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习题与答案

更新时间:2023-08-24 08: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 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C)。

A)信息是关于主观愿望的、不可通讯的知识

B)信息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

C)信息是可以通讯的

D)信息可以分为战术信息、管理信息和数字信息等

2.信息和数据的关系是( )。

A)信息是数据的载体

B)数据决定于信息

C)信息和数据的含义是相同的 D)数据是信息的表达形式 答案:D)

3.下列不属于信息的特性的是( )。

A) 信息形成知识

B) 客观性

C)等级性

D)时效性 答案:A)

4.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 )组成。

A)人、计算机、程序

B)人、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料

C)人、数据资源

D)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 答案:B)

5.管理方法的发展方向为( )。

A)由定性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向

B)由定性向定量的方向

C)由定量向定性的方向

D)由定量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向 答案:A)

二、填空题

1.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 )、( )和( )三种类型。答案:EDPS、MIS、DSS

2.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可将决策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 )、( ) 答案: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

三、书后习题

1.1什么是信息?信息、数据有何区别?

答:(1)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2) 区别:数据是客观的,它来源于客观的现实世界,它只

反映某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能说明这一事实与我们的

行动是否有关系;信息是对数据加工后的结果,它取决于

人们的主观需求,要对人们的决策行动产生影响。

1.2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事物流的关系。

答:(1)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物流和信息流的流

动。

①物流是实物的流动的过程。

②资金流是伴随物流而发生的资金的流动的过程。

③事物流是各项管理活动的工作流程。

④信息流伴随以上各种流的流动而流动,它既是其他各种流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指挥和控制其他流运动的软资源。

(2)信息流处于特殊地位:

①伴随物流、资金流、事物流产生而产生。

②是各种流控制的依据和基础。

1.8试举例说明决策问题的三种类型。

答:(1)结构化决策

例如:“库存补充”。这个问题的解决相对比较简单、直接,能用明确的语言和模型加以描述,并可依据一定的通用模型和决策规则实现其决策过程的基本自动化。“库存量”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客观的数据,当实际库存量小于计划库存量时,即对库存进行补充,反之,不必进行补充。

(2)非结构化决策

例如:“广告部署”。这个问题的决策过程复杂,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决策规则和通用模型可依,决策者的主观行为对各阶段的决策效果有相当影响。影响“广告的部署”的因素有很多,并多是较主观的,从对市场的调查、分析,到确定广告对象、最终确定广告创意,需要决策者的经验、直觉、判断力,个人偏好乃至决策

风格的影响,是决策者根据掌握的情况和数据作出决定。

(3)半结构化决策

例如:“奖金分配”。其决策过程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但有不是完全确定。一般地,企业都有其奖金分配的模型可以遵循,但是,当遇到某些具体操作时,如年度奖金的级别调整,常常是要决策人对该模型进行一定的调整。

1.9试述信息技术发展对企业组织的影响。

答:(1)传统企业组织结构采用“金字塔”式的纵向的多层次的集中管理,其运作过程按照一种基本不变的标准模式进行。

(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正在向扁平式结构的非集中管理转变,其特点是:

①通过系统的完善使上下级指令传输系统上的中间管理层显得不在那么重要,甚至没有必要再设立那么多的管理层。

②部门分工出现非专业化分工的趋向,企业个部门的功能互相融合、交叉。

③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的信息交流变得十分便捷,从而有利于上下级和成员之间的沟通,可以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统一的、迅速的整体行动和应变策略。

1.10信息系统通过哪些方面来支持计划工作?

答:(1)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

(2)支持对计划数据的快速、准确存取。

(3)支持计划的基础——预测

(4)支持计划的优化。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管理信息系统的要素:

A)系统的观点 B)数学的方法 C)辅助决策 D)计算机的应用 答案:c)

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不包括( )。答案:B)

A)采用数据库 B)无需数学模型C)有预测和控制功能 D)面向决策

3.( )是在人和计算机对话过程中以人机交换方式辅助决策者探求可能的方案,生成管理者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答案:B)

A)专家系统 B)决策支持系统 C)人工智能系统 D)办公自动化系统

二、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结构的构成方式通常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 )和( )。

答案:横向综合结构,纵向综合结构,纵横综合结构

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 )系统。建立和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必须重视人和计算机的关系。答案:人机结合

3.管理信息系统是为( )提供服务的。 答案:管理决策

三、书后习题

2.1 你认为应怎样定义管理信息系统?

答: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社会技术系统。

2.4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如何协调人与系统的关系?

答: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表现在响应输入能力有限,短期存储能力有限,检出差别能力有限,对概率数据的处理能力有限等。如果负荷超过人的能力,响应速度就会大大降低,响应性能就会恶化。但是人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的知识进行模糊推理和决策,善于处理各种与人有关的问题。依据这些特点,在信息系统建立中要充分考虑人与计算机的合理分工,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以期人机和谐。

2.10 试述人在信息处理中的特点?

答:①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

②善于处理各种与人有关的问题。

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 关于开发方法的观点正确的是: 答案:A

A.只有相对没有绝对的最好的 B.面向对象是最好的

C.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取代

D.原型化方法比较适合于对系统功能要求高,但界面不是很丰富的系统

2.下列不属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法的是:

A.关键成功因素法 B.原型化方法

C.战略目标集转换 D.企业系统规划法 答案:B

3.在诺兰阶段模型中,( )阶段是控制计算机应用的规模和各种应用之间的配合与合作。

A.蔓延阶段

B.集成阶段

C.控制阶段

D.初装阶段 答案:C.

4.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原型法的特点的是( )。

A.开发周期大大缩短

B.降低了系统开发中的风险

C.文档和调试可能不充分

D.加强了开发过程中的用户参与程度 答案:C

5.U/C矩阵方法的主要作用是( )。

A.简化设计工作

B.对原系统数据流程图进行分析

C.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D.划分子系统 答案:D

二、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一般既包含三年或更长的( ),也包含一年的( )。

答案:长期计划,短期计划

2.通常,( )策略用于小型系统的设计;( )的策略则适用于大型系统的设计。

答案: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三、判断题

1.结构化方法是利用自上而下分析、设计,逐步实现的方式完成系统开发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T

2.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是由最初的原型化方法发展来的。 F

3.面向对象方法把程序和数据封装在对象里,而结构化方法、原型化方法的程序和数据是分离的。 T

4.领导的参加和重视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成功的基本保证。 T

5.采用原型化方法就能将用户的所有需求在系统开发前准确的定义出来。F

6.BSP方法强调识别功能应独立于组织机构 T

7.有较多子系统共享的数据应近早实现 T

四、书后习题

5.1诺兰阶段模型的实用意义何在?它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那几个阶段?

答:(1)诺兰阶段模型的实用意义:诺兰阶段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越的。因此,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本单位当前处于哪一个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MIS建设。

(2)它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那六个阶段,分别是:

①初装阶段②蔓延阶段③控制阶段④集成阶段⑤数据管理阶段⑥成熟阶段

5.2“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MIS的开发策略各有何优缺点? 答:(1)“自下而上”开发策略的①优点:由浅入深,易于接受,效益直接,费用合理。②缺点:缺乏整体性,难以保证各模块间联系的合理性,易于造成重复开发。

(2)“自上而下”开发策略的①优点:逻辑性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利于把握总体,便于优化。②缺点:规模大,较难面面俱到,周期长,风险大。

5.4制定MIS战略规划时使用BSP法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

答:作用:(1)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

(2)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优点:在于利用它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也就是能够使信息系统具有对环境变更的适应性。即使将来企业的组织机构或管理体制发生变化,信息系统的结构体系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5.5试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答:(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①优点:更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

密结合,而且在开发策略上强调“从上到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②缺点:开发过程复杂繁琐,周期长,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③适用场合:适用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

(2)原型法的①优点:贯彻“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更易被用户接受。②缺点:缺乏对管理系统全面、系统的认识,每次反复都要花费人力和物力。③适用场合:适用于中小型的管理信息系统。

5.6什么是企业流程?企业流程重组的步骤?

答:(1)企业流程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在逻辑上相关的业务活动。

(2)企业流程重组的步骤:

1、明确目标

2、识别现有流程

3、理解测量现有流程效果

4、思考信息技术带来的新机会

5、设计新流程

第六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系统分析的具体工作内容不包括( )。

A)可行性分析

B)详细调查

C)系统化分析

D)提出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答案:D)

2.在决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项目之前,首先要做好系统开发的( )。

A)可行性

B)系统化分析

C)总体规划

D)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答案:A)

3.在可行性分析中,经济可行性分析的主要任务是(

A)检查管理是否规范

B)计算机技术是否满足用户要求

C)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D)领导是否支持 答案:C)

4.描述管理业务流程的图表有( )。

A)管理业务流程图和表格分配图

B)数据流程图和表格分配图

C)管理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

D)管理业务流程图和框图 答案:A)

5.数据流程图的特性包括( )。

A)一般性和特殊性

B)具体性和抽象性

C)抽象性和概括性

D)一般性和具体性 答案:C)

6.下面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元素(。 。 ) )

A)数据结构

B)数据存储

C)数据流

D)外部实体 答案:A)

7.数据字典描述的主要内容有( )。

A)处理

B)数据流、数据存储

C)数据流、外部项、数据处理

D)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加工、外部项 答案:

D)

8.有关数据流程图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反映系统中的决策与控制过程

B)从总体上描述系统的逻辑功能、系统内各部分的信息联系及系统外各有关事物的联系

C)反映系统中信息运动的规律

D)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描述形式 答案:A)

9.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

A)DFD图

B)系统说明书

C)流程图

D)详细调查报告 答案:B)

10.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 )

A)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B)进行具体的物理设计

C)进行系统的程序设计 D)进行系统的逻辑设计 答案:A)

11.数据流图(DFD)的基本符号有几种:( )

A)3 B)4 C)5 D)6 答案:B)

12.帮助系统分析员了解一个组织内部业务处理活动的任务与工作流程的图表是:( B)

A)系统流程图 B)业务流程图 C)程序流程图 D)数据流程图

13.决策树和判定表是用来描述( )。

A)系统的业务流程B)数据处理逻辑

C)数据之间的关系D)系统的数据流程 答案:B

二、填空题

1.可行性分析报告的结论中应明确提出以下内容之一;( )、( )、需推迟到某些条件具备以后才能进行。

答案:可立即进行开发,不能或者没有必要继续进行

2.绘制数据流程图采用( )、( )的方法。 答案: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三、1、什么是系统分析报告?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系统分析报告是系统分析[阶段]工作的总结,也是进行下一步系统设计的依据。系统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现行系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全面描述新系统的功能和目标,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支持新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等。在系统分析报告上报项目主管审核部门经过批准之后,即可转入下一个工作阶段进行系统设计。

2按动态特性分,数据的属性可以分为几类?为什么要进行这种分类?

数据的属性按动态特性可以分为三类:1.固定值属性。2.固定个体变动属性。3.随机变动属性。

固定值属性是指具有固定值属性的数据,其值基本上固定不变。 固定个体变动属性是指数据项对总体来说具有相对固定的个体集,但是其值是变动的属性。

随机变动属性是指数据项,它的个体是随机出现的,值也是变动。 属性的意义不同多少都决定有所分类,这样的动态特性划分的目的是要确定数据和文件的关系,也就是确定把哪些数据应安排在哪种数据文件中。例如:通常是把固定属性的数据存放在主文件中,把固定个体变动属性的数据放在周转文件中,把随机变动属性的数据放在处理文件中。

第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系统设计主要包括( )两个方面。

A.总体设计和具体的物理设计

B.划分子系统和程序设计

C.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和输入/输出设计

D.代码设计和功能设计 答案:A

2. 从系统开发和维护的角度考虑,系统的( )是最重要的指标

A.可靠性 B.灵活性 C.一致性 D.完整性 答案:B

3. 系统的( )指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在运行过程中抵抗异常情况的干扰及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能力

A.可靠性 B.灵活性 C.一致性 D.完整性 答案:A

4. 系统设计报告的主要作用是作为( )的依据。

A.系统规划 B.系统分析 C.系统实施 D.系统评价 答案:C

5.某学校学生学号规定如下,前两位表示年级,后三位表示顺序号。例如99010表示1999年入学,第10名注册,这种代码属于( )。

A.顺序码 B.区间码 C.助忆码 D.缩写码 答案:B

6.设4位的每一位上可用20个字母,则这种代码的总数为( )。

A.4^20 B.20^4 C.20*4 D.100000 答案:B

7.在系统物理配臵方案的设计中,系统的( )可以用连续工作时间来表示。

A.吞吐量 B.响应时间 C.可靠性 D.地域范围 答案:C

8.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输入设计中,为了保证年龄数据的正确性,规定输入的年龄应在18~60之间,如果输入的数据超出此范围,则认为是错误的,这种数据校验方式属于( )。

A.界限校验

B.数据类型校验

C.控制总数校验

D.平衡校验 答案:A

二、填空题

1.对每位字符为0~9的三位码,共可组成( )种代码。 答案:1000

2.每秒钟执行的作业数称为系统的( ) 答案:吞吐量

3.( )主要从功能的角度描述了系统的结构,但并未表达各功能之间的数据传送关系。 答案:功能结构图

4.系统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有 答案: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

三、课后习题

1.系统设计时,怎样参考数据流程图画出信息系统流程图。在这过程中主要应做那些工作?

答: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放入数据流程图为基础绘制的。可以按下述思路来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首先,为数据流程图中的处理功能画出数据关系图;数据关系图反映了输入数据、中间数据和输出信息之间的关系。最后,把各个处理功能的数据关系图综合起来,形成整个系统的数据关系图,即信息系统流程图。答:由于数据流程图与信息系统流程图之间的差异并非仅在于符号的改变,信息系统流程图表示的是计算机的处理流程,而并不像数据流程图那样还反映了人工操作那一部分,所以在绘制系统流程图的过程中要先确定系统的边

界、人机接口和数据处理方式,还应考虑哪些处理功能可以合并,或者可以进一步分解,然后把有关的处理看成是系统流程图中的一个处理功能,此外,数据流程图中的加工处理与信息系统流程图中的处理步骤不一定要一一对应,设计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合并或分解,还可以根据需要在系统流程图中加一个中间文件,用来进行与其他处理之间的信息联系。

7.2试述我国身份证号中代码的意义。它属于哪种码?这种码有哪些优点?缺点?答:(1)我国身份证号18位,其中前6位代码的意义是,持证人所属的省、市、区,接下来7到14位是出生年月日,15位到17位是顺序码,其中第17位可以看出性别,第18位是校验位。(2)它属于区间码。它的优点是:信息处理比较可靠,排序、分类、检索等操作易于进行。缺点是:这种码的长度与其分类属性的数量有关,有时可能造成很长的码。7.4系统设计时,用什么图来说明系统目标与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答:功能结构图。

7.6系统设计中,为什么要先作输出设计,后作输入设计?

答:输出是系统产生的结果或提供的信息。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输出是系统开发的目的和评价系统开发

成功与否的标准。尽管有些用户可能直接使用系统或从系统输入数据,但都要应用系统输出的信息,输出设计的目的正是为了正确及时地反映和组成用于生产和服务部门的有用信息,因此,系统设计过程与实施过程相反,不是从输入设计到输出设计,而是从输出设计到输

入设计。

7.8用几何级数法设计代码检验位的方案如下:原代码共4位,从左到右取权16,8,4,2;对乘积和以11为模取余作为校验码。试问原代码为6137的校验位应是多少?

答:(6*16+1*8+3*4+7*2)/11=130/11=11┄┄9

7.9程序设计说明书由谁编写?交给谁使用?

答:程序设计说明书是由系统设计员编写的,交给程序员使用的。

7.12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校验数据输入中的错误?(列举5种即可) 答:(1)重复校验。(2)视觉校验。(3)检验位校验。(4)控制总数校验。

(5)数据类型校验。(6)格式校验。(7)逻辑校验。(8)界限校验。(9)顺序校验。(10)记录计数校验。(11)平衡校验。(12)对照校验。

第八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源程序经过编译后,要先经过人工测试,然后再进行机器测试,机器测试主要有两种方法:( )。

A)复查和走查 B)黑盒和白盒 C)单元和组装D)复查和黑盒 答案:B)

2.系统转换的方式主要有( )。

A)直接转换、并行转换

B)直接转换、并行转换和分段转换

C)直接转换、分段转换

D)并行转换、分段转换 答案:B)

3.购买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则是( )。

A)能够满足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要求,并具有一定的扩充余地

B)供货商有良好的培训计划和售后服务能力

C)价廉物美,安装、操作都比较简单

D)供货商具有良好的信誉 答案:A)

4.系统实施是以( )为依据的。

A)系统分析文档资料

B)系统设计文档资料

C)系统分析和设计文档资料

D)数据流程图 答案:C)

5.按照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任何程序都可以设计成由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 )。

A)顺序结构,多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B)顺序结构,IF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

C)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C)

6.测试的目的是( )。

A)要证明程序无错

B)发现软件的错误

C)找出数据错误

D)找出编码错误 答案:B)

7.新系统投入运行后,原系统仍有一段时间与之并行工作,称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nn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