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相关调查

更新时间:2023-08-16 00:47: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主要介绍昆明市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开展昆明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相关调查

一、 现状

(一) 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云南旅游业起步于“七五”时期,发展于“八五”时期,成熟于“九五”时期。在2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云南旅游业发展经历了从“观光接待”到“经济产业”再到“支柱产业”的转变升级过程。 2007年,全省接待海外游客221.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8.6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8986.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94.7亿元;旅游从业人员近200万人。2008年,省政府提出了全年接待海外游客250万人次,增长12.7%,旅游外汇收入9.5亿美元,增长10.5%;接待国内游客9500万人次,增长5.7%,国内旅游收入550亿元,增长11.2%。 2006年1月,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实施旅游“二次创业”的响亮口号,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强指导,破解难题,促进转型升级。2008年,省政府提出要着力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1. 加快推进“旅游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试点工作。着力创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项目带动、运转高效”的旅游产业推进机制。力争通过三至五年时间,将腾冲等三个试点区域建设成为特色旅游、休闲康体度假旅游和旅游企业集团化、多元化发展的综合实验示范区。

2. 加快旅游项目开发建设。重点推进西双版纳、腾冲、柏联SPA等8个改扩建项目;推动泸沽湖等9个省级休闲度假项目,完成梅里雪山等一批新的国家

主要介绍昆明市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公园的建设规划并尽快实施。抓好全省60个旅游小镇和200个特色旅游村的建设。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通过网络招商、投洽展览、上门洽谈等形式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

3. 进一步完善全省旅游发展规划,充实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内容,指导全省旅游产业发展重点向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烟草和水电旅游、购物旅游、修学旅游、民族文化旅游、跨境旅游、旅游地产、会展旅游、商务旅游、花卉旅游等新型旅游业态转移。

4. 加大力度开拓客源市场。推出一批奥运旅游专线、特色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针对东南亚、东北亚、欧美国家及港澳台重点入境客源市场,开展有规模、有声势的宣传促销。

5. 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整治。贯彻好《云南省旅游条例》及有关法规,对非法经营、零负团费、欺客宰客等扰乱旅游市场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

6. 加强区域合作。加快“川滇藏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建设,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旅游合作。

7. 加大推动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吸引战略伙伴和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开发建设,积极推动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形成更加开放的多元化旅游投融资格局。 积极引导旅游景点、宾馆、旅游交通、旅行社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有效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逐步建立起政府宏观调空、行业自律、企业自主经营的新型旅游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主要介绍昆明市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8. 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在全省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大力推广旅游信息化工程,逐步建立起以目的地营销系统为核心的信息化体系网络,实现网上促销和网上预定。启动旅游卫星帐户建设,着力构建和完善、省、地、县、企业四级旅游统计体系,全面准确反映旅游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9. 加强旅游系统自身建设。强化人才培训,培养一支懂管理、懂业务的复合型干部队伍。

(二) 昆明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1. 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1) 成就

a) 旅游业确立了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十一五”期间,昆明市接待旅游者突破 1 亿人次大关,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分别是“十五”时期的 1.51 倍和 1.52 倍,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 GDP 的比重达 8以上,旅游总收入约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三分之一。2011 年,昆明市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次突破百万大关,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 100.4 万人次,同比增长 16.66接待国内旅游者突破 4000 万人次大关,达 4002.1 万人次,同比增长 15.29。旅游总收入达到 367.25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28.95,旅游直接就业人员达到 12.8 万人。旅游业已经成为昆明市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b) 旅游业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综合作用稳步加强在“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导向下,昆明市培育了一大批以石林、阳宗海为代表的具有较好

主要介绍昆明市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力的精品旅游区和以世博旅游集团为代表的具有较好投融资能力的产业主体,洲际、豪庭、豪生、希尔顿、索菲特、温德姆华美达等国际酒店品牌也相继落户昆明,昆明市成为全国五星级酒店最多的城市之一。截至 2012 年 3 月,全市投资额 3 亿元以上的开工在建重大旅游项目达 23 个,计划投资额 625 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额 146.37 亿元。有力地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当地老百姓的就业,旅游业在昆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显。

c) 旅游业对“春城”城市形象品牌的提升发挥了关键作用昆明市在旅游业发展初期就在国内外游客认知体系中形成了“春城”的城市品牌。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昆明市不断通过举办世博会、国际旅游交易会等方式,强化游客对这一品牌的认知。春城”、“好客春城”、“浪漫春城”等口号和四季如春的城市旅游形象不断在游客群中得到传播和强化。昆明市先后被评为“欧洲人最欢迎的中国旅游城市”、“ 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和“中国十大休闲城市”等荣誉,知名的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和品牌不断的得到提升。

d) 旅游业成为云南省“桥头堡”战略的重要支撑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改善,昆明新国际机场将建设成为南亚地区最大的航空枢纽。一方面,昆明对省内西双版纳、丽江、腾冲等主要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客源组织与输送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昆明作为旅游交通集散中心的作用日益强化。另一方面,昆明市作为中国连接东亚大陆腹地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以及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门户,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扩大昆明与东盟国家的联系,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旅游业在“把云南省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作用

主要介绍昆明市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持续加强。

2) 经验

a) 发挥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主导作用昆明市历届市委及政府始终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并重的原则将旅游业放在突出的位置,并在政策法规、战略规划、市场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要持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成立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等方式,发挥该机构的牵头作用,及时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充分利用昆明作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市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争取更多旅游业改革发展先行先试权。这些措施为昆明市旅游业的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b) 重视规划编制对旅游科学发展的指导功能“十一五”期间,昆明市编制完成了《昆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各项规划。通过这些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一方面统一了全市上下对旅游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性地位的认识,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昆明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体制机制等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发挥规划在整合资源,实现省会城市区域集散中心和“龙头”作用的同时,促进了昆明市与周边区域旅游合作,为云南在东南亚旅游圈、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圈、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圈、滇西北-川西南-藏东南旅游圈发挥主导作者用创造了条件,为国际、国内旅游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空间。

c) 持续通过重大事件推动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自 1999 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成功举办以来,昆明积累了通过重大事件、节庆活动持续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除了两年一届的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之外,近年来,昆明市还通过承

主要介绍昆明市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办2008 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昆明狂欢节、亚太旅游协会 2008 旅游战略论坛等大型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向中外游客展示了云南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旅游魅力。以这些活动为契机,昆明市一方面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不断扩大在海内外的知名度,提升国际旅游城市的形象和地位。

d) 不断寻求旅游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的衔接按照昆明市加快构建以“一湖四片”、“一主四辅”为骨架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新格局的空间布局昆明市不断寻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与城市功能完善与提升的衔接,城市旅游景观的打造与城市化过程的结合。先后打造城市南部湖滨旅游景观带和海埂、大渔两大旅游休闲度假片区以及城市北部的世博新区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随着大量城市旅游新景观和新地标的出现,已经形成了“湖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独特城市景观,在为游客提供高品质旅游产品的同时,为昆明市民创造了游憩空间,创造了城景交融的和谐发展模式,并形成高原山水旅游城市建设的典范。

2. 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1) 形式

a) 国家战略对昆明的城市旅游定位提出新要求2011 年《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云南省作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地位正式确立。随着国家门户枢纽机场、泛亚铁路和昆曼、昆仰公路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建成,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将由我国国土的西南边缘变为面向东南亚开放的前沿,并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主要介绍昆明市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印经济合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昆明不仅要在省内经济发展中发挥省会城市的作用,更要在国家战略体系中承担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功能,在中国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中不断发挥优势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b) 国民休闲福祉提升对昆明的城市旅游功能完善提出新要求中国经济发展已经逐步进入工业化后期,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更关注健康,更追求有益于身心的休闲度假旅游在成为新趋势的同时,也成为国民福祉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即将出台也将为这种福祉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昆明市在云南省旅游目的地体系中长期承担着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枢纽的功能,在国民休闲逐渐成为生活福祉的背景下,以往主要为游客提供旅游产品和吸引物服务的旅游发展目标,将向着同时为游客和当地居民满意度共同提升的方向转变,昆明市旅游也发展面临着功能转型的任务。

c) 市场需求多元化对昆明的城市旅游产品更新提出新要求随着旅游市场的日益成熟,中国的旅游消费者正逐渐趋于理性和成熟,个性化的旅游消费方式逐渐兴起,专题和特种形式的旅游日益增加,享受性和游乐性的旅游内容大大增强,游客的出游方式逐渐形成了随团旅游、自驾车、自助游等多元化格局,旅游消费需求日益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作为云南省省会城市和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昆明以“春城”的城市品牌著称,石林、世博园等为代表的观光旅游产品知名度较高,但随着休闲度假成为国民福祉提升的重要表现形式,由观光旅游独大向观光与休闲度假旅游并存,由主要服务于外地游客向与市民共享将是未来昆明市旅游发展的方向。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城市的休闲服务功能,

主要介绍昆明市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昆明市才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转变。

d) 区域旅游竞争对昆明的城市旅游市场拓展提出新要求“十一五”以来,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周边省份对旅游业发展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昆明市的旅游业也面临着来自于省内外各种类型旅游目的地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四川省、广西省均将旅游业纳入到全省重要的产业形态中,不断开发出九寨沟、阳朔等新兴旅游产品,冲击着云南省既有的旅游市场格局。另一方面,随着丽江、腾冲等一大批新兴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建设,昆明市的旅游集散中心地位更加强化,进一步弱化了昆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作用。昆明欲在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中占一席之地,面临强大的国内和省内竞争压力,需要适时调整旅游市场营销的方向和战略。

e) 旅游投资不断加大改变昆明的城市旅游项目支撑体系“十二五”时期,昆明市计划投资近千亿元,将一批经过长期建设、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旅游品牌,整合提升或新兴开发为国际旅游精品,包括石林-九乡旅游区、昆明世博园及新区、环滇池旅游圈、昆明轿子雪山旅游区、阳宗海旅游度假区。将一批经过一定建设或已具备较好开发条件、特色鲜明、具有较大影响的旅游项目,培育提升或新建开发为全国旅游精品,包括五华环翠湖文化休闲旅游区、盘龙城市商务聚集区、官渡生态湿地公园旅游区、西山森林公园旅游区等。通过开展精品旅游吸引物建设工程,实施龙头项目带动战略,昆明市的核心旅游吸引物体系格局将面临重组,昆明市旅游业发展的市场支撑将发生重大变化。

2) 问题

主要介绍昆明市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a) 省会城市的龙头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昆明市是国家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实施的前沿,是联接东南亚、南亚旅游圈各国家和地区的枢纽,是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的区域旅游中心。但一方面,受到出入境签证政策的限制,没有能够较好地发挥桥头堡的作用,融入到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东南亚旅游的格局中的能力不强;另一方面,也没有理顺昆明旅游与各地州的旅游竞合关系,主要承担了全省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建设和吸引力打造明显不足,甚至落后于一些地市州的发展水平。区域旅游中心潜力没有完全转化为市场优势,龙头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b) 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经济效益较差以石林、世博园为代表的观光型旅游产品成为赴昆游客的首要旅游吸引物,并占据昆明旅游产品供给体系中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但长期以来对观光旅游产品的路径依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城市旅游旅游综合吸引力的提升,造成旅游产品和项目结构单一,对“春城”的城市旅游品牌支撑不够等问题。随着市场资本的不断注入,尽管先后有滇池旅游度假区、阳宗海度假区等新兴旅游度假项目的不断出现,但这些品牌的影响力在昆明属于观光型旅游目的地的市场认知情况下,仍与石林、世博园等传统品牌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市场最终表现为留不住客人,单位游客的旅游花费较低,经济效益差。

c) 产业要素发育不均衡,游客满意度水平有待提升昆明市旅游业的各产业要素发育程度不一,呈现结构性失衡的状态。从调查结果来看,游客对昆明旅游的“吃、住、娱”认可度较高,但对“行、购、游”的认可度则较低,特别是对散客服务的满意度较差,对旅游性价比、旅行社、交通等方面的评价相对较低。

主要介绍昆明市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认为景区基础设施较差,配套服务能力不强、购物环境差。315 热线、人民网旅游投诉平台、各类微博等非官方渠道针对昆明市的投诉数量较多,投诉比率在中国旅游研究院游客满意度调查的样本城市中相对较高。尽管 2010 年以来昆明市游客满意度呈现提升的趋势,但总体排名仍然不高,在样本城市仅处在中游位置,与知名旅游城市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d) 缺少旅游发展的宏观政策配套与创新体系缺少旅游发展的宏观政策配套与创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昆明市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 相关政策

(一) 对决定的学习和认知

9月26日,昆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提出力争在2020年,将昆明打造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休闲旅游目的地。

决定指出:昆明环境不优、形象不佳显露将用7年建成世界知名旅

游城

决定明确了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涉及到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生态保护、旅游转型升级等多方面。

主要介绍昆明市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决定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昆明城市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健全、环境不优、形象不佳等问题逐渐显现,经济区位优势、自然环境风貌以及春城气候特色和历史文化遗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释放,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城市缺乏个性,街区和建筑风格没有特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支撑不强,交通拥堵、滇池污染仍然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

对此,昆明市需要加快推进产城一体化、文旅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着力打造世界知名的“中国春城、历史文化名城、高原湖滨生态城市、西南开放城市”四个品牌,并将以文立市、生态优先、彰显特色、改革开放以人为本确定为4个基本原则。

此外,决定提出,到2020年,昆明市要力争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历史文化得到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个性特征更加鲜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业支撑更加有力,服务功能更加健全,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城市品质大幅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旅游服务质量达到国际水平,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对于如何打造世界旅游城市,决定从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发展、生态建设、旅游转型等多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措施。

制度保障

昆明成立“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领导小组”

官员工作不给力 将严厉问责

据了解,目前,昆明市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已成立,负责指挥和协调政策制定、发展规划、项目推进、要素保障等工作,并尽快启动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项目。

此外,昆明市进一步严格考核奖惩,将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5个开发(度假)园区和市级相关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将考核结

主要介绍昆明市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果作为衡量单位工作的重要标准及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得力、工作不到位而影响工作进程和目标实现的,依照有关规定严厉问责。

4个方面“重塑”春城

历史文化

要让历史文化遗存“活起来”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决定中要求,要让深埋文物遗迹“浮上来”,史籍文献文化“走出来”,历史文化遗存“活起来”,进一步培育城市文化气质。

决定中明确表示,要研究开发云南将军群、云南陆军讲武堂、护国首义、西南联大、云南抗战等历史文化旅游项目,推出一批历史文化旅游新亮点。注重保护和修复城市人文历史古迹,重点对昆明区域的古城古街、古树古宅、古塔古庙、古雕古碑、名家名典等文物古迹进行保护修复。

此外,要依托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资源,加大整理、保护、开发力度。将整合云南民间手工艺、民族服饰、地方乐器、歌舞、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一批民族文化节庆品牌和民族文化演艺产品。

在民族景区发展方面,决定表示,要将云南民族村景区打造为独具魅力的民俗民族展示主题公园。要推进五华区、安宁市国家级民族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项目,加快昆明国家级民族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建设。

此外,要采取剧目市场化、院团企业化、演艺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形成以商业性舞台演出为核心的民族演艺产业集群。

在未来,昆明还将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壮大,支持龙头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将大力发展创意设计、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演艺娱乐、广告会展、艺术培训等九大产业。决定要求,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4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11%以上,形成5个年收入过10亿元的骨干文化企业。

主要介绍昆明市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城建

明年初步建成“智慧城市”

根据决定的要求,今年年底前,昆明市要力争实现全市域总体规划全覆盖,县(市)区中心区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环滇池主城四片区完成城市形象设计全覆盖,做到村村有规划。

决定要求,在规划中,要注重规划开发地下空间,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市统一的“数字城市”平台。加快“数字城管”建设,形成数字化、网格化、信息化、全覆盖、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服务模式,2014年初步建成“智慧城市”。

对于秦光荣书记此前所提出的昆明城市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健全、环境不优、形象不佳等问题。决定中明确表示,要强化规划执法,严格规划红线控制,做好规划公示,严格批后管理,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城市改造中,深化城市环卫保洁体制改革。提升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水平。要处理好政府、开发商和拆迁户的关系,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

生态

确保主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超80%

在生态建设方面,未来将加快建设“森林昆明”。按照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加大社区公园、街头游园、郊野公园、绿道绿廊等规划建设力度。推进“五采区”、石漠化、难造林地的生态修复治理,到2014年,实现面山绿化无盲区、全覆盖。

此外,还将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要全面开展PM2.5日常监测,确保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0%以上。

旅游

将加快建设古滇国、星河温泉旅游小镇

主要介绍昆明市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决定表示,昆明将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度假旅游为重点,以商务旅游为拓展,以特种旅游为补充,加快构建适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

未来将加快古滇国、星耀水乡、凤龙湾国际生态旅游城、阳宗海生态旅游小镇、安宁温泉小镇、星河温泉旅游小镇等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还将提升改造石林、九乡、西山、民族村、世博园、金殿等传统景区,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品质的精品景区景点。

此外,还将推动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十二五”期间打造3-5个知名的旅游装备制造业基地。

为了培育壮大旅游市场,未来将抓好《旅游法》的贯彻实施,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强化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打造“旅游放心城市”。 三、

(一) 未来发展 目标

1. 依托气候和资源优势,面向国内外旅游市场,构建以城市休闲、温泉度假、湖滨康疗、高原养生等为代表的多层次、多类型的观光、休闲、度假产品体系,打造国际化的高原湖泊型休闲旅游度假地和面向东南亚的世界城市旅游目的地。

2. 未来,昆明将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壮大,支持龙头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将大力发展创意设计、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演艺娱乐、广告会展、艺术培训等九大产业。

3. 将加快古滇国、星耀水乡、凤龙湾国际生态旅游城、阳宗海生态旅游小镇、安宁温泉小镇、星河温泉旅游小镇等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还将提升改造石

主要介绍昆明市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林、九乡、西山、民族村、世博园、金殿等传统景区,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品质的精品景区景点。

(二) 战略

统筹好四个关系:

1. 统筹好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依托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以旅游业发展为纽带,带动和推进中国东盟旅游联盟的实施,切实发挥旅游业在推进“桥头堡”建设中的功能,将昆明市建设成为连接东盟旅游区和中国旅游圈的枢纽,以及东南亚、南亚地区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将云南省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国家战略转化为昆明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区域发展优势。

2. 统筹好资源、产品、市场、品牌的关系充分利用气候和资源优势,面向昆明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双重需求,做好城市休闲旅游产品、滨湖度假旅游产品、康体养生旅游产品的系列开发。以这些产品的开发为契机,一方面积极打造“春城”的城市品牌和形象,一方面注重市场主体的培育。实现资源、产品、市场和品牌的衔接,构建成熟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释放。

3. 统筹好产业集聚与项目雷同的关系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项目落地要与市场需求规模相结合。一方面,把握好旅游集聚过程中的项目差异化发展,加强独特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旅游产业拉动作用,实现旅游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使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布局由平铺向纵深转变。在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的同时,重视单体项目的细分市场开发和竞争力塑造,避免同质化发展。

主要介绍昆明市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4. 统筹好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在政策制定、土地供给、空间配置上与城市整体规划和发展相结合,针对轿子山景区、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世博新区旅游改革试验区、凤龙湾等景区旅游开发给予相应的政策配套与资金扶持,在完善旅游区服务功能的同时,从完善城市功能的角度,对滇池度假区、世博新区等进行开发规划,妥善处理好与周边区域发展的关系。

(三) 核心工程

1. 存量调整与增量优化工程理性引导大项目与大投资的差异化布局,通过大项目、龙头项目的带动,增加城市旅游吸引力。在发挥集散中心功能的同时,强化昆明市作为目的地的功能。一是从昆明旅游战略支撑板块的角度做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整体和专项规划。将滇池度假区内现有度假酒店、高尔夫和天堂岛会展旅游综合体等项目与西山文脉连接起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聚集人气,培育游客与市民共享的旅游空间。二是做好阳宗海区块生活氛围和文化氛围的营造,提供并完善与设计容量相符的商业服务和公共服务,以昆明本地消费为基础做大市场,打造游客度假、市民共享的高原湖泊旅游度假地。三是调整经营思路,重估世博园的土地价值,培育有特色的市民休闲载体,将该区域打造为昆明的城市会客厅,以满足中产阶层的休闲和商务需求,打造市民与游客共享的生活空间。

2. 品质提升工程围绕市场推广和产品开发,挖掘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相似性,提升与游客寻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要素品质。建立市委市政府统筹、部门和区、县联动的旅游市场规范和品质提升机制,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转变工作方式,重点建设和完善面向散客市场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包括旅游咨询服

主要介绍昆明市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务、旅游安全保障服务、旅游交通便捷服务、旅游便民惠民服务等,提高游客满意度,把昆明打造成品质旅游的样本城市。

3. “主体”培育工程培育本地旅游市场,以当地居民自助旅游方式为依据,面向当地居民家庭,开发家庭休闲旅游产品;充分发挥旅游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整城市商业体系、餐饮体系、景区和公园体系,以适应游客及本地市场对观光需求的满足;依托都市休闲生活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观光、休闲、度假产品体系,培育大众旅游市场,以大众的、日常的、持续的消费支撑起战略性支柱产业。

4. 国际化工程发挥地缘优势,把握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的政策机遇,以世界性的眼光运作昆明城市旅游,以文化的软实力培育和资源的硬基础建设为抓手,把昆明市打造成依托国内市场、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世界城市旅游目的地,实现昆明旅游的全面国际化发展。

四、 个人总结和建议

(一) 在昆明面向西南桥头堡建设过程中旅游业作用的发挥给予宏观指导。从

国家战略层面对在云南省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过程中旅游产业的功能、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等给予昆明市更多的研究和指导,协助昆明市的旅游业积极融入东盟贸易区建设,特别是在昆明建设面向东南亚地区的国际会议会展中心过程中给予支持与帮助。

(二) 在昆明建设国际化高原湖泊型休闲旅游度假地过程中给予智力支持。帮

助昆明市以及市内重点景区的旅游发展编制一套全面、系统的旅游规划设计

主要介绍昆明市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方案;在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昆明市支持和帮助。在合理引导旅游投资和旅游市场监管等方面为昆明提供技术和智力上的支持。

(三) 在昆明旅游市场规范和游客满意度提升过程中给与技术上的帮助。在国

家旅游局进行的各种国际、国内旅游市场营销推广,以及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活动中为昆明提供便利。重点关注昆明市的旅游市场发展状况与旅游满意度监测,在技术上为昆明市游客满意度的提升提供指导。

(四) 在昆明旅游业探索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和支

持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创新举措,特别是在旅游用地、旅游金融、旅游税收等方面的创新给予更多支持,并在出入境旅游政策方面帮助昆明市和云南省协调相关部门给予倾斜。

李浩民

2013.12.1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vo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