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科所1998-2009专业课真题解析(简答与论述)
更新时间:2024-05-21 01: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财政部财科所推荐度:
- 相关推荐
1998年
三、简答题(回答简明扼要,每题答案约100字左右)每题15分,共45分。
1.货币出现后解决了什么困难?同时又引起了什么新的矛盾?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出现解决了原来商品交换时没有统一的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来衡量各种商品价值的困难。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所谓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亦即交换价值。
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同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偶然的商品交换关系。
②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同它相交换的一系列的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反映了扩大的商品交换关系。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日益暴露出其内在的矛盾即交换的不便。显然,当甲方需要乙方的产品而乙方并不需要甲方的产品时,交换难以实现。
③一般价值形式,即所有商品的价值全部统一表现在从商品界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反映着对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下交换困难的解决。然而,由于一般等价物此时还没有固定在一种商品上,所以又给商品交换带来了新的困难。
④货币形式,即一般等价物固定在贵金属即黄金或白银上。货币形式同一般价值形式的区别是: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不固定的,而在货币形式中,一般等价物固定地由金银来充当。一般等价物之所以固定在金银上,是因为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易贮藏、易分割、质地均匀等自然属性。
马克思说过:“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显然,金银的自然属性不能决定货币的生产,货币乃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乃是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但是,由于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易贮藏、易分割、质地均匀等自然属性上的优点,故而它们最适宜充当货币商品的物质材料。换句话,一般等价物产生之后,最终要固定在金银上。
(2)货币出现后,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所以有引发了新的矛盾:商品的价格经常和价值相背离,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货币出现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就发展成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面对定量货币,交易的产品数量会影响价格水平;面对定量的交易量,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同样会影响价格水平。结果导致价格与价值的背离。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要求商品交换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同价值经常不一致。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商品的价格总因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以价值为轴心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其一,从较长的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商品的总价格同商品的总价值是相等的。其二,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必须以价值为基础。价格既不能无限地高于价值,也不能无限地低于价值。
2.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商品的供给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有: (1)商品的自身价格。成正比。 (2)生产的成本。成反比。
(3)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成正比。 (4)相关商品的价格。成反比。
(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成正比。
(6)政府的经济政策:税收或补贴等,会影响产品的供给。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及当前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主要任务。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和多种所有制并存。初级阶段的公有制是在多
1 / 36
种所有制形式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竞争的格局中存在和发展的。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反映在:
①多元化。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时期的生产力状况比较落后,发展又不平衡,由此决定了我们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混合型所有制结构;
②开放性,即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存在着大量各种类型的非公有制经济;
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元化和混合型,即不仅包括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
(2)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主要任务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转换经营机制,搞好国有经济布局和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制环境,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体来讲要采取以下措施:
①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股份制经济,使单一投资主体的国有工业经济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经济。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对现有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排队,研究制定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性意见。改变国有经济在工业领域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状况。
②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克服体制和政策障碍,取消投资、信贷、税收、服务等方面的歧视性政策和做法,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向第二产业延伸。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必须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
③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融合、渗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必须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完善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改革的配套措施。抓紧制定邮政、铁路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制环境,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要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和管理。
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
⑤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999年
三、简答题(回答简明扼要,每题答案约100字左右)每题15分,共45分。
1.影响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
为了实现资本的不断增殖,资本家就必须使他的资本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就叫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的中心问题是周转速度。周转速度是指资本周转一次所花费的时间,或者说在一定时间内资本可以周转多少次数。所以,资本周转速度可以用周转时间或周转次数两种方法来表示。 资本的周转时间就是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时起,到这个资本带着剩余价值以同样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的时间。资本在周转过程中要经过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资本处在生产领域的时间是资本的生产时间;资本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是资本的流通时间。生产时间加流通时间就是资本周转时间。
影响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是以下两个: (1)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构成,以及各自的周转速度。固定资本价值是在多个生产过程中分批转移,并逐渐地分批加以回收;流动资本价值是在一个生产过程中一次全部转移,并通过产品出售而全部回收。相应地,两者的物质形态的更新方式也不同,固定资本在其跨越多个生产周期的较长的有效使用期内可不必更新;流动资
2 / 36
本则需在每一生产周期开始前都得到及时更新。所以,固定资本是预付量大,且分批转移,因而价值回收较为缓慢,周转期长:流动资本是一次预付,一次全部回收其价值,因而价值回收期短,周转期短。因此,当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比例不变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加快,则预付总资本周转也加快;当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不变时,固定资本比重越大,总资本周转越慢;流动资本比重越大,总周转越快。 (2)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生产时间,是指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内的时间。它分为四部分:劳动时间、停工时间、自然力作用时间、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
加快资本周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劳动时间;另一方面,也要尽量缩短非劳动时间,如减少储备时间、自然力作用时间和停工时间。流通时间,指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两部分。
影响流通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供求状况、生产企业与市场距离的远近,以及交通运输和信息条件等。为了缩短流通时间,就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改进运输工具。
2.西方经济学家将失业主要区分为哪些类型?
失业是指劳动年龄人口、有劳动能力、积极寻找工作、愿意接受市场上现行工资水平、可以马上应聘和工作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找不到工作的状态。
西方经济学家将失业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周期性失业。
(1)摩擦性失业
指劳动者的正常流动所发生的失业。摩擦性失业在性质上是过渡性或短期性的。它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也就是说,劳动力是自愿不被雇佣的。人们换工作或找新的工作便是这种摩擦失业的范例。工作机会和寻求工作的人的匹配在经济中并不总是平稳地发生,结果人们得不到工作。摩擦性失业的重要之处是,它的持续时间不长。摩擦性失业也许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但是对任何个人或家庭来说,它是过渡性的。因此,摩擦性失业不被认为是严重的经济问题,而且可以通过改善有关工作机会的信息流而得到减少。
(2)结构性失业
指因经济结构变化而发生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变化导致的,这些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
在特定市场中,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较低也许由于几个因素:
①技术变化,虽然技术变化大多能减少成本,扩大社会生产能力,但对特定市场具有极大的影响; ②消费者偏好的变化; ③劳动的不流动性,延长了由于技术变化或消费者嗜好改变而造成的失业时间;工作机会的减少本应会引起失业者的流动,但不流动性却没有使这种情况发生。 (3)周期性失业
由于经济扩张步伐变慢而产生的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一个由于经济衰退而被辞退,在数月后的经济回升中又被召回的工人所经历的,就是典型的周期性失业。
经济波动引起的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它是由整个经济的产品和服务总需求减少造成的。经济中的总需求的减少降低了总产出,引起整个经济体系的一般性失业。当失业率高于6%时,周期性失业通常是主要原因。
3.简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家的经济职能。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是重要的政治组织,同时又是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家的经济职能表现在:
第一,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①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制度与规则,以奠定市场经济顺畅运行的基本前提;②提供道路、交通、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投资;③保护各类产权主体合法的财产权利;④提供社会治安与社会秩序,进行国防建设,维护领土完整与主权独立,维持一个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和平稳定环境。
第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政府通过健全法律体系,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第三,管理国有资产。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代表,行使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但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情况下,政府在行使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时,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的前提下,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实行宏观的管理和调节。
3 / 36
第四,调节收入分配。政府通过调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征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实行直接的转移支付制度及对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分配政策等措施,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调节收入分配与缩小贫富差距,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五,制定与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政府制定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确定全局性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决定其他必须由政府统一决策的重大事项。 2000年
三、简答题(回答简明扼要,每题答案约100宇左右。每题15分,共45分。) 1.资本主义经济中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垄断又称独占,一般是指少数大资本家为了控制生产和销售以获得垄断利润而达成的协定、同盟或联合。
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可以简要的概括成:垄断产生于竞争,但它没有消灭竞争,并与竞争并存。因为它没有消灭竞争的基础,即商品经济,它没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1)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但是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 垄断的形成是由生产的发展和资本的扩张性决定的,是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垄断的进一步发展也是竞争推动的结果。垄断虽然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但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因为垄断没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消灭商品生产;反而由于垄断的统治地位使竞争发展成为实力更强的大企业间的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多手段的竞争,当然,也是破坏性更大、后果更严重的竞争。从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垄断是竞争的对立物与伴生物,竞争产生垄断,垄断限制竞争。但垄断并非都是竞争的结果,市场的外部性与权力的扩张性决定了行政垄断与市场垄断同为垄断的两种常态。
(2)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包括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除了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以外,还存在着大量非垄断中小企业,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相互之间的竞争关系。在这种竞争关系中,垄断大企业总是力图排挤、掠夺或控制中小企业。
在垄断资本之间,无论是同一部门的还是不同部门的,都会在市场关系中发生相互间的竞争。同一部门的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包括公开的或隐蔽的价格竞争,但更主要的是非价格竞争,主要形式有:促销竞争、产品质量方面的竞争、服务方面的竞争、市场外的竞争。
在不同部门之间垄断企业的竞争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第一,垄断企业在相关垄断部门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发生在具有某种纵向联系的垄断部门,主要是在原材料或半成品价格的竞争上,实际产品的价格决定于垄断企业双方的实力对比。第二,垄断企业在其所属垄断部门内的竞争。一个垄断部门的大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可能向相关的或非相关的垄断部门投资,这就使垄断部门本身也成为垄断资本竞争的重要领域。
(3)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时期的竞争相比,在竞争的目的、手段、范围和后果上,都具有新的特点。
①垄断组织是以垄断高额利润等特殊利益为竞争目标,而不是一般的平均利润甚至不是一般的超额利润。 ②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采用一般的和传统的经济手段,如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商品质量、改善经营服务等,更重要的是利用经济以外的手段,如政治的和军事的特殊手段,通过控制和利用政府等办法实现特殊的垄断利益。
③在竞争的主体上,分散的中小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已经让位于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④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内容,主要是垄断组织内部围绕市场份额、利润分配和领导权的争夺,以及垄断组织之间对市场份额、原料来源、科技成果等方面的垄断权的角逐,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斗争,等等。
⑤由于垄断组织力量强大,使竞争的强度更大、更为激烈并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2.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技术创新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组合,或应用新的生产技术对原有技术作重大改变的行为。它涉及到新产品开发、新生产方法应用、新的组织与管理形式实施、新的供货渠道与新市场的开拓等方面。 经济发展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经济发展的一般定义,除经济增长外,还包括:物质福利的改善;改变投入与产出的构成,把生产的基础结构从农业转向工业;以生产性就业普及于劳动适龄人口的方式来组织经济活动;相应地使有广泛基础的集团更多地参与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决策,从而增进自己的福利。
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两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 / 36
(1)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密不可分,创新实现的过程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技术创新导致经济增长;创新越活跃,经济增长的速度就越快。
(2)经济发展加速技术创新的过程
一方面,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反过来加速技术创新的进程。 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是创新只有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永恒。经济发展为经济主体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物质激励,使经济主体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过程中拥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且获得良好的创新环境。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也进入到了全面的转型期。这一转型包括: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型,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的转型。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赶超阶段,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经济发展在技术创新的进程中起着主要的作用。
3.国际分工主要有哪些类型?
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广泛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国际分工的类型是指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它反映了各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它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1)垂直型国际分工。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垂直分工是水平分工的对称。它分为两种:一种是指部分国家供给初级原料,而另一部分国家供给制成品的分工型态,另一种是指同一产业内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或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工序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工序之间的国际分工,这是相同产业内部因技术差距所引致的国际分工。迄今为止,垂直型的国际分工仍然是工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种重要的分工形式。
(2)水平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当代发达国家的相互贸易主要是建立在水平型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的。水平分工可分为产业内与产业间水平分工。前者又称为“差异产品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虽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程度,但其外观设计、内在质量、规格、品种、商标、牌号或价格有所差异,从而产生的国际分工和相互交换,它反映了寡占企业的竞争和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工业部门内部专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部门内部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各种加工工艺间的分工越来越细。这种部门内水平分工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广泛地存在于国与国之间。后者则是指不同产业所生产的制成品之间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有先有后,侧重的工业部门有所不同,各国技术水平和发展状况存在差别,因此,各类工业部门生产方面的国际分工日趋重要。各国以其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去换取非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工业制成生产之间的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由此形成水平型国际分工。
(3)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把“垂直型”和“水平型”结合起来的国际分工方式。德国是“混合型”的典型代表。它对第三世界是“垂直型”的,向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品,而对发达国家则是“水平型”的。在进口中,主要是机器设备和零配件。其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西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2001年
三、简答题(回答简明扼要,每题答案约150字左右。每题15分,共60分)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再生产总过程内部的四个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生产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生产决定消费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生产是如何决定消费的。
第一,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我们消费的对象,首先必须生产出来,否则就无从消费。
5 / 36
第二,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消费方式即怎样消费的问题。 第三,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第四,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
第二,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生产者要积极了解消费市场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经营方向,以便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
第三,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第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新的、较高水平的消费会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知识教育、能力培训等方面的消费,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借贷资本的本质和特点。
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货币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包括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的资本运动形式。在资本主义运动过程中,一方面会发生大量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另一方面又会产生对货币资本的补充需要。于是形成了货币资本的借贷关系。
来源:第一,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第二,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第三,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由于各个单个资本循环是相互交错的某些资本家在资本循环过程中有暂时闲置的货币时,另一些资本家在资本循环中却对货币资本有需求。因此,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家,就可以把这些资本带给需要补充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使用。所以,从资本运动过程中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为获取利息而借贷出去时,就转化为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是适应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产生出来,并服务于职能资本的独立资本形式。借贷资本的本质是借贷资本为了获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一方面体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借贷资本的三个特性:第一,借贷资本是商品化的资本。作为资本的货币,有一种能带来更多货币的特殊的使用价值。只能资本家支付一定利息并获得借贷资本这种使用价值,就像普通的商品的购买者支付一定价格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一样。第二,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财产的资本。就是说,对借贷资本家来说,拥有借贷资本就像拥有土地所有权一样,只是占有一笔财产。这笔资本要到职能资本家手中,才能行使资本职能。借贷资本金只是坐收利息的食利阶层。第三,借贷资本最具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它的运动形式是G—G*,表现为货币直接生产出更多的货币。在这里,资本拜物教达到了顶点。借贷资本这一运动形式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随着借贷资本的产生,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借贷资本只有在职能资本家使用时,才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发挥资本职能。借贷资本家凭借对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在收回资本货币时取得利息收入。
利息就是职能资本家使用货币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量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利息率=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额。利息率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1)利息率的最高界限不能等于平均利润,更不能高于平均利润。否则,职能资本家就无利可图,从而就不会去借贷,所以利息率一般不低于平均利润。(2)利息率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否则,借贷资本家就会毫无所获,这就否定了借贷资本家对其资本的所有权,从而使其不会贷款给职能资本家。(3)利息率总是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变动。
决定利息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3.简述凯恩斯投资乘数理论及其适用性。
(1)凯恩斯投资乘数理论
投资乘数论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一块重要基石,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所谓投资乘数论,就是凯恩斯学派关于投资怎样决定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的理论。它是“收入决定理论”的核心内容。 按照西方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话来讲,投资乘数论的主要思想是:“增加一笔投资会带来大于这笔增加额数倍的国民收入增加——即国民收入的增加额会大于投资本身的增加额!用于投资的款项——像政府、外国的或家庭的支出的任何独立的变动一样——可以说是极为有力和一举数得的”。投资的增加额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加额的倍数即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是一个数字,“用这个数字来乘投资的变动会得到投资的变动所导致的收入的变动。
那么投资的变动是怎样带来数倍于投资支出的收入变动呢?按西方经济学家的解释,其原因在于初次的投资
6 / 36
支出导致了一系列次级的消费支出。而且这一系列的再支出是永无止境的,但其数值却逐渐减少。
(2)凯恩斯投资乘数理论的适用性
凯恩斯投资乘数理论作用的发挥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这种条件是: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具体来说,包括:
①消费函数或储蓄函数为既定;
②要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可以被利用; ③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
一般说来,需求的增加有两个后果:一是价格水平上升;二是产出水平(即收入水平)上升。只有当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时,并且假定自发需求变化时,利率、汇率等都不变化,则自发需求增加△A会导致收入水平增加 。当经济中已实现了充分就业时,即没有可利用的闲置资源时,自发需求增加△A只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而不会使产出水平(或实际收入水平)上升。一般情况下,需求的增加将导致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同时上升,上升幅度一般不等。还应该指出,有时经济中的大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但由于某一种或几种重要资源处于“瓶颈状态”,这也会限制乘数发挥作用。
投资乘数理论的假设前提在实践中可能不成立,所以投资乘数论有深深的漏洞。不过,西方经济学家运用数学方法来描述投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方法对我们还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3.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内容与作用。
国民经济信息化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利用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以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和整体运行效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
(1)内容
①货币的交易、储存、结算、计量等功能电子化。 ②市场交易网络化。
③国民经济宏微观管理科学化。
④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的结合,大大改变了政府行政和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作用
①信息技术将使信息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资源。
②信息技术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更新与改造,进而优化产业结构。
首先,信息技术在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技术装备过程中,将发挥主导作用。 其次,信息技术对产业结构向外向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再次,信息技术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③信息技术改造着经济与社会的技术基础,对我国整体技术进步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4.“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任务。×
2002年
三、简答题(回答简明扼要,每题答案约100字左右。每题10分,共40分)
1.为什么马克思说“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的最片面,从而是最明显和最典型的表现形式”?
产业资本在循环中不仅存在三种形式,经历三个阶段,而且采取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
货币资本的循环就是以货币资本(G)为出发点,用货币购买生产要素:劳动力(A)和生产资料(pm),然后进入生产过程(P),生产出带有剩余价值的商品(W′),最后出卖商品,取得比预付的货币(G)更多的货币(G′)。这个过程用公G─W…P…W/─G/,写得详细一点就是: A
G——W …P …W/(W+w)—G/(G+g) pm
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最片面、也是最一般的形式:
说它是最典型的,是因为货币资本循环,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表现得最明显;
7 / 36
说它是最片面的,是因为货币资本循环,不仅把货币作为过程的开始和终结,而且直截了当地表明货币资本可以带来更多的货币,似乎货币本身可以生产出更多的货币;
说它是最一般的,是因为货币资本循环的反复运动已经包括着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所以,马克思说“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的最片面,从而是最明显和最典型的表现形式”。
产业资本循环是三个循环的统一的原理,说明剩余价值不在流通过程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过程而产生。资本循环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再生产就可能中断,资本运动的连续性就遭到破坏,剩余价值就难以产生和实现。
2.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另一方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畴,而且也丝毫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所以,随着生产和资本高度社会化,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不是缓解而是进一步加深。这就决定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具有双重性的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国家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积极兴办私人垄断资本无力兴办、适应新科技革命要求的巨大新兴工业企业。
②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之后,国家就已成为现代科技研究和推广的主要组织者和科研经费的主要提供者。
③国家运用各种方式干预经济,特别是“经济计划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进行综合性的调节。
④国家通过采购订货和刺激消费以及国家与私营企业协商的垄断价格或对某些产品的支持价格,保证了市场的稳定和扩大;同时通过国内干预和国际联合,调整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政策,降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客观上不仅有利于扩大国内外市场,而且有助于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进程。
⑤资本主义国家对失业、养老、医疗等实行强制性保险,对生育、儿童、住房进行补贴,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对高收入者征收个人所得超额累进税,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这些对缓和阶级矛盾,调动劳动者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阻碍作用集中表现在它使垄断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更加复杂和深化:
①国家巨额投资的资本来源于税收的增长。伴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财政支出增大和财政赤字日益严重,势必增加广大人民的税负。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扩大政府开支来刺激经济增长,则会导致财政赤字和滥发货币,造成通货膨胀,然后依靠刺激预支未来的购买力支撑当前的经济增长,又使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停滞”与“膨胀”并存的特征。
③国家借助发行公债来增加财政收入,并支持私人信贷膨胀,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其结果形成公私债台高筑,加剧财政金融的危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并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调节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总之,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雇佣制度矛盾的内在性、固有性。只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经济基础,不改变追求高额垄断利润这一经济运行的根本目标,它就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和历史局限性。
3.为什么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各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1)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完全竞争厂商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
而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内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这也就是行业内企业数量的调整;另一方面表现为厂商对生产规模的调整。通过厂商在这两个方面的调整,整个完全竞争市场就会达到长期均衡的状态。
8 / 36
长期均衡的条件:LMC=SMC=MR=AR=P=LAC=SAC。 (2)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的原因
①在长期内,如果行业内的单个厂商可以获得利润,则会吸引其他新的厂商加入到该行业的生产中来。随着新厂商的加入,行业的厂商数目增加,整个行业的供给就会增加,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市场价格会一直下降到使单个厂商的利润消失为止。
相反,如果行业内的单个厂商的生产是亏损的,则行业内原有厂商中的一部分就会自动退出生产。随着原有厂商的退出,行业内厂商的数目就会减少,整个行业的供给就会减少,市场价格就会上升,市场价格会一直升到使单个厂商的亏损消失为止。
最后,由于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都处于一种既无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行业内厂商的进入和退出也就停止了,于是,完全竞争厂商便处于一种长期均衡状态。
②长期内市场的商品价格会随着行业内厂商数目变化所引起的行业供给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单个厂商在每一个变化了的价格水平上,调整生产规模使其满足MR=LMC的均衡条件。在这样一个调整过程中,单个厂商最后必然将生产规模调整到与利润为零的长期均衡所要求的产量相适应的最优生产规模水平。
③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下,厂商的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都等于市场价格,这意味着完全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但是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渠道有哪些?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指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各种分配。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通过如下渠道进行:
第一,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最主要渠道。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国家财政机关利用国家预算将国有企业、集体(合作)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人上缴的税金(有一部分还采取利润形式)集中起来,形成预算收入,然后以预算支出的形式进行再分配。
第二,劳务费用。劳务费用是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渠道。在社会主义分工体系中,有一部分劳动者通过自己提供的劳务去为社会服务,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享受这种劳务的人,用自己分配到的原始收入支付劳务费用。劳务部门获得的劳务费用,一部分用于支付提供劳务的职工的工资,一部分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财政,余下的部分建立企业基金。这样,上述原始收入就进行了再分配。
第三,价格调整。价格是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经济杠杆,也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渠道。价格调整并不能增加或减少国民收入的总量,但它可以改变国民收入在各阶层人民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和降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就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消费品销售价格,就会减少居民的实际收入;而调整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就会引起国民收入在各工业部门之间的转移;等等。由于商品价格是一个体系,一个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连锁反应”。这样,由价格调整和变动而连带影响的部门、行业、企业、社会阶层以至个人是极其广泛的,因此需要审慎对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价格调整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渠道和工具的作用,也会日益增强。
第四,银行信贷。银行可以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使社会上一部分暂时闲置的资金得到有效利用。在信贷活动中,提高或降低信贷利率,就会使一部分国民收入在银行、企业、劳动者之间实现再分配。
四、论述题(任选1题,30分)
★1.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让市场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是一种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关系。具体来讲:
(1)市场经济的优势和缺陷
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的经济。市场经济不同于传统小农经济,它不是面向家庭需求,局限于家庭资源,满足于自给自足;而是面向市场需求,利用市场资源,在广阔的时空范围内组织生产营销。
市场经济是一种按值论价的经济。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一切产品都由国家计划生产、统购统销。市场经济是一种按值论价的经济,各种产品和劳务以及各种资源都要通过市场来交换。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经济。不同性质的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以及不同的用户之间,都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资本、技术、人才、土地、信息等所有市场资源和所有各种产品,都是竞争各方激烈争夺的对象,而竞争的焦点则是质量和价格。自由竞争的激烈程度,完全可以与炮火连天的战争相媲美,真个是“你死我活,优
9 / 36
胜劣汰”。既然是优胜劣汰,就总有一些企业旺盛,一些企业亏损,甚至倒闭。它不论你姓“社”,还是姓“资”,不长眼睛,一视同仁。
市场经济是一种价格调节的分散决策经济。在决策机制和资源配置方面,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价格调节、分散决策。即由企业和个人根据市场价格和自己的需要及实力,作出自己认为合适的决策。其基本的调节机制就是价格的涨落,每当一种产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会下降,厂商便据此减少生产,而消费者则据此增加消费。反之,当一种产品供不应求时,则会引起价格上涨,从而刺激厂方增加生产,以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分散决策的好处是每个企业、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他们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决策,从而避免计划经济难以克服的信息难题。
但是,市场机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经济体制,它也蕴含着内在功能性缺陷: 第一,市场价格调节是一种事后的调节。
第二,市场价格调节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如供过于求时,就会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从而导致企业破产,工人失业。
第三,市场价格调节是一种迟效的调节。由于市场经济运行所固有的巨大惯性,价格下降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生产才会缓慢地减少下来,大量的资源已被浪费。
除此以外,垄断经济、外部影响、公共产品供不应求、信息不完全等因素,也是市场机制的不足和缺陷。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配置资源、以市场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社会主义需要以市场经济来克服计划经济的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缺点。但是,市场也会失灵,政府只有全面、正确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才能弥补市场缺陷,才能真正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2)政府宏观调控补充市场缺陷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政府职能,主要的要求是政府必须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实行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政府职能,实行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有其必要性,这是因为:
第一,实行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个根本目的是通过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发展目标体现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虽然占有基础地位,但单纯地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通过市场竞争所达到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目标不一定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完全吻合。为了将市场的自发调节纳入整个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轨道,实现社会主义预定的目标和预期目的,政府自觉地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完全必要的。
第二,实行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觉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需要。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按比例地配置资源,建立起适合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总量关系和结构关系,保证社会各个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顺利进行。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单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经济应该而且可能实现按比例地发展,但由于社会诸多因素的干扰和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的局限性等原因,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失衡,结构失衡往往难以完全避免,因而需要国家经常从宏观上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这是保持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改革必然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为了协调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克服各地区、各部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必须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搞好搞活企业,在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时,协调国家的整体利益和企业的局部利益,必须在搞活企业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以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的发展。
第三,实行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需要。市场虽然能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弱点和不足的方面,即通常所说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功能有缺陷。它不易解决诸如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外部性、公共产品供给等问题。二是市场竞争有失灵的情况。例如,市场自发的竞争可以导致垄断,从而导致效率的损失。三是单靠市场不能完全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容易引起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引发社会矛盾。四是因为市场调节是事后的调节,所以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由于市场本身存在这些弱点和消极方面,所以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难以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这就有必要由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其他调控手段规范和调节市场,并通过市场引导国民经济按照宏观经济的目标运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一方面通过公共服务职能弥补市场失效领域;另一方面又通过国有资产赢利职能直接作用于市场领域。同时如同市场存在失效一样,政府也存在着失效,这样政府就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自身效率。
(2)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实行公开、公
10 / 36
平、公正的竞争,经济才能有活力,才能更快更多地创造社会财富;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本身存在着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的缺陷。因此,在政府立法工作中,要界定清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当管什么,不应当管什么;对需要政府管理的事项,也应当在明确管理目标、管理标准和管理规则的前提下,重在加强事后监督,切实维护市场主体的正当权益,惩处违反市场规则的行为,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立法,规范政府职能,使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使各级行政机关对应当由政府管的事,能够管得住、管得好。
2.试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方向。
(1)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特征,以现代公司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制度。 内涵:第一,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完备的企业制度体系,而不是指企业某些方面的几项制度,更不能把它归结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
第二,现代企业制度反映的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与企业的生产力水平、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并不存在对应关系。一些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不等于说这些企业已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所有制形式没有必然的联系。
第四,现代企业制度是指现代公司制企业,而不是泛指任何公司制企业。
第五,现代企业制度主要适用于通过大规模投资、大规模生产经营和专业化管理,能带来更高经济效益的行业和部门,它不必要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经济部门。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方向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力量,是我国扩大财政收入、增加积累的主要源头,是我国增加有效供给的主导部分,是解决我国经济结构矛盾的重点区位,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载体,是我国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主要保证,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保证。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上述地位和作用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在我国继续存在。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方向,传统国有企业制度必须转换为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一,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基础是自主企业制度,它要求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我国传统国有企业制度不适合市场经济对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要求,国有企业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不能真正建立。
第二,市场经济要求有完善的市场体系,而完善的市场体系又必须以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存在为前提。企业经营的自主性越强,企业生产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就越多,市场就越发达,就越能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国有企业不能成为市场主体,市场机制就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
第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有国家间接的宏观经济调控,而国家间接宏观调控也要求企业必须是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因为国家间接宏观调控是通过市场这个中介传导系统对企业行为发生作用和影响的,企业如果不能自动地对市场变化作出敏感的积极反应,间接宏观调控就不能发挥作用。
第四,在收入分配上,我国实现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它是以企业作为分配的主体,这又要求国有企业必须首先成为市场的主体。
(3)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 ①改革企业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
第一,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处理好国家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关系。 第二,建立经营者的所有权制约机制。
第三,明确产权关系上的自负盈亏责任。
第四,在明晰企业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产权市场。
此外,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产权市场实现产权转让和流动,推动国有资产存量流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流向国民经济需要重点发展的部门,实现国有资产存量的优化配置。
②改革企业组织制度
首先,要改革政府管理职能和管理体制,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可以建立一套科学
11 / 36
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对国有资产实行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
其次,国有企业组织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公司制企业,为此,必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即建立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内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处理好党委会、职代会和工会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关系;建立由国务院向大型国有企业派驻稽查特派员制度,地方政府向所属大中型企业派财务总监制度。
再次,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即通过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改变国有资产过度分散的状况,集中力量发展和加强国家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扩大企业组织规模。
③加强和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科学的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首先,要更新企业经营管理上旧的思想观念,确立以市场为中心和依托的现代化管理观念。
其次,要实现管理组织现代化,建立市场适应性能力强的组织命令系统,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彻底改变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
再次,要建立高水平的科研开发机构和高效率的决策机构,加强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制定和实施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
最后,要广泛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包括用于决策与预测的、用于生产组织和计划的、用于技术和设计的现代管理方法,以及采取包括电子计算机在内的各种先进管理手段。
2003年
三、简答题(回答简明扼要,每题答案约100宇左右)每题15分,共75分
★1.简释“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中心问题是产品实现问题”。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中心问题是产品实现问题”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问题。只有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得到补偿,再生产才能继续进行。
理解这句话要把握以下几点:
(1)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包括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就是资本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这个过程的结果是商品资本,它的决定性动机是生产剩余价值。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还包括流通过程的两个阶段。在单个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互为条件、互为媒介的。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是由社会总资本的各个独立部分的运动总和所构成,也就是由各个单个资本的周转的总和所构成。所以,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的核心问题要从分析社会总产品入手。
(2)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指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它是由一个国家的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社会总产品既是生产过程的结果又是再生产过程的条件,也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社会总产品从物质形式来看,是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组成的。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包括土地、森林、矿藏、机器、厂房、原材料、等等。消费资料是用来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需要的那部分社会产品,包括人们吃的、住的、穿的、用的各种消费品。
马克思按照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式,把社会生产分成两个部类:第I部类即生产资料生产和第Ⅱ部类即消费资料生产。
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式来看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不变资本(以C表示)、可变资本(以V表示)和剩余价值(以m表示)。 马克思把社会总产品按实物形式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按价值形态分为C、V、m三个部分,是分析社会再生产的前提。只有弄清了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上的组成,才能分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3)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条件,就是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如何实现的条件。实现问题,就是社会再生产中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问题。
所谓价值补偿,是指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流通而全部收回。
所谓实物补偿,是指社会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资
12 / 36
本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人们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从何处取得。
只有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既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又在实物上得到补偿,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才能继续进行。因此,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问题。
2.简析二次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发展的特点。
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资本家或垄断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和利息,以及取得其他经济利益而对国外进行投资或贷款。
资本输出虽然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早已存在,但在那时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并且数量也较小,在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并不占重要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垄断阶段,资本输出才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而大规模地发展起来,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有了重要地位,成为帝国主义的又一基本特征。
二次大战以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发展的特点:
(1)资本输出数量剧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金融资本的巨大增长,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量剧增。据统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45年的资本输出量为510亿美元,1975年增加到6000多亿美元,增长了10倍,1996年仅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就达到近8000亿美元。
(2)资本输出的流向发生了变化。战前,资本输出的主要流向是经济落后国家和殖民地附属国。据统计,1938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中,输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部分占70%,输向发达国家的占30%。战后,资本的投资重点已逐渐转向发达国家,形成了发达国家之间互相输出资本为主要输出流向。
(3)在私人资本输出增长很快的同时,国家资本输出增长更快,并成为日益占重要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 (4)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往往采用对外“援助”。战后,由于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的广泛发展和旧殖民体系的解体,迫使垄断资本主义的扩张策略不能不随之变化,资本输出形式也相应发生变化,往往以对外“援助”的形式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输出。这种“援助”分为贷款和“赠与”两种方式,贷款要还本付息,从中还能看到资本输出的性质,而“赠与”则掩盖了资本输出的本质。其实,“赠与”在表面上是单方面的“无偿赠送”,实际上总是附加种种条件,通常要求受“援”国用所“赠”之款购买提供“援助”的国家的商品,由提供“援助”的国家监督使用所“赠”之款,受“援”国还要向提供“援助”的国家提供优惠的贸易和投资的条件;接受军事“援助”的国家还要承担一定的军事义务,诸如提供军事基地,允许提供“援助”国家在受“援”国驻扎军队等等。
3.计算题×
★4.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存在哪些缺陷?
市场机制是以市场为基本联结方式,即在商品等价交换关系的基础上,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内在的相互作用,或各种经济行为发生与形成的内在过程。
市场机制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功能,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中,各个市场行为主体和利益主体,礼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以市场作为基本联结方式。遵从商品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以此为基础调节着国民经济的运行,调节着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市场机制被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通过市场上各种价格的变动、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来推动经济的运行和实现资源的配置。
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经济体制,它也蕴含着内在功能性缺陷。正式市场机制缺陷的存在,使得市场经济难以解决经济活动中公共产品、外部效应、不完全竞争、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与失衡等的问题,也就是发生“市场失灵”。政府需要通过其资源配置对此进行必要的干预。市场机制的缺陷有以下几点:
第一,市场机制不适应于公共产品的有效生产,政府的首要职能就是提供公共产品。
第二、市场机制难以解决外部效应问题。外部效应有正负两个方面,社会为了达到最大的经济效果,应该鼓励那些能够带来正外部效应的生产活动,限制那些带来负外部效应的经济活动,但靠市场机制无法达到这一目的。
第三、现代市场经济是包含自然垄断、市场垄断在内的复合体,是不完全竞争。政府通常采取替代市场来组织公共事业的生产来防止或通过价格管制的办法来纠正自然垄断,制定反托拉斯法对市场垄断加以限制。 第四、市场机制不能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社会必须追求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市场经济能较好地解决效率问题,却不能解决公平问题。政府可以普遍采用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来调节收入分配。
第五,市场经济不能解决宏观的经济波动与失衡。因为市场机制注重的眼前利益和个体的微观利益,市场的
13 / 36
调节作用具有短期性和局部性的特点,容易导致宏观总量失衡、长期发展受阻。国家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来解决这个问题。
5.生产要素市场的主要构成。
要了解生产要素市场的构成,首先必须了解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由各种相对独立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形成。
从静态角度看,市场体系是商品、资金、技术、劳务、信息、房地产等各类市场的统一;
从动态角度看,市场体系还包括各类市场及其构成的统一体运动、变化、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管理调控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商品市场日益完善,市场功能日趋扩大。资金、技术、劳动力、信息、房地产等渐渐地在市场上交易,并由此发展成了金融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这就是生产要素市场。这些要素市场构成的统一体,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产要素市场主要由以下市场构成:
(1)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货币、外汇、贵金属及有价证券的交易场所和一定空间内货币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的金融市场是以融通社会资金,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目的,通常也称为“资金市场”,但严格说来,资金市场只是金融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2)劳动力市场。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劳动力的供给、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的价格。主要形式有人才交流中心、各种类型的劳务服务公司、家庭服务公司和职业介绍所等。
(3)房地产市场。它有三个组成要素:交易的主体、交易的客体和交易的行为。
(4)信息市场。信息产业部门(或个人)与信息需求者双方进行有偿转让交易的活动场所和信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称之为信息市场。信息市场上,有企业诊断型信息交换关系;有咨询型信息交换关系(如商业信息、金融信息等),有科技成果型交换关系(如专利机构经营的科技信息商品),有媒介型信息交换关系(如广告机构等)。
(5)技术市场。技术市场就是买卖技术商品的场所,是以技术商品交换为核心的各种经济关系总和。技术的商品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技术商品的交易形式主要有:技术买卖、许可证贸易、 技术服务、技术的开发与贸易相结合、技术承包。
四、论述题(任选1题,40分)
1.试析当前我国价格水平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影响。×(与目前状况不符)
(1)当前我国价格水平持续下降的原因
当前我国价格总水平出现了持续下降的态势,决定性因素是我国社会供求总量平衡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部分商品出现了供给相对过剩,而需求虽有增长却仍显不足,尤其是最终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具体来讲:
①由于供过于求是导致近年来我国价格总水平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而供求矛盾又在很大程度上起因于体制性弊端,包括投融资体制、财税及收入分配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等。
②我国价格总水平的下跌有产品成本下降的因素在发挥作用。
一是国家为减轻企业负担、促进消费采取了多项措施,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二是科学技术进步使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近年来我国市场化体系建设、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使商品在流通领域所需时间比以前明显缩短,商品交易成本不断下降。
③我国价格总水平持续走低是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反映,2000年价格总水平变动趋势也主要取决于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连续获得好收成,粮食和其它主要农产品由长期供不应求转变为阶段性供大于求成为我国价格总水平持续下跌的重要原因。另外,多年来低水平重复建设产生了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造成了相当多的工业品供大于求。目前,影响物价变动的关键因素市场供求格局尚未改变。
目前,多数商品特别是吃、穿、用商品价格依然继续下降。相对于供给而言,需求虽有增长却仍显不足,尤其是最终消费需求增长乏力。这一方面是受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放慢,消费能力不足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住房、医疗、教育、养老保险制度等各项改革措施的相继出台不仅直接分流了居民的消费品购买力,而且使人们对未来支出增长的心理预期进一步增强,导致即期消费倾向下降。
(2)我国价格水平持续下降的影响
14 / 3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格是反映和调节各个经济主体间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范畴和机制。价格与各个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存在关系密切,使得价格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价格的大幅度降低,推动产品的销售。消费者从中受益,但是价格总水平的持续走低,出现通货紧缩的趋势,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价格水平持续下降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社会供求总量平衡关系将继续处于供求基本平衡或供大于求的状态,多数商品价格面临下降的压力。 ②需求压抑与相对过剩并存。
③我国经济发展可能将面临比亚洲金融危机时期还要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 ④投资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还没有形成。
⑤加入世贸组织将对国内市场商品供求关系和价格水平产生明显影响。 ⑥我国价格垄断行为与“价格战”现象并存。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之间矛盾激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直接进行供求对接.协调供需之间价格差距的市场主体缺位
第二,缺乏必要的产业退出机制,生产者无法实现资本退出。没有退出机制的结果就是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之间的矛盾趋于激化。
⑦消费者的消费和价格预期的影响。
⑧由于金融体制改革不够协调,货币传导机制产生了一定的梗阻,影响了经济的活力。
2.试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国有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关键环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既要保持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控制权,又要使国有资产运营充满活力,使之保值增值。为此,在近几年内要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一套组织健全、权责分明的国有资产基础工作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包括产权登记制度、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制度、产权收益监缴管理制度、资产评估管理制度以及通过清产核资核实企业资本金的制度等一整套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以确保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到位,做到国有资产“家底”清楚,产权清晰。
(2)建立一套科学的、可操作的国有资产经营效益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规范考核程序,完善考核办法,加强对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状况的考核监督,定期向社会公布考核评价结果,并据此决定任免经营者。
(3)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转让市场体系。培育和发展产权交易中介机构,规范产权交易行为,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确保国有资产合理流动,不断优化配置,提高整体效益,保持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4)建立一套规范的、具有权威性的国有资产立法、执法体系。以《国有资产法》为母法,结合制定若干子法,将国有资产管理的专职机构及其职责,国有控股公司的设立及规范运作,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的基本手段及国有产权的转让,国有资产产权收益管理等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具体内容是:解决国有资产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状况,建立起管市场﹑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让地方政府代表国家更充分地履行出资人职能﹐组建竞争性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搞活国有资产经营,具体负责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体系,强化对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者的管理和监督。
具体来讲,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应注意以下几点: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其基本原则是,实行国有资产的“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
(2)国家统一所有,就是要纠正目前存在的将国有资产变为地方所有、部门所有、企业所有的倾向,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统一在国家手中。就国有企业的财产而言,属国家所有,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
(3)政府分级监管,就是在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监管权相分离的基础上,由各级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所辖范围内的国有资产,包括制定有关政策、监督国有资产的运营,考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业绩,对国有资产经营主体实行奖惩等。
(4)企业自主经营,从广义上讲,指所有拥有国有资产的企业,都应在相应的资产经营责任制的约束下,自主经营企业资产。但从国有资产经营方式的发展趋势上看,自主经营国有资产的企业,应是由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授权的专门经营国有资产的企业,其前提是生产经营企业与资产经营企业的分工。基本设想是:将全国性行业总公司以及地方性行业总公司,逐步改组为控股公司,将这些经济实体的生产经营职能逐步消除,变为专门从事
15 / 36
资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此外,还要将这些经济实体担负的部分政府职能解除。
(5)继续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
(6)继续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步伐。 (7)对国有经济进行“减肥”。
2004年 二、简答。
★1、简述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资本的运动,就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从社会总产品出发来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其核心问题就是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门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其中价值补偿就是社会总产品中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形式出售以货币的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过程中的消耗的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获得剩余价值。
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实现为货币形式后,通过流通领域顺利买进再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料,包括资本家所需的生产资料和资本家和工人都需要的消费资料。只有当社会总产品完成了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后,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所以,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设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2)社会总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前提。
为了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马克思从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从实物形态看,社会总产品按其最终用途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其中,生产资料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消费资料则是用于资本家和工人的个人消费需要。与此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也可以分为两大部类,第Ⅰ部类生产资料部类和第Ⅱ部类消费资料部类。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三类构成:C、V、M。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和社会总产品价值上由C+V+M构成,是研究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的理论前提。
(3)社会再生产从生产规模上可以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进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两大部类之间的产品时通过三个方面的交换来实现的:①第一部类企业之间的交换,实现了第一部类内部企业在生产资料消耗上的补偿;②第二部类企业之间的交换,实现了第二部类内部企业在消费资料上的补偿;③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第一部类企业内部资本家和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实现第二部类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
经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替换,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从而下一年的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就可以正常进行。
上述交换过程表明,社会总资本简单在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Ⅰ(V+M)=ⅡC,这个条件反映了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这个基本公式出发,可以引出两个实现条件:其一是Ⅰ(C+V+M)=ⅠC+ⅡC.这个条件反映了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供给和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二是Ⅱ(C+V+M)=Ⅰ(C+V)+Ⅱ(C+V),这个条件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的供给和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比例。以上三个条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客观要求的比例关系。
(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是指以积累为前提,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的生产。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有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为了获得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外,还必须有一个剩余用于满足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的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需要,即Ⅰ(V+M)>ⅡC或Ⅰ(C+V+M)>ⅠC+ⅡC。
第二,第二部类所生产的消费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还必须有一个剩余,用于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追加的消费资料的需求。如果用m/x表示剩余价值中工资本家个人消费部分,那么m-m/x就是m中供积累的部分,即Ⅱ(C+V+M)>Ⅰ(V+m/x)+ Ⅱ(V+ m/x)或Ⅱ(C+M- m/x)>Ⅰ(V+m/x). 扩大再生产同样必须使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基本的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的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的价值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Ⅰ(V+△V+ m/x)=Ⅱ(C+△C).由此可以导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
Ⅰ(C+V+M)=Ⅰ(C+△C)+Ⅱ(C+△C)(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16 / 36
Ⅱ(C+V+M)=Ⅰ(V+△V+ m/x)+Ⅱ(V+△V+ m/x)(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表明:两大部类的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存在着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关系。只有两大部类按比例的发展,才能顺利实现社会的扩大再生产,这是一切社会化条件下,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共同规律。
2、简述蒙代尔的理论贡献。×(现在一般不考史) (1)蒙代尔是国际著名的经济学家,199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被称为“欧元之父”。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国际经济学部分,他对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分析以及对最优货币区的分析,为当代经济理论的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蒙代尔教授率先把资本流动纳入宏观经济分析的框架,突破了凯恩斯、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的封闭经济体系分析框架,开创了开放经济体系下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
他提出了在资本流动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的关系理论,使开放经济条件下稳定性模型成为分析宏观经济强有力的工具,为后来经济学家进一步探讨各种政策变动和经济冲击对汇率波动、预算平衡、贸易收支、利率变化和资本流动的影响效果奠定了理论研究的基础。
他认识到维持国际货币稳定是开放经济条件整个国际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他的最优货币理论为货币汇率安排、国际收支调节、资本流动与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框架。他开拓了国际经济学动态分析的方法,详细地讨论了在迈向长期稳定过程中存量和流量的相互作用,整合了凯恩斯的短期分析和古典经济学的长期分析。
蒙代尔创立的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是当代经济理论的重要发展。1999年欧元的诞生是蒙代尔经济理论的具体体现。正如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瑞典皇家科学院公报中所指出的“虽然蒙代尔的工作可以追溯到几十年以前,但他的理论贡献一致处于该领域最重要的位置,始终是国际宏观经学的核心。”,在世界经济金融日趋一致化的今天,研读蒙代尔的经济理论思想,对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0世纪70年代,国际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动。
首先,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的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体制崩溃,以牙买加体系为标志的所谓的浮动汇率逐渐演变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
其次,资本的国际流动空前加剧,金融管制逐步放松,资本流动逐渐同实体经济相分离,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第三,金融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金融机构的合并浪潮不断涌现,银行的资产实力和服务范围迅速扩大,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种提高竞争力、合理使用金融资源趋势的重要手段,金融危机接连不断。
第四,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明显,各种国际性、区域性的经济金融组织在国际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国经济的依赖性不断提高。在新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一系列新的经济问题,其中汇率安排、国际收支调节、资本流动与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国际经济争端、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3、简述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的发展过程。
★4、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在理论基本假设上的主要区别。
(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都是在二战后资本主义发生了滞涨后出现的。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本质上属于自由主义学派,它继承了货币主义反凯恩斯的传统,并把它发展到了回归到传统古典经济学的说法,该学派采用理性预期的分析方法,形成了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的相反的说法。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卢卡斯、华莱士等,其中诺贝尔奖得主卢卡斯居于重要地位。他们重新肯定了传统经济学的萨伊定律,并且根据传统的理论对凯恩斯主义做了全盘的否定,不仅否定凯恩斯的政策无效,而且在整个理论体系上也不成立。
17 / 36
新凯恩斯主义是作为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登上历史舞台上的,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自由主义思潮使得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从正统经济学的地位上掉了下来,然而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们认为,不要国家干预经济是行不通的。因此,他们企图使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在更新的理论基础上以新面貌出现,既能回答论敌的责难,也符合实践对政策需要。在这个背景下,一个主张政府干预的新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经济学界逐渐形成。它的出现沿袭了原凯恩斯主义传统,同时弥补了原凯恩斯主义的缺陷,使得凯恩斯主义获得了新生,其主要代表有曼昆、斯蒂格利茨等。
(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在理论基本假设上的区别主要有:
①关于市场的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自动趋向于供求平衡的机制,无论劳动力市场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伸缩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的进行调整,从而使市场总是处于或趋向于充分就业状态,及所谓的市场出清。但是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由于价格和工资受到一些市场的和非市场的因素的影响,因而总是处于非出清。这些妨碍市场出清的因素包括菜单成本论、长期劳动合同论、隐含劳动合同论、不对称信息论、效率工资论、内部人—外部人理论。
(2)关于理性人假设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认为,每个个体都是企图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他们总是能够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期,而且会随时根据所得的信息不断调整自己所做的预期。因而政府采取的应对经济情况的政策总会被理性的人预见到,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便是导致政府政策的实效失效。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人的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人们并不能准确的预见到未来,但是他们又认为为了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人们会尽量收集信息,使他们的预期能够趋向于准确。在此假设下,他们认为政府采取的政策是可以产生系统性的影响的。
三、论述
1、论述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作用和结果。
2、比较分析不同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不同有效性。
2005年 二、简答。
1、平均利润率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
(1)马克思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运用资本竞争学说,科学的说明了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 平均利润率,是资本主义社会各职能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特殊利润率的平均化,它等于社会总的剩余价值与总的预付资本的比例。各部门的特殊的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是资本现实运动的客观趋势,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必然结果。 (2)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部门之间的竞争是围绕着取得有利的投资场所和较高的利润率展开的,资本家为了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就会把资本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撤出,转移到利润率较高的部门,资本的这种转移以及由此造成的利润率的变动,一直要持续到各个部门的利润率大致相等才会停止。所以,不同部门之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部门之间的竞争,是形成平均利润率的实现机制。
(3)平均利润率不是各个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的绝对平均。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并不是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就毫无差别。它只是部门之间竞争过程中的一个趋势,而不是绝对平均。事实上,在利润率平均化的条件下,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虽然大体相同,但仍然存在差别,个别时期或个别部门之间的差别还可能很大。 但是,从较长时期和总体上看,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存在着利润率平均化的趋势。利润率平均化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而且随着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逐步提高,在剩余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同量预付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率必然减少,从而导致平均利润率下降。在长期来看,在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存在着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4)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所以,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个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它体现着整个资本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利润和剩余价值在量上的联系被割断,因而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2、试用凯恩斯理论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原因。 (1)1929年到1933年发生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几乎使得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处于崩溃的边缘。在这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共有4000万人长期失业,社会几乎处于瘫痪状态。恶性经济危机和恶性失业的现实使得
18 / 36
传统古典经济学鼓吹的“供求自动平衡,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理论成为幻想,笼罩在看不见手上的神秘光环被打破,现实和理论的需要急需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和帮助人们摆脱危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以叛逆者的姿势登上了历史舞台,于1936年发表了其极具历史意义的巨作《通论》。《通论》的发表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2)在《通论》中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他认为在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中,不是供给决定需求,而是需求决定供给,萨伊定律是错误的。而且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总需求总是处于不足的状态,从而导致社会生产过剩,引起经济紧缩和失业,产生经济萧条。
他认为造成总需求不足是由于所谓的三大心理定律造成的,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性偏好规律。正是由于这三大心理规律的存在,导致了社会的总需求总是低于社会的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就业总是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3)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情况,凯恩斯从以下方面分析了造成这次经济萧条的原因。 ①大萧条的出现是由于总需求的急剧下降造成的。凯恩斯对大萧条的解释改变和影响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凯恩斯认为由于人的天性,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或者说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消费的部分占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而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使得增加的产量出去个人消费之后,留下了一个缺口,如果没有相应的消费或投资来弥补这个缺口,一部分产品就无法销售出去,从而企业就要压缩生产,裁减员工,导致经济的萎缩,进而产生萧条。
②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所谓资本边际效率是指能使一项资本品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的利率水平。资本边际效率类似于预期收益率,它与投资成正方向关系。凯恩斯认为,从长期来说,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因而总存在着投资需求的不足。
引起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有:投资的不断增加——>资本品的需求增加——>投资品价格上涨——>企业成本提高——>预期利润率下降;投资的不断增加——>产品供给增加,产品价格上涨——>企业预期利润率下降;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往往使得资本家对未来缺乏信心,从而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凯恩斯十分强调投资的不稳定性,认为大萧条主要原因是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在资本边际效率崩溃时,常连带着利率上涨,而利率上涨又引起证券市场价格急剧跌落,引起人们恐慌,导致投资信心崩溃。
③流动偏好规律。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对于货币的偏好,由于货币在所有资产中,具有最高的流动性,因此人们只有在获得的利息能够补偿放弃货币的机会成本的情况下才愿意让出货币,这使得利率通常比较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的增长。
流动偏好源于人们三个方面的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资动机。这三个方面都是由人的天性决定的,通常很难改变。
(4)凯恩斯从以上三个心理假定出发,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的总需求不足导致了生产的产品无法销售出去,进而引起企业生产紧缩和失业,从而导致经济的萧条。他认为由于存在价格和工资的刚性,经济在遭受了总需求的冲击后,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很难达到再次的均衡,为了减轻萧条,刺激就业,凯恩斯提出了一系列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他认为要通过国家参与经济,扩大政府在市场机制中的作用,从而弥补市场缺陷,达到充分就业。
(5)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凯恩斯是从人的心理角度来分析导致大萧条的原因的,因此有人将凯恩斯的经济学称为心理经济学。不可否认,凯恩斯对于大萧条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并不是由人的心理因素导致的,而是由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形式所决定的。20世纪开始后,资本主义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与此相伴随的是,资本家财富的日益扩大和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劳动人民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日益缩小,此外,日益扩大的贫富分化,导致大量的产品无法销售出去,这种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的计划才是导致大萧条的真正原因。凯恩斯是从资本家的角度出发,从经济问题的表层出发来分析问题,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3、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符合帕累托最优。 (1)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出发定义的一个社会效率的评价标准: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态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一个人的状态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换言之,在帕累托最优状态下,要想使一个人的状态变好,就必须要使其他人的状态变坏。
其含义包括两层:从宏观角度是指,整个社会的资源在各个部门、地区、产业之间的分配,使得资源利用能
19 / 36
够发挥最大效率;从微观角度,是指一个经济个体如何组织运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要满足三个条件:
②??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而言,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②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而言,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③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和边际转换率相等。
(2)根据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在任何价格水平下,商品与要素的供给与
需求总是相等的,即市场上所有的商品的超额需求的总和等于零。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根据一些假设条件,存在着一组价格使得所有的商品的需求和供给相等。换言之,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存在帕累托最优状态。具体分析如下:
①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消费者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在商品价格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将选择使得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的商品的组合。而且对于所有的消费者而言,他们对于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是相等的。 ②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生产者依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在要素价格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将选择使得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要素组合,而且对于所有的生产者而言,他们对于所选择的所有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是相等的。
③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产量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因而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相应的价格,在从消费的角度看,任何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时的选择是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比,从而有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 (3)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对完全竞争的市场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后,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完全竞争市场就是一个帕累托最优状态。
评价:这一分析是西方经济学家论证看不见手原理的重要一环,它用帕累托最优标准验证了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在意识形态上,它所企图论证的就是以利己主义为动机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通过供求关系,能以最有效的或者接近最有效的方式来配置资源,使得整个社会得到最大的福利,其目的在于宣传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可以导出理想社会,从而为资本主义辩护。
但是,完全竞争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以一系列假设条件为前提,在现实经济中,任何一个假定条件遭到破坏都将引起效率的损失,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关完全竞争的帕累托的证明只有理论或数学上的意义,它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能满足人们的幻想,却不能有助于居住问题的解决。
4、论述“自动稳定器”及其对经济波动的作用。 (1)“自动稳定器”又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国民收入的冲击的内在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主要是指累进税的作用。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个人收入进入较低的纳税档次,政府税收的下降幅度大于个人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少减少一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减少衰退的作用。 反之,当经济繁荣时,国民产出水平上涨,个人收入增加,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个人收入进入较高的纳税档次,政府税收增加的幅度大于个人收入增加的幅度,从而使得人们收入的增加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抑制通胀。 西方学者认为,税收的这种因经济变动而发生相应变动的内在机制和伸缩性是一种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的自动稳定因素。
②政府支出的变动,特别是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动,它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等。当经济出现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加,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会相应的增加,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从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反之,当经济繁荣时,?? ③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当经济萧条时,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根据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以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当经济繁荣时,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会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涨,也就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 总之,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的变化及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宏观经济能起到稳定作用,他们都是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和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但是要注意到,这种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减缓经济衰退或
20 / 36
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他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取更有利的财政政策措施。
三、论述
1、80年代经济增长理论有何新发展。
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干预方式。
3、试对马克思设再生产原理与我国“综合平衡”理论的内在联系作出简要考察。 4、政府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如何发挥作用。 5、如何政策理解和把握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内涵。
2006年 二、简答。
1、简述经济周期理论。 (1)经济周期: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现代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一般是指经济增长率的上升或下降的交替过程,根据这一定义,衰退不一定表现为GDP绝对量的下降,只要GDP的增长率下降,即使其值不是负数,也可以称为衰退。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解释,假定开始时,经济处于繁荣时期——>经济处于高水平阶段,——>就业增加,产量扩大,社会总产出逐渐达到最高水平。 繁荣不可能长久,当消费增长放慢——>投资锐减,或者投资本身下降——>经济开始下滑——>经济处于衰退阶段。
在衰退初期,首先是消费需求的下降和现实生产能力的偏离——>投资增加的势头受到抑制——>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家庭收入减少——>消费减少——>企业产品滞销——>价格下降——>企业利润减少——>相应的收入不断下降——>经济跌落到萧条阶段。 萧条阶段是经济处于低水平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大量的失业,大批生产能力闲置,工厂亏损,甚至倒闭,但萧条也不可能持续太久,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企业现有设备的不断耗损,以及由于消费造成的企业存货的不断减少——>企业考虑增加投资——>就业开始增加,价格也有所提高——>整个经济呈上升的势头。随着就业和产出的继续扩大,价格上升,整个经济又逐步走向繁荣,然后又开始经济的有一个循环。
经济处于什么阶段,主要依据GDP、工业生产总值、就业和收入、价格指数、利息率等综合经济活动的波动。
经济周期的类型依据时间的长短可以划分为:基钦周期(3到4年)、朱格拉周期(9到10年)、库茨涅茨周期(15到25年)、康德拉季也夫周期(50到60年)。 (3)几个主要的经济周期理论。 ①乘数—加速数模型。是凯恩斯主义解释经济周期的主要理论,是说明乘数和加速原理结合而产生经济周期波动的数学模型。
乘数原理说明了投资的变动可以引起收入多倍的变动,加速原理说明了收入的变动对投资变动的影响。将两者结合起来用以解释在国民收入过程中,消费、投资、收入的相互影响,相互加速,进而解释了经济中扩张与衰退的交替并形成经济周期的现象。 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内容包括: 在经济中投资、国民收入、消费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如果政府支出为既定的(即政府不干预经济),那么依靠经济本身的力量自发调节经济,就会形成经济周期,而在这种自发调节中,投资是关键的,经济周期的形成主要是由投资引起的。 经济周期中扩张和衰退的交替正是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的结果;乘数与加速数相互作用原理是:A,投资增加通过乘数作用——>产量的更大增加,通过加速数作用又——>投资的更大增加,这样经济就会出现繁荣。 B,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社会需求与资源的限制无法再增加时,这时就会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使得投资减少,而投资的减少又通过乘数的作用使得产量继续减少,这两者的作用又会使得经济进入萧条。
C,萧条持续一定时间后,由于产量的回升使投资增加,产量在增加,从而经济再次步入一次繁荣。
为了减少经济的周期波动,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政府有必要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如影响私人投资,
21 / 36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这一模型可以部分的解释西方经济出现周期波动的原因,其相互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对经济周期的变动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②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这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普雷斯科特,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发展起来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宏观经济经常受到一些实际因素的冲击,如石油危机和农业歉收,还有诸如战争、人口增减、技术革新等。尽管冲击的原因很多,但是引起经济波动的途径有限,或者改变人们的偏好,或者改变技术状况,或者使可利用的资源发生变动等。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其中最常见的、最值得分析的是技术的冲击,其核心思想是较小的技术冲击就可以产生较大的经济波动。真实经济周期是理性个人对实际冲击最优选择的结果,均衡结果是帕累托最优,政府干预并不能增进人们的福利水平。 实际经济周期的主要观点是: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动的源泉;经济周期中所产生的产出波动不是实际产出对潜在产出的偏离,而是潜在产出本身的偏离;即使在短期货币也是中性的。
③熊彼特的创新周期理论。熊彼特认为“创新是资本主义的永动机”。在他的著作中,创新和发明、创造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一种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能成为创新。所以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 在他看来,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所做的重新组合”,它具体包括以下五种情况:A,生产出一种新的产品;
2、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垄断从竞争中开始,垄断又反过来加剧了竞争。
(1)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促进了生产的集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日益集中到少数大型企业——>这些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份额日益扩大——>垄断。(自由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以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竞争的一般趋势是大企业战胜小企业,大资本兼并小资本。因此伴随着生产扩大而来的必然是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大资本。而生产和资本集中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垄断。) (2)垄断产生与竞争,但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原因:
其一,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竞争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竞争又推动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只要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竞争就不可避免;
其二,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一切部门和企业。在垄断组织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还存在着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而在非垄断企业之间,以及垄断组织之间也展开着激烈的竞争; 其三,垄断组织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垄断组织在确立了自己的垄断统治后,为了扩大垄断范围,他们之间也进行着剧烈的竞争。由于垄断组织的发展不平衡,他们之间的实力对比经常发生变动,因而他们之间的竞争也始终存在。竞争是与商品经济私有制联系的,资本主义垄断不可能绝对的集中或纯粹的垄断,因而竞争不可避免。 (3)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其一,垄断之间的竞争,少数实力雄厚的垄断组织主宰着竞争的内容和方向,并决定着竞争的格局,垄断组织在竞争中总是处于有利地位; 其二,垄断时期的竞争的手段更为多样,不但有经济的,也有政治的,甚至公开的采用暴力手段来达到竞争的目的; 其三,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更为残酷和激烈。
(4)不能把垄断和竞争对立起来。垄断产生于竞争,又加剧竞争,列宁说“正是竞争和垄断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原则的结合才是帝国主义的本质”。
3、公共物品的种类及特点。 (1)公共物品是指供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消费的物品。与公共物品相对,私人物品是指由市场提供的给个人享用的物品。
22 / 36
B,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C,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D,获得一种新的原料;
E,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在熊彼特看来,市场经济是一个创造性的破坏过程,它不断从内部革新,不断地破坏旧的经济结构,不断的
创造新的结构。正是这些“破坏”和“创造”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波动。
公共物品一般由政府提供。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市场一般无能为力。公共物品具有三个基本特性:A,效用的非分割性;B,消费的非竞争性;C,收益的非排他性。
公共物品的上述特性,决定了公共物品只能主要依靠政府来提供。因为,公共物品所具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每个人都能免费从这类物品中分享到好处,但却都尽量少付费,即都想做“免费搭乘者”,如果所有的消费者都如此行事,则消费者们支付的数量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结果便是低于最优产出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因此,不需依靠政府的强制性的融资和公共财政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
(2)公共物品可以分为纯公共物品、资源性公共物品和俱乐部式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是指满足上述三个特性的一般性的公共物品。资源性公共物品是指具有一定竞争性的公共物品,如公共道路,在超过其最大容量后,就不能再容纳更多的车辆驶入。俱乐部产品是指具有一定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如某些公共医疗卫生,只有付了一定费用后,才能享受到服务。
4、资源配置无效率和资源运用无效率的区别。 资源运用效率,也称为资源的生产效率,这就是狭义上的效率概念,通常人们所说的效率多指这种狭义上的效率。其含义是一个生产单位、一个区域或一个部门如何组织并运用供给有限的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避免生产的浪费,用既定的资源生产出最大价值的产品。资源运用的无效率就是指生产的无效率。
资源配置无效率,意味着各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有效率的相对价格的不符。
资源配置无效率多是由资源价格的不合适造成的,资源运用无效率多是由资源的控制主体的组织结构不合适
造成的。 资源运用是从微观的角度出发,是分析单个的经济主体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实现最大的产出;而资源配置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分析一个社会的总资源如何在各个部门之间合理的配置,从而实现全社会的资源最优配置。
四、论述
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2、结合的我国实际谈谈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3、“囚犯困境”博弈理论及经济学意义。
2007年 二、简答
1、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和资本周转时间的因素。×(1999年) 2、简述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联系与区别。 (1)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其中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的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 (2)区别:替代效应通常用来分析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它通常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收入效用用来分析当消费者的个人收入发生变化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它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改变。 联系:两者都改变消费者的商品的消费数量和结构,他们在价格变化的情况下共同对消费者的行为选择其作用。 (3)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商品类别 替代效应和价格的关系 收入效应和价格的关系 总效应和价格的关系 需求曲线形状 正常物品 反方向 低档物品 反方向 吉芬物品 反方向 反方向 同方向 同方向 反方向 反方向 同方向 向右下方倾斜 向右下方倾斜 向右上方倾斜
3、简述外部性的特征。 (1)外部性,又称为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者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
换言之,外部性是指没有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收益。
23 / 36
依据外部效应带来的后果,可以将外部性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前者是指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后者是指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收益。 在存在外部效应的前提下,私人的而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与社会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分离,导致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点,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和低效率。 (2)特点:外部性独立于市场之外;外部性产于决策之外;外部性具有某种强制性;外部性很难通过市场得到解决。
(3)外部效应是一种典型的损人利己的行为,其起源于财产权的界定困难。市场在解决外部性中很难独立发挥作用,需要政府行为。
消除外部性,特别是负的外部性的主要措施有:第一,使用税收和津贴;第二,使用企业合并的办法;第三,规定财产权。
4、简述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1)在宏观经济学上,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社会的一般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的普遍持续上涨。
它包括以下几个内涵:是一般物价水平或大多数物价水平的上涨;这种价格上涨有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过程。通货膨胀的衡量标准主要有CPI、WPI、PPI等。
(2)按照通货膨胀的成因可以将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归于以下几类: ①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这是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他们认为每一个通货膨胀的背后都有一个货币供给的迅速增加。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所谓的交易方程式,他们认为在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就只是取决于货币供给的增加。换句话说,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且收入处于潜在水平,那么货币供给的增加就是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在他们看来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可以被描述为:货币供给增加—商品价格上涨。正如弗里德曼所言,经济池子里的货币太多,关注水龙头,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②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这是由于总需求的超过供给而引起的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当产量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会增加,但是当供给的增加遇到生产过程的瓶颈现象时,即由于劳动、原料、技术、生产设备的不足使得成本提高时,从而价格上涨;或者当产量达到最大,即为充分就业的产量时,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也不会增加,总需求增加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需求方面的冲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
③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这是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显著的上涨,又称为供给通货膨胀。可以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工资推定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劳动力市场的非完全竞争性导致的工资增长率超过产出增长率而导致的企业成本提高,一般价格水平上涨的现象。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提高。这样,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之间就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即所谓的工资—价格螺旋。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求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④结构型通货膨胀。这是由于经济结构本身的特点而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西方学者认为,从生产率的发展速度来讲,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是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快,而一些部门提高慢,或者一些部门发展快,而另一些部门却日趋衰落。但是生产力提高慢的部门却要求在价格和工资问题上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结果使得全社会平均的工资增长率超过了生产力的增长率,因而产生通货膨胀。 ⑤以上关于通货膨胀的三种分析,对经济的冲击如何导致了AD-AS曲线的移动,进而导致了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的均衡。但是,通货膨胀并不是价格水平的一次变动,而是一种持续上升的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货膨胀似乎有一种惯性,如果经济中有了8%的通胀率,那么,在8%的通胀率下会有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这种情况被称为通货膨胀螺旋。产生这种螺旋的原因是,如果经济中大多数人都预期到同样的通胀,那么对这种通胀的预期就会变成经济行为的现实。在通胀时期,工人与厂商谈判,力求与物价的上升相一致。而价格和工资之间的互为因果关系,将形成螺旋式的上升运动。事实上,无论通货膨胀的发生机制如何,只要通胀开始,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几乎都发挥作用,即使导致通货膨胀的初始原因消失了,通货膨胀也可以自行持续下去。
5、资本有机构成。 (1)为了深入研究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马克思创造性的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的范畴。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来考察:
24 / 36
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组成的,两者的关系主要有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态看,资本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叫做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内在的有机的联系。一般情况下,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资本价值构
成的变化,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又大体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 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又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2)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有提高的趋势。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就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提高,反映在资本技术构成上,就是每个工人所使用的生产资料增加了,反映在资本价值构成上,就是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的价值比重增加,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少。因此,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资本有机构成必然会不断增长。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以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而个别资本增大主要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两个方式。
(3)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后果。资本有机构成的后果主要有:①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②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③平均利润率的下滑。 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科学的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短暂性。
6、货币职能。 (1)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产中的作用。货币的本质决定了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①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质的具体体现。货币的职能主要有:
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通过观念上的货币就可以了。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商品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是: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成正比。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实际上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价格标准时为货币准确的执行价值尺度服务的一种技术规定,是由价值尺度职能派生的。 ②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必须是实在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为商品流通服务。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在一定时期内,流通的需要量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
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其数量是由全部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两个因素决定的。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是由金属条块的形势发展为铸币,然后发展为纸币。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或货币符号,它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流通是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的,同时又有特殊的规律。
纸币流通的规律是:纸币的发行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纸币的发行如果超过或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引起物价上涨或下降,引起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等。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使商品交换分解为买和卖两个阶段,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受到的限制,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买和卖的脱节,加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产生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只有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才变为了现实性。 ③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的职能。真正能够充当贮藏职能的货币,必须使实在的足值的金属货币,如金属铸币、金银条块等。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会向蓄水池一样,自发地调节货币的流通量,因而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不存在所谓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现象。 ④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来支付商品赊买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来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由商品的赊买赊卖引起的。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一方面解决了由于缺乏先现金而不能及时购买商品的矛盾,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在赊买赊卖的情况下,许多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之间结成了债权债务链条,如果其中一个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不能到期还债,支付链条就会断裂,引起连锁反应,整个信用制度就会遭
25 / 36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不赚钱的买卖资本家断然不能接受。 资本家所追求的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的活劳
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 实际上,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所以,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的剩余劳动生产的,即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在生产领域。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等价物交换,还是不等价物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生产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一方面只有包含剩余价值的产品在流通中卖出,产品的价值才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剩余价值生产离不开流通过程即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做准备。所以剩余价值的生产离不开流通过程。
货币到资本的转化(剩余价值的生产),必须在流通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可以说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在流通领域又在流通领域。
3、完全竞争市场企业在长期中只得到正常利润。 完全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在这一市场结构中,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竞争的因素,这一市场结构的特点是:A市场上无数的买者和卖者,B他们提供的产品都是同质的或完全无差别的(或者说产品之间有完全的替代性);C所有的资源都具有完全的流动性,D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毫无困难,所有资源都可以在各个厂商和各行业之间自由的流动;E信息是完全的,市场上每一个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一切信息。
在西方经济学中,我们需要区分开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正常利润通常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当企业所有者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他就失去了到别人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所能得到的收入报酬,而他失去的这份报酬就是他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的机会成本。或者说,如果他在自己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的话,他也应当向自己支付报酬,而且这份报酬数额应该等于他到别的企业当经理时所得到的最高报酬。所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正常利润属于成本,并且属于隐成本。
而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其的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企业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又称超额利润。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经济利润=超额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所以我们说,当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实现了正常利润,是由于正常利润作为隐成本已经从成本中被扣除了。
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生产中,厂商通过改变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由于长期中厂商的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厂商在市场价格给定的情况下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表现:一是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二是对进出一个行业的选择。在长期中,如果一个厂商获得利润,这便会吸引一部分厂商进入该行业,随着行业内厂商数量的增加,市场上产品的供给就会增加,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单个厂商的利润就会减少,只有当市场价格下降到单个厂商的利润减少为零时,新厂商的进入才会停止。相反,如果,长期内某个行业是亏损的,那么厂商会选择退出这个行业,厂商的退出一直要持续到该行业的利润由负变为零为止。从而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中,没有一个厂商可以获得经济利润,所有厂商都是获得正常利润。用图形表示就是,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中,厂商的水平的需求曲线与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在这一点上,厂商的MR=SMC=LMC=LAC=SLC,由于P=LSC=LMC,所以长期内完全竞争厂商只获得正常利润。
4、论邓小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看法。 邓小平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这一经典性的评论深刻地揭示了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金融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产生,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又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运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金融活,社会才活。 其一,金融活,才能够使生产力得到更大的发展,使人们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从而为社会整体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一种信用中介,金融将社会零散的、分散的、闲置的货币资金聚集起来,变成高效、稳定、长期的资金来源,通过借贷、投资的方式,配置到社会急需的领域和部门,组合生产要素,不仅维持社会的简单再生产,而且不断扩大再生产,以及相应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生产方式,从而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发展。
31 / 36
物质基础厚了,社会才有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兴办各种社会事业,才能有丰厚的财力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地区差异和贫富差距。通过金融—经济—社会这样的途径,金融为社会做着巨大的贡献。
其二,金融活,才能够为人们的创业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从而激发社会活力,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最大的生产力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和劳动能力的人。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单凭自己个人的原始积累难于较快的组织起大规模的社会生产。而金融,就能够提供最重要的条件。通过金融的支持和帮助,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可以更方便的进行创业或从事生产,同时还可以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
其三,金融活,才能更好的调节宏观经济,调节收入分配,使社会公平得到更好的实现。金融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够较全面的反映各个单位和法人的经济活动乃至社会活动,同时,又能够利用利率、汇率、信贷、结算等手段影响这些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进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总量可以使时候总需求和总供给保持平衡;通过调整货币供应的方向和具体数量,可以调整生产要素在不同领域配置的格局。金融的这种杠杆作用,将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社会的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价格,影响进出口的数量和规模,影响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收入,影响社会财富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如果金融手段运用的方向、力度和措施得当,可以有效的抑制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保证社会的公平和争议得到更加切实的维护。
其四、金融活,还有助于培养社会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氛围,增强社会和谐的动力和条件。金融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正常运行需要两个最重要的条件:一是具有完备的法制体系,二是具备基本的信用基础。人们知法守法、讲究诚信、金融业务才能政策开展。金融发展了,与金融有关的法制也会进步,人们会经常受到这种严格的法律和道德的熏陶,整个社会就会潜移默化的增强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氛围,并且带动社会其他方面法制和道德的建设,从而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内在要求不断得到实现。
但是,金融本身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所以如果金融出现了问题,社会经济其他方面也会受到深刻的影响。金融的发展构成了整个社会资金的循环系统和主要链条,而社会,则通过银行进行存款和贷款的交换,以保证资金在全社会的血液循环,如果金融系统规范有序,社会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环境,社会资金就会按正常的渠道和秩序流动,一切都井然有序。但事实上,现代金融自从创立以来,就出现过无数大大小小的混乱和危机,由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危机,甚至政治危机从来就不是社会稀奇新闻,如1992年的英国英镑危机导致英国英镑和意大利里拉退出欧洲汇率机制、1993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将日本拖入了长达十年的衰退期、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引起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和拉美连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重创东南亚新兴国家、1999年俄罗斯债务危机引发国际市场恐慌、2001年纳斯达克科技股泡沫破灭,引发美国经济衰退和世界经济的乏力、2008年有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实体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体制的改革我国金融业焕发活力,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我国现阶段在金融领域所存在的漏洞和问题,我们要正确的面对我们所面对的金融系统风险。
当前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 (1)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比例较高。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资本市场发展滞后,融资格局以银行的直接融资为主,在统一利率政策指导下,对支持企业不断增长的投资需求以及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改革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级政府对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干预太多,不仅信贷资金的经营带有“半财政”性质,而且扭曲了银企关系;在近几年企业资产重组中,废债现象严重,这无疑加大了银行的压力。 (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日益暴露。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信托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这类金融机构由于政府的监管不到位,或者说与其本身就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常常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或者监管盲区,此外由于法制和现实市场环境的限制,其积累的风险有日益扩大的趋势。 (3)金融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所隐含的风险。金融资源基本上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的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配置的,但是就目前我国现实来说,直接金融资源配置并未适应国民经济变化的趋势,银行信贷仍然将绝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拒之门外。此外信贷资金的绝大部分都在相对低下的环境中运行,如此信贷资金配置,不仅不符合经济增长格局的要求,而且其中蕴含的风险也值得关注。 (4)股份公司及其证券、期货市场不规范因素太多,投机成份较大。这种投机所蕴含的泡沫和风险将直接威胁到股市与股份制度的正常发展。 防范与化解我国主要金融风险的建议:
(1)加快企业与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理顺银企关系,活化银行资产。
32 / 36
(2)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
(3)提高银行信贷政策与资本市场政策对非国有经济的支出力度,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4)在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的同时,加强金融管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5)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增强财政实力,为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与风险化解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可靠的基
础。 (6)在推进国企改制的过程中,优化股权结构,通过市场逐步明晰产权,减少投机因素对市场的波动。
(7)健全金融立法,强化金融执法与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金融犯罪行为,确保金融的健康发展。
四、论述
1、凯恩斯理论与理性预期理论对就业的不同看法。 (1)凯恩斯理论对就业的看法是以政府在非常时期干预国家经济,以政府公共投资拉动社会投资、扩大消费为主要特征的。1929年到1933年发生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几乎使资本主义处于崩溃的边缘。在这次严重的危机中总共有4000万人长期失业,社会几乎处于瘫痪状态。恶性经济危机和恶性通货膨胀的现实,使得传统古典经济学的“供求自动平衡,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理论成为幻想,笼罩在看不见手的神秘光环被打破。现实和理论急需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和帮助人们摆脱危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以传统古典经济理论叛逆者的姿势登上了历史舞台,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它反对过去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来摆脱失业带来的萧条。 凯恩斯在其1936年发布的《就业、利息与货币理论》中,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以及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的就业量主要取决于有效需求的水平,能否达到充分就业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和总供给相等的社会总需求水平。通常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构成。凯恩斯认为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总需求并不必然与社会总供给相等,总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的经常现象,从而资本主义总是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
造成总需求不足的原因,凯恩斯归结为三大心理定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流动偏好规律。正是由于这三大心理规律的存在,使得社会有效需求水平总是低于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失业总是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凯恩斯否定了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伸缩性的特点,认为在经济中总存在这某些因素阻碍工资和价格的变动,即认为具有“刚性”。从而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来达到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将是一个长期而痛苦的过程。为了减轻萧条,刺激就业,凯恩斯提出了一系列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
凯恩斯为了减少就业,从宏观角度出发,提出了一套以国家干预、扩大需求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政府干预经济;扩大消费需求,提倡挥霍浪费,反对节俭;扩大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增加货币发行,压低利息率;实行赤字财政政策。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不仅在理论界被誉为凯恩斯革命,而且对实际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凯恩斯本人甚至被称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救星。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理论一直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决策的主要理论。 (2)理性预期学派是作为凯恩斯主义的对立面而产生的。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处于严重的滞涨时期,而传统的凯恩斯理论仍然提出不解决问题的对策,在这种形式下,西方社会对凯恩斯主义逐渐失去了信心,作为货币主义的延续与发展,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理性预期学派。由于这一学派的的说法大体与凯恩斯以前的古典主义的体系一致,从而使西方经济学回到了传统的被认为是“古典主义”的状态,所以理性预期学派又叫做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卢卡斯、萨金特等。 理性预期学派重新肯定了传统经济学的萨伊定律,并且根据传统的微观理论对凯恩斯主义作了全盘的否定,不仅否定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无效,而且在整个理论体系上也不成立。
理性预期学派的四个假设前提: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自然失业率假设。
理性预期学派主要观点有:宏观政策无效论;适应性预期错无论;反对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的宏观政策。
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主张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反对国家干预;主张政府公布并实施长期不变的原则,形成公众的稳定预期;改善和刺激劳动供给,降低自然失业率。 由理性预期学派的假设以及主要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认为由于市场是出清的,无论是产品市场的价格还是劳动市场的工资,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做出调整,从而使市场总是处于或趋向于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因此他们认为市场上是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此外由于人们的理性预期,政府的任何行动都会在人们的预料之中,因此政府旨在改善就业的宏观政策市无效的,政府的任何行动都会被理性的人所采取的行动
33 / 36
所抵消。同时,他们认为政府应该公布合理且长期稳定的政策原则,形成公众的稳定预期。政府可以改善和刺激劳动供给,降低自然失业率。
2、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一般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总量平衡,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和外汇收支总量的调节和控制。虽然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市场机制的缺陷以及经常导致的失灵,使得经济仍然存在总量和结构失衡的可能性,此外,由于从事经济的个体都是理性的,因此个体的行为不一定和社会整体的目标保持一致,因此,为了保持总量和结构的平衡和使得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保持一致,有必要对经济发展采取一定的政策行动。
在我国,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保持币值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外汇政策、产业政策等。 (2)在西方经济学中,财政政策一般定义为,为了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出现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款所进行的选择。
财政政策的政策工具有支出类和收入类两类工具,前者如变动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后者如变动税收和公债。 根据对经济的影响不同,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贷规模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在狭义上,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利率、投资和整个及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主要在于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进而影响有效需求,最后影响国民收入。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法定准备金率、改变再贴现率。在现实生活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受到一系列因素的限制。
(3)在宏观调控中,政府通常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在一起进行实施,这主要是由当时的经济形势和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来决定的。例如,当经济体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失业增加,工厂停产,但又存在较高的物价水平的时候(西方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滞涨时期),政府可以采用这样的财政搭配,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降低税率,刺激有效需求,以减少失业,同时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防止货币的过快增长引起物价水平的进一步上升。 综合经济发展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和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优缺点,可以将它们之间的搭配分为以下几类:扩张性的财政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财政与紧缩性的货币;紧缩性的财政与紧缩性的货币,紧缩性的财政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4)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政策搭配的演变,可以发现我国近十五年来的政策搭配:
A.1994年到1997年,这一时期我们实行的是紧缩的财政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宏观背景:从1993年开始我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作为推动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较高
的增速,为了保障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速度,防止经济运行中的大起大落现象再次发生,中央适时提出了“适度从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具体措施:财政政策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增值税、消费税的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并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货币政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款利率下。
政策效果:经过三年的努力,1996年终于使经济实现软着陆,经济增长幅度回落到9.6%。 B.1997年到2003年底,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宏观背景: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外贸出口受到很到影响,进而影响了我国的国民经济;1998年国内遇到了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灾害,使本应再次回升的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经济存在大幅下滑的可能性。
政策措施:针对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等问题,政府实施了以扩大内需确保经济目标实现为目的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大力发行国债;大规模增加基础建设;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投资力度;大幅提高职工工资,扩大转移支付;实施财政赤字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逐步扩大公
34 / 36
开市场业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等一系列措施。 政策效果: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作用非常明显,大规模的发行长期国债投资大量的项目,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于防范金融风险,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实际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我国经济几乎陷入了流动性的陷阱。
C.2003年到2007年,我国实行的是稳健的财政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宏观背景:2004年初,承接上一年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继续稳定增长。但同时信贷规模增加较快,消费
价格指数在高位运行,通货膨胀压力越来愈大。
政策措施:从财政政策看,减少政府大规模的支出,减少政府赤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货币政策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适当控制银行信贷投放的规模和速度。同时与产业政策向结合,控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限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
效果分析:从判断宏观调控效果的两个关键指标来看,宏观政策基本上达到了目标。物价水平稳定,通货膨胀预期降下;工业产品价格结构调整取得预期进展;三次产业之间不协调的问题开始出现解决的迹象;投资与消费的关系趋于协调。 D.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我国实行的是稳健的财政与从紧的货币政策。
宏观背景:2007年上半年,由于粮食和猪肉等食品价格快速上涨,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大幅上升,从年初开始,CPI一路持续走高,此外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扬以及股市泡沫的扩大,通货膨胀的预期越来越明显。
具体措施: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实施稳健的财政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过快转变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全面的通胀。在财政政策上继续加大对相关过剩产业和行业的调整,同时加强对股市、房地产市场的监控和调整,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上,提到贷款比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适度提高人民币的升值步伐,降低国外需求,完善利率市场化改革,强化贷款机制和利用水平。
政策效果:稳健的财政与从紧的货币政策,从总体来说,既保障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又在一定程度上抑E.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宏观背景:2008年以来,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扩展到世界各地,并演变为一场影响世界实体经济的制了物价水平的上升。
金融危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需急剧下降,这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我国而言,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出口需求的下降,造成了大量的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进而造成了连锁反应,导致内需不足显得更加的不足。我国经济在经历了上半年的通胀预期之后又面临着需求下降、投资萎缩、出口减少,经济发展减速的情况。 具体措施:面对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中央政府从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角度出发,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力保中国经济适度稳定的发展。一是宣布并出台了投资规模为4万亿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大措施;二是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三是,央行大幅度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9年计划新增贷款为5万亿人民币,同时财政部作为地方政府发债的牵头人发行规模宏大的中长期政府建设公债。同时采取各项拉动内需的政策,如家电下乡、发放消费券等。 政策效果:从总体上看,09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实现了7.1的增长率,消费投资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企稳回升,经济下行的趋势已经减弱并出现了增长的势头,沿海加工企业出口订单增加,大量农民工返程城找工,就业率上升,扩张性宏观政策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5)宏观政策实践的经验和启示:坚持把又好又快发展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任务;坚持把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发债的主要方式;坚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发挥各种政策的组合效应;坚持不断总结,及时调整,注重实际。
3、运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分析我国扩大内需为何要强调结构优化。 (1)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要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对于我国目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社会市场经济平稳发展,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马克思从社会总产品出发来研究社会再生产,其核心问题就是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就是指社会总产品中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形式出售以货币的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过程消耗的预付资本,并获得剩余以扩大再生产;
35 / 36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实现货币形式后,通过流通领域顺利买进再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料,包括资本家所需的生产资料和工人和资本家都需要的消费资料。只有当社会总产品完成了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后,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所以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按期最终用途可以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与此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也分为两大部类:第Ⅰ部类,生产资料部类和第Ⅱ部类消费资料部类。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三部分构成:C、V、M。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和社会总产品价值上由C+V+M构成,是研究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的理论前提。在以上理论前提下,马克思研究了社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进行,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Ⅰ(V+M)=ⅡC。社会扩大再生产是指通过资本积累,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的生产,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1)Ⅰ(V+M)>ⅡC或Ⅰ(C+V+M)>ⅠC+ⅡC;(2)Ⅱ(C+V+M)>Ⅰ(V+m/x)+ Ⅱ(V+ m/x)或Ⅱ(C+M- m/x)>Ⅰ(V+m/x). 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Ⅰ(V+△V+ m/x)=Ⅱ(C+△C)。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表明:两大部类的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存在着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关系。只有两大部类按比例的发展,才能顺利地实现社会的扩大再生产,这是一切社会化条件下,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共同规律。
(3)马克思再生产理论采用总量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对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我国当前的宏观调控特别具有意义。马克思强调社会再生产必须处理好消费和投资各内部及其之间的结构关系,使两者保持适当的比例。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一方面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迅速,规模、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经济总量上升至世界第三位;另一方面,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结构、地区结构、分配结构等各种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特别是三大产业之间的矛盾和投资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提高。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于我国这个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内需不足、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的情况下,短期内我们只能依靠过去的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走出困境,但是从经济发展的长远来看,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动力是来自于国民需求,只有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才能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动力和保障。
按照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只有消费和投资保持一定的适度的比例,两者才能发挥协调作用,共同促进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失调也是短期内制约我国经济回升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由于投资的内在冲动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我国产业的低水平盲目建设和扩张以及由此造成的产能过剩和市场恶性竞争,使得企业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导致企业倒闭或开工不足、人员下岗失业、银行不良贷款大量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国家扩大内需的一揽子计划的实施效果和来之不易的企稳向好的形式,而且将错失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市场形势推动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
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应该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充分认识到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关于结构优化和比例平衡的重要意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注重协调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内部以及之间的结构问题。
要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拉动,更加注重内需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要把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发展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经济转变;
采取措施逐步,逐步加大调控力度,促进部门、行业、产业、地区之间的结构优化和结构升级。
在保增长中,要注重结构调整,坚持产业结构优化,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6 / 36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实现货币形式后,通过流通领域顺利买进再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料,包括资本家所需的生产资料和工人和资本家都需要的消费资料。只有当社会总产品完成了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后,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所以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按期最终用途可以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与此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也分为两大部类:第Ⅰ部类,生产资料部类和第Ⅱ部类消费资料部类。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三部分构成:C、V、M。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和社会总产品价值上由C+V+M构成,是研究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的理论前提。在以上理论前提下,马克思研究了社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进行,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Ⅰ(V+M)=ⅡC。社会扩大再生产是指通过资本积累,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的生产,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1)Ⅰ(V+M)>ⅡC或Ⅰ(C+V+M)>ⅠC+ⅡC;(2)Ⅱ(C+V+M)>Ⅰ(V+m/x)+ Ⅱ(V+ m/x)或Ⅱ(C+M- m/x)>Ⅰ(V+m/x). 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Ⅰ(V+△V+ m/x)=Ⅱ(C+△C)。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表明:两大部类的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存在着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关系。只有两大部类按比例的发展,才能顺利地实现社会的扩大再生产,这是一切社会化条件下,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共同规律。
(3)马克思再生产理论采用总量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对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我国当前的宏观调控特别具有意义。马克思强调社会再生产必须处理好消费和投资各内部及其之间的结构关系,使两者保持适当的比例。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一方面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迅速,规模、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经济总量上升至世界第三位;另一方面,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结构、地区结构、分配结构等各种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特别是三大产业之间的矛盾和投资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提高。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于我国这个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内需不足、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的情况下,短期内我们只能依靠过去的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走出困境,但是从经济发展的长远来看,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动力是来自于国民需求,只有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才能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动力和保障。
按照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只有消费和投资保持一定的适度的比例,两者才能发挥协调作用,共同促进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失调也是短期内制约我国经济回升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由于投资的内在冲动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我国产业的低水平盲目建设和扩张以及由此造成的产能过剩和市场恶性竞争,使得企业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导致企业倒闭或开工不足、人员下岗失业、银行不良贷款大量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国家扩大内需的一揽子计划的实施效果和来之不易的企稳向好的形式,而且将错失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市场形势推动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
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应该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充分认识到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关于结构优化和比例平衡的重要意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注重协调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内部以及之间的结构问题。
要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拉动,更加注重内需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要把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发展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经济转变;
采取措施逐步,逐步加大调控力度,促进部门、行业、产业、地区之间的结构优化和结构升级。
在保增长中,要注重结构调整,坚持产业结构优化,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6 / 36
正在阅读:
财科所1998-2009专业课真题解析(简答与论述)05-21
丙内酯酸催化脱羧的热性能和机理的理论研究05-24
推荐湖北省宜昌市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电场磁场三练习2无答案12-03
3-1福建少数民族06-29
伦理学 药害事件的伦理道德反思12-05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实施方案04-05
优秀教案09-26
华为FusionCloud桌面云解决方案 - 图文10-30
七年级人民版思品下全稿04-18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科所
- 专业课
- 真题
- 论述
- 解析
- 简答与
- 1998
- 2009
- 中国中国石灰石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图文
- 高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总结
- 麦田里的守望者解读
- 商法(二)复习重点
-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课件
- 论对女性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
- 中华民国时期的文官管理
- “互联网+”背景下的西宁野生动物园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战略
- 环保局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中心XX年工作计划
- 2012-2014年1季度河北省化纤浆粕制造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季报
- 三甲医院药剂科应知应会
- 医疗软件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17版)
- 研究报告如何撰写
- 调研报告11.26-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创办应用技术大学的实践与探索
- 基于人因工程的工程车辆驾驶室布置和仿真研究
- 福师2016秋季学期《德育论》在线作业100分答案
- 射雕英雄传选择题汇总
- 关于对违规收送礼金、红包问题进行自查自纠的情况汇报
- 毕业论文 - PLC控制仿形液压铣床
- 公务员常识3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