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4-06-01 01: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复习题 填空

1.西方学者洛克等所说的“行政”,主要是指西方国家行政系统的(权利与行为) 2.狭义的行政说的代表是美国行政学家(魏劳毕) 3.广义的行政说的代表是美国行政学家(古德诺) 4.最广义行政说的代表是美国学者(西蒙)

5.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古立克)提出了有名的POSDCORB管理七职能说。 6.较早提出“行政学”概念的,是(德)国学者(史坦因),他于1865年撰著了《行政学》一书。 7.1887年,美国学者(威尔逊)发表了(《行政的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学科即(行政学) 8.1926年,美国学者(怀特)撰写(《行政学导论》一书,论述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讲求效率的必要性。 9.1927年,美国学者(魏劳毕)发表了(《行政学原理》),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行政学理论体系。 10.从内容上划分,行政环境可以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11.从地域上划分,行政环境包括(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1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基本的政党制度。 13.中国共产党领导主要有(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 14.中国司法机构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主经通过(司法监督)来实现。 15.从发挥作用的领域看,政府职能可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 16.从行政控制的幅度看,政府职能可分为(高层次)行政可能、(中层次)行政职能、(低层次)行政职能、(低层次)行政职能。 17.我国政府的政治职能,主要是通过发挥国防、(外交)、公安、(安全)等职能部门的作用来行使 18.政府的经济职能一般是指政府所承担的(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建设职能 19.政府的文化职能,一般是通过(文化管理机构)的组织管理活动来实施的。 20.中国政府除了正常履行阶级专政,一般是通过(文化管理机构)的组织

21.政企不分与政企分开的区别在于(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与企业本身的(经营)职能是否分离 22.行政体制的核心是(行政权力)的划分和(行政职能)的配置

23.根据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职位担任者的关系及人数状况,政府首脑体制可分为(一元)、(二元制)和多元制 24.在权分立制度建立实行首先在(美国),后为绝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当今世界实行三权分立体制的典型国家是(美国)。 25.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认为是议行全一制 26行政组织的第一要素是(职能目标),它是行政组织存在的基础 27.当代管理强调以(人)为本

28.行政组织是一个纵横交织的(权责)体系 29.行政组织的中枢是(领导机关)

30.我国行政组织系统中的公安所属于(派出机关) 31.传统组织理论形成于(20)世纪(20)年前后

32.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分别是(泰勒)和(韦伯) 33.西蒙认为,贯穿组织活动全过程的是(决策)

34.系统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又称(现代组织)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 35.社会主义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36.产生最早也最为简单的组织结构模式是(直线式) 37.当代政府的主要结构模式是(直线综合式)

38.行政组织的层级设置首先取决于组织(规模)和组织的(管理幅度) 39.管理幅度与组织的层级设置成(反)比例关系 40.动力的基本类型是(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

41.在行政领导关系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核心,它决定着指挥与(服从)关系

1.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行政领导的权力直接来源于(法律)的赋予,但归根结底源于(人民)的委托 2.血统认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直接来自(世袭) 3.就目前来看,行政领导方式主要有强制命令方式。(疏导教育方式)、物质激励方式和(榜样示范方式)四种

4.强制一种重(事)的领导方式,即以(任务)为中心的领导方式;疏导教育方式是一种重(人)的领导方式,即以(人)为中心的领导方式 5.行政领导者应承担的责任包括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工作责任 6.我国行政领导者可分为(十)等次并相对应着(十三)级别 7.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 主要有选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四种 8.以恩赐官僚制为核心的人事行政时期,(血缘)关系是任官的主要标准之一 9.当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人力)资源成为人类创造财富的第一资源 10.职位分类中最粗略的单位是(职类)

11.一般来说,行政机关只能在(编制)限额内按照职位要求考试录用公务人员 12.现代意义上的考试录用制度最早确立于(英国)

13.国家公务人员的录用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方式 14.公务员调配主要通过调任、(转任)和轮换三种形式 15.我国国家公务员培训的类别主要有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四种 16.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考核是在考核德、(能)、勤、(绩)、的同进,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17.公务人员的晋升应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18.公务人员晋升的形式主要有考试晋升、(功绩)晋升、年资晋升和(越级)晋升 19.受惩戒的公务人员不服惩戒决定,依法享有(申诉)权 20.机关管理的功能可概括为辅助功能、(服务)功能、协调功能和(保障)功能 21.在办公自动化条件下,(技术性)手段成为机关管理的基本手段。 22.我国行政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为人民服务)

23.每个政府工作人员最基本的政治条件和首要的行政道德要求是(忠于政府) 24.我国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忠于政府、(忠于职守)、公正廉洁、(遵纪守法)、实事求是、(甘为公仆)和团结协作等七个方面。 25.依据行政决策涉及的不同内容,行政决策可分为(业务管理决策0和(战术决策) 26.依据行政决策的重要程度和影响范围,行政决策可分为(原有决策)和(战术决策) 27.依据行政决策之间的先后关系和内在联系,行政决策可分为(原有政策)和(追踪政策) 28.只有唯一目标的简单决策是(单目标决策)

29.科学设计,拟订方案阶段,有可分为(轮廓设想)和(精心设计)两个小的阶段。 30.注意行政方案的多样性,就是既有正常方案,又有(临时)方案,和(应变)方案

31.行政决策中枢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行政决策(目标)的确定和行政决策(方案)的选择 32.行政决策中枢系统的领导者,既要有良好的个体素质,也要有合理的(群体结构) 33.影响行政执行的主观因素又组织因素、(个人)因素、领导因素和(群体)因素

34.指挥者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是拥有(指挥权) 35.行政指挥的方式大致分为三类,即口头指挥、(书面指挥)和会议指挥 36.按沟通渠道划分,有(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37.按沟通媒介划分,有口头沟通、(书面沟通)、机械沟通和(体态沟通) 38.行政协调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主要有会议协调、(组织)协调和信息协调 39.以行政监督的主题为标准,可分为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40.按照行政监督的系统关系区别为标准,可以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41.以实施行政监督的时间先后为标准,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42.按照行政监督的内容不同为标准,可分为一般监督和(专业)监督

43.以监督主体同监督对象的关系的不同为标准,可分为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 44.一般行政监督可分为上下级之间的互相监督、主管监督和(职能)监督 45.检查监督包括法纪监督、(侦察)监督和监所监督等内容 46.社会监督包括政党监督、(社会团体)监督、公民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 47.党的监督方式主要有日常监督和(专门)监督

48.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对政府进行的监督称为(舆论)监督 49.行政监察的权限包括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决定权 50.行政监察的形式主要由一般监察、(专项检查)和立案调查三种

51.行政法律责任的主体包括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即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 52.违法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有权力机关的追究、(行政机关)的追究和(司法机关)的追究 53.行政法律规范执行的主要手段有行政决定、(行政监督)、行政强制执行和(行政处罚) 54.行政方法的特点主要有实践性、条件性、策略性和创造性

55.系统具有复合性、相关性、层次性(功能性)和环境适应性等特征 56.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杜拉克)在1954年撰写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概括地说是一种以(目标)为主线的现代管理方法

57.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称网络规划技术为(统筹法)

58.行政程序具有合法性(稳定性)系统性(连续性)适应性和可行性等特点 59.在优化行政程序当中,行政程序的(简化)是核心的内容

60.按照财务行政的内容,我国财务行政体制可分为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等 61.国家预算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预算(收入)和国家预算(支出)两大部分 62.编制国家预算的程序,可以大体上分为前期准备(正式编制)和审批三个阶段 63.国家税收的“三性”是强制性、(无偿性)和规范性 64.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包括增值税、(资源税)和证券交易税 65.衡量行政管理活动优劣的综合指标是(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测量的方法常用的有(直接测量法)和综合测量法,前者有包括直观判断法、(准测量法)行政费用法和(时效法)等。 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2、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3、一般行政环境:是指公共行政的宏观环境,就是指公共行政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5、具体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 6、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7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8市场体制:是不经过中央指令而凭借交易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在全社会范围内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的一种制度。 9、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10、行政体制 :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利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11、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12、地方分权制:也称多元制和分离制,是指中央政府将一些行政权授予下级政府,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治权的行政体制。

13、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14、完整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后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5、分离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意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6、层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17、机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18、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式。 19、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20、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21、行政领导: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个人或领导集体,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的 影响部属,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过程。

22、行政领导者: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人。

23、委任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24、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25、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 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 26、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27、人事行政: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 化和法治化管理。 28、人事行政机关:是指根据人事管理职责,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专门承担人事行政业务的组织机构。 29、人力资源: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 30、西方国家公务员: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31、中国国家公务员:是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行使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32、国家公务员的辞职:是指国家公务员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主动地提出解除与其所服务的行政机关工作关系的申请,并经过有关部门批准而辞去所担任的行政职务的制度。

33、机关行政:指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

34、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 35、行政机关档案:是行政机关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音像等各种形式的 历史记录。 36、办公自动化:是指为提高办公效率而建立的面向特定工作部门,支持其综合办公业务的集成化信息系统。

37、行政决策: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与公正原则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所做出的决定的行政行为。

38、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况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必须冒一定风险。

39、程序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40、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 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41、个人决策:在进行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者一个人所作出的决策,叫做个人决策。

42、经验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认识与分析,以及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完全凭借决策者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方式所进行的决策。

43、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决策。

44、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作出决策的过程。 45、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众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46、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

47、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目标规范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调节 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 48、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的组织程序和组织所规定的正式渠道进行的沟通。

49、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

50、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51、行政评估:是指对行政执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52、行政监督:是指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

53、事前监督:指的是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54、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 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

55、法制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56、舆论监督:是指公民或社会组织通过公共论坛批评包括权力腐败在内的不良现象;

57、公共财政: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 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58、国家预算制度:是国家政权内部立法机构与行政机构划分财政权限,并且由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财政予以根本约束和决定的一种制度。 59、国家决算: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用以反映国家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构成。

60、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61、行政道德:指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中,处理自身与工作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62、行政立法:一般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63、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64、行政规章: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65、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66、行政诉讼管辖:是确定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的权限划分。

67、行政赔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赔偿的制度。 68、行政方法: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为了达成行政目标,从公共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一定的公共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的指导下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方法和技术等的总称。

69、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70、战略管理: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作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71、标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

72、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

73、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 之间的比例关系。

74、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绩效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

75、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本质上是政治过程。

76、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77、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 简答题(要点)

1简述公共行政的特点。

(1)公共行政之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2)公共行政的政 治性; (3)公共行政具有严格的法制性; (4)公共行政的民主性; (5)公共行政的公平性; (6)公共行政的高效性。

2简述公共行政学的特点。

(1)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和边缘学科; (2)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 (3)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4)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 (5)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3.简述行政环境的特点。

(1)复杂性;(2)约束性; (3)特殊性; (4)不稳定性 4.简述组织文化的特征。

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其次,这种多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 5.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组织成员的同一性程度; (2)团队精神; (3)对人的关心程度; (4)组织的一体化的程度; (5)风险承受程度;(6)民主程度; (7)报酬标准; (8)重视结果; (9)控制程度。

6.简述里格斯公共行政的三种模式及其主要特点。

里格斯将公共行政分为三种模式:一是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公共行政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经济基础上的家长制,任人惟亲,实行等级森严的世卿世禄制度;二是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立在大工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民主行政,官员一发任命.依法行政;三是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公共行政模式,它既有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也有工业社会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是两者混合体。 7.简述政府职能的特点。

(1)政府职能普遍性的特点; (2)政府职能的强制性特点;(3)政府职能的系统性特点; (4)政府职能的不可替代性的特点; (5)政府职能的服务性特点。 8.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外部性问题; (2)市场垄断和专制价格; (3)公共物品的提供; (4)无知和非理性; (5)不平等问题。 9.政府干预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政府和市场两者的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它们不能互相代替; (2)政府干预经济仅界定在弥补和防止市场失效的范围; (3) 政府干预也必须讲究成本收益; (4)发展中国家政府一般对市场的 干预比发达国家广泛得多,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10.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

(1)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不足的职能; (2)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 (3)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能; (4)改善收入分配; (5)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 11.简述政府文化职能的主要内容。

(1)意识形态职能; (1)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职能;(3)发展文学艺术和体育卫生职能; (4)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没的职能; (5)清除那些不仅没有社会价值而且有害的文化产品的职能。 12.简述政府职能的特点。

(1)政府职能普遍性的特点; (2)政府职能的强制性特点;(3)政府职能的系统性特点; (4)政府职能的不可替代性的特点; (5)政府职能的服务性特点。 13.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外部性问题; (2)市场垄断和专制价格; (3)公共物品的提供; (4)无知和非理性; (5)不平等问题。 14政府干预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政府和市场两者的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它们不能互相代替; (2)政府干预经济仅界定在弥补和防止市场失效的范围; (3) 政府干预也必须讲究成本收益; (4)发展中国家政府一般对市场的 干预比发达国家广泛得多,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15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

(1)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不足的职能; (2)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 (3)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能; (4)改善收入分配; (5)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 16简述政府文化职能的主要内容。

(1)意识形态职能; (1)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职能;(3)发展文学艺术和体育卫生职能; (4)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没的职能; (5)清除那些不仅没有社会价值而且有害的文化产品的职能 17.简述行政体制的特点。

(1)鲜明的政治性; (2)较强的稳定性; (3)严格的系统 性; (4)相对的滞后性; (5)历史的继承性。 18.简述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体制的特点。

(1)中国地方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下级政府是上级政府的执行机关。 (2)各级地方政府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选举产生,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3)各省.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自治区有自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有高度自治权。 (4)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上级和同级的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的领导,执行党的常委会和委员会所做的决定和制定的政策。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是党的常委会成员。 19.简述中央集权制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国家政令统一,有利于国家统一指挥和统一领导,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完整,有利于整合国家各种资源和进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建设; (2)集权制对环境反映灵活,决策快,效率高。

缺点:国家行政体制比较僵化,行政首长集权,独断专行,会造成决策失误;如果对行政首长的权力缺乏制衡,就会出现家长制或一言堂。同时,由于集权制严格地控制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缺乏充分的自主权,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由于行政首长权力过大,可能产生滥用权力和寻租行为。 20.简述地方分权制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地方政府有较充分自主权,可以独立自主地开展各种社会管理活动和进行经济建设。在民族自治地区,可以保持民族文化和民族习惯。 (2)地方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地自主决策,解决本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可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区各种资源。可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分权制有利于公 民参与政府决策和对政府的监督,有利于民主建设。

缺点: (1)如果过度分权,可能出现地方各自为政,中央政府 政令不畅的局面,更有甚者会出现地方割据。不利于国家政令统一,不利于统一指挥、统一领导。 (2)分权制因为受地区限制,容易形成地方主义。 21.行政区划体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政治原则; (2)尊重历史传统的原则; (3)有利于发展的原则; (4)有效管理的原则; (5)民族自治原则。 22.简述完整制的优点和缺陷。

完整制的优点: (1)有利于一个公共组织或一个公共部门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2)政令统一,权力集中。 (3)高度自主,有独立的决策权,有利于调动本地区或本部门的积极性。 (4)可以因地制宜地确定行政目标,制定政策,反应灵活。

缺陷: (1)资源有限,不宜办大事;上级也不能进行统筹安排。 (2)高度自主,容易出现各自为政。 (3)缺乏全局观念,只顾局部利益。 23.简述分离制的优点和缺陷。

分离制的优点: (1)有利于整个公共行政系统的资源整合, 团结协作,统筹兼顾。 (2)有利于整个公共行政系统的统一领导和 统一指挥。 (3)有利于专业化管理,强调部门职能。 (4)有分有合,集中集权与分权的优点。

缺陷: (1)多元领导有可能造成下级无所适从。 (2)人与事分离,不利于对公务员的领导和使用。 (3)难于协调,容易出现文山会海。 24.简述层级制的优点和缺陷。

层级制的优点: (1)层级节制,一级管一级,权力关系清 楚,有利于领导和指挥,有利于提高效率。 (2)责任明确,有利于监督。 (3)行政目标统一,有利于对公务员的绩效考评。 (4)有利于推行决策。

缺陷: (1)如果层级过多,信息传递缓慢或失真,造成决策失误。 (2)节制严格,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3)容易出现家长制和依附性上下级关系。 25、简述机能制的优点和缺陷。

机能制的优点: (1)可以扩大公共组织的管理职能。(2)专业分工,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 (3)分权管理,有 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缺陷: (1)职能分化过多,会造成政府机构过多,对社会和经济干涉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2)分工过细,会造成权力交叉,影响行政效率。 26.简述公共组织部门划分的标准。

一般按下列三种标准划分公共组织部门: (1)是按管理职能和职能目标来划分行政部门。 (2)是按地区划分行政部门。(3)按公共行政管理的不同环节来划分公共行政管理部门。

27、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1)组织性; (2)非政府性; (3)非营利性; (4)自治性; (5)志愿性。 28.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 (2)监督市场; (3)中介作用; (4)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 (5)监督政府。 29.简述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1)补助; (2)减免税收; (3)委托公共事务; (4)法律管制; (5)辅导监督。 30.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

合法权力; (2)奖惩权力; (3)专业知识权,又称为专家权; (4)归属权,又称关系的权力。 31.简述行政领导责任的种类。

(1)政治责任; (2)法律责任; (3)行政责任; (4)道德责任。 32.简述行政领导责任的主要内容。

(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 (2)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 (3)负责制定公共行政决策,决定公共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4)正确地选拔、使用人才; (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 (6)做好协调工作。 33行政领导者素质主要由哪些方面构成?

(1)政治素质; (1)文化素质; (3)道德素质; (4)心理素质; (5)身体素质。 34.简述人事行政的特点。

(1)法治化; (2)专业化; (3)职业化; (4)现代化。

35人事行政专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1)国家公务员职业专业化; (2)人事行政理论专业化; (3)人事行政机构专业化; (4)人事管理方法专业化。 36.简述人事行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德才兼备原则; (2)知人善任原则; (3)公平竞争原则; (4)功绩原则; (5)依法管理原则。 37.人力资源主要具有哪些特征?

(1)人力资源的时效性; (2)人力资源的时代性; (3)人 力资源的能动性; (4)人力资源的再生性; (5)人力资源的增值性。 38.简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保证。人事制度历来是国家政权建设的核心地位; (2)公共 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不断开发和培养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造就一支优秀 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重要途径。 39.简述机关行政的特征。

(1)机关行政的事务性; (2)机关行政的综合性; (3)机关行政的时效性。 40.简述机关行政的作用。

(1)发动作用; (2)枢纽作用; (3)保障作用; (4)效率作用; (5)联系作用。

41.简述机关行政的主要内容。(1)机关日常工作程序的管理; (2)会议管理; (3)公文与档案管理; (4)行政经费管理; (5)机关总务后勤管理。 42.简述行政决策的特点。

(1)行政决策主体的特殊性; (2)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 (3)行政决策目的的非赢利性; (4)行政决策的合法性; (5)行政决策地域效力的普遍性; (6)行政决策执行的强制性。

43.简述行政决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科学预测原则; (2)信息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满意原则; (5)成本效益原则; (6)公平与民主原则;(7)法制原则: (8)实现公共利益的原则。 44.简述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包含的内容。

(1)领导决策系统; (2)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3)专家咨询系统; (4)信息支持系统。 45.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哪些步骤?

(1)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 (2)确定决策目标;(3)确定决策标准,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 (4)拟定决策方案;(5)分析方案; (6)选择方案; (7)实施决策方案,完善决策;(8)评估决策。 46.行政决策目标的产生有哪几种?

(1)立法机关确立的决策目标; (2)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 (3)上级政府或上级领导机关下达的具体决策目标; (4)上级政府或上级领导部门下达的粗略日标; (5)针对组织本身的发展所确定的决策目标。 47.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应把握哪些要点?

(1)行政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 (2)行政执行是一种具有目标导向的活动。 (3)行政执行是一种实施性质很强的活动,是务实性的.付诸于实际的行动,它需要通过一定的具体步骤或实际行动来落实政策。 (4)行政执行是一种行政法律行为。 (5)行政执行活动还具有强制性。 48.简述行政执行的特点。

(1)综合性; (2)目的性; (3)具体性; (4)强制性; (5)灵活性。 49.简述行政执行的原则。

(1)忠实决策的原则; (2)迅速有力的原则; (3)创新灵 活的原则; (4)计划安排的原则; (5)团结协作的原则。 50.简述改善行政沟通的途径。

(1)全面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 (2)明确沟通目的.建立沟 通的规章制度,使行政沟通规范化; (3)建立信息反馈系统,进行 信息的核查和监督。 51.简述行政协调必须遵循的原则。

(1)依法协调的原则; (2)统筹兼顾,顾全大局的原则;(3)求同存异,动态协调的原则; (4)公正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 52、简述行政监督的特点。

(1)监督主体的多样性; (2)监督对象的双重性; (3)行政监督内容的双向性; (4)行政监督主体的层次性; (5)法律地位的独立性。 53.行政监督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监督主体依法行使监督权,不受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各监督主体实施监督活动所需的人员、经费、技术手段和信息等不受任何监督对象的制约和影响。

54.依监督的主体划分,行政监督有哪几种类型?

(1)执政党的监督; (2)权力机关的监督; (3)行政机关的监督; (4)司法机关的监督; (5)社会监督。 55.社会监督的有效性具有的两个前提是什么?

一是公共行政的透明度,即政务公开。二是社会监督必须与国家权力体系的监督相结合,, 56.法制监督具有哪些特征?

(1)法制监督是权力分配的均衡; (2)监督的对象是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 (3)监督的范围具有广泛性; (4)监督方式和手段具有多样性; (5)以权力制约权力。

57,简述权力机关监督的主要内容。(1)政治监督; (2)法律监督; (3)工作监督。 58.简述舆论监督的特点。

(1)监督方式的公开化; (2)监督表达形式的直接性;(3)监督效应的及时性; (4)监督效果具有社会效应。 59.公共财政具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政府是公共财政的分配主体; (2)公共财政分配的日的,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 (3)公共财政具有强制性和补偿性。 60.简述公共财政优化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1)将资源配置于无法按付费原则经由市场配置的公共部门; (2)将资源配置于具有自然垄断倾向而不宜由市场配置的非竞争性商品和行业; (3)将资源配置于具有高风险,且预期收益不确定,但对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4)将资源配置于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私人部门无力投资的基础产业和部门。

61.简述公共财政调节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

(1)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2)调节部门及产业间 的收入分配关系; (3)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62.简述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1)规范人们行为的手段不同; (2)规范人们行为的范围和程度不同; (3)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63.简述法治行政的特点。

(1)职权法定; (2)法律保留; (3)法律优先; (4)依据法律; (5)职权与职责统一。 64.简述行政立法的原则。

(1)以人民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重的原则; (2)依法立法原则; (3)民主立法原则; (4)科学立法原则。 65.我国行政立法要求处处以人民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重的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1)人民权力至上; (1)人民政治参与; (3)个体权利为重点; (4)权利救济。 66.行政法规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1)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 (2)行政法规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制定; (3)行政法规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制定;(4)行政法规具有法的效力。 67.简述行政规章的基本特点。

(1)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是特定的行政机关,即有权制定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的机关; (2)行政规章的制定根据是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决定、命令的授权; (3)行政规章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制定; (4)行政规章具有法的属性、 68.简述行政方法的内容。

(1)基本手段; (2)行政程序; (3)技术方法。

69.简述行政方法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作用。

(1)科学的行政方法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保证; (2)科学的行政方法是政府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地开展行政工作的关键;(3)科学的行政方法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保证; (4)科学的行政方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条件; (5)科学行政方法是建设高效廉洁政府,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需要; (6)科学的行政方法可以促进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可以加强政府的合法性。 70.简述标杆瞄准的类型。

(1)内部标杆瞄准; (2)外部竞争对手标杆瞄准; (3)行业内标杆瞄准; (4)跨行业标杆瞄准; (5)内外部综合标杆瞄准。 71.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必要性。

(1)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降低公共行政的投入和成本,减少资源的消耗,实现公共利益; (2)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行政目标的达成度; (3)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公共组织的各种要素组合的科学合理程度; (4)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公共行政活动的社会效益的大小。 72.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

(1)测定行政效率的量的标准; (2)测定行政效率的质的标准; (3)测定行政效率的社会效益标准; (4)测定行政效率的规范性标准。 73.简述传统的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

(1)行政费用测量法; (2)行政职能测量法; (3)标准比较法; (4)公共组织要素评分测量法 74、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一般性指标包括哪些内容?

(1)经济指标; (2)效率指标; (2)公平指标; (4)效能指标。 75.我国正确地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2)平等原则; (3)公平分配的原则; (4)机会均等、能者优先的原则, 76.简述行政改革的取向。

(1)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取向; (2)以精简机构为取向;(3)以调整组织结构为取向; (4)以调整权力关系为取向;(5)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取向。 77.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改革对策,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占有第一手资料; (2)行政改革政策应该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损失为原则; (3)公众参与制定政策; (4)制定政策一定要充分考虑和利用行政改革的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时.也要充分研究不利条件,充分估计这些不利条件在行政改革的过程中所起的负作用。 论述题

1试述公共行政环境的作用。

(1)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与制约公共行政; (2)公共行政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 (3)公共行政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行政的发展变化; (4)公共行政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反作用。 2.试析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

(1)政府成本过高; (2)政府的低效率; (3)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4)寻租; (5)造成另一种不公平。

3.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须正确界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你认为政府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1)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正确处理政府与 市场之间的关系; (3)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4)正确处理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 (5)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 (6)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4.你如何理解行政体制?

(1)经济体制决定并制约行政体制,行政体制也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 (2)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的划分和公共组织设置,以及对政府系统的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职权的配置; (4)科学技术推动行政体制的变革; (5)文化对行政体制的重要价值作用。

5.试述行政体制的作用。

(1)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提高政府生产力,提高行政效率;(2)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大幅度地全面地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3)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造就大批的优秀的国家各级各类公务员; (4)科学的行政体制是公共行政民主化的保证; (5)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确保公民的各种权利和生命与财产。 6.试述公共组织的特点。

(1)政治性; (2)社会性; (3)服务性; (4)权威性;(5)法制性; (6)系统性。 7.试述公共组织的作用。

(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2)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3)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 (4)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 (5)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 8.什么是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试述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必须适当。一般来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是由许多相关因素决定的。如还要看工作性质、人员素质、领导能力和技术手段等因素来决定。 9、试述行政领导在公共行政中起的重要作用。

(1)行政领导是政治领导的贯彻执行; (2)行政领导是公共行政协调统一的保证; (3)行政领导贯穿于公共行政的全过程;(4)行政领导对行政效能具有决定性作用。

10.如何理解行政领导责任和其行政职位.行政职权是统一的?

首先,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位,即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所处的法律地位和担任的行政领导职务,这是行政领导者行使职权、履行责任的前提。其次,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权,即来自于行政职位的权力,它是行政职位所具有的一种由法律规定的权力,是行政领导者履行责任的必要依据。第三,行政领导者要履行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处于一定的职位,具有一定的职权,就要承担国家所委托的一定工作任务.并对国家负有责任,这就是行政领导者的行政领导责任。

11.试述行政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能力。

(1)抽象思维与决断能力; (2)人际关系的能力; (3)技术 12.试分析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 (2)行政决策主导着公共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3)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 (4)行政决策是贯彻执行国家意志和加强政府合法性的必要途径。 13.试述行政执行的作用。

(1)行政执行决定着决策方案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2)行政执行效果是检验、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的途径; (3)行政执行是实现公共行政职能的必要形式;行政执行是衡量公共组织及其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志。

14.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行政指挥是保证行政执行活动协调一致的重要手段;(2)行政指挥是高效地贯彻执行行政决策的根本保证; (3)行政指挥是高质量地达成行政决策目标的根本保证; (4)行政指挥是保证各种行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必要条件; (5)行政指挥是衡量行政领导者的政策水平和组织与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准。 15.试述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 (2)法定权威原则; (3)果断有力原则; (4)准确权变的原则;合理授权原则。 16.试述行政沟通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行政沟通是实现行政决策化、民主化的重要基础;(2)行政沟通是行政执行各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3)行政沟通是行政检查和监督的重要依据; (4)行政沟通是所有行政人员参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17.试述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行政协调可以使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和谐一致,避免内耗和互相冲突,从而达到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目的; (2)行政协调可以促进各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行政资源,精简和优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行政效率; (3)行政协调有助于各行政部门和行

政人员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并从整体和全局立场出发,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有利于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 (4)行政协调有助于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使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努力成为集体的努力,单独的行动成为合作的行动,从而产生整体的“合力”。 18、试述应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行政监督?

(1)行政监督主体由三方面主体构成; (2)行政监督的内容是指行政过程中的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的行为和与其相关联的机制;(3)从形式特征方面。行政监督是一种“整体性”的监督活动;(4)从价值特征方面。揭示行政监督是一种“整体配置效益”和“效率与质量均衡性”的监督。 19.试分析行政监督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行政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的原则; (2)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原则;(3)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 (4)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5)监督工作依靠群众的原则。 20.试述行政监督的作用。

(1)行政监督能有效地强化和改善公共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促进行政机关廉政建设; (2)行政监督是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进一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有效制度; (3)行政监督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 21.试述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 (1)提高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宗旨; (2)行政效率是检查和衡量公共组织和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有效性的—个重要标准;(3)行政效率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22.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理解行政改革?

(1)行政改革是个政治过程; (2)行政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3)行政改革必须改革内部体制和组织机构,重新配置行政权力;(4)行政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3.你认为行政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行政改革必须进行科学而严密地论证和规划,慎重开展;(2)行政改革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 (3)行政改革要以改变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核心,以高效.公平.廉洁为目标;(4)行政改革必须有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 (5)行政改革以理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 24.试述行政改革的阻力。

(1)历史的局限性决定了行政改革的成败; (2)政治因素对行政改革的限制与制约; (3)在行政系统内部行政官僚集团的反对; (4)传统的保守程度决定了行政改革的艰难程度; (5)用人惟亲和家长制对行政改革的负面影响。 25.试述行政改革的动力。

(1)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权威的推动; (2)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 (3)社会演变的要求; (4)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 (5)新思想.新价值的推动。 26.对于行政改革的对策,结合教材,谈谈你的看法。

(1)政治保障是进行行政改革的前提; (2)加强宣传.制造行政改革舆论; (3)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改革政策; (4)制定进行行政改革的法令和政策,使行政改革有法律保证和强制力; (5)恰当地选择行政改革的突破点,恰当地选择发动改革; (6)行政改革要尽快地取得效果,提高行政效率和为公众服务的质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ps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