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版2017-2017自考商业伦理导论真题

更新时间:2024-02-20 17:03: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2004年-2010年自考《商业伦理导论》历年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4年7月商业伦理导论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93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0001(2004.7,单项选择题,P52,第章)

1.在经济社会中,人们的经济自由主要表现在( C )

A.财产权的实际占有权B.财产权的实际使用权

C.财产权的自由支配权D.财产权的实际收益权

C

0002(2004.7,单项选择题,P174,第章)

2.主张狭义社会责任论的代表是( C )

A.K·R·恩卓斯B.亚当·斯密

C.弗雷德曼 D.阿马蒂亚·森

C

0003(2004.7,单项选择题,P195,第章)

3.合乎伦理的管理是( D )

A.保持企业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理解、认可与合作

B.一项管理职能,即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C.创造良好的内部关系,为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D.提升企业的道德水准,消除不道德经营行为,获取正当的经济效益

D

0004(2004.7,单项选择题,P174,第章)

4.在A·B·卡罗尔设计的金字塔型社会责任模型中,第三层是企业的( C

A.慈善责任B.经济责任

C.企业的伦理责任 D.法律责任

C

0005(2004.7,单项选择题,P29,第章)

5.《道德情操论》的作者是( C )

A.墨子 B.孔子 C.亚当·斯密 D.富兰克林

C

0006(2004.7,单项选择题,P77,第章)

1 )

6.商业主体道德的本质是( D )

A.“应当如何” B.他律 C.自律 D.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D

0007(2004.7,单项选择题,P132,第章)

7.对企业拥有所有权的利益相关者是指( B )

A.在公司取得薪俸的所有员工

B.所有持有公司股票者

C.企业外部的债权人、消费者、经销商和供应商等

D.各种与企业有关的国家和地区一级行政管理机关等特殊群体

B

0008(2004.7,单项选择题,P107,第章)

8.直接信用的现代表现形式主要是指( B )

A.银行信用

C.信托信用

B

0009(2004.7,单项选择题,P2,第章)

9.伦理关系是一种( C )

A.独立于其它社会关系之外的一种关系

B.人们自行设计,并经人们努力创造的一种客观事实

C.客观的、必然的社会关系事实

D.仅仅包含在家庭关系中的社会关系

C

0010(2004.7,单项选择题,P63,第章)

10.资本主义契约制度的典型特征是( B )

A.国家对契约严加干预

C.注重形式,程序繁琐

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0011(2004.7,多项选择题,P59,第章)

11.公正的含义可以做如下表述( ABCDE )

A.公正可以认为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等利”或“等害”交换

2B.商业信用 D.信用合作社信用B.实行契约自由原则 D.对违约者的惩罚极其严格,甚至施以刑罚

B.公正的核心是均衡和合理

C.公正说到底就是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D.公正是指给予每个人应得的利益,对可以等同的人或事物平等对待,对不可等同的人或事物区别对待

E.公正的原则有多种具体表现形式,其中最核心的是分配性公正

ABCDE

0012(2004.7,多项选择题,P256,第章)

12.当代跨国公司的主要特点是( ADE)

A.生产经营的规模化 B.价值观念的一元化

C.行为方式的统一化 D.投资方式的灵活化

E.经营业务的海外化

ADE

0013(2004.7,多项选择题,P1,第章)

13.中国古代对伦理的“伦”字有如下区分( BCE )

A.法则、原理 B.辈分、等次

C.顺序、秩序 D.大道、法理

E.伦常、纲常

BCE

0014(2004.7,多项选择题,P75,第章)

14.法律具有的伦理意义有( ABCDE)

A.法律的渊源与原始社会习俗有密切的关系

B.法律的伦理关系先于法律关系而存在

C.法律认可了有利于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伦理

D.法律起到调节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作用

E.法律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ABCDE

0015(2004.7,多项选择题,P140,第章)

15.产品策略的道德原则问题主要有( ABCDE)

A.产品设计道德化 B.品牌管理道德化

C.产品整体道德化 D.产品包装道德化

E.主动纠正产品欠缺

ABCDE

0016(2004.7,多项选择题,P191,第章)

3

16.决策的伦理分析包括( DE)

A.法律法规分析

C.经济绩效分析

E.伦理核查

DE

0017(2004.7,多项选择题,P186,第章)

17.在制定企业的道德规范时应( ABDE )

A.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

C.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B.体现企业特色 D.注意道德规范的操作性 B.技术条件分析 D.利益相关者分析

E.注重实施道德规范的管理

ABDE

0018(2004.7,多项选择题,P243,第章)

18.当代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主要有( ABCDE )

A.鼓励出口中的商品倾销问题 B.绿色壁垒问题

C.非关税壁垒中的技术贸易壁垒问题 D.关于SA8000的社会责任壁垒问题

E.国际贸易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ABCDE

0019(2004.7,多项选择题,P115,第章)

19.狭义的商业信用具体表现为( ABDE )

A.赊销商品

C.银行信贷 B.委托代销 D.分期付款 E.延期付款

ABDE

0020(2004.7,多项选择题,P81,第章)

20.商业主体品德的结构包括( ABE ) P81

A.道德认识

D.道德习惯

AB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0021(2004.7,名词解释题,P5,第章)

21.伦理

P5,练习册P2

伦理是指人与人,人与世界关系的事实与关系规律的事实,又从这关系规律中引申出来的法则法理、道理及其应当如何的行为规范。(3分)

4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E.道德意志

0022(2004.7,名词解释题,P66,第章)

22.公序良俗

P66,练习册P30

所谓公序,指公共秩序,即国家、杜会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须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即民间存在的定成俗的一般道德规范,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公德、(3分)

0023(2004.7,名词解释题,P259,第章)

23.价值观念的多元性

P259,最好练习册P141

价值观念的多元性指由于所生存环境或文化背景不同及个人经历成经验的不同面形成的对事物不同看法和观点的各种世界观(3分)

0024(2004.7,名词解释题,P124,第章)

24.信用管理体系

P124,最好练习册P68

信用管理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是由信用立法与执法,信用管理行业运行惯例与约定,社会信用行为与道德规范等多个子体系共同作用,交织形成的社会机制。(3分)

0025(2004.7,名词解释题,P131,第章)

25.利益相关者

P131,最好练习册P77

利益相关者指那些对企业的政策和方法及经营效果产生影响的集团.(3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0026(2004.7,简答题,P78,第章)

26.商业主体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P78

26.答案要点: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一个人能够约束、克制、甚至牺牲私利,将其限制在正当的范围之内,以服从杜会整体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他律要求,为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发展承担自己一份责任和义务。(4分)

0027(2004.7,简答题,P268,第章)

27.企业跨国经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P268

27.答案要点:(1)有助于东道国和企业所在地方的经济发展;(1分)(2)促进当地社会稳定;(1分)(3)保护企业所在地环境(1分);(4)与当地地方政府和民间机构合作。(1分)

0028(2004.7,简答题,P162,第章)

5

篇二:2010年7月自考商业伦理导论试题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商业伦理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093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分类来看,商业伦理导论学应该属于 ()

A元伦理学 B规范伦理学 C美德伦理学D应用伦理学

2人们追求的功利的伦理标准是()

A公平和公正 B公开和透明 C 利益和责任 D制度规范公正

3法律的制定和变革的依据是 ( )

A社会发展观念B社会伦理理念 C科学发展力 D科学发展观

4商业动机和目的的善恶,行为手段的善恶都是发源于、取决于主体的 ()

A认知 B意识 C良心 D情感

5在企业交易中的延期付款或者延期交货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称为 ()

A消费信用 B商业信用 C政府信用 D银行信用

6针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性质提出的交易中的基本信条是 ()

A互利和合作 B优质的服务 C公平的竞争 D诚实和守信

7在卡罗尔设计的金字塔型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中,最高层面的责任是企业的 ()

A伦理责任 B法律责任 C慈善责任 D经济责任

8二十一世纪企业伦理导论向下的公共关系追求是()

A塑造形象 B打造名牌 C全球500强 D声誉管理

9世界贸易组织的英文简称是()

A WHO B WTO C GATT D WFO

10跨过企业的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整合包括顾客关系、员工关系、股东关系和()

A供销商关系 B竞争者关系 C媒体关系 D政府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 作为一门应用伦理学学科,商业伦理导论在微观上要 ()

A调节各种利益关系 B培训员工 C建立企业文化 D培养高素质的商业人 E处理商业伦理矛盾

12公正的原则有很多具体的表现形式 ,共包括 ()

A制度公正 B分配性公正 C惩罚公正 D补偿性公正 E交换性公正

13法律的生成不是任意的,而是通过一定的()

A时间B过程 C组织D方式E程序

14作为商业良心,其内容包括()

A诚信B先义后利 C互利互惠 D贵和宽容 E仁爱

15当前企业缺失诚信的主要原因是()

A利润最大化的影响的误导B 环境因素的影响 C 缺乏诚信的保障机制 D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力 E从业人员素质低下

16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绿色商品是消费者的共同爱好 B绿色消费是开绿色营销的前提 C 绿色观念是绿色营销的指导思想 D绿色体制是绿色营销的法律保障E绿色科技是绿色营销的物质保证

17伦理导向下的企业经营月管理特征包括 ()

A有明确的价值观和伦理观 B 超越法律 C 强调自律 D 履行道德责任 E追求卓越

18企业与供销商之间关系整合的方法有()

A求实为本,增进了解 B着眼未来,韬光养晦 C以人为本,尊重他人

D讲究信用,互惠互利 E诚意合作,共同发展

19构建21世纪新型国家贸易关系的原则主要有()

A平等互利的原则 B绿色贸易原则 C 公平贸易原则 D 互惠贸易原则 E非歧视贸易原则

20本土化的经营理念包括()

A营销本土化 B人员本土化 C采购本土化 D 生产本土化 E利益本土化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伦理

22.商业主题道德

23.诚信

24企业的道德规范

25文化认同的过程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6商业信用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7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是哪些?

28简述法律的伦理意义

29如何理解企业的伦理理性?

30早期跨国公司和当代跨国公司有何不同?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试述构建21世纪伦理框架下的国际贸易关系思路

32试分析商业伦理导向下的企业和竞争者关系

六、案例题(本大题共15分)

33请运用营销的道德原则分析下述案例:

山东某厂生产的瓜籽,销路比不上济南燕山瓜籽厂的“燕山牌”瓜籽,为了将“燕山”瓜籽搞臭,该厂印刷了同“燕山”瓜籽完全相同的包装袋3万多个,将本厂生产加工的劣质次品瓜籽装入袋内,而将质量好的瓜籽装进自家牌子的瓜子袋里,销往市场,致使燕山厂的商品信用急剧下降,产品连续三次降价仍然滞销,工厂频临倒闭的边缘。

篇三:自考《商业伦理导论》 重点汇总最终版(1)

商业伦理导论重点

汇总 第一章 绪论 1 什么是伦理?

词源意义的伦理:西方——习惯、风俗、人格;中国——伦即辈分、等次、秩序、顺序,理即条理、道理、料理、整理。中西差异是极其明显的。

伦理的概念:一是指人与人、人与世界关系的事实;二是指这关系的规律,从这关系规律中引申出的秩序、法则、道理,以及“应当”如何的规范要求。

具体理解伦理的两层含义:一方面,伦理是客观的社会关系事实;另一方面,伦理包含着应当怎样的客观要求和好坏、善恶、是非、正邪的价值取向。伦理区别于其他社会关系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包含了这样的价值标准,体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由于伦理中包含了道德,伦理学又是以道德现象的全部作为自己特定的唯一的研究对象,所以人们常常习惯于把“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视为同义词通用,伦理学也用以表示道德哲学。 2 道德的概念

伦理关系中内在规律的法则道理给人提出的规范要求

这种要求内化于心,得道于己,形成个人的品德品性

3 伦理与道德的关系

我们可以把伦理与道德关系理解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伦理是整体,道德是部分,道德是伦理发展中的一个环节。 第一,道德的根源深植于客观的伦理关系之中。

第二,道德是将客观存在的伦理的他律转化为个人或行为主体意志的自律。 第三,道德是维系和调节伦理关系的方式和手段。

4 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以及蕴含的内在规律的科学.道德上的"善","恶","正当"与"不正当"以及人应当如何的学问. (2)研究任务

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合理秩序是什么,善的行为标准和根据是什么. (3)研究方法

伦理的本质和道德的根源为我们揭示了伦理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和顺序,道德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不带有任何随意性,应从客观的各种社会关系入手,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现象入手,特别是从社会经济状况起步,一层层考察伦理关系的现实结构演化规律、内在的发展趋势、进而制定出适合伦理客观要求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提出达到优良道德所应采取的措施 5 商业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商业活动中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及内在规律,研究如何确定合理的商业伦理秩序的学问

6 调节伦理关系的强制手段和非强制手段(法律+道德)

答:调节伦理强制手段和非强制手段主要指的是法律与道德。

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又相互区别。

首先,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为用。法律依赖道德,法律是以国家所要达到的伦理秩序、社会正义的道德标准为根据来建构或变革自己的体系的。反之,道德又依赖法律,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有相当大的重合部分,许多法律规则其实就是社会要求每一个成员必须达到的最基本道德准则,法律的强制手段是实现这些道德规范的有力工具。

其次,二者相互区别。(1)从作用的性质看,道德是一种非强制的手段,而法律则具有强制的约束力。(2)从作用的范围看,法律的范围比道德要窄,法律规范表达的是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社会的底线伦理。(3)从作用的效果看,法律比道德更快速、更高效果看法律更深刻、更持久 7.伦理学的分类及商业伦理学的位臵 答:伦理学分为“理论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两大类型。

理论伦理学又分为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三部分。

应用伦理学开展伦理道德与不同领域间的边缘性、交叉性、综合性研究,并为各领域确立其特殊的伦理价值导向、价值原则规范及有效的道德建设措施。 商业伦理学就是这样一门隶属于应用伦理学的年轻的学科,它也是经济伦理学的一个分支。

8 商业活动中的基本伦理矛盾 自利与利他的矛盾

经济发展与人类社会终极发展目标的矛盾

9 解决商业伦理矛盾的基本方法 1、解决自利与利他这对矛盾的根本出路——社会公正:

(1)社会公正是解决商业活动中自利与利他这对基本矛盾的根本方法。 (2)在现实中,实现社会公正的首要问题就是创建良好的社会制度。

(3)实现公正、合理的经济伦理秩序,制度的建立只是条件之一,道德是另一个必要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解决经济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矛盾的关键——处理好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1)“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经济发展对于这一终极目标来说,只应作为必要的基础条件和手段,为实现这一总目标服务。

(2)制约经济发展的变量主要包括: A.保证公民与政治权利平等的社会制度。

B.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平等。 C.可持续发展模式。

总之,解决商业伦理基本矛盾的总的方法和原则是:兼顾、结合、最优化妥协。为此,根本上有赖于商业主体道德的提高,要求政府、组织和个人根据合理的商业伦理秩序去决策和行动。

第二章 交换关系中的伦理 考点重点 1商业产生的原因

商业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内外两个方面。

其外部条件表现为: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与劳动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 商业产生的内部条件来自于交换活动本身。

2 市场经济的特点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后出现的经济形式,是通过市场机制配臵社会资源,引导社会经济运行的经济形式。他的本质特征是商品等价交换。 其特点共十条

生产要素商品化 商品服务价格市场化 企业行为契约化 产权关系独立化 保障事业社会化 经济关系市场化 生产经营自由化 宏观调控间接化 经济活动法制化 追求利益最大化 3 交换关系中伦理的形成

(1)交换伦理关系是在交换中存在的一种客观关系,是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伦理关系.在交换中融入人与人的文化,心理,情感,而不仅仅是商品价值的交换,即一种人与人的社会伦理关系:自愿、平等、诚信、公正。

(2)同时交换活动本身也需要伦理关系来维系。为了保证社会商品交换系统的正常进行,除了建立必要的法律体系以外,社会还在交换领域中形成了一系列的伦理关系。这些伦理关系集中表现为:平等互利、合作共生、诚实守信、公正公平。正是在这些伦理关系的维系下社会才能平稳发展。 4 自由 (1)消极内涵

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相对的,自由必然要受到某些限制 (2)积极内涵

免除某种限制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主表达,自主决定的含义

经济社会中经济的自由表现在对财产权的自由支配;形成契约关系的主体是自由的主体,只受法律和工序良俗的制约. 5 平等与互利

平等是公正的根本原则,含义包括两层含义:人人享有的基本权利应该是无差异

的,即完全平等;人人享有的非基本权利应该是不均等的,即比例平等。 平等关系的核心是人格平等

(1)所有者的平等是等价交换的基础和前提

(2)交换是享有平等权利的平等人格间的互利 6 所有权

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所有物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以及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又称为财产所有权

7 功利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公正 公正是指给予每个人应得的利益,对可以等同的人或事物平等对待,对不可等同的人或事物区别对待

公正也可以认为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等利"或"等害"交换

公正是人对个人利益追求的限度和份额 其核心是均衡和合理,是一种均衡关系,是社会成员间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公正的原则有很多具体的表现形式: 其中最核心的是分配性公正,他涉及利益与责任;补偿性公正,指人们对于过去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或损失应该获得补偿的问题;

惩罚公正,指应对违法犯罪者给予惩罚的问题;

制度公正,指社会活动规范体系和社会活动模式的正义以及该体系运行的正义; 交换性公正,指公平交易等等

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一,公平与公正是一回事,公平就是公正,公正就是公平,两者并无不同。第二,公平优于公正,因为他可以矫正公正的某些不足。 8所有权的法律及其伦理含义? (1)所有权是物权的核心,所有权具有绝对性、排他性和永续性三个法律特征。 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所有物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它是一种财产权,所以又称为财产所有权。处分权能是所有权的核心权能。

(2)所有权是商品交换的最根本基础。正是在这种自由交换的活动中,所有权的伦理意义才得以充分表现。

(3)所有权形式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存在。 (4)所有权的伦理含义可以概括为: 首先,所有权反映了商品私有者对自己商品的私人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自由。 其次,所有权中所包含的自由是一种平等的自由。

第三,所有权一旦被法律认可,其中的自由与平等就受到了法律的强制力的保护。 第三章 契约关系中的伦理 考点重点 1 契约

契约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是由交易当事人双方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事项的文书,是一种交换工具和法律形

式 2.契约自由

契约自由包括以下含义:第一,缔约自由;第二,选择相对人的自由;第三确定契约内容的自由;第四,选择契约方式的自由。 3 契约中的平等

契约中的平等是伦理中机会平等,也叫程序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 4 契约中的自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契约中的自由是指形成契约关系的主体是自由的主体,他们只受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制约。 5契约中的诚信

契约关系中的诚信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 4契约中的公平

契约关系中的公平是指契约利益要对待、平衡、等价有偿。 5、公序良俗

所谓公序是指公共秩序,即国家、社会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其中包括法律所保护的秩序,也包括法律未予规定但社会生存、发展需要的秩序。良俗是指善良风俗。即指民间存在的约定俗成的一般道德规范,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公德”。

3 契约的产生?

(1)契约制度并不是与交换活动同时产生的;

(2)契约制度是当社会出现了以直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并且商品交换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和经常的现象的时候才出现的;

(3)契约制度首先是人们自愿选择的约束;

(4)契约制度起初仅具有保证承诺实现的道德的权利与道德的义务;

(5)契约制度后来被国家的法律予以认可,从而获得了法律的强制力,契约双方即拥有了法律年的权利与义务。 4契约关系中的法律属性?

答:契约关系中的法律属性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首先,它来自于契约本身。契约作为一种为了谋求某种利益而自觉自愿建立的某种约束,一开始就意味着一种强制性。 其次,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表现在契约必须依法订立。

第三,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表现为,契约关系是法律关系,一旦形成就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产生法律效力。任何人违反契约的规定,都要受到法律的规制 第四,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还表现为,一切在契约关系中受到侵害的利益都会受到法律救济。

以上的分析表明:当国家和社会需要保证

契约顺利进行的时候,国家就会通过立法赋予合同以法律的力量,对一切破坏契约的行为予以规制。同时,国家也通过立法对合同自由予以一定的限制,以保证交换的最终目的的实现。 3 契约关系中的伦理属性

⑴契约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 ⑵契约关系中的主体是自由的主体 ⑶契约关系中的诚信 ⑷契约关系中的公平 ⑸契约关系中的合作

⑹契约关系中对公序良俗的维护 4 权利与义务

伦理意义上的权利与义务来源于权力,是权力所保障的权益与义务

权利:权力所保障的权益,也是社会成员的索取

义务:权力所保障的贡献,也是权力所保障的他人的应得的利益

法律权利: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能力或利益,表现为自己可作某种行为或要求他人不做出某种行为

法律义务: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承担的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必须作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

道德权力与义务是基于有利于社会的秩序与和谐而形成的全社会的规范,一方的权利,利益恰好限制了他方的权利,利益,规定了他人的义务,反之,他人的权利,利益恰好限制了自己的权利,利益,规定了自己的义务,权力与义务的对等才能保证社会公正和合理的伦理关系秩序. 5 法律的伦理意义及其调整作用 答:(1)伦理关系先于法律关系而存在,而法律关系是认可了有利于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伦理,与社会习俗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法律不能离开社会伦理而单独存在

(2)法律的制定和变革的依据是社会的伦理理念,是伦理的底线,并同时起到了调节不同社会群体利益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作用

(3)法律具有伦理意义,不仅体现在他的渊源与原始社会习俗之间的密切关系,还体现在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密切联系,二者同属上层建筑和社会规范,反映统治阶级利益,具有共同的使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相互渗透,常有重合,体现了法律的伦理意义 (4)法律依赖伦理反之法律又是维系伦理的有力工具。

法律对伦理的调节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立法手段,将重要的伦理关系确认为法律关系,并用法律来保护和调整这种关系

(2)运用法律意识强化伦理关系,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强化了法律意识就是强化了

伦理关系.

第四章 商业主体道德 考点重点 1 主体道德的本质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冲突时,一个人能够约束,克制,甚至牺牲私欲, 将其限制在正当的范围之内,以服从社会整体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他律要求,为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发展承担自己一份责任和义务。简言之就是主体对自己的禁忌,对他人的宽容,这就是德。 2 主体道德的价值

经过克服,超越自身的努力,将他律的"合理应当"转化为对人自己内心道德的服从,这种出自对客观他律的敬重和服从,出自利他利社会的义务感的正当行为就具有了道德的崇高价值 3 品德,结构及培养

定义:存在于每个人精神内部的东西,是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所表达出来到道德状况或道德的心理特征

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组成(知、情、意)

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即品德的指导因素,首要环节;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动力,品德的决定因素;道德意志是品德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品德的过程因素,最终环节

品德培养: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还要有制度,法律等他律作为保证

还应重视道德实践活动 4 动机,效果

动机:个体在行为之前的的意愿,欲望,意图,情感,信念等的综合,是推动人采取行动的内在主观动力,是行为的思想动因,是指导,推动人们去行动的精神力量 效果:一个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及该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在伦理学上,当它与动机联系起来考察时,它主要指由动机出发所达到的一种对他人或社会有益或有害的客观事实。 5 动机与效果的关系

动机本身的品质是否纯正、善良、恰当,对行为的善恶起着决定作用。一般来讲,善的动机往往引出好的行为和结果;恶的动机往往引出坏的行为和结果。 动机和效果是人的道德行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者不可分割.动机是行为的出发点,没有动机就不可能有效果.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一个人可能主观上是道德的而客观上不利于他人,或主观上是不道德的,而客观上有利于他人。 在动机和效果不一致的情况下,不能简单地以动机推断结果,或以结果推断动机,而是要判断动机和行为效果、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从动机与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上做综合、全面、具体的分析,并进行长期考察,最终对行为整体和行动者作出实

事求是的善恶标准。

总之,力求动机与效果的和谐统一 6 商业活动动机的善恶标准

答:划分商业行为动机的善恶的标准是:欲求那可欲的东西,应视为善的动机;反之,欲求那不可欲的东西,应视为恶的动机。

善行:商业主体在守法,遵守规则规范的范围内竞争,经营,权衡了个人,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以承认和维护他人正当利益为前提,以不损害社会利益为限地实现自利动机,一切对社会无益的经营一概不做 恶行:没有限制,不择手段的一味追求个人利益,臵国家法律,社会规则,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于不顾的经营行为

7 商业活动中目的与手段的正当性一致性

辩证关系:目的与手段在道德上统一才能实现善的结果,体现和完成善的动机.目的正当而手段不当不能成其为正当和善;只强调手段的善,用它去助长一个邪恶的目的是伪善也是恶.

①商业活动中追求合理正当的各人利益一定要选择正当的手段,即要坚持既不违法也不违反道德原则

②追求目的和手段的正当性还要讲求平等互利,在互相尊重各自自主选择权的前提下互惠互利 8 良心

良心: 是指主体自身向善的欲求,是主体依据自己的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对于自己行为善恶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是主体意志向善的内在自我规定。

如果对自己行为的道德价值做出肯定性评价,便叫做良心满足;做出否定性评价,便叫做良心谴责。 商业良心:

是指商人在从事各种稳中有种各样的商业活动中从善良愿望出发的诚信为先、童叟无欺、满足需要、保障供给的欲求和自我评价,是集体意志向善的自我规定。 9 良心与商业良心的内容

(1)诚信(2)先义后利、以义制利(3)互利互惠(4)贵和、宽容(5)仁爱 第五章 商业信用 重点考点 1 商业信用的本质

定义:在商品交易中的不同所有者之间发生的商品和货币资金的借贷以及赊销预付等行为,以及在这种行为中形成的维系买卖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

商业信用既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关系,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商业信用是指一种借贷行为,是不同所有者之间商品和货币资金的信贷以及赊销预付等行为。 2 建立商业信用的意义

(1)节约交易成本(2)扩大交易规模和范围(3)规范市场秩序

(4)为企业制造额外收益(5)商业信用是

发展新型交易的基础

3 商业信用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 (1)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商业信用得以维系的基础

(2)信用中介机构是商业信用得以发展的有效桥梁和纽带

(3)市场主体,参与信用活动的双方要加强信用意识

(4)政府对信用行业及其相关活动的有效管理也是商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件 (5)建立信用记录档案是营造良性信用环境的有效监督机制

4 商业信用与诚信的区别于联系 联系

二者都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信用制度的确立和信用关系的维系要以企业的诚信为基础,只有企业持之以恒的诚信行为才能保证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只有加快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建设才能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才能保证企业的诚信行为得到保障,实现双赢. 区别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恶一种基本制度,体现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本质要求,诚信是规范企业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和行为规范

信用关系是在外部的经济利益和契约法律的强制下形成的,诚信则体现的是商业主体内在的道德要求和对伦理道德标准的主动追求 5 诚信缺失的原因 利润最大化思想的误导 环境因素的影响

诚信的保障机制没能建立起来 6 加快我国诚信机制建设的途径 建立全社会讲诚信的浓厚氛围 建立与诚信相关的法律和制度 广泛开展社会职业道德教育 重视学校的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 7 商业信用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 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信用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工程,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商业信用主体的道德观念体系建设(道德信念,认识,情感,意志) (2)道德规范体系建设 (行业,企业) (3)组织建设(道德执行机构) (4)制度建设(伦理委员会)

10为什么说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信用经济?

答: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是整个社会得以维系与发展的基础。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和客观要求。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是一个社会经济交往的调节器和稳定剂。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是一种基本制度,体现的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第六章 企业营销中的伦理关系与道德准则 重点考点

1 市场营销中的伦理关系

营销活动的关键就是处理好与直接利益相关者和间接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即处理好内部蕴藏着的伦理关系 2 营销中的道德原则 (1)公平竞争

①双方遵守"普通道德"原则(守信,杜绝恶意竞争,尊重任何财产)

②市场要具备完全竞争市场的规则要求(信息充分,消费者自制,价格竞争,公司市场反应敏感,市场进入自由) (2)互利与合作(交易的基本信条) (3)优质服务(产品竞争—产品整体竞争,履行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是企业提高伦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3 营销道德原则的制度化

就是要求企业将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营销道德从领导者的认识水准和个人行为,变成为全体员工的道德水准和个人行为,进而扩展为整个行业的道德水准和行业为规范,以及整个经济社会的道德水准和行为规范。使营销道德的软约束逐步向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过渡,形成一种讲伦理、讲诚信的社会风气,铸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新风尚。

领导者认识,个人行为----员工道德水准,企业行为----行业道德水准,行业行为规范----社会经济的道德行为和行为规范(营销道德软约束---正式约束过渡) 4 产品策略中的道德原则 (1)道德化产品设计

①产品设计对质量的认识(同等服务对象和价格水平下,性价比越高;根据市场需求决定产品质量;产品质量不能突破安全底限)

②产品设计对环境的关注(降低产品能源,原材料损耗;充分利用废物,实现废物减

量化,无害化,资源化;采用新技术新流程,增加产品可拆卸性和一销毁性;关注最新成果,充分利用后进优势,实现道德经营;产品设计平衡好消费者短期需要和消费者长远利益和社会长远发展) (2)品牌中的道德问题

品牌设计中的道德性(积极向上的内涵;不能用仿冒抄袭等方式将自己的非名牌与名牌产品拿上关系);保护好自己的品牌,免收不道德侵权行为干扰 (3)道德化的产品整体

通过产品和服务,注重顾客全面满意,提高顾客忠诚

(5)道德化包装(说明及警告的重要性;包装成本的投入要恰当;包装材料要考虑环境)

(6)主动纠正产品缺陷 5 价格策略中的道德原则 (1)制止价格欺诈 (2)避免恶性价格战

(3)注意价格协调,提高价格灵活性 6 分销中的道德原则

(1)应与分销渠道成员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上建立相互信任,长期合作的关系 (2)选择对顾客最有利的分销方式 (3)分销渠道成员应为顾客利益负责 7 促销中的道德原则 (1)道德化广告

避免对消费者产生行为控制;禁止广告中的欺诈行为

(2)人员推销的道德原则

杜绝不道德的强压式销售;对推销的产品和服务应有保证 8 关系营销及其本质特征

定义:将企业臵于社会经济的大环境中考察企业的营销活动,将营销看作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发生互动的过程 本质特征: ①信息沟通的双向性;②战略过程的协同性; ③营销活动的互利性;④信息反馈的及时性 9 关系营销实施

①组织设计(建立专门的关系营销机构) ②资源配臵(人力资源调配,信息资源共享)

③文化整合(合作方一定要注意文化的整合,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 10 绿色营销内涵及其特点

在营销中体现社会价值观,伦理道德观,考虑社会效益,自觉抵制各种有害营销,自觉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谋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协调,力求维护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实现经济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特点:①前提:绿色消费; ②指导思想:绿色观念; ③法制保障:绿色体制;④物质保证:绿色科技 11 绿色营销实施

①制定绿色营销战略(需求驱动战略),明确企业研制绿色产品的计划及必要的资源投入,具体说明环保的努力方向及措施。

②制定绿色营销组合,制定出符合绿色营销的产品、定价、促销、渠道策略。 第七章 企业管理中的伦理关系与道德决策 重点考点

1 企业的伦理导向与企业使命

企业的伦理导向: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选择好坏,善恶,正邪的价值取向,必须对企业自身的各项决策有一个伦理思考和道德决策,使企业健康永续地经营

企业使命: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应该担当的角色和任务,以及企业生存的目的,区别于其他企业而存在的理由,是企业开展活动的方向,原则和哲学,伦理导向下的企业使命应该定位于追求利润与推动社会良性变迁和可持续发展上

2 伦理导向下的企业经营与管理特征 (1)有明确的价值观和伦理观(2)超越法律(3)强调自律(4)履行道德责任(5)追求卓越

3 经济人与社会人的区别

经济人假设是指不抱任何其他动机,只追求个人经济利益并只按经济原则进行活动的主体,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要点是自利和理性,也即经济人是已自利为出发点与他人进行交易,理性地寻求最大限度地物质利益和功利.

社会人假设是对利已和利他之间辩证关系的准确概括和统一.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首先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利己的动机大于利他的动机,利己心是推动经济人参加经济活动的根本动力,然而个人不可能仅仅通过个人的力量满足自身全部需要,必须要通过"利他"方式来换取"他人"的利他,从而达到利己的目标,也即将利己利他有对立转向了统一.社会人中利己与利他的统一就是经济利己心与道德利他性的统一 4 企业决策层拥有社会伦理观念的重要性 (1)领导者的品德是企业最直观的教科书,使企业的心理支柱和精神领袖(倪润峰,张瑞敏,李东升,柳传志等)

(2)在企业营销道德战略的创建中,领导者首先成为一个道德的人是非常关键的基础因素,要保持企业的道德化标准,首先领导者的道德品质要高标准

(3)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企业领导人必须进行伦理理性和道德性思考,因此,企业领导者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企业的经营活动道德化的基本必要条件 5 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

是企业成员共同追求的信念和价值观,其给企业成员一种认同感;要求成员拥有一种比自由更大的社会责任;提供一种企业社会系统的稳定感;提供行动的基本方向是规范企业行为和发展方向的内在原始动

system)建设 信用中介机构建设 信用法律体系建设 8 信用奖惩机制的建设

(1)信用奖励。有了完善的信用评估、记录系统、全面掌握了企业及个人的信用状况,政府就可以采取措施对守信企业及个人以信用支持。

(2)信用惩罚。企业信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可以给守信者以支持,也可以给失信者以惩罚。只有这样,才能大大地增加失信者的失信成本,使其三思而后行。

9 商业信用主体道德的建设的内容 答:商业信用主体的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

力,是企业的精神财富,注重文化功能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

伦理导向下的企业都会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把利润作为企业对社会贡献的回报 6 企业行为中的不道德现象

宏观视角:(1)贿赂;(2)胁迫;(4)偷窃; (5)不公平歧视

微观视角:编造假帐;偷税漏税;贪污贿赂;虚假广告;价格欺骗;造价制假;工业安全新差;环境污染等 7 企业的道德规范

企业管理中的道德规范要高于法律规范的标准,是企业自律所制定的行为标准,引导企业成员及其员工的道德价值观,承担社会责任 其制定应遵循:

①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突出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 ②体现企业特色 ③注重可操作性 ④要注重管理 8 企业的伦理理性

企业伦理理性要求企业做出合乎伦理的企业决策,在决策时能考虑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伦理规范,做出合乎伦理道德的决策,推动企业社会整体的发展 9 伦理导向下企业决策的特点 (1)赚钱不忘良心 (2)利己不忘利他 (3)发达不忘社会 (4)盈利不忘国家

10 影响企业决策的伦理方面的因素 (1)领导者的伦理素质(伦理意识,道德观念,伦理思想)(2)行业风气影响(3)社会环境的熏陶(4)企业文化的力量(5)偶发因素的影响

11 制定符合商业伦理道德的企业决策的方法

(1)建立伦理标准(道德规范和伦理守则) (2)伦理分析(包括利益相关者分析和伦理核查) (3)伦理分析

第八章 企业公共关系中的伦理架构与伦理追求

1企业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公共关系建设思路?

答: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公共关系构建应以团结合作、互惠互利、共生共荣为主。 (1)直接利益相关者公共关系构建的原则:团结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2)直接利益相关者公共关系构建的基1以诚相待,真诚合作○2优势互补,点:○利益共享。

(3)直接利益相关者公共关系构建的要1诚实守信,尊约重诺○2加强沟通,点:○密切协作。

2企业间接利益相关者的公共关系建设

思路?

(1)间接利益相关者公共关系构建的原则: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竞争与合作并存。

(2)间接利益相关者公共关系构建的基1秉持“竞合”理念,开展“合作”点:○

2树立“共生”理念,共建美好家竞争。○园。

(3)间接利益相关者公共关系构建的要1信息真实,加强理解○2礼尚往来,点:○互相尊重。

构建以儒家伦理为基石的现代公共关系道德体系?

答:儒家伦理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可以作为现代公共关系道德的体系架构。具体可以化为以下伦理导向下的公共关系道德准则:

(1)以仁为本,以仁德之心对待公众,回馈社会;

(2)以义为准,义中求利,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3)以礼为上,以和为贵,遵规守法,实现和谐竞争;

(4)以信立业,坚持诚信至上,信誉第一,以真诚守信赢得公众;

(5)以智为先,加强自我修炼,以大智求大德;

(6)“天人合一”,追求企业与自然、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商业伦理导向下企业与消费者公共关系建设特征?

(1)企业与消费者关系是企业公共关系中最具核心意义的部分。

(2)企业构建与消费者关系的原则是:消费者第一;消费者是上帝;满足消费者需要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1(3)企业构建与消费者关系的要点是:○以优质的产品建立顾客关系的基本保证2以完善的服务强化顾客满意;3保证;○○4双向以“自家人理念”强化顾客忠诚;○的信息交流是实现良好顾客关系的手段(虚心倾听顾客意见、积极稳妥地处理顾客投诉)

4 伦理导向下企业与员工关系? 答:尊重人、关心人、公正地对待人,是企业构件员工关系的原则。具体就是要做到:

第一 建立企业员工的共同愿景。 第二 强化“以人为本”理念。 第三 关注员工的利益。 第四 提供全方位培训。 第五,加强沟通与交流。 5 企业与供销商的关系:

答:企业与供销商的关系是一种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较为稳定的协作关系。1、构建企业与供销商关系的原则: ①.寻找共同的利益点和价值增长点。

②.稳定关系、密切合作。

③.在新的基础上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供销商关系整合的战略要点: 第一 着眼未来,稻光养晦。 第二 求实为本,增进了解。 第三 讲究信用,互惠互利。 第四 诚意合作,共同发展。 6 企业与所有者(股东)的关系: 答:1、股东关系构建原则:

①.在符合伦理价值观的前提下努力使企业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②.积极与股东沟通,劝服股东购买并长期持有本企业的股票。2、股东关系构建的基点:

第一 股东是企业的主要投资人,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

第二 股东可以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三 股东是企业最强大的顾客群。3、构建和维护良好的股东关系: ⑴.建立明确的股东关系目标。 ⑵.尊重股东的特权意识。 ⑶.加强与股东的信息沟通。

7 企业对利益间接相关者的公共关系建设

1、企业与竞争者关系:竞争者主要指与本企业生产、经营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在现代社会里,竞争者关系已经从过去的那种利益对立、此消彼长、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的关系转化为利益相关、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文明竞争关系。因此,21世界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在竞争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展开竞争,不断循环,共同发展,奔向一个新的高度。

2、企业与媒体关系:媒体是大众的良心,是公众的代表企业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关系,间接再现了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在现代社会里,新闻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包罗万象,无所不及,无所不在,每时每刻都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所以,利用新闻媒体进行信息传播是企业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企业可以实现与外部环境的双向信息沟通;同时,新闻媒介在社会中发挥着理论先导作用对社会公众的态度起着导向的作用,因此,它是企业特别重视并应努力争取的公众。由此可见,企业与媒体公众关系是企业间接利益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在企业外部公共关系中处于最显著的位臵。

3、企业与社区关系:企业与社区关系是指企业与所在社区的居民、群体、组织等相关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社区公众不与企业发生直接经济、业务联系,但却是外

部经营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 8 企业与竞争者关系?

答:大多数企业都把竞争对手视作威胁。企业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战胜竞争对手夺取市场份额,以及如何防止竞争对手进入上。

虽然竞争对手的确可能构成威胁,但在许多产业中,许多层面上,合适的竞争对手能够加强企业的竞争地位。

21世纪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好”的竞争对手对企业可能会有如下帮助:(企业与竞争者关系构建的基点) 第一,增加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第二,共同培育新兴市场。

因此,企业应该从积极的角度去正确认识竞争者的关系,彻底摒弃小生产狭隘、自私的经营观念和竞争行为,树立现代企业胸怀宽广、光明正大、勇于竞争、善于竞争的新形象。

企业与竞争者关系构建的原则是:公平竞争、相互学习、彼此沟通、加强合作。 9 企业与媒体关系?

(1)媒体关系就是公众关系。 媒体是大众的良心,是公众的代表。企业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关系,就是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在现代社会里,新闻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每时每刻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思想、态度、行为。所以,利用新闻媒体进行信息传播是企业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特别重视并应努力争取的公众。

(2)构建良好的媒体关系的原则:积极争取媒体对于企业的支持与合作。 (3)构建良好的体系关系的策略:企业与新闻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目的就是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媒介舆论环境,争取新闻媒体对于企业的支持与合作。企业要在当地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一方面要求企业自身必须善于挖掘和创造可供媒体运作的题材,在为企业扩大影响的同时也增添媒体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应该加强与媒介的交流与沟通。另外,企业还应将媒体作为政策或事件的预感器,从媒体报道体察政治、经济、社会的宏观动态,体察市场的微观反映,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分析,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与推出,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由此可见,企业与媒体公众关系是企业间接利益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在企业外部公共关系中处于最显著的位臵。 10 构建企业与社区关系的原则和要点?

答:原则: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提升在社区的企业形象,共建美好家园。 要点:树立新型的社区意识;加强与社区公众的沟通;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11企业与政府关系?

答:1、基本原则:懂政治、讲艺术、勤汇报、抓机遇、摸信息。

12、构建企业与地方政府关系的要点:○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与政府组织的各类2认真贯彻政府方针、政策、公益活动。○

3合法经营,照章纳税。○4法律、条例。○

积极安排就业,提高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律。

3、构建企业与中央政府关系的要点:主要是税收关系。

①.纳增值税,及时完税。 ②.照章纳税,不偷税漏税。 ③.以多种方式支援国家建设。 ④.充分利用周年庆典、新产品问世等事件,邀请有关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出席,从而

密切双方关系,寻求政府支持。 五声誉管理?-21世纪企业伦理导向下的公共关系追求

答:与公共关系相比,声誉管理突出了对“声誉”的追求而不满足于企业与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

要建立良好的声誉固然需要运用传播技术,加强企业与公众的沟通,但更重要的是,要倾听公众的意见,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道德责任。 声誉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声誉的取得,从长远来看,必须通过伦理经营才能实现,而声誉与经济效益又有如此密切的关,所以,可以把声誉管理视为化伦理优势为竞争优势的一种努力。(化伦理优势为竞争优势是企业进行声誉管理的目的)

第九章 国际贸易中的伦理关系与调节手段 考点重点

1 世界市场商品交换中的伦理关系 世界商品交换中的伦理关系加入了国家化因素,不单单是法人与法人,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贸易关系,更升华为贸易双方政府本身的相互经济与贸易关系,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以及联盟与联盟之间的贸易关系 2 WTO与商业伦理

(1)宗旨(2)原则(3)职能(4)特点 (1)宗旨

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长;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

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大幅度削减和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并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实施切实有效的计划,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

(2)原则

①非歧视性原则②贸易自由化原则③稳定贸易发展原则④公平贸易原则⑤对发展中国家予以照顾原则 (3)职能

①促进宗旨目标的实现,协议安排的贯彻执行,为协议执行提供一个统一的体制框架

②提供多边贸易谈判的场所,解决争端. ③按照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定期审议各成员方的贸易制度和与贸易相关的国内经济政策

④WTO贸易与发展委员会研究各国经贸形势,提出积极建议,促进经贸发展 (4)特点

①WTO具有法律制度上的正式性(世贸组织协定经过各国立法机构的批准才能生效)

②组织机构的正式性 ③管辖内容的广泛性 ④WTO具有统一性

3 调节世界商品交换中的伦理关系的手段

(1)对外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管理贸易政策)(2)贸易条约和协定(3)关税 4 商品倾销的特点

将出口商品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产品,打击竞争对手以占领市场的削价竞销行为.

损害:使得出口国国内消费者受高价消费的损失;受倾销消费者会逐步受到外国垄断者的垄断高价损害;对进口国的其他国家商品供应者造成损害 5 绿色营销与绿色壁垒问题

即环境贸易壁垒,是在相关关税下降趋势下,各国为保护本国产品和产业而寻求的替代关税壁垒的一种新的贸易壁垒形势 其特征是以保护人类及动植物生命,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名设臵的贸易壁垒,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保护内容的广泛性,保护方式的巧妙性和隐蔽性,保护技术的歧视性.

发展中国家冲破绿色壁垒最好的方式就是顺应绿色潮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发展绿色科技,深化绿色消费观念,健全绿色保障体制,实施积极的绿色战略 6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现在各国都在制定自己的环保标准,国际贸易中的很多产品也因为环保因素而被拒门外,国际贸易和环保问题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还有待研究.

7 构建21世纪新型贸易关系的原则 (1)平等互利原则(2)公平贸易原则(3)互惠贸易原则(4)非歧视性贸易原则 8 构建21世纪新型贸易关系的思路 (1)"天人合一",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2)承担责任,主动贯彻落实社会责任目

(3)重视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十章 跨国经营中的伦理问题与整合战略 重点考点 1 跨国公司的特点

跨国公司: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控制由工厂,矿山,销售机构或其他财产的企业. 特点:

(1)规模宏大(2)海外业务占有较大比重(3)投资方式更加灵活

2 早期跨国公司与当代跨国公司的异同 早期跨国公司

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向外扩张的产物,追求超额利润给东道国带来的更多是灾难和不幸 现代跨国公司

是当代国际分工的载体,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不但自身赢得巨额利润带动美国母国经济发展,而且推动了东道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坚力量和人类进步的标志

3 企业跨国经营的国际经济背景 宏观:表现为各国,各地区间密切的经济交往和经济协调,经济上的相互联系与依存,相互渗透于扩张,相互竞争与制约空前发展

微观:企业经营战略的多元化与全球化,经营环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经营理念的开放化与包容化

4 企业跨国经营所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1)价值观念的多元化(2)行为方式的冲突

(3)经营环境的复杂性(4)文化认同的过程性

5 跨国公司经营中的不道德行为 (1)国际营销中的双重标准(2)跨国投注"员工本地化"中的歧视问题 (3)产业转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6 产生不道德行为的原因 微观方面:

(1)企业对伦理道德认识不足,不能实现道德化经营;

(2) 企业短期行为; (3)小团体利益高于社会利益;(4)非伦理决策;

(5)压力; (6)伦理领导缺位;(7)规范不清,赏罚不明;(8)企业文化没有建立起来 宏观方面:

(1)制度与立法体系不够完全;(2)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3)社会风气不良; (4)金钱压力和诱惑; (5)社会对伦理道德的宣传,倡导力度不够

7 企业跨国经营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1)有利于东道国和企业所在地的经济(2)促进社会稳定(3)保护所在地环境 (4)与当地政府和有关民间机构合作,推

进当地教育,卫生,文化和科技的发展 8 跨国公司伦理关系整合战略的理论依据

跨国企业伦理关系整合战略是指跨国企业面对跨国经营中的各种新的挑战,着眼于自身发展的总体规划,依据整合同化的跨文化管理原则,针对新环境下企业所面对的全方位的利益关系,进行整合与处理,化解文化冲突,以及跨国企业开辟有利的内外部发展空间为目标的系统性过程。

整合同化理论: 是指跨国公司主动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实现对多元文化环境与多元文化员工的同化,建立具有独特性、主动性、发展性、层次性特征的管理组织与结构、管理过程、人力资源系统和企业文化氛围,促进跨国企业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

10 跨国公司伦理关系整合的终极目标 即本土化:在东道国的子公司任用当地管理人员,沿袭当地传统文化,塑造适应当地环境的经营模式,成为地道的本土企业,具体措施包括:

(1)营销本土化:跨国企业以东道国的市场需求为战略基点,进行一系列的产品推广、价格制定、渠道扩展、广告促销等经营活动。营销本土化理论关系整合策略的核心是顾客关系策略,支柱是经销商关系,同时也需要媒介、宣传机构等影响者大力支持与有效配合。 (2)人员本土化 (3)采购生产本土化

(4)利益本土化:指跨国公司着眼于本地市场在自身战略全局中的长远利益和强势地位,以一种超国界的心态和经营理念将东道国的长远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这是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高级形式,是一种共存共荣、长期协作的企业与东道国间的战略共同体关系。

自考“商业伦理导论”名词解释

1 伦理:一是指人与人,人

与世界关系的事实;二是指这关系的规律,从这关系中引申出的秩序、法则、道理,以及应当如何的规范要求。

2 道德:伦理关系规律的法

则、道德给人提出的规范要求;人将这种客观规律自觉转换为内心和行为的准则,并形成个人品德。

3 伦理的双层含义:伦理是

客观的社会关系事实;包含着应当怎样的客观要求和好坏、善恶、正邪的价值取向。

4 自由:是没有外在强制,

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活动。意味着人们可以自由的进行选择,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志,自主决定自己的思想和活动。属于积极的自由。

5 平等:是公正的根本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kpb.html

Top