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中有效性活动的策略

更新时间:2024-01-09 18: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中有效性活动的策略

【摘要】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中,根据学生认知与心理发展特点,利用活动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师生交流互动,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这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本文就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中有效性活动的策略进行探析,以分析目前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中活动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为基础,重在从目的性、生活化、全员性和评价性等四个方面来讨论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中有效性活动的实施策略,旨在为课程活动教学突破误区、成就高效提供有价值参考。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生活》课 有效性活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86-01 引言

新一轮课程改革还在持续,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不断涌现,得以推广,在突出学生主体性、提高教学高效性方面成效显著。突破传统教学中教师枯燥乏味的说教讲理,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更加注重活动教学,然而当前却存在重形式、轻内容、低效率等问题,活动的有效性难以体现。 一、目前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中活动教学误区 1.活动目的不明,形式喧宾夺主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以讲理为主,而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差,在充满说教的课堂上常搞小动作或交头接耳,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教学效率低下。而在活动教学得到重视后,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活动过多,形式繁杂,在目不暇接的活动中,学生唱歌、角色扮演,一些活动的设计本身就存在问题,缺乏真实性和针对性,占用课堂时间长,看似表面热闹,但对于教学目标达成来说,形式的喧宾夺主使得活动的效果无力而苍白,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玩得高兴,实际上真正掌握了哪些知识、领悟了哪些道理,对生活又有哪些指导作用,却无从谈起。

2.轻视教师主导,过分强调自主

如果说传统教学模式中连学生坐姿都要限制和规定是绑架了学生的自由,那么在活动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放开了学生的手脚,却不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引导,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者和领路人的角色就形同虚设。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同时重视教师在此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丰富多彩的活动固然能够引起足够兴趣,但教师主导的缺位,使教学活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游戏,并不能引起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性思考。

二、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中有效性活动策略探讨 1.活动具有目的性

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是评价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直接依据,背离了目标、模糊了目的的活动是盲目而低效的。为了突出活动的目的性,教师在选择或设计教学活动时,须始终把握活动符合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原则,不要过分追求内容的新颖和形式的花哨,而是要在结合学生天性发展要求与现阶段特点,通过活动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导到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上。具体来说,在教学前,教师要明晰整节课在课程教学中的位置以及作用,确定了合理而清晰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重排,其后才是选择和设计教学活动,思考活动的意图、落脚点以及价值,对活动的情况进行预计,从“质”的角度上制定取和舍的标准,而不是以活动的堆叠占据整节课。 2.活动体现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中,印刷在教材上的文字由于与现实生活场景相结合而变得生动,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自主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能够切实激发浓厚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尤其是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化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情感内化为自身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指导实际生活。但利用活动进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

阶段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年龄小、经历少,因而在设计活动内容时,教师要转变作为成人的经验,以平等的视角去观察和发现学生的世界,利用教学活动深入简出地表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以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不知不觉中将学习内容与真实生活联系起来,获得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 3.活动强调全员性

过分注重形式的教学活动通常气氛热烈,但仔细观察,这种热烈的气氛往往是班上少数较为活跃的学生在外部环境开放性增强后恢复了作为儿童的活泼好动,并不是全体学生都能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一来,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就成了空谈。因此在活动教学中,强调人人参与,不管是通过轮转还是讨论的方式,都要给予每个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这要求教师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中间,观察学生表现,指导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交流、倾听和体验,自主完成活动中分配的任务。 4.活动增强评价性

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就每个活动中每个环节学生的表现进行简要点评,多采用鼓励性语言,提高学生积极性;将评价结果同教学目标挂钩,采取开放、多维的评价标准,不以标准答案为唯一,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准。如教学《我们长大了》一课,教师可通过手工制作

“进步树”“能干花”“开心果”等小标识或笑脸胸牌来奖励在课程活动中中进步大或者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符合儿童心理渴望被关注的心理,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结语

不论是何种教学手段,其目的都应定位到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促进其天性的健康生长,这也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因而在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中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在学习与发展中的主体性,最重要的不是活动的数量、形式,而是活动与具体教学内容的匹配程度、对教学目标实现的实际价值、对促进学生成长的贡献意义,在这样的基准下,活动目的变得清晰、内容更加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习惯,其有效性的提升便能够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陈勇.品德与生活课活动教学有效性浅探[J].新课程?小学,2013,(8):104.

[2]顾台涛.浅淡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中有效性活动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48):129-130.

[3]刘静.小议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化教学[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11):4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t9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