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文大赛

更新时间:2023-03-12 19:42:01 阅读量: 优秀作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十年(创新作文大赛命题作文)

十 年

甘珏晟

有幸夜宿山寺,夜半伏枕未眠,迷蒙间,有依稀海涛声,由远及近,轻缓悠缈,若万籁齐发。索性推窗探看,但见漫山青松翠柏,摇曳身姿,长风如练,卷起一片绿波。这时,绝想不起欧阳修的《秋声赋》,只为眼前景象沉迷,继而是悠长的沉默,伴着风,伴着初时飘洒渐渐沉重的雨,听着它在远处的树梢山间疾呼奔走,向窗前檐下而来,扑面清凉湿润,入耳细密缠绵。

多少个十年,多少个少年的歌楼,壮年的客舟,暮年的僧庐,这些画面时而是行板,时而是散板,时而哭,时而笑,像琵琶弹出的《夕阳箫鼓》,二胡拉出的《赛马》,繁弦急管有之,嘈嘈切切有之,曲终人散,拖着岁月模糊的扫尾。而这夜的雨,却把它们都卷积在内,跨越洪荒,包罗天地。

可今人分不出它们的区别。被改造的面目全非的所谓水乡古镇,所谓千年古刹,在崭新的雨中迎来一批批游人,他们呼吸着冒充老旧气味的油漆味道,仰面看做旧的画廊金粉半零星。水乡的脊梁被他们踩弯,古刹的门槛被他们踏破,或许这已经是他们心中的永久。 山雨清静,山风清凉,扑人面颊,既不会发思古之幽情,也难引起牢骚满腹,有的只是满腔的敬畏。雨便是这样的雨,风便是这样的风,哪里会有什么温柔慨叹失落?哪里又会造出从未有过的美景?我们从未被允许造物,又何来勇气,敢向神明夸耀自己的智慧。十年磨一剑,在真正造物主眼中只不过是囫囵斩下的战果,带着“兵祸”遗患,不知要疗养多久才能够幡然醒悟!

就在窗下,看乱琼碎玉,看水晶帘,看帘外雨潺潺,终于风停雨静,残夜将尽,天幕泛起微薄的亮白,蜷曲的岚气在墨绿苁苍的山头因风变幻,舒展、飘流、聚合,勾起丝绵一般温软的云脚。在云脚下,有石塔穆然伫立,黝黑灰白,黯淡了四维明灭起伏的绿意盎然,而这黯淡上却生长着一丛丛蓬草,在悠悠拂过的风中簌簌发声,像极了古老的檐铃。但它们不是檐铃,真正的檐铃会在山风野雨中锈蚀,随着朝晖夕阴不知去向,它们只能为一朝天子一朝臣歌颂功过和命运,无力久远的陪伴。大概是因为它们的沉重,便衬出蓬草的轻浮,蓬草的生命始于春风化雨,始于飞扬的种子,它们被吹到哪里,就在哪里扎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四季还在,它们就还有生命。修建这些佛塔的匠人,在最初必是极力去除这些杂乱的干扰,以期给浮屠一尊美轮美奂的身影,可是到了最后,贴金,描绘,彩画,雕刻,所有赋于匠心的装饰都消失了,只剩下一个残缺的躯壳,倒是这些所谓的杂乱,凸显出佛国的永恒。

十年,言其久也。并非人们眼中阶段性的全局规划,并非自诩造福百姓的工程,并非宦海沉浮,“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山野的风和雨,风雨中静默地石塔,风雨中摇曳的一草一木,看似平凡实则精妙地诠释着万古的法则。就如安提戈涅向克瑞翁抗辩道:“天神制定的不成文律条永恒不变,它的存在不限于今日和昨日,而是永久的,也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并不认为你的命令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至于你,一个凡人,竟敢僭越诸神不成文的且永恒不衰的法??”这是安提戈涅之怨,这是对把自己“拟神化”的人们的最犀利的嘲讽!这是对“十年”的一个微妙的注释。

篇二:第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及评委点评【完整无错】

第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一)

翻越“高墙”,以道德立世

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 陈 婕

当康德让“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扎根内心时,也暗含了道德为一种美好信仰的态度。然而在愈发展愈复杂的社会中,道德,于很多人看来不甚美好。道德与良知在铺天盖地的德育宣传中更像越垒越高的城墙,人被唾沫左右,也被内心左右,让立世成为没有答案、充满挣扎的谈资。

可惜的是,人们总记得星空很高,却忘了仰望星空的那份亲切感与触手可得的满足。道德亦是如此。面对震耳欲聋的口号声,人们忘记道德并不高大,作为人的初心,卑微而不卑贱。我们需要仰望和敬畏的是法律,道德则能成为安心立世之本。

在渔人的故事里,“未知”是他们实施救援的最大阻碍。前两个渔民因日期和地点的未知却步,也因此受到所谓“良心的谴责”。第三个渔民则一语道出本质,一切未知的阻碍不过是因种种顾虑想要逃避的借口,道德的施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关键是人如何看待。他看见了社会的症结,他的不安既是内心的挣扎,也是对于社会的忧思。

故事终究是故事,“这里”也仅仅是个喻体,象征着无处不在的道德抉择。我们每日面临的冲突,说到底不过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胡塞尔毕生论述“理性”与“非理性”,仍身处两者的旋涡中,难以逃脱。他以真理、定律定义理性,那么何为真理?行善助人是否又是亘古不变的绝对要求呢?因此道德藏身于两者之间,人们常常渴望有一个做与不做的标尺,轻松地左右自身的抉择。然而,这个标尺是无法存在的,立于现实,有的只是纯粹的行善、纯粹的行恶与纯粹的独善其身。

小悦悦的事虽已时过境迁,也是国人不愿提起的伤疤,但作为透射世间百态亦具有普遍价值的例子,用于此以分析道德冲突的本质未尝不可。社会上众多行善反遭受不公平对待的例子,让人们面对求救者时的第一反应即保全自身。路人途经鲜血淋漓的马路,大抵是思索责任承担,思索医药费用,最终宽慰于周遭无人救援而漠然走开。

马尔道洛尔如此评价人们的心态:“人们无法消除不公正,只好将公正淹没于普遍的不公正之中。”如此,人便孤立于极端的罪恶,以求“多数人”的内心平静。“多数人”是个假象,有“大家都这样”的暂时安心,却改变不了败于冷漠的本质。

显然,社会评价中烂俗的“良知泯灭”已不再适用——对于阐述内心,绝对的否定过于单纯。人们不是不懂道德为何物,而是纠结于如何使用道德。熊培云多次强调的社会道德底线问题,也正是人们尚未解决的形而上学的命题。“底线”虽基础,于人心也是一道“高墙”。

我们有道德观,却更倾向于随意的个人行为。随心所欲、模棱两可、模糊不清,是许多人现有的摇摇欲坠的道德观的弊病。没有底线的道德观必然是脆弱的,我们因此能够容忍利用善心行恶的罪状,也无法踏出施以援手的一步。在道德面前,人人都应画出一条明确的界线,有执着于心的原则,以此反抗黑暗。

与道德相对的是法律。在社会法治完善的路上,人们习惯于仰望法律,仰望那些白纸黑字、奖罚分明的文件,生怕触犯“天条”。此时人们安于“被统治”,便缺乏忠诚的道德判断。将最基础的社会要求看作让人崇高的戒律,无疑是危险的。单纯的法律统治之下,社会只能在人性的底层徘徊。 所以不要忘记,在法律之上的是更具权威的道德。

道德,其实最终指向成“人”的问题。这一在现世作为较高要求的名词存在于人的初心。人之初,无论善恶,必然是道德先行的,只是社会带来了遗忘。如何为人?不必有多么高尚的节操,但必有纯粹的道德理念。究竟是被世俗同化、被顾虑左右,还是弃绝社会的复杂,为“成人”而忠于内心,在人存在于世的最初便有定夺。

“角色错觉”的概念最初有曾德雄提出,四个简明扼要的字足以折射众多忙碌于现实世界的人的心态。我们记得自己是教师,是公务员,是丈夫妻子,却忘记了自己首先是个人。只有重拾人的本真,在为人中多一份义无反顾,才能最终放弃困于现实的“非我”。

常常羡慕尼采的出世复入世,能够透看世俗,懂得如何立足世间。但对于道德抉择,我们可以不必成为尼采那样透彻的大师,顺应社会的复杂,明辨自身的处境,又不失“出世”的警觉,很多两难的选择也许便不再纠结。

正如康德所言,道德是一种信仰,优于信奉神佛,因为道德在给人为人的慰藉之余,更指导人立世。而总是求神拜佛,望神慈悲保佑,而无法对人慈悲的人,永远只是无神论者。

文章的开头提到道德为安心立世之本,其实“安心”更多地指向自我,在社会为人,不妨以“安世”自勉,拥有一份低调不浮夸的使命感,不需要伟大的论调或口号,仅仅是让人更圆满的方式。

道德之所以为“高墙”,不过是因为我们的视线被世俗蒙蔽,若是忠于内心,也许会发现翻越“高墙”不过是四两拨千斤。我们追求的普世价值先从守住道德开始,以此立世。

(指导老师:徐 华)

点评

本文作者以“翻越‘高墙’,以道德立世”为题,以一种势如破竹之姿、行云流水之态,挥毫泼墨写就此文。纵观全文,文中出现的意象颇多,“道德”“理性”“真理”“良知”“底线”“高墙”“信仰”??作者灵动的写作思维可见一斑。全文形散神聚,万变不离其宗,旨在鞭挞现世社会道德的沦丧,以及对道德回归的期许与仰望。道德并不高深,而是近在咫尺,只要我们“忠于内心”,“翻越‘高墙’不过是四两拨千斤”。全文观点独到而不失犀利,论述精辟而不失文学气息,且显示出作者广泛的阅读兴趣,从哲学到时政,从宗教到历史,正是因为广泛的涉猎,才成就了这样一篇佳作。

第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二)

良知未泯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 卢 宇

看渔人三辩而置呼救于不顾,说实话,这样的情节并没有给我的心弦以重击;虽然他们的理由牵强晦涩,但亦可自我安慰:就算出海相救也未必有果。然而,在故事最后出现的“不安”,让我知道,至少良心还在撕扯他们的灵魂。我把“不安”归为良心未泯,这说不上褒贬,只是对于这种“不安”想到了很多,想到自己深陷的社会泥潭,想到人们所戴面具下的善恶纷争,想到媒体、网络的世风日下,想到自己那微小但挠人的良心质问:我是否坚信良知未泯?人应该向善的理论是否会在这个时代崩塌?也许这会是一篇没有引用、没有题记的文字,因为我无法找到任何一个国家或时期来比拟,也不会再有名人的至理之言让我借用并一语中的,只因为这仅是生活于当下的我所经历的。

其实路过的陌生人收到了她呼救的信息。

小悦悦惨死车下无人相救的事例早已成为媒体讽刺人心不古的佐证,图片、视频轮流展出,再伴有尖锐极端的评论,这都显得咄咄逼人,舆论就这样用正义之剑挑开公众关于良知那还未痊愈的痂。我不能完全否定媒体仗义执言的事实,但与此同时,我却觉得媒体在带领大众掩藏下一个路人的不安,于是我质疑那些义愤填膺却空洞无比的声讨是否会唤醒人们的良知。路人过往而不问固然应受谴责,但其身后更大的一群人却是变相的渔人。

由此我看到了范围更广的不安正在泛滥,以及一种俨然成性的态度侵蚀。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良知缺失逐渐演化为责任推脱,甚至转化为语言正义包裹下的原形毕露。直接表露不安还可以聊以自慰善良常驻,而有些言论隐匿的不安却令人生畏,其实他们只缺一句自警:我也曾在小悦悦身边走过。 其实他收到了车轮下女人呼救的信息。

药家鑫案彻底突破了公众一再下滑的道德底线,相比小悦悦身边路人的冷漠麻木,药家鑫将关于良知尽丧,人性彻底泯灭。至于镜头里希望减刑的不安,我再也不能强加于良知,从良知漏洞,到良知缺乏,直至良知泯灭,药家鑫还有什么理由要求宽恕?

类似于此类的毫无良知可言的痛处时时发作,除了对罪人的口诛笔伐,真正不安的是我们。恼人性泯灭,怒社会不争,还有一种难以摆脱突围的不安全感。社会中某些作为基石的东西一再被颠覆,原先视若真理的东西却被悬于风口浪尖遭人非议,总担心自己是下一个被殃及的池鱼。换而言之,这些隐晦但稳固的不安成为了良知泯灭的副作用,在一点一点地动摇着现代化的大厦。

以上提到的事件仅是关于良知的多面镜中的一个反射而已,但这刺眼的光芒却让人无法直视。被强光瞬间扫过后的眩晕使我们眼前发黑,而我们也该撇开情理,想想:良知到底是什么?它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是否只是被视为美德而封存了百年?良知漏洞是人心有鬼还是社会作祟?面对日益严峻的道德危机,我们是冷酷地作壁上观,还是矫正过往地唾弃?眩晕只是片刻,思考仍应继续。

其实良知的出处来源已久,可以说是“人之初,性本善”的衍生,也可以说是孔圣主仁的演变。若是妄想对其进行精确的定义,最后只会得出片面主观的结论。这里不妨以文化相近的日本作为比较对象。日本文化中无善恶的清晰分别,也没有对良知的推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情理的强调和克己复礼的制约。父母的孝和手足的悌是因为传统要求使然,即我之所以做是因为外在情理的要求。这样我们并不会将同是为人之道的“良知”和“情理”相提并论,因为我们深知良知是剔除外界的自我要求,而情理一方面使良知更显高尚尊荣,同时也增加了不确定性与随机性。我无法妄自揣度有无约束的优劣好坏,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良知的自身属性为日后可能出现的良知缺失埋下了伏笔。

文化修养不会直接作用于现代化大厦的一块砖瓦之上,但是它对人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良知亦然。社会中法制建设固然约束繁多,但良知的心理暗示和自觉服从才是一切制度规范行之有效的根本。若良知漏洞被放大抑或撕裂,制度便会失去作用,人的主观危害性上升,前文所提到的不安全感产生,使人暴露于强光之下任其灼烧,之后的社会会变成怎样也可预见。

良知随历史的发展而绵延传承,又作用于社会发展的稳固,却在我们这个时代却陡然停步,徘徊不前。语言刻薄的评论家便认为这是现代化发展使然。其实应该说是物质的极大丰富使留恋于超炫科技的人们淡化了精神世界的充实,物质胜于精神的观念便在人们的大脑中根深蒂固。这种短暂的眩晕和自我迷失在任何一个生产力爆发的时代都会出现,是必然也不可怕,因为良知是天性,而贪婪和占有欲亦然。所以暂且熄了对现代化的怒火,我们应当关注的是之后人们怎样应对和媒体如何引导。显然我们的应对既仓促无力又蛮横粗鲁,一味地谴责而大扬正义风帆,无理地担忧而无望于民众精神文化复兴,盲目逃避只是明哲保身,语言伪装也掩不了内心的谴责。

虽然道德大坝现蚁穴,但大可不必毁大坝以覆蚁穴。我们需要的是理性与客观,不煽动不满情绪的同时多问自己而非质问他人。我们的生活虽平淡无奇,但却是自我道德检验的考场,也是完善自我的良机,更是为社会良知奠基的一抔抔硬土。而媒体人所说的不应仅是传统儒学中的三纲五常,更应是作为社会责任人的真言、直言,以自己的切身实感和无畏箴言告诫民众,这样才可以使传媒为良知社会的构建添砖加瓦。

动笔之前本想用“良知泯灭”为题,但长久考虑之后还是决定以“未泯”为题眼,因为我还会做社会建设下一个十年的见证者,虽然怀疑叠加、质疑丛生,但是只有寄希望才会有希望。

良知泯灭?良知未泯!

(指导老师:张永威)

点评

本文作者找到了题目材料中三个渔人的共同点——“不安”。在作者看来,这种“不安”里蕴藏“玄机”,那就是三个渔人都有一颗未泯的良心。于是作者水到渠成地将文章的主题引入对“良知”的深层次讨论。接下来,作者借由“良知”这一话题,重新审视曾经热极一时的“小悦悦事件”与“药家鑫事件”,并尖锐地指出在面对这些“毫无良知可言的痛处”时,人们总会感到不安,进而对产生这种不安的良知进行分析与追问,直抵人的灵魂深处。作者视野开阔,除关注社会热点外,还对传统文化以及他国文化都有所涉猎,行文既收放自如、说理深刻,又逻辑严密,颇具深度。全文虽没有一句名人至理之言,但让人警醒的语句俯拾皆是,可谓字字珠玑。

第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三)

珍惜心底的不安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 劳怡楠

清晨醒来,推开窗户,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凉风习习,鸟语花香。你浸润在舒适之中,于是你觉得整个世界都浸润在舒适之中。一切并无不妥,可就在你醒来之际,在你的思绪与记忆接轨之时,心中便有一块区域使你明明白白地记得,万里之外,必然有一片土地上的人们正遭受着饥饿的折磨;越过千山万水,必然有一群人因战争或暴动而颠沛流离;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必然有人偷偷进行着肮脏的交易;在黑幕的笼罩下,必然有人在酝酿着邪恶的阴谋。它们时时发生,却与你相去甚远,可这并未能阻止你的感知。它们始终留在你的脑海里,只是暂时被掩埋。

它们虽遥远,你却不乏感知它们的途径。或是通过普及式的大众传媒,或是通过隐秘性的口口相传。因为遥远,它们都被罩上了一层模糊不确定的色彩,阻碍着你的细细寻觅。你有众多理由拒绝置身事内,可它们不可否认的存在仍为你带来不安与忧惧。这不安不一定是基督徒似的深深的负罪感与赎罪欲,也不一定是佛教普度众生的慈悲心怀,或是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你只是不安,这不安来自于你心底善的流域。我不相信人性本善,更不相信人性本恶,我只相信人从出生起便是一片混沌,有善有恶,只是善恶的多少有所区别。而这不安便是从最根本的善中折出的光芒,它只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带着正义色彩的善。

面对这不安,一些人选择了直面。他们不辞千辛万苦地寻找,不惧万水千山地流浪,只为一片心安。正如当年在“水门事件”中坚持揭开冰山一角的新闻记者;或远赴硝烟弥漫的战场,只为心中人道主义精神的志愿救助者??需要指出的是,遥远并非空间概念,而只是一种感知——在一件事情中,你只要能彻底地置身事外,那它便是遥远的。至今仍感动于垂垂老矣的马寅初面对攻击时所说的话:“我虽年届八十,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这样的傲骨,如何配不上勇士之名? 然而这一选择却有着极大的危险,更非常人所及。若论不安,如能直面,只怕难以数尽,一人一生的努力,恐怕都仅为杯水车薪。勇士往往过早逝去,又有几人留名?更多的人,面对不安无力承受,便选择公布于他的小社会,以求稀释自己的不安,平摊自己的责任。此时若无人回应,便可从于大流,生活如常。而被告知者亦可将不安公布于他的小社会,来加倍稀释这不安。几番稀释,不安便越来越淡,只成为心里无关痛痒的一挠,在大势所趋的保护下被永久掩盖几近无形。随着牵扯的人员越来越多,社会便成了平铺而无力的社会,纵使再有人想做点什么,其他人也可仰仗着社会冷眼旁观,凭着所谓法不责众的心态,心安理得地做“沉默的大多数”,“善”的一角也就因此而蒙尘,无力再次闪光。所以虽然有凉风习习、鸟语花香,罪恶与灾难却仍在上演,仍被呈现于眼皮底下。而当这惰性加倍,我们冲淡不安的速度也愈发快捷,最初的不安也越来越少。直至我们已无法置身事外时,不安也早已被抑制,沉默可以代表静谧心灵的无限沉思,也可以代表黑暗对萌芽的扼杀,这样平铺而无力、“和谐”而无声的社会,如何指望它冲出有力的一拳?

若既不愿成为冲在前面的勇士,也不愿在无形中泯灭自己善的灵光,便好好珍惜自己的不安吧。事实上不安无处不在,我们便该珍惜自己感知的能力。在压抑时,将它喷薄而出,纵使不能激起熊熊烈火,亦可激起小小的烛火。用行舍藏,便是智慧。若没有这种智慧,我宁可偏向前者。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鲁迅说:“相比于国家的自大者,我更欣赏个人的自大者。”相比于平铺无力的社会,我更希望有一个参差多态的社会,即使过于偏激,即使有时蛮不讲理,至少也有众说纷纭的声音,至少也有站起来的人,至少也有顶起天的力量,以时时洗刷心灵的蒙尘。与其选择完美的寂静,不如选择小小的拙劣的冲击,以保留心底的不安与向善的勇气。纵使疯狂,纵使可能受伤,依然很美。

一位德国牧师说过一段著名的话,大意是:当他们抓犹太人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抓新教徒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天主教徒;当他们抓我时,却没有人再能为我说话了。平淡

的话中透出一股凄凉。我们或许会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无能为力,但我们不该将其忘却,更不该将那一份不安忘却。若没有当初一次次的争取,如何能换来今日的自由歌唱。而不安,便是我们当初选择争取的原动力,它是激愤与悲悯的源泉。

当黑幕笼罩大地,万物无声之时,我们至少应该看到自己心底的不安,那便是正义的希望!

(指导老师:彭玉华)

点评

本文作者牢牢抓住材料提示语“为什么几个渔人都感到不安”中的“不安”一词,化难为易,巧妙地将题目转换成了以“不安”为话题的一篇文章,这样的审题技巧对于大家写作高考作文很有借鉴意义。当然,准确的审题立意只是写好一篇作文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写作过程中,作者紧紧围绕“不安”,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灵动感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透彻分析了“不安因何产生”“不安为何消失”“如何保留不安”,论述精辟,观点独到。此外,作者在文章中并未引用题目材料,却给人处处紧贴材料的感觉,仿佛字里行间都能看见三个渔人的影子,如此成熟的写作技巧,对于一位高中生而言尤为难得。

第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四)

愿得心安

北京市第四中学 李子卓

大脑先生:

我是最忠于您的心脏,您知道那三个渔人后来如何了吗?

因为没有任何线索,第一个、第二个渔人都放弃了寻找。他们每一日都不停地告诉自己:太晚了,太迟了。但没有什么效果,因为从他们捡到瓶子那一日起,他们便开始每晚做着同样的梦:一个看不清模样的人孤独地坐在一座孤岛上,一切都很昏暗,只有一双黑亮的眼直直地盯着他们。他们每天都被吓醒。后来,因为精神衰弱,第一个渔人每次出海都昏昏沉沉,最终因一次小小的风浪丢掉了性命。第二个渔人安慰自己,一定有人救了那人,但他仍旧噩梦不断。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夜,他在梦中终于看清了那人的脸——赫然发现是他自己。

只有第三个渔人坚信“既不会太晚也不会太远”,于是踏上了寻找那人的征途。天南海北,每个角落都不放过,但直到他白发苍苍、垂垂老矣,也一无所获。可奇异的是,他躺在病榻上,脸上却浮现出隐约的微笑。望着身边的亲人,他喃喃自语:“那么现在我可以心安了,那人大概早已获救了。”随即,他咽了气。

当然,相信大脑先生您必定早看出来了,以上纯属我虚构的。但我绝没有戏弄您的意思,只是为了对您说一句想了很久的话:无论您做与不做,只愿得心安。

前两个渔人想得很细,考虑很多,没有像第三个渔人那样做了一辈子的无用功。但他们一生活在不安之中,最终将自己困在了心的荒岛上。而第三个渔人虽劳无所获,可他求得了心安。

我知道您聪明,每每遇到什么情况,总能想到一堆好点子或是一堆顾虑。最后的最后,您总说算了,您说有别人,您说做了或许更糟,您说忘了吧。

但您真的忘了吗?

上次学校组织去江西支教,您很是兴奋。您想带着孩子们做手工,想知道他们平日的生活,想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可没过多久,您又对自己说:不可以。万一让他们学会了享受物质怎么办?万一他们是留守儿童怎么办?万一他们用一双双天真的大眼睛看着您,告诉您他们走不出去怎么办?于是,您几乎什么也没说,只教了半节美术课。最后走的时候,看着孩子们去拥抱最受欢迎的小老师,您站在一边,怀疑自己连名字都忘了告诉孩子们。

篇三:第九届第十届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作品参考

最远的与最近的

姓名:唐冬冬

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赛区复赛高中组特等奖

"海子说,我的灯和酒坛上落满灰尘,但前往远方的道路上却干干净净。

在理想主义者的精神世界里,只有一条路、一条河和无边的旷野。那条大河流得深远,像流在创世纪前寂寥茫远的夜色里,从天边涌向天边。他们以血肉之躯追寻太阳,像远古的英雄。伊卡洛斯为了逃出迷楼,高飞,然后坠落。

然而每个时代都仍有无数的伊卡洛斯走向远方。

鲁迅将自己的生命与远方相连,他愿肩住那黑暗的闸门,却又陷入无物之阵。 他血肉模糊却又深感悲哀,只得努力找寻现实的存在,以思想的力量加以反抗。他是一个向坟的过客,也是理想的永恒的朝圣者。

因为这,所以产生了存在与否的误解。所有的主观世界都是真实的吗?冥想和仰望会是由意义的吗?世间只有那星光亘古不变,而星光也太过遥远。庄子让那位摆脱影子而奔跑的人站到大树底下,影子消失,自然追逐也不再存在。所有的斗争都不过是一种无意义的角逐,虚妄而空幻。

与之斗争的忽然空无,是一个人最大的恐惧,产生对时间的否定,那是属于一个人生命的时间。时间的深刻存在又让人产生“非如此不可”的自我强迫,时间让一个人面对现实。现实是理想最大的对立。屈原在楚辞里道出一个奇诞怪异,人神混乱的世界。“魂兮归来,君无上无些;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

魂魄如何归来?魂魄安在?

东西方哲学学者探寻人的灵魂是否存在。死亡之后灵魂何去何从?乞乞科夫收买的是死魂灵,而不是象征着思想的灵魂。存在,这一永恒争论的话题。爱德华兹将物质世界看作精神世界的反映,是光与热,是上帝的圣灵流露。那灵魂当作何解释?

存在的思索形成悲观。许多人试图在找和无中参透顿悟,最终踏上思想的极路。红楼大梦,因早知其来处,便亦知其结局,这轮回是那石头尘世一劫,更是无数凡夫俗子充满苦难的短暂一生。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万境繁华,终归空无。

耶稣看见百合,便思人类枉自劳苦,是所罗门式的绝对悲观。悲观让人能在死中,看生。于是满眼都是无边的旷野。太远的思想终究无法解脱物质的束缚。所以,放弃理想吗?拒绝挣扎吗?宁愿像等待戈多的流浪汉一样,宁愿接受生命的困境?

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提出,在纯粹事实消逝的地方,我们探寻真理。咀嚼着荒寒的冬夜,即便被黑暗包围。一个时代最大的悲哀在于遗忘了对痛苦、死亡与爱的本质揭示。逝去的必然也无法改变时空的秩序,无法改变一种存在的概念。

易是瞬间,不易是永远。现代人太在乎“易”。一切的变革和兴起如此迅速,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留下投影,以至回望从前,只觉蛮荒一片。人类逃离那千古的岑寂。然而,永恒的意义如同星空,它存在于历史,存在于一切已知和未知,将死和方生。人类对于远方的,理想的追寻是不能因现实而改变的。

以色列亡于古巴比伦四十年。被俘的人放回,在原址上修筑圣殿。圣殿建成后,年轻的人欢呼,看哪圣殿建起来了,年老的人哭号,因为他们见过被毁前的圣殿。最远的理想关乎于历史的本原,关乎于遥远的未来,关乎于亘古不变的星空。

米兰昆德拉说,永远不要以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在走向最终的结局。 因为我们有最近的现实。鲁迅的《娜拉出走以后》让人回忆现实,然而《在酒楼上》更是残忍。理想的热潮是澎湃的,迅疾的,但以后呢?最为现实的结果是,他必然从理想掉入现实的深渊。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堂吉诃德那样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

歌德用六十年写出《浮士德》,是人类肯定精神与否定精神的斗争,是人与自身的斗争。面对现实,理想何去何从?一个人最近的一步最真实的行为是否与最远的理想方向一致?人必以其自身的选择做出对世界的回应。

我在,我存在。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想来他必立于大山之上看江水流去。人当在下游看江水涌来,涌进我的生命。草原唯有在死亡面前生出野花一片,明月如镜高悬映照草原千年岁月。

流亡月逃离,斗争与抵抗,是理想主义者站在远方之远面对现实。百万年前的星光没有被黑暗吞没逝去,而是穿越时空来到我面前。理想的遥远与现实的迫近让人在亘古的星空面前悲叹自身的渺小。

那是我的来处,也是我的去处。我在大地上,追寻远方。

姓名:夏芃

学校:盱眙中学

指导老师:张居祥

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赛区复赛高中组特等奖

"乔伊斯说:“流亡,是我的美学。”人们习惯将其解读为其极度的抑郁驱使他流亡欧洲寻求震撼。而我则更愿意将其理解为:追求空间的无尽远点,以期获得自我内心的原点。

二战爆发后,他最终自杀在流亡的路上,结束了他的生命,或者说是抵达他生命的原点。而无数的人们似乎追随着乔伊斯的脚步,在空间上寻找自己的距离,于是当人们第一次踏上珠峰,面对眼前一片荒芜与苍凉,竟可以发出“山高人为峰”的豪情壮志,纵然极度的缺氧与严寒已使他们站立显得如此艰难。第一次面对撒哈拉,第一次徜徉太空,第一次探游五洋,无不发出内心的呐喊与尖叫,仅使眼前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凄凉之状。

我不禁好奇,空间上的远点何以激起人们内心的澎湃。无以言说的疲惫,难以言表的喜悦,像极了列夫?托尔斯泰临死时的神情。我想那定是触摸并抚慰心灵时的澎湃,不仅是渴望远行,摆脱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更是渴望自我,通过空间的无际以获得对自身的启蒙与从容。

最遥远的空间距离,也是其最贴近心灵的距离。但人们常常被自己身处的小空间中的事务所牵制,而无法在空间上获得对自我心灵的解放。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便是一本关于,在逼仄的空间内,如何通过启蒙自身,以获得环境的改变。当那一群孩子读到“洛丽塔,我的希望之光,我的欲望之火”时,她们仿佛化身为洛丽塔,沉浸于爱情的神秘与甜蜜中,无视教室外黑色外衣对她浸泡与约束。

作家常常是囿于自己狭小封闭的空间,不仅是他们孤僻,避世的性格所迫,更是他们孤独的气质让他们必须接近自我内心,怀着悯人的情怀,担当的勇气,诚实记录社会,以正直对时代保持悲观距离,方展现出一个时代的群像与缩影。

最接近心灵的距离,非但没有给他们带来枷锁,反而使他们将毕生的感悟倾泻在铁券丹书之上,承载欢乐,散发神秘,蕴含宿命。

空间上的最远和最近均是作家文学创作的起点,而其作品也成了最远的和最近的影像,无论是时间上最远的开天辟地,天地鸿蒙,亦或是最近的波诡云谲,和睦欢乐,他们是见证者。还是内心最远的冷漠,隔阂,无情,最近的体贴,喜悦,文学作品就这样作为连接最远的和最近的纽带,而作家则是那细腻的编织者。

当柏拉图、苏格拉底的著作传在我们手中,这便是最远的圣贤们思想与我们的交流,亦是我们心灵之田贫瘠的土壤与养力的交流。作者本身也通过作品作为那个自己熟知的“我”与陌生的“我”的一次交流,如莫言酒国中那个略显发福,肥头鼠目的莫言便与作品外的莫言完成了一次心灵的对话,作者莫言狠狠地揭露了作家莫言,也是完成了自我从最遥远的作

家到最近的现实生活中莫言的转变。

作品承载了最远与最近的交流,亦促进了最远与最近的转变。

作家本身在空间上完成了从最远的到最近的蜕变与升华,亦以最近的到最远的,舒展出无限的空间。对时代和人类苦难完成了一次理解与解读。而文学作品亦通过其承载性,传递着文明,完成对自我的剖析。

当主体从作家变成风个体,作品变成思想,这也是同样适用的。最远的距离俯视到最近的人性善恶,最近的心灵思索迸发出无穷的生命体验与理念,而思考则充当了其中的媒介与载体。

我亦在写作过程中对于空间与时间的观念进行了新一次探索与理解,虽未从最远的朦胧到如数家珍的熟悉,但我已走在最远的到最近的路上。

最远的与最近的,便是对人们一次挣扎的考验,人们时常纠结其中,显得不安与恐惧,以至于亦步亦趋,患得患失。其实,我们更多是在半路,寻找着自己的最近的与最远的。

情之所至,笔亦随之,这是文学创作,亦是人生旅途。

姓名:刘玥

学校:盱眙中学

指导老师:张居祥

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赛区复赛高中组特等奖

"天空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创造的一件极为瑰丽,珍异的宝物。只是人们习惯于将峻拔欣秀的山峦,幻生仙境的瀑布,亦或辽阔苍茫的原野看作自然的宠儿,以旅游的代价,抚慰自己在尘世中不断受创的心。而我喜欢的,是永远安静高悬的天空。

我时常觉得天空是如此之近,仿佛唾手可得。它陪伴了我生命中无数个日夜,拥有像母亲那双温柔的双手一样,安抚人心的力量。

最爱的天空是雨后的,经过黑暗的洗劫,它依然澄净,透亮。它把风雨吸纳了,包容了,用以锻造自己更为宝蓝明净的世界。上一秒暴雨如注,像人世的灾难,无情地碾压你,那是虽不致命却让人伤痕累累的打击啊,总教人濒临心灵的悬崖。可是天空,风雨过后,仍然是一颗纯粹通明的心,它坦诚地在你面前,无言地接纳。不仅自然的考验,它连人世的作恶也一笑带过。污浊的滚滚浓烟爬上天空的细密纹理,缓缓蔓延,侵蚀。可是天空拥有博大的胸怀,它接受被人忽视,甚至伤害的命运。它像耶稣,只带那颗纯净的心来,直到再也无法展现它月白容颜的那天。此间的千万个岁月,它就这样宁静地停留在每个人身边,等待我们温柔的一瞥。

于是我知道,天空拥有恒久的生命精神,是一个精神路标。它如此之近,活在每个人心的缝隙,拥有最为干净的双眸,落下的,尽是安静祥和的目光。

海子说:“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我想,就是那样的空吧,可以于任何一时刻拥你在怀。读懂天空,该是这个纷繁嘈乱的世界每个人的必修课。它能给予我们诗意的畅游,整个身心都仿佛是在冰雪世界里蜷曲了太久后舒展开来,弥漫浸透着难以言喻的轻松与喜悦。

天空是愿意与人亲近的,如同黄铜勾勒过的朴实无华的阳光,给人以微醉的暖意。但它又会变换脸色,用魔力的星空,打开你的心灵世界,将你置于浩瀚宇宙之中,发现自己,发现生命。

“夜如其何?夜未央,庭燎之光。”我曾无数次站在这样的夜里,仰望星空,伶俜一人。夜是泼墨后的画纸,零星地点缀着些明星,仿佛质感柔软的天鹅绒,黑色,透露高雅的味道,总让我想起张爱玲高傲头颅,微微仰起,俯视众生。

此时此刻的夜离我远了,散发不可亲近的讯息,并把我独自抛在孤独的夜里。这时候的人,离一切都远了,抛弃了尘世的负累,不必被角色绑架,人离自己最近。你知道“生命的

真相”此类的探寻在向你靠近。时间总是习惯于将人推向平庸...它让鲜活的生命变成斑驳黯哑,苍白无力的老寺院的墙壁,更让我们无暇顾及,从灵魂深处流淌到远方的彼此独立,互异的心流。但夜空是它的宿敌,它要向你展示宇宙一隅,用几近让人失明的黑,包裹你。

出世入世,人心是乱的,天空懂每一个人的无奈与感伤,它用远离你的方式,用为你竖立黑暗幕墙的方式,赐予你与自己对话的机会。

而我常常,等待“流浪者”,就在这样的夜里。它其实就是金星,因为黎明黄昏行踪飘忽不定,于是希腊人赠其这样一个浪漫的,简单的,充满诗意的称号——“流浪者”。这不是古罗马角斗场的奴隶被驱逐式的流浪,我爱的流浪者,是那群在城市地铁站立用沙哑沧桑的声音歌唱的人,是那群谙知“没有梦想,何必北漂”的人。即使他们在城市里偏安一隅,被洪荒折磨得身心交瘁,但是他们存在着,就足以传递震撼人心的力量。流浪的线条伸向远方,他们被梦想牵引,而夜让我看见他们,并看见自己,忽然有光亮璀璨的烟光,倏地绽放,刹那间照亮长空,又速疾回归死一般的暗与寂静。

在我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比天空离我最远而又最近了,无论是安详的或是鬼魅的,它都以自己安静的方式,给你诗意的熏陶,启迪你追问,追求,并在这个尘沸乱心的大千世界,保持自己纯净美好的心灵。了解它与你亲近而又疏远的姿态,无论何时何地,我不惧跌倒,也会执着向前。

人生有太多要参悟的东西,我从这最远的又最近的天空开始。

姓名:戴琨

学校:盱眙中学

指导老师:张居祥

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赛区复赛高中组特等奖

自太古而至今日,自宇宙而至地球,从人类诞开始便有二物缠绕人心——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而此二物,皆有远近之分。太古为远,今日为近;宇宙为远,地球为近。然而无论远近,都是虚空里深藏而通透的启迪。

李商隐有诗《夕阳楼》,其中那句“欲问孤鸿归何处,不知身世几悠悠。”不正是孤鸿之归处甚远而唤起的心中哀愁吗?最远的拨动最近的心弦,正蕴有无穷的神秘联系。

忆起当年乘船于渤海湾,夜静谧得能滴出水,像海一样苍茫的水,淋湿我的面庞,便不禁在夜空下在大海上感到深刻的孤独,那是海的远处附加给我的孤独。我在最近处,“它”在最远处。就像远方的战火,给我的不安。透过个中感受,我似领悟到远近那复杂的关系,然而可惜不能。穿过历史的尘嚣迷障,你应窥见多少年前天地间的那种远。

何意?精神世界的远与近似乎要比物质世界的指导意义更大,我们也更加缺乏那种精神上领袖般的“远”。换言之,那些遥亘在历史与河山中的远方才是生命丰厚的无尽藏。

我想起海子的一首诗,名为《九月》,里面有一句话便是:“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这便是在表达“最远”这一概念时赋予了它更加形上的思维与念想,借助“风”的意象,表达了心中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

周云蓬首先唱出《九月》的苍凉与有所寄,他那沧桑的嗓音好像远处飘乎的风,却也能触手可及。在于《九月》一诗其实在本质上联系了海子与周云蓬,也就是连结了最远和最近,并贯通之。此中的生命背景在于人类并不孤独存在,而是作为一个“共同体”而立于宇宙洪荒,当一个共同体坚硬而不可摧毁之时,最远便照亮最近,最近便体现最远,在相互爆发出人之独特与伟大。

其实,古人早有印证,基督与释迦担荷人类苦痛虽是经文中灵妙而不可及的远方,却亦可构成大量的信仰队伍立于当今世界,成为庞大的宗教利益共同体,他们眺望远方后再回归自身,默默虔诚。

然而宗教团体再庞大,也无法遍及全人类,于是依旧有背叛,背叛先人,背叛远方。反

观当下,假道德功道德猖狂不息,坑害无处不在,近处一片狼藉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望不见圣洁的最远处,早在一百多年前鲁迅便揭露国民劣根性,用真理的手术刀解剖国民的灵魂,有人说,那有其时代局限,早非今日之景,劣根性仅仅是那个年代的产物,再谈未免有点理想主义与迂腐之气。可真的如此么?即便鲁迅所言劣根性已渐渐淡化,但我们心灵深处那里黑暗扭曲的藤蔓真的已经劈断了吗?不,我们只是不顾那华夏精神领土上的远方而只见眼前之景,忘了远方,失了现在。

最远与最近本是两个极端的词,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我们应该在这之间寻得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也就是说,我们得采远方之光,照近处之暗。像那被诸神审判的西西弗,在希腊古人的笔下便陷入一种永恒而无尽的轮回,而到了现代,在加缪的笔下,从存在主义的眼光出发,赋予西西弗推石新的意义,他让西西弗留在山脚,其实也在努力建构他虚妄却真实的幸福。是的前人便是远方,而存在主义便是那个年代需要的当下,这不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心中之块垒,而是拿着火把去取智慧之光,而照亮今日的迷途。

传统意义上的远方似乎只在外界,实则心中的远方也透亮明丽。苏东坡被贬黄州,写下前后《赤壁赋》,前篇已成绝响,后篇更称得上是超然。原因在何?在于那掠余而过的仙鹤,其实那岂不是苏轼自己?那远方的自己,那超脱的自己。好像德富芦花也写过“一鸦掠空”的句子,但毕竟还是低层次的写景相比东坡,未免小家子气。我并无比较东坡与健次郎优劣之意,而在于强调他们对与远方的参悟深浅。

我想禅宗一点地说,无论远还是近,都太极端,我们应在它们之间渡向彼岸。我们不该忘记远方,也不能忘记当下,最远的与最近的皆为立世之要。

如此,世界明亮。

如此,万象皆通。

姓名:安倩倩

学校: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吴少春

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赛区复赛高中组特等奖

"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离我最近的是那个小小的院落,还有那陪伴我的爸爸妈妈。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在院里的泥土地上玩耍。泥土地是家里的乐园,种着一棵葡萄树和一棵桃树。每逢春夏,妈妈便把葡萄枝架起来,成一个凉亭似的。哪怕炎夏,我也爱坐在葡萄架下看那盈绿的叶儿在悄悄摆动身躯,时而摘一个刚刚发紫的又大又亮的葡萄来解我的馋。葡萄树和桃树上都有坏掉的,每天清扫落下的烂果也成了我的爱好。

此时,离我最近的是我的小庭院和可爱的爸妈,离我最远的也只是小院的墙壁罢了。 后来,上了初中,外面的世界呼唤着我那不安分的心。听老师讲那高中里紧张有序的学习氛围,听爸妈说那大城市里的繁华,我渐渐渴望外面的世界。我明白学习是我抵达心中最远的梦想的阶梯。于是,学习成为了我的主旋律。那葡萄架下的欢欣成为了昔日的回忆,甚至,我开始厌恶这样的生活,它过于平淡,过于淡然,束缚了我那颗想要远行的心。

此时,离我最近的是校园,是拼搏与努力,离我最远的是远方的繁荣,是那未知的旅途。 再后来,到了高中,我离自己的梦想愈来愈近了。我能接触到更高深的知识,能了解到更多的大学。于是,梦想变得功利,未来变得触手可及又遥遥在上。我所追求的是未来的繁华与美好,是给予父母荣耀的辉煌。然而此次受挫让我开始怀疑,人生真的只是在追求最远的距离吗?功利的心得不到宁静,我也找不到问题的答案。

此时,离我最近的是大学与城市的繁华,离我最远的便是心灵的质问,是我的疑惑。 也许明年我会抵达梦想的彼岸,也可能名落孙山,但今年我如愿到达了北大,只是参加比赛而不是录取,我把自己想象成北大学子,尽情走在校园里。脑海里也浮现过许多名誉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v8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