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启示

更新时间:2023-07-22 23:4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启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孔子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其中蕴含丰富的教育经验。他所倡导的“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不仅适应了封建统治下社会发展的需要,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促进了教育平等,而且这些观点至今仍具有实际意义。此外,他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强调教学中要注重启发诱导、重视“学思行并重”。孔子是“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成为我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细细品读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其办学方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与现代教育教学所提倡的竟不谋而合。因而,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孔子的治学思想,从不同层面深刻领悟其教育思想,结合中学生物实践教学,从中总结出对中学生物学教学有意义的启示,让其更好地为生物学教学服务。

1.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

1/ 6

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

通过一定的方式加以组织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实践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实施的,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能够促进教学,避免出现教育不合理的现象。通过研读孔子的教育思想,笔者认为当代生物教师应该树立以下的学生观、教师观及师生关系观。

1.1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在教学实践中,它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孔子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在其教学活动中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孔子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成功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必须了解学生,对学生的特点都要了然于胸,对优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即所谓的“因材施教”。这点在孔子回答他的学生子路和公西华所提出的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时体现得淋漓尽致。面对公西华的提问,孔子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并鼓励他想到了就要立即实施;面对子路时,却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并勉劝子路要“三思而后行”。

在孔子的学生观的启示下,笔者认为作为中学生物教师要把学生看做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识的人。

1.2教师观

孔子认为,教书育人,首先应有“学而不厌”的精神,他曾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

2/ 6

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

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1],由此看出孔子好学博学的精神。通过各个领域的学习,不仅扩宽了知识面,而且成为孔子“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的前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角色与定位较之以前有了本质不同,教师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和改革者,课程的开发者和执行者,同时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与各个学科间都有密切联系,这就要求生物教师不仅将生物学知识熟稔于心,而且对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在教学中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及专业态度。

因而,根据从孔子的治学思想,生物教师必须树立综合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1.3师生关系观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孔子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融洽和谐”四个字概括。论语中有孔子与弟子问志的事例,孔子首先了解每个学生的志向,最后道出了自己的志向,孔子问志不仅加深了他与弟子之间的相互了解,而且有助于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因而,理想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

3/ 6

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

的双边互动,在互动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而且应平等地对待学生,这种平等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间的平等,而且包括学生与学生间的平等。

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决定着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而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要把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

2.教学实践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生物课堂教学由以往的“教师主体-主导”转变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模式,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以前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些转变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营造积极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出了必然要求。

《论语》开篇便谈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由此可见,孔子是提倡“乐学”的,学生若是能处于一种“乐学”的状态,这对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在讲到植物的开花与结果时,可创设情境导入,播放一段自然界中各类植物从发芽到开花再到结果的小视频,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产生冲击,不仅引起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明确教学目的。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4/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pz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