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命题评价-精选文档

更新时间:2023-10-12 09: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7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命题评价

提醒考生务必注意这么两点:一是就某个省市的命题而言,考点连续“重复”的可能性很小,因而上一年没有出现的考点,往往就是下一年可能考查的重点。二是今年其它省市出现的考点,很可能就是明年自己省市设题的要点。

古代诗歌鉴赏作为语文试卷的高分值考题,一直倍受人们关注。这些年来,尽管自主命题的省市都在努力打造各自的特色,构建自己的风格,但毕竟《考试大纲》的基本定位并没有超越“初步鉴赏”层面,而且只提出五方面的考查要求,回旋和创造的空间相当有限。故就整体而言,在古代诗歌鉴赏这一考点上,主流还是稳定和传统,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均没有太多标新立异的突破。

先谈形式。只要粗粗浏览一番2007年全国18 套试卷,便不难发现其中的诸多共性――在选材方面,除北京卷(诗经)、天津卷(明诗)、安徽卷(清词)、山东卷(清诗)和浙江卷(除唐诗外还有金词、元曲)外,多数试卷又不约而同地重新走向了人们熟悉的唐宋诗词;在数量方面,全国有13套试卷都选用单首(篇)诗歌,4套试卷各选用两首诗歌,唯有浙江卷选了3首;在题型(量)方面,北京卷和上海卷各设3个采分点,湖南卷不分点,而大多采用了“两个采分点”的传统模式;在分值方面,一般都在6~8分之间,最高是11分(全国卷Ⅲ),最低为5分

(天津卷、湖南卷)。这些信息表明,诗歌鉴赏命题的形式跟往年没有太大的差异。当然具体到各省市的试卷,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每年都出现一些变化,只是“涨跌”幅度不可能很大。 再说内容。所谓“内容”,此处侧重于古代诗歌鉴赏的具体考查要点。依据《考试说明》要求,鉴赏重点是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于是这些要素及其相关的“变体”便构成了命题的主要内容。纵观2007 年全国18套试卷的古代诗歌鉴赏设题,可以清晰地领悟到,在以下三方面的指向更加明确和突出一些――

1. 重情感。表达情感从来就是诗歌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正因为如此,命题专家青睐于“情感”的考查也显得非常自然。2007年全国至少有11套试卷直接或间接、整体或局部地考查了“情感”。

如全国卷Ⅰ第12题(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安徽卷第12题(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都属于直抒胸臆。而江苏卷第12题(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蕴含”一词表明这里不是直接抒情,而是借景抒情。

当然还有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两者兼具的情感考查。如湖南卷第15题“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

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命题选用了王安石的律诗《示长安君》,题干明确要求“逐联赏析”诗人的“怆情”。 与“借景抒情”类似的“托物言志”2007年也有考查,如全国卷Ⅲ第9题“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如果上述属于“局部”情感的“指认”,那么还有“整体”情感的把握,如福建卷第9题(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而难度稍高一些的考查则是“情感”辨析。如重庆卷第13题(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辽宁卷第15题(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江西卷第14题(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等解答此类考题时,必须注意既要赏析情感,又得展开比较,分析同异,两者不可偏废。

2. 重内容。其实,“情感”也属于“思想内容”的范畴,之所以彼此独立地提出来,主要是为了阐说之方便。“思想内容”包括主旨、内涵、情感、事物、景象等要素。古代诗歌跟小说、散文等其它文学作品相比,表达“思想内容”实在非其所长,或许唯其如此,这些年各地古代诗歌鉴赏的命题,正面考查“思想内容”的赏析题似乎并不多见。但“不多见”不等于不重要。2007年不少高考试卷改弦更张,注视点从“意境”等转向“内容”,加强了这一考点的赏析。

如北京卷第12题(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这里的“景象”不是单纯而静止的自然景物,而是人、物、事、景的动态复合体,就是诗歌表现的“内容”之一。有了这样的解读理念,要“概括描述”便容易多了。结合这首诗歌后面的注释,可以了解到诗歌中出现的“人”是采摘“?]?q”的劳动妇女,“物”是指野菜“?]?q”,“事”就是采“?]?q”唱歌谣,“景”更容易理解,便是生长“?]?q”的田野、山坡等。于是答案便“呈现”了――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再如四川卷第12题(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标题”,诗句描绘的“画面”自然就是诗歌表现的内容。不过与北京卷正面“描述”的风格不同,四川卷系侧面概括。

当然,也有的命题明确指向诗歌含意(内涵)的理解,如江苏卷第12题(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命题选用了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此词下片为:“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问题一点不含糊,要求“写出”“两层新意”,即分析并归纳下片的两层含意。

还有的内容考查是通过“情景”“特点”等来体现的,如天津卷第16题(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重庆

卷第13题(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等这种将诗歌内容作为赏析要点的设题,尽管以前也时有出现,但没有2007 年这样普遍。偶然也好,必然也好,我们还是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好。

3. 重技巧。古代诗歌创作的技巧含量极高,因而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技巧”几乎年年受宠得幸。2007年18套试卷大多都设置了“表达技巧”方面的考题。

如安徽卷第12题(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这里的“表现手法”就是“表达技巧”的具体形式,因为“表达技巧”包括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诸多要素。诗歌材料是一首题为《醉落魄?咏鹰》的清词,上片内容为:“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很显然,上片并没有正面描写“鹰”的形象,而是以高耸的“寒山”、空旷的“中原”大地、万里澄碧的“秋空”等为鹰创设了特定的活动空间,从而衬托出鹰的勇猛无畏、志存高远的形象。

“表达方式”作为“表达技巧”的重要元素,也是常见的赏析对象,如重庆卷第13题(1)“苏轼《海棠》诗的……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这两诗是“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人唯恐海棠花也会在深夜悄悄“睡去”,因而点燃灯烛用来照亮红艳鲜活的海棠花,抒发了对花的喜爱之情,“拟人”手法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跟情感、内容等一样,“技巧”也可以采用辨析的形式考查,如湖北卷第14题(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浙江卷第16题(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等这些有关“技巧”赏析的设题,由于其艺术性较强、关涉面较广和开放度较高,似乎深得命题专家的喜爱,频频亮相于高考试卷,考生应当进行足够的有效操练,切实掌握鉴赏技法,以期稳操胜券。

此外,当然还有若干语言、意象、意境、作用等要素的考查题,恕不一一展开了。依据高考命题的基本规律,最后需要提醒考生务必注意这么两点:一是就某个省市的命题而言,考点连续“重复”的可能性很小,因而上一年没有出现的考点,往往就是下一年可能考查的重点。二是今年其它省市出现的考点,很可能就是明年自己省市设题的要点。望切记。

〔作者系浙江省诸暨市XX局,XX局教研室特级教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yq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