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知识大赛复习资料(修订版)

更新时间:2023-11-03 18: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十一届心理健康知识大赛复习资料

一、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外在行为表现及内在心理过程的科学。它以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过程(喜、怒、哀、乐)和意志过程(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由冯特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开始的。 1、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棉大衣久穿在身上而不觉其重、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称为感受性。感受性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能感觉到刺激存在的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能感受到刺激量发生了变化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如要感到一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的变化,那么该刺激的强度或强度的变化就需要达到起码的量值,这个临界值就叫感觉阈限,它分为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绝对阈限是一种刺激能引起感觉时所需的最低强度。即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差别阈限就是能觉察出二个刺激强度不同时所需的最小差别量,也称为最小可觉差

感觉适应是长时间接受持续不变的刺激后感觉能力的一种调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刺激过久而变为迟钝,一是因刺激缺乏而变为敏锐。 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吃糖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吃了苦药后喝白开水也觉得甜) 感觉补偿,即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增强而起到部分补偿作用的现象。 2、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它是大脑受到刺激后对其进行的分类、解释、分析和整合,也就是你大脑接接收到那个苹果的感觉以后,再把这些感觉整合在一齐,然后根据经验把“它”识别成苹果。 社会知觉偏差:

(1)第一印象(首因印象):是指与陌生人初次接触给自己留下的印象。鲜明、深刻而牢固,会形成一种固定的看法,影响甚至决定着今后的交

往关系,在社会知觉中起重要作用。形成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对方的外部特征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是有关对方的间接信息的间接影响。 (2)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是指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某种印象后,据此推论这个人的其他方面的品质和特征。是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不客观反应。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主要品质、特证形成某种印象后,就会影响他对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产生良好的或不好的看法。(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

(3)刻板印象:是指对社会上的各类人群所持有的固定的看法。潜在于人的意识之中。一旦形成刻板印象,个体在对人的认识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简单的把某个人归入某一群体中去(普遍认为东北人身材高大,豪爽直率;江浙人聪明伶俐,能随机应变)

(4)近因效应:是指最近获得的有关熟人的信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强烈影响。 3、记忆

记忆是我们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还可以分为以下类别:(1)依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2)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逻辑、情绪和动作记忆。(3)根据信息加工与储存的内容不同,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4).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信息首先进入感觉记忆,它是最初的、瞬间的信息存储,持续时间极短。

然后引起个体注意的感觉信息才会经过编码进入第二阶段短时记忆,这里的信息根据其意义而不仅仅是感觉刺激来进行存储。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经过加工再进入存储系统的第三个系统长时记忆,它可以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但也可能出现提取困难。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时间内被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就叫感觉记忆。其特点为: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保持时间极短;记忆容量较大;记忆痕迹容易衰退,信息的传输与衰变取决于注意。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5秒-1分钟。特点有:信息保持时间很短;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短时记忆的信息可被意识到;短时记忆的信息通过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其保存时间为1分钟以上。其特点为:容量无限度,信息主要来自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复述,也可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信息保持时间很长。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遗忘的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做了实验研究。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这也是记忆的遗忘规律。

4、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指人们将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从而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

发散思维: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可能的方向去思考和探索多种答案的思维。

根据创新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常规思维: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和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学生利用已学会的公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vo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