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更新时间:2024-01-13 02: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九章 逻辑基本规律

一、填空题

1.违反三段论规则的“四词项”的错误,从逻辑规律的角度看,是一种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2.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排中律),已知SIP为假,则SEP为真。 3.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矛盾律),若“如果认真学习,就能考得好成绩”为真,则“即使认真学习也不能考得好成绩”为假。

注意,“‘如果认真学习,就能考得好成绩’为真”等值于“‘即使认真学习也不能考得好成绩’为假”。

4.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排中律),若“老王是党员而不是干部”为假,则充分条件命题“如果老王是党员,那么他是干部”为真。

注意,“‘老王是党员而不是干部’为假”等值于“‘如果老王是党员,那么他是干部’为真”。

5.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排中律),由“不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也能安定”为假,可知必要条件命题(只有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才能安定)为真。

注意,“‘不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也能安定’为假”等值于“‘只有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才能安定’为真”。 6.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矛盾律),若p∧﹁q为真,则﹁p∨q为(假)。

二、单项选择题

1.如果否定p∧q而肯定p∨q,则( D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规律 2.在以下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 B )

A.SAP真且SOP假 B.SEP真且SOP假 C.SIP真且SAP假 D.SOP真且SIP假 3.在下列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是( B )

A.某关系不是对称的,也不是非对称的 B.某关系既是非对称的,又是反对称的 C.某关系不是对称的,也不是反对称的 D.某关系不是对称的,而是反对称的

4.对“如果灯亮,那么有电”和“如果灯不亮,那么无电”这两个命题同时肯定,则( D )

A.只违反矛盾律 B.违反矛盾律 C.既违反矛盾律又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矛盾律也不违反排中律 5.如果同时否定“必然p”和“必然非p”,则( C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规律 6.既否定“◇p”,又否定“◇﹁p”,则( D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1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规律 7.既断定“p←q”为真,又断定“p∧﹁q”为假,则( D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规律 8.下列陈述违反排中律要求的是( D )

A.﹁SIP∧﹁SAP B.既肯定SOP又否定﹁SIP C.□p∧◇﹁p D.既否定﹁p∨q又肯定﹁(p∧﹁q) 9.“如果所有贪污犯都有作案动机,那么有些贪污犯有作案动机”和“有些贪污犯没有作案动机,或者有些贪污犯有作案动机,是不对的”,若断定这两个复合命题都真,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 ) A.自相矛盾 B.模棱两可 C.偷换论题 D.偷换概念

10.在某次税务检查后,4位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纳税。 丙:个体户不都没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

如果4人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B )

A.甲的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B.丙的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 C.丙的断定属实,但陈老板没纳税 D.丁的断定属实,陈老板没纳税 E.丁的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

解析:甲与丙的断定相矛盾,不能都真,必有一假。丙与丁的断定处于下反对关

系,不能都假,必有一真。所以,丙的断定属实。再由题意可知,甲乙丁的断定都不属实。所以,陈老板纳了税。

三、双向选择题 1.“能否理顺工资、价格的关系是改革成功的关键”,这句话( CE )

A.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B.犯“模棱两可”的错误 C.违反矛盾律 D.违反排中律 E.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2.下列复合命题违反排中律的有( AE )

A.﹁SIP∧﹁SEP B.﹁SEP∧﹁SAP C.﹁□p∧﹁◇p D.◇﹁p∧□p E.﹁(﹁p∧q)∧﹁(p∨﹁q)

解析:SIP与SEP之间是矛盾关系,同时否定它们,便违反排中律。这对于﹁p∧

q与p∨﹁q也是同样的道理。

3.下列复合命题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有( CE )

A.火灾必然有原因,并且不可能没有原因 B.可能火灾有原因,并且火灾必然有原因

C.火灾有原因是必然的,火灾没有原因也是可能的 D.并非火灾必然没有原因并且火灾可能有原因 E.不可能火灾有原因,并且不必然火灾没有原因 4.下列情况不违反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有( AC )

A.在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对象做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并断定为同假。

2

B.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做出两个相互矛盾或反对的判断,并断定为同真。

C.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做出两个相互矛盾或反对的判断,并断定为不能同真。

D.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做出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并断定为同假。 E.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某一个别对象做出肯定和否定的判断,并断定为同假。

解析:选项A的语言表达不准确。既然是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方面,何来的相互矛

盾的判断?反过来,假如是相互矛盾的判断,又怎么可能是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方面的判断呢?

不同时刻的对象通常被视为同一对象。更准确地讲,例如,选项A可以表达为:在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某一个别对象做出肯定和否定的判断,并断定为同假。

5.如果命题A与命题B有矛盾关系,则下列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有( DE )

A.A∧﹁B B.﹁A∧B C.AB D.A∧B E.﹁A∧﹁B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复合命题违反矛盾律的有( BCDE )

A.□p∧﹁◇p B.□﹁p∧﹁□﹁p C.﹁◇﹁p∧□﹁p D.□﹁p∧◇p E.□﹁p∧□p

2.下列各组直言命题,若为同一思维过程中的陈述,则违反排中律的是( ABD )

A.某法官并不是如果受礼就秉公断案 某法官并不是受礼而没有秉公断案 B.某法官并不是只有受礼才秉公断案 某法官并不是没受礼却秉公断案 C.某法官并不是受礼或者秉公断案 某法官并不是受礼并且秉公断案

D.某法官并不是或者受礼或者秉公断案 某法官并不是既没受礼也没秉公断案

E.某法官并不是或者不受礼或者不秉公断案 某法官并不是不受礼而秉公断案

3.下列断定违反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有( ADE )

A.既肯定SAP又肯定SIP C.并非□﹁p∧◇﹁p E.既肯定﹁p∨q,又肯定p∧﹁q

4.下列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断定是( DE )

A.SAP假而SIP真 E.PAS真但PIS假

C.□SAP与◇SOP都假

B.既否定SEP,又否定POS D.并非□p,并且并非◇﹁p

B.SAP与SEP不能都真 D.SAP真SEP也真

解析:﹁◇SOP├ □﹁SOP├ □SIP。所以□SAP与◇SOP都假,不违反排中律。

PAS├ PES├ SEP,PIS├ SIP├ SOP。按照对当关系中的差等关系,如果SEP真那么SOP也真。所以,PAS真但PIS假,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3

注意,选项D的“HEP”应当首先改为“SEP”。

5.甲乙丙丁四个孩子在院子里踢足球,把一户人家的玻璃打碎了。当房主问他们是谁踢球把玻璃打碎的时,他们都不承认是自己打的。

甲说:“是丙打的。” 丙说:“甲说的不符合事实。” 乙说:“不是我打的。” 丁说:“是甲打的。”

后查知四个孩子只有一个不说假话。由上述条可知( ABDE ) A.说真话的是丙 B.打碎玻璃的是乙 C.打碎玻璃的是甲 D.打碎玻璃的不是甲 E.丁说假话,但打碎玻璃的不是丁

五、表解题

1.如果肯定A而否定B,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呢?为什么?

A:甲上场而乙不上场。

B:只有甲不上场,乙才上场。

解:设p表示甲上场,p表示乙上场,则

A:p∧﹁q B:﹁p←q

做它们的真值表如下:

p 1 1 0 0 q 1 0 1 0 ﹁p 0 0 1 1 ﹁q 0 1 0 1 p∧﹁q 0 1 0 0 ﹁p←q 0 1 1 1

有由上面的真值表可以看出,当肯定A时,必须肯定B。所以,肯定A而否定B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2.下面丙说的话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为什么?

甲对乙说:“并不是说或者你不正确或者我不正确。” 乙对甲说:“并不是说如果我不正确则你就正确。” 丙对二人说:“你们两人说的都对。”

解:设p表示甲正确,p表示乙正确,则丙的话可以符号化为

丙:﹁(﹁q∨﹁p)∧﹁(﹁q→﹁p) 做它的真值表如下: p 1 1 0 0 q 1 0 1 0 ﹁p ﹁q 0 0 1 1 0 1 0 1 ﹁q∨﹁p 0 1 1 1 ﹁(﹁q∨﹁p) 1 0 0 0 ﹁q→﹁p 1 0 1 1 ﹁(﹁q→﹁p) 0 1 0 0 丙 0 0 0 0 显然,丙的话是永假的,违反矛盾律的要求。

4

3.警察逮捕三个人,只知道他们其中一人是“说谎者俱乐部”的成员,另外两人是嫌疑犯。请根据以下供词判定谁是说谎者俱乐部的成员。 审判员问:“你们谁是说谎者俱乐部的成员?” A答:“??”审判员没留神,未听清,要求A再说一遍,A未说。 B说:“A刚才说,他是说谎者俱乐部的成员。我呢,当然就不是了。” C说:“A刚才说他不是说谎者俱乐部成员,可我也不是。”

解:设p表示A是说谎者俱乐部的成员,p表示B是说谎者俱乐部的成员,r表示C是说谎者俱乐部的成员,则B和C的话可以分别符号化为

p∧﹁q ﹁p∧﹁r

根据题意可知,pqr 做它们的真值表如下: p 1 1 1 1 0 0 0 0 q 1 1 0 0 1 1 0 0 r 1 0 1 0 1 0 1 0 ﹁p 0 0 0 0 1 1 1 1 ﹁q 0 0 1 1 0 0 1 1 ﹁r 0 1 0 1 0 1 0 1 p∧﹁q 0 0 1 1 0 0 0 0 ﹁p∧﹁r 0 0 0 0 0 1 0 1 pqr 0 0 0 1 0 1 1 0 B与C的话之间是反对关系,所以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就是说,B要么C是说谎者俱乐部成员。由题意知,A不是说谎者俱乐部成员,即p为假。

由真值表可见,同时满足p假、p∧﹁q与﹁p∧﹁r不同真、pqr为真等三个条件的只有q为真、r为假,即B是说谎者俱乐部成员。

六、分析题

(一)下列各题有无错误?如有错误,指出它违反哪条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他在20世纪里活100多岁。

答:错误。它既肯定在20世纪里又肯定活100多岁,违反矛盾律。 2.我基本上完全同意他的意见。

答:错误。既肯定基本上又肯定完全,违反矛盾律。 3.价值规律是永恒的历史范畴。

答:错误。既肯定是永恒的又肯定是历史的,违反矛盾律。 4.南极海岸地带,鸟的种类虽然少,鸟却很多。 答:正确。

5.我是不赞同背诵的,但也不赞成不背诵,我认为适当地背诵也是必要的。 答:错误。同时否定背诵和不背诵,违反排中律。

6.若是仇杀案的凶手,则罪犯与死者必然有仇。他是仇杀案的凶手,但与死者无仇。 答:错误。这两个命题是相互否定的,同时肯定它们就违反矛盾律。 7.如果大家都动手大搞卫生,那么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答:错误。健康与疾病是相反对的,这里同时肯定它们,违反矛盾律。 8.鲁迅的小说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祝福》是鲁迅的小说,所以《祝福》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5

答:错误。在“鲁迅的小说”中,“小说”是集合概念。在“《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中,“小

说”是非集合概念,它们不能作为中项组成一个三段论推理。这里违反同一律。 9.当有人说欧谛德谟说谎时,他狡辩说:“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

答:错误。不存在的东西不等于无法说,这里违反同一律。 10.火星上或者有人类存在或者没有人类存在,但我不能断定火星上有人类存在是真的还是

火星上没有人类存在是真的。

答:没有错误。火星上或者有人类存在,或者没有人类存在。这不等于能断定火星上有人类

存在是真的还是火星上没有人类存在是真的,至少目前还没有人能够断定。 11.甲说:“这种陶瓷产品如果不是景德镇产的,就是唐山产的。”乙说:“不!它既不是景

德镇产的,也不是唐山产的。”

答:没有错误。因为也有可能是其他地方产的。

12.说他既会雕刻又会游泳是不对的。不过,说他不会雕刻或不会游泳也不对。 答:错误。“他既会雕刻又会游泳”与“他不会雕刻或不会游泳”之间是矛盾关系,这里同

时否定它们,违反排中律。

(二)下列议论是否符合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如不符合,请指出错误所在。 1.下面是甲乙两人的一段对话。

甲:“照你这样说,就没有信念之类的东西了?” 乙:“没有,根本没有。” 甲:“你是这样确信的?” 乙:“对。” 答:不符合。乙既说没有信念之类的东西,但又说自己能确信这一点,犯有自相矛盾的错误。 2.下面是金朝人王若虚的一段话。

或问文章有体乎? 曰:无。 又问无体乎? 曰:有。 然则果如何?

曰: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答: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因为所谓无是指无定体,所谓有是指有大体。无与有不是从相同

方面来讲的。

3.几个人就“飞碟”这种不明飞行物是否存在展开讨论。

赵说:可能存在飞碟。

钱说:根本不存在什么飞碟。

孙说:你们没看杂志介绍吗?一定有飞碟。 李说:我同意钱和孙的看法。 周说:我不同意钱和孙的看法。 王说:我不同意钱和赵的看法。

答:显然,赵、钱和孙的话都不违反逻辑规律。钱与孙的话具有反对关系,不能同真但可同

假。因此,李的话违反矛盾律,周的话不违反逻辑规律。赵与钱的话具有矛盾关系,既不同真又不同假。王同时否定赵与钱的看法,因此违反排中律。 4.小孙说:“人必然没有特异功能。”

小李说:“不对。” 小孙说:“那么,你的意思是说人必然有特异功能。”

6

小李说:“我不是这个意思。” 小孙说:“你说话怎么出尔反尔呢?” 小李说:“你的话才不合逻辑呢。” 问:究竟谁不合逻辑?为什么?

答:小孙的话不合逻辑。因为由“人必然没有特异功能”,对其进行否定,只能推出“人可

能有特异功能”,而推不出“人必然有特异功能”。

七、综合题

1.在侦破一件盗窃案的过程中,五名侦察员议论作案人究竟是谁。

甲说:或者A,或者B。 乙说:是C。

丙说:不是A,也不是B。 丁说:如果不是D,就是C。 戊说:肯定不是E。

查明结果后,发现只有一人说对了。请问,作案人是谁?

解:甲与丙的话具有矛盾关系,因此其中必有一真。也就是说,乙丁戊三人的话都是错

的。所以,作案者是E。

2.某高校要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出一人出国深造。有ABCD四人猜测究竟谁能选中。

A说:甲选不中。 B说:丁能选中。 C说:丙能选中。 D说:丁选不中。

结果,只有一人没有猜对。请问,被选中出国者是谁?

解:BD两者的话是矛盾的,其中必有一人没有猜对。按照题意,A和C的分析都是正

确的。所以,丙被选中出国。

3.某校在讨论出国进修人选时,有两种不同意见。

(1)如果甲去,那么乙不去。 (2)甲和乙都去。

当问王校长的意见时,王说:“这两种意见都不对,我主张乙去,甲不去。” 请问,王校长的意见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为什么?

解:“如果甲去,那么乙不去”等值于“甲不去,或者乙不去”,它与“甲和乙都去”具

有矛盾关系。王校长同时否定这两种具有矛盾关系的意见,违反排中律。

4.同时肯定下列ABC三个命题,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为什么?

A:MEP

B:SAM

C:SIP

解:这三个命题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因为它们具备三段论的基本要素。但是,由MEP和SAM为前提推不出SIP,因为这样组成的三段论的前提之一MEP是否定命题,该三段论的结论也应当为否定命题,而SIP为肯定命题。因此,同时肯定这三个

命题,就会违反矛盾律。

5.甲乙丙丁四人争夺围棋赛前四名。赵钱孙李对此进行预测。

赵:丁是第一名。

钱:甲不是第一名,并且乙不是第二名。 孙:如果乙是第二名,那么丙不是第三名。 李:如果甲不是第一名,那么乙是第二名。

结果表明,上述四人中仅一人预测正确。请问,甲乙丙丁各获第几名?请写出推导过程。

7

解:钱与李的观点具有矛盾关系,因此其中必有一个人的预测为真。所以,赵和孙的预

测都是错误的。由赵的预测错误可得,丁不是第一名。由孙的预测错误可得,乙是第二名,丙是第三名。由丁不是第一名,按照排除法可得,丁是第四名。所以,甲是第一名。

第十章 归纳逻辑

一、填空题

1.根据前提是否考察一类对象的全部个别对象,归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大类。 2.求同法的主要特点是(异中求同,除异求同)。运用求同法要求在各个场合的先行情况中,只有一个先行情况是(相同的)。

3.求异法的主要特点是(同中求异,除同求异),运用求异法要求在正反两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先行情况是(不同的)。

4.从类比推理结论的性质上分析,它属于(或然性)推理。一般说来,如果把某对象的特有属于或偶有属于类推到其他对象,那就犯有(机械类比)的错误。 5.从假说的定义可以看出,假说是(科学)性和(假定)性的统一。

二、单项选择题

1.类比推理与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之一在于( B )

A.思维进程从一般到个别 B.前提不蕴涵结论 C.思维进程从个别到一般 D.结论是模态命题 2.在假说的形成阶段提出初步假定时运用的推理大多是( B )

A.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B.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C.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 D.模态推理和归纳推理 3.契合差异并用法的特点是( D )

A.同中求异 B.异中求同 C.求同求异相续运用 D.两次求同一次求异

4.动物学家用一种苍蝇(猩猩蝇)做实验。如果在猩猩蝇生长期内给予全日光照,猩猩蝇经过208小时成熟。如果给予半日光照,则猩猩蝇需要212小时才能生长成熟。如果在生长期内无光照,则要219小时内才能成熟。可见,光照时间长短是猩猩蝇成熟期长短的原因。该实验运用的寻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是( C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5.法国里昂大学的科学家对一百名男子调查,得出结论:“留大胡子者易秃顶。”他们认为,由于浓密的长胡子妨碍皮肤散热,许多男子秃顶是机体为了保护大脑免于过热而脱发。他们使用的推理是( C ) A.完全归纳推理 B.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C.科学归纳推理 D.概率归纳推理

8

6.据对一批企业的调查显示,这些企业总经理的平均年龄是57岁,而在20年前,这些企业的总经理的平均年龄大约是49岁。这说明,目前企业中总经理的年龄呈老化趋势。以下哪项对于题干的论证提出的质疑最为有力?( B )

A.题干中没有说明,20年前这些企业关于总经理人选是否有年龄限制。 B.题干中没有说明,这些总经理任职的平均年数。 C.题干中的信息,仅仅基于有20年以上历史的企业。

D.20年前这些企业的总经理的平均年龄,仅是个近似数字。 E.题干中没有说明被调查企业的规模。 7.前年引进美国大片《廊桥遗梦》,仅仅在滨州市放映一周时间,各影剧院的总票房收入就达到800万元。这一次滨州市又引进《泰坦尼克号》,准备连续放映10天,1000万元的票房收入应该能够突破。根据这些信息,分析上述推断最可能隐含以下哪项假设?( C ) A.滨州市很多人因为映期时间短都没有看《廊桥遗梦》,这一次可以得到补偿。 B.各影剧院普遍更新设备,这一次的音响效果比以前有很大改善。 C.这两部片子都是艺术精品,预计每天的上座率、票价等非常类似。 D.连续放映10天是以往比较少见的映期安排,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E.灾难片加爱情片,《泰坦尼克号》的影响力和票房号召力是巨大的

8.光线的照射,有助于缓解冬季抑郁症。研究人员曾对9名患者进行研究,他们均因冬季白天变短而患上冬季抑郁症。研究人员让患者在清早和傍晚各受3个小时伴有花香的强光照射。一周之内,7名患者完全摆脱抑郁,另外两人也表现出显著好转。由于光照会诱使身体误以为夏季已经来临,这样便治好冬季抑郁症。( E )

A.研究人员在强光照射时有意使用花香伴随,对于改善患上冬季抑郁症的患者的适应性有不小的作用。

B.9名患者中最先痊愈的3位均为女性,但对男性的治疗效果较为迟缓。

C.该实验均在北半球的温带气候中进行,无法区分南北两半球的实验差异,但也无法预先排除。

D.强光照射对于皮肤的损害义尽得到专门研究的证实,其中夏季比起冬季的危害性更大。

E.每天6小时的非工作状态,改变了患者原来的生活环境,改善了他们的心态。这是对抑郁症患者的一种主要影响。

三、下列结论能否借助于完全归纳推理得出? 1.天下乌鸦一般黑。

答:不能。由于人们事实上不能对全部乌鸦做出考察,所以无法借助完全归纳推理得出

结论。

2.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也就是阶级关系。

答:能。因为人们可以对历史上三种不同的阶级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做出考察。

注意,这里有一个预设,即人类社会有且仅有三种不同形态的阶级社会,即通常所谓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但是,这个预设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试问,任何两种社会形态之间,尤其是相邻的两种社会形态之间,存在精确的分界线吗?既然如此,为何不能把阶级社会区分为四种、五种,以至无穷呢? 3.础润而雨,月晕而风。

答:不能。因为该谚语仅仅是对过去的部分时间内某种自然现象的归纳总结,不是对所

有时间的该种现象的总结。

4.24和28之间没有质数。(质数是仅能被自身和1整除的正整数)

9

答:能。因为24与28之间的质数是有限的。 5.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答:不能。这句话仅仅是对以往时间的季节更替规律的归纳,而不是对所有时间的季节

更替规律的归纳,因为人们无法归纳未来事件。

四、分析下列各段论述,从中可推出什么结论?需要运用哪种归纳推理?

1.用锯锯物,锯会发热。用锉锉物,锉会发热。在石头上磨刀,刀会发热。用枪射击,枪膛也会发热。

答:可以推出结论“摩擦生热”,需要运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2.硝酸钠能溶解于水,硝酸钾能溶解于水,硝酸铵能溶解于水,硝酸钙能溶解于水,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铵是硝石的全部类属。 答:可以推出结论“硝石都能溶于水”。需要运用完全归纳推理。

3.敲锣发声时,如果用手指触摸锣面,会感到锣面在振动。用琴弓拉琴弦发声时,如果用纸条同发声的弦接触,纸条会被弦推动得跳动起来。人说话时,如果用手去摸咽喉,也会觉得它在振动。

答:可以推出结论“发声物体会振动”,这里运用的是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五、下列结论是根据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得出的?

1.萨克斯在1862年发现,植物淀粉是由叶绿素受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将之分解,再与其他养料合成的。因为他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如果遮挡日光,则植物不能产生淀粉;但只要以日光照射,植物便又立刻产生淀粉。 答:求异法。

2.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在用显微镜研究植物的花粉粒子浸在水中的形状时,发现这些粒子都在做不规则的运动。后来,他又发现植物叶子的微粒在水上也会运动,甚至如玻璃、烟灰、泥土等无生命物体的微粒也会在水上做不规则运动。经过三个月的反复和细致的观察后,布朗得出结论:凡是能漂浮在水上的微粒都会做不规则运动。 答:求同法 3.从前有两位化学家,他们从各种化合物中观察到氮重2.299微克,但在空气中氮则重2.301微克。于是,他们设想,空气中的氮的多余重量,必定是一个同氮相结合的未知元素的重量。后来,化学家们根据多次试验发现一种新的化学元素——氩。 答:剩余法

注意,题干中的“2.299克”和“2.301克”似乎应当分别改为“2.299微克”和“2.301微克”。

4.天文学家们通过对1959年以来观察到的现象证明,大约在太阳活动加强,磁场产生扰动时,在两星期内大气环流便发生改变。通常,当太阳活动加强时,大气环流的经向度加大,维持的时间增长,因此,冷空气的活动就显得频繁。反之,太阳活动减弱时,纬向环流加强,冷空气就不十分活跃。由此便可得出结论,太阳活动强弱是地球上气温升降的原因之一。 答:共变法。

5.达尔文在研究动物和环境的关系时发现,不同类的动物如果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常常呈现出相同的形状。鲨鱼于是鱼类,鱼龙属于爬行类,海豚属于哺乳类,种类不同,但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外貌很相似,身体都是棱形,都有胸鳍、背鳍和尾鳍。反之,同类的动物,如果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就有不同的形态。例如,狼、鲸、蝙蝠都是哺乳类,由于生活条件不同,形态就不同。狼适于奔跑,蝙蝠适于飞翔,鲸适于游

10

泳。由此可知,生物的形态构造与其生活条件和环境有因果联系。 答:求同求异并用法

六、下列推理是什么推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指出其错误。

1.太阳是上帝创造用以照亮地球的。我们总是移动火把去照亮房子,决不会为了照亮房子而移动房子去就火把。因此,太阳围绕地球转,不是地球围绕太阳转。

答:类比推理。不正确。因为“太阳是上帝创造用以照亮地球的”作为前提至少是可疑

的,不能视为事实,无法与另一种事实相类比。

2.在施旺和施莱登分别发现了动物和植物的机体都是由细胞组成之后,施莱登又在植物细胞中发现细胞核,而且研究了细胞核与细胞其他部分的关系。施莱登把自己的结果告诉施旺。施旺想起,如果动物和植物的机体的相似不是表面的,而是实质的,那么动物的细胞一定也会有细胞核。后来,施旺用显微镜观察,果然在动物的细胞中发现细胞核。 答:类比推理。正确。

3.我们学校的运动会是一个学校的运动会。如果一个学校的运动会要一个学校的全体人员参加开幕式,那么奥运会是全世界的运动会,岂不是要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参加开幕式吗? 答:类比推理。不正确,因为这里仅仅根据对象间表面相似性,犯有机械类比错误。 4.这个学生又迟到了,他的这个毛病,就像出窑的砖,已经定型,改不掉了。

答:不完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不正确,轻率概括或以偏概全、机械类比。

第十一章 论证

一、填空题

1.论题 论据 前提 结论 2.收敛结构

3.真实性 相关性要求 充足性要求

4.在论证过程中,如果以(真实性尚未确认)的命题作为论据,就会犯“预期理由”的逻辑错误。 5.循环论证

6.排中律 矛盾律

二、单项选择题 1.D 2.D 3.C 4.D 5.C 6.B 7.A 8.B

11

9.D 10.E

三、多项选择题 1.BCE 2.ACD

四、分析题

(一)分析下列论证的结构,指出其论题、论据(包括省略论据)、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 1.论题: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论据: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 论证方式:间接论证。 论证方法:选言证法。

2.论题:喜马拉雅山在过去的地质年代里,曾经被海洋淹没过。

论据:地质学研究一再证明,凡是有水生化石的地层,都是地质史上的古海洋地区。喜马拉雅山系的地层遍布珊瑚、苔藓、海藻、鱼龙、海百合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论证方式:直接论证。

论证方法:演绎论证(三段论论证)。

3.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字典籍。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早在一千八百年前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后来还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人之前。所以,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答:这里的论题是: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论据: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字典籍。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早在一千八百年前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后来还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人之前。

论证方式:直接论证。 论证方法:归纳论证。

(二)图解下列论证的结构,并对论证进行评估。

1.①扎布的父母都是藏族人,因此②扎布是藏族人。由于③藏族考生的高考成绩享受加分待遇,所以④扎布被录取的分数不是他参加高考的卷面分数。

解:该论证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D表示演绎,D则表示对该论证的前提对论题的支持度为演绎性的。

2.①张华的学习成绩在同年级中名列前茅,②他是我校最好的篮球运动员。③去年秋天,

12

他成功组织了全校的篮球比赛。④张华性格开朗,人缘很好。我想⑤他这次竞选学生会的体育部长会取得成功。

解:该论证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I表示演绎,I则表示对该论证的前提对论题的支持度为归纳性的。

① ② ③ ④

I

I ⑤

3.①书店以低于市场价格而获利的唯一途径是从出版商那里得到低于正常价格的书;②除非书店的销量大,否则不能从出版商那里得到低于正常价格的书;③要想有大的销量,书店就必须广泛满足读者的兴趣,或者拥有专业书市的独家销售权。④大夏书店虽然不能广泛满足读者的兴趣,却能以低于市场价格而获利,⑤因此它肯定拥有专业书市的独家销售权。

解:该论证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D表示演绎,D则表示对该论证的前提对论题的支持度为演绎性的。

① + ② + ③ + ④

D

⑤ D

(三)指出下列议论中包含何种逻辑错误 1.虚假论据。

2.推不出。论据对论题支持强度不够。 3.以人为据。

五、证明题

1.试用选言证法证明:小前提是O命题的有效三段论必定是第二格三段论。

证明:如果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为O命题,则其结论必定为O命题。因为前提中有一

否定或特称命题的结论定为否定或特称。

它的大前提应当为肯定命题,因为两个否定前提得不出结论。

它的小项在结论中是不周延的,大项为周延的。因为它的结论为O命题。 它的大项在前提中为主项或者谓项。

它的大项不是大前提的谓项,因为大前提为肯定命题,谓项不周延,而大项在结论中却是周延的。

大项在大前提中必定为主项,并且应当是周延的。因为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也必须周延。所以,大前提为全称命题,中项是大前提的谓项并且不周延。

中项在小前提中为主项或谓项,而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它在大前提中不周延,则在小前提中必周延。小前提的谓项周延。所以,中项为小前提的谓项。

中项在大前提中为谓项,在小前提中为谓项。所以,该三段论是第二格三段论。

2.试用归纳法证明:前提之一为特称命题的三段论,结论只能是特称的。

证明:前提之一为特称命题的三段论有四种组合,即IA(AI)、IE(EI)、OA(AO)、

OE(EO)。由于OE(EO)包含两个否定命题,所以这种组合情况得不出结论。

13

对于IA(AI),只有A命题的主项周延,此项应当为中项。这样,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因此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所以,结论为特称命题。

IE(EI)包含两个周延的项。因为E为否定命题,所以结论必为否定命题。因此,大项在结论中是周延的。因为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也不得周延,所以大项在前提中也应当是周延的。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所以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因此,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周延。即结论为特此命题。

OA(AO)包含两个周延的项。因为O为否定命题,所以结论应当为否定的。因此,大项在结论中是周延的。因为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所以,大项在前提中周延。因为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所以小项在前提中必不周延。因此,小项在结论中必不周延,即结论为特称命题。

综上可知,前提之一为特称命题的三段论,结论只能是特称的。

注意,认识论上的归纳论证是指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通常是指或然性论证。但这里的归纳论证是一种特殊的归纳论证,即完全归纳论证,逻辑上属于必然性论证,即演绎论证。

第十二章 谬误

指出下列议论中的谬误种类,并作简要分析。

1.美国旅店皇后利昂娜是拥有10亿美元的旅店业大老板,其丈夫哈里是拥有50亿美元资产的大房地产主。利昂娜因偷税罪被起诉。她在法庭上,面对数百人,哭哭啼啼地求情说:“没有人能够想象我感到多么羞愧。我觉得我如在噩梦之中。三年前,我失去独生儿子杰伊。我求求你们,不要再让我失去哈里。我们俩这一辈子除了工作和相互扶持,别无所有。”

答:里昂娜犯有诉诸怜悯谬误。她试图以自己失去儿子,与丈夫相依为命的可怜说辞,博得听众的同情,企图逃避法律制裁。 2.一位专攻埃及学的教授说:“妇女的逻辑跟男子的逻辑是不同的。作为教授,我可以说这完全是正确的。”

答:这位教授在没有做出充分调查研究的情况下,轻率地得出这种结论,犯有轻率概括谬误。

3.这个人谁也不认识。

答: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这个人不认识任何人”,又可以理解为“任何人都不认识这个人”。这里容易导致语义谬误。 4.鸡不吃了。

答:这里容易导致语义谬误。因为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鸡不吃东西了”,又可以理解为“不吃鸡了”。 5.一个美国青年向一位上海小姐献上一束花。小姐说:“阿拉勿要。”(音似“I love you”)美国青年喜出望外:“你爱我,太好了。”

答:这属于歧义性谬误。由于语音相似,美国青年把“阿拉勿要”误做“I love you”。

14

6.一人请客,满桌都是青菜,没有肉。他对客人们说:“对不起,没有什么菜,大家见谅。”一位客人应声说:“主人太客气了,怎么能说没有菜呢?难道这满桌子都是肉吗?”

答:这里存在语词歧义。主人说的“菜”是指荤菜,而客人说的“菜”则是指青菜。 7.法官:你为什么用凳子打你丈夫? 被告:那时因为我举不起来桌子。

答:这里存在语句歧义。法官的原意是询问被告打丈夫的原因,而被告的回答却是“为什么用凳子”打丈夫。

8.一位先生提议学校取消作文课,另一位先生对此评论说:“这位先生为什么做出这种提议呢?因为他自己不会写文章。看一看他写的报告就知道了。他认为自己不会做的事,别人也不应该做。他害怕有一天一位清洁工的儿子或女儿会写文章,超过他,所以他要打倒作文。”

答:这里犯有人身攻击谬误。因为另一位先生不是反驳对方的论题,而对对方本身进行攻击。

9.日本通产省曾发布消息说:“东京是全世界第八个最容易生活的都市。因为以国民收入来相比,东京物价是比较便宜的都市。”它还称这是调查全球31个主要都市的物价,参照各都市的国民收入,所得出的结果。有人指出,这一结果未将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地价、房租、食品和其他高物价等计算在内。

答:这里犯有平均数谬误。因为这项调查仅仅是参照国民收入而得出的结果,没有把东京的地价、房租、食品和其他高物价计算在内。 10.有人看了电视上日本相扑力士的表演说:“日本人怎么这么多大块头?”

答:这里犯有轻率概括谬误。因为他只是在电视上看到日本的一些特殊人群(相扑力士),就得出日本人有很多大块头的普遍性结论。 11.甲问乙:“一枚硬币连抛10次,都是正面朝上,那么在抛第11次时,哪面朝上的可能

性更大?”乙说:“反面。”

答:这里犯有赌徒谬误。乙没有意识到这种抛硬币是独立事件,硬币的正面和反面在抛硬币时朝上的概率都为0.5。

12.一个足球迷兴致勃勃地对女朋友吹嘘说:“对足球,我就像对情人一样,要有缠的功夫。

一双脚要像牛皮糖一样粘在足球上,那就绝了。”女朋友回敬道:“然后呢?就一脚踢开?那才真叫绝呢!” 答:首先,“情人”与“足球”的相似之处很少,即使有也不是本质性的类似,足球迷把“情人”与“足球”相类比,犯有机械类比谬误。其次,女朋友把踢足球与对待情人的态度相类比,似乎也犯有机械类比谬误。

13.王吉村的王大是远近闻名的鸡贩子。他给买来的鸡注水,再转手卖掉。一天,王大带着

发高烧的儿子去医院打针。医生刚拿出针筒,孩子就“哇”地一声哭了:“爸爸,你可别把我卖了!”

答:孩子把给鸡注水与给自己打针相类比,卖注水鸡与卖打针后的自己相类比,犯有机械类比谬误。

14.有一位顾客想买一件皮袄。“我很喜欢这件皮袄,它怕雨水吗?”“当然不怕啦。”售货

员说:“难道你见过打雨伞的兔子吗?”

答:兔子不会打伞。售货员的理由与论题没有相关性,不足以支撑论题。因此,售货员犯有虚假原因谬误,属于论据不足谬误。

15.在经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之后,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这本

书提出批评。”“岂有此理!”厨师反驳道,“我这辈子没下过一个鸡蛋,可我能尝出炒鸡蛋的味道。母鸡行吗?”

15

答:厨师把评论著作与尝炒鸡蛋做出类比,但这两件事物相似点很少,更无本质性类似之处,犯有机械类比谬误。

16.一位律师为被告陈某辩护说:“你们看他有如此美丽温柔的妻子和讨人喜欢的女儿,他

会诱拐别人的孩子吗?”

答:律师在辩护中试图利用煽动性的言语来拉拢听众,以使别人支持自己的观点,犯有诉诸感情谬误。

第十三章 语言逻辑初步

一、指出下列语句中的索引词 1.他们喜欢那座城市。

2.前者是态度问题,后者是能力问题。 3.那个人不是本地人。

4.上周三的会议上,我们讨论了这篇文章。 5.你 过去并不了解这件事。

注:这里直接在题干中用下划线画出索引词。

二、指出下列语境中划线的语词或句子的含义

1.主考官利用谐音,将错就错,用“娶”与前面的“亲妻”相对应,表达主考官不录取的意思。

2.前一个“晴”是晴好天气的意思,后一个词是与“情”谐音,表达感情、情谊。 3.谁都能做到与驯狮女接吻。 4.你的妻子理解你吗?

三、指出下列语句包含的预设 1.这匹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

答:这匹马有一只眼睛是瞎的。 2.你去运动场上把小王找回来。

答:小王在运动场。 3.船长今天没有喝醉。

答:船长以往常常喝醉酒。 4.请把书还给我。

答:对方借了我的书借。

四、单项选择题 1.C 2.A 3.A 4.D

16

1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ze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