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单元卷六

更新时间:2023-06-07 20:3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单元卷(六)

考点梳理:生物个体的稳态、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肝脏是人体内参与物质转化、解毒等代谢反应的重要器官,如:将氨转化成尿素。下表是甲、乙两名患者的血浆生化检测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乙的肝功能有某些异常 B、乙的肾功能正常

C、甲的肝功能有某些异常 D、甲的肾功能异常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

B.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蝌蚪发育会受影响,成年人耗氧量会增加

C.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

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和生长发育

3、右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

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

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

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4、某人因外伤导致下丘脑受损,那么会导致

①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②体温发生变化

③血糖浓度发生变化 ④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若甲、乙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

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的

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则细胞2最可能是甲状腺细

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有关,也可能与甲有关

6、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及细胞壁松弛

酶活性变化规律如右图。从该图可得出乙烯能促进

①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 ②果实色素积累③番茄果实发育④番茄果

实成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下列叙述中,属于细胞免疫的是

A.皮肤和黏膜组成的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的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由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D.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8、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以健康成年鼠为实验材料,分a、b、c三组进行实验,其中a组鼠手术切除了甲状腺, c组鼠每天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b组鼠没作任何处理起对照作用。通过5周的实验得到下列实验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a组鼠行动迟缓,嗜睡,c组鼠正好相反 B.a组鼠耗氧大,平均体温高于b、c组鼠

C.b组鼠在寒冷环境中耗氧会有所增加 D.c组鼠食量最大,神经系统兴奋性最高

9、植物的下列现象中,与顶端优势现象中生长素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A.茎的向光性 B.除去双子叶杂草 C.根的向地生长 D.移栽花木剪去主根

10、总体而言,递质释放并发挥效应后,会被破坏或移走。如果不被破坏或移走,则会导致持续的

A.兴奋 B.抑制 C.休克 D.兴奋或抑制

11、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的结合 B.合成血浆蛋白中的纤维蛋白质和凝酶原

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12、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出现的现象是

A.产生抗体 B.产生淋巴因子 C.导致靶细胞破裂 D.产生记忆细胞

13、糖尿病病情判断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尿液中葡萄糖与含氮量的比值。该比值越高,病情越严重,此时

A.尿液中几乎没有尿素 B.尿糖很高,蛋白质分解很少

C.几乎不能利用糖,蛋白质分解加强 D.细胞利用的糖很多,而合成的蛋白质很少

14、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首先在人的尿液中发现并提取了IAA(吲哚乙酸),然后又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下列有关叙述中最为合理的是

A.人体有合成IAA的酶,植物也有 B.人体的肾脏有合成IAA的能力

C.IAA是人体的代谢产物,能促进植物生长

D.IAA是植物激素,它可随食物进入人体,但人体内没有分解IAA的酶

15、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分布在不同部位的

液体,其中哪一部分直接构成内环境?

A.① B.② C.③ D.④

16、止痛药不影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

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最可能是

A. 突触前膜 B.细胞体 C.突触间隙 D.树突

17、下列与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不相符的是

A.人体内水分代谢的基本原理是渗透作用,抗利尿素的作用是通过改变某些特定部位的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透性而达到调节的作用

B.促进抗利尿素分成和分泌的信号是血浆渗透压的升高

C.糖尿病人的多饮是抗利尿素分泌的增加引起的,多尿是由尿液中的葡萄糖使尿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阻力增大造成的

D.多食K+浓度相对较多的食物,会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促进K+的排出

18

、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

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19、下列有关抗原和抗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C.糖类和脂肪的水解产物不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而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0、下图左侧为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右侧①②③在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

A.向右弯曲 向右弯曲 向右弯曲 B.向右弯曲 向右弯曲 向左弯曲

C.向左弯曲直立生长 向右弯曲 D.向右弯曲直立生长 向左弯曲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0空,每空2分,共计40分)

21、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时,保健品市场常出现很多脑保健品,有些产品是通过给大脑持续补充磷脂酰胆碱,有效合成记忆传递因子——乙酰胆碱(Ach)的。当人大脑里乙酰胆碱浓度增高时,信息传递快,记忆增强,思维敏捷。下图为实验人员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简图,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轴突中已除去了突触小泡)

(1)写出图中①—④的结构: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下表为在不同浓度的Ach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①C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轴突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已知神经细胞膜两侧各种离子的分布不平衡是一种正常现象。细胞未受刺激时,细胞膜外正电荷较多

而膜内则相反。

(1)形成这种状态的基本原因之一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磷脂双分子层使离子难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细胞膜上______的种类和数量限制了离子的出入,使离子主要以______方式出入细胞,这证明细胞膜具有______性的重要特征。所以,细胞维持这种状态是要以消耗______为代价的,它主要与细胞内______(细胞器)的代谢有关。

(2)如下图所示,从蛙后肢上分离出其坐骨神经,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能使受刺激部位瞬间变得易于膜外阳离子通过,此时ab之间会产生电流,其方向是______;同时,相应的膜内侧电流方向是______。

23、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作答。

(1) ① 表示 ,d是 细胞,图中属于反应阶段的是______(填编号)。

(2)与细胞f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 。

(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填字母)。

(4)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免疫方式是图中的 (填编号)。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单元卷(六)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肝脏将氨转化为尿素,肾脏是将血浆中的尿素排出体外,甲患者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正常;乙患者肝功正常,肾功能异常。

2、C A项油菜是收获种子的,喷洒生长素类似物是无益于产量的提高;B项中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成年人耗氧量会减少;D项肯定是不正确的。

3、A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由此可见,刺激a,b、c会相继发生兴奋或抑制(b处比a处先产生电位变化);刺激b,c处会发生兴奋或抑制,而a无反应;刺激c,a和b都没有反应。

4、C 此题考查内环境的调节知识。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主要受水分、无机盐等影响,而它们的调节中枢就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甲状腺激素分泌量调节中枢皆在下丘脑。

5、C 图甲所示的是细胞1产生的信息物质通过体液的传送到达细胞2并发挥作用,这是激素在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细胞2为靶细胞。图乙所示的是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方式,从中还可分析出兴奋只能由细胞3传递至细胞4。A项中,细胞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可识别信息,是正确的。B项神经调节的速度比激素调节快速。C选项中,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则细胞2最可能是垂体细胞,不可能是甲状腺。D项中在体温调节中既有激素调节,也有神经调节,其中神经调节是最主要的。

6、B 结合横、纵坐标的含义,分析图中曲线走势: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和果实色素曲线在一段时间里均与乙烯曲线走势呈正相关,说明乙烯对其有促进作用。至于番茄果实发育这不是乙烯的作用,是生长素作用的结果。

7、D A、B两项是非特异性免疫;C项属于体液免疫;只有D项为细胞免疫。

8、B a组鼠由于切除了甲状腺,新陈代谢速率大大降低,产热量也会大幅度减少,体温将会比b、c组鼠都低。

9、A 顶端优势现象的实质是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而茎的向光性,背光一侧浓度高,能促进生长,向光一侧浓度低能抑制生长,与顶端优势相悖。

10、D 递质对下一个神经元的作用效果是兴奋或抑制。

11、A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12、D 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出现的是产生记忆细胞。体液免疫中出现产生抗体;细胞免疫中可出现产生淋巴因子,裂解靶细胞的过程。

13、C 尿液中葡萄糖与含氮量的比值医学上判断是:葡萄糖人体几乎不能利用,蛋白质分解明显加强,分子的增幅远大于分母,说明病情更为严重。

14、D 解析 本题最符合的解释是D项,是由于人体内缺乏没有分解IAA的酶。

15、B 突触间隙是上一个神经元与下一个神经元之间的间隙,属于组织间隙(组织液),可直接构成内环境。

16、C 止痛药不影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显然不能直接作用于神经元上,即可排除A、B、D三项,困为它们都是神经元的结构。因此只有C项是正确。

17、C 这是一道以水盐平衡的调节为知识背景的测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水盐平衡调节过程的理解能力。人体内水分代谢的基本原理是渗透作用,水分子的运动取决于膜两侧的渗透压的高低。抗利尿素的作用是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子的通透性,使水分子在同样的渗透压差的条件下通过的速度加快,从而达到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引起抗利尿素合成和分泌的信号是血浆的渗透压,另外还有血压,渗透压升高和血压降低有同样的效应,其目的是要保持体内的水分,降低渗透压和增加血量及升高血压,据此B选项是正确的。糖尿病人的多饮是由于血糖浓度浓度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引

起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并传至大脑皮层而产生渴觉,并非是由抗利尿素分泌的增加引起的。多尿是由尿液中的葡萄糖导致尿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收集管利用渗透压重吸收水分的阻力增大,重吸收水分减少而导致多尿的。所以A选项的前半句是错的,后半句的对的。引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的有效刺激是血浆K+浓度的升高和Na+浓度的降低,所以多食K+浓度相对较多的食物,会增加血浆中的K+浓度,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18、B 分析甲图,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加大,一条生长曲线受到抑制,这属于根的生长曲线(因为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茎),另一条生长曲线为茎,P点属于茎的曲线,P点含义是生长素浓度比较高,生长较快,是b点(重力作用的结果)。

19、D A项中机体的肿瘤细胞可成为抗原;B项中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的是特异性免疫反应;C项中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不一定是抗原,不一定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如人体正常需要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20、B 在单侧光照射下,尖端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因此A中生长素浓度大于B,由此可分析出:①向右弯曲,②处于转盘的中央,不受离心力作用,效果同②也是向右弯曲,③因无尖端,不产生横向运输,A侧生长快于B侧,向左弯曲。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0空,每空2分,共计40分)

21、(1)①细胞核 ②线粒体 ③突触前膜 ④突触后膜(2)①不同浓度的Ach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②随Ach浓度的升高,促进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排除突触小泡中递质(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2、(1)载体 主动运输 选择透过 能量(或ATP) 线粒体 (2)b→a a→b

23、仔细分析图中特征:①抗原直接刺激细胞C;②细胞d可直接参与发挥作用,可以推断出④的免疫方式为细胞免疫,⑤为体液免疫;A物质是淋巴因子,B物质是抗体。细胞a是吞噬细胞,具有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细胞b是T细胞,细胞c是B细胞,细胞d是效应T细胞,细胞e是记忆T细胞,细胞f是效应B细胞,细胞g是记忆B细胞,在这些细胞中只有细胞a(吞噬细胞)和细胞f(效应B细胞)是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人体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杀灭它要通过细胞免疫。

(1)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 效应T 二

(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缺一不得分)

(3)b c d e g(有a、f的答案不给分,缺一不得分) (4)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vh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