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后国际贸易失衡之思考

更新时间:2023-11-25 00:4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姓名:陈培培 学号:20089305005 班级:08国贸

学校:滨江学院花旗营校区

金融危机背后国际贸易失衡之思考

秦焕梅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就金融危机背后国际贸易失衡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在对金融危机下

世界贸易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对国际贸易失衡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贸易失衡之间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联性,提出国际贸易失衡是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对此进行了论证。最后对今后世界贸易的复苏和良性发展提出了有关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贸易失衡 贸易逆差

全球金融危机给整个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当前,尽管金融危机已经见底尚未过去,但是这场席卷全球的危机发生的原因却值得人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目前有关这次金融危机形成的共识主要是,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而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美国房价的泡沫,金融监管方面的缺陷,以及金融衍生产品创新过度等等。这些都是对“次贷危机”现象方面的认识,而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实质性原因还在研究中。

国内不少学者对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作了有关研究。其中,谢杰、张海森(2009)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国内的产业、金融政策错误,以及华尔街的贪婪与金融监管失误,而深层次原因是全球经济失衡与技术创新的周期性。刘迎秋(2009)认为,导致这场金融危机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间矛盾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缺陷和政府缺陷交织未解并相互冲突的直接反应。裴小革(2009)认为,从操作层面来描述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技术性失误和政策性弊端是必要的,但更需要从生产方式的矛盾和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等方面来认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刻根源和实质。杨春学、谢志刚(2009)认为,格林斯潘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推高房价,加之贷款条件的不断放松,最终酿造了房地产泡沫和信贷泡沫,给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2009)认为引发危机的是全球流动性过剩下的资产价格泡沫,而不是美元实际汇率的急剧贬值。本文主要就金融危机背后国际贸易失衡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国际贸易失衡与全球金融危机之间的复杂关联来探究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一、金融危机背后国际贸易的状况

(一)金融危机下世界贸易的现状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外需虚弱,国内贸易信贷规模萎缩,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世界贸易额大幅下滑。国际贸易主体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等国家的国际贸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其中,美国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上的重挫使得国内对外需求锐减。欧盟也由于在此次危机中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对外贸易大幅下滑。日本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受危机影响经济衰退最为严重,其国际贸易严重收缩。中国由于外需疲软而使出口贸易急剧下滑。可见,全球金融危机使整个世界贸易处于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低谷和萧条衰退阶段。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最新公布的消息,2009年世界贸易下滑12%,其降幅远远超过世界生产的降幅,成为二战以来最大的跌幅。金融危机对世界贸易领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冲击。扣除价格变动等因素,2008年世界货物贸易量比上年增长2%,远低于2007年6%的增长速度,也低于1998年至2008年平均5.7%的增长速度。2008年末和2009年初,国际贸易大幅缩水。尽管从2009年第二季度由于库存周期变化的拉动贸易反弹开始好转,但是2009

姓名:陈培培 学号:20089305005 班级:08国贸

学校:滨江学院花旗营校区

年全年贸易流量仍比上年下降了12.5个百分点。2009年发达经济体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口比上年下降13.7%,出口下降13.6%;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口下降9.5%,出口下降7.2%。美国由于这次金融危机经济深受重创,作为世界最大的进口国,而2008年美国进口额仅占世界货物进口总额的13.2%,美国的进口需求持续减少,对全球贸易下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经济2009年下降2.4%。受投资、消费和出口全面疲软的影响,欧元区经济2008年增长0.9%,2009年以来进一步衰退。日本经济对出口贸易依赖较大,金融危机使出口贸易的下降对日本经济造成的冲击远大于其他发达经济体。2008年4月到2009年3月,日本出现38年来首次贸易逆差,累计逆差额7254亿日元,而2009年日本经济的下降幅度,是发达国家中跌幅最大的。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过去,世界经济处于复苏和危机并存的时期。各经济体在2010年将处于经济和贸易的恢复发展时期。根据联合国《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的增速将会从2009年下降2.2%转为上升2.4%,但仍低于3%的平均增长率。其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从2009年的1.9%上升到5.3%,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将从2009年下降3.5%转为上升2010年的1.3%,而转轨经济体2009年经济下降了6.5%,2010年将实现1.6%的低速增长。根据OECD的最新经济展望报告,2010年美国经济将复苏,从2009年下降2.4%上升为2010年的2.7%。欧元区经济增长将达1.3%。日本经济2009年下降了5.7%,2010年将增长1.5%。中国在2009年经济增长8.5%的基础上,2010年经济增速将达9.6%。而2010年世界贸易预计将增长5%,低于危机前的平均增长水平。其中,美国出口将增长6.8%,进口增长6.2%;德国出口增长7.2%,进口增长5.1%;日本出口增长10.8%,进口增长5.9%。可见,随着世界经济的开始复苏,国际贸易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也处于恢复发展阶段。 (二)金融危机背后国际贸易的失衡

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背后,国

姓名:陈培培 学号:20089305005 班级:08国贸

学校:滨江学院花旗营校区

际贸易失衡问题仍将是值得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国际贸易的失衡表现在占世界贸易主体的中美贸易失衡。美国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国内消费减少则对中国的进口贸易急剧下跌,中国因外需虚弱和以美国为首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国内许多中小外贸企业面临破产和倒闭的危机而使出口贸易额大幅下滑。可以说,中美贸易的失衡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世界贸易失衡。

改革之初中国出口贸易额仅为97.5亿美元,经过30年发展,到2007年增加为12180.1亿美元;其中,出口占国内GDP比重也从1978年的4.6%上升到2007年的37.57%。而中国在世界出口大国中的排名也相应从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了2007年的第3位。金融危机期间,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为2561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8%,与2007年的23.5%相比,降低了5.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285.5亿美元,增长17.2%;进口11330.9亿美元,增长18.5%;实现顺差2954.6亿美元,增长12.7%。与上年相比,出口增长回落8.5个百分点,进口回落2.3个百分点。2007年中国经常账户盈余3718亿美元,占GDP的5.3%,而美国经常账户赤字7312亿美元,中国的贸易盈余几乎是美国贸易赤字的一半。2009年是中国对外贸易最为困难的一年,进出口贸易持续大幅下降。上半年,进出口总额为9461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亿美元,下降21.8%;进口4246亿美元,下降25.4%,贸易顺差为969亿美元,同比减少21亿美元。尽管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降幅明显收窄,但全年的降幅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据中国海关最新统计,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下降16%;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全年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减少34.2%。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在金融危机之前和危机期间进出口贸易额的具体情况。

在表1的数据基础上可得到中国在金融危机之前和危机期间出口贸易的走势情况,参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2006年中国出口贸易总体比较平稳,但是随后的3年间,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出口贸易变动较大。尽管2008年初和2009年初是出口贸易的低谷时期,但是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4月出口贸易较同期大幅下滑,尤其是2009年上半年,出口贸易增幅缓慢。从金融危机之前2006年的中国出口贸易额和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的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出口贸易额,可以看出中国出口贸易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大,出现较大的波幅。

另外,从表1可以看出,2009年12月中国月度进口贸易创历史最高纪录,月度出口值也创出历史第四高位,说明中国的对外贸易在加速复苏。但是,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冲击

并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退,估将还要持续2到3年。由于国际需求的不确定性,中国外贸易依然面临着困难,尤其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让中国的对外贸易形势变得更为复杂。由于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贸易国,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出口贸易的较大波动主要来自于美国国内消费市场的萎缩。可见,金融危机冲击下中美贸易是失衡的,世界贸易也是失衡的。

二、金融危机背后国际贸易失衡的原因

姓名:陈培培 学号:20089305005 班级:08国贸

学校:滨江学院花旗营校区

由于占世界贸易主体的中美贸易长期以来处于失衡的状态,即美国逆差而中国顺差过大的现象并不是短期存在而是长期存在着,因此,长期以来世界贸易处于失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世界贸易的失衡因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和美国过度的贸易赤字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时值金融危机见底但尚未过去,世界贸易失衡的问题更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本文认为国际贸易失衡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益凸显的国际分工差异悬殊性潜伏着国际贸易失衡的危机

中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美国具有丰厚的资本资源,这是由两国历史和经济长期以来的发展所造成的,因此,中国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美国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两国形成了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国际分工的差异。这种国际分工的差异,相对来说是客观形成并存在的。两国的国际分工差异,使得两国在生产产品上具有各自的比较有势,中国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美国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也从理论上说明了,在中美两国贸易中,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给美国,而应从美国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尽管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增加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但是,现阶段两国的国际分工差异并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善。随着现代国际分工的更加细分,分工的差异更加细致,国际分工的差异反而愈加悬殊。国际分工的差异使得贸易各国生产自身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差异愈加明显,许多产品因生产成本上的优势差异使得产品间贸易差异悬殊,尤其是发达国家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因生产技术上的绝对优势而在世界贸易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这种日益凸显的国际分工差异的悬殊性潜伏着国际贸易失衡的危机。

(二)比较优势所要求的贸易原则的缺失使得国际贸易失衡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在两国贸易中,一国出口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应该同时从贸易对方国进口本国生产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贸易的两国才能够从相互的贸易中获得好处,这是比较优势所要求的贸易交换原则,也是一个完整的贸易交易。中国出口本国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应从美国进口本国生产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同时,美国从中国进口本国生产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而应该出口本国生产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给中国。但实际贸易中,中国出口自己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例如纺织品、玩具等给美国,美国这些产品的生产已处于夕阳产业阶段,从中国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解决了美国国内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满足了美国人对这些产品的消费,使得美国从贸易中获得了好处。但是,中国拥有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所获取的美元,想从美国进口自身生产有比较劣势的高科技产品,美国却不肯将本国生产有比较优势的高科技产品出口给中国。美国可以买到自己要进口的东西来消费,而中国却买不到自己要进口的东西。可见,中美两国的贸易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贸易交易过程,实质上违反了比较优势的贸易交换原则,破坏了贸易的完整性循环。这样就出现一国贸易顺差过大而另一国贸易逆差过大,导致两国贸易严重失衡。

(三)不对称贸易交换和贸易利得破缺使得国际贸易失衡

按照国际贸易的理论,贸易国均可以通过相互进行贸易获得对称的贸易利得。这里所谓贸易利得对称,是指贸易双方国均能在贸易中获得比不进行贸易前的好处,这种贸易利得是由于贸易双方均可以获得从而具有对称性,而这种对称性并不意味着贸易双方实际的贸易利得相等。贸易国从贸易中所获取的利得大小并不一致,但是可以均获利。而实际贸易中,贸易总体上并没有体现出贸易利得的对称性。就中美贸易而言,美国可以从中国进口到本国所需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却不能从美国进口到本国所需的高科技产品,这种不对称的贸易使得两国并没有在相互贸易中获得应对称的贸易利得。按照贸易利得原则,贸易国在相互的贸易过程中,一方出口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从另一国进口自己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要比本国自己生产要好。正因为发生贸易要比不发生贸易前能够利得,所以两国之间才能够发生贸易。中美贸易,美国买到了国内需要的衬衫等低廉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却只获得了

姓名:陈培培 学号:20089305005 班级:08国贸

学校:滨江学院花旗营校区

美元,并没有从美国买到自己所需要的高科技产品,这样中国实际上并没有在贸易中使自身的利得得以实现。因此,中美贸易双方的贸易利得是不对称的,存在中国贸易利得的破缺。这种不对称的贸易利得使得中国拥有庞大的美元外汇储备而美国贸易逆差过大,两国的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从而使得中美贸易失衡。因此,不对称的贸易交换和贸易利得破缺使得国际贸易失衡。

三、国际贸易失衡是金融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际贸易的失衡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有着密切的复杂关联性,而国际贸易失衡更是金融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一) 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层面来看国际贸易失衡是金融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一般而言,经济可以分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层面。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提出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这一概念,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成思危(2003)认为,“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虚拟经济由实体经济中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因此,实体经济中产生的风险会传递到虚拟经济中,导致其失稳,而虚拟经济中的风险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美国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衡导致其虚拟经济产生危机,即金融危机的发生。近年来美国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中国大量投资设厂,将劳动密集型、资源和能源消耗型以及低附加值的加工行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国内集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美国国内这种产业结构的转移使得其国内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消费不得不依赖于大量进口,尤其是从中国进口大量的例如衬衫、纺织品等消费产品,使得美国国际贸易失衡,导致了美国实体经济的失衡。美国实体经济的失衡,使得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过度依靠资本等虚拟经济。到2007年底,美国GDP约为14万亿美元,而期间所形成的金融及其衍生产品是美国实体经济的29倍之多,美国国内的消费占美国GDP的80%以上,而支撑美国消费的是国内庞大的金融产品和房地产泡沫等虚拟经济。这种虚拟经济累积起来的危机终于随着房地产泡沫破灭、次贷危机的发生而引发。

(二)国际贸易失衡造成美元基础货币减少进而促使“次贷危机”发生

由于美国对外贸易呈逆差,大量的美元随着进口量的增加而从美国国内市场流向国际市场。美国对外贸易的失衡使得国内美元数量不断减少,从而使得国内美元基础货币减少。由于基础货币MB等于现金C和准备金R之和,即MB=C+R,基础货币中的现金部分不引起多倍存款创造,而准备金部分会引起多倍存款创造,也就是说“,如果基础货币的增加是由现金增加导致的,就没有乘数效应,而用来支持存款的基础货币的增加,则存在乘数效应。”由于美国贸易长期出现逆差,国内流动的美元现金相对日益减少,这就使得美元基础货币MB总量减少。另一方面,美国的高消费造成美国的低储蓄,使得美国存款总量相对也在减少。最终导致美国国内美元基础货币减少。在准备金不变的情况下,美元基础货币的减少,使得美元货币供给乘数变小,美元货币供给量减少。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将会提高利率减少信贷。美元货币供给曲线的左移使得美元市场利率升高,诱使人们将货币换成债券或其他非货币资产。加上美联储在2004年到2007年一直实行加息的紧缩货币政策,使得当时美国货币政策实行上的缺陷在更大程度上促使了美国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泡沫。在美国房地产泡沫房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许多人购买债券或房产作为非货币资产。直至房地产泡沫破灭“次贷危机”爆发。因此,美元基础货币的减少促使了“次贷危机”的发生。

(三)国际贸易失衡使得国际货币体系弊端凸现最终导致全球金融危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t0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