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成就

更新时间:2024-05-08 03: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云南省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全省山区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视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先后作出了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等一系列重大措施,2008年召开了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决定》提出,将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为核心,以改善山区基础设施、发展山区产业经济为重点,以加大投入和政策倾斜为保障,特别是从2009年起,省级财政每年新增投入不低于五亿元,重点支持山区特色产业培育,加大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力度。 “十一五”期间,全省山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步走出了一条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支撑的山区开发路子,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逐步改善。2010年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

1.以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的山区种植业快速发展。“十一五”以来,我省充分发挥山区的优势,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烟草、甘蔗、茶叶、蔬菜、蚕桑、花卉、中药材等优势作物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以山区为重点的优质烟叶生产出口基地、甘蔗生产基地、茶叶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水果生产基地、茧丝生产基地、南药生产基地、花卉生产基地建设不断推进。2010年,全省山区粮食产量达----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山区种植业产值

达到----亿元,占全省的----%。

2. 以特色经济林果为重点的山区林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了林产业的发展活力。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后,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造林护林、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2007、2008年全省新增造林面积分别比上年多200多万亩,增幅达50%以上。特色经济林种植面积明显增长,已发展到4400多万亩,仅核桃产业就新增989万亩,林业产值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幅,2008年超过400亿元;2010年达到----亿元。速生丰产林、特种用材林快速发展,林纸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抓住国家鼓励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10个油桐基地县、20个膏桐基地县建设,扩大了油桐、膏桐等油料植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菌经济、林药经济、林禽经济、林虫经济、林蔬经济、林果经济、造林林卉经济、林草经济等,林下资源开发逐渐形成规模,效益逐渐提高。

3. 以猪、牛、羊为重点的山区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我省继续加大畜牧业扶贫发展力度,把山区畜牧业发展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骨干产业来培植,实施畜牧扶贫工程,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大财政和科技投入,把过去的自养自食自卖变为建基地育龙头,实行产销一体化、产业化经营,在巩固提升生猪产业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畜产品结构,发展家禽业和奶业,加快发展肉牛、肉羊等畜牧业,山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省山区肉类总产----万吨,占全省的----%;山区畜牧业产值达到----亿元,占全省的----%;畜牧

业产值占山区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山区农民收入中来自畜牧业收入的比重达----%以上。

4. 具有山区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十一五”以来,我省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强。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大力支持特色明显、附加值高、与农民增收关联度高的优势农产品深加工,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努力延伸产业链,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使广大山区农民在推进农村工业化中获得更多收益。重点支持粮油制品、茶叶制品、畜禽制品、乳制品、蔬菜加工、果制品、薯类制品、菌类制品、麻丝加工、林竹加工、天然橡胶加工、生物医药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以上,带动了山区农民的就业增收和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提升了农业产业化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水平。

5. 以休闲观光为重点的山区旅游业快速发展。我省出台了《云南省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指导意见》,把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作为推进全省旅游二次创业、促进山区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旅游重点项目、配套生产服务基地建设和经营中,充分考虑山区贫困人口和当地低收入人群的利益,充分发挥旅游产业解决就业和促进山区农民脱贫的作用。通过挖掘山区的自然、文化、民族等资源,深度开发民族歌舞、餐饮、服饰、民俗、民间工艺等特色旅游产品,完善“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建立起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特色,具有观光、品尝、体验、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的休闲

景区景点,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山村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之路,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2010年,全省主要旅游县市区农民来自旅游业的人均纯收入达到----元。

6.山区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我省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综合服务、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和农家店,加大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服务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双向流通网络,不断满足农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在促进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持续增收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山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日趋完善,初步构建起省、州(市)、县(市、区)、乡(镇)、村五级流通组织体系,农村服务业格局发生重大转变,从商业网点布局向构建农村市场体系转变,从工业品下乡向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转变,从一般商业服务向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转变,从改善农民消费环境向统筹城乡商业发展转变。除传统的日用消费品、食品、电器等商品外,彩票销售、报刊杂志代订、水电费代收、“移动加油站”等服务也进到农家店中,大大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

7. 山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十一五”以来,我省围绕改善山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山区农村通水、通电、通路和基本农田建设,扎实推进“润滇工程”、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工程、乡村公路“通畅”和“通达”工程、农网改造工程、农村沼

气工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等惠民工程的实施。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之大,投资额之高,完成工程之多,建设成效之显著是多年未曾有过的。2003~2007年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000亿元,2008年仅农业和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就完成了247.72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27倍,山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2003~2007年的五年新改建农村公路3.5万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目标;新增165座大中小型水库,新增水库库容11.5亿立方米,水库总库容超过了100亿立方米,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491万千瓦。2009年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的意见》提出了2009~2020年,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2000万亩的任务,其中山区改造1500万亩,累计建成高产稳产田地5000万亩,实现全省农民人均拥有1亩以上高稳产农田的目标。

8. 山区扶贫开发取得新突破。多年以来,我省都把扶贫开发作为解决云南“三农”问题的重点工作,以扶贫开发统揽山区贫困地区农村工作全局,围绕打牢基础、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整合力量,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投入贫困地区扶贫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易地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茅草房和杈杈房改造。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革命老区、边境贫困地区等特殊困难群体和特殊贫困区域的扶持开发。积极推进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和“整乡推进”试点。2003~2007年五年累计完成1274个村委会和2万多个贫困自然村的整村推进,解决了276.8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555多万人口的饮水困难和

饮水安全问题,40多万特困农户告别了茅草房和杈杈房。2010年全省共投入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亿元,实施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个,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温饱----万人,转移安置贫困人口----人,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万人,新增转移----万人。

9.山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我省各级政府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快推进以改善山区农村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山区农村义务教育上,以巩固提高“两基”教育为重点,加大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落实力度,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职业高中生生活补贴政策,推进山区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招聘山区农村“特岗教师”等,山区农村义务教育快速发展。山区农村卫生事业上,加快山区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巩固和发展,山区农村居民参加新农合比率达92%以上,对减轻山区农民负担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山区农村广播电视文化事业上,完成了山区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全面启动新一轮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村村通”工程,加快推进25个边境县3个藏区县农村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广播电视“西新工程”,文化“两馆一站”建设工程、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10年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和----%,极大地改善了山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条件。山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上,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推进山区农村敬老院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2010年全省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已达----万人,其中有----万人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万农村困难农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全省----多万名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和边民参加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山区农村人口计划生育事业上,继续推进山区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山区人口自然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10.山区生态建设速度加快。我省确立生态立省的思想,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林业进入了全面加快生态治理的新阶段。实施了“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天然林保护工程、防护林建设工程、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林木种苗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城乡绿化工程,加快推进退耕还林还草、低产低效林改造、保护区示范建设、农村节能降耗、重点地区和重点流域的综合治理与水土流失防治、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和城乡绿化示范建设等项目,全省资源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以上,山区的生态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呈现出森林资源明显增长、局部生态明显改善、林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高的良好局面。

11.山区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为加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步伐,推进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我省积极推进各项体制机制改革,为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增添发展活力。突出的重大改革和举措有如下几项:一是2008年9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云发〔2008〕

22号)文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大幅度增加对山区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全方位加大山区开发建设的力度。二是2006年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立农户的经营主体地位,明晰集体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积极推进林木采伐管理、公益林补偿、林权抵押、政策性森林保险等配套改革,加快中低产林改造,努力培育林产业,加快现代林业建设,为改变云南林业长期处于“大资源、小产业、穷林农”提供了条件。三是继续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力度,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供销社改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等,为山区发展创造体制机制保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xo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