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实验报告

更新时间:2023-11-12 21:2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水溶性肥料田间试验报告书

试 验 人: 职务: 联系电话: 摘 要:关于新型配方水溶性“大量元素-微量”肥料2011年12月1日在西红柿(金石王一号)田间a、b标地肥效试验记录,作为水溶性肥料对作物的生长、产量、质量效果对比。

关 键 词: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新配方水溶性对作物增强抗病能力、提高产量、提

高果品质量。 报告时间:2012年8月8日 第一章、水溶性肥料试验方案 一、供试验肥料名称:新型水溶性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肥 二、供试验肥料标准:ny1428-2010 ny1107-2010

三、供试验地点: 县 乡(镇) 村 组 农户。

四、供试验作物品种名称:蔬菜(西红柿)金石王一号。 五、供试验标地数据: 1 海拔:212米; 土壤性质:沙质地 七、试验起于2011年 12月 01日至 2012年04月30日止。 八、试验方法及计划:(含试验处理、试验起止时间、田间管理

包括施肥、防治病虫害、灌溉、中耕等) 1、供试验的肥料设定: a、水溶性肥料: b、硫酸钾型复合肥:

2、试验处理:正交分解法。 3、土壤条件:采用同等条件的两个a、b地块;选用同样作物品种, 2 同时种植,同时管理。 4、移植方法及密度: 5、种植环境:大棚。 6、施肥方法:a、撒施b、喷施c、滴灌。 7、施肥方式:a、底肥b、追肥c、叶面肥。 8、施肥次数:4次。 9、主要病虫害:白粉虱、根结线虫、棉铃虫、立枯病、猝倒病、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炭疽病、霜霉病、病毒病等。 10、病虫害防治方法:a、生物防治b、化学防治c、物理

防治。 11、肥、药害的处理办法。 12、采收方法:根据成熟状况。 13、统计:a、坐果率b、单果重量;b、裂果率c、成品率d、亩产量。e、货架期。 第二章、水溶性肥料田间试验记录 九、试验时间记录表

(一)西红柿45天育苗期管理记录 1、种苗营养杯土配方 2、种苗培育方法及密度: 3 a、使用水溶性肥料的苗木管理记录 1、2011年12月2日:播种。播种后用塑料膜保温25-28℃,绝对湿度:70-90°每隔3-5天浇水一次。 2、12月12日:长出胎叶,使用25%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喷雾。 3、01月22日:幼苗

长出第二片叶时,使用水溶性肥料1000倍液浇灌一次。 4、01月02日:使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水溶性肥1500倍喷雾。 5、01月12日:使用40%恶霜猛锌1000陪+水溶性肥料1000陪浇灌。 6、01月17日:苗木出圃:株高:22cm,

株径0.6cm 。 b、使用复合肥的苗木管理记录

1、2011年12月02日:播种。播种后用塑料膜保温25-28℃,绝对湿度:70-90°每隔3-5天浇水一次。 2、12月12日:长出胎叶,使用25%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喷雾。 3、01月22日:幼苗

长出第二片叶时,使用硫酸钾复合肥肥料500倍液浇灌一次。 4、01月02日:使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硫酸钾复合肥1000倍喷雾。 5、01月12日:使用40%恶霜猛锌1000陪+硫酸钾复合肥500陪浇灌。 4 2、01月28日:使用水溶性肥料8kg/亩,1200倍、毒死蜱wp1000倍、霜霉威wp1500

倍喷灌。防止猝倒病、根结线虫。 3、02月08日:5%啶虫脒wp1000倍、多角体病毒wp1500倍、异菌脲wp1500倍、咪鲜

胺wp1000倍喷雾,防治 白粉虱、棉铃虫、早疫病、灰霉病、炭疽病。 4、02月18日:水溶性肥料10kg/亩,wp1000倍滴灌。 5、02月28日:灭多威wp1000倍、多角体病毒wp1500倍、代森锰锌wp1000倍、百菌

清wp1000倍喷雾。防止棉铃虫、白粉虱、早疫病发生。 6、03月8日:水溶性肥料10kg/亩,wp1000倍滴灌。 7、03月18日:吡虫啉wp1200倍、咪鲜胺wp1000倍、苯醚甲环唑wp1500倍、喷雾。防止炭疽病、蚜虫、 灰霉病、霜霉病。 8、03月28日:水溶性肥料10kg/亩,wp1000倍滴灌。 9、04月02日:全园果品肥、药残留检测达标。进入采收期。 b、使用硫酸钾复合肥

的管理记录 1、01月18日:西红柿大棚定植。 2、01月28日:使用45%硫酸钾复合肥20kg/亩,200倍、毒死蜱wp1000倍、霜霉威wp1500

倍喷灌。防止猝倒病、根结线虫。 5篇二:田间试验报告 玉米花生大豆棉花 玉米性状考察及测产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玉米的性状考察及测产,综合分析出玉米产量质量。 二.实验原理及步骤 1.测产:

选点取样:5-10个点,每点取代表性植株10-20株。 测单位面积株数和穗数 株数/亩=株数/[行距(m)×株距(m)] ×666.7(m2) 穗数/亩=株数/亩× 单株

成穗率 测每穗粒数和粒重 预测亩产(kg)=(亩穗数× 穗粒数× 千粒重(g))÷106 实测亩产(kg)=取样

粒重÷取样株数×亩实际株数 2.选取玉米考察性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穗位高度:指乳熟期地面到植株最上部果穗着生节的高度。 茎粗:指乳熟期地上第三节间中部的短径(不带叶鞘)。 主茎叶数:指出苗第一片叶至顶叶主茎上的总叶数。 倒伏:玉米抽穗后,因风雨等灾害,主茎倾斜度大于45℃的植株,在1/3以下为轻, 1/3-2/3 为中,2/3为重。 倒折率:玉米抽雄穗后,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株占总株数的百分率。 双穗率(%):成熟期有效双穗株占总株数的百分率。 果穗长度(cm):指最上部果穗去除苞叶后包括秃尖的长度。 穗粗(cm):指果穗中部的最小直径。 单株有效穗数:平均一株结实的穗数(每穗结实30粒以下的不计)。 果穗长度:果穗基部至顶端的距离(cm)。 穗粗:以周长表示,用线围距果穗基部1/3处的圆周,然后测量线的长度(cm)。 秃

尖长度:果穗顶端没有结实或结实未成熟部分的长度(cm),并计算秃尖率(秃尖 长占果穗长度的百分数)。 穗行数:数计果穗中部子粒行数,求平均数。 每穗粒数:每一果穗上的总粒数,求平均数。 果穗重:风干果穗的重量(g),求平均数。 穗粒重:果穗上全部子粒的风干重量(g),求平均数。 穗轴率(%)=穗轴重/ 穗重× 100 18) 出籽率(%)=穗粒重/ 穗重× 100 19) 千粒重:分别数取两个1000粒(风干)称重。两次重量相差不能超过4-5克。 三.实验结果 测产:

株行距:株距0.3m 行距0.6m 株数/亩=株数/[行距(m)×株距(m)] ×666.7(m2) =666.7÷0.3÷0.6

×1 =3703.89

穗数/亩=株数/亩× 单株成穗率 =3703.89×3 =11111.67 预测亩产(kg)=(亩穗数× 穗粒数× 千粒重(g))÷106 =(11111.67× 593× 30.1(g))÷106 =198.33(kg) 花生测产与植株性状调查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花生的植株性状考察及测产,综合分析出花生产量及质量。 二.实验原理 1、生育时期 发芽出苗期:发芽最低温度12-15 ℃;幼苗期(团棵期):从种子出苗到50%植株第一朵花

开放。生长特点:①主要结果枝已经形成;②大批花芽分化完毕;③大量根系发生。开花 下针期 :营养与生殖生长并进,开花50-60%以上,其中30-50%形成果针。结荚期 果针发育形成荚果,营养生长最盛;果数占最终单株总果数的60-70%。饱果成熟期 生殖生长为主,荚果增重。 北方春播中熟品种约需40~50d,晚熟品种约需60d,早熟品种约30~40d。北方夏播一般需20~30d。温度低于15℃荚果生长停止,若遇干旱已无补偿能力,会缩短饱果期而减产。 2、花生果针与荚果形成

果针由子房柄及其先端的子房组成。子房柄伸长弯曲,把子房推入土中,称下针。 3、荚果发育的过程 荚果膨大阶段: 荚果体积急剧增大,果针入土后10天左右即成鸡头状幼果,入土后

20-30天荚果体积达最大。 荚果充实阶段: 荚果干重迅速增大,含油量显著提高,入土后50-60天干重增长停止, 果壳变厚变硬,种皮逐渐变薄,显现品种本色。 荚果成熟: 果皮与种皮分开;荚果表面出现网纹,有果喙、果腰。 4、花生成熟的特征 (1)形态特征 地上植株停止生长,中、下叶片脱落,上部叶片变黄。荚果外壳表皮由黄褐色变青褐色;

内果皮海绵组织变薄而破裂,并由白色变褐色;籽仁充实饱满,种皮呈固有色。 (2)生理特征 叶色逐渐变黄,净光合生产率下降干物质积累量减少。根系吸收能力显著下降,根瘤不

再固氮。茎叶中的氮、磷营养物质大量向荚果转运,荚果迅速增重 5、花生收获时期的确定 饱果指数

珍珠型:饱果率大于75% 中间型中熟:饱果率大于65% 普通型:饱果率大于45% 荚果发育要求结荚层的温度在15℃以上,而以18-30℃最有利于荚果发育,温度降至12℃,

荚果即停止发育。果针入土到荚果充分发育成熟约需50-60天 花生成熟期 北方花生区一般不晚于10月上、中旬收获 东北早熟花生区收获期在9月上、中旬 南方春花生区收获8月下旬-9月上旬,夏花生在10月上中旬,秋花生在11月中旬-12

月 种子安全贮藏含水量小于8% 三.实验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1 主茎高:从第一对侧枝分生处至顶叶节的长度 总分枝数:除主茎外,全株所有长于5厘米的分枝的总和 有效侧枝长:第一对侧枝上最远结实节与主茎连接处的距离 株型指数:第一对侧枝长与主茎高的比值 有效果枝数:

全株所有结果枝数的总和 果针数:全株入土与未入土子房柄的总数 饱果数:壳外皮发黄、壳内海绵体变黑褐色、籽仁饱满的单、双仁荚果数 饱果率:单

双仁饱果数占总结果数的百分数 百果重 百仁重 出仁率 测定亩株数:3-5点,20行/点,20-50穴的穴距。 株数/亩=666.7(m2)÷ (平均行距(m)×平均株 距(m) )×平均每穴株数 测定

每株荚果数: 预测产量:

亩产量(kg)=亩株数×单株荚果(饱果)数×荚果重( × 出仁率) 四.实验结果

性状: 测产:

株数/亩=666.7(m2)÷ (平均行距(m)×平均株 距(m) )×平均每穴株数

=666.7÷0.25÷0.6×2 =22223.33 预测产量:

亩产量(kg)=亩株数×单株荚果(饱果)数×荚果重( × 出仁率) =20203.03x12x82.15%x1.92g/1000 =382.39 (kg) 大豆考种及测产篇三:田间试验报告 玉米应用颗粒复合微生物肥料肥效 验证试验报告 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

2014年12月 玉米应用颗粒复合微生物肥料 肥效验证试验报告

尚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尤四海 1试验目的 为了验证“方依达”牌复合微生物肥料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为该肥料产品的登记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4年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受该公司委托,在尚志市农业

技术推广中心进行肥效验证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尚志市鱼池乡 2.2 试验作物及品种:玉米 品种先玉335。 2.3 试验地基本情况 2.3.1 试验时间:2014年4月至2014年11月。 2.3.2 供试土壤:供试土壤为草甸黑土、有机质含量为31.05g/kg,碱解氮 含量为126.47mg/kg,速效磷102.54mg/kg、速效钾107.29mg/kg,ph6.59。

2.3.2供试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颗粒,技术指标:有效活菌数≥0.2亿/ 克、n+p2o5+k2o≥15%)由哈尔滨肥黄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提供;其它肥料由试验单位自筹,主要有尿素(含氮46%),磷酸二铵(五氧化二磷含量46%、氮含量18%),硫酸钾(氧化钾含量40%)。 2.4试验方法

2.4.1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小区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12个 试验小区,每个小区面积32.5平方米,各小区随机排列。 处理1:比当地常规施肥减施10%施肥量,同时亩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5公斤做底肥,一

次性施入。 处理2: 比当地常规施肥减施10%施肥量,同时亩施用灭活的复合微生物肥料5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

处理3:常规施肥。 处理4:空白(不施用任何肥料)。 2.4.2 施肥方法

常规施肥:亩施掺混肥(14-18-15)35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 3试验结果

3.1应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根系发达,长势好、增产效果明显。 3.2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玉米产量影响 3.2.1产量结果:小区实收测定产量见表1。

表1 2014年小区实测产量 产44.5公斤/亩,增产率为7.4%;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53.0kg/亩,增产率达8.9%.;比空白对照增产292.0kg/亩,增产率达82.3%。施用灭活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处理比常规施肥增产8.5kg/亩,增产率达1.4%;比不施肥处理增产247.5kg/亩,增产率达69.7%。常规施

肥比不施肥处理增产239.0kg/亩,增产率达67.3%。 3.2.2产量结果方差分析 对小区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与对照相比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见表2。

表2 方差分析表 结果有效;处理间f≥f0.01,说明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表3 多重比较 单位:kg/亩 处理 平均产量 (kg/亩) 显著水平 0.05 0.01 1 2 3 4

646.9 602.4 593.9 354.9 a b b c a b b c

由表3可知,处理1与处理2、处理3及处理4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2与处理3

之间差异不显著,而与处理4(不施肥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 4.结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ul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