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学院中文系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4-04-25 20: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1917—2000)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一门基础课,是中文系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的主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现象为基础,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史时期出现的主要作家、作品,及重要批评理论现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运行规律,以及主要作家、作品的创作成就、理论贡献、历史地位。掌握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现象的能力。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本课程为一年级学生新开设的课程。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鉴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理论性强的特点,本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讲授中要在使学生掌握现当代文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三点式”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

本课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讲授式、启发式等相应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除注重教师的课堂讲授之外,还要让学生大量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阅读,以便使学生更有效地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1

1.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讨论,学生需完成所布置的作业。 2.重点难点:理清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及其演变的规律,以文学发展史的眼光和角度分析现当代作家作品,把握现当代作家、作品的风格和艺术特色;重点分析经典作家及其作品。

五、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引 言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章 20年代小说(一)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二)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一) 第五章 20年代新诗(二) 第六章 20年代戏剧 第七章 20年代散文 第八章 30年代文学思潮 第九章 30年代小说(一) 第十章 30年代小说(二) 第十一章 30年代小说(三) 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说(四) 第十三章 30年代小说(五) 第十四章 30年代新诗 第十五章 30年代戏剧 第十六章 30年代散文 第十七章 40年代文学思潮 第十八章 40年代小说 第十九章 40年代新诗 讲课学时 1 2 8 4 6 4 2 4 2 6 4 4 4 4 3 5 2 1 7 3 备注 2

第二十章 40年代戏剧 第二十一章 解放区文艺思潮 第二十二章 解放区文艺创作 第二十三章 1949——1976文学思潮 第二十四章 50年代、60年代小说 第二十五章 50年代、60年代新诗 第二十六章 50年代、60年代戏剧 第二十七章 50年代、60年代散文 第二十八章 1976——1989文学思潮 第二十九章 80年代小说 第三十章 80年代新诗 第三十一章 80年代戏剧 第三十二章 80年代散文 第三十三章 9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三十四章 90年代小说述评 第三十五章 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 第三十六章 台湾文学 第三十七章 香港文学 合计 六、课程考核

2 1 4 2 3 2 2 2 2 10 3 2 2 2 3 2 1 1 117 本课程分三学期讲授,第一学期为考查,第二学期为闭卷考试,第三学期为闭卷考试。

七、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1、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

3

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3、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4、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5、程光炜、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刘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6、温儒敏编著《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八、课程内容

上编(1917-1949) (共81学时)

引 言

1、教学时数:1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概括地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五四”文学观念的变革及新文学创作的实绩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

一、民族危机感对民族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社会组织的变革影响民族文学 第二节 文学观念变革 一、“文学革命”的影响 二、语言观念的改变背景

三、真正体现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 第三节 文学创作实绩 一、梁启超等人的政论散文 二、清末小说创作及翻译

4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1.教学时数:2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把握“五四”文学运动的发生、发展及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 二、文学在观念、内容、形式方面的发展 第二节 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一、西方文艺思潮中汲取理论源泉 二、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借鉴 第三节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一、文学研究会 二、创造社 三、其他社团

第四节 20年代文学争论 一、与林纾的论争 二、与“甲寅派”的论争 第五节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对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的否定 二、文学形式的变化 三、文学内容的变化 四、文学观念的变化

第二章 20年代小说(一)

5

1.教学时数:8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鲁迅的生平、思想发展及他的小说创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把握鲁迅的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鲁迅创作道路 一、鲁迅生平与思想发展 二、鲁迅的创作道路

第二节 《狂人日记》、《阿Q正传》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一、“狂人”的形象 二、《狂人日记》的艺术特色 三、“阿Q”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四、《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三节 《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一、《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 二、《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一、《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 二、《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二)

1.教学时数:4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把握20年代文学发展的概貌。把握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主要小说作家的创作情况。

6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20年代小说概述 一、问题小说(庐隐、王统照等)

二、乡土小说(鲁迅、鲁彦、许杰、许钦文、彭家煌等) 三、自我小说(郁达夫、张资平等) 第二节 叶绍钧、许地山、冰心

一、叶圣陶的教育小说、长篇《倪焕之》、段篇《多收了三五斗》等 二、许地山的《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春桃》等 三、冰心的《斯人独憔悴》、《超人》、《分》等 第三节 郁达夫等人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一、《沉沦》中“他”的形象及艺术特色 二、《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 三、郁达夫抒情小说的艺术特征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一)

1.教学时数:6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20年代中国新诗发展的主要成就及艺术特色。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20年代新诗概述 一、“五四”诗歌领域的革命 二、“五四”诗歌的创作实绩 1.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 2.郭沫若的《女神》等 3.李金发的《弃妇》等 第二节 徐志摩、闻一多

7

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及其诗歌艺术特色 二、闻一多的《死水》及其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五章 20年代新诗(二)

1.教学时数:4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把握郭沫若的创作道路,代表诗集《女神》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郭沫若的创作道路 一、郭沫若生平 二、郭沫若的创作道路 第二节 《女神》 一、《女神》的思想内容 二、《女神》的艺术特色

三、《女神》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四、《前茅》、《恢复》等诗集

第六章 20年代戏剧

1.教学时数:2学时 2.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五四”时期主要剧作家的戏剧创作情况及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早期话剧创作

8

一、文明戏

二、郭沫若早期的历史剧 三、丁西林的《一只马蜂》等 第二节 田汉

一、《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名优之死》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三、《丽人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七章 20年代的散文

1.教学时数:4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把握20年代散文发展的概况及这一时期出现的重要散文作家作品。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20年代散文概述

一、鲁迅的杂问及散文《朝花夕拾》 二、俞平伯的散文 三、冰心的散文

四、许地山、叶圣陶的散文 五、瞿秋白、郁达夫的散文 六、梁遇春的散文 第二节 周作人、朱自清 一、周作人散文的思想内容 二、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 三、朱自清散文的思想内容 四、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9

第三节 《野草》 一、《野草》的思想内容 二、《野草》的艺术特色

第八章 30年代文学思潮

1.教学时数:2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30年代文学运动与思潮的产生与发展以及30年代的文学论争状况。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革命文学运动与思潮 一、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

二、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兴起 三、“左联”的成立及其活动 第二节 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一、梁实秋的“新人文主义”文学观

二、朱光潜“现代人文主义”新理学的人文思想 第三节 文学论争

一、关于“革命文学”口号的论争 二、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 三、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四、关于“大众语文”的论争

第九章 30年代小说(一)

1.教学时数:6学时

10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把握30 年代现代小说发展的概况及这一时期主要小说作家的主要创作情况。 三、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30年代小说概述 一、长篇小说数量的激增

二、历史小说、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革命+恋爱”的小说模式的出现 三、30年代小说流派的形成 第二节 丁玲、张天翼

一、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 1.“莎菲”的形象

2. 《莎菲女士的日记》的艺术特色 二、丁玲的《在医院中》等创作 三、张开翼的《华威先生》 1.“华威”的形象 2.《华威先生》的艺术特色

四、《包氏父子》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三节 新感觉派小说

一、施蛰存的《梅雨之夕》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刘纳鸥的《都市风景线》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三、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五、新感觉派小说的取材特点及艺术特色

第十章 30年代小说(二)

1.教学时数:4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11

本章主要让学生把握茅盾的创作道路、茅盾的创作成就及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茅盾创作道路 一、茅盾的生平及其创作

二、《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三、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四、《林家铺子》

五、茅盾的散文创作《白杨礼赞》等 第二节 《子夜》 一、《子夜》的历史背景

二、“吴荪甫”、“赵伯韬”等人的形象 三、《子夜》的艺术特色及历史地位

第十一章 30年代小说(三)

1.教学时数:4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把握老舍的创作道路、老舍的创作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老舍的创作道路 一、老舍的生平与创作

二、老舍的早期创作:《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三、《猫城记》、《离婚》 四、《四世同堂》、《月芽》 五、老舍创作的总体特色

12

第二节 《骆驼祥子》 一、《骆驼祥子》的历史背景 二、“祥子”等人的形象

三、《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及历史地位

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说(四)

1.教学时数:4学时 2.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巴金的创作道路、巴金的创作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巴金的创作道路 一、巴金的生平及创作道路 二、《灭亡》等早期创作

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四、巴金30年代的小说创作 第二节 激流三部曲

一、“高觉新”、“高觉慧”等人的形象 二、《家》的艺术特色

三、“激流三部曲”在文学史上的艺术地位

第十三章 30年代小说(五)

1.教学时数:4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沈从文的创作道路、沈从文的创作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

13

的地位。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沈从文创作道路 一、沈从文的生平及创作道路 二、沈从文构筑的“湘西”小说世界 三、沈从文小说的总体艺术特色 第二节 《边城》 一、《边城》的历史背景

二、“翠翠”、“老船夫”等人的形象 三、《边城》的艺术特色

第十四章 30年代新诗

1.教学时数:3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把握30年代诗歌发展的概况、30年代的代表诗人的主要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30年代新诗概述 一、殷夫等人的创作

二、“中国诗歌会”诗人的创作 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第二节 戴望舒、卞之琳 一、戴望舒的《雨巷》

二、戴望舒成就期的诗歌及其艺术成就 三、卞之琳的《断章》等创作 四、卞之琳诗歌的艺术特色

14

第十五章 30年代戏剧

1.教学时数:5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把握30年代戏剧的概况,这一时期代表剧作家的创作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30年代戏剧概述 一、无产阶级戏剧 二、国防戏剧

第二节 曹禹与《雷雨》、《日出》、《原野》 一、曹禹的生平及创作道路 二、《雷雨》、《日出》、《原野》

1.“周朴园”等人的形象及《雷雨》的艺术特色 2.“陈白露”等人的形象及《日出》的艺术特色 3.“仇虎”等人的形象与《原野》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北京人》

一、“曾浩”、“曾繁清”、“愫芳”等人的形象 二、《北京人》的艺术特色

三、曹禹戏剧的艺术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十六章 30年代的散文

1.教学时数:2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把握30年代散文发展的概况,特别是鲁迅等人的杂文、散

15

文创作的成就及在文学史的地位。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鲁迅和30年代杂文 一、鲁迅杂文的思想内容 二、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第二节 30年代小品散文 一、林语堂的小品 二、李广田的散文 三、丰子恺等人的散文 第三节 30年代报告文学

一、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 二、30年代的报告文学

第十七章 40年代文学思潮

1.教学时数:1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把握40年代的文学思潮、国统区的文学进程及40年代出现的文学论争等。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统区文学进程 一、“孤岛”文艺 二、沦陷区文学 三、国统区文学 第二节 文学论争

一、关于文艺与抗战关系的论争 二、对“战国策”派的批判

16

三、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四、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论争

第十八章 40年代小说

1.教学时数:7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40年代小说创作的概况,这一时期主要出现的小说家,以及他们主要小说创作的实绩及艺术特色。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40年代小说概述

一、抗战题材小说:丘东平的《第七连》、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等。 二、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小说: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

三、文化分析小说:沈从文的《长河》、老舍的《四世同堂》等。 四、人生探索小说:钱钟书的《围城》、路翎的《财主的儿女们》等。 第二节 沙汀

一、沙汀30年代的创作

二、沙汀抗战时期的创作《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等 第三节 钱钟书与《围城》 一、钱钟书创作概述 二、方鸿渐等人的形象 三、《围城》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四世同堂》 一、《四世同堂》的思想内容 二、齐瑞宣等人的形象 三、《四世同堂》的艺术特色

17

第五节 《寒夜》 一、汪文宣等人的形象 二、《寒夜》的艺术特色 第六节 张爱玲等小说 一、曹七巧等人的形象 二、《金锁记》的艺术特色

三、徐 的《鬼恋》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七节 现代通俗小说与张恨水 一、现代通俗小说发展概况

二、张恨水《春明外史》中的杨杏的形象 三、《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形象 四、《啼笑因缘》的艺术特色

第十九章 40年代新诗

1.教学时数:3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把握四十年代新诗发展概貌,掌握这一时期出现的重要诗人,以及他们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40年代新诗概述 一、田间的《绘战斗者》 二、冯致的《十四行集》 三、袁水拍的《马凡陀的山歌》 四、藏克家的《泥土的歌》 五、七月诗派 第二节 艾青

18

一、《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向太阳》、《火把》 三、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九叶诗派

一、九叶诗派及九叶诗派的特点 二、九叶诗派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穆旦的诗

第二十章:40年代戏剧

1.教学时数:2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四十年代戏剧发展概况,掌握这一时期主要出现的戏剧作家,及他们的创作成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40年代戏剧概述

一、现实题材的创作:田汉、宋之的、于伶的创作 二、陈白尘、老舍、吴祖光的创作

三、历史题材的创作:郭沫若、欧阳予倩、杨翰笙的创作 第二节 郭沫若的历史剧

一、《屈原》中屈原的形象及艺术特色 二、《棠棣之花》及其创作 三、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夏衍

一、《上海屋檐下》中匡复的形象及艺术特点 二、《法西斯细菌》等其他戏剧

19

第二十一章 解放区文艺思潮

1.教学时数:1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解放区文艺思潮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毛泽东《在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的背景 第二节 《讲话》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第三节 解放区的文艺社团

第二十二章 解放区文艺创作

1.教学时数:4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解放区创作的概况,及解放区出现的主要作家的作品,把握它们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解放区文艺创作概述 一、

解放区文学的特征

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独特性

三、解放区文学创作概述 第二节 赵树理

一、《小二黑结婚》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李有才板话》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三、赵树理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三节 孙犁等的小说 一、《荷花淀》中水生嫂的形象

20

二、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

三、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艺术特色

下编(1949——2000) (共36学时)

第二十三章 1949——1976文学思潮流

1.教学时数:2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从1949——1976年的文学思潮,及它们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50年代、60年代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 一、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二、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 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四、“双百”方针的提出

五、文艺界的反右及文艺政策的调整 六、左倾思潮的升级给文学造成的损失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十年文艺思潮 一、左倾思潮 二、两种非主流文学

第二十四章 50年代、60年代小说

1.教学时数:3学时

21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50、60年代小说发展的概貌,掌握这一时期出现的代表作家的主要作品。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50年代、60年代小说概述 一、历史题材的创作 二、现实题材的创作 三、50、60年代小说的缺失 第二节 柳青、梁斌、杨沫

一、柳青的《创业史》中梁生宝的形象及《创业史》的艺术特色 二、梁斌《红旗谱》中朱老忠的形象及《红旗谱》的艺术特色

三、杨沫的《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的形象及《青春之歌》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李准、茹志鹏

一、李准的《李双双小传》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茹志鹏的《百合花》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四节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等小说

一、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邓友梅等人的小说创作

第二十五章 50年代、60年代新诗

1.教学时数:2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50、60年代新诗创作的概貌,掌握这一时期出现的主要诗人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50年代、60年代新诗概述

22

一、臧克家、邵荃麟等人的诗歌创作 二、袁可嘉等人的九叶诗人的创作 三、艾青与李季等人的创作 第二节 郭小川、贺敬之、闻捷

一、郭小川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贺敬之的《回延安》等诗歌创作 三、闻捷的《天山牧歌》的诗歌创作

第二十六章 50年代、60年代戏剧

1.教学时数:2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50、60年代戏剧创作概貌,掌握这一时期出现的坐药剧作家以及他们代表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50年代、60年代戏剧概述 一、当代戏剧的艺术改革 二、当代话剧的新变 三、当代歌剧的发展 第二节 《茶馆》 一、独特的构思 二、《茶馆》的结构艺术 三、《茶馆》的其他艺术特色 第三节 《关汉卿》等历史剧

一、《关汉卿》中关汉卿的形象及《关汉卿》的艺术特色 二、田汉的其他历史创作

23

第二十七章 50年代、60年代散文

1.教学时数:2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这一章主要让学生掌握50、60年代散文发展的概况,掌握这一时期出现的重要散文作家及他们代表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50年代、60年代散文概述 一、报告文学的发展 二、杂文的发展 三、散文的发展 第二节 杨朔、秦牧等

一、杨朔的《荔枝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三、刘白羽的《日出》等散文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二十八章 1976——1989文学思潮

1.教学时数:2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这一章主要让学生掌握1976—1989文学思潮,及这些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文艺复苏 一、文艺观念的拨乱反正的过程 二、这一时期的创作概述

三、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 第三节 80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 一、80年代后期文学新变的背景

24

二、80年代后期文艺思潮的演变 三、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 四、关于重写文学史

第二十九章 80年代小说

1.教学时数:10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这一章主要让学生掌握80年代小说发展的概况,掌握这一时期出现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80年代小说概述 一、伤痕文学 二、改革文学 三、寻根小说 四、新写实小说 五、其他小说

第二节 王蒙、刘心武、陆文夫、高晓声

一、王蒙的《春之声》、《杂色》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刘心武的《班主任》、《如意》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三、陆文夫的《美食家》、《井》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四、高晓声的“乡土题材”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及思想内容 第三节 蒋子龙、张洁、谌容

一、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三、谌容《人到中年》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5

第四节 汪曾祺、林斤澜、邓友梅、冯骥才

一、汪曾祺的《人到中年》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林斤澜的《一字师》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三、邓友梅的《那五》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四、冯骥才的《三寸金莲》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五节 张贤亮、贾平凹、王安忆

一、张贤亮的《绿化树》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三、王安忆的《小鲍庄》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六节 张承志、韩少功

一、张承志的《北方的河》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七节 徐怀中、莫言

一、徐怀中的《西线轶事》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莫言的《红高粱》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八节 马原等人的先锋小说

一、马原的《虚构》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洪峰的《瀚海》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三、苏童的《1934年的逃亡》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四、余华的《活着》等小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三十章 80年代新诗

1.教学时数:3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80年代新诗的发展概况,掌握这一时期出现的主要诗人及他们的代表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6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80年代新诗 一、天安门诗歌运动 二、归来诗人的创作 三、朦胧诗的创作 四、第三代诗人 第二节 艾青等

一、艾青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雷雁抒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三节 舒婷、顾城、杨烁

一、舒婷的《致橡树》等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顾城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三、杨烁的《大雁塔》等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三十一章 80年代戏剧

1.教学时数:2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80年代戏剧创作的概况,掌握这一时期主要的剧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80年代戏剧概述 一、这一时期戏剧发展的概况 二、戏剧观的讨论 三、戏剧创作的探索 第二节 沙叶新、高行健

一、沙叶新的《假如我是真的》等剧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7

二、高行健的《绝对信号》等剧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三十二章 80年代散文

1.教学时数:2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让学生掌握80年代散文的创作,以及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家作品,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80年代散文 一、80年代散文发展概况 二、巴金的《随想录》 第二节 80年代报告文学 一、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 二、理由的《中年颂》

三、吴祖芬的《祖国高于一切》

第三十三章 90年代文学思潮

1.教学时数:2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90年代的文学思潮,以及它对90年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90年代文学转型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与探索中的新思潮 第三节 关注人文精神及其文化思潮 第四节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28

第三十四章 90年代小说

1.教学时数:3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90年代小说的创作情况及基本评价。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 一、新写实小说的发展状况 二、池莉等人的创作 第二节 女性小说 一、陈染、林白的小说创作 二、徐坤、斯妤的小说创作 第三节 新生代小说 一、新生代小说创作概况

二、新生代小说的独特性与个人性 三、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 第四节 长篇小说 一、长篇小说发展概况 二、张承志的《心灵史》 三、陈忠实的《白鹿原》 四、张炜的《九月寓言》 五、新潮长篇小说的兴起与意义

第三十五章 90年代新诗、散文评述

1.教学时数:2学时

29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90年代新诗、散文的创作情况及基本评价。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90年代新诗

一、外在生存环境的艰难与诗人队伍广泛分流

二、诗歌歌剧多元化并举与诗歌文体意识的进一步强化 三、李瑛、张新泉等人的诗歌创作 四、诗歌探索存在的误区 第二节 90年代散文 一、90年代散文发展概况 二、散文热及其出现的原因

三、汪曾祺、余秋雨等人的散文创作

第三十六章 台湾文学

1.教学时数:1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台湾文学发展的大致概况,及具有代表性作家的主要创作成就。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台湾文学概述 一、20—40年代的台湾新文学 二、50—60年代的台湾文学 三、70—90年代的台湾文学 第二节 白先勇、陈若曦、王文兴 一、白先勇的《孽子》 二、陈若曦的《最后夜戏》

30

三、王文兴《家变》

第三节 陈映真、黄春明、李昂、黄凡、张大春 一、陈映真的《故乡》 二、黄春明的《玩火》

三、李昂的《杀夫》、《戴贞操带的魔鬼》 四、黄凡的《赖索》

五、张大春的《悬荡》、《将军牌》 第四节 余光中、洛夫、郑愁予、杨牧 一、余光中的《乡愁》 二、洛夫的《石室之死亡》 三、郑愁予的《乡土上》 四、杨牧的《水之湄》

第五节 梁实秋、琦君、王鼎钧、张晓凤、简贞 一、梁实秋的《男人》、《女人》 二、琦君的《西湖依旧》 三、王鼎钧的《碎玻璃》 四、张晓凤的《我在》

五、简贞的《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六节 通俗小说 一、琼瑶的小说 二、古龙的武侠小说

第三十七章 香港文学

1.教学时数:1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香港文学发展的概况,及其主要作家作品。

31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香港文学概述 一、抗战前的香港文学 二、40—60年代的香港文学 三、70年代以后的香港文学 第二节 金庸

一、金庸小说的思想内容 二、金庸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刘以鬯、西西 一、徐言于的《江湖行》 二、刘以鬯的《酒徒》 三、西西的《我城》 第四节 散文

一、曾敏之的《十年老了周恩来》 二、梁锡华的《慢语慢蜗牛》 三、董桥的《双城杂笔》

3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l6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