外部性问题等等,造成了市场效率与社会效率的不一致。另外,由于资本具有积累和增值的本质,国民收入的自发分配,会造成资产收入与劳动收入的分配不公。尤其是在人力资本和脑力劳动日益成为国民财富创造主体的知识经济中,这种不公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会更加显著。

因此,为了兼顾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我们主张将收入分配过程分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两个过程。并在微观层次中,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收入分配的效率;而由于市场失灵而造成的分配不公,则由政府从宏观层次上利用所得税、转移支付、社会保障体系等手段,弥补市场的不足。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的比重,关键是看社会对公平与效率的需求。当前,我们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因此,应该是市场为先,微观为主,政府调解为次,为辅。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NO.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人类区别于一切动物的主要标志是( )。 C、劳动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 )。 C、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量多 3、用于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 )职能。 C、支付手段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 )。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不可调和的产物 5、个别企业加强工人劳动强度而多获得的价值属于( )。 B、绝对剩余价值 6、社会总产品的( )是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前提;社会总产品的( )是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关键。 A、价值补偿 物质补偿 7、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中的( )。 D、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

8、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是资本价值的不变部分的( )和可变部分的( )。 B、增加 减少

9、从价值上看,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出口那些( )、( )的商品。 B、国内生产成本低 比较利益高 10、以下选项中,( )是旧中国的官僚资本不具有的性质。 B、民主革命的性质 11、市场社会主义中的兰格模式又称( )。 C、兰格-勒纳-泰勒模式

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所有制形式都是与特定的( )相联系的,都具有相对的效率优势。 D、生产力 13、个体经济在性质上不同于私营经济,是因为( )。C、主要依靠自己劳动和经营 14、重加工业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 D、以资金—技术集约为基础 15、所谓公共产品是指( )。 A、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的产品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从工厂内部的分工看,分工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A、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熟练程度和劳动过程的连续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B、减少了因工作的变换而造成的时间的损失

C、缩短了制造一件成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有利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节约 D、有利于在工厂内部形成规模经济 E、有利于技术的进步和工具的革新 2、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相比,简单商品经济的特点在于( )。 A、以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

B、生产的目的为了交换其他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C、商品生产者之间进行等价交换,不存在剥削关系 E、商品生产完全受价值规律自发作用的支配

3、在资本周转中,以下哪些因素对流通时间有影响( )。

A、市场供求状况 B、产销距离的远近 C、交通运输条件的好坏 D、信息传递的快慢

4、90年代以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大步向前迈进,表现在( )。 A、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不断深化

B、以实行增值税和分税制度为中心的财税改革初步完成 C、外汇体制由双轨制并为单轨制;

D、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E、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冗员的安排等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5、以下关于国有制经济中国家的财产收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

B、国家财产收益是国家为了实现公有制经济的共同目标而对社会积累的一种扣除 C、包括根据企业占有的公有财产的绝对量征收的部分 D、还包括根据企业占用财产的相对量征收的级差收益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E、企业总收益中扣除了国家的财产收益后形成的企业自有收入,是国家对企业进行劳动评价和实行按劳分配的基础,构成了企业所具有的经济利益的真实内涵 三、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借贷资本家得到的利息应该相当于平均利润。

答案:此观点不正确。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资本。借贷资本是一种商品资本,同时也是一种所有权资本。同一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发生分离,从而取得了双重存在。对于借贷资本家来说,它是所有权资本,他要求得到利息;对于职能资本家来说,它是职能资本,他要求获得经营利润。但是,双方的要求需要从企业的经营利润中共同获得。于是,利息只能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一般而言,利息率都介于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

2、我国实现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客观要求把宏观调控方式由直接调控转为间接宏观调控。

答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我国要建立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客观要求把宏观调控方式由传统的直接调控转为间接宏观调控。现代市场经济之所以需要间接宏观调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建立在价值运动与实物运动既相分离又相统一的基础上的,二者的统一,表明市场经济宏观运行趋向于平衡的必然要求,而二者的分离及由此造成的价值运动与实物运动的相对独立性,表明了市场经济宏观失衡的可能性。而平衡和失衡都是通过市场表现出来的,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和数量信号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宏观调控既不能像传统体制下那样采取实物计划直接控制企业生产,也不能直接控制市场价格机制,只能通过向市场体系输入经济参数实行间接调控,以协调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因此,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只能是间接的,不能是直接的。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不仅反映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而且反映社会主义的特殊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决定的整体社会利益要求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来保证,但在现阶段由于存在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的独立性,存在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宏观调控不能无视这种利益上的矛盾进行直接的调控,只能在鼓励个体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去实现保证社会整体利益,这只有通过间接宏观调控才有可能。因为直接宏观调控是以个体利益绝对服从社会利益为前提的,实际上否认了个体利益的独立存在,而间接宏观调控一方面给个体以追求、实现个体利益的机会和条件,同时又可以引导人们实现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因而不仅可以为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有助于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四、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具有什么意义? 答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严格定义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反映了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不同的部门,由于生产的使用价值不同,各自生产一单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不同。一种商品与任何他种商品的交换比例,决定于它们的价值比例,而价值比例最终归结为不同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好相等,他的劳动耗费就可以通过交换全部得到补偿。如果他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的劳动耗费就无法在交换中得到完全补偿。如果他的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他不但能使自己的劳动耗费全部得到补偿,而且还会在交换中获得一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超过其个别劳动时间的余额。

2、简述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主导作用有何意义?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答案:首先,国有经济是与生产的高度社会化相适应的,集中在能源、交通、通讯、金融、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基础。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国家从全局和长远的需要出发调节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总体结构,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克服单纯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和健康发展。

其次,国有经济是公有制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公平与效率、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的统一;有利于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和非国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以及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和重大风险的能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加速国内资本的集中和积累,加快产业结构的重组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增强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有经济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对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价值规律的作用。

答案: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有两个基本作用:一是微观作用,即择优汰劣,激励创新;二是宏观作用,即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价值规律的这两个作用是生产力发展基本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表现形式。

第一、择优汰劣,激励创新。某个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个别价值,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而商品是按其社会价值交换的。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劳动生产率高,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低的生产者,在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时,较小的个别价值会转化为较大的社会价值,因而可以获得较多的货币收入;相反,只能获得较少的货币收入。至于那些具有中等劳动生产率,生产中耗费的劳动等于社会必要劳动,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等的生产者,则可以获得平均收入。这种由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别引起的收入差别,会引发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一切商品生产者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为了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便力求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必须不断进行创新,研究和开发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生产的组织和管理,从而促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推动了经济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由此得到提高。可见,价值规律具有激励创新、择优汰劣、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二、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人类在生产中需要的劳动力和其他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在任何社会形态都存在所谓的资源配置问题,而资源配置的核心,就是合理地分配由一定时期劳动人口数量决定的社会总劳动时间,即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的。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方面,任何商品生产者的产品都是为他人、为社会的使用价值,而产品是否为社会需要只有通过市场的检验才能确定;另一方面,每个生产者又是独立地做出生产决策的。作为价值规律实现形式的价格波动,起着揭示这些信息的作用。社会总劳动在不同生产部门的分配,就会随着价格信息诱导下的生产决策变动,不断作出调整,从而使前述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得以实现。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综上所述,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有两个基本作用:即择优汰劣,激励创新和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

2、何理解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具体含义? 答案:

产品的分配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不仅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而且还涉及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方式。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生产要素在既定所有制结构下,还需要在市场中根据要素的数量和价格进行“配置再配置”。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有两方面的含义:

(1)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意味着把收入分配的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结合。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通行的分配原则,这一原则的实质是以劳动为尺度进行收入的分配,物质生产条件不能成为个人参与收入的根据。但在存在非公有制的条件下,占有或提供物质生产要素的社会成员将依据其对其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入分配。因此,公有制经济中,劳动标准支配着收入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所有权标准支配着收入的分配;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收入分配中,劳动标准和所有权标准,二者兼而有之。

(2)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还意味着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与按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的结合。

由于各种生产条件的分配都要通过市场来进行,要素价格的决定与收入的分配联系在一起,因此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要借助于价格机制来实现。

对于非公有制经济来说,要素的市场配置过程,既是所有权的交易过程,同时也是所有权的实现过程,即所有者凭借所有权获取等于要素价格报酬的过程,在这里按要素分配就是按所有者提供的要素和要素的价格来分配。

在公有制经济中,由于劳动不具有直接的社会性,对劳动者的按劳分配只能借助于商品交换实现的价格量作为衡量劳动者提供劳动量的尺度;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不可能是纯粹的,其实现过程和实现程度都或多或少地渗透着按要素分配的影响。这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有助于形成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收入分配结构。

应当指出的是,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意味着劳动和生产要素都参与了价值的创造,应当把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分配区分开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得社会成员能够通过提供劳动和物质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不仅有助于调动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劳动的积累和资本积累,而且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有效、合理利用,促进其使用效率的提高。

NO.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每个历史时代中所有权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面发展起来的。因此,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乎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关系描述一番。要想把所有权作为一种独立的关系、一种特殊的范畴、一种抽象的和永恒的观念来下定义,这只能是形而上学或法学的幻想。”这一著名的论断出自马克思的( )。 B、《哲学的贫困》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的关系是( )。 B、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3、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 )。 B、是商品且具有价值 4、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本质特征是( )。 B、雇佣劳动制度 5、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6、马克思研究社会再生产运动的理论前提是( )。

D、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原理/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A、B) 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 )。

A、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地理位置以及追加资本的投资收益不同

8、相对过剩人口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相对于( )需要而言的人口过剩。 C、资本增殖 9、( )使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 B、金融国际化 10、一般地说来,共产主义所有制下的生产力基础是( )。 D、生产的社会化 11、兰格模式中,“均衡价格”体系的产生依赖于( )。 D、中央计划当局 12、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之间的( ),使得中国的以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的双轨过渡成为可能。 C、兼容性 13、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方式是( )。 D、生产要素所有者以其要素参与收入的分配

14、刘易斯认为,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换的核心问题是( )。 A、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问题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体系的是( )。D、道义劝告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 A、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B、劳动者的素质及熟练程度 C、生产过程的分工和协作的合理程度 D、生产的规模 E、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 2、商品的价格水平与商品价值量、货币价值量的关系( )。

A、价格水平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量的变化成反比

D、在货币代表的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仅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成正比 3、信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现在于( )。

A、信用促进了利润率的平均化 B、信用能够节省流通费用 C、信用可以促进资本的集中 D、信用能缩短流通时间 E、信用能加速资本的积聚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5、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的后果是( )。

A、加剧了农业内部剩余劳动力的积累 B、工农差距的加大 C、城乡差距的加大 D、重工业体系的基本建立与发展 三、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价格标准就是货币的价值尺度。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货币的价值尺度作为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的职能是充当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因此,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货币具有为商品定价的功能。要用货币来显示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必须为货币确定一种计量单位。这种计量单位就是所谓价格标准。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日益成为价值符号,这些货币单位作为金属重量单位的意义逐渐在大众的意识中消失了,好像它们天生就具有计量价值的本领。这样,价格标准就常常被错误地等同于价值尺度。实际上,这二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须知,价格标准并不是货币的一个独立职能,它是由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派生出来的技术性规定。虽然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要借助这种技术性规定来实现,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是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劳动的化身,而价格标准则是货币的计量单位。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2、公有制与市场机制是水火不容的。

答案:错。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关系既非水火不容,又非水乳交溶,它们的关系要比人们所想象的复杂得多。认为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经济与市场机制之间没有任何矛盾,从而传统的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可以不经任何调整就可以与市场经济统一起来,这可能是一种很不现实的想法,但是,断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完全对立的,也缺乏足够的理论与现实根据。中国的改革经验证明:商品关系是内生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在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之间并不存在某种固定、简单和机械式的对应关系,处理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应当从实际出发。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之间是具有兼容性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何不同?

答案:二者划分的标准不同,划分的意义不同、内容不同。1、标准上:一个是根据价值周转的方式,一个是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2、意义上:划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是解释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并以此为依据分析资本剥削程度;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解释它们对资本周转的影响,进而阐述资本周转速度对生产价值生产的影响。3、内容上:不变资本包括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指劳动力。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等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指原料材料等和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2、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案:首先,从微观经济主体的状况来看,在这种直接管理的方式下,只有中央的一个积极性,地方、部门、企业都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管理,无法也没有途径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尤其是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国有经济中,企业没有自主权,被看成是社会大工厂的一个车间,产供销人财物一切要由国家计划决定和直接管理,企业被管得很死,使得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其次,从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来看,计划经济下的直接管理,看似事无巨细全都由中央计划机关及其下属的各级计划机关管到了,实则这种全面的直接的计划管理管不了也管不好整个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实行直接计划管理的结果是资源没有达到合理配置,部门、地区发展的失衡,造成了很多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可同时又有另一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没有发挥其经济能量和潜能,从而使国民经济发展延缓,经济效绩从长期看低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

再次,从直接管理体制下的经济运行来看,直接管理的方式也不利于国民经济总体及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的顺利运行。因为经济活动的顺利运转必须有一套灵活的运行机制,而直接管理方式却把各个经济主体管死了,使其失去了其自我发展的活力,自然运行不畅,形成所谓计划失灵的局面。

最后,从直接管理方式下的动力机制上看,这种体制和管理方法不能给企业和个人以持续不断的内在动力。在直接管理方式为主的经济体制下,企业与个人只是被动地完成计划任务,并且完成任务的状况与其收入也没有直接的关系,从而也就失去了求生存求发展的动力。

总之,政府直接管理既抑制了企业活力,也不利于政府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答案:一个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规律,是指在该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那个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其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工人的剥削。

(1)剩余价值规律规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要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都作为资本的要素存在着。资本的本性决定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追求。资本主义生产必然服从这个动机—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都服从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资本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是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和实现剩余价值的过程;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实质上是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资本家的个人消费是消费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以剩余价值的生产为前提的,并受到剩余价值规律的制约;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它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劳动的必要条件。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趋势。受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社会化。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不断积累,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对造成生产力极大的破坏。这种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必然为更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2、试述我国超强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业发展困境。

答案: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从建国后实行了超前推行资本集约度高而劳动集约度低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这种战略在当时的情况下对我国工业体系的建立,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通过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发展战略,同时也扩大了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越来越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从工业化与农业发展关系的角度考察,高强度的二元结构矛盾给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经济资源在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之间的重新分配。这一重新分配过程的基本内容,一方面是由农业剩余形成的资本从传统农业部门流向现代工业部门;另一方面,为了满足现代工业部门扩张对劳动力的需求,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由于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资源同步向现代工业部门的流动,带动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进步和升级。

但是,中国在农业部门为工业扩张提供巨额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农业劳动力被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和政策人为地限制在农村而未能实现应有的转移。庞大的农业劳动力数量相对于有限的农业资源,必然导致耕地资源紧张、资金匮乏、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而农业部门则成为吸纳就业最为紧张的部门。如果长期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使我国“三农”问题愈来愈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和社会稳定的隐患。

(2)农业资源相对短缺

①.耕地资源相对短缺,农户经营规模过小。耕地是一种自然禀赋资源,其供给是缺乏弹性的,农业人口数量过大直接导致了农业人口平均耕地面积甚少。伴随人口增长、消费结构改变以及自然资源非农化的加剧,农业人口平均耕地面积仍在不断呈减少趋势。如此紧张的人—地比例关系,导致了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出现超小型化的特征。 ②.农业资源相对短缺还表现在农业投资不足。中国底子薄,农业落后以及人口众多构成了农业投资不足的基本格局。尽管中国工业已有所发展,但依靠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与发展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仍然需要农业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加重了农业的“失血”状况。

③.中国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另一突出表现是农业科技水平落后。自然资源短缺约束下的中国农业只能走内涵扩大再生产,提高资源生产率的发展道路,因而农业科技进步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希望所在。但是,中国农业科技除了在少数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外,大多数领域仍比较落后。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3)农业劳动生产率及产品商品率低下

区别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由于庞大的农业人口的存在,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很低。再加上农业资本增长缓慢,在边际收入递减规律的制约下,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高低,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区别的另一个重要标志。但我国粮食生产的自给性、半自给性,带有明显的“口粮农业”特点,为非农部门提供的商品粮极其有限,农产品的商品化率低。这不仅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延长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而且降低了农民对工业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进而影响了工业化的进程。

(4)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民收入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都在缩小。但80年代后期收入差距再次拉大,使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进一步加强。一方面,直接影响农民微观基础上的积累能力和投入能力,进而制约着农业对经济发展的“产品贡献”能力;另一方面,直接削弱了农民对经济发展的“市场贡献”能力,农民对工业品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将直接影响工业化的进程。与此同时,如由于改革推进顺序不同、发展过程中存在差别政策、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等,城乡收入和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都在不断扩大。农民增收困难已成为二元经济结构中农业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

可见,高强度的二元结构矛盾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工业化的进程制约了农业过剩人口的转移,进而使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困难重重。

NO.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是( )。 A、生产资料 2、下列各因素中与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直接关系的是( )。 D、生产规模

3、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4、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有经济的本质是( )。 D、国有经济充当着为私人资本服务的角色 5、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C、I(v+m)=IIc 6、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 )。 C、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工业 7、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平均利润率的( )趋势。 C、下降 8、以下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D、社会化大分工细化、完善

9、兰格模式中,中央计划当局采取( )得出“均衡价格”体系。 A、试错法 10、( )是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实现以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公平和在更大的程度和范围上实现社会自觉有计划发展的物质基础。 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1、实现收入分配上公平与效率的兼顾,需要( )。

C、创新现行的体制结构,在宏观上实现公平,在微观上保证效率

12、刘易斯认为在二元经济的发展阶段上,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 A、通过现代部门的持续扩大,不断吸收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直至消失 13、下列垄断形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制度垄断 14、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5、我国对外技术交流的内容包括( )。 D、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1、分工首先使不同劳动部门和不同劳动者之间相互分离和相对独立,使他们的劳动具有了个体性质。劳动的个体性表现为( )。

A、每一个劳动者都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而劳动,不同劳动者在经济利益上是相互独立的,不同产品间存在着明确的界限

B、每一个劳动者独立进行生产 C、每一个劳动者自主地决定生产什么

D、每一个劳动者自主地决定生产多少 E、每一个劳动者自主地决定如何生产 2、简化的基础货币模型中,决定非银行部门持有现金比率的因素有( )。 A、国民收入水平 B、税收与收入之比率

C、用现金购买商品的价格与支票购买商品价格的差异 3、商品价值( )。

A、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B、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

C、商品最本质的属性 D、是历史范畴 E、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4、垄断价格是( )。

A、垄断组织销售商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价格 B、垄断组织购买原料时规定的低于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价格 C、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

5、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

A、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B、高技术含量 C、高商品率(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D、适度规模经营 E、农业人口比重低 三、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社会主义因素。

答案:此观点不正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是为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和巩固其垄断地位服务的。

从阶级性质上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代表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凌驾于个别私人垄断资本之上的。资本主义“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在经济目的、形成方式、运行规律等方面与社会主义的国有化和经济计划化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只能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反映着生产社会化的根本要求,但不能说其具有了社会主义的因素。 2、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答案:对。全球化首先是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的结果,是一种历史进步,全球化加速了资源的流动,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了科技发明、普及和运用,为人类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可以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可以推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促进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市场化。它是机遇,更是挑战。当今世界的全球化从制度上看,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支配着全球化的性质、方向、进程及主要游戏规则,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资本主义深深的烙印。由于减弱了主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加广泛和充分的表现:民族国家和民族国家内部社会经济的不平衡以及世界广大地区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发展;对于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因此,中国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处理好对外开放、全球化与国家自主发展的关系。实现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统一。 四、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什么是资本周转?它与资本循环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案:当资本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而复始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时,就是资本周转。

由资本周转的定义可以看出,资本循环是资本周转的阶段性组成,而资本周转是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又有所不同:资本循环主要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剩余价值的产生与实现过程,而资本周转则主要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与价值增殖有关的问题。与此相适应,考察它们的目的也是不同的,考察资本循环,主要是分析资本在运动中要经过哪些阶段,要采取哪些职能形式,揭示单个资本运动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在条件:考察资本周转,则是进一步分析影响资本价值运动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资本运动速度的快慢对于资本价值增殖的影响又是什么。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案:(1)所有制结构单一,公有制经济处于绝对垄断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受到排斥,几乎从经济生活中完全消失。

(2)决策权高度集中,几乎所有重要的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都集中于国家手中,企业和个人缺乏自主权。

(3)信息的交流是借助于行政隶属关系在上级与下级之间进行的,主要限于集中的纵向传递。

(4)通过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计划内容上以实物计划为主,实物指标的完成情况成为评价、考核各级行政部门与企业绩效的主要标准。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经济全球化有哪些表现?他们各自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一是贸易的全球化,即相当规模的商品交换超越了民族国家的地域界限,使国际贸易的流量大幅度的增加,一国进出口的扩大成为各国经济增长必须的前提,揽括了所有世界经济主体的世界市场出现了。

自由贸易使各国在世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重新配置资源。从使用价值的上看,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互通有无,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产品。从价值上看,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各国可以那些出口国内生产成本低、比较利益高的商品以及进口国内生产成本高、比较利益低的商品,从而从贸易过程中节约劳动的消耗。世界市场强化了市场竞争环境,促使参与经营的国家提高技术水平,改进产品结构,加强质量控制,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世界市场的大规模生产经营活动,也为劳动力的世界性流动和就业率的调整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

二、金融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地区、各国的金融市场上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和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

金融国际化促使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一方面使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中心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获得了大量急需的经济发展启动资金,带动了地区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可以说,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国际化的推动。

三、生产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最高形式。生产社会化不仅要冲破地区、部门等因素的限制,在一国范围内充分发展起来,而且要冲破国界的限制,在国际范围内普遍发展起来。当一国的社会生产过程越出国家疆界以后,它就转变为国际性的社会生产过程,国别的社会化生产也就发展成为国际性的社会化生产。这样,生产社会化就推动国别再生产过程实现了国际化,即生产国际化。

生产国际化的迅猛发展对世界经济以及各国经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各国企业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在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中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和劳务活动,获取参与国际分工、扩大生产与贸易的机会,从而带动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生产国际化也大大优化了全球的资源配置,节约了生产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全球的经济增长发挥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2、评述比较优势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我国改革开放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一)一般地说,比较优势理论包括比较成本说和资源禀赋说。(1)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差异,各国应分工生

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

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从事专业化生产的产品产量就会增加,通过国际贸易,双方都能得到比较利益。(2)资源禀赋说认为各国资源禀赋不同,每个国家应生产和出口那些可以较多使用本国相对丰富而且价格又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原来需要使用本国相对稀少和价格昂贵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

(二)比较优势理论对于我国发展对外贸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提供了基本依据。发挥本国的生产和资源优势,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够节约劳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的转换。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我国的实际,找出生产和资源的比较优势,据以确定进出口结构,通过对外贸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

(三)但应当看到,比较优势理论有很多缺陷,它在发展中国家的使用程度和使用范围是有限的。从这一理论本身看,它是静态理论 ,而从动态角度看,随经济发展,科技教育的进步,各国的比较优势是不断变化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也不断变化。资源本身也会由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因素而发生变化。如果不考虑改善这些方面,而一味地单纯以现有的成本和资源的比较优势来确定自己的贸易结构,就会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必须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其关键环节是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

竞争优势来源于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要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取得竞争优势,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使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发展。

对我国来说,扩大对外贸易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进口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避免重复引进,同时要把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从而加快我国技术进步的步伐,尽快形成我国自己的技术优势。

扩大国际贸易,必须不断拓展国际市场,扩大我国产品的销售市场。应该指出的是,我们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不要忽视国内产品市场,避免出现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

(已全部整理完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zu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