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设一个和谐社会

更新时间:2023-12-22 17: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要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必须明确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这个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和谐社会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1,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和谐社会提出定义和解释,但是,所有的专家都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

高尚全教授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从理论上说,是社会各个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级成员各尽所能,使人民的聪明才智得到全面发挥;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的社会。简言之,和谐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系统,有效的系统。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把和谐社会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第一,和谐社会以人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第二,和谐社会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道德约束来实现的;第三,和谐社会的实现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定时期公共治理的实现。汪玉凯认为,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必须满足以上三个层次的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洪大用提出了理解和谐社会的三个角度。第一,贫富差距的利益分配角度;第二,社会公众的社会共识角度;第三,可持续发展角度,即积极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洪大用认为,社会现在非常关注第一个角度的理解,即从利益分配角度来讲述和谐社会,但是,和谐社会更重要的在于第二和第三个角度,即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必须有广泛的社会共识;必须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张大平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过程。因为“和谐”是没有上限的,达到和谐以后还可以再和谐,这是一个过程。但是和谐社会却有底限,如果社会的不和谐突破了这个底限,社会将发生动荡。因此,理解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找到和谐社会的底限在什么地方,通过构建社会安全网等措施保证社会和谐的底限不被突破,进而在此基础上追求更和谐的社会。

2,和谐社会的提出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央提出“和谐社会”这个理念,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

高尚全认为,和谐社会理论的出现是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化。他指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开始强调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往人们对小康社会的理解主要体现在数量方面,而和谐社会的提出则强调了质量方面。这表明我们开始重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质量,而不仅仅是重视经济指标的增长。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求,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根本所在。

李连仲则认为,“和谐社会”的提出解决了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即“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逐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大问题。“和谐社会”的提出解决了第三个重大问题:社会主义要想巩固,党要继续执政,社会就必须和谐,我们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迟福林认为,目前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大利益的重新调整。但是调整到什么程度并以什么标准来衡量调整的成败,这个问题以往并没有得到重视。和谐社会的提出事实上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国改革利益调整必须以和谐为目标,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各种改革措施是否有利,可以用“是否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标准来判断。

其他专家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提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孙立平指出,和谐社会这个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这个社会开始从单一中心的时代逐步过渡到一个多元中心的时代。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全社会都忙于阶级斗争;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社会都忙于经济建设。孙立平认为,一个只有单一中心的社会不可能是和谐的社会。而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逐步形成多元化中心,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中心任务。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单一的中心时代的理论必然具有不足之处。和谐社会的提出正好适应了多元化社会的需要,是多元化社会背景下,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演化出来的一个具有很强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理论。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丁元竹研究员认为,提出和谐社会这个理论具有三重意义。第一,实践意义:解决和应对当前我们面对的各种社会矛盾;第二、理论意义:一方面,从全面建设小康的理论到全面发展的理论,最后演化到和谐社会理论,这是理论的不断深化过程;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理论突破了单纯重视经济指标,逐步重视社会事业和社会发展,最后扩展到重视文化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和谐社会包括了社会责任、社会信任和社会诚信等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三,战略意义:中央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一项政策提出来,不仅对提升国内的经济硬实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升国内的软实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适应了全球化趋势下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3,关于和谐社会的要素。尽管专家们分析和谐社会组成要素的角度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一致认为,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基本要素,实行机会均等,形成自动解决冲突的机制。

丁元竹认为,一个和谐社会必须要有三个要素,即:机会、责任、社会组织。首先,一个和谐社会应该给这个社会的成员提供参与、分享的平等机会、公正的机会。其次,一个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责任的社会。政府有政府的社会责任,公民有公民的社会责任,企业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只有各个组成部门都负责任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最后,如果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全,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比较困难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积极作用。 汪玉凯则指出,和谐社会有三个层次的和谐。第一个层次是人和自然的和谐,这包括:崇尚自然规律、爱护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最大限度合理利用资源、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层面体现了人和社会的和谐。第三个层面,公共治理和谐,即政府公共治理必须达到和谐。这个内涵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政府、市场、第三部门三者之间的有效发展;第二,政府与公民的合作、政府与社会的合作;第三,社会公平以及政府的管理体现正义。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李晓西教授认为,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但我们要正确、全面理解“人”的本质含义。李晓西指出,对“以人为本”有六个方面的理解,即:“以人为本”对公务员是一种管理目标的要求,即以人民群众为本;“以人为本”是对现实矛盾的一种反思,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对后代人的代际负责,即以后代人为本;“以人为本”对社会制度而言是文明的体现,即以所有人为本;“以人为本”对强者而言是对弱者给予帮助的

呼唤,即以自己和他人平等为本;“以人为本”对公民是一种基本的理念,即以他人和自己同等为本。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指出,和谐社会有许多要素,但是如下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和谐解决冲突的机制。赵晓认为,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冲突,而是有一种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冲突,能够使这个冲突最后回归到一种和谐当中去。他以美国为例,美国这个国家有很多问题,但是它的政治框架有一种强大的能力,可以把这些矛盾和冲突有效地解决掉、消化掉,使这个社会最后的结构能够达到比较和谐的状态。

孙立平认为,构成和谐社会的要素主要有三个,即结构多元化、职能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孙立平指出,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有多元化的结构,分化的结构履行不同的职能,不同的职能体现不同的价值。在各个结构不同的分工与合作之下,形成一个稳定的、和谐的社会。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在书面发言中提出,在近来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中,需要防止狭隘化的倾向,即把和谐社会仅仅归结为一个社会组织的协调问题。常修泽认为,和谐社会内部蕴含了三个有机的统一体,即民主和法治的统一、活力和秩序的统一、多元与公正的统一。

第一,和谐社会应该说是公共语言,和我们一般所讲的专业性语言有很大的差别。什么差别呢?一般专业性的语言,比如行政学专业性的语言,研究政治学专业性的语言,研究社会学专业性的语言,法律学的专业性语言,一般是专业人员使用,有些语言编成教科书,然后走向社会,变成社会政策性的语言,法律性的语言。和谐社会不完全是从专业著作里蹦出来的,应该说是政治家根据实践的需要,根据自己的认识提出来以后,政府官员、民间人士和一般民众、专业人士一起使用的词汇。这个词汇已经成了公共语言,其最大的特征是每个人都知道和谐社会这个词,但是不知道和谐社会是什么,懵懵懂懂。即使知道,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看法,所以人们对它往往是直觉上的把握,同时每个人把自己的新的想法能够很快的加进去。在当前,这个词汇体现了大家所关心的共同话题,也体现了大家所关心、所思考的共同智慧。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什么叫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实际上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每一个人内心的和谐、安详有关系。两个人见面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是很和谐的,但是很多情况下是冲突的,因为利益问题,因为感觉不舒服,心理上的问题,或是因为制度上的问题,警察一进来,大家觉得心里直哆嗦,开车的人,过去说看见警察,警察不敬礼,感觉不舒服,但是现在过来一敬礼,还是不舒服,为什么?执法者和被执法者在心理上、制度上存在着相互冲突的关系。

对人类社会来讲,我们思考和谐社会的时候,我从三个方面考虑。一个是从技术上思考这个问题,在个人的心理上、利益上、情感上是不是很平衡?这很关键。如果每个人都感觉很浮躁,每个人在各种各样的生活当中或者在工作当中,心理很不平衡,个人首先就不和谐。个人不和谐,会表现在社会关系上,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冲突多还是少。如果冲突不多,或者如果有了冲突,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就是和谐。

第二,从集体意义上来讲,一个社会里总是分两种人,一种是倾向于和谐的,有一种人是倾向于不和谐的,一个社会也可以分成各种各样的群体,有些群体倾向于和谐,有些群体倾向于不和谐。如果在一个社会里,占主流的人是希望和谐的,而不是希望冲突的,那么这个社会就是和谐社会。如果一个社会,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青壮年,20来岁的人,他可以通过战争,通过当兵来谋取最大化的利益,这个社会就肯定是战争社会。很多社会很难从战争的泥潭里走出来,原因就是这个社会里掌握重要权力资源、掌握劳动力资源、掌握资金资源的人都希望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

当然,并非所有的社会都在战争状态。对于没有战争的和平社会来说,如果一个社会里主流的阶层,占据主流地位的人希望是和谐的,这个社会就会倾向于和谐。如果一个社会的阶级结构或者阶层结构是极化的,两极分化,很可能走向冲突,为什么?因为两边的人都看着对方不舒服。如果一个社会都以怀疑的或者是敌意的眼光看待其他人,有可能就是不和谐的。现在在各种场合可以看到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消极的看法,老百姓一说起官员的时候就说这帮官员基本上都是贪污腐败分子。官员一说话就说中国的老百姓素质真低,干什么都坑蒙拐骗,见到企业家,说这帮企业家都是为富不仁,相互之间都是以否定性的眼光、否定性的意见去看待对方的时候,就容易进入不和谐的社会,进入冲突。企业家如果认为政府官员是腐败的,他就会用腐败的手段去对待政府官员,政府官员即使要廉洁,有些情况下廉洁的水平也会下降。老百姓也是用一种腐败的眼光看待政府官员,官民之间的冲突性可能就会很大,今天塞给你钱,明天就会骂你,狗官,因为昨天给你钱你拿了。拿钱办事情的时候,好不容易找到关系,很庆幸自己有关系;给完钱,把事情办了,开始骂狗官。如果一个社会主流是倾向于和谐的,就会和谐,如果主流不倾向于和谐,要和谐就很困难。

另外还可以从制度上理解。一个社会总是会存在冲突的,和谐肯定是暂时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通过一些制度性的办法解决冲突,利益冲突、政治冲突乃至宗教冲突,还有一些文化意义上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如果能够通过制度创新、制度变革,让这些冲突在制度意义上得到解决,那么这个社会就是和谐社会。如果冲突解决的机制很少,很多冲突都憋在一起,最后跟地震一样爆发出来,这个社会即使看起来很平静,也可能是即将爆发冲突的,尤其是严重冲突的社会。我们如何在建设民主政治法治,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如何在文化上提倡多元化的发展,如何利用公益组织来使得我们的很多社会道德空间,互助互爱的空间能够扩大,这是我们所面临的制度创新的任务。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摘要:农民工问题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它是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中各种不和谐因素与矛盾的集中的体现。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农民工问题,是是正确把握我国现阶段最大的政治的必然需要,是进一步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特点的必然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必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经济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农民工

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农民工问题,对于正确把握我国现阶段最大的政治,进一步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农民工问题是正确把握我国现阶段最大的政治的必然需要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不仅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其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了国内外许多理论工作者学术视野内的热点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中国。”[2] 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当前,农民工不但正担当着使农村向城市过渡、使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摆渡人”的重要角色,而且对其所带来问题的解决也是在为“三农”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提高都显示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民工在城市中却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边缘境地,城市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排斥,使他们成为城市的边缘人:在经济方面,农民工及其家庭不能全面参与城市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在政治方面,农民工没有在居住地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没有进入政府公务员序列和工会以及其他组织的机会,因而在政治舞台上没有代表他们利益的声音,他们的诉求无法得到当地政府的回应,就是一些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政治决策过程也无法参与;在文化方面,主要表现在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联系很少,没有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与社区文化生活的机制和途径,很难参与文化的交流,分享城市文明,很难向城市主流社会认可的和占主导地位的行为、生活发展方向靠拢;在社会公共服务上,农民工无法享受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待遇。农民工问题如得不到妥善解决,就会导致诸如社会贫穷、社会对抗与排斥的“马太效应”,长期的社会公正失衡甚至可能导致社会人为的与制度性的社会断裂,从而形成不同于主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与政治认同,其后果就会直接造成对执政党执政理念和价值观的怀疑。农民工问题表面看是要解决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消除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排斥,给予农民工应有的国民待遇等问题,而实质则是我们国家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工人阶级队伍,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阶层结构。 二、研究农民工问题是进一步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特点的必然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中国农民工问题的根本方法。我国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最大的实际,也是党和国家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它为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

这个实际。研究中国农民工问题必须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基本的国情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今天中国社会一个独特的、人数仍在不断上升并超过城市工人的社会特殊群体,是中国国情的产物。农民工流动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国情条件下的人口流动现象,它不同于国外一般的人口流动,具有自己特殊的规律,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色。如果说我们要提示和研究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的话,那么中国农民工正是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我们分析和研究当代中国农民工问题,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农民工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必然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包括若干子系统及若干具体项目的系统工程,尽管分割研究对解决农民工问题中的某些具体问题更有针对性,但若没有系统与整体的研究,则会造成顾此失彼或发展失衡的局面,最终将损害整个问题的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运用系统论和整体观的方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工作中探寻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办法。当前受金融危机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影响,农民工问题已成为最为艰巨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最大制约因素。我们还要看到,因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4] 2006年2月14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指出:“?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5] 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战略高度出发,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 为我国下一步的农民工工作勾画了蓝图。2010年3月5日温家宝同志在两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在“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部分着重强调“我们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7] 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一表述,让亿万农民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期待。我们相信,伴随着《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和十七大精神的贯彻,亿万农民工的权益将得到更有效维护,新型的城乡关系将得以逐步建立。因此,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不但是维护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原则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具体体现,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任务。

结束语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持续的大规模的农民工流动,对我国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生活中,而且体现在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心理等方面。农民工作为我国农民阶级向工人阶级转化的新型社会群体,他们正逐步成长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既是农民阶级的自觉创新行为,更是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升华,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起源、工农联盟、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人口流动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实践上更是扩展了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优化了群众基础,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当代社会的和谐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动态的利益均衡,就需要保证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和谐社会是社会各阶层协同发展的社会,其中就需要包括农民工这一正在崛起的新工人阶层,惟有妥善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问题,让农民工真正成为二、三产业的工人和职员,真正成为融入城市社会的城市居民,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才能让广大农民“更幸福,有尊严”的生活,才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才能真正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它事关我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甚至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成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本地实际,突出工作重点,抓好关键环节,扎扎实实地稳步推进。 一是树立和谐理念。想决定行动,理念引导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树立和谐理念入手,用思想的伟力构筑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柱。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也是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的发展理念、和谐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也是和谐社会的真正主人。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考察人类社会进步,既要用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去衡量,也要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程度去评价,二者是统一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大力提倡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宽容谦和,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就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不断增强社会的亲和力、凝聚力;就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生态保护,改善生活环境,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

二是极发展经济。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经济长期搞不上去,人民群众得不到实惠,社会不会和谐;经济搞上去了,但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民群众不满意,社会也不会和谐。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三是关注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群众生活幸福、心情舒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社会和谐是人民之福,社会动荡是人民之祸。人民群众盼望国泰民安,过上富足祥和的生活;盼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自身权利和利益得到有效保障;盼望完善公共服务,生活便利,安定有序;盼望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群众的愿望,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由多方面要素构成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解决民生问题,需要从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入手,从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多方面加以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改善提高。 四是千方百计维护社会稳定。稳定是和谐的保障。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要坚持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始终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特别要关注中低收入的大多数群众,坚持把人民群众是否拥护、是否受益作为检验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尤其要妥善处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减少矛盾的发生。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搞好安全生产,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迫切问题,制定具体措施,逐项研究,逐个加以解决,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效真正体现到为群众排忧解难上来,体现到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上来。

五是建设和谐文化。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一个理论创新,是新的文化发展观。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对人类有益文明成果的借鉴,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一定要立足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大力建设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六是融洽党群干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群众是基础,干部是关键。干群关系决定着人心向背,影响着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全局,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wp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