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4-05-27 08: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共政策的过程观

政策过程:问题的察觉与认定→问题列入政策议程→政策问题的诊断→政策目标的确立→政策方案的设计、评估与选择→政策合法化→政策执行→政策评价→政策调整→政策终结 政策制定: 问题的察觉与认定→问题列入政策议程→政策问题的诊断→政策目标的确立→政策方案的设计、评估与选择

政策过程的四个基本阶段:参考国外学者的看法,结合我国政策实践的情况,我们将政策系统的运行看作是由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终结等环节所组成的过程,这些环节构成了一个政策周期。

公共政策流程:1公共政策的制定2公共政策的执行3公共政策的评估4公共政策的终结 公共政策制定广义:将政策制定理解为整个政策过程,把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环节称为后政策制定阶段。狭义:政策形成或政策规划,指从问题界定到方案抉择以及合法化的过程。 政策制定阶段:社会问题的产生→政策问题的确认→政策议程的建立→政策规划→政策合法化

社会问题的产生 指一个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状况不理想或不可取,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并设法加以改变的问题。 从不合理社会现象到社会问题

1)一个社会必然存在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比如贫困、犯罪;2)当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现象是社会问题时,它才是社会问题。

价值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主观认识、思想信仰、生活态度等价值因素在社会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社会问题的类型

过失性社会问题 :这类社会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过失行为。

但过失和偏差往往是相对而言的,并没有绝对的标准,需要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 结构性社会问题 所谓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 它的产生并非任何形式的行为偏差或行为过失而在于社会结构偏差。

两类主要结构性社会问题1、各种不平等现象引起的结构性社会问题2、如由经济不平等所带来的贫富两极分化问题3、价值观变化引发的结构性社会问题4、如家庭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等

公共政策问题链

问题、社会问题、社会公共问题、公共政策问题

问题:一定行为主体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状态。问题分为私人问题和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社会的现存状况与社会期望状况之间的差距。

社会公共问题:当社会问题超出了当事人,其影响波及到不直接相关的群体时,社会问题就成为社会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权力部门感受到必须要解决某种社会公共问题,否则,可能产生极为消极的后果,于是把某种公共问题纳入解决议程,这时,社会公共问题转化成为公共政策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确认过程 是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察觉、界定和描述的过程。 是一个从对客观事实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问题的有效确认比方案的精心设计更为重要 。 问题察觉:某一社会现象被人们发现并扩散,逐渐引起社会公众和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过程。 问题界定是指对问题进行特定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首先,需要通过一定方法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归类。其次,需要对问题进行必要的诊断。 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差距何在;二是原因何在。最后,需要把问题情境转变为实质问题。 问题描述是指运用可操作性语言对问题进行明确表述的过程 。问题描述将作为政策制定的直接“原料”输入决策系统。通过自下而上的报告体系完成。

问题描述过程中应注意:第一,问题描述应做到真实详尽,切忌人为夸大或缩小。 第二,尽量缩短报告链条,减少报告层次。尽量做到。以客观代替主观,以直接代替间接,以准确的事实代替加工过的材料 。

政策议程通常指某个已引起深切关注并确认必须解决的公共问题被正式提起、商讨、规划、研究的议事程序,以决定政府是否需要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采取什么行动的政策过程。(二)政策议程的分类

库伯和艾尔德——《参与美国政治:议程建立的动态过程》根据不同主体和不同性质,将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一般来说,公众议程和公共利益的表达相关联,而政府议程和各种利益的综合相关联。

罗杰·科布——《比较政治过程的议程制定》一文中以政策诉求的主体为标准,提出了建立政策议程的三种类型:外在创始型、政治动员型和内在创始型。

公众议程 某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一种政策议程。⑴该问题必须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并受到广泛注意,或者至少必须为公众所感觉。⑵大多数人都认为有采取行动的必要。

⑶公众普遍认为,这个问题是某个政府机关权限范围内的事务,而且应当给予适当的关注。 政府议程 某些社会问题已引起决策者的密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

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是政策议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一般而言,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先要经过公众议程,然后才能进入政府议程。 但有时社会问题也有可能越过公众议程直接进入政府议程。 政策议程的基本类型(一)外在创始型

由体制外的个人或利益集团提出进入公众议程,然后通过院外集团的活动进入政府议程; (二)政治动员型具有权威作用的政治家提起政策议程进入政府视野; (三)内在创始型

是由体制内的机构或人员提出政策诉求,不希望经过体制外的公众系统直接进入政府议程。 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

公民个人、利益集团、政治领袖、政府体制、大众传播媒介、问题自身的作用 公民个人的作用:很多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都是由私人问题而引发的; 非正式关系在政策议程建立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利益集团的作用:

1、任何利益集团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在社会中它们寻求着某种合理的平衡状态; 2、如果出现的某种情况威胁到这种平衡状态的存在,它们就肯定会做出必要的反应。 政治领袖的作用:

1、在任何国家和地区,政治领袖都是决定政策议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而且经济是起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2、其对政策议程的影响力来自制度的授权。

政府体制的作用: 1、政府体制诸因素(组织结构、工作程序、代表制度、选举制度等)对政策议程的建立有很大的影响2、政策议程能否建立,很多时候取决于政府体制的开放程度。 大众传媒的作用:1、将少数人发现的问题广泛传播,争取多数人的支持,为建立公众议程创造条件:2、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促使政府决策系统接受来自公众的愿望和要求; 3、连接公众与政府决策系统的桥梁;4、发挥政府决策系统外脑的作用。

问题自身的作用:1、社会问题的明朗化程度对政策议程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2、明朗化的社会问题最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和政府决策系统的政策反应;3、问题明朗化的程度是问题严重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从而是促成政策议程建立的基础条件。

触发机制的影响因素

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三个影响因素的互动: (1)范围:受触发机制影响的人员数量和地区规模。 (2)强度:公众的态度反映。

(3)时间:触发机制产生的时间(瞬间机制和持续机制)。 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 安德森 《公共决策》 科布和艾尔德 《美国政治中的参与:确定议程的动因》 (1)危机或者引人注目的事件 (2)抗议活动 (3)大众传播媒介 内在触发机制为: (1)自然灾害 (2)经济灾难 (3)技术变革 (4)民权抗议 (5)工会罢工 (6)生态变化 外在触发机制为: (1)战争行为 (2)武器技术革新 (3)地区与国际冲突 (4)经济对抗 (1)政治运动 (2)对大量人员造成威 胁的事件 (3)大规模的宣传 (4)个人的努力 (5)先前政策的应用 琼斯 《公共政策研究导论》 政策议程的内在触发机制1)自然灾害2)经济灾难3)技术突破4)生态变迁5)社会变迁 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1)战争行动2地区与国际冲突3经济对抗4新式武器与力量失衡 政策议程与突发事件:某种危机或惊人事件:抗议活动(包括使用暴力手段):新闻媒介 实质性议程往往涉及一些社会影响非常广泛、具有潜在和爆炸性特征的公共政策问题。 一个政策问题进入实质性议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公共资源的分配涉及重大的利害关系;二是议题引起公民和决策者的密切关注;三是议题包含了发生重大变化的可能性。 经济领域的问题往往会成为实质性议程关注的焦点。

象征性议题注重的是价值而不是资源。

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一)政治原则的偏离(二)价值体系的排斥(三)政府体系的封闭 (四)承受能力的超重(五)表达方式的失当

政策规划是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确立解决问题的目标,设计并抉择相应的解决方案的过程。

政策规划过程:政策目标确定、政策方案设计、政策方案评估、政策方案选择 政策规划主体:规划主体单一化:规划在政府系统内部进行。 规划主体多元化:增强决策的透明度,推进决策民主化: 决策者、政策分析人员、利益团体、社会公众代表。

政策规划的原则1)信息原则(全面、具体、准确、及时)1)系统原则(统筹考虑,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3)预测原则(科学预测是保证政策规划成功的必要前提)4)客观原则(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5)智囊原则(借助外脑,发挥思想库作用)6)优化原则(比较选择,追求优化)7)效益原则(要讲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社会效益;要讲直接效益,又要讲综合效益)8)可行原则(注重可行性分析,考虑主客观制约因素)9)兼听原则(兼听则明,政策规则中需要有不同意见的交锋) 10)时效原则(敢于承担风险,把握决策时机)

政策规划中的思维方法:1)经验思维:简单实用,适用范围有限,局限于重复的和可类比的事物。2)经验的联想:适用于处理重复性的问题3)经验的迁移:类比发现共同性,将解决方法迁移。4)逻辑思维:偏重于理性的思考,强调有理有据,重视逻辑推理。5)直觉思维:非逻辑的跳跃性,现实中运用极为普遍6)创新思维:头脑风暴法、哥顿法、零起点法、综摄法

影响政策目标确立的主要因素:1)前期政策实施的情况2)可能争取到的资源3)政策制定主体的观念4)上级政府下达的政策任务5)政策运行时的政治因素6)政策运行时的社会因素7)政策运行时的经济因素8)政策运行时的技术因素9)政策运行时的自然因素 政策目标的特征:层次性、多样性、系统性 区分价值前提与事实前提:

1)价值前提:决策者的个人好恶。需不需要和值不值得做出决策,侧重于决策主体的要求; 2)事实前提:决策活动中所依据的客观事实。从能不能和可不可以的角度提出问题,侧重于客观实际的条件。低层次的、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实因素所占的比重大; 高层次的、战略性的决策,价值因素所占的比重大。

政策方案的轮廓设想:大致确定可能的方案数量;对可能想到的方案进行初步设计。

在轮廓设想过程中要注意遵循下列原则:一是方案整体上的完备性;二是方案个体上的互斥性;三是方案设想的创新性。

政策方案的细化设计:对在轮廓设想阶段初步提出的方案加以筛选; 对初步选出的预案加工细化。

细化设计阶段应当遵循的规则:一是方案要有可操作性;二是方案要实事求是。 政策方案的评估 1)预测性评估:其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备选方案的内容评估方面。 方法: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投入—产出分析、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趋势外推法、马尔科夫模型

2)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评估:主要涉及方案实施在主客观条件和政策预期效果方面的可行性问题。

内容: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行政可行性、法律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社会可行性 政策方案的选择(1)确定标准:确定一套对方案进行优选的价值准则,提出满意标准。 (2)比较性分析:在对备选方案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择优。(3)合法化过程 群体决策的择案规则(1)一票否决规则(全体一致原则,适用于重大决策)(2)多数决定规则(少数服从多数)(3)两两对比规则(对备选方案进行成对比较)(4)偏好次序表决规则(按照偏好次序依次排列打分)(5)赞成投票规则(同意表决法)(6)淘汰投票规则(否定表决法)(7)正负表决规则(8)等级决定规则 光环效应是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一种夸大化的感觉和看法,是一种极为盲目的心理倾向,一旦成绩成为光环被放大,不足也就隐退到光环的背后视而不见了;反之亦然。

光环效应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极端和绝对,好就一切都好,坏就一切都坏,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以点带面,以偏赅全,往往把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理解为事物整体的特征,以认知的泛化替代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首因效应是由第一印象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倾向,第一印象对人们今后对事物的判断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

从众效应: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做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 。 卢琴斯的实验

近因效应使人们更看重新近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对问题做出判断,忽略了以往信息的参考价值,从而不能全面、客观、历史、公正地看待问题。

反衬效应是指人们在对事物进行相互比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应,它同样会给人对事物的认知带来很大的影响。

定型效应是指基于某种成见对人做出判断的心理过程。成见的形成基本上有两类,一是由认知主体类型造成的成见;二是通过多种渠道的信息形成的成见。 黄灯效应是对决策过程中人们冠冕堂皇进行拖延的一种形象比喻。

拖延往往产生于风险型决策,主要出于人们挫折防范的心理需要,属于规避性行为。 乐队效应:如果在一个群体中大家的意见被某个人如领导或专家左右,就视之为乐队效应带来的影响。许多决策群体看似存在众决的形式,实乃个人专断的翻版,表面上民主,实际上独裁,群体成员自觉不自觉地屈从于权威的压力。

颂歌效应:虚假的东西太多了,就会逐渐形成一种不好的风气,使得讲真话的人倒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这种状况被视为决策之大忌。

新闻效应:人们往往会对极为熟悉的、形象生动的、特点鲜明的信息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不仅表现得非常敏感,而且容易印象深刻。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新闻效应。

广义的政策合法性:从广义角度而言,一般认为,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性的政策,而使政策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政策的合法化过程。任何一项政策都需要经过合法化的过程,否则它就不可能具备合法性特征,也成为不了具有真正意义的政策。

从六个方面考察主体的合法性: 1)管理职能 2)机构设置 3)人员组合 (4)权责体系 (5)组织经费 (6)运行规则

合法权威:政策主体的权力来源于政治系统的强制力与合法性。 即决策组织必须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由决策权力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授权的组织。

个人权威:虽说民主社会追求的目标制度系统的规范化,但长期的政策实践也可使不具有合法授权的个人权威进入合法化渠道。

政策法律化,就是政策向法律的转化,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权限和程序,将成熟、稳定而有立法必要的政策转化为法律。它实际上是一种立法活动,所以又称政策立法。 政策法律化的主体就是依法有权把政策转化为法律的国家机关,即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在三权分立国家,传统上国家立法权只能由议会行使,政府没有立法的权力,现代国家的政府有扩增立法权的趋势。

从我国现行立法体制看,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特定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政策法律化并不是所有政策都转化为法律,只有具备一定条件的政策才转化为法律: (1)有立法必要的政策(2)成熟、稳定的政策

政策执行的过程与手段: (政策输入→学习与宣传→制订执行计划→建立执行组织→试点和实验→全面实施→协调与监控→效果输出)

政策执行基本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思想教育手段

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政策执行的特征:(一)对象的适用性:一定的政策只适用于一定的对象(二)执行的灵活性:注意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三)阶段的有序性:政策执行应保持一定的阶段性顺序和过程的连续性(四)过程的动态性:思想和行为不断变化、不断调整(五)执行的协调性:避免执行主体职能交叉或职能重合(六)执行的时限性:及时完成政策执行进程 政策执行的功能:1.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2.检验政策成效3.为后继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必要的政策资源:(1)经费资源(2)人力资源(3)信息资源(4)权威资源

顺从的目标群体(一)政策方案对政策对象的规定

结合政策对象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政策执行策略

(二)政策对象对政策的接受程度(服从、认同与内化)客观影响因素: 1. 政策执行主体执行不力 2. 政策本身存在缺陷 (三)政策执行成本对目标群体的影响

当政策执行的成本主要由目标群体承担时,不接受、不配合、不遵 从等消极抵制行为就成为必然。

正确的执行策略(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原则允许的限度内采取灵活的做法。 (二)建立有效的制度安排:限制政策执行中的自由裁量权。(三)利用各种执行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思想教育手段(四)重视成本—效益分析 执行人员的素质要求

1、政治素质2、品德素质3、知识素质4、能力素质5、心理素质 6、身体素质

执行队伍的互补: 知识互补 、 能力互补 、 年龄互补 、 个性互补 政策评估的含义:几种典型的定义:

1.政策评估是针对政策方案进行的评估,评估的焦点在政策的预期结果,即前评估.

2.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全过程的评估,是贯串于整个政策过程的功能性活动,即过程评估. 3.政策评估是针对政策环节的评估,主要侧重政策内容的阶段性分析,即阶段评估. 4.政策评估是针对政策实际效果进行的评估,是发生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活动,即后评估.(更具代表性) 政策评估,就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政策实施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利用这些政策相关信息,对政策的未来走向做出基本的判断。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变化、政策终结的基础依据。

政策评估的功能:(一)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二)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未来走向的重要依据(三)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工作(四)政策评估有利于促进政策的科学化进程(五)政策评估是缓解社会矛盾的有限途径

非正式评估,是指对评估者、评估形式和评估内容不做硬性规定,对评估的最终结论也没有严格的要求,团体和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和信息,对政策的各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评价。

正式评估,是指法定的评估者依据事先制定的评估方案,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要求,对政策效果所作的评估。

内部评估主要是指由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内部的评估者对政策进行评估。它又可以分为由具体执行人员自己实施的评估和由专职评估人员进行的评估两种形式。

外部评估主要是指由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以外的评估者对政策进行评估。它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委托评估,被委托的对象可以是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咨询机构、高等院校、著名专家等。

事前评估是政策制定过程中进行的带有预测性质的政策评估。事前评估的重要作用是将评估从单纯的事后检测变为事前控制。

执行评估是对在执行过程中的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估。 事后评估是政策执行完成后对政策效果的评估,旨在鉴定人们执行的政策对所确认问题的解决程度和影响程度,辨识政策效果成因,以求通过优化政策运行机制的方式,强化和扩大政策效果的一种行为。

政策评估要素:一、评估主体 二、评估客体三、评估目标 四、评估标准 五、评估方法 评估主体:决策者和执行者、专业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政策目标群体

政策评估主要侧重政策效果的分析:政策预定目标的完成程度;政策的非预期影响;与政

府行为相关的各种环境的变化;投入政策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评估目标:政治方面、行政方面、方案方面

事实标准:1。政策的投入产出标准2。政策的目标标准3。政策对社会的影响程度 价值标准:1、政策是否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2、政策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政策是否有利于保持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4、政策是否坚持了社会公正的原则 评估方法:1、前后对比法2、专家评估法3、目标群体评估法4、执行群体评估法 前后对比法:1、简单“前—后”对比分析2、“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 3、“有—无”政策对比分析

政策评估步骤1、确定评估对象 2、建立评估机构3、制定评估方案 4、收集必要信息5、分析已获信息6、撰写评估报告

政策评估的障碍 一、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二、政策影响的广泛性 三、政策资源的混合和相关政策的重叠 四、政策问题的复杂性 五、政策主体相关人员的抵制

政策终结是指政策制定者经政策评估后,发现一些政策已经过时、多余、失效,或引发了重大的不良后果,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终止的行为。

政策终结的作用: 1)有利于节约政策资源2)有利于提高政策效率3)有利于政策过程的优化和政策质量的提高

政策终结的对象(一)权利与责任(二)政策功能(三)相关组织

政策终结的形式:废止 :宣布一项政策的废止。 替代:新政策代替旧政策,但所面对的问题不变,所要满足的要求不变。合并:旧政策虽然被终止了,但政策要实现的功能并没有取消,而是将其合并到其他政策中去。分解: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原则分解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政策。缩减:采用渐进的方式对政策进行终结,以缓冲终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逐步协调好各方关系,减少损失。

政策终结的障碍(一)心理方面的障碍1)政策制定者;2)政策执行者;3)政策受益者。(二)组织方面的障碍(三)社会方面的障碍(四)法律方面的障碍(五)资源方面的障碍 政策终结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消除抵触情绪(二)树立新的观念,营造改革气氛(三)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更多支持(四)废旧立新并举,缓解终结压力(五)做出必要妥协,减少终结代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mg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