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发展史专题15讲

更新时间:2024-05-29 12: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美国经济发展史专题15讲

第一讲 美国历史的发展道路和特点

美国历史的发展道路和特点(1999年),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07年8月8日

第二讲 美国的发展和外来移民

美国的发展和外来移民(1999年),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07年5月18日

第三讲 美国发展的历史条件

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条件1999年),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7年5月13日

第四讲 美国的发展和科学技术革命

美国的发展和科学技术革命(1999年),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07年8月9日

第五讲 美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改革

美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改革(1999年),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07年8月10日

第六讲 美国现代史上的进步主义运动

美国现代史上的进步主义运动(1999年),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07年8月7日

第七讲 三十年代大危机和胡佛总统的反危机措施

三十年代大危机和胡佛总统的反危机措施(1999年4月),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07年8月5日

第八讲 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改革

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改革(1999年),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07年8月6日

第九讲 美国五、六十年代的社会经济改革浪潮

美国五、六十年代的社会经济改革浪潮(1999年),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07年8月7日

第十讲 美国的经济滞胀和七十年代的政策调整

美国的经济滞胀和七十年代的政策调整(1999年),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07年8月6日

第十一讲 八十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的经济改革和调整政策

八十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的经济改革和调整政策(1999年),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07年8月10日

第十二讲 美国的发展与中国

美国的发展与中国(1999年),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07年8月12日

第十三讲 美国现代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演变

美国现代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演变(1999年),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07年8月11日

第十四讲当代美国超级霸权地位的兴衰

当代美国超级霸权地位的兴衰(1999年),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07年8月11日

第十五讲 当代美国的相对贫困和社会危机

当代美国的相对贫困和社会危机(1999年),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07年8月12日

美国五、六十年代的社会经济改革浪潮(《美国经济发展史专题》第9讲)

黄安年文 发表: 中央电视教育台《中学历史教师之友》栏目,1999年4月;学术交流网/美

国问题研究/2002年5月23日发布;2002年8月27日重发

第一讲 美国历史的发展道路和特点

说明: 美国经济发展史专题15讲,目的在于帮助中学历史教师比较系统的了解美国崛起和发展为超级强国之路,研究美国道路的发展特点,着重分析美国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尤其是政策因素,正确认识美国的发展趋势、发展特点、发展道路和发展动因。

一. 由北美荒原到大国崛起和迈向世界超级强国

美国历史可以分为早期、近代和现当代三个时期: 早期(1492年前——1776年); 近代(1776——1898年);和现当代(1898年至今)。区别三个时期的界标是1776年美国的独立和1898年美西战争。

1.美国早期发展史(公元1492年前——1776年)

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是由原始的氏族社会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并伴有前资本主义形态的跳跃。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发展并不是依次过渡的,它没有经过奴隶制度和封建社会制度为主的发展阶段。就生产关系的主导形态而言,它是前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发展的时期。就社会和政治生活状况而言,它是以土著印第安人为主要居民转变为以英格兰人为主要居民的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时期。其基本原因在于已经处于先进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英格兰人来到美洲的影响。

早期美国又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 印第安人开发北美时期(1492年前——) 印第安人是北美大陆的最早原始居民。它们长期以来是开发北美的主力。它们的活动构成了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建立前的北美古代历史的主流。但是印第安人开发北美的历程是非常缓慢的。如果不是15世纪末期以来欧洲白人在北美的陆续探险和殖民,北美印第安人仍将左右着北美大陆历史的演变。

2) 欧洲列强在北美探险、发展和殖民时期(1492——17世纪初)

这时印第安人仍是北美大陆的主要居民,但是主宰大陆命运的却是欧洲白人。欧洲列强,主要是西班牙人、荷兰人、法国人和英格兰人,它们先后闯入了北美大陆建立了各自的殖民点。一般说来,西班牙人和法国人在北美的殖民带有浓厚的封建掠夺色彩。英格兰人和荷兰人在北美的殖民则主要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3) 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时期(1607——1775年)

在此期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从1607年的弗吉尼亚的詹姆斯城到1733年的佐治亚前后持续了126年时间。在这前后法国人在密西西比河流拥有巨大的殖民地,西班牙人则控制了佛罗里达和墨西哥地区,荷兰人控制了纽约地区。1756-1763七年战争后英国人控制了加拿大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地区,成为北美大陆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地区的霸主。

需要指出,第一,这一时期移民的主流是以英格兰人为主体的WASP即欧洲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族中的清教徒;居民中有白人、黑人移民以及原来的土著印第安人;移民中的自由移民和契约佣仆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

第二,殖民的英国模式和西班牙模式是有不同的,前者是基本上是资本主义的拓殖,后者基本上是封建主义的商业掠夺。

第三,殖民地时期的社会性质是带有依附性和前资本主义残余的资本主义社会。整个说来,它基本上是英国资本主义在北美特殊条件下的移植,可以说具有北美特色。

2. 美国近代史(1776——1898年) 这一时期,是美国自由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时期。年轻的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土开拓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决定性的重大胜利。美国巩固地建立和扩大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并逐步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快速发展了国民经济,在短期内成为名列前茅的世界工业大国,同时在19世纪的后30年开始了向现代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并在完成了大陆扩张后,开始走向了海外扩张。近代美国大体上又可分为下列四个发展阶段:

1) 两次对英战争阶段(1776——1815年)

1775-1783年的北美独立革命,推翻了英国在北美殖民的统治,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是美国历史上的里程碑,它是美国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和近代美国的开端。

从1783-1812年的30年间,巩固地建立了美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体制,其中包括确立了共和制、联邦制、总统制和稳定的联邦宪法。1812-1815年的第二次对英战争在主要方面是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反对欺压它的世界工业大国的战争,其结果促成了联邦政府的巩固、美利坚民族精神的崛起、排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外部威胁、开始了工业革命和长期的和平建国时期。

2) 西进运动、领土扩张和两种社会制度矛盾发展激化时期(1815——1860年) 西进运动在北美独立革命和南北战争之间的近百年内,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是北美独立革命的结果,又是南北战争的前奏。它早于领土扩张,活动内容比领土扩张更丰富,时间更持久。这种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迁移活动,对于美国近代工业化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对于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以及思想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影响。领土扩张的过程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它既有殖民掠夺和争斗的一面,又有在一定意义上由殖民地转变为自由领地的另一面。

从1803年路易斯安那地区的购买到1867年购买阿拉斯加地区,在短短的几十年间,美国的领土从230万平方公里迅速增加到930万平方公里,而付出的代价累计只有5,555万美元。显然,美国经济大国的形成、自然条件的优越是同美国的领土急剧扩张分不开的。

在这期间美国在对欧美的政策上提出了“门罗主义”的主张,她反对欧洲对美洲事务的干预,而对美洲则充当美洲国家利益的保护人,不过“门罗主义”的提出和“门罗主义”的扩张是有区别的。

在美国西进运动和大陆扩张及早期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即北部的资本主义工业和南部的种植园奴隶制农业。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北部主体力量要求扩大国内市场、限制奴隶制发展、补充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实行高关税,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代表种植园奴隶制利益的南部主体力量要求扩大种植园经济,为世界市场生产更多的商品棉花,实行低关税,并从英国输入廉价的工业品。

南北两种经济势力在政治上的争斗集中反映在是限制还是扩大奴隶制的问题上。美国人民结成了广泛的限制和反对奴隶制的统一战线。1820年的密苏里妥协案、1833年和1850年的妥协案,1854年堪萨斯内战,以及1857年的斯科特判例,都是南北两种力量斗争的反映。1860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当选总统,使南方扩大奴隶制的迷梦破灭。

这样,两种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矛盾的发展和激化,使南北战争成为不可避免。在这以前,美国确立了近代的资产阶级的两党制度。

3) 南北战争和战后南方重建时期(1861——1877年)

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事件。由于林肯政府在1862年实行了解放奴隶、推行宅地法等一系列革命性措施,使战局自1862年下半年起发生了有利于北方工业资本主义的变化。其最终结局是资产阶级战胜了南部种植园奴隶制,从而排除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从此,美国经济走上了迅速发展的崭新阶段。

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是1865-1887年的南方重建时期。这是南北双方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争取资产阶级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斗争的继续。它经历了林肯、约翰逊两任总统和国会激进派的三个重建方案阶段,尽管南方重建是以南北两种势力的妥协而告终,但是,南方的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向着资本主义的农业缓慢地转化,南北双方的矛盾已经发生了相应的重要转化,即代表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政治势力矛盾转为代表维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不同利益集团的内部派别争斗。

整个说来,战后的南方经济制度和社会政治已经发生了有利于工业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缓慢变化,但是这种妥协也使美国保持了美国南北两地的巨大差距,南方依然保留了某些奴隶制的残余形式和势力。

4) 近代工业化的完成和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877——1898年) 这是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狂飙时期。美国开始了电力革命和内燃机革命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在世界当时的最高水准上完成了近代工业化,赶上了德国和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与此同时,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典型的现代化企业组织、托拉斯国家,出现了普尔、托拉斯、控股公司等现代化组织,进入了现代资本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在政治领域,美国形成了主要代表垄断资本主义利益的资产阶级两党制,随着近代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兴起,以及工农运动的高涨,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在思想领域,这一时期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进步主义、民粹主义和扩张主义思潮流行。

在外交领域,美国开始结束了早期孤立主义外交,奉行积极的对外扩张政策的转变。

第四讲 美国的发展和科学技术革命

15世纪起始到19世纪末,是自由资本主义的产生、确立和发展时期,大体上经历了原始积累和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即在欧美国家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蒸汽时代起始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19世纪前期波及法国、德国、俄国和美国,被称为第一次工业工业革命时期。

而整个19世纪是工业化的进程世纪,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美国和德国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电气化时代,其主要标志是电力革命、内燃机的应用和化学工业的兴起。整个20世纪是现代化进程的世纪,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向新的工业革命转化的历史时期。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中心的发达国家进入了新科学技术革命阶段或称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阶段,即电子信息时代、原子时代、航天航空时代和生物工程时代。由此,工业文明开始向后工业文明转化,对于这种文明有人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社会,开始了新一轮的历史大转折、大飞跃。

显然美国作为两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无疑有利于美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美国经济的发展和近代工业化的顺利完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力技术和内燃机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

近代美国有着学习、引进世界各国先进技术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创新的传统,这一传统贯穿于近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始终。1790年斯莱特仿制阿克莱棉纱机、1814年罗威尔建立水动力织布机,1793年惠特尼发明轧棉机,使美国得以在纺织工业方面和英国一争高低。

英国是蒸气机的故乡,但是1807年富尔敦发明了气船,1830年美国的火车机车查尔斯顿良友号,在世界上最长铁路上行驶,1850年美国的铁路线长度为世界之冠。最早设计实用电报的是苏格兰人,但电报的实用却是1844年的莫尔斯。美国的炼铁业起步晚于欧洲,但是不断改进炼铁和炼钢技术的是美国,1867年钢产量不足2万吨,1890年427万吨,居世界第一。

在学习、引进欧洲先进技术基础上进行独创的典型是电力技术革命,爱迪生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1879年10月21日,世界上第一只白炽电灯泡的成功点亮和相关电气产品的问世。自1869-1910年间,仅正式以爱迪生的名义命名的登记发明就有1328种。在电力技术中另外两项重大影响的发明,是1875年贝尔制成世界上第一部电话机和1896年马科尼公开实验无线电通讯成功。

电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对于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是革命性的,标志着第二次科技革命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世界科学技术中心将由欧洲转向北美。19世纪末20世纪初汽车工业技术的兴起、航空工业技术的萌芽、其他新技术发明的涌现,都显示了新科学技术革命在美国的兴旺发达景象。

1893年亨利·福特制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汽车,1909年T型汽车标准生产线推出,很快福特汽车为世界各国所不敌。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试飞成功,这一天的最长飞行距离120英尺,时间59秒。

20世纪上半叶科学技术以物理学革命为主轴, 在物理、天文、数学、生物、化学等一系列自然科学领域里,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科学理论的进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出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并酝酿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表现为相对论、量子论的确立和物理学革命。相对论原理的确立, 开阔了无限小的微观世界和无限大的宏观世界的研究领域, 成为原子能、宇宙学和天体物理的理论基础。量子论学说的建立和发展,则是物理学革命的又一标志。与此同时,汽车、飞机和无线电通讯三大发明在美国广泛应用。

生物学也发生了巨大变革,分子生物学的兴起,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以果蝇研究实验建立了遗传的染色体系, 解释了遗传因子和染色体系的关系, 从此生物学的研究中心由德转移到美国。1944年美籍加拿大人艾弗里领导的实验小组, 证实了DNA是遗传信息的真正载体。

塑料、橡胶和纤维三大人工合成材料的诞生,是这一时期的另一重要成就,1933年杜邦公司研制成功尼龙, 1938年大批投产正式面世,并成了50年代现代化的象征。

对新技术革命兴起具有重要影响的是,原子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突破。1941年底, 美国政府决定实行曼哈顿计划,1945年7月16日美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标志着利用原子能时代的开始。二战期间,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电工系和阿伯丁弹道研究实验室,为陆军提供火力表而研制计算机,促进了电子技术和计算技术的结合,1946年2月14日,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被称为埃尼阿克的美国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ENIAC)问世。埃尼阿克和1954年通用电子计算机(UNIVAC), 标志第一代电字计算机的正式诞生。

此外,管理科学的诞生也引人瞩目。1911年泰勒出版了《科学管理理》一书,1943年维纳等人发表了《行为目的和目的论》的论文, 标志控制论学说的酝酿。

二.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1. 原子能技术的新发展

这是现代科技史上的重大成就,但是它首先被用于军事目的。1952年10月31日,美国在马绍尔群岛试爆氢弹成功,1953年装有核弹头的炮弹也发射成功。根据美国自己的披露, 从1945年至90年代初美国共进行了1051次核试验,其中有204次是从来没有宣布过的。

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始,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一个重要阶段。1947年美国发明同步回旋加速器,1958年美国建立了民用核电站。美国1989年已有110座核电反应堆,是世界核电站最多的国家, 发电总量远远超过水电和油电的总量。

2. 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的崛起

1951年美国雷明顿-兰德公司使用了第一台商业用的电子计算机。10年内电子计算机很快就在发达国家拥有了15000台以上的计算机。1956年美国制成了军用小型的晶体管计算机。

1958年出现了民用晶体管计算机,成为第二代计算机。

1964年8月,在克雷,西摩的领导下问世的计算机是第三代计算机, 可以集成100-1000个晶体管,成为1000个以上的晶体管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MSI),或称电脑。

70年代以来又演化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第四代计算机。它可以集成20多万个元件的芯片。80年代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芯片上集中的元件已达100万个以上。

大体上计算机, 每隔5-8年运算速度提高10倍,体积缩小10倍,成本降低10倍。在超大型计算机发展的同时, 微型计算机和微处理机, 家庭和个人用电脑迅速发展。

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已成为新技术革命中最重要的领航技术。它突出反映在电子技术,微电子计算机和微电气的结合上面, 以及广泛推行工业自动化, 办公室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上面。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遥感等接受技术, 光纤等通讯传递技术。电子计算机则巨型、微型、网型、智能型同步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在生产自动化、 管理现代化、科技手段现代化、国防技术现代化、家庭和社会生活现代化、情报和信息手段现代化等方面已经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3. 航天和空间技术的发展

1958年1月31日,在布劳恩的主持下,美国发射了重量小于苏联但重量很高的探险者1号人造地球卫星。1962年2月20日,美国约翰·格伦乘水星6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绕地球3周后安全降落。从1961年5月--1972年12月, 美国成功地实施了规模巨大的阿波罗登月计划,1969年7月16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上午9时32分,阿波罗11号升入天空,7月20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下午4时17分41秒,登月舱平稳价格降落在月球表面。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称“这是人类的一小步,也是人类的一大步。”

70年代以来的空间技术,开始了由近地空间为主转向太阳、太阳系行星和宇宙空间的探测研究。1981年4月12日, 美国第一个可供连续使用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试飞成功, 于4月15日凌晨在加州爱德华空军基地安全降落, 历时2天6小时25分52秒, 它身兼火箭, 飞船和飞机三种特长, 是宇航事业的一项重要突破。这是美国第32次航天飞行。其后发现号、大西洋号、奋进号等航天飞机陆续升空。

80年代以来, 美国的‘空间实验室’接待了多飞行实验。美国宣布与俄罗斯共同开发第二代太空轨道站,在2001年建成第二代永久性的太空实验综合体。在航天领域美国还发射了大量的用于科研、通讯、社会生活和军事目的卫星。

4.生物技术的突破

它突出表现为细胞工程, 基因工程(遗传工程),酶学工程和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的发展。生物工程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 制药工业, 食品加工, 化学工业, 能源, 农业, 采矿, 冶金, 石油, 环保等领域, 并正酝酿着新的技术突破。

在美国出现了高度技术密集的农业工厂化进程。这是一项综合运用现代高技术、新设备、以及现代管理方法进行的全面机械化、自动化、以至电子化和技术资金高度密集型的生产进程。医药新技术在美国的发展同样是革命性的,表现为人工设计与合成新的药物,一大批新要研制成功并相继投入市场。医学诊断技术取得新进展。60年代以来由于微电子技术渗透到医学领域,为现代化诊断手段提供了新的天地。生物药物也开拓了新领域。

5. 新材料技术

80年代以来大量高新材料纷纷涌现。从使用的类型角度说有传递, 记录或存储的信息材料;新高温结构陶瓷, 非晶态材料和超导材料的新能源材料, 特别是超导材料80年代中期以来有突破性进展。一些新兴金属材料在科技革命的大潮中应运而生。传统铁、铅、锌、铝等金属进一步更新品种,与宇航、电子、原子能等高新技术联系密切的金属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在战后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的。

此外,海洋工程和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

三 战后美国政府发展科学技术对策

美国一直是当代世界的头号科技大国。美国半个世纪以来保持超级科技大国的地位,

有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为美国带来的有利条件的推动;

有超级经济大国的实力地位,提供了为发展科技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手段;

有为了保持超级经济大国和军事大国而加剧军备和科技竞赛的需要,以及追逐垄断利润的刺激;

还有美国对科技的强有力的干预和调整政策,重视对科技的组织管理。

1.联邦政府强化对科技的科学管理

有人将联邦政府强化对科技的科学管理,概括为四M系统工程(人才, 机器, 材料和资金, 英文字母均为M),它包括协调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 建立专门机构领导或指导科

研的规划,研制和开发,采取了推动科技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法令。1950年杜鲁们门签署成立了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此后科学技术成为政府的重要议事内容。

1957年11月,美国白宫成立了总统科学技术特别助理一职,人们称它是“科学进白宫”。1958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向总统提交了题为《基础研究----国家的资源》调查报告, 把基础研究看作国家的资源。1958年国家航空宇宙航行局成立,揭开了美国探索外层空间科研活动的新页。美国政府是重大科技项目的主要组织者和投资者,由于这些项目大都周期长、耗资大、利润低、风险大,一般私人企业无力或不愿进行,政府的举措保证了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

2.美国科研资金和组织的多渠道政策

美国有推动科技发展的较全面的配套政策,首先集中体现在多渠道地投入和分配科研资金,以及科研组织的多轨并举方面。政府科研经费的投入和分配,关系到国家科研发展的主攻方向。美国曼哈顿计划的实施、阿波罗计划的成功、新一代航天飞机的升空、星球大战计划的推行都说明了它对发展科技的重要性。

战前美国政府的拨款只占全部科研经费的20%, 战后增加到50-60%。1945-1971年间, 美国政府的科研拨款,主要用于国防部、原子能委员会和国家宇航局三个部门, 其它部门只占总数的7.4%到15%。它对美国实施全球战略起了重要作用。1955-1974年在美国的3920亿科研经费中,有60%是由政府提供的。

在政府集中力量组织重点研制发展与现代化武器系统,以及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尖端课题的同时,政府自50年代末起也注意应用科学和基础科学的资金投入,1992年美国研究与发展的总投资为1570亿美元。资金来源51%来自工业界,43%来自政府,6%来自大学或非盈利机构。从资金的用途看,61%用于开发,23%用于应用研究,16%用于基础科学。1985-1992年间,研究与发展总开支,在GDP中的比例在2.8%-2.6%之间。

由于冷战结束后的新形势, 克林顿总统强调要把政府的研究和开发的投资重点由军事工业转向民用工业。就全世界的科研研制经费投入而言,美国占世界第一。推动科研组织的多轨并举,是美国科研体制的特色。美国有三种独立的科学研究体系,即政府所属的研究机构、大学研究所、大中小企业和个类基金会的研究机构。三类研究机构相互协调,相得益彰,有利于几方面积极性的调动和高技术研究、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也有利于科研和生产的相互促进。有人认为研究开发能力等于科技人员加科研经费。根据90年代以来各年美国500家大企业的研制投入的统计一般都超过企业年资金的10%以上。

3.美国科教兴国和强国人材战略

美国科教兴国和强国战略在人材领域方面的突出表现在重视全方位教育和人才的选用及引进上。战后美国科技队伍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其他领域的人才增长速度,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材料,1990年世界各地区,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究与发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北美为3360人(其中美国占90%左右),为其他地区总和的1.23倍。

雄厚的高质量的科技队伍无疑是与美国的全方位教育和人才的选用及引进政策分不开的。美国的教育兴国政策对科技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58年国防教育法,1964年经济机会法,1965年中小学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教育立法起了有力的保障作用。美国政府除了注意办好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终生教育网外,还注意选拔有组织能力的科学家,从事科研的管理工作,专门建立了评选机构,负责推荐候选人和确定选拔标准。

1990年4月,美国总统布什颁布了提高教育水平的七点计划。重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 着力提高劳动力素质, 强化人力资本是美国立足21世纪的关键问题,其后明确宣布2000年教育目标。美国自1965年以来的历次移民法的修改,均向有一技之长的科研人员倾斜。80年末,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中的非美国出生者占到59%,美国工程系科的研究生一半以上是外国人,35%以下的主讲教师中有60%是外国出生的。

4.美国刺激科技发展的具体对策

最重要的是倡导专利制、合同制、奖金制和基金制。专利制是美国近代引自英国,并大大发展了的一项刺激科技发展的重要举措。战后美国的科技发明和革新,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到80年年代初,西方世界的重大科技发明中重大发明有65%是美国首先研制成功的,在29项重大发明中有19项是在美国首先使用的。1952-1973年间,国际上492项重大技术革新项目中,美国占了319项。1963-1977年,美国拥有118万多件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专利,其中美国人申请的专利数为85万件。

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输出国。美国十分注意通过合同制来鼓励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的合同制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临时性措施并限于军事目的, 战后成为固定措施, 50年代起又由军事工业推广到民用工业。

它向承包单位提供大量的科研经费和稳定的市场, 它实行分层负责、赏罚分明的制度, 有利于庞大研制计划的顺利完成。政府的2/3科研经费是通过分配给一些科研单位,按一定规格、数量和质量订购作需要的研制项目。它直接和间接地刺激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承包合同的科研单位提供了大量科研经费和相对稳定的市场,科研单位可以利用科研经费来扩大科研实验室,购买新的科研设备,招聘高水平的科研人员,从而有利于科研质量的提高。它还使承包合同的学校、企业和个人拥有一切发明创造的商业权和取得必要的情报。它推动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从而使新的发明创造很快得以推广和应用。尽管这种制度在美国常常被用来作为一种发财致富的手段,但是这与发展科学技术却是并行不悖的。

诺贝尔奖金制迄今仍是自然科学成就的重要象征和科学家的崇高荣誉。战后美国获诺贝尔奖学金的数量共200多人,1945-1976年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总数中,美国人(含外国出生)占了51%,1993-1995年间的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中获奖者共18人,其中,美国人11人,显示了美国在科技领域的超级大国地位。

各类基金制度,则对于引导科研方向和保障研制的完成起了重要的作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从1983年起设立总统青年探索者奖,激励青年人进行科研探索。

此外通过税收优调节和强化保障科技发展的立法体制,来刺激科技的发展也是美国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

5.美国发展高新技术发展战略

1985年1月3日, 白宫公布了总统战略防御计划, 即星球大战计划。事实上这是一项以高科技为中心带动国民经济, 科学技术和国防全面发展并凭借技术优势来谋求战略和政治目标的计划。集多种学科交叉之大成, 几乎囊括当代所有高科技和前沿学科。

这一计划是继曼哈顿工程、阿波罗计划、航天飞机计划之后又一项集军事和民用高技术于一体的高技术群综合研制计划,它以进地外层空间为基地,以激光等非核武器为主要作战手段的多层次太空战略防御俄综合体系。

它的实施,在战略上企图以控制宇宙权来夺取霸权;

在政治上以退为进迫使苏联在其它领域作出让步;

在经济上实现一石四鸟: 振兴美国、夺回主导权; 拖垮苏联、拉大差距并制服西欧及日本;

在军事上以确保生存战略取代相互摧毁战略并发展新一代的主战兵器。

由于苏联解体,美国战略目标的重大调整及国内经济危机的困扰,1993年5月 美国宣布放弃星球大战计划,同时继续实施经修改的武器研制计划——弹道导弹防御计划(BMD)。

美国发展高技术的战略总目标,是维护美国作为21世纪的世界技术大国地位。进入90年代后,迅速抢占高速信息技术成为美国集中关注的目标。

1993年克林顿政府提出了美国“信息超级高速公路”的建设计划, 它是在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建立的,在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电脑“互联网络”(Internet)基础上延伸和发展起来的, 70年代和80年代这一网络获得发展,但只限在科学家、学者、大学和信息工作者之间。

1988年底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5大超级计算机中心。为了资源共享,开始了全国组网工作。与次同时,网络信息开始和企业间结合,企业利用信息网络和千家万户联系,这样互联网络很快扩大到全国。

90年代初,美国的通讯卫星和电缆已经连接102个国家900多个网络中心。由副总统戈尔负责的特别小组, 具体组织信息高速公路的实施。整个工程将耗时20年, 总投资4,000亿美元,主要靠民间投资, 政府的远期投资为300亿美元。这种信息高速公路简单说来,只需以多媒体为载体,以光纤为通道,像公共交通网那样,把全国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小学校、研究机构、医院等公共服务和娱乐单位、各个家庭和个人等用户联系起来,以互联网络的方式快速传递数据、文字、图像和声音的信息系统。

1994年1月,克林顿总统在每年一度的总统咨文中重申,要在2000年前把“全国的每一个教室、每一个诊疗所、每一所医院。每一个图书馆都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全国范围的信息高速公路。”到2000年, 有钱加入这种信息超级高速公路的美国人, 每天一起床,就可以读

到通过电子方式传送来的他们最喜欢的日报。他们还能核对他们的银行账户或通过网络从事目录购物。一些工人可以大大缩短每天的上班行程, 只需从早饭桌上走到家中的一台,和办公室电脑联网就可以了。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 将使全国信息化得以实现。为迎接信息高速公路的到来, 1993年以来,美国出现了电讯业和电视业的跨地区兼并的旋风。信息高速公路发展引起的科技竞争,带来了信息革命的快速发展。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四 战后美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世界性影响

当代美国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不可比拟的。概括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在美国的科学技术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已经主要不是依靠单纯提高劳动强度,而是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以及劳动对象与劳动手段的改进,科技因素在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中所占比重,增加到

60-80%。新技术革命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生产中的物耗和能耗。90年代初,美国摆脱危机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加速发展新兴科技产业和对原有工业的技术改造。在所有新兴产业中,信息产业是最快速发展的行业之一。

2. 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革命性变化。

主要表现为:农业、工业和服务行业三大产业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化,第三产业兴起,而传统的第一, 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信息产业及其它新兴产业的兴起, 1973年以来, 美国的‘朝阳工业’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信息技术、生物工程、航天产业、海洋开发方兴未艾。

科技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和社会各阶层的巨变。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机器从动力机, 传动机和工具机三部分组成包括控制机四部分。新的工厂自动化技术正在给工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实际上, 汽车、轮船、飞机和其它产品, 在未制造之前就可以模拟出它的全部过程。甚至连核试验,也无需实地试爆。

与此同时, 出现了生产组织和管理体制的集中化、分散化并存的趋势。计算机的影响遍及每一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以光纤技术为基础, 依靠人造地球卫星和蜂窝传输技术而建造起来的通讯基础结构,可与修建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相匹敌。由于科技的发展, 大大强化了国家对经济和科研事业的干预。

科技发展也推动部门经济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和学科的发生重大变化。地区居住结构也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和城市、市中心地区和城郊地区、商业区工业区和居民区的划分,将因电子化和现代化的普及而变得难以区分。

3. 大大加速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趋势

由于信息高速公路为代表的电子网络全球化趋势的扩大和完善,家庭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几乎都可以不出家门。不离社区和城市而获得。信息技术正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4. 有利于美国在国际经济格局调整中处于优势地位

在当今世界,世界经济竞争本质上归结于科技竞争, 科技地位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色地位日益重要, 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科技实力已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美国的科技优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5. 促进武器的急剧变革和军事战略的重大调整

80年代以来, 美苏核战略开始发生质的变化是和军事科技的迅速发展分不开的。信息战和高科技在海湾战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一代高技术武器预示一场新的军事革命的来临。

6.推动着文化艺术和教育现代化手段的急剧变化。

在文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电子出版物、电子音响物、电子音乐、电子绘画等电子艺术手段的电子信息文化,为文化艺术领域带来了空前的繁荣,文化艺术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出现了“真正的文艺复兴”时代。

由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教育的直接目标从掌握书本知识为主,发展到以培养学习能力,发展新知识能力为主,素质教育居于越来约重要的地位。

由于学校可以进行远距离教学,多媒体的介入教学过程将使教育体制、内容和方式更加多样化,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方便条件。新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还带来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大发展和大解放。它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第五讲 美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改革

一. 美国经济现代化政策的特色

美国的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除了前面三讲分析的历史条件和发展特点以外,政府政策因素是十分重要的,从这一讲起我们讲系统说明,美国政府发展经济政策的演变。

这里首先对于美国经济现代化政策的特色作一简要的概述。从美国建国223年以来的历史看,美国的经济政策最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其一,改革开放和调整政策,在近代有过三次改革和调整高潮,在现代有过四次改革调整高潮。其二,政府干预和市场政策。 其三,自由竞争和垄断政策。 其四,经济增长和周期政策。 其五,贸易自由和保护政策。 其六,关税政策和税收政策。 其七,财政金融和货币政策。

其八,工、农、商、交、讯协调政策。 其九,社会保障和扶贫政策。 其十,持续发展和环境政策。

这些政策都是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发展的。

自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以来的223年间,先后经历了八次重大的经济改革和调整。限于时间,我们的讲座着重说明每次改革的重点和主要影响。

在近现代世界史上,美国改革调整之多和比较及时,为世界各大国之最,其作用之大也是不少国家所不及的,研究美国史必须对它的政策调整和改革有足够的重视。美国历史上的八次改革浪潮,是和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美国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密切联系的。

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关系到美国能否真正建设成为一个独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问题;

第二次改革(19世纪上半叶),关系到一个“一国两制”的美国的走向:是带有前资本主义、早期资本主义色彩的,还是工业资本主义的近代化道路;

第三次改革(19世纪末),涉及自由资本主义能否平稳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在现代史上的五次改革浪潮是,确保美国在20世纪处于领先地位,以至超级大国地位的最重要的国内举措,是现代化进程的客观需求。

第一次在20世纪最初20年,它涉及能否有效调节垄断资本主义和自由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转问题,其中的核心在于解决现代化进程中许多经济和社会政策问题,它确保了美国登上世界第一的经济大国地位的宝座。

第二次浪潮在三十年代,它的主角是罗斯福新政,这是现代史上第一个最有深远影响的改革举措,它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带来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

第三次改革浪潮发生在战后初期1/4世纪,是自由主义改革的高潮,罗斯福新政式改革的深化,伴随这一改革浪潮的,是美国成为超级经济大国。

第四次改革浪潮在70年代以来,是自由主义改革的过度带来的负面影响引起的重大调整,被称为保守主义改革浪潮,正是这种及时的政策调整,又一次挽救了当代资本主义,从而免受滞胀经济之苦。

第五次改革浪潮是90年代克林顿的新经济改革,使得美国经济获得20世纪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繁荣期,并在世界经济中稳居超级霸权国家地位。

在改革和政策调整过程中,美国最注重的经济改革和调整,居于中心地位,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然也有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但相比之下,为之逊色,这和资本主义的性质相关。在经济改革中不仅有应付危机型,也有保持繁荣型和两者兼顾的改革。

美国是近代工业化的后来居上者,又是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先驱。研究美利坚合众国的经济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集中研究美国特色的近代工业化、现代化和后工业化。

美国经济史的显著特可以概述为:

第一,经济中心型,即在美国整个历史发展中,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政治与经济关系中, 经济利益处于优先地位;在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中, 经济发展为中心;在经济发展中, 科学技术占优先地位。

第二,改革调整型,下面几讲详细将说明,近现代历史上先后经历了七次改革调整高潮,就体现了这个特点。

第三,全球开放型,表现为自由资本主义的产生引进自欧洲特别是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进运动与大陆扩张相联;外来移民对美国历史上的各个阶段、各方面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国内移民的多样性和流动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一直在美国经济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制度上的多元性发展;对外政策中重经济竞争的门户开放特色; 思想意识上的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全球地位中作用上的开放型;早期的进步性、现代的扩张性和客观上的发展型。 第四,一体多元型,即经济制度上的垄断资本化主体型;社会生活上的现代化主体型; 政治制度上的垄断化统治主导型;思想意识上的资本自由化主体型;民族构成上的美利坚民族主干型;文化模式上的美利坚文化主流型;以及宗教模式上的美利坚清教主体型。

第五,实用协调型,即自由竞争和垄断的协调; 政府干预和市场经济的协调;经济发展和经济周期的协调;富裕阶层与贫困居民的协调;经济实用与博采众长的协调。

以上可以概括为美国特色型,即美国是早期自由资本主义的典型;托拉斯垄断资本主义典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农业资本主义道路的典型;近现代工业化道路的典型;发展科学技术先行的典型;经济全球化的典型。

由此看来得出的结论:美国的发展不是例外论,不是环境决定论,不是种族优越论,不是制度优越论;不是和谐一致论;不是天定命运论;也不是腐朽论。而是多样性的统一论, 是美国特色的资本主义道路。

二. 美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和政治改革

这是18世纪末,新生的美利坚共和国为建立新型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秩序,发展民主政治和民族经济的第一次改革高潮。

独立后的新生美利坚合众国开始时是一个主权在州的邦联国家,它是英属北美十三个州联合反对英王专制暴政、维护州权的产物,在领导和组织反英独立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是,邦联政府不能适应新生资产阶级共和国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的需求,它无力解决通货膨胀、偿还战债、征收赋税、保护民族工商业、抵御英国经济侵扰等重大经济问题,也难以摆脱英国和西班牙对美国边境安全的威胁。

1787年9月制宪会议通过的联邦宪法和1791年12月批准生效的宪法前10条修正案,完善了共和国的根本大法,巩固了美国独立革命的基本成果,进一步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有利于国防的巩固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1789年开国元勋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组织了第一届联邦政府,并着手建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发展民族经济。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以鼓励发展商业和制造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主张通过调整财政金融政策,促进航海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并由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过渡。

1789年7月4日,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税法《关税和吨位法令》颁布,它带有保护关税的性质。

1790年1月9日汉密尔顿发表《关于公共信贷的第一次报告》,以维护债券,改变公共信贷得不到偿还、信誉每况愈下的状况,强调美国必须拥有可信的信贷资金来发展工商业,而信贷的信誉取决于如何处理现有的债务,主张由国家来发行一笔公债,用以偿还旧债。2月22日,国会通过了汉密尔顿的报告。

根据汉密尔顿的建议,1791年12月13日合众国第一国家银行建立,它为期20年,公私合营,私人股份占4/5。第一国家银行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商业和信贷活动。

1791年12月15日,汉密尔顿又提出的《关于推动工业生产的报告》,强调发展制造业,主张“制造业的繁荣,不仅与国家的财富,而且与国家的安全相联系。”,提出了11条保护和鼓励制造业的措施,包括征收保护关税、禁止原材料出口、免除制造业出口关税、鼓励发明和技术引进、改善国内交通设施、提供优惠信贷等。汉密尔顿还直接参与兴办制造业手工工场活动。

同年4月,联邦政府还颁布了征收国产酒税法案。1792年4月,国会通过了制币法令, 建立制币厂,并确定法定货币的币值和等级。

汉密尔顿的经济改革措施,旨在推动美国由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的转变, 奠定了处于原始积累和早期工商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经济政策的基础。他力主国家干预, 反映了某些重商主义的色彩, 为现代国家干预提供了借鉴。这些举措具有清除殖民主义影响, 建立民族独立国家资本主义秩序的性质。

尽管在当时还未具备集中力量发展工业的充分条件,然而,汉密尔顿的经济现代化思想,为美国经济崛起之路规划了蓝图,汉密尔顿在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强调工商业立国路线,成了美国早期现代化之父,他领导了建国初期的经济改革也成为美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改革高潮和近代工业化的前奏。

三.美国早期工业化时期的经济和政治改革

1812-1815年第二次对英战争结束后,美国开始了近代工业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的19世纪30-40年代, 社会各阶层为改善工业资本主义的秩序, 掀起了美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次改革高潮,它是由五个方面的改革措施和运动所汇成。

1. 杰克逊总统领导的经济和政治改革

1829-1837年任总统的安得鲁·杰克逊在经济领域倡导自由竞争, 鼓励西进开拓, 限制垄断特权。

这一斗争尤其反映在第二国家银行问题上, 目的在调整商业资产阶级和自由民、工业资产阶级的关系。1816年成立的第二国家银行,大权长期操纵在东北部少数大商人手中,引起了各州和西部地区的强烈不满。1832年7月,第二国家银行总裁买通国会,通过了1836年期满后延期营业法案,杰克逊予以否决,从而引起影响全国的“银行战”,为打击第二国家银行,杰克逊从银行中抽走了联邦资金,而国会参议院则通过决议案“谴责”杰克逊,杰克逊发表“抗议书”。杰克逊的反垄断的斗争得到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的支持,并获得了反对高利贷盘剥的美名。

在政治领域,他推行政府官制改革, 扩大总统权力, 强化联邦中央政府的控制, 改变终身任职制, 轮流担任公职。虽然这种做法带有党派的偏见,被称为“分赃制度”,但是在当时条件下,使得一批新兴的中小资产阶级得以进入政府,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作为文官制度的先导,首先在技术性较强的海军军校等部门推行考试制度。

另一方面,杰克逊任期,还完善了近代资产阶级的两党制度,推行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推选总统候选人选举制度,废除由少数权贵控制国会预选的推荐制。这种面向选民而不是少数政治领袖选举制度的改变,使得中小资产阶级和普通选民的参政权得以确认,也使资产阶级政党的选举制度开始深入人心,具有更大的诱惑力。

此外,杰克逊任内,还强化强化总统的权力,多次行使总统的否决权并扩大其使用范围,开创了搁置国会议案的“口袋否决”先例,行使任免权,组织体现作为总统智囊的“厨房内阁”,这些被西方学者称为的“杰克逊民主”时代是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的。

2. 以限制种植园奴隶制发展为中心的反对奴隶制运动

19世纪上半期,美国人民结成了一个反对奴隶制度的广泛统一战线,籍以调整工业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阶级的关系。有关解决奴隶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案:

一是美国殖民协会主张将黑人移居回到非洲去的,以解决废除北美大陆的奴隶制方案,1847年西非海岸利比里亚共和国的建立,是这种方案的实践。

二是主张以充分的补偿来消除奴隶制的赎买补偿方案,其补偿来源取自出售公共土地的收益、慈善家的解囊以致小学生节省零花钱,1862年林肯总统向国会提出的特别咨文,主张为愿意逐步废除奴隶制州给予资助。

三是自由党和共和党的限制奴隶制方案,1840-1848年间自由党、1848-1852年间的自由领地党、1856年成立的共和党,都立主不再让给奴隶制一英寸土地,在新加入联邦的领土上禁止实施奴隶制。

四是废奴派的废除奴隶制方案,即立即废除奴隶制而不给奴隶主以任何补偿,其中包括1831-1865年间的全国反奴隶制协会主席加里森的道德说教的温和主张,1865-1870年间全国反奴隶制协会主席菲立蒲斯和道格斯,通过组织政党开展政治斗争的激进方案,以及全国性的《地下铁道协会》帮助黑奴逃亡的方案。五是废奴派中的激进派的暴力革命方案,废奴主义者约翰·布朗在1859年10月16日夜发动的起义,就是它的典型代表。

以上各种反对奴隶制运动力量的汇合,逐步改变了美国当时“一国两制”的力量对比为美国在内战中工业资本主义最终战胜种植园奴隶制度准备了条件。

3. 以争取自由土地为中心的土地改革运动

目的在于扩大自由土地和自由经营, 调整资产阶级和农民关系, 发展农业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要求有广阔的自由市场,而自由土地、自由农民、自由经营的资本主义农业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

在民间自由土地运动盛行。20年代有机工斯基德摩的土地均分,免费给予21岁的青年男子和未婚妇女160英亩土地的主张。有1841年伊文思的全国改革协会的土地改革,恢复自由土地权的主张。从1820年到南北战争前夕,国会先后通过了几个土地法令,从一次付清100美元购买80英亩土地,到一次付清40美元,购买40-320英亩土地,所有这些,都为1862年5月20日《宅地法》的颁布准备了条件。该法令规定年满21岁的美国合法公民,缴纳10美元证件费就可以取得160英亩土地。

4. 以空想社会主义实验为中心的工业改革运动

目的在于调整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 实现工业和平。19世纪上半期的美国是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试验园地。从20-40年代,在美国试验的乌托邦计划多达200多个。马克思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起源于德国而起源于英国、法国和北美。”

1825年英国罗伯特·欧文在印第安纳的纽哈蒙尼建立了“新和谐村”移民区,企图通过合作社使富人和穷人一起和平过渡到新社会。

40年代傅立叶的信徒霍勒斯·格里利在美国建立了40个共同劳动,集体消费,没有雇佣劳动的手工业协作社,推行农业和平计划。

40年代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卡贝则在得克萨斯、密苏里、艾奥瓦等地建立了共产主义移民区。

1846年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威廉·魏特林则在美国鼓吹平分土地,认为只要把14亿英亩土地交归劳动大众,“美国贫困现象可以一举消灭。”尽管空想社会主义广泛流行于北美,但是它的试验却不可能成功。

5. 以争取基本人权为中心的社会改革运动

主要是兴起女权运动, 以调整男子与妇女的关系。40年代,美国妇女开始由家庭走向工厂和办公室,要求要求相应提高妇女地位。1848年7月纽约州的塞内卡福尔斯召开第一次全国妇女权利大会,发表了《美国妇女独立宣言书》,要求立即承认妇女的一切应有权利。

上述改革, 有利于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是它未能解决工业资本主义与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办法不是别的,而是南北战争。

四.19世纪晚期社会各阶层反对垄断弊端, 保护自由竞争, 掀起了第三次改革高潮

南北战争后的30年,是美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不仅经济高速发展,完成了高水平的近代工业化,开始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农村为主型向城市为主型的转变,第一次科技革命向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转变,而且开始了生产组织上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

在这个世纪转折的关头,美国广泛流行各种五花八门的社会思潮,其中主要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民粹主义思潮、进步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思潮。前者是扩张主义思潮,反映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后者反映了工人阶级中先进分子的愿望。民粹主义或平民主义以及进步主义则集中反映了民众要求改革的强烈愿望。

19世纪下半期,以普尔、托拉斯、控股公司为代表的垄断组织的发展成为大势所趋。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垄断现象的产生绝非历史的偶然或历史倒退,它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大体上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从经济效益方面看,垄断现象在当时利大于弊。其利大,多和社会性生产相关,而其弊,则多和私人性占有相连。虽然它顺应历史潮流,但是那些侵害他人的垄断

行为和不公平竞争,却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强烈不满,从农村到城市都出现了自下而上的反托拉斯弊端、保护自由竞争的浪潮,并且兴起了民粹主义和进步主义的浪潮。

铁路部门是最先在限制垄断方面取得成效的地方,经过10多年的较量,1887年2月4日克里夫兰总统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州际贸易法案。根据这一法案,规定建立一个五人州际委员会,他有权检查铁路营业情况,规定铁路公司应公布公平合理的运费率, 禁止超额运费和不等价运输, 如铁路公司拒绝服从州际贸易委员会的决定, 则该委员会可向联邦法院提出控诉。它不仅限制铁路公司“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商品之间采取不公正的差别待遇”, 主张公平竞争; 而且, 禁止在销售问题上的跨州垄断, 对当时流行美国的普尔形式即低级垄断组织——同类股份公司企业间为控制物价订立分配的分配营业的联营组织进行限制,表明联邦的权威首次伸展到私人经营的领域。

在美国全国范围强大的反托拉斯运动压力下, 1890年7月2日,国会正式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它规定凡以托拉斯或其它形式成立合同、联合或阴谋限制州际贸易或对外贸易者, 均属非法(第一条); 任何人如独占垄断、企图独占垄断或与其他任何人联合或共谋、藉以独占垄断州际间或对外贸易或商业之任何一部分者, 均应视为犯罪(第二条)。

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的通过是双重妥协的产物。一方面,它是美国政府为缓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垄断弊端不满情绪所作的妥协,另一方面又是垄断资本势力对于没有参与垄断的经营者不满情绪的妥协。它是在群众性的压力下,保护自由竞争,限制私人垄断的过激行为,维护市场经济机制正常运行的立法举措。这种带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性质的立法干预并没有触动垄断统治的根基,而是更好地扶持垄断资本主义的健康发展。

它的性质,是改善和调整自由资本向垄断资本过渡期间各个利益集团的相互关系。它的根本目的不是取消垄断,而是限制它在发展中的明显弊端,从而改善资本制度,保障资本社会由自由向垄断的平稳过渡。

在农村,对垄断的不满集中表现在平民主义思潮和运动的兴起上。垄断资本活动在美国西部和南部的扩张,不仅改变了内战后的地域结构,也调整了社会阶级关系。西部和南部的农场主日益沦为垄断资本的附庸,从而引起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它的直接序幕就是同铁路公司的劣行开展的斗争。

代表农民利益的政治团体,在60-70年代有格兰其运动(农民协进会);在70-80年代有绿背纸币党运动; 在80年代有农民联盟运动; 在90年代初则为人民党运动,即平民党运动。

格兰其运动是19世纪下半叶最早形式的农民运动,主张通过宣传教育、合作互助和社会改革来帮助农民摆脱困境,抵御垄断剥削。

绿背纸币党运动是1873年财政危机直接产物,它们反对金本位制,主张无限制铸造银币。农民联盟运动为抵制垄断资本的盘剥,提出了低息农业贷款计划。

1892年7月在内布斯加的奥马哈举行的人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则提出了反对垄断弊端的系统政纲。其中包括在经济方面主张实行自由土地、无限制地铸造银币和金币、增加货币流通量、实行累进所得税、设立邮政储蓄银行、实施铁路,电报和电话等公用事业的国有化、

实行八小时工作日制、禁止监视劳工、推行国库分库计划等。在政治方面主张直接无记名投票选举参议员、实行公民创制权和投票权等。

人民党在1892年当年大选中,获得了8.5%的普选票和22张选举人票,有三人当选国会参议员、10人当选国会众议员、4人当选州长,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但是美国人民党成分的分散性和农民利益的多样性,使得人民党的政治主张十分复杂,而且移民的高度流动性,使农民政党和团体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统一的政治力量;农民运动的致命弱点,又使他们在工业化社会中难以独立地取得胜利并巩固运动的成果。而且他们的政纲中某些主张并不和历史潮流相吻合,他们维护的是旧日的“美好时光”而不是发展和创造未来,是用保护小生产的办法来挽救农业。

人民党的基本主张又被民主党政纲相吸收,这样人民党终于失去了作为独立政党的政治基础,1896年人民党和民主党联合提名总统候选人,表明人民党作为独立力量从政治舞台上的消失。尽管如此,人民党的改革运动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它对资产阶级两党制起一种制约作用,并在不小的程度上影响美国现代史开端时期的现代资本主义的两党政治,成为现代美国一系列改革运动的先声,成为从杰斐逊、杰克逊民主到罗斯福新政改革的桥梁,它也是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制约美国两党制的第三党运动。它还显示推动现代化进程的改革运动的行进,需要考虑到广大民众的适应能力。

在城市中小资产阶级和知识界对垄断弊端不满和要求改革,争取进步公正的愿望反映在新闻界揭发黑幕运动上,斯蒂芬斯·林肯的《城市的羞耻》,揭露了城市的黑暗。塔贝尔·艾达的《美孚石油公司史》,揭露了洛克菲勒家族发家的丑恶。贝克的《铁路公司受审判》,控诉了铁路公司的不法行径。劳逊的《发狂的财政》,揭露了华尔街资本家的劣行。拉尔塞的《世界上最大的托拉斯》,揭露了牛肉托拉斯的黑暗。辛克莱的《屠场》,则对屠宰托斯的丑恶黑幕进行了深刻揭露。

在美国近代史上,独立革命和南北战争无疑对美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而多方面的影响,但是一两次革命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推动近代历史进程的还有三次改革和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它在美国近代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第七讲 三十年代大危机和胡佛总统的反危机措施

一. 三十年代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

1.史无前例的浩劫

1929年10月下旬, 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大危机为标志, 爆发了一场资本主义世界规模的生产过剩危机。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和政治大危机,它很快向欧洲、北美、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蔓延, 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 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前后持续4年, 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价值2 500亿美元, 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物质损失还多800亿美元, 成为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世界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在整个大危机期间, 引起了金融货币、信用和财政的全面危机。1929年10月24日“黑色的星期四”,纽约股票市场抛出1 300万股, 超出正常标准的100万股以下, 在10月29日最糟糕的一天,抛出股票1 650万股, 开始了经济大危机时期。从10月24日到12月底, 纽约市场股票价值总共下跌了450亿美元左右。从1929-1932年间, 由于跌价而造成的证券贬值, 美国为840亿美元。危机期间, 股票价格指数下降的幅度达51%。1928年美国发行的有价证券共13亿美元, 到1933年只有160万美元。1929-1933年美国破产的银行共10 500家, 占银行总数的49%。美国的进出口在1930年为10.1亿美元, 而1933年只有10万美元。

大危机使失业人数达有史以来的创记录水平,失业率高达24.9%。大危机使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 企业倒闭, 大量工人失业。1932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与1929年相比, 下降了46.2%。危机期间美国的机床制造业下降了80%, 生铁下降了79.4%(倒退了37年), 钢铁下降了75.8%(倒退了28年), 汽车下降了74.6%, 采煤量下降了40.9%。最严重时汽车的开工率只有5%。企业倒闭数在13万家以上。

大危机迅速蔓延成为世界规模的农业危机, 它涉及到谷物、畜牧、林业等技术作业部门, 造成生产大破坏, 大批农民破产和农民收入大幅度减少。由于农业危机与工业危机的交织, 工业对农产品需求的大幅度减少和城乡居民购买力急剧下降, 加深了农业的慢性危机。农业危机造成的农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减少,又反过来使工业危机深化。大危机期间, 美国的农产品价格指数下降了56%, 农民总收入下降了57%。农业生产力的严重过剩引起了生产力的大倒退和大破坏, 许多农场手工劳动取代了机器操作, 农田管理质量急剧下降, 谷物、棉花等农作物烂在地里或被当作燃料, 牛奶、咖啡等饮料被倒入江海、牲畜被宰杀。在大危机的打击下,国民收入大幅度下降,美国减少了54.69%。

在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同时,还出现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伴随着资本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大规模的反饥饿运动和工人罢工运动高涨。1930年3月6日, 美国爆发了125万人参加的大示威; 1932年春夏,2万退伍军人向华盛顿进军, 导致政府在7月28日动用军队镇压。法西斯主义思潮的泛滥,在美国黑色军团、三K党和德美联盟等法西斯组织和右翼团体十分活跃,但是并不占主导地位。

美国的法西斯主义之所以未能得逞,原因在于美国在经济上的强大和稳固使得美国有可能用改良方法来阻止危机的蔓延,避免经济秩序的彻底破产;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民众中

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他们宁愿寻求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新模式,而不愿接受法西斯主义的极权统治,美国的资产阶级两党都不愿法西斯主义上台。

这次大危机的明显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深、渗透各个领域、波及全世界,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经济和政治全面危机。以往经济危机周期的过程,是由危机、萧条、复苏、繁荣相继的, 这次在大危机的谷底结束后并未出现繁荣, 而是持续萧条, 到了1937年又发生了短暂的经济危机。这次财政信贷、外贸、工业和农业的全面危机, 不仅涉及生产领域, 而且涉及流通、分配等领域。

2.资本主义制度出了问题

这是一次资本主义社会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其原因:“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这个基本矛盾的表现, 是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千百万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需要指出, 所以造成30年代大危机尤为严重的加剧原因, 与各国政府的国内政策中的失误和国际协调不力有关。

长期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迅速发展中忽视了经济结构失调的问题, 政府没有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在某种意义上, 这次大危机的恶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潜在经济问题和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各国政府的政策负有主要的责任。这次生产过剩危机美国所受的影响所以最为严重,是由于长达60多年的经济迅速发展和相对稳定时期刺激生产发展因素的逐步消失; 固定资本大规模极盛时期也已结束; 长期以来盲目投资造成的比例失调带来了严重恶果; 严重的信贷危机使20年代盛行的分期付款的办法失灵; 农业的长期性慢性危机加深了工业危机; 企业开工不足, 失业大军的长期存在,使国内市场更加缩小; 信用危机加深了工农业危机; 高关税政策使世界市场愈来愈小。特别是胡佛政府在危机蔓延下,仍然坚持不合时宜的自由放任政策, 加剧了危机的恶化。

这里涉及如何估量20年代美国的经济繁荣。从历史的观点来看,20年代美国的经济繁荣,是美国内战以来美国发展高潮的一个顶点。从当时的情况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美国的竞争对手尚未恢复元气,各国缺少发展经济的必要资金,从而为美国的输出和商品输出创造的条件。资本主义国家相对稳定政局又为美国的经济繁荣提供了较好的政治环境。此外就国内经济因素而言,刺激经济发展因素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一时期同时存在如前面提到的潜在危机,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对潜在危机置若罔闻造成了恶果。许多政界和经济界要员宣称美国已经进入“永久繁荣”阶段,“已经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在20年代担任了八年商务部长,被誉为“伟大的部长”和“所有重要经济政策发言人”的胡佛,在1929年繁荣顶点时期入主白宫,1928年他在加州发表接受总统候选人竞选提名演说时称:“我们美国今天比任何国家历史上的任何时代,都更加接近取得消灭贫困的最终胜利。”1928年10月22日,他在纽约发表竞选演说时又说:美国制度“已将我们追求人类幸福的伟大经验,在历史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传播得更远。”

1929年3月4日,他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我们美国人民已临近最后征服贫困了,这是任何国家历史中所没有的”,“美国已经达到了历史上最舒适的程度。”“没有一个国家的

成果比美国更有保障了。”显然胡佛对于潜在危机毫不在意,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危机更无思想准备。在一个不短的时间里,他否认危机的存在和严重,确信传统自由放任政策可以帮助美国安度困境。他一直持乐观的观望态度和视而不见的驼鸟政策。他认为1929年的股市崩溃“只是一件孤立事件。”,说什么“对美国经济的前途,或对美国企业经营能力哪怕有丝毫的不信任,都是蠢事。”他把大危机看成“一种心理现象”,并用“萧条”一词代之以“恐慌”或“危机”,说这样不至于“那么吓人”。

1929年12月12日, 危机形势急剧恶化,胡佛则发表声明说: 美国经济形势已经“回归正常”、“基本上是好的”。1930年3月,他又宣布:“失业的最恶劣的影响将在60天内消失”。1930年5月2日,胡佛向国人宣布“我确信我们已走过了最险恶的一段”。1930年7月,胡佛对一些工商业代表来到白宫要求政府采取挽救危机的紧急措施时说:“先生们, 你们迟来了六个礼拜, 危机现在过去了”。

1930年12月2日,他在国情咨文中宣称:“几个月前, 我们已经看到了经济复兴”。胡佛在1929年12月3日的第一份国情咨文中, 强调联邦政府还是少管闲事为好。1930年12月2日胡佛在第二个国情咨文中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1931年12月8日, 胡佛在第三个国情咨文中说:“联邦政府应最少最少地介入经济领域”“即使介入也是暂时的和迫不得已的。”。

1932年胡佛在竞选连任的演说中宣称:“我国今后100百年往那里走,关键在于恪守美国传统, 而不是乱搞什么新花样。”1932年12月6日, 胡佛在第四个国情咨文中又说:联邦政府“只能扮演一个规范性的角色,而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参加者。”可见,在胡佛政府坚持自由放任主义哲学和反对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思想指导下,不可能对经济过热中的潜在危机给予高度注视,并采取相应防止的对策,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3.危机和转机

怎样认识和评价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70年来的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使人们普遍认识到1929-1933年大危机并不是一两个因素造成的, 而是各种弊端和因素的综合产物。其中, 最主要的是要从内因去找。西方经济学家的各种药方不是否定资本制度, 而是为了完善资本制度, 在调整资本制度的内部机制上起了重要作用。不过一般学者回避了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问题。

沃尔特·李普曼的见解颇有代表性, 他说:“或许, 在人类知识的现阶段, 我们尚未具备理解这样一种大规模新型危机的条件, 而这或许就是我们的政治、金融和工业领袖们在这一问题上失败的原因。有谁预见到了整个危机并预告了它的进程? 就我所知并无一人。”“有人说, 这是一次生产过剩的危机。它也是一次人类理解能力的危机。”

大危机表明, 不仅19世纪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面临危机, 而且20世纪20年代那种已经偏离传统庸俗经济学,但仍反对大规模干预的自由放任主义也发生了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绝不是偶然的。正确认识三十年代大危机重演的条件,是研究30年代大危机的重要课题。首先, 繁荣与危机相关, 要居安思危, 清醒地看到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 防患于未然。正是20年代的相对繁荣景象, 使一些目光短浅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沉浸在歌舞

升平的欢乐声中, 盲目乐观、高枕无忧, 不讲忧患意识, 听不得弊端舆论, 从而失去了应变时机。

其次, 它告诉人们, 要随时注意资本制度内部机制和政策的及时调整。1972-1974年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1967年全国经济学家俱乐部第一任主席, 赫伯特·斯坦在《总统经济学》一书中说:“对于1930-1980年整整半个世纪中经济萧条在美国产生的思想和政策的重大影响的重大意义, 评价再高, 也是不过份的。整整一代的政治家们、经济学家们以至普通公民都曾对经济萧条耿耿于怀。”“要是忘记了大危机, 认为它不曾发生或不可能再发生, 那就大错特错了。”“大萧条描述的是旧有的政策, 它为新政策的产生敞开了大门。”

第三, 大危机的恶化和各国政府的以邻为壑自保政策密切相关, 这种保护主义政策损人而不利己,这表明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极为重要。大危机给人们的重要启示是正确认识经济危机的两重性。一般说来, 经济危机是坏事, 而不是好事。问题在于在一定条件下, 它能否变坏事为好事。在大危机期间, 许多人只认为这是件大坏事, 只表明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深化和资本主义末日的加速来临。然而, 在迫使政府进行的反危机调整内部机制的过程中, 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出现新的良性循环, 逐步由坏事变为好事, 成为一种难得的机遇, 和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的信号。

二 赫伯特·胡佛政府的反危机自愿合作政策

1.软弱无力的“自愿合作”政策

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化,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日益蔓延,部分企业家为克服困境也强烈要求政府调整政策,在这种情况下胡佛政府也被迫采取了局部的反危机措施。它集中表现在1931年开始推行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自愿联合的政策。1929年11月15日起,胡佛召开了一系列有企业界人士和劳工领袖参加的白宫会议,要求工商界、各个社团劳工领袖、地方政府官员尽可能用正常的办法,帮助联邦政府改善经济局势。12月胡佛要求国会通过降低所得税的法令,根据这一法令获益的只是富有的企业主。

还在1929年6月,国会曾经通过一项农产品的销售法令,拨款5亿美元帮助农产品以不低于世界市场价格向国际市场推销,在危机爆发后,胡佛强调政府不要卷入任何物价管制举动之中,因而无助于解决每况愈下的农业困境。

为了防止农业继续恶化,1932年12月胡佛要求国会通过一项调整耕地面积的法令,但是它的力度不足。1932年1月,胡佛还签署联邦土地银行法,增加1.25亿股本,用以扩大富有农场主的救援。为了稳定信贷和和挽救小房产主,1932年7月22日,胡佛还签署了联邦住宅贷款银行法,规定建立一个拥有1.25亿美元资金的住宅贷款银行。但是这些努力对于日益恶化的危机局势来说,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在国际贸易领域,胡佛采取了高关税保护政策, 1930年6月,胡佛签署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提高了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的关税率,全部关税平均税率由33%增加到40%。这一措施引起了国际市场的报复,从而加剧了危机的恶化。

胡佛政府最重要的的反危机举措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它是由国会在1932年1月16日通过,总统1月22日签署生效的。该公司拥有5亿美元的资金,有权借贷15亿美元的免税证券,可以在全国30个城市设立办事处,用以挽救银行、铁路、建筑、贷款公司及其它金融机构。1932年7月,国会又通过了经济救济与工程法,使得复信金融公司的借贷能力达到33亿美元。这个机构被人们称为“专帮大企业的忙”的“大企业救济所”。资金的一半落到银行和保险公司手里,只有3亿美元左右用于农业贷款及救济失业工人。

需要指出,胡佛的反危机政策的核心是坚持推行自愿合作联合政策。1930年12月2日,胡佛在第二个国情咨文中说:“经济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每一个人都应该设法帮助比他不幸的邻居;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帮助它的雇员;每一个社区和每一个州都应该负起责任来组织就业和救济活动”。“政府可以作出最佳贡献在于鼓励地方上的相互合作。各级政府----联邦、州、县要加入各社区的救济活动并尽其应尽的本职。”

为此,1931年成立了由电话电报公司总经理吉福德为局长的失业救济局,但是胡佛强调主要由私人慈善机构来解决失业救济事项。胡佛还批准了摩根支持的所谓“邻居互助计划”,根据这个计划,每个人都应负责帮助他的四邻中的困难者。这样一来,摩根只需要帮助住在他的住宅四周的四五十家不幸者就算尽职了,而那些一般每周只有一两天工作机会的人,也同样需要去那些贫民区的邻居们。

胡佛倡导轮流工作制度,要求公务员实行一年中有一个月的无薪休假,以便使更多得的人获得工作机会。强调社会应当关心失业者、儿童、老人、病残者,但是这种关心主要应当通过人们的自愿联合和地方政府的关照来完成,联邦政府的责任只是引导而不是具体干预。然而面对1 700万的失业大军,单靠地方和私人团体自愿互助,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胡佛的自愿联合政策,强烈反对由联邦政府来实行大规模的救济活动和公共工程活动。在1930年至1931年的第71届国会期间,不少议员要求胡佛政府实行联邦政府的直接救援计划,发展马瑟尔肖斯水电枢纽工程等大规模的公共工程,但是胡佛否决了由联邦政府来经营这些工程的法案,声称由政府来经营工程是退化行为。他强调:“究竟是由美国人民通过自愿的赠与和地方政府的职责来保持仁爱和相互的自助的精神呢?还是由联邦政府财政部拨款用于同一目的?这是有区别的。”“假如我们开始这种性质的拨款,我们就不仅危害了美国人民生活中极宝贵的品质,而且打击了自治的基础。”

1932年8月,胡佛在一次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演说时坚持说:实施失业保险和贫民救济就是挪用工商业的资金,“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他还认为:“对我们国家的理想和精神来说,自愿自觉的行动总比从国库里拨出款来要强上千百倍。”美国不可能“靠乱花钱得到繁荣。”显然这种自愿联合政策并不是大国家干预政策的体现,它仍然基本上是有限干预的放任政策。

事实上,胡佛从开始政治生涯到总统卸职的几十年间,一直没有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哲学。还在1928年10月他在靠奋斗的个人主义哲学的演说中就宣称:“美国制度是建立在一种自治政府的特殊概念之上而以地方分权为基础的。”“美国制度是个人奋斗的自由放任主义”“我目睹了国内外的政府干预商业的失败”。“共和党使政府回到了公断人的地位,不再做游乐场上的参加人。”胡佛是依据他的传统观念和政策来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困境的,

他向全国宣布:“我们在上一个世纪中,曾经历不下15次大的不景气”,“但是,我们每次从不景气中挣脱出来而走进新的阶段的时候,所达到的总是一个比过去更繁荣的阶段,这一次我们也一定是这样的。”

2.旧时代的结束

胡佛总统虽然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困扰,但是开始时危机刚刚展开尚未到达锅底, 政治危机刚刚显露; 传统自由放任政策处于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同时反危机的经验也一无借鉴。尽管胡佛政府也实行联邦政府的救济,资助濒于破产的工业和农业,并且管制对外贸易。

但是在社会救济和保障的重点上主要是强调地方政府、州政府及企业的救济; 强调单纯性救济,救济的重点则是大资产者、大农场主。胡佛政府不是全面整顿工农业,而是局部调整工农业生产;不是扩大公共工程的规模,而是缩小公共工程的规模;不是由联邦政府来主持公共工程, 而是强调由地方政府来承办;不是赤字财政,而是平衡预算,不是废除金本位,而是保留金本位;不是全面整顿金融财政,而是局部地加以修补;不是改变管理体制,而是保持体制不变;不是扩大联邦政府的干预职能,而是强调联邦政府少干预为妙。

在反危机的指导思想上,不是强化国家干预,而是强调自由放任;不是照顾到一般资产阶级及中下层的承受能力,而是着重照顾大资产阶级利益;不是实用主义的随机应变,而是坚持传统的庸俗经济学。胡佛的自愿联合政策,虽然已经不是原来那种严格意义上的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它是垄断资产阶级在原有轨道上的一种摆脱危机的尝试,但是仍然坚持不由联邦政府采取强化干预的自由放任哲学。它把自由竞争、自由调节、自由放任放在高于一切、高于资本主义利益总代表的国家利益之上。

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就其实践来说, 实际上反映了传统的自由放任庸俗经济理论,和其后新兴的凯恩斯经济理论间的原则区别。当然, 在一定意义上胡佛的自愿联合政策,是由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到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干预政策的转变。

就反危机后果而言,胡佛的措施尤如杯水车薪, 无济于事, 从而错过了宝贵机遇, 但也为后人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教训。可以说,胡佛是固守自由放任主义的末代总统。不过胡佛的政策主张对战后艾森豪威尔、尼克松、福特、里根和布什共和党政府有着重要影响, 在战后的54年间, 共和党执政27年。在考察当代美国经济发展史的时候,如果仅仅强调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而忽视胡佛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思潮的影响,是不全面的。

需要说明,70年代以来,在美国史学界出现了一股重新评价胡佛及其危机措施的潮流,同情胡佛的处境,赞扬和肯定胡佛的反危机措施,这种再评价是和战后保守主义思潮抬头、地方分权主张兴起分不开的。如果说,当年胡佛的自愿联合政策这一反危机措施的失败,标志着传统自由放任主义的危机,那么,今天对胡佛自愿联合政策的重新评价,则意味着凯恩斯主义理论面临新的困境。

当然从学术角度看,无论是倾向肯定还是否定胡佛的自愿联合政策,对于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成果都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评价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功过,不应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同时衡量资本统治代表人物的客观标准也只有一个,即归根到底要看他和他的政策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保护、恢复和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改善或恶化的遏制。

显然我们不能为适应保守主义抬头的需要而改写胡佛政府的反危机历史。有的学者还把胡佛的自愿联合等同于美国社会中的传统美德社区互助和自愿合作,这是值得商榷的,事实上,胡佛倡导的自愿联合反映的垄断资本主体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意志,而非劳动人民中朴素的团结互助精神,更不能和美利坚民族精神相混淆。

无可否认,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和罗斯福新政有着多方面的联系,胡佛政策的失败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他的某些措施也成为新政改革的初步基础,但是胡佛的反危机措施绝不是新政的倡导者,而只能是一个旧时代的结束。

第八讲 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改革

在美国现代史、美国经济发展史和20世纪世界现代史上,罗斯福新政是最具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罗斯福新政改革挽救了美国的现代资本主义,并带来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就本世纪的改革而言,罗斯福新政也是资本主义世界最为重要、最影响的一次改革。

一 罗斯福新政措施

1. 临危不惧,推行新政

1932年7月2日,纽约州长富兰克林·罗斯福在芝加哥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以坚忍不拔毅力扔掉双拐从轮椅上站立起来,接受了总统竞选候选人提名,并发表演说称:“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为美国人民施行新政。”这位自1921年8月起患小儿麻痹症下身完全瘫痪的政治家,给人们以誓死力挽狂澜,拯救濒于崩溃的资本国家的可敬可佩形象。

1932年11月,罗斯福以472张压倒多数的选举人票,战胜胡佛当选第32任美国总统。他在1933年3月4日的总统就职典礼上,号召美国人民战胜对经济大危机的恐惧心理说:“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批评前领导“脱不开过时传统的窼臼”,宣布“我们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要把救济工作统一掌握起来。”“要求国会准许使用应付危机的唯一手段----向非常状况开战的广泛的行政权力。”

他依靠华莱士(农业部长)、伊克斯(内政部长)、珀金斯(劳工部长)、霍普金斯(商务部长)以及来自哈佛大学和哥伦亚大学教授莫利、特格韦尔、伯利等新政派智囊团精英人士,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修订政策,从1933年3月9日-6月16日间,通过国会和政府先后颁布了70多个新政立法和命令,史称《百日新政》。

罗斯福新政,一般指1933--1939年期间罗斯福政府所实行的经济和政治改革政策,罗斯福的对外政策并不包括在内。1933-1935年初为第一次新政,主要目的在于复兴和救济;

1935-1939年为第二次新政,主要意图在改革。由于复兴(RECOVERY )、救济(,RELIEF )、改革(REFORM)三个英文字母开头都是R,所有人们称罗斯福新政为三R计划。在新政期间,总共颁布了700多项法令,涉及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节制农业发展、实行社会救济、举办公共工程、调整三权分立体制等六个方面。有人统计,在罗斯福新政任内所讨论的有关美国经济生活、社会问题,比以前历届总统所讨论的相关问题加在一起还要多。

2.大刀阔斧,整顿财政

第一,整顿银行。主要有其一,1933年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通过决议,四小时后总统签署命令,颁布《银行紧急法令》,授权总统全权整顿破产银行,由政府提供35亿美元贷款,帮助有信誉的银行复业,同时颁布《存款保险法》,稳定储户对银行的信心。在此前的3月5日,罗斯福下令禁止囤积黄金,3月6日总统颁布命令暂停银行活动进行整顿。3月12日罗斯福首次发表“炉边谈话”解释政府的改革银行政策。

其二,1933年6月16日, 政府颁布了《格拉斯—斯高特法》,即1933年银行法,迫使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脱钩。

其三,1933年5月27日, 政府颁布了《联邦证券法》,要求所有担保人和经纪人提供真实情报。

其四,1934年6月6日,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法》,建立证券和兑换委员会,防止并惩处投机行为。

第二,统制货币。主要有其一,1933年4月22日,罗斯福颁布不准黄金出口令。5月又宣布减少美元含黄金成分50%,发行30亿美元的纸币。

其二,1933年6月5日,罗斯福签署命令,颁布《放弃金本位法令》。

其三,1934年1月31日,总统颁布《黄金储备法令》 宣布美元贬值,将美元稳定在35美元兑换一盎斯黄金(等于0.999512市两黄金,即1英两黄金),相当于1900年时黄金价值的59.06%,即美元贬值了41%。这一举措,加强了美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其四,1934年6月19日,政府还颁布了《白银购买法》。

第三,改革银行体系。主要有其一,1934年2月2日, 成立进出口银行。

其二,1935年8月23日,联邦政府颁布了《银行法》,规定凡拥有百万美元以上资金的银行,都要参加联邦储备银行。

第四,改革税制。主要有其一,1933年3月22日, 颁布《啤酒税法》,征啤酒税。1933年12月5日,宪法第21条修正案批准,废除了1919年批准的第18条宪法修正案关于禁酒的规定。

其二,1935年6月, 罗斯福发表修改税制的特别咨文。其后,1935年8月30日,颁布《财产税法》、1936年6月22日, 1937年8月26日,1938年5月27日先后颁布新税法。

其三,1939年5月16日,实施食品税计划。

第五,实施公平竞争。主要有其一,1936年6月20日, 颁布联邦反对价格歧视法令,又称罗宾逊——怕特曼法。

其二,1937年8月18日,颁布密勒——泰丁斯法,规定零售商的公平交易法则。

3.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调整工业生产,节制农业发展

在调整工业生产方面

首先,最重要的是1933年6月16日,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又称产业复兴法。据此, 在同年8月5日, 建立全国劳工局;据该法第2条,建立公共工程管理局。罗斯福称“这是美国国会制订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该法案宣称“旨在鼓励全国产业复兴,促进公平竞争,规定某些有益的公共工程的兴建。”该法案第三条规定了生产规模和价格,被称为“工业和平”的公平竞争法规。

第七条A款,则规定了劳工的基本权利。该法案第二章则详细规定了共用事业和建设计划。根据这一法案,建立了国家复兴管理局,由雇主、雇员和消费者共同监督和调节生产。参与该法规的企业标有蓝鹰记号。1935年5月27日,在谢克特家禽公司诉美国政府案中,全国工业复兴法被宣布违宪。

其次, 1935年7月5日,政府颁布了《全国劳资关系法》,即华格纳法。该法重申了全国工业复兴法中七条A款的重要内容,即雇员有组织集体谈判的权利;雇主应遵守最高工时,最低工资等雇佣条件;不得以是否参加工会作为限制受雇的条件。

第三,1938年6月25日,政府颁布了《公平劳动标准法》,即工资工时法,规定最低工资每小时40美分,最高工时每周40小时。在这以前的1936年6月30日,政府还颁布了《政府雇员工作法》。

第四, 规定其它管制工业立法主要有:1935年8月30日,颁布格菲——施奈德法案,据此,建立全国烟煤委员会。1938年4月26日,又颁布了《格菲—文森烟煤法》。1935年,颁布康纳利法, 规定石油运价。1935年,颁布酒精管制法。1935年8月28日,颁布《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即惠勒——雷伯恩法案等。

在节制农业发展方面

首先,最重要的是1933年5月12日颁布了农业调整法,该法宣称旨在“提高农村购买力以解救当前全国经济危机”,规定了保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的具体措施。根据法案成立了农业调整局,控制小麦、棉花、玉米、水稻、烟草、猪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剩余农副产品部分由政府收购,部分则销毁或暂存仓库。据此,1933年政府同各州农场主签订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1934年美国小麦和棉田面积各减少1 000万英亩,玉米播种面积减少900万英亩。凡拒绝执行签约的农场不得享受贷款和援助。

其后,推广到奶油、糖、亚麻等农产品。大量小麦、马铃薯、牛奶被销毁,猪、牛、羊等牲畜被屠宰。1936年1月6日,最高法院审理巴特勒诉美国政府案,宣布农业调整法违宪。

其次,加强土壤保护,主要有1935年4月27日,颁布<<土壤保护法>> , 据此, 建立土壤保护署。1936年2月29日,颁布《土壤保持和国内分配法》,提倡土壤保护和科学耕作制度。

第三, 1938年2月16日,政府再次颁布《农业调整法》,规定丰年时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歉收时由政府控制市场物价。

第四,其它农业调整和扶持措施,主要有:1933年6月16日,颁布农场信贷法,建立农场信贷管理署。

1934年2月23日,颁布公司贷款法。1933年10月18日,成立农产品贷款公司。 1934年1月30日,颁布《农场抵押再贷款法案》,建立联邦农场抵押公司。 1934年4月7日,颁布《琼斯—康纳利农场救济法》。 1934年4月21日,颁布《班克里德棉花控制法》。 1934年5月9日,颁布《琼斯—科斯蒂根食糖法》。 1934年6月颁布《克尔——史密斯法案》。 1934年6月28日,颁布《烟草控制法》。 1934年6月28日,颁布《联邦农场破产法》。 1935年8月30日,通过了《农场抵押延缓法》。

1937年7月22日,颁布《班克里德—琼斯农场租佃法》,建立农场保障署。

4.社会保障制度和田纳西工程

在实行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方面,首先,1933年3月31日,颁布了《民间护林保土队救济法》, 建立民间护林保土队。

其次,实施联邦紧急救济措施,主要有:1933年5月12日,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 。1935年4年月8日,通过了《紧急救济拨款法》,实施以工代赈计划。1935年5月1日,根据《紧急救济拨款法》成立重新安置署。1935年6月7日,根据《紧急救济拨款法》建立全国资源委员会。1935年6月26日,根据《紧急救济拨款法》建立全国青年管理署。

这些救济措施,对于解救临时性困难起了重要作用。民间护林保土队先后雇用了275万青年,从事垦殖、建筑国有公园和森林。全国青年管理署,先后安排了75万中学生、大学生和研究生,受雇为打字员、实验员、图书管理员和家庭教师等。在霍普金斯任工程振兴局局长的1935-1941年间,共耗资113.65亿美元,用于公共建设、资源保护以及各种社团救济等。

第三, 建立社会保障机制。这是新政时期最具深远影响的社会立法。最重要的是1935年8月14日,罗斯福总统签署了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险法》,从而确立了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实施了保障住宅的立法措施,主要有1933年6月13日,颁布《农场主再贷款法》,建立农场主贷款公司。1937年9月1日,颁布《国有住宅法》,通称《瓦格纳—斯蒂高尔法》,建立美国住房署。据此许多城市居民可以租到房租低廉的住房。

第五,建立保障雇员权益的一些机构,主要有1933年6月6日,颁布全国雇员制度法,建立美国雇员署。1933年6月16日,颁布《紧急铁路运输法》等。

第六,建立民间救济工作管理机构,如1933年11月8日,建立民间工作管理署。1934年2月15日,颁布民间工作紧急救济法等。

第七,规定铁路职工福利保障,如1934年6月27日,颁布《铁路职工退休法》。1935年8月29日,颁布《瓦格纳—克罗塞铁路职工退休法》等。

第八,规定退伍军人福利保障。如1936年1月24日,颁布了《退伍军人补偿金调整法案》等。

在举办公共工程方面,首先,最重要的是1933年5月18日,颁布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据此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该法旨在“改进通航,并为田纳西河的洪水控制作准备;确保重新造林和合理使用田纳西河流域地区;保证该地区工农业的发展”等,这项计划已久的最大的综合工程,保护了3 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在罗斯福新政期间,还建成了胡佛水坝、密苏里河上的佩克堡水坝等。

其次,建立其它公共工程管理机构,主要有1935年5月11日,建立农村电力管理局 。1935年8月9日,颁布《机动运载工具法》等。

第三,其它水利工程主要有1936年6月22日,颁布《洪水控制法》。1939年8月2日,颁布《哈奇法》,扩大农田灌溉工程。

5.行政机构和司法制度的改革

首先,改革司法制度。1937年2月25日, 罗斯福提出增加最高法院法官的建议, 由9名增至15名。7月国会司法委员会提出反对改革的报告,认为“它违反历史上的一切先例”“破坏了宪法给予少数派的保障。”,拒绝批准罗斯福的建议。

其次,改革行政管理机构,主要有1938年6月16日,建立临时国民经济委员会。1938年7月4日,颁布《全国经济问题第一号》行政命令。1939年4月3日,颁布《政府机构改组法》。1939年9月8日,颁布第一号行政命令, 即8248号命令。这些举措使总统管理经济的权力得以扩大,并使总统制职权体制化,建立了包括白宫办公室、预算局在内总统办事机构和管理体系。

二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

罗斯福新政研究一直是美国和我国学术界的热点之一。 罗斯福新政的研究涉及评论标准,在我国一般有以下几种见解:

一是由党派之见和国家关系亲疏引起的不同评价,如中美统一战线时期、中美敌对关系时期、中美关系正常化到来之时,就存在不同评价;在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政府之间,对罗斯福的评价也截然不同。

二是由阶级性质的不同引起的相悖评论,即依是否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是否有利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是否有利于垄断资产阶级的右翼或资产阶级的自由派来肯定和否定。

三是由信奉的经济思想引起的不同评价:持自由竞争思想论者的评价和持国家干预思想的论者评价就大不相同;从胡佛自由放任哲学角度的评价和从凯恩斯经济学角度的评价截然不同。

四是由新政对大危机所起的作用引起的不同评价,这涉及新政作为一项政策能否解决大危机的所有矛盾这样的问题。五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不同评价,这里涉及是生产力发展的唯一标准,还是社会生产力和阶级利益的双重标准。

无疑社会生产力标准,应是衡量罗斯福新政是非的唯一标准。我们应当注意区别新政的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的不同评价;区别根本标准和相关标准的评价;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评价,而不能把舆论导向作为唯一的是非标准。具体说来应当强调:

1.新政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产物

在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历史上,有过三次重大抉择,一次是独立战争,一次是美国内战,一次是1929-1933年大危机。面对大危机美国可供选择的道路,一是无产阶级革命,当时并不具备这一主观形势,美共党员不超过两万人,在工人中影响甚微,且力主跟着罗斯福的政策走,左右工运的劳联主张阶级合作,许多工人寄希望于以有作为的总统取代无作为的胡佛总统。二是让法西斯上台,当时虽面临现实威胁,但是广大人民和政界主流反对法西斯上台。三是维持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现状,这是一条绝望之路,已为广大人民所否定。四是实行改革,以维护资本制度。显然在这种情况下,避免法西斯,防止共产主义,阻止危机进一步恶化,采取维护资产阶级民主体制的积极改良措施,成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产物。

2.新政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改良和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新政的实施缓和了经济危机的严重恶果,和由此激化了的阶级矛盾,部分地改善了处于底层的的劳动人民的生活困境,使国民经济免于彻底崩溃,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保护了社会生产力。美国工业生产指数1932年为58,1936年回升到121,工人失业数比1932年减少了一半,1937年的国民收入比1929年危机前还多46亿美元,工人阶级的社会生活状况有了较多的改善。新政的社会救济和公共工程使广大中层人收益。新政期间,新办的社会工程和福利事业在三万项以上,新建了10%的公路、35%医院、65%的学校,开辟240多万英亩国有林地、20万英亩的国有公园、7 700座桥梁、285座机场、24 000英里下水道、122 000栋公共建筑、664 000英里的公路。

新政的实施无疑改良而不是革命。问题不在于新政是改良还是革命,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评价新政的改良措施。马克思主义者并不笼统地反对改良,而是具体分析改良措施的历史条件及其所起的作用。在100年来的现代美国史上,并没有发生革命,但是改革调整不断,社会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

新政改革从本质上说,是为巩固垄断资本统治而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实行的一种调整措施。在经济上,以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来调整垄断资本之间的相互关系,调整垄断资本和中小资产阶级之间及工农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既是对垄断资本的某些方面进行扶持或抑制,又对劳动人民作出必要的让步。在政治上,以缓和内部矛盾的某些措施来防范危机的蔓延,避免法西斯上台和无产阶级革命。新政的改良措施缓和了危机的恶果,避免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道路,初步恢复了国民经济实力,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体制,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民主国家兵工厂”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所有这些表明这种改良具有进步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ky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