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功能及其生态屏障建设

更新时间:2023-12-27 11: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特征及其生态屏障建设

邓 玲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摘要:长江上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核心区域和生态建设的关键地区,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和生物多样性宝库,是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基础和生态屏障。现代经济意义下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是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在新的发展理论指导下,对过去长江上游经济建设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目的是要构建一条绿色屏障,保障长江全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社会措施等手段组合的综合体系来实现。

关键词:长江上游 生态屏障 建设体系 问题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长江流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对于整个长江流域乃至中华民族和亚太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特征

长江上游是指从长江发源地到长江干流宜昌段,全长4511km,干流和支流流经青海、甘肃、陕西、西藏、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等九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面积105.9万km2,占长江流域面积的58.9%,全国陆地面积的11.1%。截至2000年底流域总人口2.62亿,占整个长江流域总人口的40%以上,该区域是我国藏、羌、彝等少数民族的重要群居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农牧区。长江流域因其自然资源富集、经济势能集聚、区位优势显著、发展潜力巨大等优势,成为推动东西经济的“大动脉”和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轴”,也是全国经济布局与资源配置的“核心区”和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的“传输带”。长江流域的稳定和发展,对于推动西部开发、实现东西共富、促进民族团结与繁荣和维护国家稳定与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长江上游地区素有绿色生态屏障之称,是长江水资源的根基和命脉所在。这是因为长江上游地处我国一级阶梯向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生态环境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长江上游特殊的地质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赋予了长江上游特殊的生态环境功能。首先,长江上游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河川径流量分别占全流域48%和全国17%,在全流域和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决定着长江水资源的变化情势,左右着全国水资源利用战略的决策,是长江和全国水资源保护的核心地区。其次,长江上游是全流域生态最脆弱地区。长江上游地区山地占4/5,地势陡峭,山高谷深,土层浅薄,森林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特别是金沙江等干热河谷,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很低,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因此,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是整个流域生态保护与重建的攻坚地段。再次,长江上游是全球环境变化的敏感区。长江上游地区特别是长江源区的大部分处在青藏高原东南的延伸部分,是对全球气候变化较敏感的区域。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变化,意味全球气候变化,其影响作用显著、征兆突出,是指示全球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睛雨表”,因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研究与保护为世界所关注。最后,长江上游是生物多样性宝库。长江上游地域辽阔,跨高原、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三大气候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土壤条件,该区汇聚了我国西南、青藏高原和华中三大动植物区系的繁多种类,是我国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物种资源宝

1

库和基因宝库。因为长江上游地区是全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核心区域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和生物多样性宝库,因而成为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基础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天然屏障。然而由于在过去的经济建设中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长期的乱砍乱伐、坡地垦殖,使得长江上游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冰川退缩、湖泊干涸、草地沙化、森林覆盖率锐减、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淤积、生物物种减少、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的制约了本地区及整个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1、森林资源锐减,草地退化严重,自然灾害频发

长江上游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仅次于东北的第二大林区,也是长江水土资源保护的重要屏障。但多年来,由于不合理开发,森林植被锐减。据估计,从50年代到90年代,长江上游森林破坏相当于毁弃约60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长江上游地区由于过度放牧,加上鼠虫害猖獗,草地裸露面积增大,使得草地退化严重,导致区域小气候变化,致使干旱频繁,霜雪增多,暴雨洪涝、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崩塌及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常有发生。据统计,自汉至今的2000年间,长江流域共约发生洪水灾害200多次,平均10年一次。

2、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湿地生态退化,荒漠化、石漠化现象突出

长江上游地区地势陡峻,山高谷深,土层浅薄,森林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低,水土流失严重。据1999年遥感调查结果,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5万km2,占流域总水土流失面积的63%;长江上游面积65%的地区为微度和轻度水土流失区,长江上游年土壤侵蚀总量达16亿t,占全流域的66.7%;四川省水土流失面积22.27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45.9%,年土地侵蚀总量9.5亿吨,流入长江6亿吨,全省还有4000万

亩宜林荒地,1050万亩沙质荒漠化土地亟待治理。潜在荒漠化土地面积达62.5万平方公里,而且沙质荒漠化土地发展很快,年递增率达0.6%。岷江上游荒漠化和半荒漠化干旱河谷由50年代到80年代间沿干流上下各延伸近10公里,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等干旱河谷也有扩展趋势,一些地方沙化情况更加严重。

3、珍稀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长江上游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特别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近几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大了对资源的需求,对资源的过度和不合理开发,致使许多动植物濒临危机。由于森林面积的减少,长江上游地区内原有的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羊、白唇鹿、以及珙桐、水青树、连香树、金钱槭等重点保护动植物正失去其生存基础,数量日趋减少。

4、工业污染严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

随着长江上游人口的急剧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业生产规模和交通运输的不断扩大,大量城市污水、垃圾和工业三废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其突出的表现就是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和大气污染日趋严重。据1998年统计,长江沿岸堆积的固体废弃物堆存总量高达2170万吨。2002年1月5日《科技日报》报道称“《无边污水纷纷下,不尽垃圾滚滚来》”,大量的废污水排放江中,使长江成了下水道。长江上游的大气污染也非常严重,重庆、贵阳、宜宾三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长期位于全国前三名。据环保部门估算,工业污染给长江流域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达150亿元以上。而其整体的平均废水处理投资率、工业废气、二氧化硫及烟尘处理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几十年来,由于各种人为的破坏行为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损毁,使得长江上游地区灾害频繁,生态屏障功能日渐衰退,这不仅影响长江上游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更直接威胁着长江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西部大开发中,中央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恢复和重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之一被提出 ①

四川省省长张中伟在《全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1年8月27日

2

来。

四川省95%的幅员面积属长江上游范围,占长江上游地区的一半以上,生态区位独特,但目前四川生态环境相当脆弱。由于四川在长江上游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生态环境治理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成败,因此,四川省委、省政府把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为跨越式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之一,正式提上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日程。

二、现代经济意义下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

长江上游目前令人堪忧的生态环境,从表面上看是生态环境问题,而实际上是经济社会问题。传统概念下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指单纯的自然生态系统,其生态屏障功能主要由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产过程完成。现代经济条件下,长江上游地区已经不是一个以自然区为主要特征的区域,而是一个以经济区为重要特征的,自然区和经济区重叠的区域。客观上存在着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两个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系统。他们相互进行着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换。两个系统又都有自身的再生产过程:经济系统的再生产过程是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产过程是新陈代谢、吐故纳新和物质循环。自然生态系统由生物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无机环境(自然界的土地、空气、水、热、光以及各种元素所构成的空间)组成。在没有人类干扰或干扰很少的情况下,自然生态系统通常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生态系统是从强调增长的开拓性的、不成熟状态开始,经过几个中间阶段,直到进化成保护资源、高效的成熟系统。成熟的顶峰系统是由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其栖息地一年又一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的一群有机体组成的。通过它们对营养、气体和信息的复杂交换,成熟的系统用最少的资源产生了最大的生物量。”1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生态平衡。然而环境是可变的,当环境变化超过生态系统的适应力时,平衡打破了,若靠自然系统自身恢复平衡,需要经过若干年。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互为环境。即自然生态系统的环境包括自然界的无机环境和人类主宰着的经济社会环境。人类向自然系统索取物质,并排弃废物。当人类的经济活动超过了自然承载力与适应力时,环境问题产生了,一方面,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资源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补给和再生产能力,使其资源锐减,生态功能下降;另一方面,人类经济活动排入环境的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又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正常的物质循环,使生态功能进一步下降。由此可见,环境问题是随经济活动展开而产生的。

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长江上游地区由于人口急剧膨胀,掠夺性开采资源,生产力布局不合理,产业选择失误,无节制地排放废弃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加上少数民族群居,社会发育迟缓,生产方式低下等因素,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物质循环。建国以来,川南、攀西、六盘水等地区都成为国家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重庆、泸州、自贡、宜宾、攀枝花等沿江城市发展成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城市;为了支援全国建设,四川林业实际上就是森林工业,砍多种少;上游少数民族地区近乎原始的生产方式毁林开荒、刀耕火种、挖沙淘金等等。20世纪90年代,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已到了根基崩溃的边缘,是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从事的这些经济活动,不仅向自然界肆意索取,而且向自然排放大量废弃物,其经济的外部性造成了该地区生态系统失调,环境质量下降;反过来生态系统失调的外部不经济性,不仅使该地区遭受巨大经济损失,而且进一步制约其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是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二是加剧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和难度;三是加剧了贫困程度。正如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告诫我们的一样:“我们不要过于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经济活动是与其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经济发展目标、开发模式及 1

美国,保罗?霍肯,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宣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3

经济政策密切相关的。几十年来单纯追求增长和忽视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经济学上探寻原因,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缺陷和对实践的指导结果。传统经济学研究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的配置来创造和增加财富,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努力实现最大满足。这种理论有一种明显的缺陷,即忽视经济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只重视内部经济性,“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是其推崇的核心。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经济活动,必然是采取最廉价、最粗放的方式直接开采、最便宜地利用自然资源,以便获取最大利润,同时又不负责任地把生产的废弃物抛向自然系统,以节约成本。掠夺资源和破坏生态的结果使人类生存环境极度恶化,因此,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中,要用新的发展理论来作指导,遵循新的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和价值观,。

现代经济意义下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是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在对过去长江上游经济社会环境破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西部大开发中,国家不仅把长江上游地区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也把它列为西部开发的三大重点区域之一。长江上游地区资源富集,匹配天成,综合利用资源,加快发展,富民强区,不仅是上游地区2.6亿人民的迫切需要,也是国家战略调整的重大安排。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任务同时落在这一区域,因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是由长江上游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相互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其根本目的是要构建一条绿色屏障,保卫长江,保障长江中下游的安全,保障长江全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其核心仍然是发展,但这种发展不再是基于传统模式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俄发展,也不是单纯为保护生态环境而放弃发展,是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一种新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三、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体系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个体系建设须遵循顾全大局、注重效益,统筹规划、统一领导,联动开发、联合保护,科技先行、以人为本,依法建设、强化监督,科学设计、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社会措施等手段来实现。其具体结构如图所示: 天然林保护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生物措施 长防、长治工程 林业建设工程 长

水利建设工程 江

工程措施 上水电建设工程

游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生 发展生态旅游业 态经济措施 发展生态农业 屏 限制、转产污染产业 障

环保设施设备制造技术 建

城市垃圾无害处理技术 设

技术措施 工业企业绿色技术改造 体

推行ISO14000技术标准 系

计划生育、人口控制 社会措施

4 加强法制建设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1.生物措施是指采取生物手段,扩大上游地区植被覆盖,减少病虫鼠害,增强生态调节功能的整治方式。重点是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长防”、“长治”等国家重点工程。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森林具有蓄水保土、防止水土流失和江河淤积、遏制土地荒漠化的作用,它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的是能量和物质交换的重要角色,不仅能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而且能保护人类的整个生存空间。森林的保护和建设,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

2.工程措施指利用工程手段对山、水、林、田、路进行治理提高上游地区防洪抗旱能力,实现上游地区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整治方式。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工程措施主要是加强水利水电建设。水利建设的生态环境功能便是防洪抗洪,同时还肩负着农田基本建设和灌溉任务,保障上游地区农业稳产丰收。长江上游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加速水电资源开发,不仅有利于在长江上游地区建成强大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和长江流域经济带,支撑沿海地区加工业的持续发展,而且对国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改善生产力布局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3.经济措施是指在加快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同时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和经济政策推动和保障生态屏障建设顺利地持续进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从投资和发展政策上加大生态屏障建设和扶贫力度,确保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有效实施,着力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限制和转移污染产业,积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要结合长江上游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凭着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这样,既为当地政府增加了财政收入,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同时又实现了自然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技术措施是指利用先进实用技术为手段,提高生态调节能力和经济发展综合能力的治理方式。实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科技行动计划,推广使用环保技术和设备,发展环保制造业;积极运用先进科学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系统化;推行环保技术标准(ISO14000),实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改造。

5.社会措施是指通过政策、法律、宣传等手段,提高上游地区生态调节功能手段。要认真实行计划生育,保持适度人口负荷,减少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加强法律控制,确保生态屏障建设和运行安全;加强对环保的宣传和民众的教育,营造一个具有浓厚环境意识的良好人文氛围和法制氛围。

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中的几个难点问题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矛盾,应该引起学术界和实际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

1、资源主导型地区环境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及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的矛盾

为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淤积,首要的是实施天然林禁伐,切实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以保障生态环境建设的顺利进行。但是,天然林禁伐引致了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出现。天然林禁伐地区大多为老、少、边、穷地区,一直以来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的开发,多年来都是“木头财政”。天然林禁伐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抑制,地方财政收入锐减。对于经济发展本就十分滞后的这些地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一些地区出现了禁伐后上山“挖金子”,挖树根等新一轮的山体破坏。退耕还林也存在着标准对长江上游地区偏低,不能补偿农业收入,难以保证农民增收,因而出现边种边耕边毁现象。显而易见,生态屏障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是一个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能否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事关到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

5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如果不能帮助这些地区迅速调整产业结构,保证天然林禁伐区农牧民的收入和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生态屏障的建设和维持是十分困难的。

2. 传统产业与绿色生态产业的平稳过渡问题

长江上游地区的传统产业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体,攀枝花、宜宾、自贡、泸州、重庆等沿江工业城市,冶金、化工、机械、造纸等产业布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存在,甚至还要扩大和发展。虽然上游地区资源种类较多,某些类别的资源探明储量很大,但却存在着分布较广,含量低,伴生矿多,不易开采的特点。长期以来,我们走的是一条高耗资和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今后的发展中,为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大程度地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同时要严格限制污染产业的发展,因此,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环境治理投资大、任务重。

另一方面,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发展经济,必然要大力推进绿色经济的发展。绿色经济包括绿色产业,强调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是绿色经济也并非对环境就没有负面影响,在绿色产业发展的初期,对生态环境还是有负面影响的,只是这种影响没有超过生态阈值,并且随着发展进程的加深,这种负面影响越来越小,直至趋于零。因此如何使新旧产业平稳地过渡,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3.重大工程建设与生态屏障建设的关系

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必然要实施多项重大工程,如铁路和高等级公路、重大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以及其它能源和重化工产业的布局。这些工程实施都会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环境问题,局部恶化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必须协调好这些重大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西电东送”中部通道的事实,除了在建的几个水电站外,还将开工溪落渡、向家坝等大型水电站。水电站有调蓄洪水、防止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提供清洁能源等功效,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水电站建设也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如三峡库区移民及相关建设产生的大量弃渣造成长江河床泥沙淤积,水电建设配套工程带来的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因此,要合理协调重大工程建设与生态屏障建设的关系,努力使重大工程建设带来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

4、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长江上游所属的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山区,而山区大多是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敏感地带。生态环境恶化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长期滞后、贫困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的症结之所在。正因为贫困问题是生态环境退化的根源,真正持久的环境保护应建立在消除贫困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贫困地区又多是建设生态屏障的重点区域,如果解决不好贫困问题,生态屏障建设也就无所适从了。可见,反贫工作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搞不好就会陷入“越穷越破坏,越破坏越穷”的恶性循环中。

参考文献:

1、 杜受祜 《环境经济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1.12 2、 姚 建 《环境经济学》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2

3、 邓 玲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研究》主报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02.6 4、 翁立达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现实挑战与对策思考》 城市研究1999.1

作者简介:

邓 玲,女,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西部开发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与管理。

6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如果不能帮助这些地区迅速调整产业结构,保证天然林禁伐区农牧民的收入和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生态屏障的建设和维持是十分困难的。

2. 传统产业与绿色生态产业的平稳过渡问题

长江上游地区的传统产业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体,攀枝花、宜宾、自贡、泸州、重庆等沿江工业城市,冶金、化工、机械、造纸等产业布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存在,甚至还要扩大和发展。虽然上游地区资源种类较多,某些类别的资源探明储量很大,但却存在着分布较广,含量低,伴生矿多,不易开采的特点。长期以来,我们走的是一条高耗资和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今后的发展中,为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大程度地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同时要严格限制污染产业的发展,因此,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环境治理投资大、任务重。

另一方面,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发展经济,必然要大力推进绿色经济的发展。绿色经济包括绿色产业,强调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是绿色经济也并非对环境就没有负面影响,在绿色产业发展的初期,对生态环境还是有负面影响的,只是这种影响没有超过生态阈值,并且随着发展进程的加深,这种负面影响越来越小,直至趋于零。因此如何使新旧产业平稳地过渡,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3.重大工程建设与生态屏障建设的关系

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必然要实施多项重大工程,如铁路和高等级公路、重大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以及其它能源和重化工产业的布局。这些工程实施都会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环境问题,局部恶化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必须协调好这些重大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西电东送”中部通道的事实,除了在建的几个水电站外,还将开工溪落渡、向家坝等大型水电站。水电站有调蓄洪水、防止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提供清洁能源等功效,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水电站建设也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如三峡库区移民及相关建设产生的大量弃渣造成长江河床泥沙淤积,水电建设配套工程带来的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因此,要合理协调重大工程建设与生态屏障建设的关系,努力使重大工程建设带来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

4、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长江上游所属的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山区,而山区大多是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敏感地带。生态环境恶化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长期滞后、贫困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的症结之所在。正因为贫困问题是生态环境退化的根源,真正持久的环境保护应建立在消除贫困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贫困地区又多是建设生态屏障的重点区域,如果解决不好贫困问题,生态屏障建设也就无所适从了。可见,反贫工作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搞不好就会陷入“越穷越破坏,越破坏越穷”的恶性循环中。

参考文献:

1、 杜受祜 《环境经济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1.12 2、 姚 建 《环境经济学》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2

3、 邓 玲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研究》主报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02.6 4、 翁立达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现实挑战与对策思考》 城市研究1999.1

作者简介:

邓 玲,女,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西部开发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与管理。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ms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