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河北专接本公共课政治真题

更新时间:2024-04-27 00: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04年河北省专接本考试公共课政治真题

2004年专接本考试(政治)试题 (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儒家哲学 C.印度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 )

A.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B.是否承认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是否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D.是否承认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对立统一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量变引起质变

5.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6.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7.理性认识的特点( ) A.对感性认识的综合

B.与客观事物无关的人的自由创造活动 C.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把握 D.借助于抽象思维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8.\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的\这是( )

A.唯物主义反映论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二元论观点

9.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根本上原因在于(A.人民群众占人口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 10.人的本质( )

A.在其现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是自私自利的

C.在于是有思想.有意识的

D.是纯粹的自然属性

11.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辨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观点 12.人工只智能即\机器思维\( )

A.和人类思维没有联系 B.能超过人类思维 C.能部分代替人类思维 D.能完全代替人类思维

) 13.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 ) A.一分为二 B.和二为一

C.矛盾的普遍性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B.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15.人的思想动机实现的程度决定于( ) A.它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符合的程度 B.人的意志坚定与否 C.人的动机善良与否

D.支持者人数的多少

16.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解放思想,事实求实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社会主义初级经济理论

1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改革开放 B.依法治国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18.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载人飞船叫( ) A.东方红号 B.征服者号 C.神舟五号 D.长征五号 19.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A.世界政治正在走向多极化 B.和平与发展 C.经济全球化

D.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并存

20.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制度,这主要指(A.适合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

B.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相适合

) C.适合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 D.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适合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揭示了( ) A.执政党建设的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D.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 ) A.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 C.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2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是( ) A.体现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必然要求 B.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 C.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D.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24.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是( ) A.国家为实现对外职能,在对外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 B.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 C.维护我国国家利益所决定的

D.我国在世界上所处的大国地位所决定的

25.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 )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要提高执政水平和能力必须坚持重点论

D.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重要的对内职能 26.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 A.牛顿力学 B.细胞学说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达尔文进化论

27.在实际生活中,下列说法中会导致人们不能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是(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D.\宁可误一年,不冒一分险\

28.\有用即是真理\这是( )

A.主观真理论的一种表现 B.唯心主义真理观

C.实用主义真理观 D.辨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29.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是( ) A.科学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的生产力 B.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C.科学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D.科学渗透到生产力基本要素中转化为生产力

30.人的价值在于自由,它是通过个人的\自由选择\实现的,萨特这种观点的错误( )

A.离开社会和集体来谈个人 B.离开社会历史规律来谈自由 C.抹杀了人的社会性 D.坚持抽象的人生价值观

三.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辨证的否定就是全盘否定32.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

四.简述题(共40分)

33.简述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15分) 3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5分)

35.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党和政府具体发挥了什么积极作用?(10分)

五.论述题(共20分)

36.论述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04年专接本教育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D 5.B 6.D 7.D 8.A 9.B 10.A

11.C 12.C 13.D 14.C 15.A 16.A 17.D 18.C 19.B 20.B 二.多项选择题

21.ABD 22.CD 23.BD 24.ABC 25.ABD 26.BCD 27.CD 28.ABC 29.BD 30.ABCD 三.辨析题: 1.错误 2.正确

四.简答题:05年之后没有此题型。 五.论述题:

05年河北省专接本考试公共课政治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写在其它位置无效。(每个题1.5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A.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世界的运动变化 B.世界的物质性 C.世界的存在性 D.意识的能动性

3.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体现了( )

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C.物质运动和时空不可分割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

4.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的荒漠化,一遇大风,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的植被,造成了土地的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这些挖甘草的人们( )。

A.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 C.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

D.只看到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5.“沉舟侧畔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或趋向

7.“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是( )。

A.宿命论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A.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9.由于社会历史是由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 )。A.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

B.人们可以改造或者消灭社会规律

C.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D.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

10.人的价值中的基本关系是( )。

A.工具和目的的关系 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反映和创造的关系 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1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的明确提出是在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

A.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进入小康社会 D.从初步实现小康社会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1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人民利益 B.道义上和政治的一致 C.阶级斗争 D.改革

1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列选项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A.所有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所有收入

C.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收入

D.劳动者的个人收入

15.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 )。 A.解放思想 B.发展 C.共同富裕 D.创新

16.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 B.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C.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7.如果国家拿出1亿元人民币进行投资,组建一家国有独资公司,国家控股的资本总额是1亿元。如果组建股份公司,1亿元投资,掌握40%的股份就可以控股,这时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就扩大到( )。 A.1.5亿元 B.2亿元 C.2。5亿元 D.3亿元

18.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大陆范围内的联盟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 )。

A.大陆范围内联盟是主体

B.大陆范围外联盟是主体

C.大陆范围内联盟和大陆范围外联盟都是主体 D.大陆范围外联盟是大陆范围内联盟的基础

19.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是( )。 A.加强党的领导 B.改善党的领导体制

C.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D.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0.2004年集体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地区组织是( )。 A.欧盟 B.东盟

C.拉美南方共同市场 D.上海合作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写在其它位置无效。错选.多选.漏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21.“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 )。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 C.无论哪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充分发展 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22.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说明( )。 A.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B.科学技术的进步作用是主要的

C.科学技术是导致当代人“非人化”的根源 D.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3.“只要迈进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个方向迈进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在一定条件下真理会向谬误转化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4.“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命题的根据是( A.社会发展是“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 B.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 C.社会发展与历史主体的作用无关

D.社会与自然一样,其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25.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代际平等问题B.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平等问题 C.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平等问题

D.当代人在发展机会上.享受发展成果上的平等问题

26.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中所包含的价值目标( )。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共同富裕

27.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具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 )。 A.和平问题 B.恐怖主义 C.霸权主义 D.发展问题

28.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优势是( )。 A.坚持党的领导 B.实行全民民主 C.人民当家作主 D.依法治国

29.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依据主要有( )。 A.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体现 B.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C.是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迎接的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 D.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30.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信贷调控手段的是( )。 A.发行央行票据对冲投放的基础货币 B.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C.增发国债

)。

D.调整存贷款利率,坚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写“T”,错误的填写“F”,写在其它位置上无效。每小题2分,共20分)

31.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2.世界上的事物,有的是必然的,有的是偶然的。 33.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34.“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35.在社会主义社会,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就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36.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7.由于中国共产党是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所以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改善。

38.以法治国为主,以德治国为辅。

39.《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在2004年签 定,它标志着中俄边界走向已经全部确定。

40.2004年5月1日开始,欧洲联盟由15国扩大到22国。

四.论述题(本题25分,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在其它位置上无效。) 41.试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联系我国国情,阐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五.材料分析题(本题25分,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在其它位置上无效。) 42. 材料1:

“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 材料2:

“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1页 材料3:

江泽民同志说:“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

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摘自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3卷报告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以上三段材料的含义是什么?

2)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党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创立了什么理论,这一理论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06年河北省专接本考试公共课政治真题

一、单选

1. 运动是( )。

A. 物质的存在方式 B. 思维的存在形式 C. 时间的唇在形式 D. 空间的存在形式 2. 空间是运动着物质的( )。

A. 完整性 B. 结构性 C. 层次性 D.广延性 3.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 精神性 B. 能动性 C. 物质性 D. 实践性 4.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 )。 A. 对立的关系 B. 既对立有统一的关系 C. 统一的关系 D. 同一的关系 5. 人的认识过程是( )。

A. 观反映过程 B. 主观感觉过程 C. 反应和创造相统一的过程 D. 单纯推理过程 6. 从起源看,国家是( )。 A. 自然而然产生的 B.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C. 社会成员订立契约产生的 D. 英雄人物创造的 7. 人的本质是( )。

A.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 一种亲属关系 C. 一种宗教关系 D. 一种师徒关系

8. 党的哪次代表大会提出党的基本路线( )。 A.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9. 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要求最终达到( )。 A. 共产主义 B. 小康社会 C. 和谐社会 D. 共同富裕

10.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至少需要( )。 A. 30年 B. 50年 C. 上百年 D. 上千年 11. 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的一个中心是( )。 A. 以党的建设为中心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以政治建设为中心 D. 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12.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核心在?;本质在?) A. 坚持与时俱进 B. 坚持立党为公 C. 坚持从实际出发 D. 坚持为人民服务 1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发展经济 C. 保护生态

D.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4. 当今世界时代的主体是( )。 A. 发展高新产业 B. 保护环境 C. 经济全球化 D. 和平与发展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的分配原则是( )。 A. 效率优先的原则 B. 兼顾公平的原则

C. 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算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D. 先富带后富的原则

16.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 A. 政体 B. 国体 C. 检查制度 D.军事制度

17. 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 )。 A. 工人阶级 B. 知识分子 C. 改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 D. 农民

18. 2006年1月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讲的科学家是( )。 A. 叶笃正和吴孟超 B. 丘成桐和陈省身 C. 王大衍和李四光 D. 周培源和谈家桢

19. 2005年10月17日我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使用的飞船是( )。 A. “神舟”4号 B. “神舟”5号 C. “神舟”6号 D. “神舟”7号

20. 2006年一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新的重大战略任务是( )。

A. 建设小康社会 B. 建设创新型国家 C. 建设现代化强国 D. 实现共同富裕 二、多选。

21. 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 )。 A. 固有的联系 B. 突发的联系 C. 本质的联系 D. 必然的联系 22. 依法治国必须坚持( )。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23.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 A. 尊重劳动 B. 尊重知识 C. 尊重人才 D. 尊重创造

2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那个的精髓是( )。 A. 解放思想 B. 实事求是 C. 与时俱进 D. 发展经济

25. 十六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新理论、新观点有( )。 A. 求真务实的观点 B. 科学发展观 C.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 D.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 三、判断。

26.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

27.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8.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个重大成果。

2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三个重大成果。 30. 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31. 我国的国家治理应该依法治为主,德治为辅。

32.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33.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

3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 四、论述

36. 论述实践为何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7. 论述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五、材料分析 38. 材料一:

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及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观点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 材料二: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利益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有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材料三: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人民群众的用户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惩治腐败,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请回答:

材料1、2、3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什么原理、什么观点? 材料1、2、3共同说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强调哪些观点

06专接本公共课政治真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D 3.C 4.B 5.C 6. B 7.A 8.B 9.D 10.C 11. B 12.A 13.A 14.D 15.C 16. B 17.D 18.A 19.C 20.B 二、多项选择题

21. ACD 22.ABCD 23.ABCD 24.ABC 25.ABCD 三、判断题

26. F 27.F 28.T 29.T 30.T 31.F 32.T 33.T 34.T 35.T 四、论述题

36.论述实践为何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题的唯一标准,是有真理的性质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2分)

(1)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要判断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必须使主观与客观相对照和比较。

单纯的主观认识,或者单纯的客观对象,都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都不可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9分)

(2)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并加以对照比较的只能是实践。实践是联系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纽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实践只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它能把正确的轮变成现实,从而用实践的结果来证明认识的真理性。(9分)

37.论述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经济在以劳务为主力适宜分散经营的经济活动方面,在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分)

(2)私营经济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搞活经济,繁荣市场;有利于促进竞争,促使公有制企业向市面上场。(7分)

(3)外资经济有利于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外国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增加税收,扩大出口,开拓国际市场。(7分) 五、材料分析题

38.(1)材料1、2、3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什么原理、什么观点? 材料1、2、3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原理。(5分)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5分) (2)材料1、2、3共同说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强调那些观点? 材料1、2、3共同说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强调以下观点: 1.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代表群众利益的观点、

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前两点给5分) 3.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观点。

4.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观点。(后两点给5分) 说明:

表述不同,但意思与标准答案相同的,同样给分;如果某一要点答得全面、深刻、有新意,在该要点上可适当加分,围绕以上标准答案要。。

07专接本公共课政治真题

一、单选

1. 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 A. 世界是物质的 B. 世界是精神的 C. 世界是统一的 D. 世界是发展的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 ) 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B.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C.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3.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A. 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 主张世界统一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 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 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

4. 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A. 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 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5. 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 A. 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 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 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 )

D. 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6.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C. 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D. 分工协作关系

7. 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主要是 ( ) A. 自然环境 B .阶级关系 C. 生产方式 D. 从事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综合

8. “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 ) A. 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B.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 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决定的 D. 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 9. 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 A. 人的自身需要 B. 人类的共同利益 C. 人的自然属性 D. 人的社会关系 10.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A. 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B. 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C. 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D.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

A. 发展先进生产力 B. 发展先进文化 C.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12.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A.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 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C. 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解放

D.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 新旧体制交替的矛盾

C. 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

D. 人民大众通极少数敌对分子、反社会主义分子之间的矛盾 14.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 ) A. 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B. 以人为本

C. 为人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 D.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

15.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 A. 人民当家作主 B. 人民民主专政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1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 A.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B.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 建设思想的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 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17. 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是( ) A. 恐怖主义 B. 民族主义

C. 经济全球化 D. 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18. 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 A. 实现两岸三通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发展两岸经贸关系 D.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19. 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 A.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 维护各民族之间的政治协商 D. 维护共产党的领导

20.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 ) A.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B.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

C.企业所得税法语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D.物权法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二、多选

21.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 A. 认为自然界立法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 万物皆备与我 22. 矛盾统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 A. 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 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 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 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23.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A.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24.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 ) A. 科技含量高 B. 经济效益好 C. 资源消耗地 D. 环境污染少

25.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包括( ) A. 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B. 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 C. 市场经济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 D. 市场经济更有利于醋精生产力的发展 三、判断

26. 唯心主义是追求精神崇高作用的哲学派别。 27.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8. 在信息时代,网络关系、信息关系都是社会的基本关系。

) 29.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30.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3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

3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3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4. 我国现代化的目标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 35. 国际政治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权力,即一个国家控制别国的权力。 四、论述

36. 试述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 37. 论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及其意义。

五、材料分析 38.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以后,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秦始皇毕竟是封建帝王,还在兼并战争过程中,他就大兴土木,兴建规模宏大的阿房宫和豪华的骊山陵墓。其他如筑长城、修驰道、征匈奴、优百越等,虽对巩固全国统一有积极作用,但因旷日持久地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不仅加重了人民负担,而且使广大农民无暇从事生产,社会经济生活遭到严重破坏。与此同时,秦朝统治者还制定了严酷的刑法,人民动辄就触动刑律。导致社会矛盾逐渐激化,人民群众反抗斗争不断发生。一些儒生和游士也针对时政,引证《诗》、《书》,以古非今。于是秦始皇运用国家权力,强制推行思想文化统治政策,采取了“焚书坑儒”等严酷措施,希望以此杜绝政权不稳的隐患。然而仅仅四年之后,就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最终推翻了秦王朝的黑暗统治。 回答:

1)秦王朝“焚书坑儒”的严酷措施,说明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时甚至能够决定社会的发展。

2)这一史实证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3)这一史实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根据所给材料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

07专接本公共课政治真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D 3.B 4.C 5.D 6. B 7.C 8.B 9.D 10.D 11. C 12.D 13.A 14.B 15.A 16. C 17.D 18.B 19.A 20.B 二、多项选择题

21. ABD 22.ABD 23. CD 24.ABCD 25.ABCD 三、判断题

26. F 27.F 28.F 29.F 30.T 31.F 32.T 33.F 34.T 35.F 四、论述题 36.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1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1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变革的方向(1分)。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1分)上层建筑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并与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现象作斗争(2分);它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是,究其促进作用;否则,就阻碍自己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1分)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他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是,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1分);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1分)

(3)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1分)两者的矛盾运动过程是“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基本适合”的运动过程。(1分)

(4)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亏律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则学基础。(1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2分)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民主制度和法制尚不健全,存在政企不分、民主法制不健全、官僚主义、机构臃肿等现象,必须进行改革,以同经济体制改革互相配合。(3分)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进一步发挥其优越性,提高效率,维护安定团结,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分) 37.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分) 第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分) 第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2分) 第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2分) 第五,坚持可持续发展。(2分) 第六,坚持改革开放。(2分) 第七,坚持以人为本。(2分)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1分)按照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2分)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1分)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对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2分) 五、材料分析题 38.

(1)社会意识是指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1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并对社会存在其反作用。(2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相对对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派生的和第二性的。(1分)因此,社会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决定社会的发展。(2分)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秦末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焚书坑儒”等文化钳制政策,不过是加剧了这种矛盾的激化。(2分)

(2)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分)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生查理是主导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分)秦始皇虽然同意了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但没有注重与民休息,稳定社会,恢复经济。其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从而导致了秦王朝的迅速崩溃。(2分)

(3)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2分)因此,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务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分)。秦末农民大起义以风起云涌之势推翻了秦王朝统治,正是人民群众历史创造作用的生动体现。(2分)

08专接本公共课政治真题 一、单选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世界的普遍本质问题 B. 世界存在与发展的问题 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 世界观与方法论问题 2. 哲学的党性是指( )。 A. 阶级性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C. 唯名论与唯实论的斗争 D.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3. 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是( )。 A. 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 B. 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 C. 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 D. 党务工作的基本要求

4. 坚持发展的观点,就是( )。 A. 要用系统的眼光看问题 B. 要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C.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D.要用实践的眼光看问题

5. 矛盾发展不平衡型原理,要求我们(A. 正确认识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

)。 B. 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C. 领会矛盾的两重性原理 D. 坚持与发展的观点

6. 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 A. 比第一次飞跃意义小 B. 比第一次飞跃意义大 C. 同第一次飞跃意义相当

D. 比第一次飞跃的意义有时小有时大 7.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A. 发展的 B. 联系的 C. 实践的 D. 能动的 8. 社会历史发展离不开( )。 A. 人的劳动 B. 人的创造 C. 人的自觉活动 D. 人的社会劳动 9.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 )

A. 物质基础 B. 最终决定力量 C. 基本动力 D. 直接动力 10. 人的价值是( )。 A.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 B. 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的统一 C. 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D. 创造价值与实现价值的统一

11. ( )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 改革 B. 发展 C. 稳定 D. 科技

12. 党的十七大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

A. 改革开放 B. 快速发展 C. 与时俱进 D. 理论创新

13. 党的十七大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 )的奋斗目标。 A. 总体达到小康社会 B. 全面建立小康社会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社会主义现代化

14.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 A.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B.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C. 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 D. 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经济体制。

A. 主体 B. 主导 C. 基础性 D. 指导性

16.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 A. 坚持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D.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7. ( )是我国的政体。 A. 人民民主专政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

)作用的A. 促进经济发展 B. 繁荣文化艺术 C. 发展先进文化 D. 培育“四有”公民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何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20.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 A.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二、多选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 )。 A. 实事求是 B. 解放思想 C. 改革创新 D. 与时俱进 22. 社会基本矛盾包括( )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良的矛盾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 )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24.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是( )。 A. 租赁经营 B. 承包经营 C. 股份制 D. 股份合作制

2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 )。

A.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B.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C.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D. 加强先进性建设 三、判断

26. 世界统一于存在。

27. “割下来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 28. 事物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29. 人民群众都是精神财富的直接创造者。 30. 反差异都是矛盾。

3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3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33. 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4. 私营经济具有资本主义属性,但是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5. 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四、论述

36. 请你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意义。37. 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请你谈谈如何全面认识科学发展观。五、材料分析

38. 一则寓言,说的是驴子背盐渡河,在河边滑了一跤,跌在水里,那盐融化了。驴子站起来时,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驴子非常高兴,获得了经验。后来有一回,它背了棉花,以为再跌倒,可以同上次一样,于是走到河边的时候,便故意跌在水中。可是棉花吸收了水,驴子非但不能再站起来,而且一直往下沉,直到淹死。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 运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驴子为何死于非命。 2) 运用真理与谬误关系原理,说明驴子的错误。 3) 失去日常生活中一例,说明人类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39.材料1:党的十五大从发展进程角度总结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九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第二,这个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第九,这个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材料2:十七大报告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材料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历史经验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并且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七大进一步重申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 材料1中所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是怎样的一个历史跨度?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2) 结合材料2,说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

根据材料3,说明党中央为什么一再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当前重申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何在 参考答案 单选

1-5 CBCCB 6-10 CCBBC 11-15 BA BC 16-20 BCDAA 多选 21 ABCD 22 AC 23 BCD 24 ABCD 25 AD 判断 26-30 FTFFF 31-35 FTTTT

河北省2009年普通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

《政治》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把所有选项前字母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涂黑,不涂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5分)

1.哲学是( )。

A.人们的世界观 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科学之科学 D.知识的总汇 2.唯物辩证法人味,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数量的增减 B.事物的简单反复和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置移动和场所变更 3.辩证联系的含义是( )。

A.概念之间的相互判断、推理等逻辑关系 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C.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 D.事物或现象之间界限的不确定性

4.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统一原理要求我们( )。

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5.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 )。 A.事物经过两次否定重新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B.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C.甲变乙、乙变丙、丙变丁? ?的无穷发展 D.事物在原有基础上的周而复始的循环 6.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

A.事物处于量变阶段 B.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团结统一 C.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D.思维和存在的一致性

7.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 )。

A.从头脑中自生的 B.第二性的 C.从书本上学来的 D.第一性的 8.形而上学理解的同一是( )。

A.对立同一 B.包含差别的同一 C.抽象的同一 D.具体同一 9.事物的质是指( )。

A.构成事物的主要素的总和 B.事物的内部联系

C.使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10.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联 B.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相互转化的原理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 A.矛盾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物质第一性的观点 12.认识客体是( )。 A.生产方式 B.观念本身

C.人类意识的创造物

D.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3.“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个观点是(A.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 C.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 D.辩证法的正确观点

14.社会发展规律的根源在于( )。

A.人的自觉能动作用 B.盲目的自然力量 C.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 D.社会生活的精神条件 15.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 A.直线式的不停顿的进步

B.前进的、上升的,暂时的倒退改变不了这个总趋势 C.一个阶段战胜另一个阶段

)。 D.不断循环

16.人们的思想、动机和目的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它们( )。 A.是否理论化、系统化 B.是否在一定阶段上得到传播 C.是否已被人所接受

D.是否反映事物发展规律及其客观要求 17.生产方式是( )、 A.生产力要素的有机统一 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有机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8.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 )。 A.群体意识是个人意识的总和 B.个人意识是从群体意识中产生的 C.个人意识是从群体意识中产生的 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19.“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实质是( )。 A.历史唯物主义 B.历史唯心主义 C.历史主义 D.自然主义 20.经济基础是指(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B.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C.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D.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2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2.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配置器基础性作用的是( )。 A.计划 B.财政 C.金融 D.市场

23.现阶段,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属于(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2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五个统筹” 25.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 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与时俱进 D.理论创新

26.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 A.不断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扩大改革开放 C.实行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27.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ru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