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八专题试题集

更新时间:2024-05-01 00: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八专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单项选择题:

1.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它是建立( A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以市场经济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C.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 2.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D )。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联合 D.公司制 3.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是( C )。 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B.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C.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D.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保障社会公平

5.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认识正确的是( C )。 A.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B.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 6.规范分配秩序应坚持如下原则( B )。 A.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B.把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相结合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平均分配、共同富裕

7.价格改革是市场发育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我国价格机制改革的目标是( C )。

A.建立由计划价格,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

B.建立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的价格形成机制 C.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D.建立反映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价格形成机制

8.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认识正确的是( C )。 A.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B.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 9.规范分配秩序应坚持如下原则( B )。 A.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B.把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相结合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平均分配、共同富裕

10.调节过高收入的做法( D )。 A.是错误的。不利于部分人先富 B.是错误的。违背了效率优先要求 C.是正确的。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 D.是正确的。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

11. 某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造时,职工老郑买了该企业面值20000元的股票。年终分红时,老郑获得3000元股息属于按( B )参与分配。 A. 劳动要素 B.资本要素 C. 技术要素 D.管理要素 12. 某私营企业高管获得的百万年薪属于按( D )参与分配。 A. 技术要素 B.资本要素 C. 劳动要素 D.管理要素

13. 目前,我国多个省市出现了病人选医生的实施办法。患者在选择自己认可的医生时,需向医院缴纳几百元不等的点名费,被点名的医生可获得相应提成。被点名的医生获得的点名费提成属于按( A )参与分配。 A. 技术要素 B.资本要素 C. 劳动要素 D.管理要素 14. 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基础和核心是( B )。 A. 财务制度 B.产权制度

C. 管理制度 D.激励制度 15.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D )。 A. 合伙制 B.合作制 C. 股份制 D.公司制

16. ( C )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党的十三大 B. 党的十四大 C. 党的十五大 D. 党的十六大 17. 发展经济为民生,( A )是民生之本。 A. 就业 B. 医疗 C. 脱贫 D. 教育

18. 某著名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10万元稿酬。该作家的稿酬属于按( C )参与分配。

A. 技术要素 B.资本要素 C. 劳动要素 D.管理要素 19. 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D )。 A. 有益补充 B. 必要补充

C. 必要且有益的补充 D. 重要组成部分

20. 某研究所技术骨干转让技术专利获得100万元收入。该技术骨干的收入属于按( A )参与分配。

A. 技术要素 B.资本要素 C. 劳动要素 D.管理要素 2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 A.公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全民所有制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B)。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以多种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公有制与之共同发展 D.生产资料私有制

2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C)。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24.我们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提出(A)。 A.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B.股份制是公有制实现形式 C.把公有制与非公经济相结合 D.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25.我们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因为我国(C)。 A.是社会主义国家

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26.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应该是(C)。 A.计划 B.金融 C.市场 D.财政

27.衡量某种所有制形式是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的标准是(C)。 A.是否能体现出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

B.公有化程度的高低 C.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是否能与其他所有制形式相兼容

28.(C)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A.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B.十三大提出 C.十四大提出 D.十五大提出

29.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应采取(D)。 A.计划经济的形式 B.计划经济为主的形式 C.不要任何计划的形式 D.市场经济的形式

3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A)。

A.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B.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共同发挥基础性作用 C.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D.不要国家宏观调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3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A)。 A.不同的调节经济手段 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 D.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32.(A)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A.深化改革 B.科技创新

C.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D.经济体制改革

33.(D)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B.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C.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D.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34.(C)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A.工业反哺农业 B.城市支持农村 C.城乡发展一体化 D.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35.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C)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A.城乡发展一体化 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D.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3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B)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富国 B.发展 C.强军 D.和谐

37.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B)。 A.尊重市场规律

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加快改革财税体制

D.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38.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B)。 A.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B.提高质量和效益

C.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D.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

39.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是通过(B)实现的。 A.经济制度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革命

D.上层建筑改革

40.(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改革开放

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多项选择题:

1.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CD )。 A.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公有制企业在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中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2.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 BCD )。

A.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 B.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使用形式 C.人们对生产资料的经营方式 D.人们对生产资料的组织形式 3.“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

有”,这一观点表明( BCD )。

A.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 B.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 C.公有制经济与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 D.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劳”是指( BD )。

A.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 B.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劳动 C.直接的社会劳动 D.公有制企业的局部劳动 5.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其必然性是( ABC )。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B.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C.劳动存在重大差别,同时劳动还是人们谋生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D.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6. 完善( ABCD )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A. 劳动 B.资本 C. 技术 D.管理 7.在计划与市场的问题上,邓小平认为( ABCD )。 A.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B.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8.公有制经济包括(ABCD)。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 D.混合所有制中的集体成分

9.小李在一家国有控股企业任技术骨干,全年工资收入6万元。2013年,小李将自己的一项专利技术以30万元卖给本企业,并将其中10万元购买该企业股票。2013年小李获得1万元的股息。2013年小李的收入方式包括( ABC )。

A.按技术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资本要素分配 D.按管理要素分配 10.非公有制经济包括(ABCD)。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所有制中的非公有成分 11.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具体包括( ABC )。 A. 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B. 以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C. 以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等参与分配 D. 按劳分配

12.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具体表现为(ABCD)。 A. 国有经济要对集体经济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引领、影响和辐射作用 B. 国有经济要在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中起示范作用

C. 国有经济要在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物价和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发挥基础作用

D. 国有经济要在发展高新技术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13.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多样化主要指( AC )。 A.组织形式 B.实现途径 C.经营方式 D.最终形态

14.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举措包括( BCD)。 A.限制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特定领域

B.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C.完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 D.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 15.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包括( ABCD )。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租赁、承包经营

D.国家独资经营

16.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因为( ABC )。

A.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方面的具体体现 B.实行按劳分配是我国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C.坚持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D.多种分配方式是对按劳分配的必要补充 17.社会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主要包括( ABC )。 A. 税收 B. 转移支付 C. 社会保障 D. 充分就业

18.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努力实现“两个同步”,是指( AC )。 A.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B. 税收与经济发展同步

C.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D. 劳动报酬增长与人力资本提高同步

19.“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指( ABC )。 A.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B.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 有利于GDP增长

20.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B )。 A.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 私营经济获得快速发展

D. 引导、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1.在计划与市场的问题上,邓小平认为(ABCD)。 A.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B.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C)。 A.存在着计划的指导

B.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相结合

C.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相结合 D.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3.“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个论断说明(ABD)。 A.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手段 B.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C.社会主义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资本主义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

D.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24.建国初,中国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客观条件是(ABCD)。 A.建国时面临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国情

B.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世人瞩目的直接影响 C.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对单纯,计划经济体制比较顺利地运行 D.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25.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的主要弊端是(ABCD)。 A.政企职责不分 B.条块分割

C.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 D.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26.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要(ABC)。 A.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B.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 C.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

D.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主要表现在(ABC)。 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企业是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C.政府的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ABCD)。 A.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必然结果

B.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探索的积极成果 C.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29.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CD)。 A.自然经济 B.商品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30.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有(BCD)。 A.文化手段 B.法律手段 C.计划手段 D.经济手段

31.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认识有(BCD)。 A.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根本变革的产物

B.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制 D.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32.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包括(ABD)。 A.价格机制 B.竞争机制 C.激励机制 D.供求机制

33.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是(ABCD)。 A.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B.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C.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D.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34.邓小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是(ABCD)。 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B.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没有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C.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 D.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都是方法

3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的重大贡献包括(ABD)。 A.强调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B.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对经济活动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C.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最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 D.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36.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更多”指(ABCD)。 A.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

B.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

C.是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D.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

37.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四个着力”指(ABCD)。 A.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 B.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C.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D.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38.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四化同步”是(ABCD)同步发展。 A.信息化 B.工业化 C.城镇化 D.农业现代化

3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有(ABCD)。 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4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ABC)。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C.在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D.在政府职能上,实行政企分开,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判断题:

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正确) 2.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正确)

3. 某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造时,职工老郑买了该企业面值40000元的股票。年

终分红时,老郑获得5000元股息属于按劳动要素参与分配。(错误) 4.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正确)

5.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正确) 6.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正确) 7.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正确)

8. 价格改革是市场发育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我国价格机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正确)

9.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2年。(错误)

10.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

11.“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得到系统化和凸显化。(正确)

12.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基础和核心是产权制度。(正确)

13.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补充。(错误) 14.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正确)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是通过各种经济政策来实施的,经济政策最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确) 16.发展经济为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本。(正确)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形式是按劳分配。(正确) 18.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正确)

19.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正确)

20.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正确)

21.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股份制。(错误)

22. 按生产要素分配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正确)

23. 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正确) 24.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是发展民营经济。(错误) 25.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正确)

26. 某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造时,职工老郑买了该企业面值20000元的股票。年终分红时,老郑获得3000元股息属于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正确) 27. 目前,我国多个省市出现了病人选医生的实施办法。患者在选择自己认可的医生时,需向医院缴纳几百元不等的点名费,被点名的医生可获得相应提成。被点名的医生获得的点名费提成属于按劳分配。(错误)

28.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等参与分配。(正确)

29. 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全部劳动成果在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正确)

30. 当前国际间的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正确)

31. 目前,我国多个省市出现了病人选医生的实施办法。患者在选择自己认可的医生时,需向医院缴纳几百元不等的点名费,被点名的医生可获得相应提成。被点名的医生获得的点名费提成属于按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正确) 32. 某私营企业高管获得的百万年薪属于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错误) 33. 某著名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10万元稿酬。该作家的稿酬属于按劳动要素参与分配。(正确)

34.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错误)

35.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混合所有制中的集体成分。(正确)

36.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

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正确)

37.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

38. 某著名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10万元稿酬。该作家的稿酬属于按劳分配。(错误)

39.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股份合作制。(错误)

40.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混合所有制中的集体成分。(正确)

4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本质属性。(错误)

42.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没有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分。(错误)

4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正确) 44.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正确)

45.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正确)

46.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正确)

47.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正确)

48.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正确) 49.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正确) 50.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正确) 51.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正确) 52.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的。(正确)

53.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

为我国改革的目标。(正确)

54.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正确)

5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正确)

5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够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确)

57.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没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分,给市场经济戴上一顶“社会主义”的“帽子”,没有什么实质内容。(错误)

58.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共性与个性的内在统一。(正确)

59.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格局。(正确) 60.我国过去搞计划经济是一种历史错误。(错误)

6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其基本目标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错误)

62.我国的经济增长应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的协调拉动。(正确)

63.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正确)

64. 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正确)

65.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正确)

66.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经济发展是政治文明、文化

繁荣、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正确)

67.市场经济是一种适合当今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有效经济形式。(正确) 68.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正确) 69.我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这对于当时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经济力量,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正确) 70.但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系统日趋复杂化,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显露出政企职责不分、管理手段单一、条块分割、忽视价值规律、平均主义严重等弊端。(正确)

71.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我们党经历了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正确)

72.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正确) 73.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正确)

74.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正确)

7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含着反映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则的内容。(正确) 76.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正确)

77.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转型、发展路径创新,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正确)

78.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正确) 79.公有制和市场经济不能结合。(错误)

80.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正确)

填空题:

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当前国际间的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4.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

5.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6.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7.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 8. 价格改革是市场发育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我国价格机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9.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

10.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得到系统化和凸显化。 12.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基础和核心是{产权制度}。

13.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4.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是通过各种经济政策来实施的,经济政策最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6.发展经济为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本。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形式是{按劳分配}。 18.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19.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20.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1. 按劳分配以{劳动}作为唯一尺度,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排斥不劳而获的剥削行为。

22. {按生产要素分配}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23. 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24.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5.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6.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7. 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28.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等参与分配。

29. 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全部劳动成果在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是通过各种经济政策来实施的,经济政策最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1.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等参与分配。

32.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33. 按生产要素分配,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其实质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34.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5.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混合所有制中的集体成分。

36.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37.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38.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9.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0.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混合所有制中的集体成分。

4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42.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43.{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44.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45.{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6.{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47.{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48.{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9.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50.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的。

51.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改革的目标。

52.{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

53.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一次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

54.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5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

5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够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5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8.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共性与个性的内在统一。

59.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格局。

60.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 61.市场机制中的核心体制是{价格机制}。

62.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63.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6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及运行方式}。 6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矛盾是{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方面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

66.{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经济发展是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67.{市场经济}是一种适合当今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有效经济形式。 68.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69.我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这对于当时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经济力量,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70.但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系统日趋复杂化,{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显露出政企职责不分、管理手段单一、条块分割、忽视价值规律、平均主义严重等弊端。 7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 72.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73.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74.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

7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含着反映{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则}的内容。 76.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77.{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转型、发展路径创新,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

78.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四化同步”是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79.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80.{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

简答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相结合,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些特征: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相结合。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三,在宏观调控上,我国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充分发挥,并同共同富裕的目的相结合。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如何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答:首先,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其次,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再次,要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种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最后,要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和利用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要坚决依法惩处。

4. 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是什么?

答: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为: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5.什么是“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答:

(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2)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3)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哪些分配形式?

答: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等参与分配。

7.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

答: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8.如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答: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一方面,要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解除体制障碍,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

的环境。另一方面,要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引导它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要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督,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9.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答: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方面的具体体现;

(2)实行按劳分配是我国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3)坚持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10. 怎样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 答:

(1)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经济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总量将继续增加,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分布更加合理,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会有所减少。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这种减少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2)“抓大放小”,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强调发展大企业和企业集团要遵循经济规律,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来形成,不能靠行政手段勉强撮合,不能盲目求大求全。

11.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哪些具体的分配形式?

答: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 (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里不包括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主要是指个体劳动者和被雇于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的雇佣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个体劳动者的收入,是凭借自己的劳动和占有的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所取得的收入。被雇于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的雇佣劳动者取得的劳动收入,实质上是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商品、按劳动力价值得到的收入。

(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润;生产要素所有者将自有的货币或资本借给他人经营或存入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息;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等。

(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这类生产要素来自他们的所有者的劳动或劳动成果,在当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和发展前途。

12. 国有经济怎样实现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答:

(1)国有经济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产业导向作用; (2)国有经济要在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中起示范作用;

(3)国有经济要在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物价和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发挥基础作用;

(4)国有经济要在发展高新技术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5)国有经济要对集体经济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引领、影响和辐射作用;

(6)国有经济要在国际竞争中发挥骨干和排头兵作用。 13.试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答:(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首先必须对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我国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的,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发展壮大。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是由它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具体讲,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第二,公有制经济与我国已有很大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第三,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第四,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第五,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并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才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并为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对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

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继续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还要努力探索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就是指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在对公有制经济进行改革中,要继续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4.论述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的思想。

答: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的思想主要有下列涵义: (1)相对于发展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来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和方法,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要搞经济建设,而市场经济能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正是在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问题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体制,找到了结合点。

(2)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因而,不能将实行哪种经济体制作为区分两种制度的标志。区分两种制度的根本标志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与资本主义社会相似,但却有根本的不同。这就是说,市场经济既有共性和普遍性,也有因社会制度不同、国情各异而造成的个性与特殊性。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主体。

15.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历史过程。

答: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了限制甚至排斥的做法,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实践和探索,党的十三大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经济、中外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党的十四大根据实践的发展,强调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方针。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反复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6.论述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 答: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有客观依据的。 (1)取决于我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没有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和拓展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2)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及其发展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生产力还不发达,发展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离开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就背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3)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促进多层次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多种类型的所有制形式。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17. 论述国有经济怎样实现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答:

(1)国有经济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产业导向作用。国有经济应成为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力量,在引导国民经济产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和榜样作用。

(2)国有经济要在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中起示范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不依靠国有经济的力量,单纯靠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是

难以奏效的。国有经济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主要手段,国有经济要在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目标中起示范作用。

(3)国有经济要在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物价和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发挥基础作用。国有经济作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与稳定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中坚力量,应在保障关系国计民生、重要产品的供应,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物价、公共福利和社会服务,如公共交通、邮电、供水、供电、供气、供暖、港口、机场、环保、水利、金融、保险等方面起基础作用。

(4)国有经济要在发展高新技术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国有企业和其他国有经济组织应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的主要力量。国有经济要形成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先导和带头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和骨干力量,发挥对整个社会科技进步的先导作用和影响力,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国有企业自身要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如电子、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信息通讯这些影响未来的新兴产业部门和领域占据核心地位,并且通过其影响力推动技术改造及普及,以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科技水平。

(5)国有经济要对集体经济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引领、影响和辐射作用。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情况下,国有经济既要从经济上指导和支持其他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更要从生产关系上引导集体经济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国有经济要在国际竞争中发挥骨干和排头兵作用。国有经济的集聚效应使其比其它经济成分更能形成强大优势和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国有经济要通过重组整合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努力做大做强国有经济,提高自身竞争力。一方面,国有经济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从参与国际竞争中获得国际分工的比较利益,扩大我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另一方面,国有经济要在与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保护民族工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18.论述如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答: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

(1)要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解除体制障碍,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2)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3)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为非公有制经济

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4)要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引导它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要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督,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19.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答: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方面的具体体现。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中处于主体地位。同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社会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时,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而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社会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条件,只有承认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存在的差别,并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体现这种差别,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体现。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既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形式,又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基本的分配形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日益多样化,决定了企业内部的分配形式日趋多样化,职工收入的来源和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但是,只要是公有制企业或公有控股企业,按劳分配就应当是企业内部的主要分配形式,就应当是职工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才能保证人们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保证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20.论述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哪些具体的分配形式?

答: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 (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里不包括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主要是指个体劳动者和被雇于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的雇佣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个体劳动者的收入,是凭借自己的劳动和占有的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所取

得的收入。被雇于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的雇佣劳动者取得的劳动收入,实质上是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商品、按劳动力价值得到的收入。

(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润;生产要素所有者将自有的货币或资本借给他人经营或存入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息;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等。

(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这类生产要素来自他们的所有者的劳动或劳动成果,在当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和发展前途。 2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2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是什么?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坚持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共同的特征是什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其都是市场经济而言,两者具有共性: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市场经济规律起支配作用,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等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现代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能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一切有用知识和成功经验。

24.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一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二是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三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五是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25.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更多”指什么?

一是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二是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三是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四是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五是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26.邓小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没有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都是方法;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二者要结合。

27.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和方法,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践证明,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而市场经济能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正是在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问题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找到了结合点。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因而,不能将实行哪种经济体制作为区分两种制度的标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与资本主义社会相似,但却有根本的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主体。

28.建国后我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

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特别是三十年代资本主义发生大危机时,全世界只有苏联一枝独秀。也正因为这样,战后几乎所有新独立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加以效法。

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也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

当时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29.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四个着力”指什么?

一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二是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三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四是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30.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1.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进未来的指导方针,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

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3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

首先,这一理论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强调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其次,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更高的效率。

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够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33.我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是什么?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系统日趋复杂化,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显露出政企职责不分、管理手段单一、条块分割、忽视价值规律、平均主义严重等弊端。 3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共性与个性的内在统一。

从个性特征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坚持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

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从共性特征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含着反映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则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其都是市场经济而言,两者具有共性: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市场经济规律起支配作用,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等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现代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能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一切有用知识和成功经验。

3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探索历程是什么样的?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我们党经历了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改革的目标。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强调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新的论断和部署。 36.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四化同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37.如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

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38.如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39.如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40.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

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rl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