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资料参考

更新时间:2023-03-08 05:57:3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资料参考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作者杨炯,与王勃、 、 ,合称“初唐四杰”。 卢照邻 骆宾王 2. 联系首联内容,分析“照”和“自”的作用。

照,照耀,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照耀着整个长安城。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气氛。

自,不由得,表现了诗人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想要上战场杀敌立功的爱国激情。 3. “铁骑绕龙城”的“绕”字好在哪里?

绕,环绕。表明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的军事态势。 4. 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五六句所展现出的画面。

大雪弥漫,遮天蔽日,天色昏暗,使军旗上的图案颜色都变得模糊暗淡了,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 5.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明作者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抒发了诗人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强烈的爱国情怀。

6.请你再写两句写战争的诗句并注明作者。

辛弃疾: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李贺: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7.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抒发了诗人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强烈的爱国情怀。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在此诗中,“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以人的感情,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愉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

3.“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诗人不耐孤独,邀月携影,高歌起舞,开怀畅饮,体现了他放旷通达的性格。 4.请赏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中“独”字的表达作用。

独,独自。春天幽静的月夜,月色溶溶,花香袭人,但诗人只能独自饮酒。环境的优美与人心的寂寞相对照,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寂。起到点题的作用。

5.“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表明了作者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永与月、影为伴,醉酌孤独,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谀奉承的高洁志愿。

羌村三首(之三) 杜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1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诗人对父老盛情的深挚谢意,又有对动荡时局的悲叹。 2.诗中“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两句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状? 生产的破坏,时世的艰难。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现实。 3. 忧国忧民是杜甫诗歌反映的一个主题,你还能写出一句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1.《登楼》是诗人杜甫的 之作。诗中对全篇起总领作用的词语是 ,对抒情基调起决定作用的词语是 。登楼望春,近看繁花似锦,但游子却更加黯然神伤,读到此处使人不禁想到他在《春望》中的那句“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感时花溅泪 登高抒怀 登临 伤客心

2.结合本诗,展开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

3.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一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 “来”。来,来临。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而来。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锦江春色气势的浩大,令人有当胸扑面的感受,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 “变”。变,变化。是指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使人浮想联翩。表现诗人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4.作者在诗的结尾说,日暮之时,他姑且学诸葛亮的样子,吟唱《梁甫吟》,言外之意是什么?

作者对“万方多难”无能为力,只有作一首如《梁甫吟》一类的诗,聊以自慰。既含有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又寄托个人怀抱,并借此喻当朝昏君,不过是蜀汉后主刘禅罢了。 5.联系尾联内容,分析“聊”字的作用。

聊,姑且。像蜀后主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 我只能在黄昏的时候姑且吟诵那《梁甫吟》了。表现出诗人苦于报国无门的无限伤感和对当朝执政者的嘲讽。 6.这是一首即景抒怀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报国无门的伤感。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主旨待定)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2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运用夸张、反衬等手法,极力渲染环境的恶劣,突出表现了边防将士不畏艰险的爱国精神。

2.结合本诗,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描绘“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所展现的画面。 剽悍强劲的匈奴军队利用草黄马正肥的时机发动了猛烈进攻,烟尘弥漫。唐军早有戒备,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顶风冒寒前进着的唐军将士英姿飒爽,沉着迎战。尽显“汉家大将”从容、果敢、镇静的风姿。 3.赏析“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的艺术特色。 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诗人抓住了马毛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反衬出将士不避艰险、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和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 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朝”“夕”对比,“九重天”与“路八千”对比,突出了作者的进谏前后急剧变化,和无罪遭贬的愤懑之情。 2.结合内容谈谈对第二联的理解。

本想替皇上除去弊事,哪顾得我年老体衰力不支。表达了作者为国效力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3.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表达了诗人无罪遭贬的愤懑之情。

4.展开联想与想象,生动描述“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画面,并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巍巍秦岭云海茫茫,身家何处是归宿?皑皑白雪拥堵蓝关,马儿都裹步不前。这句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为国除弊却横遭贬谪的一腔愤懑之情。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联想到前路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末路之悲。 5.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D A.首联直接写出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与“夕贬”对比,让人感觉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 B.颔联表明诗人的心迹:不惜残年为皇上革弊除害。 C.颈联即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D.尾联写诗人向侄孙韩湘交代后事,显得从容、宁静,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思想境界。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的骨肉相思之情。

2. 赏析“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的艺术特色。

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同根兄弟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飞空而去,飘转无定。诗句巧用比喻,将失散兄弟比作孤雁和蓬草,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孤苦凄惶的感情,揭示了百姓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3.“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望月思乡(人)的情感经常出现在唐诗宋词中,请举两个例子并注明作者。 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 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 突出了守边将士们高昂的士气和爱国热情。

2.请自选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

示例一:压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和守军将士处境艰难。开写出了守军严阵以待,士气高昂。以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敌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形势和守军的英勇无畏。 示例二:“黑云”暗喻敌军的嚣张气焰。“金鳞”暗喻将士们的盔甲金光闪闪,表现出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虽处境艰难但依然拥有威武的阵营和高昂的士气。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了什么典故?引用这一典故有什么用意?

引用了战国时燕昭王在黄金台以重金招揽天下士的典故,表现了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和爱国精神。 4.展开联想与想象,生动描述“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的画面。 号角声直冲云天,夕阳掩映下,塞土有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从表现手法及内容方面赏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比喻新奇。把水比作眼波,把山比作眉峰,既描绘山水之貌,又暗示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2.试赏析结尾两句“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的妙处。 下阕通过“送春归”和“送君归”,巧妙地把“惜春”和“惜别”联系在一起,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又表现了诗人的美好情怀。这两句,一反送别诗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3.这首词借景抒情,试分析这种艺术手法的作用。

用巧妙的比喻,把水、山比作眼波、眉峰,既描绘了山水之妙,又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颔联诗人是因为面对死神而流泪吗?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不是,是因为祖国沦亡,山河破碎,民族多难;表达了诗人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将满腹哀怨化为一腔怒火,即使成了鬼魂还要归来从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义。表现诗人生命已止、战斗不息的抗清精神。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m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