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翻译概述

更新时间:2023-10-09 19: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Unit One

翻译概述

关于翻译到底是不是一门学科,学者曾有过激烈的争论,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有人认为翻译是一门科学,也有人认为翻译是一种技能。但不论争论探讨的结果如何,有一点不容否认的就是,翻译或翻译学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本单元,我们只涉及关于翻译最基本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翻译的概念、标准、过程及中国的翻译史简介。

一、翻译的概念

关于翻译到底是什么,中外学者在不同时期曾给出不同的解释。唐代贾公彦在《义疏》 一书中写道:“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前苏联语言学家巴尔胡达罗夫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在保持其内容即意义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的过程。”而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 · 奈达(Eugene Nida)对翻译的阐述是: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翻译就是在译语中用最为贴切自然的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风格而言。) 上述各种说法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翻译的概念可从三个层次来理解:翻译这一活动涉及两种不同的语言,即源语(source language) 与译入语(target language);翻译的目的是实现这两种语言之间意义的对应转换,即将SL表达的信息通过TL加以传递;在实现这种语际意义的对应转换中,要做到完整准确、不折不扣,不仅再现原文的意义,也要再现原文的风格。下面我们看几个例子:

例1:From there I could see the whole valley below, the fields, the river, and the village. It was

all very beautiful, and the sight of it filled me with longing.

从那里,我可以看见下面的整个山谷,那田野、河流和村庄,一切都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 解析:这句话在两种语言中无论是语言结构还是意义信息基本上是对等的,所以在翻译时只要忠实的传达原文的信息即可,无须作特殊的处理。

例2:我的工作经历和所学知识的有限性使我产生了留学美国继续深造的愿望。

It is the work experience and the limitation of my knowledge that stir me a desire to pursue advanced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解析:这句话的汉语原文用的是两个并列的名词短语作主语,其内容是全句表达的

重点。在翻译成英语时,句式进行了转换,选用了It is…that…这种强调句式,为的是突出原文的表达重点。

例3:Wine was thicker than blood to the Mondavi brothers, who feuded bitterly over control of

the family business, Charles Krug Winery. 译文1:查尔斯 · 库勒格酿酒厂使蒙特维兄弟忘了手足情谊,他们为争夺这份家业而结怨成仇。

译文2:对于蒙特维兄弟来说,酒浓于血,他们为了争夺查尔斯 · 库勒格酿酒厂这份家业而结怨成仇。

解析:有一个俗语叫“血浓于水”,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这句话中的wine is thicker

than blood是对这一俗语的模拟变体。译文1将这一变体译为“忘了手足情谊”,将原文的意思表达了出来,但却失去了原文的那种形象和精妙;而译文2将这一部分

译为“酒浓于血”,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这一变体的来源,既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语言意义,也有效地保持了原文的语言风格。

二、翻译的标准

刘宓庆曾说过:语际的意义转换不能是随意的,它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才能使翻译成为有意义的社会行为。也就是说,翻译并不是一种随心所欲的再创作,必须有一定的标准作为指导。但从另一方面而言,翻译如果是一门科学的话,那也是一门人文科学。所以,翻译

的标准不可能像物理、化学或数学那样,有固定的公式。关于翻译的标准,不同的学者在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和阐述。 在中国,谈到翻译的标准,人们首先会想到严复提出的“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这是严复在《天演论》序言中提出的:“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在英国,早在18世纪,著名的翻译家泰特勒(Alexander F. Tytler)也提出了一个翻译的三原则: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译文应完整地复述出原作的思想);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译文的风格和手法应与原作的性质一致);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译文应和原作一样流畅)。 除了严复,鲁迅提出了“信”与“顺”,指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 二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而在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时,鲁迅提倡“宁信而不顺”。林语堂在1933年的《论翻译》一文中提出了三条标准: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的标准。这三条标准分别体现了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译者对中国读者的责任以及译者对艺术的责任。傅雷提出了“传神说”,他在1951年《高老头——重译本序》中提到:“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钱钟书则强调“化境”,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即入于“化境”。 翻译的标准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一致,到底采用何种标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文体、译者的翻译意图、目标读者群等等。但翻译的根本标准应以“忠实”为核心,既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内容,又保持原作的风格。

例1: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s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e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王佐良译) 解析:这是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弗兰西斯 · 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4)

的一篇名作“Of Studies”,汉译以王佐良先生的《谈读书》最为有名。原文采用16世纪时的英语,而培根的散文又以风格古朴、语言简练、逻辑严密著称,所以王佐良先生在译文中采用类似的古朴凝重的文言文进行翻译,从而做到了与原文在表层语言结构上对应,在风格上相符。

例2:要想开发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市场,网络服务部门应改建服务,使普通用户能轻松

上网,使上网的简便程度如同打开家用电器一般。

To tap the market of 1.3 billion people, the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ISPs) should improve their service in such a way that ordinary users will be able to get onto the Internet

as easily as they switch on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解析:汉语句子轻短松散,而英语句子语义层次分明,显性形态标记准确清晰,结构严谨,因此在作汉译英时,一定要首先确定好句式结构及句子的主干部分,然后再添上枝节结构。在这个译文中,to tap…,in such a way that…以及as easily as…这几个状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英语的特点。

三、翻译的过程

翻译的过程是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解码和重编码的过程。奈达认为翻译需要经过三个步骤:分析——就是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对原文的表层结构、原文的信息进行分析;传译——就是译者在脑子里把经过分析的信息从源语传译成目的语;重构——就是把传递过来的信息重新加以组织,最后形成译文。一般来说,翻译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理解阶段、表达阶段、校核阶段。 1.理解阶段

理解是表达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正确的理解,就谈不上确切的表达。对原文的理解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必须弄清词义,特别是处理好一词多义的现象。另外,正确理解习语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特别是两种语言中有些习语表面上看来十分相似,但意义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差异,也就是所谓的“假朋友”(false friends),如果望文生义,很容易因不求甚解而造成误译。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在理解阶段还必须仔细分析原文的语法结构和句子结构,理顺内在的逻辑关系。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即了解背景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

例1:She told me that her 18-year-old son was the baby.

她对我说她那18岁的儿子是她子女中最小的。

解析:baby在这句话中并不是“婴儿”的意思,而是指“兄弟姐妹中最小的”。 例2:In my poor opinion, you should let him go. 依我浅见,你应当放他走。

Other media closer to the scene dismissed Carter as a poor loser.

对此事比较了解的其他媒体认为,卡特是一个输不起的人 / 输了就发脾气的人。 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was reluctant to bring poor cases into court. 司法部不愿意打没把握打赢的官司。

She told me that she was a poor sailor and always went to bed immediately on getting on

the boat.

她跟我说她有晕船的毛病,所以总是一上船就上床睡觉。

Nor was he in the slightest disturbed by the outcries of wealthy alumni whose sons were

forced to leave the college because they were poor students.

尽管那些有钱的老校友们对自己的孩子因学习成绩太差而被勒令退学大叫大嚷,他也

一点儿不为所动。

解析:在上述几个例子中,poor一词有不同的意思,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根据上下

文,首先正确理解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处理好搭配的问题。 例3:The advic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covering all aspects of daily life, are now

complemented by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geared specifically to meeting the local community by first of all investigating user requirements, then compiling special collections of appropriate leaflets and cuttings for example. 日常生活中各方各面的咨询服务和信息服务,现在由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部门承担;它们特别适合于满足当地居民的信息需求,其方法是首先调查用户的需要,然后编印一

些专门的汇编资料,如活页印刷品、剪辑资料等。

解析:这是一个长句子,必须首先分析清楚句子的结构。这句话的主要成分是The advic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are now complemented by public library services.;covering…life修饰前面的services;geared…这一很长的部分修饰public library services,其中by引导方式状语从句,修饰geared specifically to meeting the local community,方式中又分为两个步骤,first of all和then;then这一部分中又有of引导的定语,修饰前面的collections。 2.表达阶段

表达阶段就是译者把自己从原文所理解的内容用译入语重新表达出来。表达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对原文理解的深度以及对译文语言的修养程度。表达是理解的结果,但理解正确并不意味着必然能表达得准确,在表达上还有许多具体方法和技巧问题要解决。表达时要从整体着眼,从细节入手。整体指原作的主题思想、总体结构及基本风格等。细节指具体的思想内容、语言形式及表现手法。在表达的过程中,要做到表述得体、充分,避免表达过度( over-representation)或表达不足( under-representation)。在处理“忠实”和“通顺”的关系时,要避免顾此失彼,而应统筹兼顾,既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又能使译文通达晓畅,符合译语的表达规范。

例1:I had not known you a month before I felt that you were the last man in the world whom I

could ever be prevailed on to marry.

译文1:我还没有认识你一个月,就觉得像你这样一个人,哪怕天下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愿意嫁给你。

译文2:我还没有认识你一个月,就觉得像你这样一个人,在天下男人中我最不愿意和他结婚的就是你。

解析:这是《傲慢与偏见》中的一段对话。当时,男主角达西向女主角伊丽莎白提出

求婚,但伊丽莎白由于心怀偏见和听信谗言而对达西深恶痛绝,所以言辞比较激烈。译文1将这种语气传达了出来,译得比较有感染力。但有一个问题是,伊丽莎白是个有教养的女子,应该不会说出“哪怕天下男人都死光了”这样的话。译文2的翻译过于忠实原文的语言结构,从而出现了“翻译腔”。

改译:认识你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我就觉得,哪怕我一辈子找不到男人,也绝不可

能嫁给你。

例2:一个人的生命究竟有多大意义,这有什么标准可以衡量吗?提出一个绝对的标准当然

很困难;但是,大体上看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否严肃认真,看他对待劳动、工作等等的态度如何,也就不难对这个人的存在意义做出适当的估计了。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 Is there any gauge to measure it? It would be very difficult, of course, trying to advance an absolute standard. However, the significance of one’s existence can more or less be evaluated by examining his attitude toward life and work. 解析:汉译英在表达上比较难,因为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译者须具备相当的语言功底,才能译得恰当、得体。原文开头的一个问句被拆分成两个问句,既体现了节奏感又能立刻引起读者的思考。在接下来的长句中,原文在分号处作了语义上的转折,译文便在此断开。“但是”后面这一部分的译文对原文顺序进行了调整,从而使结构严谨得当,表达简练有力。 3.校核阶段

细致校核是理解和表达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原文内容进一步核实以及对译文语言进一步推敲的阶段。我们在翻译时尽管十分细心,但译文难免会有错漏或字句欠妥的地方。因此校核也是使译文能符合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校核分两次

进行:第一遍着重校核内容,第二遍着重润色文字。

例1:… and his manner was even dignified: quite divested of roughness, though too stern for

grace.

他的举止甚是庄重,不带一点粗野,然而严峻得不文雅。

解析:这句话意思基本上翻译出来了,但“严峻得不文雅”这种表达方式在汉语里很别扭。

改译:他的举止甚是庄重,不带一点粗野,然而严峻有余,文雅不足。

例2:The sky, now overcast and sullen, so changed from the early afternoon, and the steady

insistent rain could not disturb the soft quietude of the valley; the rain and the rivulet mingled with one another, and the liquid note of the blackbird fell upon the damp air in harmony with them both.

原译:天空布满了乌云,阴森森的,和下午早些时候相比,很不一样。雨一直在下,却丝毫不去惊扰山谷的静谧。雨水和小溪汇集在一起。画眉那流水一般的声音在潮湿的空气中回荡,同雨水和溪水在一起十分协调。 解析:这段文字属于景色描写。景色描写重在意境,所以译文在措辞上要格外下工夫。首先从内容上看,这段译文有几个不妥之处。early afternoon被译为“下午早些时候”,概念不是很清晰,倒不如译为“午饭后”;the liquid note中liquid一词被想当然地联想成和液体有关系,译为“流水一般的”,实际上,liquid在这里的意思是“柔和的”。而且,这句话的后半句主要是描写声音的,因此“雨水和溪水”的译法显然不妥,应是“雨声和溪水声”。从语言上来看,也可以进一步再润色,如“阴森森的”、“潮湿”等。

改译:天空乌云密布,阴郁低沉,和午饭后的晴朗相比,大不一样。雨不停地下着,却丝毫惊扰不了山谷的静谧;雨声和溪水声交融在一起,而画眉那婉转的曲调在湿润的空气中回荡,同雨声和溪水声是那样的协调。

四、译史简介 在中国,最早的关于翻译活动的记载出现在周代。周代对专管各地的翻译官有不同的称呼: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所以,现在我们还有象寄之才(translator)这种说法。古时称外国语言为“反舌”,因此也称翻译者为“舌人”。那么,为什么后来通用“译”或“翻译”呢?据宋僧赞宁的《宋高僧传》卷三云:“疑汉已来,多事北方,故‘译’名烂熟矣。”其后,宋僧法云的《翻译名义集》卷一中则肯定地说:“今通西言而云‘译’者,盖汉世多事北方,而译官兼善西语故。摩腾始至,而译《四十二章》,因称‘译’也。”也就是说,从汉代起,因为政治、军事上与北方的交涉最重要,所以“译”便开始通用。而“翻”字的出现,据赞宁说,也是起用于东汉摩腾之译《四十二章》。至于“翻译”两字的连用,至少在南北朝时的佛经翻译时已开始了。

中国的翻译史大抵经历了三个高峰期:佛经翻译时期、明清时期和“五四”时期。 1.佛经翻译时期

在中国的翻译史上,佛经翻译可谓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这一时期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西汉末年至西晋。这一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很多名僧踏入中土,以安世高、支谦、竺法护(竺将炎)为代表。安世高是安息国太子,博学多闻,信仰佛教,后让位于叔父,出家修道。他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西元148年),行经西域诸国,来到洛阳,从事译经的工作。其翻译的经典,义理明晰,文字允正。他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也是将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nz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