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首届中小学名校长评选测试题

更新时间:2024-05-18 04: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安阳市首届中小学名校长评选测试题

(总分500分)

第一部分:思考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0分)

一、试论述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其中一种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行政方法 1.行政方法的含义

行政的方法是指依靠学校行政机构和领导者的权力,运用强制性的行政命令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的方法。 2.行政方法的特点

①权威性。②强制性。③具体性。④稳定性和垂直性。 二、法规的方法 1.法规方法的含义

法规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者依照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令、规则、条例以及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学校的方法。 2.法规方法的特点

①规范性和强制性。②概括性和稳定性。③可预测性。 三、经济的方法 1.经济方法的含义

经济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者按照物质利益原则,通过物质刺激的方式,即通过工资、奖金、津贴、罚款等办法,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的方法。 2.经济方法的特点

①利益性。②多样性。③可度性。④平等性。⑤一致性。 四、思想教育的方法 1.思想教育方法的含义

思想教育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者凭借真理和科学的力量,运用精神观念的宣传方式,对学校成员的思想、情感、行动产生影响的管理方法。

- 1 -

2.思想教育工作的方针

①要坚持正面教育。②要坚持以理服人。③要尊重教师的人格。④要健全“疏导”系统。

五、经验的方法 1.经验方法的含义

经验方法又叫做总结经验法,它是依据学校管理实践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和事实,运用有关科学理论,分析管理现象,揭示其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或关系,概括成管理理论,用以指导学校管理工作的一种方法 2.经验方法的特点

①回溯性。②综合性。③简便易行。

如:我校在教学管理中就应用了经济方法。 我们学校每个年级6个平行班级,为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每个年级每个学年哪出一万元钱用于奖励教师,每学期期中、期末、月考成绩进行积分,按照 积分多少进行奖励。

二、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对教育管理实践有那些启示?

人际关系理论强调社会心理与非正式组织,结构主义着重分析了组织的结构,行为科学则广泛地探讨了组织中人的行为问题,各有侧重,都代表了不同时代的管理精髓,共同构成了管理理论的历史整体。

这些影响反映在: 第一,提倡改善学校人际关系、民主管理学校的著作、论文在当时大量涌现,推动了人际关系理论在教育界的传播; 第二,学校行政人员对满足教师心理需要、提高教师士气的意义有了一定认识;

第三,有识之士呼吁学校在制定计划时倾听教师的意见,做到民主参与决策,以求改善学校中上下级关系; 第四,部分教师开始有意识向学生灌输合作意识,以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第五,丰富了学校管理中的很多方法。

第六,影响了教育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使他们认识到教育管理活动是可以控制的,通过设计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编制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遵循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原则,再辅之以严格的奖惩手段,学校组织也能象其他一切组织一样,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最佳的管理目标。 对教育管理实践有启示:

教育管理活动是可以控制的,通过设计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编制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遵循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原则,再辅之以严格的奖惩手段,学校组织也能像其他一切组织一样,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最佳的管理目标。

三、校长如何深入教学第一线?除《校长培训读本》中介绍的之外,你在实

- 2 -

践中还探索了那些有效途径?

校长如何深入教学第一线:和教师一起,参加教学的全过程.在指导思想和关键问题上,给教师出点子,提建议,改进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它既包括各学科的讲授,也包括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与学生的学习、课外阅读等环节.校长深入教学,不仅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抓各年袭各学科教学目标的落实,抓各年级教学内容的衔接,还要深入了解教学各个环节间的内在联系,摸清它们的发展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一个称职的校长,应该深入到教学第一线,,抓第一手资料,有计划地研究教学中一些带倾向性、理论性的问题,取得教学领导的主动权.

在实践中还探索的有效途径是:普通教师参与管理、学生参与学校日常管理 四、魏书生是如何实践学校管理民主化与科学化的?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校只有靠民主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学校才能不断发展。但民主并不是不要秩序,民主的特点是更加规范,更加有序,要求严格,所以我们一定要制定一些民主、科学的,符合教师、学生发展的规章制度,让大家共同遵守。 其中管理的民主化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校长要树立为教师、学生服务的意识。

在工作的权限范围内,为权利小或没有权利的人服务,才是真正的民主。记得我刚当局长的时候,校长类的会议特别多,使得校长不能尽心地为学校工作。于是,我提出要把会议减下来,一年只给一把手开6次会,如果超过6次会议,校长可以拒开。如今7年过去了,没有一年我们超过了6次会议。但是会议可以减,为教师服务的意识不能减,督促教师学习的服务意识不能减。

另外,为大家的利益着想,从实际出发,少来新概念,扎扎实实向前走,持之以恒地做下来,才是真正的服务。比如我做校长的时候,我就提出上午工作三个半小时,下午工作两个半小时,其余时间算加班。大家满意了,工作热情自然就上来了 。

第二,校长要致力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系。

农业社会的特点是斗争,谁赢了就能抢到粮食;工业社会的特点是竞争,就是要依靠使自己强大起来的方式获得财物;而现在信息社会则是互助的关系,讲究双赢。对学校管理来说,就是要建立一种互助的校园关系,教师协助校长管好学校,校长帮助教师教书、进步。

当初盘锦市组建盘锦职业技术学院时,领导任命我做院长,我提出不去干涉教授的活动空间,只提供服务。学院的副院长教学、理论水平都在我之上,我就正好可以做他的助手,帮助他排除障碍,提供资金支持,尽自己的力量给他搭建舞台。学院领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高了,学校的工作效率就上升了。别人便问我是如何管理的,我认为就是互助。就整个教学来说,凡是学生能干的事老师别干;老师能干的事教导主任不干;副校长能干的事校长不要干。即使他们有错误了,校长自己先将责任担负起来,过一段再对他们讲,这就是互助。 第三,民主就是尊重和发展每个学生、老师的人性和个性。

我认为,教育就是发展每个人人性中的美好东西,而不去伤害他的个性。曾有一个学生经常打架。我找到他后,就说:“我知道你不想打架,要不然不会这么长时间才打一架。”学生就说:“我真的不想打!”我又问:“为什么?”他说:“打赢了怕别人报复,打输了又不划算??”我就再问:“既然有这么多的原因,为何还要打呢?”于是学生知道自己错了,并提出了控制自己打架的切实

- 3 -

可行的措施。最后,这个学生直到毕业也没有再打架。尊重并发挥别人的长处,他就没有机会实现短处,只要我们尊重人性中好的东西,就能看到每个人可敬、可爱的一面,冲突也就不容易发生。

把理想化的目标落实到不同家庭层次的、不同经济状况的学生中还简单些,要落实到不同区域、不同经济水平、不同规模的校园里是最难的。作为管理者,我们必须研究这些个性化的目标:一是理想的标准是什么;二是我能做的事情是什么,全校人都能做的是什么。具体到一位老师,要考虑他是否自己有病,是否夫妻离异,是否孩子有问题,要考虑他能做什么,鼓励他继续上进。 从社会的发展需要也可以看出,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教师的个性发展,学校就有前途,这也是课改的出发点。学生、老师在一个集体里发现了自己的个性特点,他才知道这是一个有他生活的自主天地的集体。凡事都统一起来,不给人留有余地,不是民主的集体。只有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有个性,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个性,每个老师的科研题目有个性,才容易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才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民主化。

第四,民主就是在学校管理、决策的过程中多和别人商量。

校长是为大家服务的,给老师、学生当助手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决策过程要建立在协商的基础上。教师一旦与学生建立这种关系的时候,教书就是一种享受。在课堂上,我只是做到两点要求:一是保持自己的个性,二是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多与学生商量,这样我的助手就越来越多。有学生和我协商,教室应该是个小社会,也应该成立“公安局”、“法院”、“银行”等,还提出了要在这个小社会中建立这些部门的原由。我就放手让他们做,结果把班级管理得很好。 至于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它必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建立计划系统。

一个学校运转起来,需要建立计划,一个是按时间范畴规定的计划,如一日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等。民主的层次越高,法制就越健全,就越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我刚做局长时,只提出“五个一分钟”的要求,它包括:第一,课前一支歌。每天、每节课课前必须有歌声。要唱激人上进的歌。第二,要求盘锦市中小学生,每天回家做一分钟家务。我们教育学生要爱祖国,但是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他不可能会爱国的。所以,我们教育学生要爱父母,应该从今天开始爱,从今天开始行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做中培养感情,形成习惯,养成性格。第三,学生每天都要写一分钟日记。第四,每天做完早操后,踏步一分钟。第五,每一个学生搞一个记忆力比赛。珍惜生命,也别喊在嘴上,要从一分钟开始,还要知道一分钟的价值,一分钟能够做多少事情。后来我又加了一条,盘锦市的学生每天都要读一分钟的中外名人传记。 有人认为这也太简单了。时间长了,大家才发现这其实是与我们联系最紧的。我们的道德教育可分6个层次,一是道德口号,二是道德认识,三是道德情感,四是道德行为,五是道德习惯,六是道德品质。这6个层次越往深处,就越贵重,越难做,尤其是第二层次的道德认识到第六层次的道德品质。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培养好的品质就需从日常一点一滴的行为习惯入手,盘锦市对教育内涵的解读就是从一点一滴的行为入手,帮助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德育是这样,智育是否也这样呢? 第二,建立监督、检查系统。

当然,对于日常的学校运转,校长不能什么都管理,这就要设置五道关口,

- 4 -

第一道关口,自检关。第二道关口,互检关。第三道关口,责任人检查关。第四道关口,集体舆论关或集体检查关。第五道关口,校长出面抽查。其实到最后第五道关口,轮到校长做的事就非常少了。 第三,总结反馈系统。

这就是我们所定的制度要根据变化了的条件而改变,要使制度不断地适应客观的需要。

五、简述学校文化的一般概念,并谈谈你对学校文化改造的认识 学校文化的界定有如下两类: 第一,广义定义类。认为学校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体现的是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其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学校内人的发展,其最高价值在于促进学校内人的发展。 第二,狭义定义类。概括之,有“校园文化”说,以“校园文化”来指代“学校文化”,认为学校文化就是学校校园环境中存在的一切文化现象;有“校风”说,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各种规范、行为和风尚;有“文化艺术活动厅”说,认为学校文化指在学校中开展的各种如歌咏、舞蹈、体育比赛等文艺活动;有“教风”说,认为学校文化反映的是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学风”说,认为学校文化反映的是一个学校的学习风气和氛围等等。 一所学校的组织文化是这所学校特有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规范文化的综合,指这所学校特有的价值、信仰、行为规范与物质环境;学校组织文化来源:社会文化;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学校组织文化内容: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学校规范文化的综合。其中,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学校规范文化分为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行为文化。学校组织文化具有如下特性:(1)独特性(2)共享性(3)弥漫性(4)实践性

学校组织文化的功能有:(1)导向(2)激励(3)约束(4)凝聚

学校组织文化的建设:最根本的是形成学校良好的精神文化。可以结合校史教育、校友事迹宣传进行,要建立学校组织发展的共同愿景。既要继承学校优良的精神文化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不断重构学校精神文化。就有形的物质文化来说,要注重校容校貌(建筑布局和风格、有代表性的装饰建筑和校徽、校标、校训牌等文化标识物)和硬件设施的建设。就规范文化而言,建立各项合理的规章制度,建设良好的学校气候(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引导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善于利用典礼和仪式塑造和传递学校文化。

六、从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谈“规范办学行为”的必要性。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由此看来,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

- 5 -

依法治校有利于规范办学行为。应该说,目前国家出台的教育法律法规及规章,从总体上已涵盖了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学校各项工作已经置于统一规范之下,认真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将有利于规范办学行为,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违法行为的产生。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学校依法治校,依法规范办学和管理。

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管理。依法治校,就是要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新格局。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依法治校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依法治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核心。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必定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校园。离开这一基本前提,即使校园其他方面呈现“和谐”状态,也不是真正的和谐校园。《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法律关于教育方针内容的表述,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关于教育方针的论述增加了“为人民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和“美”育的内容,进一步丰富了教育方针的内涵。教育方针体现了我国教育的性质,指明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落实党和国家对学校和所有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需要。

依法治校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和一系列教育法规、规章。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在总体上已经覆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对教育方针、政策以及与之配套的各项具体工作原则、制度作出了规定。认真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按照其规定管理学校各项事务,就能从根本上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使教育方针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

依法治校:保障师生民主权利的必然要求

充分保障师生民主权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也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教育民主和学术自由是现代校园的基本特征。只有在充分保障师生民主权利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教育民主和校园的和谐。《教育法》第三十条第3款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教师法》第七条第5款规定: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我国《宪法》将受教育权利规定为公民的宪法权利,这是国家对受教育者的郑重承诺,意味着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以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为前提。为了保障师生的民主权利,学校必须制定章程,建立各项管理制度,构建校内

- 6 -

治理结构与管理体制,明晰和理顺校内各种关系,确立适应学校改革与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发挥其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实行校务公开,建立校内监督约束机制。所有这一切,必须严格依法进行。有的本身就是具体落实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依法治校是师生民主权利的保障。

依法治校:平衡和调节校园利益关系的必然要求

平衡和调节校园各种利益关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任务。校园各种利益关系得到令人满意的平衡和调节,其他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实现校园和谐便有了现实可能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着办学体制、教育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学校后勤保障体制的全面改革,学校对内对外形成多种利益关系,例如,学校与政府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关系,学校之间或学校与社会力量之间的联合办学关系,学校与教师之间的聘用关系,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关系,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合作关系,金融机构与学生之间的助学贷款关系,学校与科研成果使用单位之间的技术合同关系,学校事故引发的损害赔偿关系,等等。这些社会关系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利益背景,充满利益矛盾与冲突,远非行政措施和政策所能调节。只有依法治校,充分发挥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所特有的调节功能,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协调、平衡这些利益关系,促进校园和谐。

依法治校: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必然要求

校园安全稳定是和谐校园的基础。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性工作。一个和谐校园,必然有稳定安宁的校园环境和有条不紊的教学科研秩序。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才能为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果校园矛盾激化、事故频发、秩序混乱,师生就难以和睦相处、安心教书和勤奋学习。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必须规范办学行为,建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提高师生抵制邪教和各种反动信息、不良信息影响的自觉性与能力;预防和化解校园纠纷,防止校园暴力发生;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教育,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和其他不稳定因素;制定处理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避免损失扩大;与政府、社会、家庭建立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联动机制,配合有关方面治理好校园周边环境,防止社会不法分子对师生进行滋扰和侵害。这些工作,没有一项可以离开法律的规定而开展。通过依法治校,运用法律、制度、校规的力量来预防纠纷和事故,不断化解矛盾与冲突,弥合裂痕,整合校园资源,维护校园秩序,就能以文明、理性、平和的方式消除校园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形成人心安定、秩序井然、教学相长的和谐局面。

七、请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谈谈对教学管理的认识。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作为教学管理人员,要深入到教学管理中,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走进课堂,用管理者的眼光去听课,透过课堂教学现象挖掘其背后潜藏的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从而逐步改进和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所以我认为在立足课堂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立足课堂抓教学。构建以“三段五环节”为核心的高效课堂新模式。

- 7 -

几年来,学校将构建高效课堂作为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来看,将这个动态的教学过程分解成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来进行研究,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前抓教研,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好准备;课中抓环节,积极构建高效课堂;课后抓延伸,巩固有效教学效果。学校在深入课堂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即走进课堂创设情境——师生交流确定目标——小组合作完成目标——师生互动、展示提高——反馈矫正、小结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启示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统筹兼顾,又要有所侧重,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要以“学生学”为主体,以“教师教”为主导,力求严谨,收到实效。

(二)立足课堂抓教研。开展以“四定五步六备”为核心的学校校本教研活动。学校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有:坚持“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五步”(个人初备——主讲人说课——集体议课——修正教案——同课异构)、“六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钻研“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优化“两法”(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精选“两题”(课堂练习题、课后作业题)。这种校本教研以服务教学为目的,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做到了问题即课题、过程即成果,极大启发了我们今后的教学管理思路。

(三)立足课堂抓教师素质提高。学校要积极开展“四公开课”活动(青年教师上学习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学习归来的教师上展示课、外出参赛的教师上竞赛课)。每次上课后,都要进行广泛的评课活动,以达到汲取他人长处、弥补自己不足的目标,有利于加快教师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四)立足长远抓服务,师徒结对,共同提高。在立足课堂教学抓教师素质提高的同时,我认为要认真做好“师带徒”活动。这一活动凸显了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关爱。近年来,我们学校分到的特岗教师近20人,开学初,我们确定帮教对象,安排与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结成“对子”,采取“一帮一”,以老带新的办法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使之尽快适应我校的教学。每学期要制定师徒结对活动计划,并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在活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我们深深感到学校为青年教师未来发展服务的良苦用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管理的效果。

八、中小学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和基本任务是什么?(由学校专职党务领导干部回答)

1、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的贯彻执行。 2、加强学校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3、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4、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学校重大问题包括:制定和修改学校章程;学校发展规划,年度与学校工作计划;校内机构的增设和撤并;重大改革措施及规章制度;中层干部人事安排;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报告,大额经费支出;重大基建项目和校产发展计划;教职工收益分配和住房问题;学校奖惩工作;其他重大问题。

5、本着党管干部的原则,加强对学校干部、教师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6、领导教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发挥教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

- 8 -

7、对学校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实行政治、思想、组织领导,支持他们围绕党和学校中心工作,根据各组织的章程和特点,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8、做好学校的统一战线工作。

九、校长如何创造条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今天这样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学校要不断自我发展,提升教育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而构建学习共同体学校,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仅要把学校建成学生相互学习成长的地方,而且要成为教师们相互学习,走向专业化的地方,也要成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相互学习的地方。那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呢?

一、 营造学习环境,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创造条件

构建学习共同体学校,能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创造条件。学校作为组织者、策划者、管理者,要充分让教师们反思自我表现,同伴互助,从问题开始,从教育教学中的最细微之处开始,从现实需要开始,在做中学,行中思,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一)加强“软件”建设

加强软件建设,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坚持“学科化、内需化”的校本师资培训模式,打造?学习型?校园,开展有效的教研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建立科学化的、多层互动管理机制

构建一个浓郁的学习共同体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任务。建立以校长为核心,教育教学主管领导负责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构,实行多层互动管理机制。

2、开展丰富多彩、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的舞台,开辟专业化发展的训练场。

活动设计可以以教师专业化为主题,如: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专题讲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沙龙式交流会;演讲比赛;读书活动;知识竞赛;专业化发展之艺术——书法、绘画、歌唱、摄影展(即“露一手”)等。教师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活动的丰富多彩,体验到活动的愉悦,还可获得自身潜能的开发,为自身专业化发展求得内在的动力,使专业化发展闪耀光辉。

3、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里装着每位教师学习的历程,内容分为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计划、过程、阶段成果、获奖证书等。学校将教师专业发展“成长记录袋”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是推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关键。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就好像高速公路与汽车之间的关系,有了路还需要有车。在硬件建设方面,学校要花大力气,创造条件,充分使用互联网络、电子备课室、阅览室、实验室等“硬件”设施。

1、充分发挥互联网络的作用。互联网络的开发在于突破传统学习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时空的局限。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教师交流更及时、开放,所以可以重复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让教师通过网络进行专业化的学习。例如:我校规定教师每周星期四下午集

- 9 -

中上网学习,如上“东湖区教研在线”,备课组长组织本年级的同学科教师先上网学习,然后根据“东湖区教研在线”中的“学科论坛”“学科论坛”提出的讨论主题一起进行讨论。还可以通过“东湖区教研在线”了解到其他学校的教师对此问题讨论的结果。教师们还会就“实验区论坛”的主题进行研讨后回帖,力求回应的内容体现针对性和及时性,并对版主学校提出的“二次探讨”做出积极回应。互联网络的建立,为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奠定了基础,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学习环境。

2、充分发挥电子备课室的作用。电子备课室这个“硬件”建设是依托网络这个载体建立的,教师要调节好时间在电子备课室进行备课和网上学习,钻研新教材,吸收借鉴网上新的教学理念和优秀案例,设计出适合自己,适合本班学生的教案以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把电子备课室的作用充分使用出来,从而也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充分发挥阅览室的作用。学校为阅览室购置大量的教学杂志、教育教学书籍,学校除了平时让教师教师借阅外,在中午的时候为在校吃饭的教师进行开放,让教师利用中午时间进行“充电”从而充分发挥阅览室这块学习的阵地,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进行校本培训,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学习平台

学校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场所。要把学校构建成学习共同体是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建立起一种能持续发展的组织。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可持续的学习。要让教师学到有益于成长的东西,就需要学校积极地为教师营造一个“美丽的学习共同体”—— 构建学习共同体学校。这样,教师们就能彼此间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共同提高。 学校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要做到培训定点、定时、定制度、定内容,采用“聊天”、“辩论”、“比赛” 等活泼形式。强调同伴互助和合作,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形成宽松的学习共同体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如:我校被定为江西省棋类传统学校,棋类是学校的校本课程。学校建立了棋类室,购置了棋类教学用书、教学器材,对教师进行有关国象、中象、围棋的知识讲座,集中进行培训,并且每周在每个年级开设一至两节的棋类课,由专门的棋类教师教学、辅导。教师们将棋类与学科进行整合,向全区进行特色展示,得到了好评。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棋类秋季运动会(即教师间的棋类比赛和学生间的棋类比赛),积极派教师、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的棋类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另外还定期、定时向“东湖区教研在线”上传校本培训活动的报道或培训的讲稿、心得、教案、课后反思等。由此看来,构建学习共同体学校,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确实能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学习的平台。

三、 深入教研教改,为教师专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快了学习共同体学校的构建。而构建学习共同体学校,可以让教师一起深入教研教改,齐研困惑,发表自己的高见,为专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为新课程改革增添了活力。

记得肖伯纳有一句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以后每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之后各自有两个思想。”这句话说明思想的交换能产生乘数效应,不同思想的交换和共享更能激发创新。据此,学校建立学习共同体,将提高新理念下的创造性教学作为教研教改

- 10 -

的专题,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教改活动,按照“理论领引——专题培训——实践内化——督导调控——总结评价”的流程,进行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参与式教研教改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每学期开学前和学期过程中,我校都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与现代教育理论,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明确了教学设计落笔前的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重点、难点、特点、创新点、常规点及突破口;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设计教学过程落笔时五想(课上各环节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设计意图——为什么做)。另外,学校注重发挥校领导的作用,专门成立教研教改小组,要求各年级组每周组织一次交流课,组内互听互评。学校定期集中开展课改研讨课,组织教师观摩研讨,发现问题及时给以点拨、指导,帮助调整和改进,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开展教学汇报课,组织教师参与研、展、评,以点带面,促进教师思想上和业务上的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理论上和时间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还坚持周小结和月例会的制度,对教研教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适时得进行小结,针对实际确定下一步工作的具体内容、目标,选择相应策略,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十、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你认为作为校长或书记,应该如何努力消除这些危险对学校发展的影响。

十一、作为一个学校的校长或书记,怎样强化班子建设,狠抓教育教学质量? 十二、学校校长或书记的思想品德素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十三、为什么要提倡教育家办学?教育家办学的关键措施是什么?

十四、面对21世纪的学校教育,如何按照现代教育发展需要来塑造好自己的新形象是摆在当今校长面前的新问题。你认为当今时代校长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更好?

十五、你认为目前校园安全面临哪些问题?如何构筑校园安全“立体”防护网?

十六、“收支两条线”的含义及核心是什么?

十七、谈谈 “小金库”在学校的存在形式及“小金库”的危害。 十八、简要论述学校校舍维修、改造的一般程序。

十九、试论述校长道德在学校管理与学校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 二十、试论述校长创新力如何在校本实践中得到提升。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题(阅读案例,分析回答问题) (每题20分,共200分)

案例1:校长的权利该怎样用?

李校长是某市教育学会的副会长,又是区政协委员,因此他经常参加社会活动,但学校工作依然搞得井然有序。

在校时,他经常到办公室同教师谈这谈那,也不拘形式地与学生接触,问这问那。交流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具体的要求。例如,物理教研组长提出,实验器材不足,要求学校解决;一个班主任反映,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望学校采取措施;会计谈到学校基建中的矛盾,请求仲裁。对这些,李校长总是说:“我知道了,这个问题某副校长在管,你去问他,让他决定。”“我同教务处谈谈,让他们处理。”“我给总务主任说一下,让他解决。”

一次教职工大会上,李校长念了一份给他的条子:“你是校长,为什么遇到问题不表态,是权不在手,还是处理不了?”念完条子,李校长先感谢写条子的

- 11 -

老师对他的关心,然后明确表示:“我是有职有权的。学校里重大事情的决定,都是由我主持作出的,这就是权嘛!至于执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细节的处理,领导成员有明确分工。因此,我不能随意表态。”对李校长的解释,一些教职工仍不赞同,他们认为,领导成员多,应是校长说了算;若两位领导对一个问题表态不同,应该听校长的。由于有这样一些议论,李校长不在校时,个别领导成员把一些能处理的事也搁了下来。

面对这种情况,李校长除了在领导班子统一认识外,又在教职工中通过各种方式,谈了他的看法:校长负责制,不是按校长个人的意志办事。不按章办事,校长说的也不能算数。有的事无章可循,特别是有关改革的事,更不能由校长一人决定。学校中大大小小的事,都由校长决定,都要通过校长,这不叫有职有权,而是个人专权。集体决定的事,校长随意变更,或者对那些有人分管的事,校长出面表态处理,不但不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发挥才干,而且会养成一些同志的依赖性。

李校长的看法得到领导成员的赞同,但有的教职工还向他提出问题:“这样说,校长不是‘无为而治’了吗?”他回答说:“校长应该为他所应管,而不为他所不应管。样样抓在自己手中,看似权力大,实质是放掉了大权。不把权授给分管的领导,自己成为光杆司令,那才会真正的失权。”

问题:①从上述案例中,你受到那些启示?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如不合理分工,合理安排,势必影响全局工作,所以作为校长,对班子成员,应依据各自的工作能力,兴趣爱好,进行明确分工,做到有责、权、利相结合,使他们经常保持平和的心态,让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都是受到重视、尊重和信任的;使他们互相理解、互相尊重,都觉得自己在这个学校大有用武之地,自己的工作是发展前途的,自己的工作成绩是会得到肯定和赞扬的。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扬己之长,补人之短。这样大家就会产生工作热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力协作,为实惠集体目标贡献力量。

②校长应该如何运用好自己的权力?

一、紧密配合,和谐发展,形成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指挥中心。 ①领导者是一个集体。校长是领导集体中的主要负责者,要对领导集体负责。②校长负责必须建立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基础之上。③校长是学校进行决策的主要责任人。校长负责制不等于家长制。④法人代表不就是法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法人代表不是法人本身。

二、校长决策中的民主与集中

学校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征求意见,对各位副校长都一一做到事先沟通,取得比较一致的共识,然后上会,集中正确意见,进行集体决策。领导班子能够认真严肃地执行民主决策的原则,重大问题都一一提交班子会议,充分发扬民主,集体研究决定。这样使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在决策过程中和决策实施中得到不断提高。

三、校长用权的机制与实施。

校长管理学校的能力是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认真实施规章制度中得到提高的。就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而言,制定制度与执行制度相比,执行制度要比制定制度更为重要,更有价值。一所学校确立制度和完善制度是都能够做到的,但执行制度状况却千差万别。大多数学校的校长都能够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制度。因而,学校的管理与建设就呈健康和谐发展势头。反之,如果有了制度

- 12 -

不认真执行,那么,学校管理就必然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四、班子成员的责任与权利。

坚持管理创新,领导班子成员明确责任,分工负责;责权结合,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学校实施党委领导下的工会、共青团、基层支部学教创优责任制。校长主持下的干部分工负责制。校长做到大事协调,集体决策。行政分解权力,拍板重心下移,保证每位干部事权、人权、财权的一致性,工作尽职尽责。每位副校长分管工作目标明晰,任务、责任与人权、财权、组织实施权利相结合,工作职责不交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办学方向,保证了学校管理稳定有序的发展。

五、学校管理的活力与效益。

学校由于认真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增加工作透明度,实施阳光工程,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广大教师心情舒畅,充满活力,教育教学的创造性、开拓性不断提高;

案例2:一项调查结果

据“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当前我国教师生存状况甚忧,超过80%的被调查者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的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可见,教师的职业倦怠已经相当普遍,已经影响到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社会组织、包括行政机关中职业倦怠现象也相当普遍。)此调查还谈到:领导并没有重视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很大一部分学校的领导仅仅关注“学生的分数”,到头来反而忘记了“学生的分数”取决于“教师”。盲目地关注分数,而不关注教师,最后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结果。

问题:①谈谈此调查结果对学校管理者的启示。 要改善教师的生存状况,必须有领导的重视,实际情况如何呢?领导并没有重视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很大一部分学校的领导仅仅关注“学生的分数”,到头来反而忘记了“学生的分数”取决于“教师”,盲目地关注分数,而不关注教师,最后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结果。学生是学校的客户,教师同样也是学校的客户,只有100%教师满意,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让社会对教育100%满意。要提高教育的质量,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教师,为他们创造一流的条件与氛围,为他们工作的开展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稳定”“持续”地发展。

②校长应该如何防止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对人的工作有影响的因素划分为两类:“要求”与“资源”。当“资源”能满足“要求”时,任职者应该可以圆满地完成他们的工作,而当“资源”不能满足“要求”时,则任职者会产生职业压力,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所以,从管理的角度,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让“资源”能满足“要求”。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资源;使要求更合理化;变“要求”为“资源”等多重渠道来让任职者的“资源”能满足“要求”。

培养出色人才,这是我们对教师的硬要求,这些硬要求我们绝对不能降低,而且会逐步提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为教师提供资源”、“通过管理变要求为资源”与“使要求更合理化”来帮助教师更高效地完成他们的工作。比如说,很多老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不可否认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但是也有可能是教师的“时间管理水平”不高,因此如果我们能够为教师提供时间管理方面的

- 13 -

培训,也许我们可以在不减少工作量的同时,缩短他们的工作时间,这个时候我们给他们提供的“时间管理培训”就是我们向他们提供的一种“资源”。再比如,现在很多学校都要求教师学习计算机操作,这是我们对教师的“要求”;如果我们能够给教师提供计算机操作方面的培训,给他们配备相应的硬件,等他们掌握计算机操作之后,可以通过网络检索资料,分享信息??,我们对他们的“要求”就可以转化为他们的“资源”了。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不减“负”,而通过“提供资源”、“变要求为资源”、“使要求更合理化”等多重方式与渠道来为教师减“压”。这是我国教育系统改善教师生存状况值得尝试的一条思路。

案例3:刘校长的新学年施政纲领 各位老师、工友们:

新的学年开始了,我们应该用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学年,使出新的行动,做出新的成绩。

在假期中,学校领导班子反复研究后决定,本学年要做大的变革,使学校走出困境,摘掉落后学校的帽子。

级也会对你另眼相看。升学率高了,“一好遮百丑”。但是,办学校最重要的条件是钱。教师们辛辛苦苦备课、上课图个什么?多劳要多得嘛。学校设备差,缺东少西,学生在破烂的环境里上课,能学得好吗?不能。学校不是世外桃源,要同左邻右舍、方方面面打交道。可是,现在没有钱办不了事,上级拨的经费太少了,单靠它,我们只好过紧日子,改变不了学校的落后面貌。怎么办?在钱的问题上,必须自力更生,靠我们自己想办法。

有的老师曾经建议,学校办厂开店吧。是啊,我们也想办,可办不到。办厂吧,一无资金,二无能人,肯定办不成。开店吧,学校远离闹市,肯定没人来。做工、经商都达不到创收的目的。

我们创收来钱的潜力在学校内部,优势在教育上。在全乡范围内,我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宝地”,知识是我们的资本。出售知识,能够创收,可以致富。在这一点上,希望各位开动思想机器,集思广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说,70年代时,我们的班容量到过 60人,现在每班才40左右,这就是我们的潜力嘛。如果对要求转入的学生,毕业班补课的学生,一律开绿灯,那么学费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当然,有关老师的工作会重一些,应该多劳多得,按比例分成。再如,我们每年都要用别人编的复习题,我们学生的钱让别人挣去了。我们测算,除个别学科外,我们的老师有能力自编复习资料。上级不是不让乱订复习资料吗?正合适,咱们用自己编的。大家算算,一个学生平均5元,一共是多少钱?

我不赞成教师搞什么第二职业。为一点钱就去卖冰棍、做小生意,那是不务正业,有损教师身份。但是,不搞第二职业,可以搞活第一职业。小学能办学前班,我们为什么不能办假期实习班?上级不让办毕业生补习班,那是怕影响教学。每班插几个补习生总可以吧?一个学生就是300元。

在我们周围,工商、税务、粮食、邮电、工厂、商店等,许多部门的青年人要过文化补课关。要考试就得复习。他们的复习我们可以包下来,得到的报酬,讲课教师要占大头,学校从中抽些“公益金”,让没上课的老师也沾点光,这也是集体主义嘛!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搞,教育质量会不会下降呢?不会的。教师们增加了收入,干工作的劲头会更足。另外,学校准备设立“奖教金”,凡高考、中考成绩优异者,有奖;在市县各科竞赛中获取名次的,有奖。至于怎么奖法,我们再商

- 14 -

量。

今天,我不准备讲其它各项工作的安排。那些工作大家都轻车熟路,大家按部就班,去年怎么干,今年还怎么办。相信大家会高度自觉地做好本职工作的。但我要强调一句,作为国家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坐班制,该来必须来,该走才能走。对没有坚持全勤的,要按规定扣钱。这条规矩决不能改变。

回去后,各组要开会讨论,提出落实学校决定的具体措施。请组长把讨论结果及时汇报上来。

问题:你怎样评价刘校长的“施政纲领”所表现出来的办学思想? 现代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介于管理和教育之间相互交叉的特殊性质.刘校长认识到了学校教育的发展要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因此,提出了\好学校\是什么样的思想.但刘校长认为的\好学校\是片面的,没有建立素质教育的观念. 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方面,这是一种竞争意识,刘校长已经认识到了. 能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提出创收的途径,以增加学校的经济收入,是一种创新的观念和开放的观念.

当然,刘校长的这些想法还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案例4、阳光体育与快乐课间为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新学期开始,某校推行了“快乐大课间活动”。为了保证学生活动期间的安全,学校规定各班主任是学生活动安全的第一负责人,学生活动期间,班主任必须“守”在学生旁边,以便及时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第一次教师会议上校长的讲话是:经过行政班子的讨论,学生活动期间,各班班主任必须全部带班,请假一次,按两节请假记入教师档案,无故不到者记旷工半天,期末取消一切评优的资格??会议刚开完,教师私底下就议论开了:“这是什么混蛋做法,一天上课、备课、改作业,还要加上一个小时的放牛,谁受得了?”“这下当班主任更象保姆了,不给记贡献也就罢了,还算旷工,真是岂有此理!”每名班主任心里都窝着一股火,每到课间活动时间,班主任都拖拖拉拉,象征性地去站十几分钟,领导不在场或不检查,干脆就不露面。三个星期过去了,学生也逐渐松懈,追逐打骂,敷衍了事,达不到阳光体育、快乐体育的目的。

校长了解情况后,进行了自我诊断,问题来源于教师的反感、抵触情绪,而这种情绪又来源于自己那带有强制性的、硬梆梆的命令,假如能摒弃这种居高临下的姿势,换成另外一种易被接受的表达方式,是否会有另外一种效果呢?第二次教师会议上校长的讲话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开始的:有一个青年,他生活很贫穷,很羡慕那些富有的人,每天都郁郁不乐,深感命运不公。有一天他遇见一位牧师,向他诉说了内心的想法,牧师笑着问他:给你一百万,你愿意砍下双手给我吗?他说:不愿意。牧师又问:给你一百万,你愿意砍下双脚给我吗?他说:不愿意。牧师再问:给你一百万,你愿意挖下双眼给我吗?他说:不愿意。牧师笑着说:那你其实很富有,你本身就是百万富翁啊! 此青年恍然大悟,从此不再抱怨。老师们,身体就是我们最大的本钱,假如我们拥有这一巨富而不自爱,假以时日,身体某些零件出现了问题,那才是真正的贫穷,现在我们许多教师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快乐课间”不仅仅是学生的,也是我们教师的。希望大家能和学生一

- 15 -

起运动,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拉近和学生的情感距离,并且还能处理学生活动中发生的一些危险事故,实在是一举三得。

随后,校长又在校园挂起大大的横幅“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营造了健康运动的氛围,并且尽量抽时间亲身参与学生的活动,老师们也逐渐改变了观念,不仅参与,而且还经常帮学生设计和更新活动方式,逐渐养成了爱运动的习惯,欢乐的笑声弥漫了整个校园。

问题:①本案例对你的启发?②举出一至二例你在实践中进行自我诊断(反思)的例子。

案例5:“创卫”为学校工作带来的契机

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在某市紧锣密鼓地进行,各个学校接到“创卫”通知后反应不一:有的校领导极其重视,放下手头的工作,专心“创卫”,召开全校大会,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对全校卫生进行突击大扫除,不放弃任何死角,并在大扫除之后安排中层认真检查“成果”;有的校领导对“创卫”不屑一顾,甚至是嗤之以鼻,学校日常工作继续按原来的安排稳步进行,没有任何“反应”;当然还有些学校卫生工作原本做的就很好,创卫工作能更好的维持原本的面貌,使本学校的卫生工作上个新台阶。

面对上级布置下来的“突击创卫”工作,某学校部分领导和老师有许多议论,一些同志提出学校教学任务繁重,对此项工作只要能够说得过去就行,没有必要下大力气去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况且学校包括卫生方面的各项管理工作基本到位,足以应付上级的检查,因而此项工作交由办公室负责即可,也没有必要在全校搞什么大的动作。但校长认为:尽管同志们的议论有一定道理,但是,作为社会一个重要组织的学校,应该抓住一切机会思考社会活动与教育的必然联系,在全市都在搞“创卫”的情况下,学校更多的应该思考“创卫”工作在教育中能产生那些作用。学校办公会上,校长围绕“创卫”,谈了自己的想法,一是“创卫”工作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能起到积极的督促作用,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本身就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卫生习惯当然也包含其中;二是“创卫”工作本身存在着许多教育价值,如“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三是通过参与“创卫”活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此等等,社会上的创卫工作,恰恰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教育契机,因而应借社会开展“创卫”工作之“势”,进一步推动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

校长的一番话,理清了领导班子的思路,学校果断地将“创卫”工作赋予“创卫有我一份力,良好习惯我第一”的内涵,在全校开展了一场主题教育活动,借力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教育。??

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学生在包括卫生方面在内的各种行为习惯均有了明显改善。

问题:分析上述叙事①谈你对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认识;②谈学校管理中的“契机”问题。

案例6、服务优质奖评比风波

某校在教学人员中采用了工作量与教学质量相结合的方式发放奖金,效果是比较好的。大家都争着多做工作,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对于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则是参照教学人员奖金的平均数,再分为三个档次。因为差距不大,这部分人的积极性一直没有调动起来。后来,校长提出对行政和教辅人员采用评

- 16 -

议服务优质奖来发放奖金的办法,每学期评一次,以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为标准,自报公议,最后大家投票,每个行政组评一名。校长说,这是把竞争机制引进学校管理中来了。

第一次评比中,大家都很认真,也很激动。评的结果却是大家都不服气,许多人向校长诉苦,甚至大闹办公室。评比不仅没有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反而使过去干得好的老师也消极了。

问题:1.分析评比风波产生的原因 2.如果你是该校校长将采取是么措施? 案例7、教改何以举步维艰 某校H老师在所教的几个

班进行改革: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式学习”;许多内容不再全由教师唱独角戏,而是在教师指导下,从问题开始,让学生通过自觉找资料、讨论等方式,自主解决问题。开始时学生颇感兴趣,师生配合,效果颇佳。但不到一个月,各班就有代表反映:一是太累,要自觉到图书馆、阅览室寻找资料,太麻烦,不如由教师告知现成答案来得方便快捷;二是不放心,过去已习惯了一切听教师讲解传授,现在主要靠自己独立学习便觉得不习惯,不放心,希望听老师从头到尾地详细讲解。总而言之,要求H老师像其他教师一样,还是采用讲授法为好。H老师虽又在各班作了几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动员,但收效甚微。毕竟整个学校尚未形成教改气候,采用新的教法花费了H老师更多的课余时间,自觉也感到吃力不讨好。H老师终因孤军作战、孤掌难鸣而退下阵来。

问题:①请您从学校管理角度分析一下教学改革举步维艰的原因?②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推进教学改革。

案例8:一次教研活动

会议室里正在举行语文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的内容为交流新学期教师个人工作设想,教师们结合班级学生学情、分年段教学目标等情况,从教材处理、教学策略等方面入手,谈自己的初步设想。校长一边听,一边记录着教师思维的闪光点。校长意识到许多教师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同一个问题——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问题。有的说要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有的则谈到要引领学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学会与人交流??这些设想都具有实践价值,但综合起来,校长发现其中缺少整体性和层次性。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同年级的学生应该有相适应的分年段要求。如果低年级与高年级的教师同时关注学生书写的文面整洁这一问题时,可能就说明我们的教学需要调整。

看到会议室里呈现的热烈的讨论气氛,校长心中一动: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有了积极的设想,应该鼓励与支持,但进一步思考,在教学管理层面上,校长应该做些什么呢?学校语文教学工作应有整体的规划与分层的要求,这样的教学才符合教学规律。校长肯定了大家的设想,会后,又组织大家在一起展开了专题研究。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培养问题上,明确了分年级目标,细化了听说读写各年级的细则要求,最后请专家把关定稿。在梳理教材的同时,教师们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语文课本中有些作文篇目重复,因此大家又一起进行了作文序列梳理工作,重新拟定了学校语文教学写作篇目。

从教学中发现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寻求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成为了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

问题:如何以问题为导向,有效引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 17 -

案例9:校园发生伤害事故时?

2001年4月,某中学校园内,初一年级学生赵某和庞某课间在教室开玩笑,在赵某朝庞某脸部挥拳的一瞬间误伤了庞某的左眼,造成庞某右眼视网膜脱落。事件发生后,学校立即启动“学校突发伤害事故处理预案”。班主任老师和卫生老师马上将该生送往就近医院治疗,并同时与受害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经治疗学生庞某的伤情得以控制,右眼视力得到恢复。校方将双方家长请到学校,商讨赔偿事宜。在接下来的损害赔偿责任承担上,各方产生了焦大分歧和争执。

学生庞某家长称其孩子右眼受到伤害,共花去医疗费、交通费及监护人误工等损失40100元。事发后,校方已及时向受害人在道义上资助了1000元,又组织了班级同学捐助1000余元。鉴于校方尽心尽力通情达理,学生庞某家长认为校方不承担民事责任,遂要求侵权人赵某及其监护人承担全部民事赔偿责任40100元和精神损失5000元。侵权人学生赵某的家长向受害方和学校提出,学生庞某的眼睛原先患有高度近视,因生理原因本身视网膜就易脱落,自己也应承担责任。而且事情发生在校园内,学校也有责任。关于赔偿费用,双方和学校各应承担三分之一。学校对于赵某家长提出的这一主张和要求,认为不合理。

在校方及双方家长几次协商无效的情况下,受害方庞某及其监护人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要求赵某及监护人承担全部民事责任,赔偿损失40100元和精神损失费5000元。??法院开庭审理此案,追加学校为第三人。

经过调查取证,法院认为该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及管理过程中,一直强调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在事发时学校教师积极采取行动,最后认定学校在此事件中无过错,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应给予受害学生道义上的一定经济补偿,而侵权人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学校同意调解,愿意在调解书生效之日一次性补偿原告人民币2500元。

问题:在校园发生伤害事故时,学校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及如何应对? 案例10关注教育事件,探讨教育问题—教育之“恶现状”

中国教育网(http://www.edu.cn/html/e/jyfb/)以【关注教育事件,探讨教育问题——教育之“恶现状”】为栏目标题,登载了“武汉大学腐败案调查:两被捕领导03年就被举报”;“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周祖德抄袭事件”;“广东湛江师范学院院长因经济问题被拘”;“吉林松原高考舞弊案”?等一系列涉教案件。对于这种现状,“痛定思痛,人们更应该思考,教育界、学术界应该怎样行动起来,去共同撑起一片澄净明亮的天空。”

问题:请阅读这些案例,①思考“教育腐败”的种种表现;②如何去努力“撑起一片澄净明亮的天空”。

第三部分:教育写作题目:(围绕下述主题,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撰写两篇文章,标题可自拟,每篇不少于2000字)(每题50分,共100分)

一、校长如何确立自己在学校中的威信。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和管理,是否有效和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校长权力的大小,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在教职工中是否享有威信,是否让教工信服,是否和教职员工形成了相互信赖的和谐关系。现代管理科学认为:权力并不等于威信,但权力的实施,则必须借助于威信。有威信的校长,让教职员工感到他可敬、可爱、可信,主动接受他的教导和影响,这样的校长才能顺利地以其自身的思想修养、作风、才华去激励教职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汇集成员的潜能,巩固彼此的团结,真正赢得人心,顺利地完成学校的教育和教学任务。

- 18 -

构成威信影响力的因素,主要有品质、才能、知识、情感等方面。堪称师表的品质是威信的核心。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校长要使教职员工心服口服,必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校长的高尚道德品质,首先表现在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上,只有校长热爱教育,献身教育,对办好学校有高度的责任感,为办好学校任劳任怨,实干苦干,才能影响广大教职工也忠诚教育事业,敬业乐教;同时,校长要为人正直,廉洁奉公,不以权力自尊,平等公平地待人,不计较个人得失和恩怨,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敢于负责,不是逃避是非。这样的校长才受人尊敬、爱戴,令人满意、放心,这是提高校长威信的前提。 一、才能:威信的关键

教职工都希望有一个有才能的校长,在智力、水平、能力上高人一等,治学有方。如果当校长的不学无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就会使教职工失望,从而产生“形象危机”,那么就不可能在教职员工中产生威信,甚至影响行政权力的发挥。校长的才能应是多方面的,要有计划决策能力,即善于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想包括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决议、规定及教育理论与学校的实际结合起来,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办学治校的主张和意见,使学校办出特色;要有将计划付诸实施的组织指挥能力,善于科学地组织人才、物力、财力,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把学校工作不断推向新水平。其中善于用人很重要的方面,知人善任,用人之长,因事择人,尽量把每一个教职工都安排在适合他们自己知识、能力和专长的岗位上,发挥其优势,使之从中得到满足,不仅可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增强教职工对校长的信任感,密切校长与教职之间的关系,取得教职工的信赖,对提高校长的威信起着特殊的作用。

二、知识:威信的支柱

知识渊博,才能受到教师的尊重。校长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者,教师工作的指导者,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因此,校长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首先应具有教育科学知识,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学校管理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方面的基本理论,做到按教育教学规律指挥和管理学校工作;其次,必须通晓教学理论,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不仅要对各科教学都不外行,而且对某一学科或几学科,应有比教师更高的水平。因此中小学校长首先成为一名好教师,努力成为一名博学多识的教师的“教师”。同时,由于强化学校德育和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校长还应掌握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大事,懂得社会科学和经济及社会发展方面的一些知识。 三、感情:威信的基础。

感情是理解的阶梯,是心与心的桥梁,威信影响力之船,只有借助于感情之水,才能达到理解的彼岸。因此,当校长的不仅要了解教职工、尊重职工,用人之长,容人之短,甘做人梯,善于用激励的方式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而且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善于纳谏,博采众议,尊重教职工的权力和创造精神。当校长的必须真心实意地把教师看成是学校的主人,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当

- 19 -

校长和教职工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教职工才能对他产生一种亲切感,并进而容易达到认识上的一致和情绪上的认同,使教职工对学校校长心悦诚服,甘为所用,听从指挥,威信自然就提高了。另外,校长还应时常了解教职工在想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最机灵的人都是最善于观察别人的人,因而他的建议总是能得到众人的赞扬。校长应该经常关心教职工想什么,如果他们的想法合理就代而言之,若不切合实际,就及时指出。要想知道师生员工的思想动向,可以采取民意测验包括面谈和书面答问等手段,取得第一手的思想信息。比如在制定某项与群众利益相关的政策之前,就可以通过“民意测验”来预测这项政策的执行效果,从而参考这些信息来修订和补充政策的内容,以求得最好的执行效果。“自我调查”的方法也是可取的,方法就是校长运用各种假设情况来“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 用“别人”的头脑想问题。这项工作是经常地、悄悄地进行的。如在制定一项改革措施时,校长就要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预计,这部分人有何反应,那一部分人又会有何反应,校长对大家的思想状态有所了解,预计就会准确些,因而在执行中就少一些矛盾。

学校本身是一个由人、财、物、事相互作用的各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系统,适应这种情况建立起来的学校管理体制,也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只有使组成学校的各个因素相互配合,协调动作,责、权、利结合,使各种潜力都得到发挥,才能收到理想效果,如果力量“内耗”,效率就会降低。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学校校长,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威信,做到权力与威信有机结合,使学校成为团结奋斗的集体。

二、谈谈学校管理中的“有效沟通”。

学校管理,其实质就是一种思想、观念、情感和灵魂的沟通。沟通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形式和方法。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能够站在平等、人性化的角度,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开展与教职员工的有效交流与沟通,营造和谐、民主、奋发向上的良好的战斗群体。 一、管理的本质就是有效的沟通

我很赞同赞这样一种说法: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互相交换,就有两种思想。因此我们需要交流与沟通。沟通,就是人们通过语言、书信、信号、电讯等方式传达思想或交换情报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实现有效沟通,就会使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与教师的沟通确实很重要,北师大姚计海博士的报告《校长与教师的心理沟通》对我启发很大,他提出“管理的本质在于沟通”,说得很有道理。其实,学校管理观念的核心是教师观,一定要认定教师是发展的人,教师是有个性的人,这样从人本管理角度去看待教师,教师就会从精神上投入到学校工件中来。“对教育而言,任何一项教育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所以当然‘学生为主体’。这点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面对于学校管理和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需要来讲,没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再好的思想和观念也得不到落实。所以,在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这个层面上,一定是‘教师为主体。?

要尊重教师,所谓尊重,就是接纳教师的现状以及其价值观、人权和权益,

- 20 -

并予以充分关注。应充分关注教师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校长应当逐步将尊重提升,从而达到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校长要对不同层次的教师予以关注,予以尊重。对教学水平不高的老师,要在业务的要求上区别对待;对受到孤立的老师,要充分搭建平台让他参与到群体中来;对有过错的老师要经常找他谈话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对有严重缺点的老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与他进行交流;对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老师更是注意和他进行沟通;对不尊重自己的教师也要创造条件和他谈话,让他谈出理由。

总之,尊重教师是无条件的,再伟大的思想再优质的管理也需要沟通才能闪耀光芒!反思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很多矛盾往往都是由于沟通不够造成的。 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一个把组织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善于与人沟通的管理者,能用诚意换取下属的支持与信任,即使管理十分严格,下属也会谅解而认真地执行;不善于与人沟通的管理者,即使命令再三,下属也不愿意接受,其结果必然怠慢工作。因此,只有善于与教师沟通的校长才能让教师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高度和谐。 二、管理的基本要素就是真正学会倾听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沟通过程中,人们往往花更多时间用于表达,而忽视倾听的重要意义。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校长与教师的沟通也是如此。因此相对于表达而言,校长要更加关注倾听的有效性:“训练与培训下属;有效地与下属沟通;让下属知道对他们的期望;建立标准的工作要求;了解下属人员及其他们的能力,倾听有助于我们获取信息,了解教师的状况。正如教师在上课前要“备学生”一样,校长在管理时也要“备教师”,“备教师”是管理的基础。倾听有助于校长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状况,了解教师的关注点和对学校发展的期待等等。如果校长不注意倾听,就难以充分了解教师的想法,学校的一些管理工作就可能偏离教师的现状,也就难以得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 在平时工作中,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冲突并不都是因为双方意见不一致造成的,而往往是因为双方没有真正倾听并理解对方的意思造成的。校长倾听教师的心声,是向教师传递信息和实施管理的基础。没有充分的倾听,就难有准确的相互理解。在很多情况下,教师找校长沟通的目的就是倾诉,只是一吐为快,并没有更多的要求。能给教师机会诉苦甚至抱怨,才能营造学校管理工作中和谐与民主的气氛。如果校长忽视倾听,一旦教师认为“反正校长不会听我说什么”,教师就很难再向校长反映问题或倾诉心声,校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就可能变得消极被动,校长即使想倾听,也没有教师愿意诉说了。因此,校长要给教师机会倾诉,并真诚地倾听。

三、冲出思维定势,从改变自身做起

不少校长都有这样的感受:哎,许多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我们的思维定势,当时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是的,人一旦形成了思维定势,就会习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这是很多人的一种愚顽的“难治之症”。比如说看魔术表演,不是魔术师有什么特别高明之处,而是我们大伙儿的思维过于因袭习惯之势,想不开,想不通,所以“上当”了。 作为管理者要冲出思维定势,多与教师沟通,从改变自身做起。因为唯有此,我们才可能看到许多别样的风景,甚至可以创造新的奇迹。换个位置,换个角度,换个思路,也许我们面前是一番新的天地。

四、换位思考是架起有效沟通、营造和谐的有效途径和桥梁

- 21 -

有一句话引起了我们深深的共鸣:换位思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是啊,管理工作的许多案例都说明了这一点。但在管理工作中,需要我们切实进行换位思考。如: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我们经常要进行“推门听课”这一招。试想,孩子病了,没人知道;家里有事,没人问一句;正在上课,校长却来“推门听课”,火药味这么浓,大家的神经都绷得很紧,教师怎么能有幸福感呢?在没有幸福感的校园里,师生怎么会感到幸福?所以我们在听课之前,事先征求任课老师的意见,选一个恰当的时间进行。做校长的做管理的,不是要“管”教师,而是要为教师成长服务,要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到工作的快乐,享受在学校工作的每一天。管理应当让老师们有这样一种体验:不仅是在付出,也在收获着;不仅是因为学生成材了而欣喜,而且是每一天都在享受,开心快乐地工作。老师健康的发展,才能带动学生健康发展。只有教师工作快乐,才能带给学生学习的快乐;只有教师健康发展,才能培养出健康发展的学生。 在管理中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校长和教师突破固有的思考习惯,学会变通,解决常规性思维下难以解决的事情;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校长了解教师的心理需求,感受到教师的情绪 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欣赏到教师的优点,并给予对方真诚的鼓励,使团队和谐高效;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很好地进行服务定位,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和优质服务;通过换位思考,校长才有可能真正走进教师的心灵,得到其支持和拥护??所以换位思考虽属“坚冰”,但如果攻破,则是架起有效沟通、营造和谐的有效途径和桥梁。

总之,有效沟通需要管理者充分的听;有效沟通要充分的看;有效沟通要充分的说。管理者要了解积极沟通的理念,掌握良好的沟通方式。魏书生老师说:“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快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快乐,于是教师收获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它劳动倍数的幸福。校长与老师间的有效沟通意义是深远的,它更有助于帮助教师积极地面对教学工作,使教师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 22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ue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