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ppt.Convertor
更新时间:2023-11-09 09: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海尔对员工的正负激励原理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七章 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学习目标】
1.掌握需要的分类和特点; 2.掌握激励理论的具体内容;
3.掌握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一节 激励与绩效
一、行为周期的基本模型
(一)行为周期
1、需要:感知某种必要的生活与发展条件匮乏时的心理状态。
2、动机:需要使人的内心产生行为驱动力,这就是动机。动机并不就是需要,但动机这种内驱力是以需要作基础的。
3、目标:行为是指向一定目标的,那就是能够满足其需要的资源。
4、满意感:这是获得了所需资源,使需要得到满足,紧张感及因之而产生的行为内驱力(即动机)消失时的内心体验。
5、反馈:内心体验到满意感,会反馈至行为周期的起点。即需要导致的心理紧张消失。若未能实现目标,产生了不满感,也会反馈到行为起点。
6、外界刺激:它能加强或削弱动机,但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依据。内心不感觉需要,外界刺激是无法引发行为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1)行为是因感受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动机驱使发生的。
2)行为是有方向性的,是为了获得能满足其需要的资源。
3)行为终止于需要的满足。已满足了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性。
4)要激励起行为,一要了解被激励者有何需要,二要掌握有何可以满足其需要的资源 二、需要的分类
(一)外在性与内在性需要
1、外、内在下需要的界定
外在性的需要不能从工作活动本身求得满足,能满足外在性需要的资源存在于工作之外,即控制在组织、领导与同事手中,因而工作是手段性的。
内在性需要的满足是通过工作活动的体验才能实现,因而工作本身具有目的性。 2、外在性需要又可进一步分为两亚类:物质性需要和社会—感情性需要。
3、内在性需要也可进一步分为两亚类:过程导向的内在性需要和结果导向的内在性需要。 (二)内、外在性需要与激励间的关系 三、需要的测量
(一)工作描述指标问卷 (二)波特量表 四、满意感与绩效
(一)工作满意感与绩效的不同组合 1、高满意感与高绩效 2、高满意感与低绩效 3、低满意感与高绩效 4、低满意感与低绩效
这四种状况都很常见,说明:满意感不等于激励,不一定带来高绩效;激励是复杂的多因现象,不能把它简单化。 (二)三种假设
满意感与绩效间关系,目前有三种假设: (1)满意感在前是因,高绩效在后是果。 (2)绩效是因,满意感是果。
(3)满意感与绩效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五、满意感与缺勤和离职
薪酬能左右满意感,而满意感又直接影响缺勤率与离职率,这已被许多实证性研究所证实了。
(一)缺勤
缺勤指除了伤病等不得已而未出勤外,主动地离开工作。
1、含义:反映了对工作冷淡的脱离性行为,因此是员工不满的征兆。不但造成工时的直接损失,还有败坏士气的间接损失。
2、缺勤的测度:最能反映员工不满程度的指标是全单位在特定时间段(月、周等)内缺勤人天数,还可用此时间中缺勤的平均天数表示,再就是用缺勤率,即来衡量。
3、影响出勤或缺勤的因素:这是个多因现象,可分为两类主要因素:影响出勤或缺勤意愿的因素、影响出勤能力的因素。
4、缺勤的控制。人力资源部门要对缺勤状况有精确的了解,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二)离职 1、离职的类型 (1)自愿型。因外单位吸引,或因对现职或单位无兴趣,或因想学习深造等原因主动辞职。 (2)被动型。因到退休年龄,或意外伤残、责任事故等被单位强制退职或解雇。 2、对离职的认识
3、影响离职的因素
第二节 需要与激励的主要特点 一、需要的多样性
最被普遍接受的需要分类理论有: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交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另外,马斯洛认为需要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现在:
1、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是逐层递升的,一旦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依次出现。
2、人们的需要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总有某种需要处于优势地位,即主导需要,其需要强度也最大。
3、五个层次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的共同需要,但需要还与该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文化教育普及程度等密切相关。 4、马斯洛强调他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核心是自我实现,把主导需要上升为自我实现的人称为理想的人。
(二)阿德弗ERG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阿德弗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种:
生存需要(Existence)、关系或交往需要(Relatedness)和成长需要(Growth)。称为ERG理论。
1、生存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指人的衣、食、住、行、性以及工资、津贴、工作条件等方面的物质需要。
2、关系或交往的需要。即要求与人交往,并维持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愿望。包括上下级、同事、个人等人际关系的和谐。
3、成长需要。即人们要求在事业、前途等方面的有所成就,得到发展的内在愿望。 需要层次理论与ERG理论的比较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建立在“满足-上升”的基础上 每个阶段只有一个优势需要 阿德弗的ERG理论 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 可建立在“满足-上升”和挫折-倒退”两个方面 可能有几个优势需要 严格按层次上升,不存在越级,也不可能超越需要层次,也可能下降 存在后退 人的需要是天生就有的,是内在的、人的需要与生就有的,也有后天获得下意识的 的
(三)麦克里兰的“成就激励理论”
1、成就需要。指人们对挑战性工作的及事业的追求需要。
2、权力需要。指影响与控制其他人的欲望,使得别人的行为与在其他条件下有所不同。这是管理者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
3、友爱需要。指建立友好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成为保持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激励及其过程 (一)激励的定义
激励,从语义学来定义,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是指通过采取一定的侦测和措施,调动员工努力工作、爱岗敬业、提升个人绩效、实现自我价值的潜能,并最终促进组织发展和绩效提升的过程。 (二)激励的过程性 三、激励的重要性
1、激励是开发个人潜能的重要手段
2、激励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的关键 3、激励是激发员工创造力和革新精神的动力。 四、激励的目标导向性 第三节 激励理论的应用 一、激励与工作设计 (一)基本工作特性
哈克曼提出五种具有激励作用的工作特性: (1)工作所需技能的多样性。 (2)工作的整体性。 (3)任务的重要性。 (4)工作的自主权。
(5)工作反馈。
(二)工作再设计及其具体措施
与泰勒提出的工作细分、专业、标准化反其道而行之。 (三)实行工作再设计的条件
1、首先应使员工的基本生活需要应得到合理的满足。 2、员工应受过适当教育.具有较高的自我成长需要。 3、员工受过必要训练,掌握了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二、分配公平感
(一)分配公平感研究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分配公平感是人们对资源分配是否公平台理的个人性判断,是以个人的公平价值观为基础的。
(二)分配公平感的特点
相对性:不公平是比较出来的,是社会比较的结果标准,无绝对标准。
主观性:完全因个人特点而异,甲对某事认为极不公平,乙可能以为无所谓。 不对称性:人们常在自己觉得稍有吃亏时,便怨声载道,锱铢必较;但当占了些便宜时,便心安理得,处之泰然,毫无内疚之心。
扩散性:人们在某项分配上感受不公,心存不满,会波及到整个情绪。 (三)亚当斯公平论 1、亚当斯模型:
O-结果,即分配中所获报酬;
I一投入,即人们在工作中所作的贡献;
p-这是一标注符号,代表感受公正或不公的当事者; r-是一标注符号,表示比较中的参照对象。 2、亚当斯模型中各主要变量的含义 3、公平感的恢复
常用的手段有四种:
第一,设法增加自己所获的报酬,或增大对方的贡献,或减少自己的贡献,或减少对方所获的报酬,包括宁肯自己也无收获,只要对方不增所获,损人不利己。
第二,如果改变不了这些变量,则从心理上调整对这些变量的认识。 第三,改变参照对象,求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来自慰。 第四,退出比较,即辞职另谋高就等。 4、过程性公平
(四)关于公平标准和分配原则的讨论 1、贡献律 2、平均律 3、需要律 4、市场供求律 5、资历律
6、工作条件律 7、风险律 8、代价律
9、投资回报律 10、机遇律
三、员工的工作态度与激励
(一)组织中的心理契约
(二)艾齐奥尼矩阵模型
艾氏把心理契约的概念用来观察不同组织所采取的权力类型。他认为可分为三类:即强制型、实用型、规范型;组织成员对其组织的态度,认为也可分为三类:离心型、计较型和道德型。
离心型 强制型 ★ 实用型 ★ 规范型 ★ 计较型 道德型
成员对组织的态度 组织中所采用的权力 (三)员工的组织承诺
1、组织承诺的定义。员工的组织承诺是员工对自身工作组织的基本态度,是对组织整体的深层反应,它涉及长期的、全面的、自觉的工作积极性。
2、高组织承诺的员工主要表现出三类行为:
(1)大量的利组织的行为:工作热情积极,不计报酬、主动尽责。 (2)组织价值观的内在化:高度的忠诚感、使命感与责任感。 (3)对组织的感情依恋及对组织成员身份的珍视。 3、员工组织承诺的本质与层次及其养成过程。
组织承诺可分为三个层次:
浅层组织承诺:接受和顺从组织的要求,以换取自身所需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其行为是工具性的,与组织的关系是交易性的,态度是计较性的。
中层组织承诺:员工开始敬慕组织的宗旨与目标,保持对组织的依附关系,但在心理上还站在组织之外。
深层组织承诺:员工自觉认同于组织,真诚的接受其价值观,并将它内在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实现与组织的一体化,在利益上不再分彼此。 4、员工组织承诺养成的影响因素有三: 个人性因素、组织性因素、环境性因素 5、员工组织承诺的综合模型 组织性因素 1
个人性因素 4
组织承诺 6
文化性因素 2
心理性因素 3
中介变量 5
其他个人性因素 8
个人性行为结果 7
环境性因素 9
环境性结果 10
6、组织承诺
(四)波特一劳勒综合激励模型
波特一劳勒综合激励模型,以弗隆的期望一效价模型为骨干,在弗隆模型基础上作了两方面的重要补充:第一,增加了反馈回路;第二,添补了四种影响因素。 四、员工行为改造与强化 1、应答行为与操作行为
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与这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与应答性行为相应的是应答性反射,称为S(刺激)型S型名称来自英文Simulation。;与操作性行为相应的是操作性反射,称为R(反应)型R型名称来自英文Reaction。S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刺激直接关联,R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反应直接关联。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在学习情境中,操作性行为更有代表性。斯金纳很重视R型条件反射,因为这种反射可以塑造新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 2、四种强化手段:
正强化、消退、惩罚、负强化。 3、强化时间表 4、强化的误用 刺激 工作要求 好的行为 反应
惩罚:降职、降薪批评开除等 结果
不好的行为
正强化:提升、奖金、表扬等 负强化:取消外分、停止批评等 消退:停发奖金、停止表扬等
正在阅读:
第七章+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ppt.Convertor11-09
2018年湖北大学艺术学院333教育综合之教育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05-05
借款人经济收入证明02-14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十二中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01-13
中国电信校园宽带市场调查报告(2)04-03
价格理论与实务文档 (8)05-18
《周髀算经》与古代域外天学12-21
上海市黄浦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07-11
遥感导论考试题A及答案11-16
小学生阅读能力测试题(含参考答案)10-27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员工激励
- 第七章
- Convertor
- 原理
- 实践
- ppt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朱则光)
- 2009年度郑州市平安建设先进个人名单
-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 经方抗感染
- 会计基础工作实施细则2017
- 第19章 离散相模型
- 论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 1.1.2关于印发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的通知红头文件
- 石大北京2015年秋《毛泽东思想概论》在线作业(二)
-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解读
- 智慧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整体建设方案2018版
- 李定信先生着作《赖文俊《催官篇》白话解》
- 大面积酸碱泄漏处置基本程序
- 儿童交通安全教育之家长篇:做好安全防护
- 佳木斯市简介
- 东大15秋学期《大学英语(四)》在线作业2 答案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 辐射防护 习题答案
- 互换性习题
-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务考评登记表(4)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