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教学大纲(1)

更新时间:2023-04-26 18:1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与人才培养方案一致)

课程类别: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

学时/学分:4学分,总学时72,理论48,实验(见习)24,网络××

一、课程简介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研究骨关节及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课程。讲

授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在已学过中医学各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了解

与掌握中医伤科的基本理论与伤科疾患诊断、治疗的基本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分为总论、各论两部份。总论包括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

阐述中医伤科发展简史、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临床诊查、治疗方法及创伤急救

等内容:各论从第六章至第十章,着重介绍骨折、脱位、筋伤、内伤及骨病等骨

伤科常见疾患的诊治要领。

二、课程目标:

1.建立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常见病的辩证诊治规律急重病疑难病的诊断、救治的原则杨凌以及了解和本学科相关的边缘学科的新成果。在教学中既强调中医理论的系统性,又要突出伤科的学术特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对重要学术内容必须讲深讲透,既强调临床实用性,又能反映当代本学科的新成就、新成果,造就新世纪高水平的应用型中医药人才。

2.建立能力目标。

在授课时逐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运用中医术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建立态度目标。

对教学内容作适度调整,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新安医学特色,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中医专业的热爱。要通过创新的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探索、求知的习

积极性,以适应新世纪对中医药人才的需要。

三、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1

(一)总论

第一章中医伤科发展简史

【目的要求】

1.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使学生了解中医伤科的起源及其发展的漫长历程。

2.掌握历代中医伤科的主要成就。

【教学内容】

1.中医伤科的起源、发展。

2.历代中医伤科的主要成就。

3.清代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医学传入,中医伤科受到歧视的历史。

4.解放后,由于正确地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中医伤科得到新生与发展,并取得巨大的成就。

第二章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第一节损伤的分类

【目的要求】

1.了解损伤的概念及各种分类法的特点。

2.熟悉损伤各种分类法的相互联系。

3.掌握损伤常用的分类方法。

【教学内容】

1.按损伤部位分类(外伤、内伤)。

2.按损伤性质分类(急性损伤、慢性劳损)。

3.按受伤时间分类(新伤、陈伤)。

4.按受伤部位皮肤或粘膜是否破损分类(闭合性、开放性)。

5.按受伤程度分类(轻伤、重伤)。

6.按伤者的职业特点分类(生活损伤、工业损伤、农业损伤、交通损伤、运动损伤等)。

7.按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物理损伤、化学损伤、生物损伤等)。

第二节损伤的病因

【目的要求】

1.掌握损伤的内因、外因。

2

2.了解损伤内因与外因的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

1.外因、内因的定义。

2.外因:包括外力伤害(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过度强烈收缩和持续劳损)、外感六淫及邪毒感染等。

3.内因:包括年龄、体质、解剖结构、先天因素、病理因素及职业工种及七情内伤等。

第三节损伤的病机

【目的要求】

1.了解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的生理活动。

2.熟悉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的相互关系。

3.掌握骨伤科疾病发生后,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的病理变化。

【教学内容】

1.简述人体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重点介绍损伤后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的病理变化。

第三章临床诊查

第一节损伤的症状体征

【目的要求】

l.了解损伤的全身情况。

2.掌握损伤的局部症状体征。

【教学内容】

l.损伤后全身情况。

2.损伤的局部症状体征,包括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等)及特殊体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等)。常见骨病的症状(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与体征(畸形、肌萎缩、筋肉挛缩、肿块、疮口、窦道等)。

第二节骨病

【目的要求】

l.了解骨病的全身症状体征。

3

2.了解骨病的局部症状体征。

【教学内容】

l.骨病的全身症状、体征

2.骨病的局部症状体征,包括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及

特殊体征(畸形、肌萎缩、筋肉挛缩、肿块、疮口、窦道等)。

第三节四诊

【目的要求】

1.熟悉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2.掌握望、闻、问、切四诊在骨伤科运用要点。

【教学内容】

l.望诊:望全身、望局部。

2.闻诊:一般闻诊、局部闻诊。

3.问诊:一般情况、发病情况、全身情况、其他情况。

4.切诊:伤科常见脉象。

第四节骨关节检查法

【目的要求】

1.掌握肢体角度,长度及周径测量方法。

2.掌握肌力测定标准

3.熟悉人体各关节活动功能及其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

1.检查方法和次序:遵循对比原则,并按照一定次序进行。

2.测量检查:包括脊柱与四肢的角度、长度及周径测量法,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法及测量注意事项。

3.肌力检查:检查内容(肌容量、肌张力)、肌力测定标准(0~5级)。

4.临床检查法:包括摸法(触摸、挤压、叩击、旋转、屈伸、摇晃)与特殊检查法(颈部、腰背部、骨盆及四肢各部位)。

第五节影像学检查

【目的要求】

1.熟悉X线检查方法。

2.了解CT、MRI、放射性核素的应用原理。

【教学内容】

4

l. X线检查方法:一般x线检查法(x线透视、平片摄影);特殊x线检查法(体层摄影、立体摄影)。

2.CT、MRI、放射性核素的检查原理及应用范围。

第四章治疗方法

第一节药物

一、内治法

【目的要求】

l.了解骨伤科内治法的特点和分类。

2.熟悉损伤三期辨证和部位辨证方法。

3.掌握骨病内治法的适应症和常用方剂。

【教学内容】

l.骨伤内治法

(1)损伤三期辨证治法:①初期治法(攻下逐瘀法、行气消瘀法、清热凉血法、开窍活血法)的适应症、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②中期治法(和营止痛法、接骨续筋法)的适应症、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③后期治法(补气养血法、补益肝肾法、补养脾胃法、舒筋活络法)的适应症和临床应用。

(2)损伤部位辨证治法:①按部位辨证用药法:②主方加部位引经药:如《跌损妙方.用药歌》等。

2、骨病内治法

(1)清热解毒法的适应症和临床应用。

(2)温阳散寒法的适应症和临床应用。

(3)祛痰散结法的适应症和临床应用。

(4)扶正祛邪法和临床应用。

二、外治法

【目的要求】

1.了解骨伤科常用的药物外治法种类。

2.掌握药物外治法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敷贴药(药膏、膏药、药散)的配制方法、种类及临床应用。

5

2.搽擦药(酒剂、油膏、油剂)的配制方法及临床应用。

3.熏洗湿敷药(热敷熏洗、湿敷洗涤)的配制方法及临床应用。

4.热熨药的种类、配制方法及临床应用。

第二节手法

【目的要求】

l.熟悉正骨手法的注意事项。

2.掌握正骨手法的操作要领。

【教学内容】

1.施行正骨手法注意事项。

2.正骨手法的操作要领:重点介绍拔伸、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

触碰、分骨、折顶、回旋、蹬顶、杠杆等手法。

第三节固定

一、外固定

【目的要求】

l.了解石膏绷带的用法及优缺点。

2.熟悉牵引疗法的分类和操作方法。

3.了解外固定器的种类和适应症。

4.掌握夹板固定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l.夹板固定:作用机理、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和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2.石膏固定:石膏绷带的用法、衬垫、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牵引疗法:皮肤牵引、布托牵引和骨牵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外固定器固定:类型、适应症及操作方法。

二、内固定

【目的要求】

l.了解内固定物的材料要求和缺点。

2.熟悉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种类。

3.掌握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症。

【教学内容】

6

1.切开复位与内固定的适应症:手法复位失败、关节内骨折不能达到满意的闭合复位、

合并血管或神经损伤等。

2.切开复位与内固定的缺点:延迟愈台或不愈合、手术创伤和失血、神经或血管损伤、

组织粘连等。

3.内固定物的材料要求:抗酸抗碱、不起电解作用、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等。

4.内固定的种类:钢丝、螺丝钉、接骨板、髓内针等。

第四节练功

【目的要求】

1.了解练功疗法的分类、作用及注意事项。

2.熟悉全身各部位常用骨伤练功方法。

【教学内容】

l.练功疗法分类:按照锻炼的部位分类(局部锻炼、全身锻炼)及按有无辅助器械分类。

2.练功疗法作用: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濡养患肢关节筋络;促进骨折迅速愈合;防

治筋肉萎缩;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扶正祛邪等。

3.练功注意事项:包括运动强度、动作要领、循序渐进、随访等。

4.全身各部位练功法:包括颈项部、腰背部、肩肘部、腕手部、髋膝部、足踝部常用骨伤练功法。

第五章创伤急救

第一节急救技术

【目的要求】

1.熟悉急救技术的原则及其意义。

2.掌握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五项急救基本技术。

3.掌握创伤的创口情况及清创术具体步骤。

【教学内容】

l.急救救护的原则与创伤救护的步骤。

7

2.创伤救护的五项基本技术: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与转送。

3.创伤处理:伤口、清创术、术后处理及内治。

第二节周围血管损伤

【目的要求】

1.熟悉周围血管损伤的病因病机与诊查要点。

2.掌握周围血管损伤的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l.病因病机:血管断裂、血管痉挛、血管内膜损伤、血压受压、创伤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

2.诊查要点:临床表现、检查。

3. 治疗:急救止血、休克和多发性损伤的处理、血管痉挛的处理、清创与

探查术、手术治疗及血管损伤的术后处理。

第三节周围神经损伤

【目的要求】

1.熟悉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病机。

2.掌握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查要点。

3.掌握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l.病因病机:周围神经损伤原因、分类、病理过程。

2.诊查要点:外伤史、局部检查、症状体征及电生理检查。

3.治疗方法:非手术及手术疗法。

第四节创伤性休克

【目的要求】

1.熟悉创伤性休克的病因病机及诊查要点。

2.掌握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l.创伤性休克的定义。

2.病因病机:失血、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组织破坏、细菌毒素作用。

8

3.诊查要点:诊断要点(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辩证分型(气

脱、血脱、亡阴、亡阳)。

4.治疗方法:积极抢救生命、消除病因、处理创伤、补充与恢复血容量。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度的紊乱,防治并发症、中医疗法(中

药、针灸)及其它治疗。

第五节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目的要求】

1.熟悉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定义与病因病机。

2.了解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诊查要点与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l.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定义。

2.病因病机:肢体外部受压,肢体内部组织肿胀,大血管受阻,导致肌肉坏死。

3.诊查要点:诊断要点(病史,症状体征、压力检查、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各部筋膜间隔综合征特征、辩证分型(瘀阻经络、肝肾亏虚)。

4.治疗方法:改善血循环、切开减压、防治感染及其他并发症、中医治疗

(中药、理筋、练功)。

第六节挤压综合征

【目的要求】

l.熟悉挤压综合征的定义与病因病机。

2.了解挤压综合征的诊查要点与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挤压综合征的定义。

2.病因病机:躯干或肢体严重受压.筋膜间隔区内压力不断上升,肌肉发生缺血性坏死,肌红蛋白、钾离子、酸性代谢产物等大量进入血流,造成肾脏损害,终致肾功能衰竭。

3.诊查要点:诊断要点(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辩证分型(瘀阻下焦、水湿潴留、气阴两虚、气血不足)。

4.治疗方法:包括现场急救处理,伤肢早期切开减压,全身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及高血钾处理,中药治疗等)。

9

(二)各论

第六章骨折

笫一节骨折概论

【目的要求】

1.熟悉骨折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2.了解骨折的愈合过程及其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3.掌握骨折的诊查要点及其并发症及后遗症。

4.掌握骨折的治疗原则。

5.了解骨折愈合标准及预防与调护方法。

【教学内容】

1.骨折的定义。

2.骨折的病因病机:外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牵拉、疲劳骨折)、内因(年龄、健康、解剖位置与结构、骨骼病变)及骨折移位(成角、侧方、缩短、分离、旋转)。

3.分类: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损伤程度、骨折线的形态、稳定程度、就诊时间及骨之是否正常分类。

4.诊查要点:受伤史、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

5.骨折的并发症:外伤性休克、感染、内脏损伤、血管损伤、缺血性肌挛缩、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脂肪栓塞、坠积性肺炎、褥疮、尿路感染及结石、损伤性骨化、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缺血性骨坏死、迟发性畸形。

6.骨折的愈合过程。

7.骨折的治疗:抚慰、固定、练功、药物治疗及畸形愈合及迟缓愈合、不愈合的处理原则。

第二节上肢骨折

【目的要求】

1.掌握锁骨、肱骨外科颈、肱骨干、肱骨髁上、桡骨远端等骨折的病因病机、诊查要点、整复手法及夹板固定方法。

2.熟悉肱骨外髁、肱骨内上髁、桡尺骨干双骨折、桡尺骨干单骨折的诊查要点、整复

10

手法及夹板固定方法。

3.了解上肢其他骨折的诊治方法。

【教学内容】

复习上肢各骨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讲授上肢各种常见骨折的发病机理、诊查要点、整复方法、固定方法、药物治疗及练功疗法等。

锁骨骨折

1.病因病机:多为间接暴力所致,骨折多发生在锁骨的中外l/3交界处。儿童可为青枝骨折,成人多为横断。内侧段向后上移位,外侧段向前下移位,同时可有重叠移位。

2.诊查要点:局部肿痛、功能障碍及典型姿态。

3.治疗:重点讲解整复方法和“8”字绷带、双圈等固定方法。

4.预防和调护:保持双肩后仰,及时调整绷带松紧度。

肱骨外科颈骨折

1.病因病机:多为传达暴力所致,可分为外展型、内收型及合并肩关节脱位等。

2.诊查要点:局部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及骨擦音等。

3.治疗:着重讲解两种不同类型骨折整复手法、同定方法及练功疗法等。

4.预防和调护:固定早期应注意保持适当体位。

肱骨干骨折

1.病因病机:直接或间接暴力均可造成,可发生在肱骨干的上部、中部或下部,应注意有无桡神经损伤。着重讲解因肌肉牵拉而造成骨折移位的规律。

2.诊查要点:除肿胀及功能障碍外,常有明显的骨擦音、假关节活动、畸形等骨折特征。

3.治疗:重点讲解手法整复、夹板加压垫固定、练功活动等。在治疗过程中应防止过

牵及桡神经的损伤。

4.预防和调护:注意防止断端分离。

肱骨髁上骨折

11

1.病因病机:常为间接暴力所致,多见于儿童。骨折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重点讲解伸直型受伤机制。

2.诊查要点:局部急剧肿胀疼痛,甚至可出现水泡、明显畸型、骨擦音和功能障碍等。应与肘关节后脱位相鉴别。密切注意有无循环障碍及神经损伤。

3.治疗:重点讲解伸直型骨折整复方法、夹板固定及早期练功疗法。

4.预防和调护:注意固定体位,密切观察患肢血运情况,应防止肘内翻和缺血性肌挛缩的发生。

肱骨外髁骨折

1.病因病机:常为间接暴力所致,可造成骨折不同程度的移位。

2.诊查要点:肘外侧明显肿胀、疼痛、压痛、骨擦音、功能障碍等。骨片旋转移位时可摸到活动骨片。

3.治疗:根据骨折不同移位,采用整复与嘲定方法,手法整复失败者,需手术切开复位。

4.预防和调护:注意观察血循环,调整夹板松紧度,避免发生压疮。

肱骨内上髁骨折

1.病因病机:多数为间接暴力所致,临床可分为四度骨折。

2.诊查要点:局部肿胀、疼痛、压痛,可摸及骨片。

3.治疗:讲解1~4度骨折的整复与固定方法。

4.预防和调护:参照肱骨外髁骨折。

尺骨鹰嘴骨折

1.病因病机:直接暴力或肌肉猛烈收缩而造成。

2.诊查要点:局部肿胀、疼痛、骨擦音、肘关节功能障碍,常可扪及明显的骨折裂缝。

3.治疗:根据不同类型,采用整复与固定治疗。

4.预防和调护:伸直位固定,逐渐屈曲肘关节,扎缚松紧适当。

桡骨头骨折

1.病因病机:多数为间接暴力所致。有裂纹、粉碎及歪戴帽等类型。

12

2.诊查要点:局部肿胀、疼痛、关节功能障碍较为突出。

3.治疗:根据不同类型,采用整复、同定等治疗方法。

4.预防和调护:复位固定后注意患肢血运、感觉及运动情况。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1.病因病机:多数为间接暴力所致。根据暴力方向及移位情况,可分为伸直、屈曲、内收等不同类型。

2.诊查要点: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及典型畸形。

3.治疗:根据不同类型,采用整复、固定、练功等治疗方法。

4.预防和调护:复位固定后注意患肢血运、夹板松紧度。

桡、尺骨干双骨折

1.病因病机: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所致。介绍不同外力所致不同类型的骨折。儿童常以青枝骨折多见。

2.诊查要点:局部肿胀、疼痛、骨擦音、异常活动等。X线片应注意上、下桡尺关节位置是否正常。

3.治疗:重点讲解手法整复、夹扳、分骨垫及有柄托板固定,强调要正确使用压垫,在骨折尚未愈合前,禁止作前臂旋转活动,以防止骨折再移位。

4.预防和调护:复位固定后,前臂维持在中立位,在骨折尚未愈合前,禁止作前臂旋转活动,以防止骨折移位。

桡、尺骨干单骨折

1.病因病机:多由直接暴力所致。讲解因受肌肉收缩等因素影响,可使断骨向不同方向移位的规律。

2.诊查要点:局部肿痛、功能障碍、骨擦音、畸形或假关节活动等。

3.治疗:手法整复、夹板固定、练功疗法等,应强调待骨折愈合后方可作前臂旋转活动。

4.预防和调护:应强调待骨折愈合后方可作前臂旋转活动。

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13

1.病因病机:多由间接暴力所致。根据暴力方向及骨折移位情况可分为稳定、不稳定、特殊等不同类型。

2.诊查要点:局部肿痛、功能障碍及典型畸形。

3.治疗:根据不同类型,采用整复、固定、练功等治疗方法。

4.预防和调护:经常检查夹板和分骨垫的位置、松紧度,防止再移位。

桡骨下端骨折

1.病因病机:多由间接暴力所效,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重点讲述伸直型骨折。

2.诊查要点:局部肿确,功能醉碍。伸直型骨折可出现“餐叉样”畸形。

3.治疗:着重介绍整复方法、夹板固定及练功疗法。

4.预防和调护:复位固定后注意患肢血运、夹板松紧度,保持正确体位。

腕舟骨骨折

1.病因病机:间接暴力所致,骨折可发生在舟骨近端、结节处和腰部。以腰部骨折多见,愈台较难。

2.诊查要点:腕部活动受限,在“鼻烟窝”有明显的压痛,x线摄片可疑者,可于2~3周后重复摄片。

3.治疗:多数骨折无移位,一般不需整复,可用塑形夹板、纸壳或短臂石膏管形外固定。

掌骨骨折

1.病因病机:多数为直接暴力所致,也可因强力扭转等间接暴力所造成。临床以第1掌基底部、第5掌骨颈部骨折为多见。

2.诊查要点:局部肿胀.疼痛、压痛、骨擦音、畸形等,

3.治疗:重点讲解手法整复、夹扳固定等。

指骨骨折

1.病因病机:多数为直接暴力所致,以近节指骨骨折为多见。

2.诊查要点:局部肿胀.疼痛、压痛、骨擦音、畸形等,

3.治疗:重点讲解手法整复、夹扳固定等。

第三节下肢骨折

14

【目的要求】

1.掌握股骨颈、股骨干、胫腓骨干、髌骨及踝部骨折的病因病机、诊查要点、整复手法、固定与牵引方法。

2.熟悉股骨转子间、跟骨骨折的诊查要点、治疗原则、整复方法与固定方法。

3.了解其他骨折的诊查与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简要复习下肢各骨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讲授下肢各种常见骨折的病因病机、诊查要点、整复方法、夹板固定、牵引及练功疗法等。

股骨颈骨折

1.病因病机:多数为间接暴力所致。可分类外展型与内收型。内收型移位较多,血运破坏较大,骨折愈合率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较高。

2.诊查要点:髋部疼痛,不能站立步行,患肢屈曲、外旋畸形及腹股沟压痛等。

3.治疗:重点讲解牵引、整复手法、内固定、练功疗法等。

4.预防和调护:固定期间应注意预防长期卧床并发症。

股骨转子间骨折

1.病因病机:多为间接暴力所致。骨折可分为顺转子间型,反转子间型,转子下型

2.诊查要点:局部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患肢内收、短缩、外旋畸形,讲解与股骨颈骨折的鉴别点。

3.治疗:重点讲解牵引、整复手法、内固定、练功疗法等。

4.预防和调护:预防老年人长期卧床并发症。

股骨干骨折

l.病因病机:多数为直接暴力所致,以儿童多见,骨折可发生在股骨上1/3、中1/3、下l/3,讲解因受附着肌肉的影响可出现不同的骨折移位的规律。

15

2.诊查要点:局部肿胀,疼痛剧烈,压痛明显,功能障碍.患肢有明显畸形、假关节活动等。下1/3骨折时应注意有无动脉受压。

3.治疗:按上、中、下l/3骨折采取不同的整复方法,夹板固定加牵引及练功疗法等。3岁以下儿童常采用双下肢垂直悬吊牵引法。

4.预防和调护:注意牵引重量,方向的调整,防止压疮。

股骨髁上骨折

1.病因病机:多为严重的间接暴力所致,可分为屈曲型、伸直型,以屈曲型多见。

2.诊查要点:局部肿痛剧烈,功能障碍。应注意有无血管神经损伤;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

3.治疗:重点讲解抽吸关节内积血、整复方法、夹板固定加牵引等。要注意加强关节练功疗法。

股骨髁间骨折

1.病因病机;多为严重的间接暴力所致。常形成“T”或“Y”形骨折。

2.诊查要点:局部肿痛剧烈.功能障碍,关节腔常有大量积血。注意有无合并腘血管损伤。

3.治疗:重点讲解抽吸关节内积血、整复方法夹板固定加牵引等。骨折线波及关节面可影响日后关节功能,要注意加强关节练功疗法。

髌骨骨折

1.病因病机:多为间接暴力造成横断分离骨折。少数为直接暴力所致粉碎性骨折。

2.诊查要点: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在上、下两断骨间可摸到间隙。

3.治疗:根据骨折不同类型。采用整复,同定及练功疗法。

4.预防和调护:注意调整抱膝圈、抓髌器的松紧度。

胫骨髁骨折

l.病因病机:多数由间接暴力造成单髁或两髁同时骨折,骨折后影响关节面的平整,同时常合并膝部韧带损伤。

16

2.诊查要点:局部严重肿胀疼痛、关节功能障碍,可出现膝关节内翻、外翻畸形等。

3.治疗:重点讲解整复、夹板或其他固定,要求胫骨平台关节面平整,加强关节练功疗法。

4.预防和调护:早期练功,晚期负重,避免发生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

胫腓骨干骨折

l.病因病机: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可引起骨折。可分为横断、斜形、螺旋形、粉碎性骨折。易造成开放骨折.在儿童可发生青枝骨折。讲解影响其骨折移位的因素。

2.诊查要点:局部严重肿胀、_疼痛、骨擦音、假关节活动等。胫骨骨折发生在中下 l/3时,血运较差,愈合较慢,同时检查中注意不要遗漏腓骨上段骨折。

3.治疗:重点治疗胫骨骨折。介绍整复方法、夹板固定、牵引、练功疗法等。应注意有无继发腓总神经损伤。

4.预防和调护:夹板固定时应注意松紧度适当,外固定器固定者应防止针孔感染。

踝部骨折

1.病因病机: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可有内翻、外翻等不同类型的骨折。根据骨折脱位的程度可分为单踝、双踝、三踝合并距骨脱位等三度。骨折的同时常有关节周围韧带损伤。

2.诊查要点:局部肿痛、功能障碍、骨擦音等,合并距骨脱位者畸形明显。

3.治疗:重点讲解整复方法、夹板固定、练功疗法等。

4.预防和调护:注意抬高患肢,检查外固定松紧度。

距骨骨折

1.病因病机:常为间接暴力所致。讲解距骨颈骨折脱位的发病机制。

2.诊查要点:局部肿痛.功能障碍,明显移位时出现畸形。

3.治疗:重点讲解整复方法、夹板或石膏外固定。

17

4.预防和调护:注意抬高患肢,防止足下垂,避免骨折再移位。

跟骨骨折

l.病因病机:多由高处跌下或跳下,跟部着地所造成。骨折常涉及跟距关节,易继发创伤性关节炎。

2.诊查要点:跟部肿痛,功能障碍,足跟部横径增宽,足弓变平。

3.治疗:重点讲解整复与固定方法。

4.预防和调护:骨折整复固定后,循序渐进地进行练功活动。

跖骨骨折

1.病因病机:多为扭伤或重物打击造成,第2、3、4跖骨骨折较为多见。

2.诊查要点:局部疼痛、肿胀、压痛明显。

3.治疗:重点讲解整复与固定方法。

趾骨骨折

1.病因病机:多为扭伤或重物打击造成,第5趾骨骨折较为多见。

2.诊查要点:局部疼痛、肿胀、压痛明显。

3.治疗:重点讲解整复与固定方法。

第四节躯干骨折

【目的要求】

l.掌握稳定性胸腰段脊椎骨折、肋骨骨折的病因病机、诊查要点与基本处理原则。

2.熟悉外伤性截瘫的诊查要点、并发症及其处理原则。

3.了解骨盆骨折的诊查要点和并发症。

【教学内容】

简要复习脊柱、胸廓和骨盆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讲授脊柱、肋骨、骨盆骨折的病因病机、诊查要点、并发症及其治疗方法。重点讲授稳定性胸腰段压缩骨折的诊查与治疗方法。

肋骨骨折

l.病因病机:直接或间接暴力均可引起骨折。伤及胸膜和肺组织时,可出现气胸、血胸等并发症。

18

2.诊查要点:胸廓疼痛、局部压痛、胸廓挤压痛、骨擦音,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等。

3.治疗:多头带或胶布固定,配合药物治疗。注意并发症的处理。

4.预防和调护:整复固定后,注意保持适当体位,鼓励咳痰,防止肺部感染。

脊柱骨折

1.病因病机:多由间接暴力所造成。以胸11、12及腰l、2椎体单纯压缩骨折为多见。也有少数病例合并有附件结构骨折脱位。严重者可引起脊髓损伤而发生不同程度的瘫痪。按其受伤机制可分为屈曲型、伸直型、垂直压缩型、侧屈型、屈曲旋转型、水平剪力型、撕脱型等。以屈曲型多见。

2.诊查要点:局部肿痛、压痛明显,头顶垂直叩击痛阳性。X线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了解骨折轻重程度。

3.治疗:重点讲解急救搬运方法、骨折复位、卧平板床、腰部垫枕、练功疗法等。

4.预防和调护:骨折整复固定后早期练功活动,预防褥疮。

附:外伤性截瘫

1.诊查要点:瘫痪性质,运动感觉区域,不同部位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

2.并发症:褥疮、尿路感染、便秘等。

3.鉴别诊断:脑外伤、脊髓出血性疾患,癔病性瘫痪,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4.治疗:正确急救处理原则,早期治疗,脊椎骨折粘复、手术、药物、练功。

5.预防与调护:重点介绍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

骨盆骨折

1.病因病机:多因挤压暴力所致。按盆l弓断裂的程度可分为三类。

2.诊查要点:疼痛剧烈,功能障碍,骨盆挤痛等。应注意有无盆腔脏器损伤和创伤。

19

3.治疗:重点介绍骨盆骨折早期处理原则,以及单纯骨盆骨折的复位、固定及牵引。

4.预防和调护:减少骨折端活动出血,预防褥疮。

第五节骨骺损伤

【目的要求】

1.了解骨骺损伤的病因及分类。

2.熟悉骨骺损伤诊查要点与治疗原则。

3.了解骨化中心出现和闭合年龄。

【教学内容】

1.骨化中心出现和闭合年龄。

2.病因及分类:根据骨折线与骨骺板的关系分为I~V型

3.诊查要点:好发部位及x线检查的特征表现。

4.治疗:手法,药物,固定与练功,必要时手术治疗。

第七章脱位

第一节脱位概论

【目的要求】

1.熟悉关节脱位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2.掌握关节脱位的诊查要点、并发症、治疗原则。

3.了解陈旧性脱位的处理原则及脱位的预防与调护。

【教学内容】

1.脱位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2.关节脱位的诊查要点:一般症状,特有体征(畸形、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脱出骨端)及X线检查。

3.脱位的并发症:早期(骨折、神经血管损伤、感染):晚期(关节僵硬、骨的缺血性坏死、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

4.关节脱位的治疗:复位方法、固定方法、药物治疗、练功疗法。

5.陈旧性脱位的处理原则:牵引舒筋、活动解凝、整复脱位、固定与练功等。

6.脱位的预防与调护。

20

第二节颞颌关节脱位

【目的要求】掌握颞颌关节脱位的诊查要点和治疗。

【教学内容】

1.病因病机:因体力衰弱与过于张口(如打呵欠、大笑、咬大块食物等)大致:可分为单侧或以侧脱位。

2.诊查要点:口半开、不能主动闭口、流涎、言语不清等。

3.治疗:重点介绍口内复位与口外复位手法。

4.预防和调护:行叩齿动作,不应过度张口,宜软食。

第三节上肢关节脱位

【目的要求】

l.掌握肩、肘关节脱位、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诊查要点和治疗。

2.熟悉月骨脱位、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脱位的诊查要点和治疗。

3.了解其他上肢关节脱位的诊治方法。

【教学内容】

复习上肢各关节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讲授上肢各种关节脱位的病因病机、诊查要点、整复方法、固定方法、药物治疗和练功疗法等。

肩关节脱位

1.病因病机:多由间接暴力所致。分为喙突下、盂下、锁骨下脱位三种类型。

2.诊查要点:肩部肿痛,功能障碍。方肩,搭肩试验阳性。可分为前、后脱位,注意合并症。

3.治疗:①新鲜脱位:介绍牵引推拿法、拔伸足蹬法、椅背整复法、拔伸托人法、膝顶推拉法、悬吊复位等整复手法,固定方法,药物及手术治疗的适应症。②陈旧性脱位要求在复位前牵引、松解粘连,复位时在麻醉下进行。

4.预防和调护:按康复要求进行功能锻炼。

肘关节脱位

1.病因病机:可因受伤时姿势不同,发生后脱位或前脱位等。重点介绍后脱位。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w8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