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五学案

更新时间:2024-01-27 12: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二历史学案——专题五 了解历史,热爱祖国

第一节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一、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文化繁荣阶段——“ ”方针

1.背景:⑴新中国成立,激发了 的创作热情。

⑵ 制度确立,经济建设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2.提出: 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 3.含义:艺术问题上 ;学术问题上 ;(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意义:它为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 和 。 5.成果:⑴文 学:《 》、《 》、《 》。(文学,举三例)

⑵电影戏剧:《 》、《 》、《 》。(电影,举三例)

《 》、《 》、《 》。(戏剧,举三例)

⑶舞 台 剧:音乐舞蹈史诗《 》歌剧《 》芭蕾舞剧《 》是艺术精品。

⑴政治: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民主政治。⑵经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逐步展开。 ⑶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创作。 ⑷双百方针的提出。

第二节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教育的兴办: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兴办

1.废除旧的教育制度:

⑴背景: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政府的重视。

⑵方针:1949年《 》规定新中国教育是 的、 的、 的文化教育。 ⑶措施: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创建新教育管理制度。

⑷作用:①完成了从 教育向 和 教育的转变。

②确立了 的新型教育制度。

2.建立新的教育制度:

⑴重要措施:①内容:向工农和工农子女“ ”。

②措施:开展 和 ;学校优先录取 入学。 ③作用:使数千万工农干部、劳模、产业工人受到比较正规的 和 教育。

⑵教育性质: 年一届人大通过宪法确定新中国教育是 的性质。 ⑶教育方针:全面教育 ①毛泽东:全面教育。

提出:1957年,《 》

内容:使受教育者 ,成为 。

②刘少奇:两种制度。(为推动教育方针的实施)

内容:两种教育制度: 学校, 学校。

两种劳动制度: 工作, 工作。

作用:为 、改变 和发展 ,提供可贵思路。

⑷办学体制:多样性。

⑸主要成就: 年,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 。

⑹历史意义:奠定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二、第二阶段(十年动乱):文化凋零阶段——文化专制政策

1.“十年动乱”从文化领域开始

导火线: 年11月《文汇报》发表 的《 》。 2.动乱中“文化的凋零”

⑴原因:①红卫兵破“四旧”。(即 、 、 、 )

②林彪江青污蔑文艺界被“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政,迫害文艺工作者。

⑵表现:①破“四旧”, 付之一炬;

②许多 、知识分子、民主人士遭批斗,下放甚至迫害致死; ③优秀 被贴上“ ”的标签而遭封杀; ④“ ”一枝独秀,“ ”是当时文艺状况的写照;

三、第三阶段(1978年后):再现繁荣阶段——“ ”方向和“ ”方针

1.背景:⑴ 全会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 ⑵ 年第 次文代会,邓小平提出“ ”方向,恢复“ ”方针。

2.“二为”方向含义:文艺 , 。 3.成就:

⑴文学艺术再现勃勃生机: “ 奖”,“ 奖”,“ ”奖,电影、戏曲艺术 奖。 ⑵体育事业取得喜人成就:

★☆探究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出现哪两个高峰?简析这两个高峰产生的主要原因。 ⑴高峰: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新时期。

⑵原因:①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主要原因是党中央“ ”方针的贯彻。

②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原因是“ ”方针和“ ”方向的指导。 ③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

★☆探究二:党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⑴“双百”方针提倡在文艺科研领域可以有思考与辩论、创作和批评的独立与自由,但要在宪法范围之内。

⑵在文艺问题上“百花齐放”,在科学问题上“百家争鸣” 。

⑶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及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在三个关系中,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最基本的。 ★☆探究三:建国初期文化繁荣的原因。

二、教育的挫折: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1.文革的冲击:⑴文革爆发后,各地大中学校纷纷“停课闹革命”,成立“红卫兵”进行大串联。

⑵文革 初 期,中小学中小学招生基本停顿,高校停止招生。

1968年底,掀起知识青年“ ”运动。

2.“教育革命”:⑴领导体制:工宣队进驻学校,贫下中农管理学校。

⑵教学体制:“ ”,缩短 。

⑶高校招生:招收工农学生,创办“ ”工人大学。

3.高校恢复招生:⑴时间: 年。

⑵对象:工农兵。

⑶方法: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结合。 ⑷影响: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

4、文革对教育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 ”“ ”局面,全国文盲和半文盲

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 的提高和 的发展。

- 19 -

高二历史学案——专题五 了解历史,热爱祖国

三、教育的繁荣: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教育界拨乱反正:⑴时间:“ ”结束后。

⑵标志:1977年恢复 ,建立教师 等制度。

2、“三个面向”战略

⑴提出: 年, (提出者)。

⑵内容:教育要 , , 。(是新时期教育的 ) 3、科教兴国战略

⑴背景:教育在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⑵提出: 年,党中央通过《 》。

⑶内容:坚持以 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 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⑷意义:有力地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4、依法治教战略

全国人大颁行了《学位条例》、《 》、《 》、《 》、《 》、《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 5、教育成就

⑴实现“双基”。(即:基本 ,基本 。) ⑵ 教育发展, 教育结构优化,实现普教和职教并举。 ⑶ 教育成就显著, 教育发展迅速且体系齐全。

★☆探究: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基本内容及意义。

⑴提出背景:①“文革”结束教育界拨乱反正,高考制度恢复及教师地位的提高。

②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教育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科技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⑵主要内容:①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主要动力;

②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⑶历史意义:①应对时代挑战,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二、发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背景:⑴文革使科技受挫,邓小平提出“ 、 ”的口号。

⑵1978年 大会和 全会的召开,迎来科学发展春天。 ⑶ 年中央发出《 》,进行科技体制改革。

2.提出: 年,邓小平明确提出“ ”。

3.意义:反映了时代特点,概括了科技作用,成为“ ”战略的理论基础,是 重要组成部分。

三、走走向世界 :

1.原因:⑴“ ”战略的实施,

⑵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⑶科技规划的实施(即 计划, 计划)。

2.成就:

⑴核 技术 方面: 不断发展;核技术和平利用。

①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 卫星。随后,第一颗 卫星升空。

⑵空间技术领域 ②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 技术和“ ”技术的国家之一。

③从 年开始,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①80年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 。

⑶运载火箭方面:②99年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5次“ ”号飞船发射与回收试验。

③2003年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 ”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 )

⑷信息技术领域:①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 计算机系统。

②02年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027万亿次的 计算机。

⑸生物工程领域:相继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 任务和 工作框架序列图。

★☆探究一: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⑴新中国成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⑵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进作用。 ⑶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⑷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探究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及意义

⑴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⑵意义:①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实践发展的鲜明特点。②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位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③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探究三: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

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 ⑵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作用。 ⑶中国必须发展高科技,实现高科技的产业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⑷中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从科技和教育入手。

⑸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⑹要促进科技教育的发展,必须进行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一、起起步 :

1.历史背景:科技基础薄弱;科技落后。

2.政府措施:⑴确立发展方针: 。

⑵成立科研机构: ; 。 ⑶壮大科研队伍:归国“游子”(列举五人);政府培养。 ⑷编制远景规划:56年编制《 》,重点发展 。

3.重大成就:

⑴国防科技:①1958年第一座实验性 建成。②1964年第一颗 爆炸成功。

③1967年第一颗 爆炸成功。 ④1970年第一颗 进入预定轨道。

⑵医 学:1965年世界首次 。

⑶农 业:1973年 培育出被誉为“ ”的 水稻。 3.地位:集中代表中国科技的新水平,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 20 -

高二历史学案——专题五 了解历史,热爱祖国

第一节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一、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文化繁荣阶段——“双百”方针

1.背景:⑴新中国成立,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⑵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经济建设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2.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 3.含义: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意义:它为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5.成果:⑴文 学:《红 岩》、《红 日》、《红 旗 谱》。(文学,举三例)

⑵电影戏剧:《上甘 岭》、《李双双》、《五朵金花》。(电影,举三例)

《龙须沟》、《茶 馆》、《蔡 文 姬》。(戏剧,举三例)

⑶舞 台 剧: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歌剧《洪湖赤卫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艺术精品。

不断革新的关系,在三个关系中,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最基本的。

第二节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讲解参考用)

一、教育的兴办: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兴办

1.废除旧的教育制度:

⑴背景: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政府的重视。

⑵方针:49年《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⑶措施: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创建新教育管理制度。

⑷作用:①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

②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

2.建立新的教育制度:

⑴重要措施:①内容: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②措施: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学校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

③作用:使数千万工农干部、劳模、产业工人受到比较正规的中等和高等教育。

⑵教育性质:54年一届人大通过宪法确定新中国教育是为人民服务。 ⑶教育方针:

①毛泽东:全面教育。

提出: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内容: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②刘少奇:两种制度。

内容: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

两种劳动制度:工厂机关八小时工作,半工半读工作。

作用:为普及教育、改变教育脱离生产实际和发展职业教育,提供可贵的思路。

⑷办学体制:多样性。

⑸主要成就: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⑹历史意义:奠定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二、第二阶段(十年动乱):文化凋零阶段——文化专制政策

1.“十年动乱”从文化领域开始

⑴导火线:《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⑵斗 争:二月提纲与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

①二 月 提 纲:彭真《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试图约束“左”的倾向。 ②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江青出台会议《纪要》,是文学艺术遭摧残的开始。 2.动乱中“文化的凋零”

⑴原因:①红卫兵破“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②林彪江青污蔑文艺界被“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政,迫害文艺工作者。

⑵表现:①破“四旧”,文化典籍付之一炬;

②许多文艺人士、知识分子、民主人士遭批斗,下放甚至迫害致死; ③优秀文艺作品被贴上“封、资、修”而遭封杀; ④“样板戏”一枝独秀,“八亿人口八个戏”是当时文艺状况的写照;

三、第三阶段(1978年后):再现繁荣阶段——“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1.含义: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背景: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

⑵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邓小平提出“二为”方向,恢复“双百”方针。

3.成就:

⑴文学艺术再现勃勃生机: “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电影、戏曲艺术政府奖。 ⑵体育事业取得喜人成就:

★☆探究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出现哪两个高峰?简析这两个高峰产生的主要原因。 ⑴高峰: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新时期。

⑵原因:①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主要原因是党中央“双百”方针的贯彻。

②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原因是“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指导。 ③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

★☆探究二:党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⑴“双百”方针提倡在文艺科研领域可以有思考与辩论、创作和批评的独立与自由,但要在宪法范围之内。

⑵在文艺问题上“百花齐放”,在科学问题上“百家争鸣” 。

⑶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处理好科学与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及继承传统与

二、教育的挫折: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1.文革的冲击:⑴文革爆发后,各地大中学校纷纷“停课闹革命”,成立“红卫兵”进行大串联。

⑵文革 初 期,中小学招生基本停顿,高校停止招生。

1968年底,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2.“教育革命”:⑴领导体制:工宣队进驻学校,贫下中农管理学校。

⑵教学体制:“开门办校”,缩短学制。

⑶高校招生:招收工农学生,创办“七二一”工人大学。

3.高校恢复招生:⑴时间:1970年。

⑵对象:工农兵。

⑶方法: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结合。 ⑷影响: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

4、文革对教育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全国文盲和半文

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三、教育的繁荣: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教育界拨乱反正:⑴时间:“文革”结束后。

- 21 -

高二历史学案——专题五 了解历史,热爱祖国

⑵标志:77年恢复高考,建立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等制度。

2、“三个面向”战略

⑴提出:1983年,邓小平。

⑵内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指导方针) 3、科教兴国战略

⑴背景:教育在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⑵提出:1995年,党中央《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⑶内容: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⑷意义:有力地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4、依法治教战略

全国人大颁行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 5、教育成就

⑴实现“双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⑵职业教育发展,普通教育结构优化,实现普教和职教并举。 ⑶成人教育成就显著,高校教育发展迅速且体系齐全。 ★☆探究: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基本内容及意义。

⑴提出背景:①“文革”结束教育界拨乱反正,高考制度恢复及教师地位的提高。

②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教育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科技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⑵主要内容:①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主要动力;

②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⑶历史意义:①应对时代挑战,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3.意义:反映了时代特点,概括了科技作用,成为“科教兴国”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

三、走向世界:

1.原因:⑴“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⑵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⑶科技规划的实施(即863计划,火炬计划)。

2.成就:

⑴核 技术 方面:核武器技术不断发展并和平利用。

①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随后,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⑵空间技术领域 ②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③从90年开始,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①80年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⑶运载火箭方面:②99年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5次“神舟”号飞船发射与回收试验。

③03年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杨利伟)

⑷信息技术领域:①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

②02年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02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⑸生物工程领域:相继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探究一: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⑴新中国成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⑵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进作用。 ⑶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⑷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探究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及意义

⑴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⑵意义:①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实践发展的鲜明特点。②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位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③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探究三: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

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 ⑵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作用。 ⑶中国必须发展高科技,实现高科技的产业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⑷中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从科技和教育入手。

⑸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⑹要促进科技教育的发展,必须进行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一、起步:

1.历史背景:科技基础薄弱;社会环境动荡。 2.政府措施:⑴建立发展方针:自力更生。

⑵成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委。 ⑶壮大科研队伍:归国“游子”(列举五人);政府培养。 ⑷编制远景规划:56年编制《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重点发展尖端科技。

3.重大成就:

⑴国防科技:①1958年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②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⑵医 学:196年5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⑶农 业: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3.地位:集中代表中国科技的新水平,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背景:⑴文革使科技受挫,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

⑵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迎来科学发展春天。 ⑶85年中央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进行科技体制改革。

2.提出: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22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mk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