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沌理论与诸行无常

更新时间:2023-03-29 15:27:01 阅读量: 法律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浑沌理论与诸行无常

2004年上演的《蝴蝶效应》,并没有在知名的影展中,崭露头角,但它却是一部很卖座的电影,而且它的情节非常精彩,据宣传资料说,编剧的时间长达六、七年之久。「蝴蝶效应」本是一个气象学的术语,后来发展为一个应用很普遍的理论。以一部电影来诠释一个理论,在电影史上原本就很罕见,更何况「蝴蝶效应」和佛法所说的「诸行无常」还有高度的雷同,所以更值得介绍给大家了!

所谓的「蝴蝶效应」,在电影的DVD光碟上,有一段文字可为说明: 《蝴蝶效应》的影片灵感来自著名的「浑沌理论」,在1972年〔应为1963年〕由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芝(Edward Lorenz)提出,这篇论文中的「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意谓一件事情因为初期微小的差异,在纷扰不可测的混沌中,可能扮演具影响性的关键角色,造成后续连锁反应,呈现始料未及的惊人结果。

其中提到「浑沌理论」(大陆地区多译为混沌理论)。「浑沌理论」的原文是 Chaos Theory,直译应该是「混乱理论」。因此,所谓的浑沌,是相对于秩序而言,如 Richard Garriott 说:「浑沌与秩序不是敌人,只是恰恰相反。」在中文里面,「浑沌」这两个字,是事物不清楚的状态,与英文的 Chaos 不见得相干。把它译为「无常理论」,应该会更好一些。因为 Chaos Theory 的内容和佛家的「无常律」,基本上并没有差异。只不过在佛法中,无常是三法印之一,是一个定律,换句话说,现象界的无常是必然的,没有人可以将它推翻。然而,Chaos Theory 却用「理论」这种含蓄的字眼,而不是用「定律」(Law)。或许 Edward Lorenz 提出这个理论时,还不是那么肯定,所以他不说这是定律。

加州理工物理学教授,彼德.高维奇说:

所谓的浑沌理论广泛而言,就是某个动作引发了极其剧烈的连锁反应。若是某个体系中的某个环节起了极小的变化会在短期内引起发截然不同的后果。爱德华.洛伦芝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他专门研究大气层动力学,尤其是地球大气层。他建立了地球大气层动力学的简单模型,至少他归纳出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此模型包含了大气层动力学的某些基础特性。但是他建立的大气层模型,却显示了所谓的浑沌行为。

浑沌理论也扩展到其他的领域,包括心理治疗在内。心理治疗师约翰.布洛克博士说:

心理学上的浑沌理论与物理学上的,并没有那么明显的不同,不过我们在这里探讨的是人类。浑沌理论基本上探讨的是,在任何体系内做长期预测的可能性。浑沌理论提出无穷的可能性,所以很难断言说,因为小时候你母亲对你做了某件事,你两岁时学着如何上厕所,所以引发了这样的效应。浑沌理论不是一种线性理论,否则我们在做心理治疗时,就轻松多

了。但它不是一种线性结构,而是牵涉到过去特定时间,极其庞杂的因素。

毫无疑问的,浑沌是人类的正常状态。我们时常思考到,生命中的控制状态,不过从存在主义的观点来看,我们不是藉由诞生来到这个世界,而是被丢进来的,我们被丢进一个十分浑沌的世界。我们在这里的浑沌,泛指一般的混乱状态,而不是浑沌理论中的混乱。我们被丢进一个浑沌、狂热不羁、无法控制的状态。

因此,后来的科学家已经发现,浑沌是随处可见的,其应用范围很广泛,如 James Gleick(Chaos: Making A New Science 作者)所说:「在科学的检视之下,浑沌似乎无所不在。」这个发现,无宁是吻合佛教的说法:无常是普遍存在的。

经论中所说的无常,分类得很仔细,如《显扬圣教论》有六种无常、八种无常,还有十五种变异无常等说法。在本文中粗分为突变无常和渐变无常,前者表示短时间内可以观察到的重大变化,后者表示短时间内无法观察到的变化,或者虽可观察到,但没有重大的意义。这是笔者简化无常的法义,用来评论《蝴蝶效应》这部电影,若无法满足读者的知性需求,请自行参阅相关的经论。

例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是突变无常。突变无常是重大、突然的变化。一般人心目中的无常,大都是突变无常。渐变无常,则是说在时光流逝中的分分秒秒,事物仍然不断的变化着,比方说人的老化、人格的转变等。渐变无常是相续的、渐变的,往往要长期累积下来,才看得出变化。我们走路、吃饭、穿衣服等日常生活的活动,虽然也是短时间内可以观察到的变动,但是对我们的人生没有立即产生重大的意义,因此在本文中,也将它归类为渐变无常。

无常到底好,还是不好?这很难说。天灾人祸、股市崩盘、罹患恶疾、官非刑讼,属于突变无常,是大家所厌恶的。但是,彩券中奖、一见钟情、升官发财,还有「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何尝不是突变无常?却是大家所喜乐的。如果没有突变无常,每一个人从生到死,都是平平淡淡的,没有任何意外,也没有丝毫的惊喜,这样的一生,你会喜欢吗?

大家最喜欢的是「在稳定中求发展」,希望凡事都在自己意料之中,也希望状况会越来越好,似乎大家都可以接受渐变无常。然而「英雄末路,美人迟暮」,也是渐变无常的结果,又是大家所不喜见的。可是,如果连渐变无常都没有,时间应该是整个静止的,所有的东西应该都是停顿的,任何事件都不应该会发生──我们虽然永远都不会老,也永远都不会长大,应该一直停留在初生时的婴儿状况。当真如此,我们也不会喜欢。

西洋人说:"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 end." 表达了对无常的悲观想法。后面其实可以加上一句:"All bad things come to an end as well." 因为无常固然终

结一切美好的事物,同样的,它也替我们终结不愉快的情境。我们碰到无法解决的难题,往往会说:「让时间去解决吧!」其实不是时间,而是无常解决了难题。因为诸有是烦恼的成因,而无常则是诸有的死敌。譬如一个人受病苦折磨,还得他有身命,才会有病苦,一旦身坏命终、无知无觉,自然不再有病苦的问题。像大家担心的世界问题,如战争、饥荒、疾病、环境破坏等,还不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地球,有几十亿人口,还有各种生物,构成一个庞大的人文、自然,和生态系统,才让大家有烦恼可以玩。

虽然无常不一定不好,但是一般人听到无常这二个字,总是将它与噩运联想在一起,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一般人还是喜欢有秩序的生活,在规划自己的生涯时,也是以「已存在的条件,不会忽然消失」,做为基本假设。只有智者,才会深切体认到人生的无常。如美国历史家亨利.布鲁克斯.亚当斯(Henry Brooks Adams, 1838-1918)所说:「浑沌(chaos, 混乱)是自然的定律,秩序则是人类的梦想。」

渐变无常和突变无常,二者是有关联性的。蝴蝶拍翅膀,这是渐变无常;半个地球外的台风,则是突变无常。事实上,若是没有渐变无常,根本不可能有突变无常。虽然说是无常,事件的演变却是依循一定的轨则,比方说物理学上的浑沌理论,它并没有排斥种种物理定律的适用。而佛教的无常律,也没有排斥因果律。也就是说,在变易之中,有不变的法则存在。无常和因果律,二者皆是真理,互不妨害。

事件的演变,固然有一定的法则,但影响的因素却太多太多了。因为我们是处于一个庞大的动态体系之中,任何一个小环节的变动,都会影响到全体。你个人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样的,你也影响了环境,甚至全球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卫生、医药……种种的层面,都受到你的影响。即使你只是一个小人物,也照样有这种影响力。比方说,你如果开车,甚至你只是坐在家里吹冷气,那你或多或少都在助长全球的温室效应。也许你觉得没什么,但说不定哪一天,你刚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麦杆,全球的气候因此发生巨变呢!

《优婆塞戒经》说:

一切众生因杀生故,现在获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当堕地狱,多受苦恼饥渴……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复受恶色、短命、贫穷。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蓏悉皆减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

这是说,世界是由众生共业所成,因此一个人做坏事,不但他自己倒楣,也会影响到共业系统中的环境。所以,一个人杀生,竟然会造成「一切五谷果蓏悉皆减少」。也就是说,粮食的产量会因而减少。这是一般人所难以想象的事。《优婆塞戒经》又说,如果有人喜欢偷东西,则会造成「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噉不得色力,是人恶果殃流万姓」。换句话说,即使你没有偷东西,只要你跟惯窃住在同一个共业系统中,就得陪着他一起遭殃,连食

物的营养都因而减少。《优婆塞戒经》说,邪淫、妄语、酗酒,也会造成类似的共业效果。

那么,反过来说,犯戒的人若是改邪归正,共业系统范围内,就会增加福报。虽然一个人能改变的量,相当有限。但是,如果我们努力的宣扬善法,劝众人一起来持戒修善,数十年下来,也足以建设一个区域性的人间乐土。

接下来将以电影的情节为例,说明渐变无常和突变无常交互激荡,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先介绍主要的人物。

首先是男主角伊凡。伊凡的父亲因精神病长期待在疗养院,从小就由母亲独立抚养长大。他患有失忆症,重大事件往往遗忘。成年之后他才发现,每一次的失忆,都是可以重返过去的切入点。

女主角凯莉,从小就喜欢伊凡,为了能够和伊凡在一起,父母离婚时,她选择与父亲乔治一起住,不料父亲乔治竟是个变态狂,彻底蹂躏了她的童年,最后她以自杀结束悲惨的人生。

汤米是凯莉的哥哥,父母离异之后,父亲乔治粗暴、变态的管教,使他成为一个暴戾乖张的少年。

蓝尼是伊凡的好朋友,他受到汤米的恐吓,二度的见死不救,饱受良知的谴责,心灵受到重创。

接下来讨论故事情节。有五个事件对情节有重大影响。第一是色情录影带事件。那是伊凡七岁时的某一天,妈妈把他托给乔治照顾,乔治利用伊凡和凯莉二个小孩当男女主角,拍罗宾汉色情录影带,汤米在场目睹。事后乔治常性侵凯莉。

第二是爆炸伤亡事件。那时伊凡十三岁,四个少年起意玩乔治暗藏的炸药,汤米唆使蓝尼将点燃的炸药放在邻居屋外的邮筒,不料年轻的女主人赫本太太正好开车返家,抱着婴儿去取信,母子双双殒命。汤米在关键时刻,不但没有想救人,反而出言恐吓,事后又撒谎隐瞒事实。

第三是汤米杀狗事件,发生于爆炸事件之后不久。汤米怨恨伊凡与凯莉来往,将伊凡的狗克罗基用麻袋装起来,带到圾垃场,浇上汽油烧死。当时伊凡和凯莉曾试图解救,遭汤米棍棒殴打。蓝尼想解开绳索,被汤米恐吓而做罢。蓝尼后来成天躲在家里,藉制作飞机模型逃避良心的谴责。

伊凡成年之后,有一次意外的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回到过去,他便企图改变现在。他先回到七岁拍色情录影带的时点,借着自己七岁的身体,大义凛然的训诫了乔治,让乔治好好疼爱凯莉、管教汤米。这么一来,果然彻底地改变了现在。凯莉得到父亲的疼爱,伊凡搬离小镇不久,她就离家与伊凡同居,一直到大学时代,生命美得像是童话,让人不敢置信。

在这里,伊凡对乔治的训诫,是突变无常;之后的演变,则是渐变无常。电影交待渐变无常,是以很多张幻灯片迅速的播放过去,你还来不及有情绪反应,下一张幻灯片已经播放出来,少年到青壮,不用几秒钟就交待完毕,如梦如幻的,苦乐得失,全不相干。这是电影的手法,一来,可以很快的交待不重

要的剧情;二来,可以营造一种特殊的气氛,增强电影的美感。

它也可以证明缘起的说法:我们必须以感官连续的接触境界(触),才会领纳境界(受);领纳境界,才会有爱、取、有,有爱、取、有,才会有生、老、病、死……等忧悲苦恼。如果我们接触境界之后,不流连于境界,就不会产生苦乐等感受,就像我们看快速播放的幻灯片一样,能够分别其中的意义,但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而在现实生活中,眼睛可以控制播放速度,我们往往会下意识地挑选我们感兴趣的画面,流连其中,领略其滋味,产生苦乐等感受。其他的感官连续的接触境界,因而产生情绪反应的过程,也是同样的道理。

不过,我们为什么会想连续的接触境界呢?这显然可以继续追溯它的原因。如果找到它的源头,从根本加以对治,不就永断诸苦了吗?

回到过去藉以改变现状,是科幻小说、电影常见的题材,这虽然是想象,却表达了大多数人的想望,包括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过去的追悔。俗语说:「千金难买早知道。」如果我们能够洞烛机先,在关键的时刻,做出正确的反应,很多悲剧都可以避免掉。

这类的题材,大多是回到过去,对各别事件的纠正,《蝴蝶效应》的导演版,却追本溯源,找到人生忧悲苦恼的起点,一举拔除之──气魄之大,比起佛家出世间的圣贤,亦不遑多让。可惜的是,上演前担心观众不能接受空无所有的结局,竟修改了剧情,成为所谓的院线版。院线版虽然也有可观之处,终究不及导演版之超尘绝俗。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真实的佛法,是很难被众人所接受的。若不是有DVD这样的媒体,同时收录了两种版本,我们就看不到导演版了。

改变了过去,是不是就可以终局的消弭烦恼呢?未必!伊凡的父亲即是失败的个案,当他发现儿子也跟自己一样,企图回到过去改变现在,便非常的不以为然。他说:「你不能扮演上帝……改变一个人必然会摧毁那个人。」

父亲的想法是说:人的命运是有定数的,不能妄加改变,否则会产生难以逆料的后果,以凡夫浅薄的智慧臆度祸福,企图以非自然的方法改变命运,是有罪的。所以当他发现规劝无效,伊凡仍然执意改变命运时,他甚至想杀了儿子,免得他毁了自己所要拯救的人。

这种想法佛教和道教也有,佛禁止以神通干预因果报应,道教则认为这样做是触犯天条。基督徒则认为,上帝可以这样做,但人类不可以。

那么伊凡受到什么惩罚呢?

当伊凡陶醉在爱情的甜蜜时,汤米突然出现了。伊凡回到过去告诫乔治,要他好好管教汤米,乔治听进去了,他对汤米施以更加严厉的打骂教育,汤米变得更为暴戾,再加上杀狗那件事,使他进了少年感化院。当他重获自由,马上回来找伊凡,以球棒痛殴伊凡,伊凡情绪失控的反击,竟杀了汤米,自己也身陷囹圄。更糟的是,在监狱中,他受到黑帮的迫害:言语侮辱、食物被夺,乃至被殴打、性侵害。这使得他不得不再度回到过去。

这次伊凡回到十三岁的垃圾场。他给蓝尼锐器,告诉他:「你觉得对不起她和她的宝宝……今天是赎罪重生的机会……割断绳子!」不过,蓝尼并没有割断麻袋的绳子把狗放出来,却用这把锐器,刺死了汤米。蓝尼因此被判定为危险的精神病患,被送入精神疗养院,长年绑在病床上。凯莉受不了父亲的责怪,离家出走,成为染上毒瘾的妓女。这是第二次对过去的更正。

这样的结果,伊凡当然无法接受。于是他又回到过去,在赫本太太靠近邮箱时,冲上前大声的喝止她。汤米看情况已无法遮掩,索性做好人,抢上前去扑倒赫本太太母子。砰的一声,爆炸了。伊凡炸断双手,汤米则成为救难英雄,蓝尼和凯莉后来堕入情网,除了伊凡之外,大家都很幸福、快乐。不但如此,伊凡的母亲从此忧虑过度,烟不离手,没几年便染上肺病,性命垂危。这是第三次的更正。

我们现在回顾以上的情节。伊凡对过去的更正,皆属突变无常;更正以后的演变,基本上是渐变无常。第一次的更正,应该是最美好的,只有汤米的问题没有处理好。而且汤米的问题,大部分是发生在更正之后,也就是说,如果汤米来寻仇的时候,伊凡好好的处理,只会有小小的不愉快,不致闯下大祸。事后的问题,把它归咎于「扮演上帝之罪」,似乎不尽合理。

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汤米所以会变坏,是由于乔治对他不当的管教,而乔治不当的管教,则是由于伊凡对乔治不当的教诫。后来汤米杀赫本太太、杀克罗基,则使伊凡憎恨汤米。二人之间的瞋恨,在岁月推移中,日益滋长壮大,成为深重的仇恨,乃至彼此皆欲致对方于死地!二人相见,理性早已抛诸脑后,只有身不由己的冲动,将二人一同推向毁灭。所以说,伊凡杀汤米,无宁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单一事件的纠正,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应该纠正的,是瞋恨的增长。我们应该在瞋恨初起时,就立刻将它斩断,若任令它滋长,必致祸患。

伊凡对乔治的教诫是突变无常,他与汤米瞋恨的增长是渐变无常,彼此互相加害又是突变无常。所以说,突变无常和渐变无常是交互影响的。突变无常是重大的转变,对生命产生重大的转变。渐变无常是浸润的,短期间之内看不出显著的差异,但长期的影响力却很惊人,往往凌驾于突变无常之上。突变无常和渐变无常到底哪个影响大,并不一定。

这当中有一件很有趣的事,就是汤米的善与恶。汤米在前几次的「剧情发展」,都是狠戾的少年,但是在第三次的更正中,他「英勇的」救难行动,使他成为英雄。由于这次的契机,竟使得他成为虔诚的基督徒,体贴、有礼貌,而且热心助人。转变之大,让伊凡跌破眼镜。这告诉我们,一个人为善、为恶,也是因缘所生法。汤米原来为恶,是因为失去了母爱,父亲又对他施以打骂和变态的教育,以致他内心充满了瞋恨,甚至敌视整个世界。那次救难行动,使他受到众人一致的赞扬,当大家都肯定他,认为他是一位品德杰出的少年,他也就改变了自我概念和世界观,朝向众人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这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比马龙效应」(Pygmalion Effect)。

由此可知,众生所以为恶,并不是他自己要做恶人,而是他所受到的教育、环境使他产生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他才成为恶人。《圆觉经》说:「邪师过谬,非众生咎。」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会以更加体恤、宽容的心来看待众生的身不由己,也会相信教育的功能,不放弃任何一个人。

为善、为恶都是因缘法,那么,一个善人若碰到恶因缘,有没有可能为恶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从若干新闻报导,可以发现:善人为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例如,有一位广受好评的资深女教师,发现他的男友另结新欢,一时气愤,开车撞死男友。再以电影情节为例,蓝尼本来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少年,但他先受到汤米的胁迫,眼睁睁看着一对母子被炸死,对汤米已心怀瞋恨,后来汤米还想烧死克罗基,当时蓝尼手上正好有利器,在恍忽之间,他竟刺死汤米。伊凡杀汤米,是另一个例子。

有人说:「我相信每一个人,但不相信他心里那个魔鬼。」你知道你心里也有一个魔鬼吗?如果有一个机会,你可以得到一亿美元,只要你偷偷篡改一份文件,谁也不会知道,这时候你做不做?当你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忽然有一辆车没打方向灯就突然插到你前面,你吓了一跳,赶紧放掉油门,差点没追撞上去,这时候你会不会气得想杀人?在生活当中,我们总有些污秽卑劣的念头和冲动,不时浮现出来。你敢说你没有,那你是圣人啰?别自欺欺人了!

我们心里这个魔鬼,佛教称之为「异生性」。异生,是地狱、饿鬼、畜生的总称。异生性,就是会让你沦落三恶道的劣根性。人在消除异生性以前,堕落的可能性一直都是存在的,今天变好,明天碰到恶因缘说不定又变坏,恶因缘什么时候来,我们自己不知道。金钱、地位、权势、名誉、眷属等等因缘,都可能使我们堕落,特别是攸关生存和性爱的时候,我们更容易失去理智,被愤怒或爱欲冲动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佛教说,善、恶是轮回的境界。当然,异生性还是可以永灭的,不然的话,我们辛苦修行,就毫无意义可言了。异生性的消除,正是我们出离生死轮回的关键所在。

第四个重大更正:伊凡回到七岁拍色情录影带的时点,借着自己七岁的身体,想要破坏乔治暗藏的炸药,却阴错阳差地炸死了凯莉。伊凡因为内疚,长大后,被认为和他父亲一样,有妄想症,精神异常。在这里,导演很技巧的呼应前面剧情,伊凡不听父亲劝止,终究是不能避免的重蹈覆辙了!

在导演版中,伊凡对过去的第五个重大更正,是回到即将出生的时候,在子宫里用脐带将自己绞死。因为自己没有出生,附属于人生的烦恼,自然也无从现起。导演版的情节并没有交待,他这次不在人间出生,究竟是永不再于三界中出生,或者是转生到天界去了(能够牺牲自己以成全别人,当然不会到恶道去,也不会只在人间)。如果是前者,便是佛教所谓的「无余涅槃」──把自己永远的消灭掉,自然就不再现起三界诸有,这是小乘佛法。

「把自己永远的消灭掉!你没说错吧?」没错!一般人总是认为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所以总想留下一个觉知心,继续领纳世间的一切。这样的心态,就是所谓的「我执」。只要我执存在,就一定会有下一世的生命,无法永灭无

余。

我执是非常坚固的习气,并没有那么容易消除掉。很多人因为所求不遂等因素,兴起了自杀的念头,在遗书上面表明不愿再来人间,然后付诸具体的行动,把生命终结掉。甚至有的忧郁症患者,自杀未遂,被救活了,仍然再三的寻死,非要杀死自己不可。这样「死志坚强」的人,是不是已经没有我执呢?有机会的话,你可以问问他们:「如果你的人生只有快乐、没有痛苦,你还想不想死?」你猜,他们会怎么回答?

上面的问话其实是个骗局。只要有「我」存在,就一定有苦,但要找个不上当的人并不容易,因为大家从无始以来,一直都在自我欺骗。佛教有三苦的说法:苦苦、坏苦、行苦。苦苦就是一般所谓的苦,坏苦是美好的事物变坏所引发的苦,这二种苦是我们所知道的苦。天界没有苦苦,你如果有本事,让死志坚强的忧郁症患者看到天界的乐,他一定会想去那里出生,他根本不考虑到以后的坏苦,更不知道行苦的内涵。寻求只有快乐、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一种希求,这种希求就是我执的一种表现。所以说,我执一向都是存在的,即使是在一个死志坚强的人身上,亦不例外,所以自杀的人还得面对下一世的生命,除非他是已断我执的阿罗汉,那就另当别论。

如果你喜欢电脑游戏,你可以回想一下你不断再玩的心情,就很容易明白我执引发下一世生死的原理。绝大部分的电脑游戏,里面都会有一个「我」的代表物。这个代表物可能是一个人物、一架飞机、一辆战车、一条蛇,或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这个代表物本身无法觉知、没有意志,但是透过你的觉知、你的意志,它变成「我」。「我」在游戏里面大获全胜,你会想再玩。即使「我」输得很惨,你还是会想再玩,因为你觉得可以玩得更好。所以,每次游戏结束,画面终止,你会很不习惯,产生再玩的冲动。大多数的电脑游戏,只要按一个键,就可以再玩,这更让你停不下来。

就某一种角度来看,我们的人生也是一场电脑游戏。肉身无法觉知、没有意志,末那识执取肉身和其余七个识的功能,当作是「我」,用这个「我」来玩这个人间游戏。玩得好,我们会得意洋洋。即使玩得很糟,还是得勉力支撑下去──因为来生是否可以重回人间,大家并不是很有把握,所以好死不如赖活。大家都觉得这个「我」,必须不断地存在下去。大限一到,觉知心全部断坏,你会很不习惯,无法忍受无知无觉的状况。就像电脑游戏结束了,可是你玩得正起劲,你一定会按「再玩」键,再次取得一个「我」。同样的原理,肉身坏了,感官无法运作,你会希望立刻回复知觉,好让你继续玩下去。这是末那识强烈的冲动,这种冲动,就会让你的阿赖耶识,依照你的业力,为你安排下一回合的生命,造一个新的五蕴给你。这是我执在生命终了时所产生的作用,让我们一世又一世的轮回下去。除非断掉我执,否则永远不可能出离生死。

以看电影的观众来说,他们就是想要看点什么,才花钱到电影院去。如果电影的结局,是空无所有,谁受得了呢?所以,导演不得不在票房考量下,修

改剧情,这就是院线版的由来。

院线版的剧情,伊凡并不是回到出生之时,而是回到他和凯莉初识之时。还记得吗?凯莉从小喜欢伊凡,为了能够和伊凡在一起,所以在父母离婚时,选择与父亲乔治一起住。《圆觉经》说:「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在本片中,伊凡和凯莉的感情象征炽盛的爱欲,而凯莉的父亲乔治则象征欲爱的苦果。二者本是一体的两面,如果不要那个苦果,就必须割舍爱欲。伊凡前三次的更正,都企图保留这份情感,以致无法避开那个苦果。

炽盛的爱欲本来是很难舍离的,可是如果你看穿它的虚假,就不一样了。任何感情,都是依附于条件而存在的,即使是佛陀过去世的七茎莲花缘,使得他在成佛以前生生世世娶婢子「贤者」为妻,这还是有条件的(此部分请参考《佛本行集经》)。一般人的感情,根本是靠不住的,别说海枯石烂,只是肢体残障,就造成不同的结果。伊凡炸断双手,凯莉便移情别恋,爱上蓝尼。当你坐在轮椅上,看着自己山盟海誓的恋人,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亲热,你自然会油然生起厌弃之心。伊凡和凯莉的对话,颇足深省:

「你是第一个我在乎的人。」

「你还想跟我在一起?」

「有时心里难免会想……算了!我想过很多事,一秒钟可以想完我们的一生。轰!恋爱、结婚、生孩子,孩子长大,我们变老,计画葬礼等等。想象比说出来快。」

约好「直到世界末日」的感情,竟像爆炸一样,轰的一声就结束了。伊凡再想执着,也不可得了。

这次伊凡总算学乖了,他回到和凯莉初次见面的时候,恶狠狠地恐吓凯莉,不准她再靠近自己,把小凯莉吓得哭了。这个修正满有价值的,几个主要的人物:凯莉、伊凡、汤米、蓝尼,还有伊凡的母亲,后来都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在院线版的结局,伊凡没有和别人谈感情,凯莉似乎也没有。有一天他们在人潮中擦肩而过,凯莉觉得伊凡很眼熟,回头看一下伊凡。伊凡知道凯莉在看他,却忍住一会,等到凯莉视线移开了才回过头来看她。此时,凯莉也似有所觉,又回过头来看了一下。双方的眼神始终没有对上,分别步上不同的人生旅程。

导演透过汤米在大学毕业典礼的致词,表达这部电影所要宣说的价值:「幸福,唯有透过牺牲才能达成。」可惜这句话仍然不出众生我见的范围。《圆觉经》说:「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伊凡为了亲友的幸福,牺牲了情爱,可是这个目的本身也是广义的「爱」,所以虽然可以得到增上的世间善果,却无法出离轮回。比起导演版来说,院线版所传播的意识型态,无疑是逊色多了。

虽然「人不能扮演上帝」,是这部电影的基本信念,但是不管是导演版也好,院线版也好,都保留一个例外:如果一个人愿意牺牲自己的重大利益(生命或爱情),以成就他人的幸福,则是允许的。当然,电影工作者没有能力证明他们的信念,也没有说明这个法则的合理性,只能用情节的安排,表达这样的信仰。

基督教认为上帝可以用自由意志改变自然律,佛教并不认同这种想法。佛教认为,自然律是一种「法尔如是」的存在,任何人(包括上帝在内)都不能凭意志去创造或变更它。人间的贵贱、贫富、寿夭、穷通种种差别,皆是由于各人过去所造善业、恶业不同,而有差别。善业、恶业会在缘熟的时候,分别成就,分别受报,善恶不会互相抵消。如果缘一直不成熟,这些业种便会长期保存着,不会消失掉。在这当中,缘所扮演的角色很重要。

假设人间真有像电影那样的感情,我们可以推知,伊凡和凯莉之间的感情,必定是以过去世的恩爱为「因」。而且他们过去世为了相爱,必定造作了不少恶业、害苦了别人,所以当他们此世再度相爱,过去世的业种便会一股脑地现起,让他们相爱,同时饱受痛苦。他们此世再度重逢,则是「缘」。如果他们不相逢,或者虽然相逢,却因故而不来往,这段感情就不会发生。这段感情若不发生,它所附随的种种不幸,也就不会发生。

过去世的业种为因,必须配合现在世的缘,果报才能现起。因和缘的关系,相当于炸药与导火线。导火线所以能引发剧烈反应,是因为它与炸药相连,若非如此,即使点燃再多的导火线,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好比说,每天都有无数的蝴蝶拍翅膀,但只有极少数对天气产生重大影响。每天也有无数的男女邂逅,大多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其中只有很小的部分发展为正常的朋友或男女关系,更少的比率产生「致命的吸引力」。男女邂逅是缘,邂逅之后如何发展,大多由过去世所种的因来决定,除非此世另造重大的善业或恶业,否则不容易改变宿命。

一般来说,避开恶缘,只能使恶果暂时不发生,没有办法从根本解决问题。《大宝积经》说得好:「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譬如有人在家里放了一百公斤未包装的炸药粉,他虽然很小心地避免火苗,但也许雷击,也许静电火花,也许高温自燃,只要炸药没有清除掉,爆炸的危险永远都是存在的。

伊凡几次回到过去,之所以越改越糟,就是因为他只是想避开恶缘,而不想从根本拔除恶因。第五次的变更所以会有效,是因为他找到缘起法中的重要环结,从中予以截断,所以能够阻断忧悲苦恼的生起。

什么叫做缘起法呢?《阿毘达磨法蕴足论》说:

云何缘起?谓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发生愁叹苦忧扰恼,如是便集纯大苦蕴。

在缘起法当中,从第一支的无明,接下的行、识、名色、六处、触、受、

爱、取、有、生,一直到最后一支的老死,前面一支都是后面一支生起的缘。其中的无明、行、识,是过去世的三支。生和老死,是未来世的二支。其他的,则是现在世七支。现在世会变成过去世,未来世也会变成现在世、再变成过去世。这是三世的演变。现在世相对于未来世而言,它就是过去世,所以它也有无明和行。现在世相对于过去世而言,它就是未来世,所以它也有生和老死。

在导演版,伊凡是截断「生」,使得「老死」等忧悲苦恼无法产生。在院线版,他则是截断「爱」,使得「取」和「有」不现起。在佛教的语汇中,「有」是负面的用语,和现代人所说的「拥有是一种负担」意义接近。我们拥有房子,得修缮维护、缴水电费、管理费、房屋税等。拥有一个恋人,就得承受他的占有、操控、嫉妒,以及不时的爱别离等苦。以电影情节来说,「有」就是男女主角的感情和伴随的苦恼。

但在十二缘起中,爱并不是烦恼最初的源头,所以从爱加以截断,只能收到暂时的效果,就像一棵被砍倒的榕树,只要根没有被挖掉,它还可以重新生长成大树。证初禅的外道仙人,能够降伏贪爱,只要定力不失,贪爱便长时不生,但因为无明未断,所以定力终有退失的时候,定力一旦退失,爱欲便重新现起,与凡夫无异。《佛藏经》说:「无始世来无有众生不得四禅。」初禅以上是色界天,没有男女贪爱,四禅的境界更在初禅之上,我们过去世既然曾证得四禅,当然也降伏了贪爱,可是现在却在欲界饱尝男女贪爱的烦恼,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从根本拔除烦恼的总源头。

以院线版的情节来说,伊凡割舍对凯莉的情感,显然只是暂时性的,所以后来他在路上与凯莉擦肩而过时,仍然必须压抑与她重拾旧好的冲动。这表示两人之间的情缘仍然未了,恩爱的种子仍然深深地埋藏在彼此的心田中,只要碰到合适的缘,随时都会引爆。

那么,导演版的情节是否为恩爱永断呢?这就难说了。如果伊凡在子宫自杀时,已经断除我执,他死后便永远不会再受生──灰身灭智、出离三界的无余涅槃,当然是恩爱永断。如果他没有断我执,就会有未来世的生命,以及附属于生命的忧悲苦恼。

对多数人来说,我执的断除虽然很困难,但根器猛利的人,也许只要看到一片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就能够证辟支佛果。像伊凡这样,可以反复地实验缘起法,在多次现观之下,要看穿境界和自身感官认识二者的虚妄性,自然是容易多了,断除一念无明,也是迟早的。

我们虽然没有伊凡的本事,但藉由电影的情节来比对、反省、深思自己的生命本质,每看一部电影就等于经历了一次人生。看电影来做佛法的观行,何尝不是现代人特有的方便呢!

真观 2006/10/25

缘起经十二缘起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vy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