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概论试题

更新时间:2024-06-15 04: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第一节基本组织

一、名词解释

1.新陈代谢 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所进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自我更新过程。 2.兴奋性 机体对环境中的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和特性。

3.反应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内部代谢及外边活动所发生的相应改变。 4.刺激 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5.阈值 也叫阈强度指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6.内环境 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为细胞外液。

7.稳态 机体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称为稳态,它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8.组织 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的基本成分,由起源相同、类型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 9.内皮 衬贴在循环管道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10.腺上皮 以分泌功能为主上皮,构成腺。

11.腺 以腺上皮为主所构成的器官,具有分泌的功能。

12.神经纤维 由神经元长突起以及包绕在它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结构。 13.感受器 是感觉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能感受刺激,传导冲动。

14.效应器 运动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可支配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15.突触 是存在于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靶细胞)之间具有信息传递作用的特殊连接结构。

16.器官 机体内由几种功能近似的组织有机结合起来,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17.系统 一系列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器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某一方面生理功能,构成系统。

18.体液调节 指存在于血液循环或其他体液的一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 19.自身调节 指内外环境改变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其本身所呈现出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20.正反馈 指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调控作用减弱的过程。 21.负反馈 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调控作用加强的过程。 二、填空题

1.以解剖学姿势为准,距正中矢状面近者为_内测_;较远者为_外测_ 。 2.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3.人体学常用术语中的三个轴是: 矢状轴、冠状轴和垂直轴。

4.人体的解剖学方位是以解剖学姿势为标准描述的,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 5.机体的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

6.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为阈强度,阈强度愈大,兴奋性愈低,反之愈高。

7.“液态镶嵌模型学说”认为细胞膜由双层类脂分子和镶嵌在其中的蛋白质分子所组成。 8.按结构和功能上皮组织可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

9.固有结缔组织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 10.根据肌组织形态和功能的特点,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 11.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 1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

13.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将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三类。 14.化学性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15.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的作用。 16.调节人体功能的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1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18.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19.排尿反射是正反馈。

20.根据强度的大小,可以把刺激分为阈下刺激、阈刺激和阈上刺激。 21.解剖学术语中的“内和外”是表示与空腔器官位置关系的描述。 三、单项选择题

1.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术语是

A.上和下 B.内和外 C.内侧和外侧 D.浅和深 E.近和远 2. 躯体上两点中,近正中矢状面的一点为

A.里 B.外 C.内侧 D.外侧 D.远侧 3.有“细胞供能站”之称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核糖体 C.溶酶体 D.细胞核 E.内质网 4.不属于反射弧的结构是

A.感受器 B.受体 C.传入神经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5.下列关于刺激与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受到刺激后必然引起反应 B.组织一旦发生反应就出现兴奋活动 C.只有阈刺激会引起组织产生兴奋 D.抑制也是组织发生反应的一种形式 E.以上说法均不对

6.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分娩 C.血液凝固 D.减压反射 E.排便反射

7.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脑血管可相应的收缩或舒张保持脑血流量相对稳定属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正反馈 D.负反馈 E.兴奋 9.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指标是

A.刺激的频率 B.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 C.刺激的时间 D.阈强度 E.阈刺激 10.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物质是

+2+-2+ 2+

A.Na B.Ca C.Cl D.MgE.Fe 1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组织液 C.细胞外液 D.血浆 E.脑脊液 12.机体调节的最主要方式是

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条件反射 E.反馈调节 13.具有预见性的调节方式是

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条件反射 E.反馈调节 14.作用广泛而持久的调节方式是

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条件反射 E.反馈调节 15.只能在局部发挥作用调节方式是

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条件反射 E.反馈调节 16.刺激的阈值指的是

A.能引起细织发生反应的最短作用时间 B.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适作用时间 C.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D.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适刺激强度 E.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 17.下列哪一项不是上皮组织的特点

2

A.包括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B.细胞排列紧密 C.具有保护作用 D.含有丰富的血管 E.细胞间质较少 18.下列哪一项不是结缔组织的特点

A.细胞形态丰富 B.细胞排列疏松 C.具有保护作用 D.含有丰富的血管 E.细胞间质较少 19.分布于心血管腔面的是

A.内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单层立方上皮 D.间皮 E.复层扁平上皮 20.分布于呼吸道的腔面的上皮是

A.单层立方上皮 B.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C.内皮 D.单层柱状上皮 E.间皮 21.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A.脂肪 B.糖类 C.蛋白质 D.核酸 E.脂质 四、问答题

1.何谓内环境及稳态,有何生理意义?(5分)

答: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为细胞外液。(2分)

机体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称为稳态,(2分) 意义:它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1分) 2.简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4分) 答: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1分) 细胞排列有极性(1分) 无血管分布,富含神经末梢;(1分) 再生能力强。(1分) 3.简述结缔组织的分类。(4分)

答:分四类: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各1分) 4.什么是突触,化学性突触的基本结构包括?(4分)

答: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的特殊连接结构。(2分) 化学性突触,其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组成。(2分) 5.人体功能调节方式有那几些?各有何特点?(6分)

答:神经调节(1分) 反应迅速、准确,作用局限而短暂(1分) 体液调节(1分) 反应速度较慢,作用广泛而持久(1分) 自身调节(1分) 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1分)

第二章 第二节 运动系统

一、名词解释

1.骨连结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结构。

2.关节 又称间接连结,是骨与骨之间借膜性结缔组织囊形成的连接结构。 3.椎间盘 是位于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内有髓核。

4.胸骨角 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凸,在体表可触及。其两侧平对第二肋,常作为计数肋及肋间隙序数的标志。

5.鼻旁窦 又称副鼻窦,是鼻腔周围的颅骨内一些与鼻腔相通的含气空腔,内衬黏膜。 6. 肋弓 第7~10对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位肋软骨的下缘共同形成的结构,是临床上进行肝、脾触诊的重要标志。

7.足弓:足骨借韧带、关节紧密相连,形成向上凸起的弓形,称为足弓。

3

8.股三角:位于股前面上部,由腹股沟韧带、长收肌和缝匠肌围成。 9.盆膈:肛提肌与覆盖在其上、下的筋膜共同构成盆膈,有直肠穿过。 10.腱膜:阔肌肌腱呈薄膜状,称为腱膜。 二、填空题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2.根据骨的形态,可将骨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 3.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三部分构成。

4.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5.椎体和椎弓围成的孔为椎孔;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的孔为椎间孔。 6.骨髓分为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和无造血功能的黄骨髓两种。 7.肋是由肋骨和肋软骨两部分构成。

8.从上向下胸骨由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组成。 9.关节的辅助结构有韧带、关节盘或半月板等。 10.躯干骨包括 26块椎骨、1块胸骨和12对肋 。

11.有横突孔的椎骨是颈椎;椎体上有肋凹的椎骨是胸椎;棘突呈板状的椎骨是腰椎。12.髋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三块骨融合而成。

13.鼻腔外侧壁有三个骨片,自上而下依次称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 14.鼻旁窦共有4对、分别是额窦、筛窦、上颌窦和蝶窦。

15.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凸向前的颈曲、腰曲和凸向后的胸曲、骶曲。

16. 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 17.骨骼肌的辅助结构有:筋膜、滑膜囊和腱鞘。

18.膈有三个裂孔,由后向前依次是: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和腔静脉孔。 19.腹前外侧壁有三块扁肌、由浅及深分别是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20.胸骨角平对第2肋,肩胛下角平第7肋,肩胛上角平第2肋。 21.两侧髂棘最高点的连线,平对第4腰椎的棘突。

22.腹股沟管内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三、单项选择题

1.肩胛下角位置是

A.平第1肋 B.平第2肋 C.平第3肋 D.平第7肋 E平第10肋 2.胸骨角是

A.平对第2肋间隙 B.平对第2肋

C.胸骨体与剑突形成的结构 D.两肋弓的夹角 E.平第10肋 3.重要的呼吸肌有

A.胸大肌 B.膈 C.胸小肌 D.前锯肌 E.胸小肌 4.使外展肩关节的肌是可使

A.背阔肌 B.三角肌 C.肱二头肌 D.肱三头肌 E.斜方肌 5.右侧胸锁乳突肌收缩

A.头后仰 B.头歪向右侧、面转向右侧

C.头歪向左侧、面转向左侧 D.头歪向右侧、面转向左侧 E.头前伸 6.能伸膝关节的肌是

A.缝匠肌 B.臀大肌 C.股四头肌 D.梨状肌 E.股二头肌 7.躯干骨不包括

4

A.尾骨 B.颈椎 C. 胸骨 D.肋 E.锁骨 8.不属于间接连结的是

A.颅顶的缝 B.肩关节 C.肘关节 D.踝关节 E.腕关节 9.有关红骨髓的描述正确是

A.存在于骨的骨密质内 B.不存在于椎骨内

C.存在于成人长骨的骨髓腔 D.髂骨、胸骨、椎骨内终生保存红骨髓 E.不能转变为黄骨髓

10.指出下列骨不属于脑颅骨者

A.上颌骨 B.蝶骨 C.额骨 D.筛骨 E. 颞骨 11.骶管麻醉的穿刺部位正对

A.骶角 B.骶管裂孔 C.骶前孔 D.骶岬 E.骶后孔 12.属于长骨的是

A.肩胛骨 B.胸骨 C.锁骨 D.尺骨 E.顶骨 13.肩部最高的骨性标之志是

A.肱骨头 B.锁骨 C.喙突 D.肩峰 E.肩胛骨上角 14.膝关节的主要运动形式是

A.内收和外展 B.屈和伸 C.环转运动 D.旋内和旋外 E.旋前和旋后 15.全身运动最灵活的关节是

A.肩关节 B.肘关节 C.髋关节 D.膝关节 E.踝关节 16.全身最复杂的关节是

A.肩关节 B.肘关节 C.关节 D.膝关节 E.踝关节 17.人体最长的长骨是

A.肱骨 B.胫骨 C.股骨 D.腓骨 E.尺骨 18.臀部肌内注射常选的部位是

A.臀部内上限1/4区 B.臀部外上限1/4区 C.臀部内下限1/4区 D.臀部外下限1/4区 E.臀部上1/4区

19.椎体小、横突有孔、棘突短并且分叉是

A.颈椎 B.胸椎 C.腰椎 D.骶椎 E.尾椎 20.股三角内由内向外依次排列

A.股动脉 股静脉 股神经 B.股静脉 股动脉 股神经 D.股神经 股动脉 股静脉 D.股动脉 股神经 股静脉 E. 股神经 精索 股静脉 21.关于腹股沟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腹肌间的管道 B.位于腹股沟韧带外侧半上方 C.外口称为深环 D.女性有子宫主韧带通过 E.男性有精索通过 22.不属于躯干骨的是:

A.颈椎 B.肋 C.肩胛骨 D.胸骨 E 尾骨 23.下述中错误的是:

A.肩关节由肱骨的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 B.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和腓骨上端构成 C.髋关节由髋骨的髋臼与股骨的股骨头构成

5

33.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不含

A.白蛋白 B.纤维蛋白原 C.球蛋白 D.纤溶酶原 E.蛋白质 34.某人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红细胞膜无Rh抗原,其血型属于 A.AB型.Rh阴性 B.O型.Rh阳性 C.AB型.Rh阳性 D.O型.Rh阴性 E.O型.Rh阴性

35.在急需输血而无同型血液时,O型血可少量输给其他血型的人,是因为O型血液的 A.血清含抗A.抗B凝集素 B.红细胞膜含有A.B凝集原 C.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 D.红细胞膜无A.B凝集原 E.红细胞膜无A.B凝集原,血清中也无抗A.抗B凝集素 36.阻力血管主要是指

A.大动脉 B.小动脉及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小静脉 E.中动脉

37.下列哪项是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

A.微静脉 B.动静脉短路 C.微动脉 D.真毛细血管 E.后微动脉 38.下列物质中升血压作用最强的是

A.肾上腺素 B.肾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血管紧张素Ⅰ E.阿托品 39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组胺 D.乙酰胆碱 E.谷氨酸 40 A.经常处于开放状态 B.在骨骼肌组织中较多见

C.血流速度较快 D.是血管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 E.主要功能是保持回心血量 41.心肌的前负荷是指

A.射血后心室剩余血量 B.静脉回心血量 C.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 D.等容舒张期血量 E.大动脉容量

42.心肌的后负荷是指

A.循环血量 B.动脉血压 C.外周阻力 D.血液粘滞性 E.静脉回心血量 43.有关心输出量叙述,错误的是

A.是指每分钟从两心室射出的血量 B.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C.健康成人安静时平均为5L D.能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 E.心输出量可因性别.年龄等因素不同而有有差别 4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

A.去极化过程快 B.复极化过程缓慢 C.形成2期平台 D.4期膜内电位稳定 E.4期自动去极化

44.心肌自律性高低取决于

A.0期去极化速度 B.复极化速度 C.4期去极化速度 D.阈电位水平 E.2期平台期长短

45.心室肌细胞与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A.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 B.1期复极化的速度 C.平台期复极化的机制 D.3期复极化的机制 E.4期自动去极化的有无

46.心肌兴奋性的周期变化中最长的时间是

A.有效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 C.相对不应期 D.超常期 E.复极末期 47.血钾浓度降低时,可降低心肌的

A.自律性 B.传导性 C.兴奋性 D.收缩性 E.收缩力

26

48.有关理化因素对心肌特性的影响,错误的是

A.温度升高时,心率加快 B.pH值降低时,心缩力增强

C.血K+过高时,心率减慢 D.血Ca2+

增多时,心缩力增强 E.pH值降低时,心缩力减弱

49.兴奋在心脏中传导时,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

A.心房 B.房室交界 C.左.右束支 D.浦肯野纤维 E.心室 50.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环流不息的动力是

A.动脉.毛细血管.静脉间的压力梯度 B.心脏有节律地射血和充盈

C.大动脉管壁弹性的扩张和回缩 D.血液重力和胸内负压的抽吸作用 E.外周阻力

51.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A.心输出量 B.足够的血液充盈 C.外周阻力 D.大动脉管壁弹性 E.心脏射血

52.下列因素变化中主要影响收缩压的是

A.搏出量 B.心率 C.外周阻力

D.大动脉管壁弹性 E.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 53.老年人大动脉弹性减退伴有小动脉硬化时,血压的变化是

A.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B.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C.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变化不大 D.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升高 E.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

54.有关中心静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指腔静脉和右心房内的血压 B.正常值约为4-12kPa C.可反映心脏射血能力

D.可作为临床控制补液量和补液速度的观察指标 E.可反映静脉回心血量 55.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A.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B.使心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C.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D.增强心室肌收缩能力 E.使心房和心室不会同时收缩

56.下列哪种情况不能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A.心脏收缩力增强 B.站立体位 C.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D.吸气 E.以上都不是 E.保证回心血量

57.正常情况决定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主要因素是

A.毛细血管血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组织液静水压 E.血浆晶体渗透压

58.造成营养不良性水肿的原因是

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组织液静水压升高 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E.淋巴回流受阻

59.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等于

A.(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B.(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C.(毛细血管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E.(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60.哪条静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27

A.上腔静脉 B.门静脉 C.肺静脉 D.冠状窦 E.肝静脉 61.心迷走中枢兴奋时,下列错误的是

A.心率减慢 B.心输出量减少

C.心肌收缩力减弱 D.血压降低 E.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递质 62.关于心交感神经兴奋时的作用,错误的是

A.节后纤维末梢释放肾上腺素 B.心肌收缩力增强 C.窦性心率加快 D.房室传导速度加快 E.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1受体结合 63.冠状窦口开口于

A.左心房 B.右心房 C.上腔静脉根部 D.下腔静脉根部 E.右心室 64.关于肺循环,错误的描述是

A.肺循环又称小循环 B.右心室收缩,血液射入肺动脉 C.肺泡壁毛细血管网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D.肺静脉将血液引流入左心室 E.肺静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65.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A.纤维蛋白原 B.αl—球蛋白 C.α2—球蛋白 D.γ—球蛋白 E.白蛋白 66.巨幼红细胞贫血(大细胞贫血)是由于

A.缺少铁 B.缺少铁和蛋白质 C.缺少维生素B12和叶酸 D.缺少促红细胞生成素 E.缺乏VB6 67.在下列的白细胞中,免疫细胞主要指

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68.血友病患者血液中缺乏的因子是

A.因子Ⅱ B.因子V C.因子Ⅷ D.因子Ⅹ E.因子XⅢ 69.关于脾脏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

A.质软而脆 B.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 C.位于左季肋区

D.脾肿大时,脾切迹可作为触诊标志 E.其长轴与第8肋一致 70.一般认为,成人一次失血超过多少时,如果不及时抢救,就可危及生命

A.5% B.10% C.20% D.30% E.40% 四、问答题

1.简述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作用?(6分)

答:人体内血浆渗透压由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组成.(2分)

血浆晶体渗透压是血浆中的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的,80%来自+-Na和Cl。(1分)

血浆胶体渗透压是血浆蛋白等大分子胶体物质所形成的,主要由白蛋白所形成。(1分) 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交换和分布,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功能有重要作用。(1分)

血浆胶体渗透压对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正常分布,促使组织中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具有重要的作用。(1分) 2.简述血小板的生理功能。(6分) 答:1、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1分) 血小板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营养和支持作用,有维持毛细血管正常通透性,使红细胞不易逸出的作用。(1分)

2、参与生理性止血(1分)在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数分钟内就会自然停止,称为生理性止血。(1分)

3、血液凝固过程(1分) 循环中的血小板一般处于“静止”状态,当血管受损伤时,

28

通过表面接触和某些凝血因子的作用,血小板即转入激活状态,通过粘附、聚集、释放、收缩和吸附过程促进血液的凝固过程。(1分)

3.何谓血型?列表写出A、B、AB、O四种血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5分) 答: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1分)

ABO血型系统中的凝集原和凝集素(4分) 型 别 A B AB 红细胞的凝集原 A B A、B 血清中的凝集素 抗B 抗A 无 O 无 抗A、抗B 4.简述交叉配血试验的原理及过程。(6分) 答:所谓交叉配血试验,即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主侧;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次侧。(2分) 如果主侧、次侧均不凝集,即为配血相合,可进行输血;如果主侧凝集,则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称配血基本相合,只能根据上述应急情况下异型输血的原则来进行输血。(3分)

原理:当特异性抗原与相对应的抗体相接触时,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而不同血型人的血清中不含有对抗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1分) 5.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7分) 答:心输出量是由搏出量和心率所决定,因此搏出量和心率的改变都可以影响心输出量。(1分)

1、搏出量的改变

(1)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1分) 心室在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称为前负荷(preload),通常是指心室舒张末期心室内的血量,它与静脉血的回流量成正比关系。实验证明,在一定的范围内,当静脉血的回流量增加时,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量增多,心肌纤维的初长度(initial length)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搏出量增多。(1分) (2)后负荷(动脉血压)(1分) 心室收缩时所承受的负荷,称为心肌后负荷(afterload)。如果前负荷及心肌收缩能力不变的条件下,后负荷增加(如动脉血压升高)时,则心室开始收缩后,半月瓣开放将延迟,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搏出量减少。(1分) (3)心肌收缩能力 心肌收缩能力与搏出量之间成正比关系。(1分)

2、心率的改变 在保持每搏输出量不变的前提下,一定范围内心率与心输出量之间成正比。如心率过速或过缓,都会减少心输出量。心率只有在最适宜时,其心输出量最大。(1分)

6. 分析影响动脉血压形成的因素?(15分) 答:

(1)每搏输出量(1分) 每搏输出量增多时,射入主动脉内的血量增多,收缩压必然升高,舒张压亦有所升高但幅度不如收缩压大,故脉压增大。因此,收缩压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2分)

(2)心率(1分) 若其他因素不变,心率增加时,心动周期缩短,在心舒期内流到外周的血量减少,故心舒期末在主动脉内存留的血量增多,舒张压升高,脉压减小。因此,心率的改变对舒张压影响较大。(2分)

(3)外周阻力(1分) 外周阻力增大时,舒张压升高较为明显,脉压减小。反之,外周阻力减小时,主要使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因此,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

29

的大小。(2分)

(4)大动脉管壁的弹性(1分) 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变化的作用,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好,则脉压小;反之,大动脉管壁的弹性降低时,脉压变大。老年人由于大动脉管壁的弹性降低,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但若同时伴有小动脉硬化时,则外周阻力增加,此时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升高。(2分)

(5)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1分)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是相适应的。在大量失血时,因循环血量减少而使得血管不能充盈,造成动脉血压急剧下降,甚至危及生命。故对大失血病人的抢救措施主要是补充血容量。如果循环血量不变,而血管容量增大,也会使动脉血压降低。(2分)

7.微循环的血流通路及其主要功能是什么?(9分)

答:微循环的通路:

1、迂回通路(1分) 血液经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而回到微静脉,这条通路称为迂回通路。真毛细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好,毛细血管迂回曲折,相互交织成网,血流缓慢,是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所以此通路又称营养通路。(2分)

2、直捷通路(1分) 血液经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而回到微静脉,这条通路称为直捷通路。这条通路直而短,经常处于开放状态,血流速度快,对物质交换意义不大,主要功能是使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回心,保证回心血量。(2分)

3、动—静脉短路(1分) 血液经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回到微静脉。这条通路称为动—静脉短路。血液经此通路时,不进行物质交换,所以这条通路又称为非营养通路。一般情况下,此通路经常处于关闭状态。人体皮肤中动静脉吻合支较多,此通路开放,流经皮肤的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此通路关闭,有利于保存体温。所以这条通路有参与体温调节的功能。(2分)

8.简述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10分)

答:单位时间内由静脉回流入心脏的血量,称回心血量。(1分)促进静脉血量回流的基本动力是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之间的压力差,(1分)凡是能改变这个压力差的因素都能影响静脉回流量。

1、心脏收缩力 心室收缩力愈强,搏出量愈多,心室排空愈完全,心舒期心室内压力愈低,对心房和大静脉血液的抽吸作用愈强,静脉回心血量愈多;反之,则回心血量减少。(2分)

2、重力与体位 当人体由卧位变为直立位时,因重力作用使血液滞留于心脏以下的静脉中,以致回心血量减少。所以由平卧位或蹲位突然起立时,血液大量淤滞于下肢,从而导致静脉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急剧下降,此时由于大脑和视网膜缺血,可出现头昏眼花的症状。长期卧床的病人,静脉管壁紧张性较低,更易扩张,加之肌肉无力,挤压作用减弱,上述症状更为明显,甚至出现晕厥,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加以重视。(2分)

3、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人体在立位的情况下,如果下肢进行肌肉运动,肌肉收缩时可对静脉产生挤压作用,由于静脉内的静脉瓣只允许血液向心脏方向流动,从而促进静脉血的回流。因此,骨骼肌和静脉瓣对静脉血的回流起着“泵”的作用,称为“静脉泵”或者“肌肉泵”。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人,由于骨骼肌挤压作用减弱使下肢静脉淤血、下肢浮肿甚至静脉曲张。(2分)

4、呼吸运动 胸膜腔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因静脉管壁较薄,其周围的压力可影响血管内的压力。吸气时,胸内压进一步降低,可使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心房被动扩张,容积增大,中心静脉压降低,因而静脉回流增加。呼气时,则相反,静脉回心血量减少。(2分)

30

3.出现“垂腕症”的患者,其损伤的神经可能是

A.尺神经 B.肌皮神经 C.正中神经 D.桡神经 E.腋神经 4.肱骨中段骨折时易受损的神经是

A.桡神经 B.肌皮神经 C.腋神经 D.尺神经 E.正中神经 5.全身最粗大的神经是

A.股神经 B.腋神经 C.坐骨神经 D.胫神经 E.腋神经 6.共济失调是下列哪个器官损伤的表现

A.大脑 B.小脑 C.间脑 D.下丘脑 E.脑干 7.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位于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端脑 8.生命中枢位于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端脑

9.除嗅觉外,各种感觉(除嗅觉)传导束都在_____内更换神经元后,才能投射到大脑皮层 A.丘脑 B.下丘脑 C.中脑 D.端脑 E.小脑 10.内脏痛的主要特点

A.刺痛 B.定位不精确 C.必有牵涉痛 D.对牵拉不敏感 E.以上均不对 11.第X对脑神经是

A.动眼神经 B.三叉神经 C.迷走神经 D.副神经 E.舌下神经 12.M型受体阻断剂为

A.阿托品 B.箭毒 C.酚妥拉明 D.心得安 E.以上均不对 13.N型受体阻断剂为

A.阿托品 B.箭毒 C.酚妥拉明 D.心得安 E.以上均不对 14.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功能是

A.产生特定的感觉 B.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冲动

C.产生内脏感觉 D.使大脑皮质维持觉醒 E.以上均不对 15.小脑不具有的功能是

A.维持身体平衡 B.调节肌紧张

C.协调随意运动 D.发动随意运动 E.以上均不对 16.左侧中央前回受损,将导致

A.左侧躯体运动障碍 B.右侧躯体运动障碍

C.左侧感觉障碍 D.左右两侧感觉障碍 E.以上均不对 17.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的是

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C.支配汗腺的纤维和骨骼肌的舒血管纤维 D.绝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E.以上均不对

18.人类区别动物,主要是

A.有第1信号系统 B.有第2信号系统

C.有条件反射 D.有非条件反射 E.以上均不对 19.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后天获得,有个体差异 B.反射弧是暂时联系的

C.具有预见性.易变性 D.反射弧固定不变 E.例如画饼充饥 20.脑脊液产生的部位是

A.颈内静脉 B.颈内动脉 C.脉络丛 D.脑膜 E.以上均不对 21.属于感觉性脑神经的是

36

A.副神经 B.舌下神经 C.视神经 D.三叉神经 E.动眼神经 22.自主神经是指

A.脑神经 B.脊神经 C.内脏运动神经 D.内脏感觉神经 E.以上均不对 23.植物神经是指

A.脑神经 B.脊神经 C.内脏运动神经 D.内脏感觉神经 E.以上均不对 24.交感神经属于

A.脑神经 B.脊神经 C.内脏运动神经 D.内脏感觉神经 E.以上均不对 25.副交感神经是指

A.脑神经 B.脊神经 C.内脏运动神经 D.内脏感觉神经 E.以上均不对 四、问答题

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哪些特征?(4分) 答: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如下特征: (一)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1分) (二)双向传导(1分) (三)绝缘性(1分)

(四)相对不疲劳性(1分)

2.简述牵张反射的概念.类型?(4分)

答:骨骼肌受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可反射地引起被牵拉的肌肉收缩,称为牵张反射。(2分) 牵张反射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2分) 3.简述自主神经纤维的受体的分类?(6分) 答:(1)胆碱能受体 分为为两种:①毒蕈碱型胆碱受体(M受体)(1分)②烟碱型胆碱受体(N受体),N受体分为N1和N2两种亚型,(2分) (2)肾上腺素能受体分为两种:①α受体:(1分)②β受体:可分为β1和β2受体,(2分)

4.写出胆碱能纤维的定义及体内胆碱能纤维包括哪些?(6分) 答:凡是能释放乙酰胆碱的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1分) (1)副交神经节前纤维,(1分) (2)副交神经节后纤维,(1分) (3)交神经节前纤维,(1分) (4)小部分交神经节后纤维,(支配汗腺和骨骼肌的交感舒张血管的神经)(1分) (5)躯体运动神经纤维。(1分)

第二章 第十节内分泌系统 第七章 第十节 内分泌

一、名词解释

1.激素: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传递信息的生物活性物质,成为激素。

2.应急反应:任何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的紧急状态,如运动,情绪激动、疼痛、出血、窒息、寒冷等,都促进肾上腺髓质激素大量分泌,使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及代谢增强,即引起“应急反应”。

3.应激反应:当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刺激时,如缺氧、中毒、感染、创伤、失血等,将立即引起ACTH和糖皮质激素的增多,这一反应称为应激反应。

4.激素的允许作用:某激素本身并不能对器官或细胞直接产生作用,但是它的存在是另一种激素能产生效应的必备条件,这种现象称为激素的允许作用。

37

5.激素的允许作用:某激素本身并不能对某器官或组织细胞直接产生作用,但是只有它的存在时却是另一种激素能产生效应的必要条件,这种现象称为激素的允许作用.

6.神经激素: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某些有内分泌功能的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称为神经激素. 二、填空题

1.生长素是腺垂体分泌的激素;降钙素是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激素. 2.神经垂体可释放激素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

3.肾上腺根据细胞排列和特征不同,由外向内分为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 4.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5.甲状腺激素分为四碘甲腺原氨酸和三碘甲腺原氨酸,以四碘甲腺原氨酸为主。 7.人类胰岛细胞中主要有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 8.甲状腺由左右两侧叶和峡部组成。

9.激素按化学性质主要分为含氮激素和类固醇激素两大类。

10.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 11.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有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12.催乳素是由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催产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的激素. 13.甲状腺激素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尤其是对婴幼儿脑和长骨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 14.糖皮质激素可增强骨髓的造血功能,可使血液中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增多。可使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15.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16.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是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三、单项选择题

1.调节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交感神经 B.糖皮质激素 C. ACTH D.醛固酮 E.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2.不至于引起血糖升高的激素是

A.生长素 B.糖皮质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甲状旁腺素 E.高血糖素 3.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是

A.食物长期含碘多 B.食物长期含碘少 C.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D.促甲状腺素分泌过少 E.以上都不是

4.关于胰岛素的作用,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促使蛋白质合成 B.促使脂肪合成

C.促使血钾降低 D.促使血糖升高 E.以上都不是 5.关于肾上腺素的作用,错误的是

A、使机体反应敏捷 B、迅速提高血糖

C、促使支气管、胃肠平滑肌收缩 D、使心跳加强加快 E.使血管外周阻力增加 6.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正确的是

A.心率先慢后快,心输出量变化不大 B.缩血管能力强,血压明显升高

C.为了维持血压,应长期大量使用 D.胃肠、膀胱括约肌舒张 E.使血糖降低 7.下述哪种现象不是糖皮质激素作用的结果

A.嗜酸粒细胞减少 B.中性粒细胞增多

C.淋巴细胞增多 D.红细胞增多 E.血小板增加 8.比较胰岛素与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正确的是

A.影响血糖的作用相反 B.影响蛋白质代谢的作用相同

C.影响脂肪代谢的作用相同 D.影响水盐代谢的作用相反 E.以上都不是 9.关于甲状腺、错误的是

A.分为左、右两侧叶、经峡部相连 B.侧叶在喉和气管侧面

38

C.峡部多在2-4气管软骨的前方

D.甲状腺产生甲状腺素和甲状旁腺素 E.甲状腺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10.下列关于内分泌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单独存在或在于其它器官 B.血供不丰富 C.分泌物叫激素、并由导管送入血液循环 D.内分泌与神经无关 E.以上都不是 11.下列哪种激素可使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A.生长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旁腺素 D.糖皮质激素 E.甲状腺素 12.糖皮质激素可使下列哪种细胞减少

A.红细胞 B.血小板 C.中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淋巴细胞 13.生长素是哪个器官分泌的激素

A.垂体 B.肾上腺 C.甲状腺 D.胸腺 E.甲状旁腺 14.关于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体内物质氧化,使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增加 B.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C.大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D.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血糖偏高

E.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人,血胆固醇升高, 15.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主要的联系途径是

A.淋巴循环 B.垂体束 C.神经纤维 D.垂体门脉系统 E.神经纤维和淋巴循环 16.生长素对代谢的调节作用是

A.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葡萄糖氧化 B.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氧化 C.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氧化 D.抑制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氧化 E.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葡萄糖氧化 17.血浆中降钙素的主要来源是

A.消化道黏膜细胞 B.甲状腺C细胞 C.甲状旁腺细胞 D.胰岛D细胞 E.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18.下列中能促进肠道吸收钙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19.糖皮质激素对代谢的作用是

A.抑制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蛋白质分解,降低血糖 B.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蛋白质分解,升高血糖 C.抑制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蛋白质分解,升高血糖 D.抑制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蛋白质分解,升高血糖 E.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蛋白质分解,降低血糖

20.氢化可的松无缩血管作用,但能增强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效应,这种作用称为 A.拮抗作用 B.协同作用 C.正反馈升高 D.负反馈作用 E.允许作用 21.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甲状腺 B.肾上腺 C.垂体 D.松果体 E.腮腺 22.关于甲状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的左右侧叶分别贴于喉和气管两侧

39

B峡部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前方 C甲状腺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 D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和降钙素 E甲状腺的前面有甲状旁腺 23.不属于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是

A盐皮质激素 B肾上腺素 C糖皮质激素 D雌激素 E雄激素 24.不属于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是

A生长素 B催产素 C催乳素 D促甲状腺激素 E卵泡刺激素 25.不属于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是

A生长素 B血管升压素 C催乳素 D促甲状腺激素 E卵泡刺激素 26.不宜口服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雌激素 C糖皮质激素 D盐皮质激素 E维生素D 27.不宜口服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 B雌激素 C糖皮质激素 D盐皮质激素 E维生素D 28.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是间接的 B生长素分泌过多,可使血糖升高

C生长素能促使氨基酸进入细胞内,加速蛋白质的合成 D幼年时缺乏生长素,出现呆小症 E睡眠可促进生长素的分泌

29.下列哪项不属于生长素的作用

A.促进蛋白质合成 B.促进软骨发育 C.促进脂肪分解 D.主要促进脑发育 E. 促进糖原的分解 30.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原料是( )

A碘与酪氨酸 B碘与蛋白质 C铁与酪氨酸 D碘与铁 E碘与血红蛋白31.下列哪项不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A提高组织细胞的耗氧量与产热量,使基础代谢率升高 B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能增强食欲 D可使心率加快

E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分解 32.下列哪一项不是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A.抑制糖原合成

B.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C.生理剂量促进蛋白质合成 D.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 E. 可促进产热

33.关于甲状腺功能的调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甲状腺功能主要受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的调节

B血液中T3、T4增高,可抑制腺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 C长期缺碘,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寒冷刺激能促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E食物中碘缺乏,甲状腺摄碘能力增强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qc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