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04-18 17: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教育系《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注:1、共120分钟,总分100分。

2、此试卷适用专业:教育系心理学专业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签名 一 得分 阅卷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从变量水平的角度看,找出下列变量中与其它不同类的变量( )。

A.10cm B. 100C C.10kg D. 10ml

2、由若干条宽度相等、高度不一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是( )。

装订线A、直条图 B、次数多边图 C、次数直方图 D、线形图

3.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10,则所得平均数比原平均数( )。

A.多10 B.多,但不知多多少 C.相等 D.多10×数据个数

4.某校在校学生人数2003年为880人,2005年为1760人,其年平均增长率为( )

A.141.4% C.126%

B.41.4% D.26%

5. 甲、乙两班数学考试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问哪班成绩的离散程度大 ( ) x甲?80,x乙?78,s甲?6.3,s乙?5.8,A、甲班 B、乙班 C、一样 D、无法比较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第1页 共6页

6.在正偏态分布中,平均数(M)、中数(Md)、众数(M0)的关系是( )。

A、M>Md>M0 B、M

A、Φ相关 B、等级相关 C、积差相关 D、二列相关

8.在正态分布中,如果平均数增大,正态分布曲线会( )

A.左移

B.右移 D.变平缓

C.变陡峭

9.两总体方差未知,且两样本(小样本)独立,应该采用( )

A、Z检验 B、t检验 C、F检验 D、X2检验 10.方差分析适用于( )

A.两个独立样本平均数间差异的比较

B.两个小样本平均数间差异的比较

D.方差的齐性检验

C.三个或三个以上样本平均数间差异的比较 得分 阅卷教师 二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比率变量具有相对参照点又有相等单位。( ) 2.中位数不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

3.对于数据较多的资料,其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的值不会相差太大。( ) 4.可用差异系数比较某一学生各学科成绩离散程度的大小。( ) 5.1.76的精确下限是1.81。( )

6.一组原始数据转化为标准分后,其平均分为1。( ) 7.相关系数为负数,不一定是负相关。( ) 8.样本标准差Sn是总体标准差的无偏估计。( )

9. 在假设检验中,?取值越大,拒绝原假设的机会就越大。( ) 10.方差分析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变异的可加性。( )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第2页 共6页

三 得分 阅卷教师 三、90名学生的阅读能力测验成绩如下表:(共20分)

58 79 66 76 75 83 56 70 71 73 85 80 73 72 75 56 78 59 61 74 68 55 76 74 41 61 91 45 71 82 68 69 63 50 61 84 60 65 71 77 62 78 84 85 92 97 70 88 47 66 78 38 67 63 70 66 73 77 72 61 73 68 72 74 76 77 87 61 47 52 69 66 52 76 79 68 66 62 64 69 63 65 68 68 66 67 71 72 69 78 1、绘制次数分布表(以5为组距,最低一组为35—39)(10分) 2、绘制学生阅读能力测验分数的次数直方图。(5分)

(x?L)fFb?[]i3、求87分的百分等级分数(PR?(5分) ?100)N

装订线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第3页 共6页

四 得分 阅卷教师 四、已知某班期末考试语文的平均分为80,标准差为10;数学的平均分为70,标准差为15;英语的平均分为85,标准差为12。甲生的语文成绩为85分,数学成绩为82分,英语成绩为90分,问该生这三科成绩哪一科最好?(10 分)

得分 阅卷教师 五 五、某小学三年级数学成绩呈正态分布,从中随机抽取19名学生的成绩如下:80、69、82、75、92、99、67、78、83、100、82、75、69、83、78、88、95、82、74,试估计三年级数学考试平均成绩的0.99的置信区间(t0.01/2(18)=2.878)。(7分)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第4页 共6页

六 得分 阅卷教师 六、从A、B两校分别随机抽取28人和25人参加学习动机测验,成绩分别为83分和80分,标准差分别为10和12,问两校学生的测验成绩有无显著差异?(8分)(t0.05/2(51)?2.01,假设两总体方差齐性,t?x?y(n1?1)s?(n2?1)s11(?)n1?n2?2n1n22122)

装订线七 得分 阅卷教师 七、在新课改进行过程中,研究者从某市初中随机抽取部分教师和学生,调查他们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看法,结果如下表,问调查对象与态度之间是否有关(α=0.05)。(10分)

对象 态度 积极 消极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第5页 共6页

教师 45 5 学生 60 19

得分 阅卷教师 八、10个学生数学和物理成绩如下。(共15分) 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数学X 74 71 80 85 76 77 77 68 74 74 物理Y 82 75 81 89 82 89 88 84 80 87 1、求积差相关系数(5分) 2、以物理成绩为自变量,求一元线性回归方程(5分)

3、假设该回归方程有效,已知某学生的物理成绩是85分。问他的数学成绩可能是多少?(5分) 八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第6页 共6页

2007—2008学年第1学期

教育系《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注:1、共120分钟,总分100分。

2、此试卷适用专业:教育系心理学本科专业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签名 一 得分 阅卷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按照数据的获得方式,找出下列数据中与其它不同类的数据( )

A.60斤

B.60升 D.60辆

C.60米

2、由若干条宽度相等、高度不一的直方条间隔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是( )。

A、直条图 B、次数多边图 C、次数直方图 D、线形图

装订线3.数据80、90、82、85、91、88、84、92的中位数是( )

A.85

B.88

D.91

C.86.5

4.已知有1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12,另外2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9,那么全部数据的平均数是( )。

A.9 B.10 C.11 D.12

5.某班期中考试语文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7,数学平均分为74分,标准差为6.3,问哪科成绩的离散程度大 ( ) A、语文 B、数学

C、一样 D、无法比较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第1页 共6页

6.在负偏态分布中,平均数(M)、中数(Md)、众数(M0)的关系是( )。

A、M>Md>M0 B、M

7. 考查性别与数学考试分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应用( )

A、Φ相关 B、等级相关 8.在正态分布中,如果标准差增大,正态分布曲线会( )

A.左移

B.右移 D.变平缓

C.变陡峭

9. 两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两总体方差已知,当两样本独立时,应该采用( )

A、Z检验 B、t检验 C、F检验 D、X2检验 10. 方差分析的条件之一是( )。

A.总体分布形态已知 B.各总体方差齐性 C.样本小于30 D.样本容量相等

得分 阅卷教师 二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等级变量具有绝对参照点,但不具有相等单位。( ) 2.平均数不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

3.在正态分布的条件下,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相等。( )

4.可用差异系数比较某一学生各学科成绩在班级中相对位置的高低。( ) 5. 10.5的精确上限是10.55。( )

6.一组原始数据转化为标准分后,其标准差为0。( ) 7.高度相关都是正相关。( )

8.一组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转化为标准分后,其分布呈正态。( ) 9.在假设检验中,?取值越小,接受原假设的机会就越大。( ) 10.方差分析中的“均方”就是方差。( )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第2页 共6页

三 得分 阅卷教师 三、某班52名学生的拼写测验分数如下表:(共20分) 1、绘制次数分布表(以5为组距,最低一组为15—19)。(10分) 2、绘制学生智力测验分数的次数直方图。(5分)

(x?L)fFb?[]i3、求47分的百分等级分数(PR?(5分) ?100)N59 56 52 50 50 47 46 44 43 43 42 42 40 39 38 38 38 37 37 37 36 36 36 36 35 35 34 34 33 32 32 32 31 31 31 30 30 29 29 28 27 27 27 25 24 22 22 21 21 20 17 17

装订线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第3页 共6页

四 得分 阅卷教师 四、某市中考,数学平均分为102分,标准差为20;语文平均分为98分,标准差为18。某考生的数学成绩为140分,语文成绩为135分,问该生中考哪科成绩好些?(10分) 五 得分 阅卷教师 五、从某年级随机抽取49人,某学科测验的平均成绩为80分,已知该学科历年测验成绩的标准差为5.6,试估计该年级该学科的平均成绩0.95的置信区间。(7分)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第4页 共6页

六 得分 阅卷教师 六、随机抽取甲校学生50人、乙校60人进行数学考试,成绩如下:

甲校:x?74,s2?45乙校:x?71.5,s2?50问两校学生成绩有无显著差异?(??0.05)(8分)

装订线 七 得分 阅卷教师 七、某校初一学生智力测验成绩如下表,问性别与智力水平之间是独立无关还是连带相关?(10分) 性别 智力 IQ≥100 IQ<100

男 48 52 女 62 38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第5页 共6页

得分 阅卷教师 八、9名学生的政治与语文成绩如下。(共15分) 学号 1 2 3 4 5 6 7 8 9 政治X 56 60 61 62 65 67 71 71 74 语文Y 34 26 62 30 30 28 34 36 40 1、求积差相关系数(5分) 2、以语文成绩为自变量,求一元线性回归方程。(5分)

3、假设该回归方程有效,已知某学生的语文成绩是32分。问他的政治成绩可能是多少?(5分) 八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第6页 共6页

教育系《心理统计》试题(A卷)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20分,每空2分)

1、B 2、C 3、A 4、B 5、A 6、A 7、D 8、B 9、A 10、C 二、是非题(10分,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1、完成下面次数分布表(10分) 组别 组中值 划记 次数 累积次数 95~99 97 1 90 90~94 92 2 89 85~89 87 4 87 80~84 82 5 83 75~79 77 15 78 70~74 72 18 63 65~69 67 20 45 60~64 62 12 25 55~59 57 5 13 50~54 52 3 8 45~49 47 3 5 40~44 42 1 2 35~39 37 1 1 合计 90 2、绘制学生阅读能力测验分数的次数直方图。(5分)

20 15 次 数 10

5

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分数

(x?L)f(87?84.5)?4Fb?[]83?[]i53、(5分)PR??100??100?94 N90四、(10分) 85?80Z语??0.5 10 82?70Z数??0.8 1590?85Z英??0.4212因为,Z数>Z语>Z英,所以该生的数学成绩最好,其次是语文成绩,英语成绩最差。 五、(7分)

x?81.63,s?9.6681.63?2.878?2.22???81.63?2.878?2.22 75.24???88.02六、(8分)

1、建立假设:H0:?A??B,H1:?A??(B2分)27?10?24?1211(?)5128253、?t?0.995?2.01?接受原假设,即两校学生成绩没有显著差异(2分)七、(10分)

2、t?83?8022?0.995(4分)

129?(45?19?60?5)2???3.99105?24?50?792??2?3.99??0.05(1)?3.842?拒绝原假设,即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与调查对象有关r??45?19?60?5105?24?50?79?0.176

八、(15分)

1、(5分)rxy=0.48

2、(5分)

所求回归方程为:y?a?bxb??(y?y)(x?x)?0.48?(y?y)2

a?x?by?75.78?0.48?83.89?35.51y?35.51?0.48x3、y=35.51+0.48×85=76.31

教育系《心理统计》试题(B卷)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20分)

1、D 2、A 3、C 4、B 5、A 6、B 7、C 8、D 9、B 10、B

二、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1、 次数分别表(10分) 组别 55—59 50—54 45—49 40—44 35—39 30—34 25—29 20—24 15—19 ∑ 次数 2 3 2 6 13 11 7 6 2 52 组中值 57 52 47 42 37 32 27 22 17 相对次数 0.04 0.06 0.04 0.11 0.25 0.21 0.14 0.11 0.04 1.000 累积次数 52 50 47 45 39 26 15 8 2 累积相对次数 1.00 0.96 0.90 0.86 0.75 0.50 0.29 0.15 0.04 2、直方图(5分)

次数 16 14 12 10 8 6 4 2 17 22 27 32 37 42 47 52 57 Fb?[ 分数 3、PR?(x?L)f(47?44.5)?2]45?[]i5?100??100?88.46(5分) N52四、(10分)

135?98?2.06?18x?x140?102 Z数学???1.90?20?Z语文?Z数学?该生语文成绩比数学成绩好Z语文??五、(7分)78.432﹤μ﹤81.568

x?x六、(8分)Z=7.003

Z0.01/2=2.58

Z﹥Z0.01/2

拒绝虚无假设,即该班数学模拟考试成绩与同年级的平均成绩不一致 七、(10分)

?2?3.96?02.01(1)?6.63????220.01(1)

?男女学生的智力水平独立无关八、 1、(5分)rxy=-0.0175 2、(5分)

所求回归方程为:y?a?bx(y?y)(x?x)?b???0.0098(y?y)?2

a?x?by?65.22?(?0.0098)?35.56?65.57y?65.57?0.0098x3、y=65.57-0.0098×32=65.26

教育系《心理统计》试题分数分布

2006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A卷与B 卷等值)

题类 章次 选择题 是非题 绘制 图表 标准分 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 相关 回归 ?2 绪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合计

2 2 2 2 2 2 2 2 2 2 20 1 1 1 1 1 1 1 1 1 1 10 15 5 20 10 10 7 7 8 8 10 5 15 10 10 合计 3 18 18 13 10 11 3 8 13 3 10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qd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