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三政治学复习提纲(选修班)

更新时间:2023-09-22 20:21:01 阅读量: 经管营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习要求: A级:了解本课程的基本概念或道理,能在不同情景中予以再认和再现;对课程领域所涉及的一些社会现象能予以正确辨认,或能列举课程领域所涉及的社会现象,用相关知识加以描述或简述。

B级:理解、领悟本课程知识的内涵及其实质,知道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能够在相关的社会现象中,归纳、比较、阐述有关的知识,或能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用相关知识进行说明,作出正确解释。

C级:应用本课程的知识,正确分析、评价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分析,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或思路;能够对不同的社会现象进行辨别分析,揭示不同社会现象的不同本质,采取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态度。

政治学《前言》复习提纲

1、政治的涵义(A) (1)什么是政治

——特定的阶级或社会集团为了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围绕国家政权所进行的全部活动 (2)不同时期政治的内涵 (1)、在阶级社会中,政治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2)、剥削阶级被消灭后,政治集中表现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2、政治与经济的关系(B) (1)、政治根植于经济

任何社会的政治,就其性质而言,都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决定的。 (2)、政治为经济服务

①政治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指导、影响或制约经济的发展 ②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3、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B) (1)什么是国家政权?

政权是阶级统治权,通常指国家权力,是政治中的根本问题。 (2)为什么说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而实现和维护自身根本利益的关键在于掌握国家政权。

4、学习正确的政治观点,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B) (1)什么是正确的政治观点?

正确的政治观点是符合社会发展和进步要求、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 (2)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的重要性

①能具有政治鉴别力,在政治上对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正确分析、判断. ②能鉴别各种社会现象和政治思潮,从政治上划清是非界限,增强对各种错误倾向的抵抗力、免疫力.

1

③能具有政治敏锐性,当一些现象刚露头时,就能及时抓住,见微知著,洞察本质,判明利害,把握发展趋势,确定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对策。 (3)我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即政治方向)是什么?

我国现阶段的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当前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什么?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思想政治素质是青年最重要的素质(A)

(1)思想政治素质的含义:是一个人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的总称。(思想素质主要由思想认识、思想感情和思想方法等要素组成;政治素质主要由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信念等要素构成)

(2)为什么说思想政治素质是青年最重要的素质?

①、它对于人的其他素质具有主导作用,它是衡量思想品德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

②、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首要条件 ③、它是应对国际严峻挑战的紧迫需要

(2)怎样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①激发对待政治生活的热情(是一种学习必要的政治理论知识上的理性的情感) 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实践 ③努力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一 课 《人民政权 人民当家》复习提纲

1、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B)

(1)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2)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①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是由工人阶级特点决定的)

②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工农联盟代表了我国的绝大多数人口,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基础和保障。)

③人民民主专政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基础(人民:在我国现阶段,参加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不仅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还包括其他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④是最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统治(与其它国家政权的根本区别,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与对敌专政的结合(B) (1)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两者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统治阶级来说是民主,对被统治阶级来说则是专政 (2)对人民实行民主的特点

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①首先享有民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全体的人民都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2

②其次,享有民主权利的内容是广泛的(我国公民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 (3)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内涵

就是依据刑法,打击和惩罚极少数敌对分子的犯罪行为。

(4)为什么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享有民主和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结合 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最主要的方面)和对敌专政的统一 ①对人民实行民主是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对敌人实行有效的专政。 ②对敌人实行专政,依法打击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A) (1)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

①国家性质(即国体)决定国家职能 ②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国体) (2)我国国家性质与我国国家职能的关系

我国的国家职能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所决定,又集中反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4、我国政权对内对外的国家职能(C) (1)我国政权的对内职能

①、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主要的职能)

②、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建设。 ③、协调人民内部的关系和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创造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

④、组织社会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包括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公共财产;兴办各种公共工程,完善各种公共设施;保护公共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2)我国政权的对外职能

①、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确保国家安全

②、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协调我国和他国的关系 。以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B)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最根本的国家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2)只有巩固人民的政权,才能在人民内部实现最广泛的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调动人民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

3

(3)只有巩固人民的政权,才能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有效的专政,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只有巩固人民的政权,才能集中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5)只有巩固人民的政权,才能有效应对复杂多变 的国际环境,粉碎国际敌对势力全盘“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

总之,只有坚持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才能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A)

(1)人民军队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关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必须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

①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保卫人民江山,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钢铁长城。 ②人民军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

(2)人民军队的任务: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3)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4)怎样加强人民军队建设?

①军事战略方针: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立足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②围绕两个历史性课题:“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 ③总要求:“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④积极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革命化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使我军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确保军队永远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正规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推动部队建设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发展道路。 现代化建设:坚持科技强军战略,把现代科学技术贯穿和运用到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全面提高现代化条件下的总体作战能力,依靠科技加速军队的现代化进程。) ⑤发展方针: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5)建设强大的国防是青年学生的历史责任

①要努力增强国防观念: 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国防观念,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国防事业、热爱人民军队的情感。

②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

③积极履行公民的国防义务,用实际行动参与国防建设 (我国《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我国《兵役法》具体规定:年满18周岁的男性公民,必须按规定进行兵役登记;18周岁至22周岁的男性公民都有应征服现役的义务,女性公民根据军队需要应征服现役。)

4

第二课 《人大制度,造福人民》的复习提纲

1、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B)

(1)国体与政体的区别:国体即国家性质(国家政权的性质)它标志着国家权力的归属,指“由谁行使”国家权力即哪个或哪些阶级掌握国家权力。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2)两者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由于具体历史条件不同,国体相同的国家可能采用不同的政体)

(3)我国的国体与政体及其相互关系

①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是相适应的。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突出人民的权力为核心,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方式。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治制度的基础,在我国整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中于主导地位,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具体表现在①国家的具体制度都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经过人民代表大会的批准,或由它授权的机关批准,才具有约束力,才能付诸施行。②具体制度的产生都要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依据,不准违背,不准抵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 (B)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有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向它报告工作,受它监督。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的立法权。

⑤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行使职权。 (3)民主集中制作为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的具体体现

①表现在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的关系上: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国家的其他国家机关都是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遵循中央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④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对法律的制定和大政方针的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5

3、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B)

(1)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的特点: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长期性。 (2)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即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

【内容包括①、坚持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②、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⑤、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使人民群众成为民主制度建设的参与者、促进者、推动者; (3)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意义

①为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保证、创造条件,以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②还能够真正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使我们的政权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可靠的力量源泉,使我们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4)、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内容 农村村民委员会(村民自治)、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居民自治)、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5)、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性

①基层民主自治体系是中国当代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②基层民主是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 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③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基础

④基层民主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形式也是培养群众直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学校 (6)、如何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①、切实加强完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制度(即完善农村村民自治,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制度,建立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等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②、开展民主和法制的宣传教育,提升基层群众的民主素质和民主参与能力

4、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A)

①有法可依,这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前提。(就是指立法,要制定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

②有法必依,这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要求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人民,不折不扣地依照法律规定办事,严格遵守法律) ③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权威的体现。(就是严格执法,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 ④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强制力的体现。(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的追究法律责任。)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5、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C)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是辨证统一,紧密相联的 (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 ①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产生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发挥力量的源泉

11

(2)、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①社会主义法制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使之制度化、法律化,具有不可侵犯性。

① 社会主义法制为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指明了方向 ② 社会主义法制保障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

6、实施依法治国方略(C)

(1)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依法治国内涵包括的三方面: ①、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②、依法治国必须制度化、法律化 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3)我国依法治国的中国特色的体现: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统一起来。 (4)、依法治国首先依宪法治国

(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①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具有普遍的效力和至上的权威 ②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也领导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办事

③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和法律的特权 (6)依法治国要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①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②二者范畴不同: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但他们的地位和功能都非常重要。

③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7)、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意义

①、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②、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③、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8)“人治”与“法治”的区别

①根本区别:法治认为一个国家能否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整个法律与制度的好坏,而不是少数领导人是否贤明。 ②“法治”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的特点。“人治”呈现随意性、多变性。

7、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C)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更加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12

(2)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①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可靠的法律制度保障。 (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①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不盲目照搬照抄西方的“民主”模式,在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制度创新。

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充分发挥其特点和优势 ③积极稳妥地推进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制度,使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和内容获得必要和充分的实践形式。 ④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⑤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提高全社会的民主观念和法律意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使人民群众成为政治文明建设的参与者、促进者、推动者。

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点包括:A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B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第五课《政治参与 公民责任》的复习提纲

1、我国公民参与是有序的政治参与(B) (1)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

①政治选举:是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最重要、最直接、最广泛的政治权利。

②政治结社:是指具有共同利益的公民为了实现共同利益和要求而结成持久性组织的活动。(政治结社包括两大类:参加政党活动和参加政治性社会团体。在我国,公民参加共产党或民主党派来参加政党活动,都是政治参与。公民参与中华全国总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年联合会、妇女联合会、学生联合会等政治性社会团体,也是政治参与的一种重要形式。) ③政治表达:是指公民通过某些途径运用某些形式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以便影响政府决策的行为方式。(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政治表达的具体形式:信访、领导接待日、市长热线电话、专家论证、听证会等形式表达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2)有序的政治参与的内涵: ①所谓“有序”,即指“依法”。应当是合法的政治参与,它是公民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的范围内进行的政治活动。

②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应当是自主、理性的政治参与。(自主,是指公民具有独立的参与意识,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理性,是指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出于行使合法权利、维护正当利益、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等理性考虑,选择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愿望和要求、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3)、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性

①体现了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13

②《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这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③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不仅是政治民主的体现,而且能进一步促进民主的实现和发展。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是衡量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 ④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使人民能够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使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在政治参与中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 ⑤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能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国内政治环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良好环境条件和法律保障(B) (1)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良好环境条件 ①我国是人民大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稳步推进,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为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动力机制。 ③民主政治建设为公民政治参与开辟了广阔途径。 ④依法治国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2)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法律保障

①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同时受《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宪法》保护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保护。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国家的根本法。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同时包括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中国人民最根本的人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我国人权的特点是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

②我国在公民参政议政方面,已经颁布了许多实体法律,这些实体法律规定或确认了公民参政议政的实体权利。(如《选举法》、《代表法》、《集会游行示威法》、《行政监察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工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

3、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原则和意义(B) (1)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内涵 ①完善现有公民政治参与方式

②不断探素新的政治参与形式和政治参与方式。

③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渠道,创新政治参与方式,方便公民参政。

④保障公民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吸引公民广泛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2)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原则

①、坚持党领导的政治参与原则(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根本保证,才不会迷失方向) ②、坚持法治化的政治参与原则(政治参与只有在一个稳定而有序的社会中才能健康地扩大,而稳定有序的社会离不开有效的法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必须以法治为基础) ③、坚持渐进式的政治参与原则(渐进式的政治参与,有助于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全面健康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3)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充分调动和发挥扩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①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

14

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③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要求。 ④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增强公民的政治责任感,保证国家机关的决策顺利实施的要求。

4、公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C) (1)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

①、选举权含义:是指公民按照自己的意愿,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选举产生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其他应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的权利。

②、被选举权含义:是指公民有依照法律规定,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其他应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的权利。 (2)我国的选举制度

①、选举制度的含义:是规定公民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由公民通过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其他公职人员的方式而赋予国家政权合法性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 ②、我国现阶段选举制度的鲜明特点:

第一:平等性 第二:广泛性 第三:真实性 第四: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原因:不仅考虑到了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和经济文化发展还比较低的具体条件,也保证了公民对自己的选举权利的充分行使。)

③、影响选举制度的因素

我国的选举制度从根本上来说受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制约,受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

(3)公民参加民主选举的重要性

①参加选举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最重要、最直接、最广泛的政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②公民参加选举,才能维护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公民参加选举,是对国家和人民履行的重要政治责任,也是公民政治素养的重要体现。 ④可以逐步增强公民的选举意识,提高选举能力

⑤只有每个公民都在认真选择、理性判断的基础上,投出自己庄严的一票,才能选出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代表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行使权力,真正达到民主选举的预期目的。 (4)公民依法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①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A、间接参与民主决策(途径和形式有:通过向人大代表提意见和建议的方式表达出来影响决策、国家权力机关举行听证会、人大代表走近选民,关注选民的心声等)

B、直接参与民主决策(途径和形式有:通过居委、村委会组织,职工代表大会组织;工会、妇联、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直接参与基层民主决策)

C、我国还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是公民有各种机会间接或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 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意义)

第一, 有助于决策者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和切实珍惜民力,保证

国家的决策符合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第二, 有利于促进公众对决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推动决策的实施

第三, 在参与民主决策的实践中,公众也锻炼了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了政治责任感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qc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