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重点简答题

更新时间:2024-01-11 20: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46.胃液的分泌及其作用?

答:(1)盐酸: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为其发挥作用提供酸性环境;②使蛋白质变性;③可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④促进Ca和Fe的吸收;⑤进入小肠后促进胰液的分泌。 (2)胃蛋白酶原:激活后变成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

(3)黏液和碳酸氢盐:润滑和保护黏膜,并和HCO3一起形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防止H+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

(4)内因子:保护维生素B12,并促进它在回肠的吸收。 65.何谓脊休克?其表现和产生机理怎样?

答:脊休克是指人和动物的脊髓在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表现:主要表现为横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躯体与内脏反射均减退以至消失。 产生机理:

由于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级中枢的易化调节所致,不是由于手术损伤的刺激性影响引起,因为反射恢复后进行第二次脊髓切断损伤并不能使脊休克重现。 69.两种凝血途径的异同点,及促凝与抑凝因素? 答:相同点:两种途径最终都是为了因子Ⅹ的激活。

不同点:两种凝血系统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启动因子不同。

内源性凝血系统由因子ⅩⅡα触发,逐步使因子Ⅹ激活,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存在于血浆中;外源性凝血途径依靠组织释放的因子Ⅲ来参与因子Ⅹ的激活。

因素:①凝血酶可激活FⅤ、FⅧ、FXI,成为凝血过程中正反馈机制,加速凝血过程; ②抗凝血酶Ⅲ,蛋白质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肝素等都可抑制凝血过程。 70.试述ABO血型的分型依据及输血原则?

答:分型依据: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可将血液分为四种ABO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输血原则:输血最好采用同型输血。即使在ABO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输血前也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78.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运用其作用后应立即停药还是逐渐减量?

答:生理作用:①调节物质代谢;②影响水盐代谢;③影响器官系统功能;④参与应激

运用其作用后应逐渐减量

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很高,可抑制腺垂体分泌ACTH,结果使血中ACTH水平显著降低。由于ACTH能促进糖皮质激素分泌。因此,血中ACTH水平降低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减少。

如果患者突然停药,失去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支持,产生一系列皮质激素缺乏的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因此只能逐渐减量。

1.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相互关系怎么样?

答:(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在人体机能活动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神经调节比较迅速、精确、短暂。

(2)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体液调节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自身调节的幅度和范围都较小。

相互关系: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相互配合,可使生理功能活动更趋完善。 2.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怎样维持的?这种稳态有何意义? 答:内环境指细胞外液。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稳态的维持

-2+

2+

需要全身各系统何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

意义:①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理化条件,因而细胞的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进行;

②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终产物。

4.物质通过哪些形式进出细胞?举例说明。

答:(1)单纯扩散:O2、CO2、N2、水、乙醇、尿素、甘油等;

(2)易化扩散:①经载体易化扩散: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

②经通道易化扩散:如溶液中的Na+、K+、Ca2+、Cl-等带电离子。 (3)主动转运:①原发性主动转运:如Na+-K+泵、钙泵; ②继发性主动转运:如Na+-Ca2+交换。 (4)出胞和入胞: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 5.易化扩散和单纯扩散有哪些异同点?

答:相同点:都是将较小的分子和离子顺浓度差(不需要消耗能量)跨膜转运。

不同点:①单纯扩散的物质是脂溶性的,易化扩散的物质的非脂溶性的;

②单纯扩散遵循物理学规律,而易化扩散是需要载体和通道蛋白分子帮助才能进行的。 7.什么是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它在兴奋传导中的意义的什么?

答:含义:①动作电位的幅度是“全或无”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不随刺激强度而变化;

②动作电位传导时,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幅度衰减。因在传导途径中动作电位是逐次产生的。

意义:由于“全或无”现象存在,神经纤维在传导信息时,信息的强弱不可能以动作电位的幅度表示。 9.什么是动作电位?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产生的原理?一般在论述动作电位时以哪一部分为代表? 答: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包括锋电位和后电位,锋电位的上升支是由快速大量Na+内流形成的,其峰值接近Na+平衡电位,锋电位的下降支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后电位又分为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它们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正后电位时还有Na泵的作用。

在论述动作电位时常以锋电位为代表。

10试述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的具体过程及其特征?哪些因素可影响其传递? 答:骨骼肌的兴奋—收缩偶联是指肌膜上的动作电位触发机械收缩的中介过程。

①肌膜上的动作电位沿膜和T管膜传播,同时激活L-型钙通道; ②激活的L型钙通道通过变构作用,使肌质网钙释放通道开放; ③肌质网中的Ca2+转运到肌浆内,触发肌丝滑行而收缩。 影响因素:前负荷、后负荷、肌肉收缩能力和收缩的总和。 22.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答:形成:

①循环系统内的血液充盈:前提条件 ②心脏射血和循环系统的外周阻力 ③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 影响因素:

①心脏搏出量:收缩期动脉血压变化明显,收缩压的高低反映搏出量的多少 ②心率:心率增快时,脉压减小。

③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增强时,脉压增大。舒张压的高低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④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动脉硬化,作用减弱,脉压增大。 ⑤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循环血量减少,血管容量不变,脉压下降。 47.简述胰液的成分及作用? 答:(1)无机成分: ①水;

②HCO3和Cl: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肠黏膜免受强酸的侵蚀。 (2)有机成分:

①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水解效率高,速度快; ②蛋白质水解酶:水解蛋白质; ③脂类水解酶:水解脂类物质。

57.何为突触、缝隙连接和非突触性化学联系?传递信息方面有何特征? 答:突触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的传递信息方式。

缝隙连接是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

非突触性化学联系:某些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间无经典的突触联系,化学递质从神经末梢的曲张体释放出来,通过弥散,到达效应细胞,并与其受体结合而发生细胞间信息传递。

(1)突触:当突触前神经元有冲动传到末梢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去极化到一定程度时,引发动作电位,引起Ca依赖性释放递质。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产生突出后电位,从而引起兴奋或抑制。

(2)缝隙连接:神经元之间接触部位间隙狭窄,膜阻抗低,故与神经纤维的传导原理相同,电突触传递速度快,几乎不存在潜伏期,并且可双向传递。

(3)非突出性化学联系:

①突触前后成分无特化的突触前膜和后膜; ②曲张体与突触后成分一一对应;

③递质扩散距离远,且远近不等,突触传递时间较长,且长短不一。 63.内脏痛有何特点?牵涉痛怎样产生? 答:特点:①定位不准确;

②发生缓慢、持久,时间较长;

③中空内脏器官壁上的感受器对扩张性刺激和牵拉性刺激十分敏感,而对切割、灼伤等通常易引起皮肤痛的刺激却不敏感;

④特别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并伴有恶心、呕吐和心血管及呼吸活动改变。

产生: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牵涉痛的产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有关。中枢有时无法判断刺激究竟来自内脏还是来自体表发生牵涉痛的部位,但由于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信息。因而,常将内脏痛误判为体表痛。 66.什么是牵张反射?简述其产生机理?

答: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产生机理: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当肌肉受牵拉而兴奋时,经Iα、II传入纤维到脊髓,使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兴奋,通过α纤维传出,使受牵拉的肌肉收缩。当牵拉力量进一步加大时,可兴奋腱器官,使牵张反射受到抑制,避免肌肉受到损伤。

68.比较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异同点、关系、及条件反射的意义? 答:相同点:都是一种反射活动。

不同点:①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而条件反射是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

②非条件反射是形式较固定和较低级的反射活动,通过皮下各种中枢即可形成。条件反射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通过大脑皮层形成;

③非条件反射数量有限,较固定。条件反射数量无限,可以建立,也可消退; 关系:①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 ②条件反射则可控制非条件反射的活动。

条件反射的意义:可不断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并可大大提高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预见性。 71.试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答:通常将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因素:①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增强,增量代谢增强;

2+

--

②精神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能量代谢增强; ③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蛋白质的特殊动力作用最大; ④环境温度:温度低于20℃或高于30℃时能量代谢率增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qn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